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古希腊建筑
外国建筑史---第四讲 古希腊建筑
![外国建筑史---第四讲 古希腊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6b2bf928856a561252d36fc8.png)
平面——多为矩形平面,长宽比接近2:1;台基三层
平面演化:端柱式→前后廊列柱式→列柱围廊式;
东立面(主立面)和西立面构图——三段式处理基座pedestal、柱式order(柱子+檐部)、 山花pediment
建筑
2、露天剧场(Amphitheater) 意义
希腊人文化生活的中心,现代观演 类建筑的原型
希腊爱奥尼柱式
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里的 柱式。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 阔,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 艺术趣味。 • 柱础线脚细密 • 柱高为柱径的9~10倍 • 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 • 柱头为一对涡卷 • 额枋做划分,檐壁有连续浮雕 • 柱式造型优美典雅
希腊科林斯柱式
古希腊建筑
( Greek Architecture,12th c~ 146B.C. 希腊被罗马所灭)
概述
古希腊建筑是古代建筑的辉煌时期,上古时代(奴隶制时期)最精美的 建筑体系,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地理概念
古希腊是一个区域概念,指希腊民族沿爱琴海周围所聚居地区的总称,地理范围以今 天的希腊半岛为中心,还包括爱琴海上诸岛屿、小亚细亚、西西里岛及意大利南部等 处当时存在的许多城邦制国家。
构成
观众席、乐池、舞台
特点
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建筑
3、集中式纪念性建筑 奖杯亭
构图手法: A.遵循多层建筑组合的普遍原则, 基本单元的完整性 B.方与圆形的自然衔接与交切 C.处理成下重上轻
建筑
4、卫城(Acropolis) 意义
古希腊特有的圣地建筑群,城 市守护神的居所和重要的公共 活动中心
位置
城市高处
布局特色
松散、自由的拓扑结构—总体 的不规则与单体的规则并存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2b58d6ef81c758f5f61f6796.png)
古希腊建筑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但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的时期,它们的类型还少,形制很简单,结构比较幼稚,这是因为它的艺术的完美所致。
古希腊人崇尚完美的比例关系,这一点在他们的许多建筑中都体现了出来。
古希腊的纪念性建筑在公元前8世纪大致形成,公元前5世纪已成熟,公元前4世纪进入一个形制和技术更广阔的发展时期。
由于宗教在古代社会据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古代国家的神庙往往是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腊亦不例外。
古希腊是个泛神论国家,人们把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认为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祀奉各种神灵建造神庙。
希腊神庙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城邦公民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场所,还是储存公共财富的地方。
这样神庙就成了希腊崇拜的圣地,围绕圣地又建起竞技场、会堂旅舍等公共建筑。
希腊最早的神庙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
在他们看来神庙是神居住的地方,而神不过是更完美的人,所以神庙也不过是更高级的人的住宅。
雅典卫城:女神雅典娜的城池雅典城得名于女神雅典娜,而卫城则是供奉雅典娜的地方,原为雅典奴隶主的城堡,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时期改建为宗教活动中心。
它位于雅典城中心偏南的一座小山顶的台地上,是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
独具匠心的卫城建筑卫城的建筑与地形结合紧密,极具匠心。
如果把卫城看作一个整体,那山岗本身就是它的天然基座,而建筑群的结构以至多个局部的安排都与这基座自然的高低起伏相协调,构成完整的统一体。
它被认为是希腊民族精神和审美理想的完美体现。
卫城的古迹中,著名的有山门、帕提农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和雅典娜胜利女神庙。
如果设想卫城的平面图是一片树叶,那卫城的入口就是叶柄。
走进入口,迎面第一个建筑群就是山门。
它建于公元前437~前431年,由尼西克利斯设计。
这是一座大理石建筑,中间是宽大的门廊,两边是柱廊,通往卫城的圣道即由此开始。
门廊的两翼不对称,北翼过去曾是绘画陈列馆,南翼是敞廊。
第四章 古代希腊建筑
