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二主要涵盖了经济发展的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农业1、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
2、土地制度: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3、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主要供皇室和官府使用。
2、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
3、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三)商业1、商业发展: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打破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
2、城市发展: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得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传统的手工业受到冲击,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二)洋务运动1、背景:内忧外患。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
4、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5、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曲折发展1、产生: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沿海地区,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3、短暂春天: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4、曲折发展: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高一历史必修二1-5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1)必修2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概述:1、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⑴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⑵精耕细作;⑶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世界领先地位。
⑷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及各自特点●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
●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中国古代商业特点⑴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⑵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⑶阶段性特征明显,发展极不平衡;→两宋商业突破传统时、空限制,发展到新水平。
⑷金融货币方面→隋唐:柜坊(银行雏形)和飞钱出现;宋朝: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⑸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起过积极作用。
但是,封建社会后期,“抑商”政策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明清时期为防止倭寇等的侵扰,几度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5、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受封建制度束缚,如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具体知识点:一、古代农业原始农业: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三个: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
木制的耒耜(松土工具)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2024年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023年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希腊城邦1.1 希腊城邦的产生和特点- 城邦的概念和特点:城邦是古希腊时期的一种政治组织形式,由城市和周围的乡村组成,具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 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希腊城邦采取的是民主政治制度,市民有参政权和选举权,但只限于男性成年公民。
- 希腊城邦的经济:城邦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手工业和海上贸易,城邦之间也进行贸易往来。
- 希腊城邦的文化:城邦是希腊文化的核心,文化上注重艺术、哲学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
1.2 古代雅典城邦- 雅典城邦的政治制度:雅典城邦采取的是民主政治制度,市民有政治权利和参与权,而奴隶和女性则无政治权利。
- 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雅典的民主制度包括公民大会、选举制度、陪审团等,市民可以直接参与政治决策。
- 雅典城邦的文化:雅典以文化昌盛而著名,包括戏剧、雕塑、建筑、哲学和科学等领域的发展。
1.3 古代斯巴达城邦- 斯巴达城邦的政治制度:斯巴达城邦采用的是军事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集中在少数贵族手中。
- 斯巴达城邦的社会制度:斯巴达城邦实行的是严格的贵族统治,奴隶制度盛行,普通市民没有政治权利。
- 斯巴达城邦的军事制度:斯巴达城邦以军事力量为重,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纪律,军队是国家的核心。
第二章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落2.1 罗马帝国的兴起- 希腊城邦的结局:希腊城邦因内外斗争而逐渐衰落,最终被马其顿王国征服。
-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政府,成为一个由贵族统治的城邦。
- 罗马城邦的扩张:罗马共和国通过征服邻国扩大了领土,最终形成庞大的罗马帝国。
2.2 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 奥古斯都时期的帝国治理:奥古斯都为罗马帝国带来了长期的和平与繁荣,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
- 罗马法的发展:罗马帝国的法律制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奠定了后来欧洲大陆法律的基础。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共56页文档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高一历史必修2知识点大全
高一历史必修2知识点大全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多样,其中包括奴隶社会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
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采用了封建制度,统治者称为"天子"和"王"。
-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专制制度的王朝,国王统治全国,并且在地方设立诸侯国。
-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天子掌握最高权力。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严重的时期,诸侯争霸,政治制度多种多样。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设立了官职,并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 战国时期,实行分封制,诸侯争夺霸权,采取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
3.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朝采用了集权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
-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推行郡县制、设立丞相等。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较为混乱,先后出现了魏、晋、南北朝等政权。
- 魏晋时期采取了分封制,南北朝出现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专制制度,地方政权削弱。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多种多样,包括奴隶制、封建制和地方自治制等。
1. 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 在奴隶社会,劳动力主要依靠奴隶,土地和生产资料为奴隶主所有。
- 奴隶主通过剥削奴隶获得经济利益,奴隶作为劳动力没有自由,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2. 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 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以农业为主,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和农民之间以农业生产关系为基础。
- 地主剥削农民,收取租税,农民以租佃关系为基础。
3. 地方自治制的经济制度- 神农时代的部落公社制度是一种原始的地方自治制度,部落通过共同耕种土地和共同分配生产资料维持生产生活。
- 唐宋时期的坊制度和明清时期的村社自治制度都是一种地方自治制度,地方政府通过统一管理土地和生产活动来维持经济秩序。
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第二学期必修二历史知识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中国是起源地之一,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火耕)2.夏、商、西周时期的农业(1)农具: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器,但是很少在农业上使用。
主要工具:木、石。
(2)作物:西周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号称“百工”。
