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的基本表现形式
第三章_信用与信用形式
3.信用的内容:信用主体通过直接信用
或间接信用建立起来的债权债务关系。一方具有 按期索回本息的权利,一方具有支付本息的义务。
4.时间间隔:先贷后还,经过一定的时间
间隔,受信人偿还本息后,信用行为结束,具有 一定的风险性。
5.信用载体:记载信用内容或关系的凭证,
如商业票据、股票及债券等,是货币资本运动的 运载工具。
3.现代信用:与资本主义信用一样,也是借贷行为、 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但信用范围更广,跨越地域界限,向 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特别是电子货币出现后,信用形式也 更加抽象,并且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四、 信用的基本要素
1.信用主体:信用行为的双方当事人,包括 法人和自然人。转移资产的一方为授信人,接受 的一方为受信人。授信人通过授信取得在一定时 间内向受信人收回货币或其他服务的权利,受信 人则有偿还的义务。二者经常在双重的。 2.信用客体:信用行为的交易对象,是授信 方的资产。以货币或商品形式存在,可以有形, 也可以无形。
案例分析 ——借贷20万 三年“滚”成40万
刘某与张某为多年好友,2009年3月,刘某做生意向张某借 款20万元,两人约定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息,借款1年。1年后 刘某因生意亏损一直没有将借款还上。2010年4月,张某与刘某 商议,由刘某重新写一张借据,除了写明20万元借款本金外,还 要注明支付利息20万元,共计40万元。刘某因长期未还款心中有 愧,就按张某的要求打下欠条,并承诺年底还清,但直至2011年 底,刘某仍未还款。张某便将刘某告上法庭。 城关区法院审理认为,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可以自行约定 利息,但借款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 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利息不予保护。据此判决刘某偿还张某借 款20万元,利息按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计算。
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借贷关系特征的表现形式就是信用形式。
按照在借贷关系中借者与贷者的不同,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锒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
(一)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其基本形式是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
商业信用具有如下特点:①商业信用的债权债务人都是企业经营者。
由于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在商品交易中产生的,因此,其债权债务人都是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的企业经营者。
②商业信用贷出的资本是商品资本。
企业赊销的商品是处在流通阶段、待实现价值的商品,一个企业把这些商品赊销给另一个企业时,商品资本贷出了,使用权发生了转移,由于商品的货款没有支付,形成了以货币形式存在的买卖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③商业信用的规模一般与产业资本动态是一致的。
商业信用来源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经济繁荣,社会生产与商品流通规模扩大,商业信用规模也随之扩大。
反之,则缩小。
商业信用的特征,使它的存在和发展有明显的局限性:①商业信用规模受企业能提供的资本数量限制。
商业信用是在企业之间进行的,只能在它们之间对现有资本进行再分配,所以商业信用的最高界限是企业可贷出的商品资本。
②商业信用的供求有严格的方向性。
商业信用是在商品交易中产生的,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每种商品都有特定的使用价值,信用供给者提供的商品,必须是信用需求者所需要的商品。
同时,只有商品的需求者,才能向商品供给者预付货款。
否则,没有商品供求的一致性,就不能形成借贷关系,这就决定了商业信用在供求上具有严格的方向性。
③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提供的对象是企业再生产总资本的一部分,尚未独立于企业再生产之外,企业再生产需要连续进行,资本闲置时间很短,如果以商品形式贷出的资本不能及时归还,企业生产和流通就难以正常进行。
企业为了使再生产连续进行,不能长期将资本借出,商业信用一般只适用于短期借贷。
(二)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金融学第04讲-信用与信用体系
四、信用工具——商业票据
⊙ 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
关系的书面凭证。
商业本票:又叫期票,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承诺 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 商业汇票:由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在一定时期 内,向指定的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支付命 令书。汇票必须经过承兑才有效。 融通票据:是专门为套取资金而签发的票据。通常按 汇票产生的程序形成。
⊙ “高利”的原因:
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贷款者的垄断地位;
风险和成本的补偿:高风险、高运营成本。
11
三、信用的形式——高利贷
⊙ 资本主义和高利贷:
高利贷积累的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高利贷导致的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产业后备军;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破坏高利贷存在的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破除高利贷,降低资金成本。
信用产生的逻辑线索:
私有财产 剩余 短缺 借贷关系
信用的基本形式:
• 实物借贷 • 货币借贷
3
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 信用与货币:
两者都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但相互并不必然互为 前提。 古代相对独立的货币和信用
• 实物和金属货币制度可以不依赖于信用而存在,因为所 有交换都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商品的交换。 • 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并存,信用流通工具并不是货币的 主要形态。
21
我国消费性贷款总量
2007-2010,亿元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2007
2009
2011
2013
第二章 信用
信用的原义:信任