![第四章 古代希腊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b018034b69eae009581bec24.png)
二、两种柱式: 石造的大型庙宇典型形制是围廊式。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 术处理基本决定了庙宇的面貌。
到公元前6世纪,有了成套做法,就叫“柱式”。
神 殿 各 部 分 名 称
两种柱式同时在演进。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 里的爱奥尼式(Ionic),一种是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 城邦里的多立克式(Doric)。
圣地建筑群
在氏族制时代,部落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是卫城。 部落首领的宫殿里,正厅中央设着祭祀祖先的火塘,它是维系 全氏族宗教的象征。在小亚细亚、爱琴和阿提加地区,许多平 民从事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他们同氏族的关系薄弱了,地 域部落代替了氏族部落,民间的保护神崇拜就代替了祖先崇拜, 守护神的祭坛代替了正室里的火塘。同时,民间的自然神圣地, 也发达起来,有一些圣地的重要性超过了旧的卫城。
第一节 圣地和庙宇的演进
一、圣地建筑群的演进
1、圣地建筑的形成:a、平民取得了胜利----建立了共和制城。 b、氏族部落被地域部落取代。 c、民间的守护神崇拜代替了祖先崇拜。
2、建筑特点:追求同自然环境想协调,它不求平整对称,乐于顺应和
利用各种复杂的地形,构成活泼多变的建筑景色,而由庙宇统率全局, 往往在圣地的道路上,第一眼就能看到庙宇的最佳角度,并同时呈现
二.建筑装饰:
•
建筑内外充满大量的雕刻,本身几乎就
是一件雕刻品。建筑的比例和谐得体,构图
生动,柱头、花饰线脚雕刻精细。雕刻也因
柱式分为多立克式和爱奥尼奥式,前者为高
浮雕或圆浮雕,注重体量,后者为浅浮雕,
重视线条。
• 三.神庙: 古希腊建筑中最重要的类型,早 期形制受爱琴时期的美加仑室影响后,发展 为围廊式,多作为城市的中心。内部空间没 有特别的追求,反映古希腊简洁、单纯的审 美标准,并以此形成典型的纪念性形式。
04古希腊建筑
![04古希腊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5048421e0b4e767f5acfce0b.png)
米利都(古希腊语:Μίλητος,它的音译为Milētos; 拉丁语:Miletus),位于安那托利亚西海岸线上 的一座古希腊城邦,靠近米安得尔河口。今属土 耳其。 希波丹姆(Hippodamus)在历史上被誉为“城市 规划之父”。他的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建设工 作中完整地得到体现。 城市布局上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 城市广场为中心的“希波丹姆模式”。该模式充 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和市民民主文化 的要求。
三种柱头
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 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古希腊建筑艺术的 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 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这些形 式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 即以后古罗马人所称的“柱式”。
多立克柱式:希腊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 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 。
希波战争 在希腊城邦扩展的同时,西亚的波斯帝国也在扩张,波斯 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艾奥尼亚希腊诸邦。前499年, 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米利都等希腊城邦发动起义,得到雅典 的支持。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镇压起义后,准备进攻雅 典。前490年,波斯在马拉松战役中被人数居于劣势的雅 典重装步兵击败。希腊人赢得了第一次希波战争的胜利。 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50万大军再次进攻希腊。 希腊各城邦也结成同盟。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 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希腊陆军在温泉关阻击波斯 陆军,虽然兵败,但为希腊海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波斯 人攻入了雅典,将全城焚毁,但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 击溃波斯海军,波斯人面临补给被切断的危险,不得不撤 退。希腊人乘胜追击,解放了小亚细亚的希腊诸邦。第二 次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d3c895e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b.png)
