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第12课济南的冬天- (共
优质课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第12课《济南的冬天》 (共51张PPT)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 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 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3 (第4段) 城外远山。 本段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 幅淡雅的水墨画,这是远眺。在这 幅画里,远山是背景。两个“卧” 字用得尤为传神。“也许是唐代的 名手画的吧”一句,更增添了“这 是张小水墨画”的真实感,“也许” 表示不很肯定,却肯定了这实在是 一幅画。
“济南的冬天”与“冬天的济南” 不同。“冬天的济南”落在“济南” 这个地方,重在景象;“济南的冬天” 落在“冬天”这个时令,重在感觉(精 神)。文章取题为“济南的冬天”,表 明作者是从感觉(精神)的角度去写的, 而不是从景物的角度去写的。
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 之美。 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 力。 3.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 达自己的感受。 4.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 深情。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自然之美。
重点: 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子,分析它们的精 妙之处。 难点: 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读准字音:
济南 jĬ 镶 澄清 水藻 zǎo 响晴 xiǎng 贮蓄 暖和 huo 髻儿 晒太阳 shài 伦敦
xiāng chéng
zhù jì dūn
着落 (zhuó)
掌握以下词语的意义: 响晴 :很晴朗,晴朗无云。 响亮 :很明亮,课文指天气晴朗、燥热。 澄清 :清澈明亮。 空灵 :清净透明。 贮蓄 :存放,储藏。 秀气 :秀美。 水墨画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画的画。
第12课--《济南的冬天》A

小班化教学研讨课《济南的冬天》知、能目标:1、能有感情的熟练朗读课文2、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4、明白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5、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朗读—讨论—赏析情、价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景物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春》这篇美文,感受了春的美景,从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活力、生机。
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无数可以值得赞美的东西,在冬天,人们也许看到过白雪皑皑的银白色的世界,那么,你居住的地方的冬天又如何呢?谁能说说?(指名说出)不同地方,冬天的景是不同的。
济南这个地方的冬天的景又如何呢,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知道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济南的冬天》。
(板书:《济南的冬天》)二、解题及作家、作品介绍。
这是一篇写冬天美景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美文。
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离英回国。
先后任济地同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
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
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6张ppt)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6张ppt)(共36张PPT)说起冬,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
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温暖的春意。
那么,被称为“宝地”的济南的确如描绘的那般温暖舒适吗?今天,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如水墨画般的济南的冬天吧!新课导入2 济南的冬天1.识记作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济南的冬天之美。
2.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习并掌握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巩固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目标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1951年,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其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语言“京味儿”十足,雅俗共赏。
他的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小说《四世同堂》以及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简介髻( ) 镶( ) 水藻( )贮蓄( ) 响晴( )jìzhùxiānɡzǎoxiǎnɡ字音识记澄清:(水、天空)清亮。
响晴:晴朗无云。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秀气:清秀。
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名手:因文笔、技艺等高超而著名的人。
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词语积累(1)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整体感知(2)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第1段: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2—6段:具体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
第7段:总结全文,用“冬天”修饰济南,抒发了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第一自然段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异地之冬:(多大风)(多雾)(日光毒,响亮)济南冬天:北平伦敦热带无风声响晴无毒日宝地温晴(总特点)(赞誉)↓↓↓↓对比课文解读济南冬天的山城外远山薄雪覆盖下的山阳光朗照下的山第二自然段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承上启下,由冬日阳光转到写冬天的山。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济南的冬天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2.背景(bèijǐng) 链接。
• 本文(běnwén)约写于1930—1931年 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 写的。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 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 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浓 厚的感情,被他称为第二故乡。
第三页,共27页。
3.生字 (shēngzì)难字。
第二十二页,共27页。
①都是以写景(xiě jǐnɡ)为主的抒情散文。 ②脉络清晰,层次井然。 ③抓住特征写景(xiě jǐnɡ),情景交融。 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语言朴实、清新。 ⑤细致观察,具体描写。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dōngtiān)》 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
(2)请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3)作者所描绘的这些美景可归纳为几幅画面?请你为这几 幅画面拟写一个标题。
(4)作者通过描绘这几幅画面表达了怎样(zěnyàng)的思想
感情?