现代意义的信用: 未来偿还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的一种承诺, 是关于债权债务关系的约定。 借出的叫授信,接受叫受信,债务人依诺还 债叫守信。 例如:信用卡,授信额度
第二章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什么是信用
2.信用的道德范畴、经济范畴及其相互联系。 诚信、守信——允诺并兑现承担的义务(债的概念)。
第二章第二节 现代信用的基础
三、信用关系中的主体
(一)信用关系中的个人 (家庭)
1. 把所有的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几乎在任何国家中, 通常是大多数年份盈余,从而是货币的主要贷出者。
2.知识链接:微观经济学:消费和储蓄理论
个人货币收入与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
可支配货币收入分割为消费与储蓄的规律: “预算约 束”与“跨时预算约束”。
第二章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金融与信用的区别——概念的内涵:
• 信用包括所有的信用活动,凡是有债权债务关 系的经济活动都应当纳入信用的范围,信用既 包括实物信用又包括货币信用; • 金融则专指货币融通和资金运动,在内涵上包 括货币信用和股票融资等,而不包括实物信用 。
• 信用与金融的同一性:
第二章第三节 信用的形式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
1. 间接融资:在银行信用中,银行是货币资金 所有者的债务人;是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权 人;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同货币资金需求者不 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2. 直接融资:是指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发展 到一定水平时通过发行有价证券取得货币资 金的融资。
第二章第三节 信用的形式
第二章第二节 现代信用的基础
二、盈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
现代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盈余(Surplus)单位和 赤字(Deficit)单位的存在是现代信用活动的基 础 收入> 支出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二次回流
④借贷资本最具有拜物教性质。 拜物教的发展: 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
货币拜物教
借贷资本的运动过程把货币拜物教发展到最高阶段。
四、信用的基本要素
1、信用主体。其信用行为的双方当事人。 2、信用客体。其信用行为的交易对象。 3、信用的内容。即信用双方建立的债权债务关系。 4、时间间隔。即贷款与还款之间的时间间隔。 5、信用载体。即信用工具,是记载信用内容和和 关系的凭证。
(二)借贷资本 1、借贷资本的定义
借贷资本
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暂时贷放给职 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生息 资本的现代形式。
借贷资本 产生及来源
1、借贷资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 程中的资本闲臵与资本需求。 2、借贷资本来源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 形成的暂时闲臵的货币资本。 ①固定资本周转中的闲臵 ②流动资本周转中的暂时闲臵 ③剩余价值的暂时闲臵 ④社会各阶层货币收入的暂时闲臵
二、信用的产生
社 会 分 工
产 品 剩 余
私 有 制
贫 富 不 均
借 贷 行 为
信 用 产 生
三、信用的发展
高利贷信用 借贷资本
信用的古老形态
信用的现代形态
主要存在于 前资本主义社会
主要存在于 资本主义社会
(一)高利贷信用
定义
是以取得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 是生息资本的古老型态
特点
1、利息率高 2、非生产性 3、保守性
二、信用对消费的影响
1、调剂消费——调剂家庭余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2、推迟消费——可以推迟购买力,平衡消费品供求。 (供不应求时) 3、刺激消费——扩大社会消费能力,增加消费需求,平 衡商品供求。(供过于求时)
第2章 信用
(四)我国的消费信用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没有消费信用,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当时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属于不足经济,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商 品供应非常紧张,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没有转变。在改革之初, 开始出现小规模的消费信用。如针对某类产品的销售困难,采用赊售 办法促销。但比较有意义的是配合住房管理体制的改革,试行购买商 品房的贷款。
17
三、国家信用
(一)国家信用的概念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
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 式。
国家信用的财务基础是国家将来偿还债务的能力,这种偿债 能力源于属于国家(全体人民)的财务资源,它的现金流来源于 三个方面:国家的税收收入、政府有偿转让国有资产(包括土地) 获得的收入以及国家发行货币的专享权力。
4
⑵ 高利贷信用的本质
高利贷的利息率很高的原因: 借款人的借款大多不是用于追加资本、获取利润,而是
为了取得一般的、必须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 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
人们不容易获得货币,而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又大。 本质: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高利贷信用反映了高利贷者无偿占 有小生产者劳动的剥削关系,也反映了高利贷者和奴隶主、 封建主共同瓜分农民和其他小手工业者所生产的剩余产品的 剥削关系。
25
五、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它是国际间 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一个国家想要加 快经济发展,必然要利用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因 此,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也被广泛应用于国际间的商品交易和其 他经济往来。形成国际信用。
26
(一)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是出口国政府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 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 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出口信贷的特点是:
第二章 信用体系
2、 金属货币阶段的信用