古希腊建筑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
古希腊的发展时期大致为公元前8~前1世纪,即到希腊被罗马兼并为止。
在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象模型。
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装饰物术语、雕塑以及风格,多多少少被全盘接受,或者断断续续被使用和废弃。
第二个方面就是希腊人对建筑的本质看法。
建筑形式总是让人被动地接受,而关于建筑的本质看法只能意会于心,而本能经常发现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地方。
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主要是和谐、单纯、庄重和布局清晰。
现存的建筑物遗址主要就是神殿、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而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同时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其中古希腊建筑史上产生了帕提农神殿、宙斯祭坛(帕加马)这样的艺术经典之作。
古希腊建筑通过它自身的尺度感,体量感,材料的质感,造型色彩以及建筑自身所载的绘画及雕刻艺术给人以巨大强烈的震撼,它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令它经久不衰。
柱式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
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Base)、柱身(shaft)和柱头(Capital)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Stylobate)和山花(Pediment)的建筑各部分尺寸。
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前7世纪末,除屋架之外,均采用石材建造。
神庙是古希腊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筑,其典型型制是围廊式。
由于石材的力学特性是抗压不抗拉,造成其结构特点是密柱短跨,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
公元前6世纪,这些形式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即以后古罗马人所称的“柱式”。
古希腊建筑基本上是三种主要柱式:1.多立亚柱式:希腊多立亚柱式(Doric Order)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前叶.由来自巴尔干半岛的侵略者---多立安人建造.其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横跨在两柱头之间的为额枋式的石梁(接点在柱头中间),额枋上是装饰性的檐壁,它由"三槽板"与"嵌板"(指三槽板上下线脚之间的檐壁)组成。
外国建筑史-古希腊建筑
![外国建筑史-古希腊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85dc9e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9.png)
墙体砌筑与精细处理
墙体砌筑
古希腊建筑的墙体采用石砌块垒成, 砌块之间砌缝严密,不使用胶结材料 。这种砌筑方式使得墙体具有良好的 承重能力和隔热性能。
精细处理
在墙体的砌筑过程中,古希腊建筑师 注重细节处理,如砌块的平整度和砌 缝的均匀度等。这些细节处理使得建 筑物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和精致。
形式变化与内部空间特点
腊建筑。
雅典娜胜利神庙是为了纪念 雅典在战争中的胜利而建造 的,其建筑风格简约而典雅
。
神庙内原本供奉着雅典娜的神 像和胜利女神的雕像,是古希 腊人祈求战争胜利和和平的重
要场所之一。
03
CATALOGUE
古希腊建筑元素与风格
梁柱体系与石料运用
梁柱体系
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于梁柱体系 ,其中石梁和石柱是主要的承重 构件。这种体系使得建筑物在视 觉效果上显得轻盈而优雅。
建筑应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关注人们的使用需求和 情感体验,创造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建筑空间
。
THANKS
感谢观看
卫城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 宗教政治的中心地,其中包括 了多座神庙和露天剧场等建筑 。
雅典卫城的建筑风格典雅端庄 ,展现了古希腊人对美学和艺 术的追求。
宙斯神庙
位于希腊雅典卫城东南面,是古 希腊最大的神庙之一。
