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

合集下载

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
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06.07.19
•【文号】教基[2006]16号
•【施行日期】2006.10.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
行业标准的通知
(教基[2006]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以下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经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核通过,现予以发布:
JY/T 0385-2006 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
JY/T 0386-2006 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JY/T 0387-2006 初中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JY/T 0388-2006 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以上标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附件:1.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略)
2.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略)
3.初中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略)
4.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略)
二○○六年七月十九日。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答: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一种高等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按照职业分类,根据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应用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3、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辅导员24、16号文件和周记部长关于辅导员的讲话

辅导员24、16号文件和周记部长关于辅导员的讲话

辅导员24、16号文件和周记部长关于辅导员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已于2006年5月20日经部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周济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三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一)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关于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奖励办法

关于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奖励办法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奖励办法二○一一年十二月修订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文件精神,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院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院在建设性经费投入上将向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倾斜,根据专业建设需要配套教学设备设施,并在政策、经费和人力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学院设立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开放课程专项建设经费,采取分级追加的方式进行奖励:(一)精品专业1、被立项为院级精品专业建设的,给予立项经费3万元,评审合格、验收后追加3万元;2、被评为省级精品专业,在院级基础上再追加3万元;3、被评为国家级精品专业,在省级基础上再追加3万元。

(二)精品课程1、被立项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给予立项经费0.5万元,评审合格、验收后追加0.5万元;2、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院级基础上再追加1万元;3、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省级基础上再追加2万元。

(三)精品开放课程1、被立项为院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分别给予立项经费1万元,评审合格、验收后追加1万元;2、被评为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在院级基础上再追加1万元;3、被评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在省级基础上再追加2万元。

三、奖励经费的使用(一)奖励经费的50%用于教改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网络课件建设、课程素材库、学术交流及其管理等内涵建设;(二)奖励经费的50%用于奖励个人,分配方案由建设负责人根据成员所承担任务的工作量为确定。

四、说明(一)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因跟踪检查不合格的,学院将冻结奖励经费,并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二)被评的各级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开放课程,应逐年更新完善内涵建设材料。

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教高(2006)16号文解读之我见

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教高(2006)16号文解读之我见

二、教高 (06 6 20 )1号文还提到要 高度 重视学生 的职 业道德 教育和法 制教 育 ,重视培养学
生 最重 要的素 质之 一 ,是 大学生 素 质教育 的灵 魂 , “ 人为 本 ,德育为 先 ”的理 念 的提 出充 育
分体现 了思想道 德素 质的重 要性 ,大 学生 的思 想道德 如何 ,直 接关 系到和 谐社 会能 否顺 利 实 现的带 有全局性 的战略 问题 。
下面本 文作者结 合教高 (06 6 20 )1号文 谈谈高 校德育 工作 的重要性 一点个 人的理解 :
工作 。 近 几年 来 ,国际 国 内发生 重 大形 势变化 ,影响 深 刻 ,我们 的思 想政 治工作 、德育 工作也 跟 随 面临 着新 的挑 战和 考验 。特 别 是随 着 改 革开放 的 不断 深 入 ,中 国的社 会政 治 、经济 、文 化 体 制等 各个 方面 发生 重 大的 变化 ,初 步 已形 成 了 多元化 发展 的 格局 ,这 样 多元化 的存 在必 然 带 来 了人的 思想 观念 的转 变 , 同时也 导致 了人们 思 想的 多样 性 、复 杂化 。由于受 高校 扩招
第1 卷 第l 6 期
V oll O 1 _ 6 N .
珠 海城 市职 业技 术 学 院学报
Zhu a t l t c n cc l g hi Ciy Po y e h i ol e e
2 1 年 3月 00
M a. r201 0
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职 业道德 ,明确培养 目标
加强 和改进 大学 生思想政 治教 育 ,提高 他们 的思想 政治 素 质 ,把 他们培 养成 中国特 色社 会主 义事 业的建 设者 和接班 人 ,对于全 面实施 科教 兴 国和人 才强 国战略 ,确 保我 国在激 烈的 国际 竞争 中始终 立于 不败 之地 ,确保 实现 全面 建设 小康 社会 、加快 推进 社会主 义现 代化的 宏伟 目 标 ,确 保 中国特 色社 会主 义事业 兴旺 发达 、后继 有人 ,具 有重 大 而深远 的战略 意 义 。…德 育