金属货币阶段的信用,主要是不同经济 主体之间直接以金属货币作为借贷对象的信 用关系。在金属货币信用阶段,出现过高利 贷信用,即以收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 动,也是人类古代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信用 形式。
3、信用货币阶段的信用信用 Nhomakorabea币阶段的信用,主要是不同经济主体的商品交易、
二、银行信用 .
(二)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银行贷放出去的是从 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而不 是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商品资本,它克服了商业信用在 数量规模上的局限性。 (2)银行信用的借贷双方是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由 于提供信用的形式是货币,这就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使用方向 上的局限性。 (3)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上,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 本的动态往往不相一致。因为银行贷放出去的货币资本是处 于个别资本的循环周转以外的独立的借贷资本。
2.偿还性
偿还性是指借贷到期,债务人要向债权人偿还到期的债权 。在信用活动中,商品或货币不是被卖出的,只是使用权被暂 时让渡,其所有权并不发生变更和转移,所以到期后要偿还。
3.收益性 收益性是指借贷到期,债务人还要向债权人支 付一定报酬。信用提供者并不是白白提供信用,作 为经济主体,出让实物或者货币必须获得相应的收 益,实现价值的增值。 4.风险性 债权人到期未必能够收回本金和利息,所以提 供信用是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风险大小和债务 人的信誉、能力以及社会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等都 有很大的关系。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二)信用的发展
信用的发展经历了曲折漫长的演变过程,
在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中,随着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货币形态经 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三个发 展阶段。信用的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实 物货币阶段的信用、金属货币阶段的信用和 信用货币三个发展阶段。
电大金融学课后练习第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
第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思考题1、列举生活中遇到的信用形式和信用问题。
信用形式是信用关系的具体表现,按照借贷主体的不同,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基本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其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两种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按照现代社会信用运作的主体来划分,一般地可以把信用形式简单分为个人信用、企业信用。
政府信用三种形式。
但因企业信用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所以又可在企业信用中包含银行信用。
1.个人信用是指个人通过信用方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自己当前所不具备的预期资本或消费支付能力的经济行为,它使得个人不再是仅仅依靠个人资本积累才能进行生产投资或消费支出,而是可以通过信用方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预期资金或消费支付能力。
个人信用的基本特征是利率较高,风险较大。
一般情况下,个人信用的活跃程度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金融服务发达状况成正比。
2.企业信用(也称商业信用)'企业信用是企业在资本运营、资金筹集及商品生产流通中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企业信用也可称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时,以契约(合同)作为预期的货币资金支付保证的经济行为,故其物质内容可以是商品的赊销,而其核心却是资本运作,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企业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
企业信用的信用工具形式主要是商业票据。
在企业信用中又包括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也是一种企业信用,是以货币资本借贷为经营内容,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行为主体的信用活动。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
银行信用与企业商业信用相比。
具有以下差异:(1)作为银行信用载体的货币,在它的来源和运用上没有方向限制,既可以流入,也可以流出。
(2)由于金融交易的数量和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因此现代银行信用较之企业信用发展更快。
银行信用产生以后,在规模、范围、期限上都大大超过企业的商业信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3.政府信用在信用经济的链条中,政府信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最基本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
最基本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
佚名
【期刊名称】《信息技术》
【年(卷),期】2005(29)8
【摘要】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中为对方提供的一种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为形式的借贷行为。
由卖方为买方提供的商业信用的一般形式为赊销。
而由买方提供给卖方的商业信用的一般形式为预付。
本质上,商业信用就是企业之间直接发生的货币信贷行为,赊销实际是卖方企业借钱给买方企业;预付实为买方企业借钱给卖方企业。
这种企业间的互相借贷在金融学上称之为“商业信用”。
【总页数】1页(P75-75)
【关键词】商业信用;借贷行为;赊销赊购;代销代购;预付货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5
【相关文献】
1.信用悖论、在险价值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内部模型研究 [J],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2.《资本论》商业信用理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应用——《资本论》商业信用理论与我国进出口企业商业信用建设 [J], 张玉娇