宙斯神庙是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 ,其建筑风格雄伟壮观,彰显了 古希腊人对众神之王宙斯的崇敬
外国建筑史-古希腊建筑
汇报人:
2024-03-16
目录
• 古希腊建筑概述 • 著名古希腊风格建筑 • 古希腊建筑元素与风格 • 古希腊建筑对后世影响 • 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古希腊建筑概述
欧洲建筑先河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833a3a126c175f0e7cd137bf.png)
多利克柱式:朴素挺拔。 多利克柱式:朴素挺拔。 无柱基,柱身粗壮, 无柱基,柱身粗壮,向上 逐渐缩小,刻有凹糟, 逐渐缩小,刻有凹糟,糟 之间为棱角,在阳光下, 之间为棱角,在阳光下, 柱身因此产生明朗的起伏 转换及阴影效果, 转换及阴影效果,使建筑 物与天空平面分开。 物与天空平面分开。柱头 无装饰,是一圆盘形柱颈。 无装饰,是一圆盘形柱颈。
• 2.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1. 多 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 柱式的定型 立克柱式, 爱奥尼克柱式, 立克柱式,2. 爱奥尼克柱式,3. 科林 斯式柱式, 女郎雕像柱式。 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这四种 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 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 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 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贯穿 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 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 数的和谐。 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 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决定性的作用, 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 来的古罗马, 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 重大的影响。
爱奥尼式建筑
多立可式建筑
• 古典时期
• 公元前5~ 世纪, 公元前 ~前4世纪,是古希腊繁荣兴 世纪 盛时期,创造了很多建筑珍品, 盛时期,创造了很多建筑珍品,主要建筑 类型有卫城、神庙、露天剧场、柱廊、 类型有卫城、神庙、露天剧场、柱廊、广 场等。 场等。不仅在一组建筑群中同时存在上述 两种柱式的建筑物, 两种柱式的建筑物,就是在同一单体建筑 中也往往运用两种柱式。 中也往往运用两种柱式。雅典卫城建筑群 和该卫城的帕提农神庙 帕提农神庙是古典时期的著名 和该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古典时期的著名 实例。 实例。古典时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 斯城形成一种新的建筑柱式──科林斯柱式 科林斯柱式, 斯城形成一种新的建筑柱式 科林斯柱式, 风格华美富丽,到罗马时代广泛流行。 风格华美富丽,到罗马时代广泛流行。
爱琴文化的建筑特征第四章古希腊(公元前3000年—前1400年)
![爱琴文化的建筑特征第四章古希腊(公元前3000年—前1400年)](https://img.taocdn.com/s3/m/8cf303b77c1cfad6195fa758.png)
三角形构图的浮雕为以后希腊建筑中山花部位的雕刻提供了最早的雏形。
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公元前11世纪——前1世纪)
一、社会背景 1、地理位置:古代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西岸、爱琴
海诸岛屿;以及(后向外移民)意大利、西西里和黑海沿岸的广 大地区。 2、气候: 少雨、常绿、总是夏天。 3)政体: 自由民民主共和政体。 城邦(City-states) 奴隶制还没有普及到生产的多数领域,而小自耕农经济与独立手 工业都是古典社会全盛时期的经济基础。 4) 宗教与宗教观念:万神教,敬神方式。 5)生活与起居: 户外公众活动(希腊人——雅利安人)。 6)能够战斗的公民:训练战争的机器。 7)改良人种的斯巴达制度 8)观念与风俗: 奥林比克运动会,美裸体为容。
爱奥尼克柱式—为古典盛期爱奥 尼克柱式的代表。
体形复杂,构图完整,在整个古 典时期,它的形势都是最奇特的, 前无古人。
基地址——神迹地
雅典娜手植橄榄林。
波赛顿和雅典娜争夺雅典的 保
护权时,用三叉戟顿地而成的井。
5)帕提农神庙
原意为“处女宫”,建于公元前447——438年, 431年完成雕刻。
公元前15世纪左右,由于外族的入侵,克里 特——迈西尼文化受到了破坏和湮没。与后来 的古希腊文化,除口头上的传说之外,并没与 直接的影响。它的存在是19世纪末的考古发掘 才发现的。
一、克里特的文化