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

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

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自教育部颁布的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专业群建设的要求以后,专业群建设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专业群有“相近论”和“合力论”两种概念,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群的构建原则和方式、专业群体系的建设模式、某一类专业群的建设等方面,研究方法单一有待多样化,研究内容和成果不足有待多元化,需要更多的高职院校参与到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专业群建设中去。

高职院校专业群现状展望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中央在100所示范院校中,选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

合作开发一批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因此,专业群建设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重点,是学校整体水平和基本特色的集中体现。

发挥专业的集群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群以及支撑体系,有利于培育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此后越来越多高职领域的学者开始关注专业群建设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前在中国知网出版平台上检索到的关于专业群建设研究的论文不到20篇,而从2006年至2007间就发表了25篇,以后逐年递增,这表明国家政策对研究的导向性决定作用。

一、专业群的概念学术界关于专业群的概念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相近论”,认为专业群是由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基础相同、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集合,它强调组群专业的相近性,强调基础共用。

第二种观点是“合力论”,它从专业组群的目的与意义出发来界定,认为专业群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跨二级类的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间的依赖、共享、促进,形成合力,以提高专业群整体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目的而组建的专业集合。

教育部16号文

教育部16号文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标题】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内容分类】教学质量【颁布单位】教育部【颁布日期】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十六日【发文号】教高[2006]16号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管理办法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管理办法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管理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假设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假设干意见〞〔教高[2004]1号〕、国家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假设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方案的原则意见〞〔教高[2002]2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发挥学校教学资源的作用,规教学运行管理流程,明晰管理职责,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分部式管理的原则和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教学工作管理实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部、系部、教研室三级管理,教学管理工作部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系部负责本系部的教学组织管理工作,教研室负责教研室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条教学管理的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学期教学方案、授课方案、教学实施、课程考核、选修、重修、教学工作量统计、教材以及教学保障等方面的管理。

第四条教学管理按照"三级管理、各负其责、统筹协调、规高效〞的原则,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实现教学工作管理的规化、信息化、专业化。

第五条教学管理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实现信息的网络电子化管理。

第二章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第六条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组织实施的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以及知识、能力、素质构造,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容、教学大纲、课时分配、教学时间方案以及学生完成学业准予毕业的根本条件等。

第七条教研室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系部负责对人才培养方案进展审核,教学管理工作部负责组织对人才培养方案审批。

第八条教研室负责组织专业带头人以及校外专家,根据学校招生方案,在对专业就业岗位进展调研、分析的根底上,制定或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校园通知加入时间:2009-3-9 10:30:43 点击:561 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解读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解读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解读(之一)2006年,国家教育部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形式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这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以内涵建设,重点抓教学质量上。

教育界普遍认为,16号文件的实施,意味着国家要求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的决心。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认真学习16号文件,开展新一轮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大讨论。

一、对高职教育相关文件的简要回顾1999年,我国开始大规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在7年的发展过程中,教育部共出台了比较重要的相关的文件5部,即:1.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教高[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3.教职成[2004]12号《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4.教高[2006]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5.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这五个文件的先后颁发,反映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变化,反映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变化。

〔2000〕2号文件主要解决了高职教育的基本办学要求问题。

提出的高职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

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个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第一次提出了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

有些提法现在看来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当时还是很先进的。

如要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加大经费投入;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双师”型教师等等。

完整word版,教高【2006】16号文

完整word版,教高【2006】16号文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

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

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教基[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以下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经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核通过,现予以发布:JY/T0385-2006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6-2006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7-2006初中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8-2006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以上标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功能与要求”、“面积与间数”、“建筑要求”、“环境要求”、“固定设施”、“布置”和“实验室设备”等7个方面。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的装备建设。

其中,九年制学校和完全中学在本标准中没有单列。

在实际执行中,九年制学校可根据学校规模参照本标准小学和初中的相关内容综合考虑;完全中学可参照本标准的中学部分内容综合考虑。

2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00 室内照明测量方法GB 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GB 8772 电视教室座位布置范围和照度卫生标准GB/T 17226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3分类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建设的要求分为两类,即“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

“基本要求”是学校实验室装备建设应达到的最低要求,“规划建议”是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为有较高实验室装备能力的地区和学校提出的要求。

教高[2006]16 号文件

教高[2006]16 号文件

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深刻领会教育部[2006]16号文精神大力开展教学改革与建设