3.国家信用是社会主义信用的最高形式——学习马克思关于国家信用的学说札记[J], 高坚
4.合理的商业信用是社会主义的辅助信用形式 [J], 车晋泉
5.财政信用与银行信用是既相互独立又有交叉的两种信用形式 [J], 黄维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诚信是什么
诚信是什么篇一:诚信的定义和重要性诚信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交往、行事、做事的过程中,遵循道德规范、言行一致、守信用的品质。
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是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准则之一。
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对个人来说,诚信是获得他人认可和信任的前提;对社会来说,诚信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基石。
篇二:诚信的表现形式和标准诚信的表现形式包括言行一致、守信用、诚实守信、信守承诺等。
在各个领域,诚信都有相应的标准。
在经商领域,诚信要求经营者守法经营、不欺诈消费者;在学术领域,诚信要求学生不抄袭、不剽窃他人的作品;在工作领域,诚信要求员工不泄露公司机密、不推卸责任等。
篇三:诚信的益处诚信有其益处,首先,诚信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其次,诚信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合作机会,为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提供支持;再次,诚信能够为个人带来内心的平和和快乐,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
篇四:诚信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在现实生活中,诚信面临着各种挑战,如诱惑、利益冲突等。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对诚信的意识;同时,要坚守原则,遵循道德规范,不以权力、金钱为借口违背诚信;还需要加强自律和约束机制,借助外部监督和规范,引导个人和组织遵守诚信原则。
篇五:诚信与人格培养诚信与人格培养密不可分。
诚信是塑造一个人良好品质的基石,是人格培养的核心要素。
培养诚信需要从小开始,家庭和学校是诚信教育的首要力量,同时社会也需要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通过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推动诚信观念的普及,可以培养出更多的诚信人才。
篇六:诚信与社会发展诚信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诚信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增加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提升市场的竞争力;诚信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分享;诚信还可以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提升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因此,要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诚信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信用与信用形式
银行本票是由银行签发的,以出票银行本 身为付款人,承诺见票或在票据到期日无 条件向受款人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
银行票据
银行本票
申请人 ① ②
③
收款人或背书人 ④ ⑤
票据交换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签发银行(发票人) ⑦ 银行汇票 ③
⑥
兑付银行 收款人 ④
汇款人
⑥ ① ② ⑤
签发银行
兑付银行
银行汇票属银行票据,是商业汇票的对称,是指由银行签 发的一种汇款凭证,它由汇款人将款项交当地银行,银行 收妥款项后,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由指定银行 办理转账结算或向指定银行提取款项的票据
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1)产业资金的运动形式是G—W
A-P-M’-G’ Pm (2)商业资金的运动形式是G—W—G’ (3)信贷资金的运动形式是G—G—W--P--W’ — G’ —G, 它没有单独的运动,总是以产业资金运动和商业 资金运动为基础而运动的,有两重付出和两重回 流。
2.1.3 信 用 的 产 生
银行信用与国家信用的关系 1、联系 (1)银行是国家债券的主要投资者和承销者; (2)中央银行把买卖国债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 的主要手段。 2、区别 (1)发行国债筹资比银行吸收社会资金更具主 动性、稳定性; (2)发行国债筹资可以投放到社会性项目,政 策性大于赢利性。
改革以来中国的国家信用规模概况
第二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和信用工具
1.商业信用(Commercial Credit) 2.银行信用(Banker’s Credit) 3.国家信用(Fiscal Credit) 4.消费信用(Consumption Credit) 5.证券信用(Security Credit) 6.国际信用
金融学第四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负面影响:
• 1、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倾向于掩盖消费品的供求矛盾, 导致虚假需求,传递错误信息,盲目生产,产能过剩。 • 2、过量发展消费信用容易导致信用膨胀。 • 3、如果误判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会使得借款人的债务负担过 重,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房奴 ”“卡奴”
二、信用形式
二、信用形式
(三)银行信用 与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用 形式,在资金提供规模、资金流向与范围、借贷期 限等三个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固有局限 ◎二者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银行信用发展初期,银行通常办理商业票据贴现和抵押贷款、为 商业汇票提供承兑服务等业务介入到商业信用领域,促进了商业 信用的发展,也为银行信用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信用的含义与特征
债权人(Creditor),贷出商品或货币的一方, 为授信人。
又称
债务人(Debtor),借入商品或货币的一方,又称为受 信人。
一、信用的含义与特征
我国产业资金以及社会总资产在其循环周转过程中存在大量 闲置,主要有以下情况:
1)固定资产的投资是一次投入、分次转移到生产出来的商品中并分次 收回,分次收回的资金会被闲置起来; 2)流通资金使用过程中,商品销售与为新一轮准备原材料有时间间隔 3)农民农业生产 4)居民收入是集中性的,支出是分散的 5)国家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先收后支有部分资金闲置 6)财政部门将集中的资金拨给机关单位,资金使用前有货币闲置
