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淮农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淮农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陆从怀
【摘要】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决定成效。
近年来,江苏省滨淮农场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快产业化、机械化、标准化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促进农场增效、职工增收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巩固农业模拟股份制。
农场麦、稻生产实施100%模拟股份制运作形式,按照稳起步、加速度、上规模、见成效的要求,合理设置承包体单元,由分场核算改为大队核算,并进一步优化股权,适度降低分场、大队管理人员的股权,让广大职工参与经营管理。
全面推行大队管理人员分片管理模式,
【期刊名称】《中国农垦》
【年(卷),期】2011(000)010
【总页数】1页(P73-73)
【关键词】农业建设;农场;农业可持续发展;经营体制改革;管理人员;职工参与;合理设置;经营管理
【作者】陆从怀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淮农场党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决定成效。
近年来,江苏省滨淮农场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
革,加快产业化、机械化、标准化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促进农场增效、职工增收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巩固农业模拟股份制。
农场麦、稻生产实施100%模拟股份制运作形式,按照稳起步、加速度、上规模、见成效的要求,合理设置承包体单元,由分场核算改为大队核算,并进一步优化股权,适度降低分场、大队管理人员的股权,让广大职工参与经营管理。
全面推行大队管理人员分片管理模式,按照“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管理到田”的要求,实行定人员、定条田、定产量、定成本指标、定利润指标的“五定”要求考核管理人员;强化“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技术措施、统一农机作业、统一生资供应、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管理;农资集中采供,农产品统一销售,按质论价,优质优价。
实施产业化经营服务。
农场按照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组织化服务的要求,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一条龙”经营机制。
同时,不断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农业中心负责全场常规农业生产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做好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推广测土配方、三麦根外叶面施肥、水稻硬盘育秧等新技术,秸秆保持100%还田;商贸公司负责生产资料采供和农产品购销等服务。
2011年,全场夏
粮保种首次突破2000万斤,种子、原粮的芽率及品质超历史最好水平。
加快机械化进程。
积极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农场建立了以国有控股农机服务公司为主、协会为辅的农机服务队伍,按照2~3万亩建立一个标准化农机站的目标设立农机站。
年投资1000万元左右,推广大马力、高性能、多功能农机装备,推进农机升级换代。
2011年硬盘播种、工厂化育秧、机插面积首次达60%以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应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两年投资1亿元以上,建设布局
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农田水利网络体系,同时加大土地平整力度,保障农业高产稳产。
2010~2011年利用项目资金,完成8000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
1.5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土地开发等项目建设任务;修建标准防渗渠23.7公里;新建电站5座,更新改建64座,配套桥涵闸477座;铺设砂石路7.6公里、场内公路10.9公里,完成水利土方44.2万方;新建水泥场6.52万平米、标准仓
库2.8万吨,新建和维修粮食烘干线3条,农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制定和实施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农艺流程和标准,建立农业生产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实现农业生产全程规范化控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大宗农作物全部实现绿色或无公害生产。
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和“三品”认证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位;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保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推动高效农业发展。
充分利用场内各种资源,实施亩增加值达到2000元以上的种植或养殖项目,力求高效农业总产值年递增25%以上。
通过建立2000亩以上规
模的高效农业集中区、高效畜禽规模养殖小区和高效水产养殖集中区,有效整合了农场养殖资源,积极引进有发展前景和带动性强的养殖项目。
目前,全场高效种植面积4956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