克里特岛的建筑的遗址中有住宅、宫殿、别 墅、旅舍、公共浴室、作坊等。其中克诺索 斯(Knossos)的宫殿甚为杰出。
被喻为男性体的美。Fra bibliotek科林新柱式 (Corinthian Order)
外国建筑史第四章古希腊建筑
![外国建筑史第四章古希腊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954cab88be23482fb5da4c63.png)
二、古希腊的美学观点 1、人体是最美的东西,没
有比人体更完善的。 2、严谨的数字关系是美的
形态的基础。
这种严谨的数字关系和对人体 的模仿并不矛盾,人体的美也 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
外国建筑史第四章古希腊建筑
三、两种柱式风格的成熟★
1、多立克柱式 2、爱奥尼柱式 3、比较 4、科林斯柱式
外国建筑史第四章古希腊建筑
外国建筑史第四章古希腊建筑
(3)圣堂内部 (4)雕刻
❖ 雅典卫城主体建筑,为了歌颂雅 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 设计这座神庙的建筑师为伊克梯 诺(lctinus)和卡里克利特
❖ 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 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为贞女, 是雅典娜的别名。
外国建筑史第四章古希腊建筑
4、伊瑞克先神庙 (1)、组成 (2)、特点
3、公元前5世纪中叶---公元前4世纪中叶---古典文化时期
雅典城联合各城邦战胜了波斯的入侵,建立了雅典霸权,社会的经济 文化都达到了高度繁荣。
外国建筑史第四章古希腊建筑
4、公元前4世纪后期---公元前146年---希腊化时期
城邦制没落,北方的马其顿发展成为军事强国,统一希腊,并建立起 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马其顿帝国。希腊的古典文化也就随着马其 顿的远征而传到了北非和西亚。
外国建筑史第四章古希腊建筑
二、雅典卫城 1、建造雅典卫城的原因 (1)庆祝胜利 (2)歌颂和装饰雅典, 以加强雅典的上邦地位 (3)繁荣经济
外国建筑史第四章古希腊建筑
2、雅典卫城的布局★ 主持卫城建设的是大雕刻家菲狄亚斯
胜利神庙----山门----帕提农 神庙----伊瑞克先神庙
外国建筑史第四章古希腊建筑
4、纪念性建筑物的构图手法 ----集中式向上发展的多层构图
第四章 古代希腊建筑
![第四章 古代希腊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b87df602eff9aef8941e064b.png)
类别
年代பைடு நூலகம்
国家地区
结构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风格
建筑实例
备注
古希腊柱式 古希腊的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确定了庙 宇的外貌。希腊建筑在长期的推敲改进中稳定了一整套做法后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Order) 1.盛期的两大柱式,各有自己强烈的特色。 1. 多立克(Doric)柱式。 起源于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后在希腊各地庙宇中使用。特点是其比例较粗壮,开间较 小,柱头为简洁的倒圆锥台,柱身有尖棱角的凹槽,柱身收分、卷杀较明显,没有柱础,直 接立在台基上,檐部较厚重,线脚较少,多为直面。总体上,力求刚劲、质朴有力、和谐, 具有男性性格。 1. 爱奥尼(Ionic)柱式 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特点是比例较细长,开间较宽,柱头有精巧如圆形涡卷、柱身带 有小圆面的凹槽,柱础为复杂组合而有弹性,柱身收分不明显,檐部较薄,使用多种复合线 脚。总体上风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1.晚期成熟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 柱头由毛茛叶组成,宛如一个花篮,其柱身、柱础与整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圣地周围陆续造起了竞 技场、旅舍、会堂等公 共建筑,圣地的中心建 有神庙,它们是公众欢 聚的场所,是公众鉴赏 的中心。
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就是 这类圣地的代表。它顺应 地势、修建了曲折的道路, 沿路布臵了许多小小的建 筑物
伯罗奔尼撒半岛的 奥林匹亚
古代希腊的建筑
• 公元前8世纪起,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 岸和爱琴海的岛屿上建立了很多小小的奴隶制国家,
帕提农神庙
(BC.447~BC.432)
帕提农神庙代表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 高成就,为列柱围廊式。建筑比例匀称、挺 拔饱满,风格开朗,雕刻精致,体现极高的 工艺水平。建筑除木屋顶外,均为白色云石, 檐壁山花及陇板间饰满雕刻,并施以浓重的 色彩。欢乐又不失庄重。直到今天,帕提农 神庙依然是完美比例的杰作。
A004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