商业票据可经债权人背书后转让流通。 “背书”是指商业票据的债权人在转让票据时在其背面签字以 承担连带责任的行为。即背书人信用等级越高,参与背书的人 数越多,商业票据信用风险越低。
课件:第二章 信用
二.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斗争
• 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进行斗争原因在于:高利 贷的利率过高,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转,不 能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同时高利贷者竭力维 护其赖以生存的小生产方式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斗争的中心是把利率降至平均利润率之下,迫使高 利贷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
(1)现代信用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通 过借贷,资金可以流向投资收益更高的项目,可 以使投资项目得到必要的资金,资金盈余单位又 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2)现代信用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通过信用 调剂,让资源及时转移到需要这些资源的地方, 就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运用;
(下)
(3)现代信用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一方面 通过信用动员闲置资金,将消费资金转化 为生产资金,直接投入生产领域,扩大社 会投资规模,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增加社 会产出,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信用 可以创造和扩大消费,通过消费的增长刺 激生产扩大和产出增加,也能起到促进经 济增长的作用。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及其产生
一.信用
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 广义的信用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 – 道德范畴中的信用主要指诚信,即通过履行自己 诺言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 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有其特定的涵义,它是指一种 借贷行为,表示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的 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借贷行为是指以偿还为条件 的付出,且这种付出只是使用权的转移,所有权 并没有转移。
• 早期的信用与货币这两个范畴是独立发展的。 信用的出现比货币要早,主要采用实物借贷 方式,在很长时期内独立于货币范畴之外, 而从早期的实物货币直至足值的金属货币制 度,货币的发展也长期独立于信用关系之外。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形式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信用的含义、信用的产生及古往今来对高利贷的看法,理解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市场经济与信用的关系,掌握现代信用的形式和特点、高利贷信用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和现代信用的形式和特点教学难点: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教学方法:讲授为主教学内容: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一、信用的含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信用是指一种价值观念以及建立在这一价值观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基于伦理的信任关系。
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信用源自一种社会心理毫无疑问,信用是以信任为前提和基础的。
对受信人的信任实际上是授信人对信用关系所具有的安全感。
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这种安全感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依赖于受信人的资信水平,取决于授信人的理性判断。
于是,信用因其"信任内涵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
2、信用是一种社会关系信用不是个体行为,而是发生在授信人和受信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信用具有伦理特征信用属于伦理学范畴,体现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
信用不仅是一种社会关系,也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方式,它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价值观。
诚实守信的人会得到大家的推崇和信任,失信的人则将受到谴责和孤立。
4、信用具有文化特征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表现在对信用的理解上。
在中国,长期以来,借债被人们认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
人们常常将债务称为"饥荒",意思是只有到了饥荒的时候才可以借债。
在消费上,东方人更将"寅吃卯粮"看作恶习,主张禁欲节俭和量入为出。
在西方,情况则大为不同,人们对透支习以为常,超前消费成为普遍现象。
尽管信用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诚实守信"是人类普遍认同的美德,但是不同的文化对信用的理解却具有差异,体现出信用的文化特征。
5、信用具有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用也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不同的时代,信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人们对信用有着不同看法。
第三章 信用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信用一、填空题1、信用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和( )。
答案:偿还;付息2、从逻辑上推理,( )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答案:私有财产或私有制3、信用有()和货币信用两种基本形式. 答案:实物信用4、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 )。
