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华银《让语文安静》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华银《让语文安静》读后感
看到严华银老师的《让语文安静》,抄下几句来:
中国语文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语文人,既得救“人”,更得
自救。

这是危言耸听吗?我以为不是。

中国语文更为痛苦的,就在于,围
绕很多关于语文学科的关键问题,很少有人愿意正视矛盾,直言利害,和
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一样,真话难觅。

这可能是最最要命的事!
中国语文教育,也即母语教育,几乎可以说是与学校相伴生的最为古
老的一门课程。

但其最大的悲剧在于,直到今天任然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作为一门学科,它究竟是什么,它应该教学什么。

从叶圣陶提出的“工具性”到《课程标准》首创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教学大纲》
明言的“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到《课程标准》提
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层次似乎越来越高了,但老师们的操作却越
来越无所适从了。

语文人应该颇多书生意气。

语文人是最接近中国传统文人的,名士雅致,清高远俗,遗世独立,常有超然物外的仙风道骨。

可以冲冠一怒,挥
斥方遒;可以玩花弄草,在山水之间而乐以忘忧;可以舞文弄墨,在稠人
广坐之中敢于“大醉”而“击鼓骂曹”;可以“士为知己者死”,处江湖
之远而仍忧君民;也可以“舍鱼而取熊掌”,为了尊严和道义且行且吟
“归去来兮”。

书生的“意气”,如风发,如云行;去有影,来有踪;书
生也许并不富裕,但真正的书生一定“富有”,书生富有的当然是“书”,原来这如风卷云舒的海量的“意气”正是从“书”中“生”来!
语文人应该颇多文学情结。

以阅读为生活方式甚或生命,爱好文学,
语文人大多做过或多或少的文学的美梦。

祈求以诗歌的浪漫抒怀,以小说
的凝重济世,以为文学、文章不仅可以怡情养性,而且真的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所以凡古代书院云集的多数学者,近现代语文老师很
多作家。

说语文老师中藏龙卧虎,那应该是毫不虚夸的的评。

也正因为此,语文人的才华、浪漫和潇洒,便是一种表征;语文人的忧郁、慈善和悲悯,便是一种特质。

语文人常常存良知,多批判。

语文人似乎更像经典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其心理永不满足,其目光总审视并批判现实。

所以,鲁迅才会被后人公认
为民族的良心。

同情弱者,蔑视强权,于乱世可以“苟全性命”,但绝不
摇尾乞怜。

有标格,守底线,说真话,做真人,绝不昧着良心,攀龙附凤,借势炒作,以求“闻达于诸侯”。

语文人是应该有些的操守的。

我们有的是疯狂应试的功利和浮躁,我
们有的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和一批教辅的所谓“书香”,最该读书却很
少读书甚或最不读书的“恶谥”。

当月考和周考已然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当选修课的教学需要用考试的杠杆来加以撬动,我们的语文还能有什么!
这一切,对于今天的语文人,恍如隔世,说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真的
就是梦中桃源。

让语文学界安静。

从本源问题出发,整合力量,研究这一门课程存在
的“合法性”: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怎样教学语文?在今天,被糟
践如此、几乎将要成为“玄学”的语文急需要“科学”的拯救!
让语文课堂安静。

让学生真正自主并成为主体,静静地看书,静静地
读书,静静地思索,接着与同学、与老师静静地研讨,悄悄地对话,正是
在这一神圣的殿堂里,静谧的“情境”下,语文的营养如随风潜入的春夜
细雨,在有无之间缓缓注入,于是,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芽儿在无声无息中
潜滋暗长。

这就是每一个人语文学习的真实状态!
让语文人安静。

静静地修炼自己的内功,读书作文;静静地研文备课,独立思考,不妨孤芳自赏,可以目中无他;并进而推己及人,在课堂中放
任孩子自由阅读思索的同时,把自己“指导”的角色演绎成本真、朴素和
实在。

语文人的安静首先是自己心态的安静。

宁静,才能气定神闲,才可
清醒明志。

淡泊,才可无求品高,才可超然致远。

在今天,当市场无孔不入,当世俗排山倒海,语文人最需要时间,最需要清闲,最需要悠然,都
说文化是闲出来和玩出来的,我们能不能在无法改变的世俗的阴霾中寻找
到聊以自慰、潜心深思、专注治学的净土呢?哪怕是在深夜,在电脑上,
读一点自己喜欢的文字,写一点自己想写的文章,说两句自己真想说的实话,或者思考一点关于语文教和学的真的问题。

是的,一旦走出喧哗和嘈杂,走出浮躁和虚火,我们会看到柳暗花明,我们就能够安静下来。

于是,语文、语文学科和课程建设、语文学科的性
质和目标、语文教学和等问题,就可以作为科学来研究。

跟谁谁说过定过
毫无关系,让偶像走下神坛,我们就能不讲童话,不怕神话,少说故事,
研究问题本身才是语文前进的正步。

源自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