![A004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fb22f420e2bd960590c677d9.png)
伊 瑞 克 提 翁 神 庙 平 面 图
伊瑞克提翁神庙复原图
伊瑞克提翁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
伊 瑞 克 提 翁 神 庙东立面
伊 瑞 克 提 翁 神 庙西立面
雅典卫城的伟大成就
继承了古代希腊优秀的文化传统,体 现了希腊艺术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精 神,达到了圣地建筑群的最高水平,它是 人类建筑史上的骄傲。
帕提农神庙内部
帕提农神庙内部
帕 提 农 神 庙 内 部
帕提农神庙内檐部
伊瑞克提翁庙
1、建于公元前421—406年,建筑师皮忒欧斯,相传为雅典始祖 而建。柱子是爱奥尼式。 2、它在帕提农神庙之北40米出,有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断坎相交 成直角。 3、东部是雅典娜正殿,前6根柱子,西部是波赛顿和伊瑞克提翁 的圣堂,并有开刻罗普斯的墓。 4、西立面造了4.80米高的基墙,其上立柱廊,西部正门朝北。 在北面建面阔三间、进深2进的柱廊、以观风景。 5、南立面是石墙,在南墙西端做面阔3间、进深2进,用6个2.10 米高的女郎柱。 6、它的各个里面变化很大,体太复杂,但构图完整均衡,而且各 个立面互相呼应,交接妥善,圆转统一。 7、与高大的帕提农神庙形成强烈对比,各有特色。
帕提农神庙正立面
帕提农神庙复原图
帕提 农神 神庙 平面
帕提农神庙正立面
帕提农神庙
帕提农神庙
帕 提 农 神 庙 侧 立 面
帕提农神庙
帕提农神庙细部处理
1、重复比例(4:9):台基的宽长比、柱子底径/柱中线距、正面 水平檐口的高/正面宽。 2、加粗角柱,缩小角开间,所有的柱子向后倾约7cm,同时又向 中央微有倾侧,愈靠外的倾侧愈多,角柱向对角线方向后倾约 10cm。 3、整个台基面呈微弧形,额枋和台基上沿都呈中央隆起的曲线, 短边隆起7cm、长边隆起11cm。 4、墙垣都有收分,内壁垂直而外壁微向后倾。 5、雕刻辉煌,东山花上刻着雅典娜诞生的故事,西山花上刻着海 神波赛顿和雅典娜争夺雅典保护神的故事群雕。 6、全部92块陇间板刻着雅典娜与雅典人战胜敌人的神话故事。 7、圣堂墙垣外侧的檐壁是爱奥尼式的,檐壁上雅典献祭的游行仪 式场景。
04古希腊建筑
![04古希腊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174bae3d6c175f0e7cd137f7.png)
☆古希腊的神 神人同形同性
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 庞杂的,开放性的谱系 泛神论
奥林匹斯山: 永生的众神的居所 宙斯Zeus:众神之首,雷电 雅典娜 Athena :智慧 Aphrodite:爱神-美 Ares:战神-民族和城墙的摧毁者 Hermes:众神的使者-商人的保护神 Apollo:太阳神-教育和诗歌之神,创造性本能 Dionysus:酒神-歌唱和戏剧
Doric庙,Parthenon是全部希腊神庙的典范,表现出初 期Doric神庙的重量和Ionic神庙的纤巧之黄金中和。 (8颗柱子,4个爱奥尼柱,比例和开间)
位置最高,体量最大,形式最简洁,风格最庄重,装饰最华丽, 色彩最鲜艳
☆帕提侬神庙 Parthenon
视错觉矫正技巧
比较:中国唐宋时期的建筑里采用了哪些视觉技巧?
外轮廓上细下粗 额枋中央略微上凸,台基微微凸起; 两侧柱上部向中央倾斜,延长线交于约3公里上空; 角柱扩大;(类比于雕塑中高举的手)
悲惨遭遇:清真寺、火药库、废墟
☆卫城山门Propylea, 435BC
灵活处理的立面分段、柱式应用; 成为后来辛克尔设计柏林歌剧院的母本。
☆胜利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 425BC
☆古希腊建筑的成就
1. 建筑设计的逻辑结构的建立 2. 数比的和谐 3. 人文色彩 4. 类型的成熟
希腊人创造了一种装饰线条体系,极为简单而有逻辑性,把纪念 碑建筑分成数个部分,强调各分割部分,限定各成分的固有作用, 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建筑的表现范围。……墙全用(大力神式?)方 式砌成,不施灰浆,其牢固性全仗方式自身的重量,虽然常用青铜 夹加固。
Doric与西方的见解最为合拍,倾向于强烈的鲜明性:柱的 节奏和分柱法以凹槽的三陇板和雕刻的排档间饰的交替,在 柱顶盘上再三重复。(Bazin)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1c7e8a53c850ad02de8041fd.png)
古希腊建筑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
古希腊的发展时期大致为公元前8~前1世纪,即到希腊被罗马兼并为止。
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
限于材料性能,石梁跨度一般是4~5米,最大不过7~8米。
石柱以鼓状砌块垒叠而成,砌块之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连接。
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块平整精细,砌缝严密,不用胶结材料。
虽然古希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内部空间封闭简单,但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中得到借鉴。
