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音调调节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音调调节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摘要]本设计是使用分立元件实现的带音调调节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其输出功率最大可达10W,而且失真小。
通过RC选频,可对高低音的增益进行控制,实现音调调节的功能。
一、设计方案:
音频信号通过前置放大,将微弱的音频信号幅度放大,以适合后面的电路。
音量调节使用串联的电位器,通过改变阻值来改变信号的强弱。
音调调节通过选频网络,对不同频率信号进行增益调节,以达到音调调节的作用。
功率放大采用高功率、高效率的甲乙类OCL功率放大器最大输出可达10W。
完全可以推动大功率音箱设备。
二、电路原理与计算:
1.前置放大与音量调节
前置电路用来实现高输入阻抗的要求。
有运放组成的同相放大器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的特点。
音量调节靠串联的电位器改变串联电阻的方法来实现。
电脑音频输出电压平均值为:50-180mV 前级放大电路放大:
Au=1+R2/R1=3.55 通过RP1调整,使得输出Aout=200-300mV
R7为平衡电阻:R7= R1// R2≈1.3 kΩ输入电阻:Ri ≈ ∞
2.音调调节
由RC选频网络和集成运放组成,实际上是一个高低通选频网络,通过控制高低频信号的增益来升降高、低音信号。
输入信号分成两路到A输入端。
第一路,由经R3,R5,C5,RP2,R4到反相端。
第二路,由经RP3,R6,C6到反相端。
反馈电路也有两条路线。
第一路,由经R5,C7,R4到输入端;第二路,由经RP3,R6,C6到输入端。
控制增益和反馈的大小可进行高低音调节。
3.功率放大
为了达到所要求的功率输出和效率,并减小失真。
我们选用了甲乙类OCL电路。
功放由运算放大器,二极管D1~D3,三极管Q2~Q5组成。
运算放大器放大信号幅度,并提高功放级的输入电阻。
二极管D1~D3为三极管提供静态小电流偏置,使三极管工作在微导通状态,克服信号的交越失真。
R15和R17用来减少复合管的穿透电流,以提高复合管的温度稳定性。
输出端通过R21和R8构成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性能。
4.过流保护
在负载短路的情况下会出现电流过大损坏芯片的情况。
过流保护可以在负载上串联一个小电阻,用电压比较器监控小电阻上的压降,当压降过大时发出过流信号,切断信号的输入。
另外可以在输出负载上串联一个自恢复保险丝,电路电流过大时断开负载,使电
流从反馈的82K电阻上流过,这样就不会出现电流过大的情况而损坏元件,而且自恢复保险丝价格便宜,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三、测试:
当输入为最大300mV时,最大电源输入电路Imax=410mA.
所以, Pinmax=410*30=12.3 W
负载的功率经过测量,为 P=8.17W
所以,效率为 n= P/ Pinmax=66.4%
失真度用Mutisim仿真为 0.02%
四、心得:
本次实验的综合性比较强,难点在于前后级(小功率部分和后级的大功率部分)的匹配。
还有功放效率的提高。
最大的困难在于功放级输入的控制。
由于功放级的功率很大,所以可能是输入端变化10多mV,三级管就烧坏了。
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加上过流保护。
为了使电路稳定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引入负反馈,在电源引脚加退耦电容。
附:音频功率放大器系统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