门诊注射用药中的差错隐患分析与防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注射用药中的差错隐患分析与防范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医院门诊注射差错事故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注射
用药中发生差错隐患的原因。

结果:我院门诊注射室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共接受各种注射42850人次,护士在注射环节中共发现各类差错隐患36例,其中涉及医嘱问题9例,
占25%,药物因素11例,占30.6%,操作环节16例,占44.4%,差错隐患总发生率为
0.08%。

结论:通过提高门诊注射护士继续教育、查对制度的落实和门诊患者的用药宣教,可大大减低了门诊注射差错的发生。

【关键词】注射;差错隐患;用药安全
门诊注射室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负责门诊病人的药物注射治疗,是病人门诊诊疗过程中的
最后一个环节,护士作为药物使用三组合(医师、药剂师、护士)的终点,在减少危险事件
中起着重要作用[1]。

现将我院门诊注射室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注射用药中遇到的安全隐患及工作过失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落实措施,以降低注射环节中的用药差错,提高门诊注射患者的用药安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门诊注射室发生的差错隐患进行分析,共36例。

1.2方法:对门诊患者注射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差错隐患按原因进行分类见表1.
2 结果
我院门诊注射室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共接受各种注射42850人次,护士在注射
环节中共发现各类差错隐患36例,其中涉及医嘱问题9例,占25%,药物因素11例,占30.6%,给药环节16例,占44.4%,差错隐患总发生率为0.08%。

3 注射用药隐患环节分析
3.1医嘱查对环节:常见隐患为电子处方药物剂量出错、门诊病历用药医嘱与处方剂量
不符及手写处方用法出错,如护士盲目执行医嘱或查对不仔细则容易出现用药差错。

3.2药物查对环节:主要隐患为药剂师发错药物及患者保存药物不当致药物变性,发错
的药物特点是外观容量相似,也有一部分药物有不同规格;还有门诊患者未按规定保存药物
致药物变质,护士在注射操作中查对不仔细或不熟悉药物而将错就错往往造成错误给药。

3.3操作环节:主要隐患为患者未按时用药、护士药物换算不熟练至用药剂量错误,与
门诊注射室人流量多,护士未交代患者用药间隔时间,另有部分依从性差的门诊患者,不遵
医嘱,不按时用药。

4 防范措施
4.1提高护士对医嘱正确性的判别能力:在门诊推广实施电子病历,可提高医嘱可读性,避免发生处方与执行者之间的理解误差,其次,不断加强注射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使护
士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避免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

4.2加强注射操作中查对制度的落实
因护士注射过程中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是发生用药错误的主要原因[2]。

护士在操作查对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双人核对能有效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1]。

(2)在首次用
药前应仔细核查原始的药疗医嘱,如有出入,应及时与开嘱医生或药房联系。

(3)注射前
要与患者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径,包括询问其姓名、诊断及病情,让患者或家属参与查对,得到确认后注射。

(4)计量药物应由第2人再次核对。

4.3提高护士药学知识
科室要将药理知识学习纳入年度培训学习计划,遇到新药、特殊用药,要及时组织本科
护士学习。

对于药物剂量换算方法要不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培训或口头、书面考核,以强化护
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

4.4合理的人员配备
门诊注射室具有人流量大、病种多、用药复杂等特点,据有关调查显示,用药差错主要
发生在年纪轻、工作经验少的年轻护士和时间及工作负担重的情况下[3],合理的人员配备是
安全的基本保障,门诊护士长可根据不同时段病人数量、护理工作量的变化,科学合理弹性
安排护理班次,注意新老搭配,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

充足的人员和充沛的精力可以更好地
保证护士更加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

4.5鼓励无惩罚差错上报
科室应提倡无惩罚差错上报,鼓励护士将已发生的差错或存在潜在用药差错可能性的事
件及时上报,使差错得到及时准确的分析,找出真正的出错原因及环节,以便及时改善,达
到信息共享,可避免错误的重复发生。

4.6加强对门诊患者的用药知识宣教
目前,我院门诊长期注射患者的用药是由其个人保管,有些药物需避光或冷藏,药剂师
在发放环节如受外界干扰忘交代或患者自身因年龄、听力、语言等因素影响,未掌握药物储
存保管方面的注意事项而使药物变质影响药品的质量。

加上多数患者不懂注射单上的医用术语,护士如果不做交代,往往会造成患者药物使用间隔时间、频率的错误。

因此,护士在每
次注射用药前强调和确认患者对药物储存和使用的相关知识,应用门诊长期注射记录单以确
定患者注射用药情况,耐心听取和解答患者对用药相关知识的提问,以提高用药安全。

注射室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操作中不认真审核或把关不严,很容易造成差错,错误能否被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护士对不易察觉、后果严重的差错起到积极的防范作用,
护理风险的发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护士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不断的自我更新学习,以
此减少注射差错的发生,来改善和提高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袁碧,区正红,余昭兰.双人核对制度在预防门诊注射差错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
理2010,9(11)54-55.
[2]张华,魏凤玲.护理工作中用药差错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1,10(11)43-44.
[3]宋白娟,邱梅英,何美香.临床用药护理差错现状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26(10)4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