上图为雅典赫菲斯托斯神庙像是在雅典的帕德嫩神庙和赫菲斯托斯神庙,与在阿格里真托的赛利农特神庙群和圣所,都是为人所知留存的标准类型的希腊公共建筑物的例子。
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矩形的,并且用石灰岩或是凝灰岩建造的。
这类的石材在希腊相当丰富,会先被切成大石块并且稍做修饰。
大理石在希腊是相当昂贵的建材:高品质的大理石必须从阿提卡的潘提里山或一些岛屿例如帕洛斯岛取得,而运送这些大石块并不容易。
大部分的大理石都用做雕塑装饰,不会用来建筑,除非是在古典时期的伟大建筑,像是帕德嫩神庙。
上图为帕德嫩神庙例如帕德嫩神庙神庙的矩形基底四面围绕的列柱称为围柱列(peristyle);而只有前后,两旁没有列柱的建筑称为两排柱式,像是雅典娜胜利女神殿; 有些建筑物前面突出的柱列称为前柱式;而有些从建筑物正面延伸到中庭的列柱称为门廊。
希腊人会在屋顶上木头横梁,并且铺上陶瓦,或者偶尔铺上大理石板。
他们知道石拱的原理但甚少使用,也没有将圆顶盖在他们的建筑物上;这些东西后来留给了罗马人使用。
低矮的山形屋顶会在建筑物的末端留下三角形的剖面,山形墙(pediment)通常会用雕塑装饰。
在屋顶与列柱楣梁间形成部份称为檐部。
过梁外露的部份提供的雕塑的空间叫做带饰(frieze)。
带饰的装饰由排档间饰和三槽线饰带构成。
没有任何古希腊建筑上的雕塑还完好如初,但是再现今许多仿造古希腊的建筑上还看的到这种装饰。
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代希腊的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270193f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c.png)
古代希腊的建筑古代希腊的建筑1、庙宇形制的演进:1)最初的庙宇只有一间圣堂,形制脱胎于爱琴文化时期氏族贵族府邸里的正室,只展示他们的正面———初期的庙宇,继续正式中已形成的宗教仪式,以狭端为正面,起初,另一端是半圆形。
使用陶瓦以后,屋顶两破起脊,平面以取正气的长方形为宜,并且两端构成了三角形的山墙,这些早期庙宇用木构架和土坯建造,为了保护墙面,常沿边搭一圈棚子遮雨,形成柱廊。
后来作为公共纪念物,占据建筑群的高处,向四面八方展现,这就引起以后的各种变化。
2)围柱廊的艺术作用:①它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在建筑群中的位置要求②它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的墙面沉闷之惑③它使庙宇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它的形象适合于民间自然神的宗教观念,适合圣地上的时速的节庆活动。
3)小型庙宇只在前段或前后两端设柱廊,最小只有两根柱子,夹在正室侧墙突出的前端之间;更华丽、开朗的有“两进围廊式”(内外两圈柱子)和“假两进围廊式”(虽只有一圈柱子,但廊子深度相当于两圈)4)古希腊最大的神庙——萨摩斯的第三个天后赫拉庙(两进围廊式)2、柱式(Ordo):是建筑的各个构成部分——檐部、柱子、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形成定型做法,这种特定的柱梁结构的艺术形式叫做柱式。
3、多立克柱式(Doric)———————————————爱奥尼柱式(Ionic)三柱子比例粗壮(柱高是柱径的4~6倍);柱子比例修长(柱高为柱径的9~10倍);开间较小(高约为柱高的1/3);开间较宽(2个柱底径);檐部有三拢板;檐部连续;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头有轻巧柔和的涡卷;柱身有20个尖齿凹槽;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无柱础;有柱础;柱身收分、卷杀明显;柱身收分、卷杀不明显;极少有线脚,偶有之也是方线脚;多种复杂的曲面线脚,线脚上串着雕饰;台基是三层朴素台阶,中央高四角低,略有隆起;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都有线脚,无隆起;高浮雕,甚至圆雕,强调体积;薄浮雕,强调线条;沉重、粗苯,反映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秀美华丽,比较轻快,开间宽阔;具有男性气质特点,棱角分明,线条刚毅;具有女性气质特点;(除以上两种柱式外,还有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它的柱头宛如一棵旺盛的忍冬草,其余部分与爱奥尼式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
1、庙宇形制的演进:
1)最初的庙宇只有一间圣堂,形制脱胎于爱琴文化时期氏族贵族府邸里的正室,只展示他们的正面———初期的庙宇,继续正式中已形成的宗教仪式,以狭端为正面,起初,另一端是半圆形。
使用陶瓦以后,屋顶两破起脊,平面以取正气的长方形为宜,并且两端构成了三角形的山墙,这些早期庙宇用木构架和土坯建造,为了保护墙面,常沿边搭一圈棚子遮雨,形成柱廊。
后来作为公共纪念物,占据建筑群的高处,向四面八方展现,这就引起以后的各种变化。
2)围柱廊的艺术作用:
①它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在建筑群中的位置要求
②它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的墙面沉闷之惑