(3)影响:人民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4)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1)开始: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推广。
(2)发展:西汉赵过推广耦犁,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成为我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一牛一人)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1)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代田法。
(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采用耕耙耱,南方水田耕耙(3)耕作制度:宋朝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一带。
(4)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自然环境优越,农业技术高,农业工具进步,劳动力增加。
3.农业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农业灌溉工具:三国的翻车(人力),唐朝的筒车,宋朝的水力高转筒车,明朝的风力水车,(3)作用:推动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耕作到个体耕作的变化)1.商周时期的小农经济(1)特点: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奴隶)集体耕作。
(2)作用:有利于提高工效。
2.小农经济的形成(1)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2)形成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特点:一家一户,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1)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2)土地有限,生产规模小,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3)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疑难聚焦全面认识小农经济1.特点(1)稳定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希腊1. 基本概念和特点•希腊城邦制度•希腊的民主制度•希腊的奴隶制度2. 雅典•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帕台农神殿•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3. 斯巴达•斯巴达的军国主义精神•斯巴达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斯巴达的教育制度二、古代罗马1. 基本概念和特点•罗马的共和制度•罗马的行省制度•罗马的奴隶制度2. 罗马的扩张•罗马的征服战争•罗马的地方自治制度•罗马的土地问题3. 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的改革•罗马法的代表作•城市罗马的建设三、近代欧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宗教改革的背景和起因•马丁·路德的改革思想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确立•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起因•法国的大革命•德国的统一3.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矛盾•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表现•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四、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1. 十九世纪中国的社会状况•农民起义运动的兴起•中国社会的封建性质•外国侵略和民族危机的加剧2. 辛亥革命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起因•辛亥革命的目标和影响•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未来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二的部分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希腊、古代罗马、近代欧洲和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过程和影响,为我们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古代商业(商品经济)
时期
发展状况
春秋战国 商业繁荣
表现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秦汉
发展艰难
开始重农抑商
隋唐 两宋
元 明清
商业发展 空前繁荣
商业繁荣 城镇商业繁荣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柜坊、飞钱问世; “扬 一益二”; 外贸港口广州
交子;商税成为主要财源;市的发展打破时 间、空间的限制;出现商业名镇;话本、词 的盛行;《清明上河图》
▪ 3.对外开放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
放区——内地 ▪ b、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
▲改革开放的阶段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 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 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 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 入新阶段的标志;
▪ ③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成为中国90年代 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形成和发展
▲形成和发展历程
▪ 1、新航路开辟——雏形开始出现 ▪ ①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②过程 ▪ ③影响 ▪ A、对世界 ▪ a、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 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 B.对欧洲 ▪ a、引发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
制;
▪ 4.评价
▪ ①积极: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保障了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 利;
▪ ②消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 的客观规律;不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新经济政策(1921—1924)
▪ 1、背景 ▪ (1)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经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归纳 (2)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归纳必修二的历史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代、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辽金时期、元朝时期、明清时期等。
下面是对必修二各个学习单元的知识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远古社会和原始文明该单元主要讲述了远古社会和原始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城市的形成、农业的兴起、手工业的发展等。
第二单元: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
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等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第三单元:先秦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先秦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思想。
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孔子及儒家学说、墨子及墨家学说、道家和法家等。
第四单元:秦汉时代该单元主要讲述了秦汉时代的历史事件和制度变革。
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汉王朝的政治制度、汉武帝的改革措施、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第五单元:三国时期与南北朝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动态。
包括三国鼎立的局势、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事迹、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和南朝等。
第六单元:隋唐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文化。
包括隋文帝的统一、唐太宗的征服、唐朝政治制度的改革、唐代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等。
第七单元:宋辽金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宋辽金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冲突。
包括北宋和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出现、辽朝和金朝的兴起、宋辽金三国的战争等。
第八单元:元朝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元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统治。
包括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元代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元朝的外交关系等。
第九单元:明清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明清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包括明朝和清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明清两代的经济状况、明清时期的文化和科技等。