第七页,共27页。
(1)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文中具体描写
(miáoxiě)了哪些景物?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
色
• 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 羞的少女(shàonǚ),突出了雪色的 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 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 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 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 出。
第二十页,共27页。
(3)天儿越晴,水藻(shuǐzǎo)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 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老舍
第一页,共27页。
浅层阅读(yuèdú)——整体感 知
• 1.作者链接。 •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课标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第12课《济南的冬天》。
文章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济南冬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讲解生字词,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技巧,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结合文章内容,讲解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片段写作。
六、板书设计1. 《济南的冬天》2. 主要内容:生字词主题思想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
运用所学写作技巧,写一篇关于家乡冬天的短文。
2. 答案: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舒适、美丽。
家乡冬天的短文范文(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其他作家描绘冬天的作品,进行阅读欣赏。
组织学生开展“我眼中的冬天”主题演讲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分析及重点难点的确定;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精选10篇)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精选10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精选10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一):各位领导、各位教师,大家上午好!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济南的冬天》(板书:济南的冬天+老舍),下头我将从教材和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策略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和学情(一)教材《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
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写景散文。
编者安排这篇文章,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二)学情对于刚刚跨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本事和审美本事尚在构成之中。
在我看来,大多数的学生应当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说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重在强调知识和本事、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本事目标: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过程方法目标:朗读课文,感知资料,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本事: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我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2.教学重难点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述自然景色的写法上,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述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教学:1.根据语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景以通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述之中,寄寓了自我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学习本课重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写法,体会作者借景抒发的赞美之情。
而若要达此目的,就必须经过多种方式反复诵读,使学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济南的冬天课件

1.解释下面词语。
小心翼翼: 啜泣
2.划线的景物描写,除了交代了时间外,还有什么作用?
3.下面带方框的标点符号用得很不一般。揣摩一下,改用括号里的标点符号好不好?
为什么?
①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
②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 中间有着色泽。
思考讨论
②看到这些精美的贝壳时作者想到什么?请 画出关键的词句。
首先,想到了贝壳里的生命(注意“生命”前 的修饰词),为了这个生命,上苍用心营造了精致 的贝壳,而且是一丝不苟。
其次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总比贝壳 里的生命要长一点儿,空间要多一点儿,那岂不是 更应该好好的面对它,创造它吗?
作者想要褒扬某个人或物,却不从褒扬处 落笔,而是先按下,从贬抑处落笔。这种方法 叫做: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
•
简单来说,就是先写坏的,后写好的,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 给读者留
下深刻印象。
本文以“蝉”为题,但文章内容不仅仅是写 蝉,还有作者面对蝉,深受启示,感悟出深刻的 人生哲理,这种写法叫做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固执→执著 简单→单纯
愿望和追求
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了什么?
贝壳
托物
一个人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 要认认真真,坚持不懈地去做, 并能为后人留下一些令人珍惜、 令人惊叹的东西。
寓理
相同之处: 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自然。 不同之处: ①<蝉>先抑后扬,<贝壳>直奔主题; <蝉>对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
多媒体课件《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纳雍县阳长中学
张青华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表
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七年级 学校 纳雍县阳长中学 教师姓名 张青华
课题名称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计划 1 学时 本文是老舍 1931 年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 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度冬如春、 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文思路清晰,安 排有序。先总提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再从济南的山、水两方面 写出济南冬天的这一特点,最后以一句简明有力而耐人寻味的话结束 全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优美的意境中, 表达出作者赞美的真情。 本学期是七年级学生.处于由小学向中学过渡的阶段,已经具备独 立识字与朗读课文的能力,在阅读中能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作 者的情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还处于 行为规范阶段,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学习缺乏自觉性,对教师还有 很大的依赖性。 第 12 课 《济南的冬天》 课程标准: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 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 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 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知识与技能: ⑴能理解和运用 “响晴、 温晴、 设若、空灵、 澄清、 清亮” 等词语。 ⑵学生能在阅读中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过程与方法: ⑴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 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⑶在反复阅读过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写景的妙处, 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赞美、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把握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征。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 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解决措施: 通过听录音范读,学生自由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在朗读中体会 作者的情感。借助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分析使学生把握课文重点。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体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妙处,品 味文章的语言美。 解决措施:
2024年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课标

2024年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济南的冬天》。
文章通过对济南冬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学习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的技巧,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美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学习描绘景物的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并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济南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济南冬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并进行详细讲解。
5. 例题讲解:结合文章内容,讲解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尝试仿写一段描绘景物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总—分—总2. 写作特点: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寓情于景3. 描绘景物技巧:抓住特点、运用修辞、调动感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绘景物技巧,以“家乡的冬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描绘景物的技巧,课堂氛围是否活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景物,尝试用所学技巧进行描绘,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推荐阅读其他描绘自然风光的文章,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济南的冬天》12PPT课件 图文

拟人修辞示例:
•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 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 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用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 活现。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 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 “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对比,也称“对照”“映衬”,它把两种互相对立(或矛盾)的事 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形成映衬,其 目的是强调对比对象意义上的相对,从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它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方法之一。这里,笔者以中学语文教材中 的作品为例,浅谈对比手法的几种功效。
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雪后山景—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城外远山
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的水色---绿、清、亮
合作探究:学习老舍先生写景的方法
•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 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中国现代著名 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 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夫人胡絜青(1905-2001)。
作业:模仿《济南的冬天》写 一篇《家乡的冬天》
提示:老舍先生写济南冬天抓 住了景物特点,融入了自己的 情感,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 抓住什么特点,融入什么样的 情感?