③它使庙宇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它的形象适合于民间自然神的宗教观念,适合圣地上的时速的节庆活动。
3)小型庙宇只在前段或前后两端设柱廊,最小只有两根柱子,夹在正室侧墙突出的前端之间;更华丽、开朗的有“两进围廊式”(内外两圈柱子)和“假两进围廊式”(虽只有一圈柱子,但廊子深度相当于两圈)
4)古希腊最大的神庙——萨摩斯的第三个天后赫拉庙(两进围廊式)
2、柱式(Ordo):是建筑的各个构成部分——檐部、柱子、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形成定型做法,这种特定的柱梁结构的艺术形式叫做柱式。
3、多立克柱式(Doric)———————————————爱奥尼柱式(Ionic)三
柱子比例粗壮(柱高是柱径的4~6倍);柱子比例修长(柱高为柱径的9~10倍);
开间较小(高约为柱高的1/3);开间较宽(2个柱底径);檐部有三拢板;檐部连续;
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头有轻巧柔和的涡卷;
柱身有20个尖齿凹槽;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
无柱础;有柱础;
柱身收分、卷杀明显;柱身收分、卷杀不明显;
极少有线脚,偶有之也是方线脚;多种复杂的曲面线脚,线脚上串着雕饰;
台基是三层朴素台阶,中央高四角低,略有隆起;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都有线脚,无隆起;
高浮雕,甚至圆雕,强调体积;薄浮雕,强调线条;
沉重、粗苯,反映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秀美华丽,比较轻快,开间宽阔;
具有男性气质特点,棱角分明,线条刚毅;具有女性气质特点;
(除以上两种柱式外,还有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它的柱头宛如一棵旺盛的忍冬草,其余部分与爱奥尼式相同。
)
4、雅典卫城:
1)卫城布局特点:①群体布局体现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庆典活动的路线,不对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安排顺应地势,主次分明,以雅典娜像作为构图中心,延边布置建筑,照顾了山上山下观赏;②突破了小城邦国家和地域局限,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
2)卫城山门特点:①既能围绕入口、大门的需要进行设计,又能表现大门的艺术特色②两种柱式协调应用:山门是多立克式的,前后各6根,中央开间较大,门的西半,内部沿中央道路两侧,有3对爱奥尼柱子,这在多立克式建筑物里用爱奥尼柱子,是雅典卫城的首创。
3)胜利神庙特点:①由于山门两侧不对称,由胜利神庙取得平衡②与山门略呈偏斜的相互位置,削弱自己独立性而加强对山门的依附性。
③爱奥尼柱式
4)帕提农神庙——卫城的主体建筑物,为长方形列柱围廊式
特点(如何突出它作为建筑群主体建筑的地位):①位置:把它放在卫城最高处,距山门 80m左右,一进山门,有很好的观赏距离②体量:它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③型制:它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型制最隆重④装饰效果:它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全用白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山墙尖上的装饰是金的,陇板间、山花和圣堂墙垣的外檐上满是雕刻⑤内部处理:内部分为两半,朝东的一半是圣堂,圣堂内部南、北、西三面都是列柱,是多立克式,为了使它们细些,尺度小些,以反衬神像高大和内部宽阔,这些列柱做成上下两
层,重叠起来,如用通高的柱子,柱径很粗,内部将拥挤不堪,且尺度过大,神像也受压制,朝西的一半是存放国家财物和档案的方厅,里面有4根柱子用爱奥尼式的。
5)山门和帕提农内部空间的柱式处理:
山门与帕提农西侧的方厅的处理办法:内部使用细长、柔和雅致的爱奥尼式
帕提农东侧的圣堂的处理办法:将柱做成上下两层,重叠起来(但不属于叠柱式,因为帕提农神庙东侧的圣堂的处理上下皆是多立克式的,而叠柱式的定义是下层用粗壮质朴的多立克柱式,上层用纤细华丽的爱奥尼柱式)
6)伊瑞克提翁庙——古典盛期爱奥尼柱式的代表
伊瑞克提翁庙与帕提农神庙对比:①爱奥尼柱是与帕提农的独立克柱式在风格上的对比②不对称、复合的形体同帕提农的对称的、单纯的长方形对比③活泼轻巧对比帕提农的凝重端庄④装饰岁繁富但色彩淡雅,与帕提农的金碧辉煌形成对比⑤朝南的白大理石墙与朝北的帕提农的柱廊形成对比
7)主要建筑特点和成就:
特点:①以希腊半岛上盛产的大理石为建筑材料,高度发展了石梁柱结构
②建筑类型:除神庙外还创造了各种公共建筑类型
③建筑群体布局善于利用地形,布局形式自由
④建筑单体平面简单,风格成熟,里面大量采用视差校正法
⑤建筑装饰精美,雕刻艺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
⑥成熟的古希腊柱式
成就:①圣地建筑群和庙宇型制的演进
②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
③柱式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