以上是对高一历史必修二的知识总结归纳,每个单元都涵盖了常见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二历史课程涵盖了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1. 先秦时期- 夏、商、周的建立和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 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兴起2.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与法制- 汉朝的建立与中央集权-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对外交流3.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 魏晋风度与士族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佛教传播4. 隋唐时期- 隋朝的短暂统一与大运河的开凿- 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政策- 文化艺术的繁荣,如唐诗、唐三彩5. 宋元明清时期- 宋朝的科技与经济发展- 元朝的蒙古统治与民族融合- 明朝的海禁政策与郑和下西洋- 清朝的康乾盛世与闭关锁国# 二、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 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与民族觉醒- 洋务运动与自强不息的精神2.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朝的灭亡- 民国的建立与政治斗争-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与民族抗争 - 解放战争的胜利与新中国的成立4. 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 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的曲折- 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成就5. 现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 社会问题与环境保护的挑战- 科技创新与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三、世界历史部分1. 古代文明- 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兴起与发展2. 中世纪欧洲- 封建制度与教会的统治-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兴起3. 近现代世界-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重建4. 冷战与全球化- 冷战时期的政治对立与经济竞争- 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趋势与国际合作5. 当代世界问题-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 国际政治经济的新格局与挑战这份总结提供了高一必修二历史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起对历史发展脉络的基本理解。
高一普高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普高历史必修二知识点高一普通高中历史必修二是学生们在学习历史课程中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普高历史必修二中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1.2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诸子百家的思想流派;1.3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政治改革;1.4 秦汉之际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2. 第二单元:古代罗马这个单元将带领学生了解古代罗马的兴衰历程和文化特点。
重点内容如下:2.1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扩张,以及其政治制度;2.2 罗马帝国的兴起和繁荣;2.3 基督教的出现和传播;2.4 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和东罗马帝国的延续。
3. 第三单元:近代东亚这一单元将介绍近代东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重点包括:3.1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和戊戌变法;3.2 日本明治维新和倭乱,以及日本的殖民扩张;3.3 韩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对外关系;3.4 东南亚国家的独立运动和现代化进程。
4. 第四单元:近代西方本单元将重点探讨西方国家的近代历史,如:4.1 工业革命对欧洲社会的影响;4.2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4.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影响;4.4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后的国际局势。
5. 第五单元:现代世界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现代世界的历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5.2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发展;5.3 联合国的重要作用和机构;5.4 21世纪全球化的社会经济特点。
这是高一普高历史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整体了解以及对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希望本文对学生们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古代农业: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西汉的耦犁、耧车,隋唐的曲辕犁等生产工具的出现;垄作法、代田法等耕作方法的进步;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古代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等灌溉工具的演变。
商业贸易: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形成了若干全国性商业中心,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六朝时期出现草市,但也实行行政管理;唐代的夜市繁盛,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夜市、晓市都很兴盛,还有定期庙会集市,草市配套的饮食服务设施也较完备;明清时期,都市中形成繁华的商业区。
手工业:纺织业是手工业的重要部门,原料使用先后顺序为麻葛丝棉,汉代开辟了丝绸之路,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二、近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变革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是主要原因之一。
洋务运动:面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三、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提出,要求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一五”计划:1953年到1957年,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同时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年召开,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形势,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以上仅是高一历史必修二的部分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古代至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7)元的大都、杭州。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古代水利建设概况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3.秦:灵渠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主要成就:(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
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
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
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最新最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石器) (2)石器锄耕(耒耜) (石器、木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3)铁犁牛耕: a 春秋战国时出现并逐渐推广 b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隋唐时期:曲辕犁标志我国耕犁的完善,为后世沿用时间:春秋战国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
(根本原因)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个体分散);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起源:独立发展、自成体系;②农业技术:精耕细作;③生产模式: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二、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原始社会晚期: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鼎盛(青铜时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炼钢:南北朝—灌钢法 (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窑 明朝—青花瓷、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代有些瓷器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 清朝—珐琅彩商朝— 出现丝织品;西周—斜花提纹织物;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明清—丝织业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三、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元代的纺织业,明清花楼机,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主要的衣四、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的特征1、起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经营模式:官营、家庭、民营手工业长期并存3、经营方式:规模大、部门多、分工细、技术领先4、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时间:明朝中后期 地区:江南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含义:一些手工业部分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与被雇佣)冶金瓷 器丝织业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2023年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7篇)