谢谢欣赏 一、鲁迅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 鲁迅的勤奋,我想不用我细说大 家都是 很明白 的。在 鲁迅的 散文《 百草园 和三味 书屋》 中,鲁 迅讲过 关于上 学迟到 的故事 ,后来 他在桌 子上刻 了个“ 早”字 ,当作 了他一 生的座 右铭。 鲁迅写作的勤奋也是出了名的。 为了工 作他常 常工作 到深夜 ,点燃 一支烟 便又来 了工作 激情。 二、鲁迅是一个性格非常刚强的 人 小时候的鲁迅就十分的要强,事 事总想 走在别 人的前 面。鲁 迅成年 后,他 的性格 变得更 加刚强 ,从他 的文章 中,从 他面对 敌人的 迫害不 惧怕中 ,从他 与批评 他的人 的针锋 相对中 ,我们 都可以 看出他 的性格 。 在鲁迅病重期间,他写个一篇关 于自己 身后事 的文章 ,其中 有一句 话说, “让他 们记恨 去,我 一个都 不原谅 !”这 句话就 是鲁迅 刚强性 格的绝 好体现 。 三、鲁迅是一个正义的、富有民 族气节 的、忧 国忧民 的人 鲁迅的一生是处在乱世中的一生 ,国家 的动荡 ,民族 的败落 。深深 的影响 着鲁迅 。为了 追寻人 生的价 值,鲁 迅到日 本去留 学,民 族的耻 辱改变 了他的 人生观 ,他决 定弃医 从文, 也许是 上天注 定,也 许是性 格使然 。从文 的鲁迅 找到了 改变人 们灵魂 的武器 ,也使 自己的 才华和 思想得 到了淋 漓尽致 的发挥 。 弃医从文,鲁迅的忧国忧民的思 想在他 的文章 中得到 了充分 的体现 。无论 是《阿Q 正传》 还是《 祝福》 、还是 《伤逝 》无不 充满了 对普通 劳苦大 众的爱 与关怀 。 试问,如果一个写作者,心中没 有爱与 关怀, 没有对 劳苦大 众的一 种赤诚 的心。 又怎么 能够写 出感人 至深的 文章呢 ? 四、鲁迅是一个寂寞的、孤独的 、哀伤 的、富 有才情 的文人 鲁迅的故乡是在绍兴,自古以来 ,绍兴 就是出 文人才 子的地 方。可 能是和 江南的 环境有 关系吧 。 这里的文人多情敏感、才思敏捷 。鲁迅 在绍兴 鲁镇, 那里的 文化气 息也十 分的浓 厚。鲁 迅从小 就在这 里生活 ,自然 耳濡目 染,身 上的文 人气质 不招自 来。 在鲁迅的《故乡》中,我能时时 刻刻感 受到一 个失意 忧伤的 文人的 存在。 作者说 要找一 种全新 的生活 ,要走 一条没 有路的 路。这 是多么 忧伤的 希冀啊 ! 鲁迅的寂寞、孤独、哀伤、在他 的散文 、杂文 中都有 充分的 体现。 五、鲁迅是一个甘于清贫、不贪 图荣华 富贵的 有气节 的人 纵观鲁迅的一生,是孤独寂寞的 一生。 鲁迅的 辉煌从1 919年 算起, 到1936 年去世 总共就 十几年 的时间 。 鲁迅的大半生是在漂泊、孤独中 渡过的 。另外 ,鲁迅 的婚姻 也不是 很幸福 。有时 候他就 是一个 苦行僧 ,肉体 在精神 的支配 下默默 的服着 苦役。 鲁迅在物质生活上实在没法与胡 适相比 。其实 ,鲁迅 并不是 没有享 受荣华 富贵的 能力。 只是, 鲁迅是 一个精 神独立 的文人 。不愿 为了荣 华富贵 向人卑 躬屈膝 。这一 点,鲁 迅就像 陶渊明 。中国 古代文 人的气 节在鲁 迅身上 得到了 很好的 体现。 上面,我们说了鲁迅的许多优点 ,当然 人无完 人,鲁 迅也有 一定的 缺点: 一是鲁 迅的性 格过于 刚烈, 心肠较 硬。二 是鲁迅 过于敏 感、常 常为了 一些琐 碎的事 情而小 题大做 。 对于鲁迅的缺点,笔者只是举出 了一二 ,也许 鲁迅还 有其他 的缺点 ,限于 作者的 水平有 限只能 举这么 多了。 总而言之,鲁迅的优点是多于缺 点的, 而且, 最让笔 者敬佩 鲁迅的 是他有 一颗永 远和劳 苦大众 在一起 的赤子 之心。 他的一 生付出 的多, 索取的 少,这 就是他 的可贵 之处, 也是他 不朽崇 高的地 方。
12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学生用)

七年级语文科导学稿第三单元第12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学生用)(共2学时)课型:新授课主备:备课长审核:审核人:上课班级:初一()学生姓名: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老舍的相关内容,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2.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4.朗读并背诵第三段,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济南的冬天景色的美丽。
【学习重点】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山水描写段落,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景物描述方法?【预习导学】二、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根据拼音写汉字。
xiāng()wēn qíng () xiǎng qíng () ān shì()jī fū() jì() xiùqi () lǜping()shuǐ zǎo() zhùxù () chéng qīng ()kōng ling() shuǐ mòhuà() lán wāng wāng ()三、解题《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和。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
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
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
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
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精选3篇)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精选3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的冬天》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及二点补充等六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济南的冬天》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
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根据该单元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的总的教学目的;以及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末段。
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认识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a、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b、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b、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侧重讲析第3段和第5段。