深刻领会教育部[2006]16号文精神大力开展教学改革与建设

深刻领会教育部[2006]16号文精神大力开展教学改革与建设一、教育部[2006]16号文主要精神教育部[2006]16号文,即《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于2006年11月16日颁布。

此前,教育部还颁布过《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和《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

教育部[2006]16号文是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高等职业教育规律而形成的,是指导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

对于开展教学改革与建设,做好专业剖析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一)教育部[2006]16号文的主要内容教育部[2006]16号文包括9个部分,内容十分全面、具体,涵盖了高职院校办学及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对高职教育的办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教学方面各项重要工作提出了十分具体、操作性强的意见。

1. 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 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3. 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4.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5.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6.校企合作,强加实训、实习基地建设;7.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8.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9.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教育部[2006]16号文的主要精神学习教育部[2006]16号文,不能仅仅只是从形式上了解一些概念(如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生性实训基地、项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团队等),而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并融会贯通,从中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规律,,用以指导教学改革与建设。

1.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教育部[2006]16号文第一次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教高[2000]2号文的提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第二阶段,洋为中用:国外职业分析导向式 课程开发模式的引进和借鉴
1.双元制课程开发模式
所谓“双元制”,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另一元 是指为学校提供实训的企业。双元制课程开 发模式注重企业和学校的结合,以企业为主 ;注重理论及实践的结合,以实践为主。在 课时安排上,一般来说,第一学年,理论课 和实践课的比例为2∶3;第二、三学年,理 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为1∶4。
• 德国职业教育家Paetzold指出:课程似乎 是建造了一个存放和重现经验及知识的 书架,书架不同隔层的划分使得整理及 重获更加容易,它极大地减轻了记忆负 担。”
(一)学科体系及行动体系
• 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 传授的是实际存在的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即 理论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事实、概念等 )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等)的问题。这是培 养科学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
姜大源,2006
五、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 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的是课 程内容的抉择取向问题。
• 一般来说,课程内容可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涉及事实、概念以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
述性知识”; • 一类是涉及经验以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 • “事实及概念”解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理
处方调配禁忌知识
通过模拟计价过程使学生提高计价速度及准确度
1.通过中药鉴定知识讲解处方中涉及中药饮片外观、 颜色、气味、断面等鉴别要点
2.通过中药炮制学知识讲解处方中各味中药的炮制 规格及炮制功效知识
通过反复观察加强学生对中药饮片的识别能力
子过程5—发药
通过模拟给患者发药的过程强化学生对药物及处方 性味功效的理解
一个职业之所以 能够成为一个职业, 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 工作过程,即在工作 的对象、方式、内容、 方法、组织以及工具 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 自身的独到之处。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知 识问答.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知 识问答.

与自愿申请相结合的原则。原则上首先对未接受过首轮评估的 高职院校进行评估,其次对接受过首轮评估的国家和省示范性 高职院校进行评估,再其次是对其他高职院校进行评估。有关 高职院校根据本校实际可以申请提前进行评估,原则上不得推 后评估。
第一部分 评估基本知识
19、评估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内涵建
2、高等职业教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办学要求是什么? 答:16号文件指出,要以服务为宗旨、以
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第一部分 评估基本知识
3、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 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第一部分 评估基本知识
4、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什 么?
第一部分 评估基本知识
7、如何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答: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 做”为一体,以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一部分 评估基本知识
8、如何加强教学模式改革? 答: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 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 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第一部分 评估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 评估基本知识
25、评估为什么要建设《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答:《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新评估方案》的核心和基础。《状态数 据采集平台》不仅具体展现了各校办学概况、教学状态、人才培养工作 水平和办学特色,也记录了各校人才培养工作发展轨迹,更重要的是揭 示了学校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实现管理科 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需要,是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第一部分 评估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标题】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内容分类】教学质量
【颁布单位】教育部
【颁布日期】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发文号】教高[2006]16号
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

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
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省级)、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四、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六、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重点专业领域选择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进行支持与建设,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七、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
高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

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

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强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表彰一批在高职教育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八、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5年一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九、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将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建设100所示范性院校,引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各地要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制定政策措施,引导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服务社会,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院校办学,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宣传,增强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提高社会认可度。

要高度重视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建立轮训制度,引导学校领导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

高等职业院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特别是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招生管理。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维护稳定,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00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