2023年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7篇)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明朝产生(1)出现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出现地点:江南地区(3)出现部门:纺织部门(4)出现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雇佣关系)2.清朝发展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表现(1)手工工场规模扩大(2)分工更细(3)雇工数量增多(4)部门和地区增广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2)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二、“重农抑商”政策1.首倡商鞅变法,为后来的朝代所推崇。
2.推行的目的:(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3.明清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1)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
(2)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3)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4)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4.关于对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1)积极作用: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违背了历史潮流。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海禁”的直接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2.“海禁”的表现民间贸易: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明中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官方贸易:积极开展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不断3.“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4.“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5.“闭关锁国”的表现:清代初年,厉行海禁、迁界,海外贸易陷入停顿;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开广州通商,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第五章希腊罗马世界的建立和发展1. 希腊和希腊城邦•希腊地理环境和传说•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分类•希腊城邦中的雅典和斯巴达2. 希腊的奴隶制和民主政治•希腊奴隶制的特点和种类•希腊民主政治的起源和特点•希腊民主政治的限制和发展3. 希腊哲学和科学•希腊哲学的起源和主要学派•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和贡献•希腊科学的发展和成就二、第六章古代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1. 古罗马城邦•古罗马城邦的起源和发展•古罗马城邦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十二表法和罗马法的重要性2. 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建立•罗马共和国的起源和发展•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和危机3. 罗马文化与古代科技•罗马文化的特点和影响•罗马艺术、建筑和文学的成就•古罗马的科技和工程技术三、第七章文化的交流与冲突1.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希腊化时代的兴起和特点•希腊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罗马帝国的文化融合和传播2.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利用•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丝绸之路的作用和意义•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贸易3. 印度的佛教和希腊罗马的宗教•印度佛教的传入和影响•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希腊罗马宗教的发展和特点四、第八章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1. 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分类•世界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特点•世界古代文明的分类•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和影响2. 埃及文明和玛雅文明•埃及文明的起源和特点•埃及文明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玛雅文明的起源和发展3. 古印度文明和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和特点•古印度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和衰落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要,选择对应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
高一历史必修二精选知识点归纳5篇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9课)1)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①背景:封建的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②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③影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①背景:面临内忧外患②重要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④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⑤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⑥活动:A.前期兴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B.后期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C筹划海防D创办新式学堂⑦失败标志: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⑧积极作用:A.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B.在客观上既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C.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10课)(1)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①原因:A.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和实业救国的影响D.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②主要表现:A.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出现了兴办实业的浪潮。
B.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增长(2)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是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②此外,还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1、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加以总结改造,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朝时受到沉重打击;西汉时,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_治的需要。
2024年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范本