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教学方法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材分析与教材建议 冀教版

《济南的冬天》教材分析与教材建议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
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
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第二段开始,“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第五段写冬天的水色。
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又拓展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
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作结。
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文章较多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比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先直接把雪说成是“白花”,顺势把“顶着一髻儿白花”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把无生命的雪、静止的松树都写活了。
又如把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是恰到好处的。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课标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课标教材《语文》第二册,具体章节为第12课《济南的冬天》。
内容详细描述了济南冬天的自然景观,通过作者生动的描绘,展示了济南冬天的温暖、安逸和美丽。
教学重点包括对文中关键信息的理解、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以及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词语、成语的含义,如“温晴”、“慈善”等。
2. 学习作者观察自然、描绘景物的写作方法,培养细致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领悟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中景物描写的分析,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写作方法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语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济南冬天的风景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引发学习兴趣。
a. 学生观看视频,分享感受。
b. 教师简要介绍济南冬天的特点。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b.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重要词语、成语,如“温晴”、“慈善”等。
c.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a. 教师选取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词语、成语的运用。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第12课济南的冬天2. 内容:a. 重要词语、成语:温晴、慈善、秀美等。
b. 景物描写:山、水、城、人。
c. 作者情感:喜爱、赞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选取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段描写,简要分析其写作方法。
c. 仿照课文,以“我眼中的冬天”为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a. 成语解释:见课后注释。
b. 分析:见课堂笔记。
c. 短文:学生自由发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课标)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课标) 学习目标: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学法指导:精读、摘录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创景导入: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
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一、师生共赏:1、师生同读(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
生:深情朗诵。
师生齐诵。
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2、师生同赏⑴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喜欢的词语⑴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
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⑵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3、师生同写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单元作文、话题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英语作文、作文素材、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se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unit composition, topic composition, genre composition, post-reading feeling, English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material,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济南的冬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的冬天》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及二点补充等六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