答案:金融5、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答案:高利贷6、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是( )。
答案:极高的利率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和()。
答案:买卖行为;借贷行为8、商业票据主要有()和汇票两种。
答案:本票9、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属()信用,银行业务经营属于()信用。
答案:直接;间接10、商业票据流通转让时发生的票据行为是()。
答案:背书11、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克服了商业信用在( )、()和()上的局限性. 答案:期限上;数量上;方向12、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与()。
答案:商业信用;银行信用13、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答案:国家债券14、商业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才有效. 答案:承兑15、商业汇票是由()向()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的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答案:债权人;债务人16、银行信用具备的两个特点是:()与(). 答案: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借贷的对象是货币17、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与()。
答案:商品赊销;消费信贷18、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其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约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是()。
答案:本票1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为( )年. 答案:199520、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使利息率降低到()之下.答案:利润水平二、单项选择题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 )而相互提供的信用.A、生产联系B、产品调剂C、物质交换D、商品交易答案:D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D、平等的价值交换答案:B3、本票与汇票的区别之一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存款——银行——贷款(间接信用) ③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保 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优势: ①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授信规模上的局限性 ②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授信方向上的局限性 ③在期限上具有多样化
2-2
信用的基本表现形式
三、国家信用(Fiscal Credit) 国家信用是国家作为债务人,从社会上筹措资金解决财政需
2-4
信用的基本表现形式
四、消费信用(Consumptive Credit) 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
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1-5 • 消费信用的产生旨在解决消费者个人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难,通
过提供消费信用使消费者需求提前实现,达到推销商品,促进 生产的目的。(购买力的提前实现)
2-3
背景资料:我国国家信用发展
• 1949年12月30日,决定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于1950年1-3月发行, 总额3.02亿元。
• 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发1行-4 经济建设公债: – 1954年共发行国内公债8.36亿元 – 1955年发行6.19亿元 – 1956年发行6.07亿元 – 1957年发行6.84亿元 – 1958年发行7.98亿元
要的一种信用方式。1-3 其主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和 满足国家投资资金需要。 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①发行政府公债。②发行国库券
国库券:政府为解决财政先支后收的矛盾而发行的短期债券,多 是一年以下 公债券:政府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而发行的期限在1年以上 的政府债券。
国库券与公债券的比较: ①发行目的不同; ②期限不同; ③还款保证不同
主要形式: 1.分期付款
销售单位以赊销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形式,在付清货款前,所有权 仍属于卖方 2.消费贷款
银行或其他起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 3.信用卡
发卡机构、银行和零售商联合对消费者提供的消费信贷
2-5
局限性: ①在授信规模上的局限性 ②在授信方向上的局限性(只能由生产者提供给商品的需求者 ③存在着分散化的局限性(债务链) ④信用期限以一年以内主为,具有短期性
2-1
信用的基本表现形式
二、银行信用(Banking Credit)
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形式。
特点:
1-2
①信用的客体是货币资本: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信用的基本表现形式
一、商销或预付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主要通过记帐、商业本票、1-1 商业汇票来载明债权债务关系。
特点: ①信用主体是经济企业:信用双方当事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因此, 是直接信用。 ②借贷的对象是商品资本: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 ③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动态一致:商业信用的供求受经济景气状态 的影响
• 到1968年国家内外债全部还清。1969年停止发行全国性国债。 •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宣布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无内
债,又无外债”的国家。 • 1979年4月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国家财政收入连续
下降,出现了较大的赤字。1979、1980分别为-170.67,-127.50亿 元。向银行透支170.23亿元,而且引起了物价上涨。 • 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