2024年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范本第一章古代东方民族的形成与发展1. 民族的概念和分类- 民族的定义和特点- 民族的分类和主要民族-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2. 中华民族的形成- 華夏族、夷狄二元论- 中原古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文字和文化3. 阿拉伯民族的形成- 阿拉伯民族的起源和形成-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民族的集结-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和发展4. 印度民族的形成- 印度的民族构成与文化传统- 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与印度民族形成- 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分裂与统一第二章古代东方的政治格局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封建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构成2. 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更替与理论依据- 春秋时期到秦汉时期的政权更迭3. 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 阿拉伯帝国的基本制度- 回教与帝国的政治合法性- 阿拉伯帝国政权的建立与分裂4. 印度的诸邦制国家- 印度的政治格局变迁与形成- 印度诸邦制国家的政治特点- 印度统一帝国的建立与发展第三章古代东方的经济与文化1. 古代东方经济的类型- 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 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阿拉伯帝国的经济特点和成就2.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情况- 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 农业经济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关系3.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手工业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作用4. 阿拉伯帝国的经济与贸易- 阿拉伯帝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 基督教世界与阿拉伯帝国的贸易- 阿拉伯帝国经济对欧洲的影响5.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 古代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内涵- 中国古代文艺的发展与成就6. 阿拉伯帝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阿拉伯帝国对科学技术的贡献和传承-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艺术成就- 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的影响第四章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1. 古代东方交往的特点- 以贸易为主的古代东方交往- 交往中的文化传播和技术交流- 古代东方交往对世界的影响2. 中国与邻国的交往- 中国与东亚邻国的交往- 中国与中亚和西亚国家的交往- 中国与欧洲国家的交往3. 阿拉伯民族与其他东方民族的交往- 阿拉伯民族与非洲的交往- 阿拉伯民族与中亚的交往- 阿拉伯民族与欧洲的交往4. 印度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交往- 印度与中亚的交往- 印度与西亚的交往- 印度对马六甲和东南亚国家的影响这份知识点总结包含了古代东方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东方的政治格局、古代东方的经济与文化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等内容,涵盖了中国、阿拉伯和印度等地区的历史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②新中国的成立 ③改革开放
• ▲表现
• ①物质生活 a、衣食住行 b、交通、通讯工具 c、 大众传媒——四大媒介
• ②社会习俗
• a、辛亥革命,改变封建陋习(如废止缠足、剪辫 易服、互称同志、握手等)
• b、改革开放,出现新的生活时尚(环保、讲究卫 生、旅游等)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 调整
▲古代农业
•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 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
沿岸; •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早期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扩张 3、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
▲形成途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和扩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①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 ②表现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近代企业的诞生(洋务运动)c、
▲古代商业(商品经济)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 ①时间:明清时期 • ②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
抗清斗争;c、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 • ③评价 •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b、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文革时期(1966—1976)
• 1971年、1975年周恩 来、邓小平对国民经济 进行整顿,促进了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
▲改革开放时期(1978—今)
•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 2、经济体制改革 • ①内容: • 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四川、
安徽) • b、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1984 • ②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
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 b、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 d、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义改造;私有制——公有制 • b、意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正式进入社会主义; • ③一五计划(1953—1957):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
初步的基础;
▲十年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 期,1956—1966)
• ①中共八大1956: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正确分析; • ②八大二次会议1958: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③大跃进1958: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 ⑤八字方针1961 • a、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引起严重的经济困难 • b、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c、意义: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 3、土地制度 •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 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 4、农业政策 • (1)重农抑商 •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 ②评价 •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 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
• 3、对外开放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
放区——内地 • b、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
▲改革开放的阶段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的起点;
• 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 ③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 和标志;
过程中必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 压迫; • ⑥启示:a、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 b、民族独立是国 家富强的前提;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过渡时期(1949—1956, 发展生) • ②三大改造(1953—1956) • a、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
萌芽的滋长; • (2)抑制土地兼并 • ①均田制(北魏—唐) 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
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古代手工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 • 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 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值” • 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19c60、70d)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③发展历程(见以前的讲义) • ④特点 • a、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b、地区分布不平
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 • c、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始终没有形
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 ⑤阻碍因素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民族资本主义在其发展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 发展
▲形成和发展历程
• 1、新航路开辟——雏形开始出现 • ①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②过程 • ③影响 • A、对世界 • a、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 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 B、对欧洲 • a、引发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