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被标签化与代际差异
论“80后”、“90后”青年代际传递的差异性
如本 文 所 谓 “ 8 O后 ” 、 “ 9 O后 ” 。 _ 1 由此不难 看 出, 在 一 般 语
理等制度作为相应的依 托工具 , 社会 各阶层的地位 长期稳
固, 处于恒定状态 ; 而 晚 清 民 国社 会 和 共 和 国 改 革 开 放 后 的状 况 则 属于 并 喻 文 化 阶段 , 相对 封闭 的状态被 打破 , 外 来的 , 尤 其 是 西方 的 知 识 、 技 术、 思 想、 文 化 等 开 始 产 生 巨 大 的影 响 , 新 老 两 代 人 均 以 各 自 的 知 识 结 构 寻 求 应 对 之 道, 并 日益 将 其 强 化 。 由 此 , 当今 “ 8 O后 ” 、 “ 9 O后 ” 青 年 便
中图 分 类 号 :G 4 0 — 0 5 2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8 6 0 6 ( 2 0 1 4 ) 0 6 — 0 0 1 7 — 0 4
代 际传 递 是 人类 在发 展 过 程 中 出பைடு நூலகம் 的一 种 社 会 现 象 ,
有大 量 的学 者 对 该 理 论 进 行 了研 究 和论 述 。而 美 国 人 类
表现 , 并 在 此 基 础 上进 行 评述 。
1 .理 论 前提
裂, 长辈的经验难 以提供有效 的帮助 , 于 是新老两 代人 只 能根据 自己的经历来产生新的经验 , 并效 仿率先取得成 功
的同 伴 。 就 中 国而 言 , 这两种 文化都 能找 到鲜 明的例证 。 具 体 说来 , 漫 长 的古 代 封 建社 会 与共 和 国 改 革 开 放 前 的 状 况 都 属 于前 喻 文 化 的 阶段 , 二者 分别 以儒 家 思 想 和 阶级 出 身 论 为 判定 一 切 事 物 的基 本 标 准 , 并 以 科 举 考 试 和 户籍 管
708090后的鄙视链,无非是一场争夺资源的“代际战争”
70、80、90后的鄙视链,无非是一场争夺资源的“代际战争”抱歉,年轻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1/6《大话西游》里的一场“代际战争”《大话西游》里有一段情节,讲得是观音捉拿背叛“取经大业”的孙悟空,唐僧却为徒弟求情。
这段情节同时出现在电影上、下两部中,可见非常重要。
其中有一段三人对白,很有意思:观音:孙悟空,你这个畜生,你本来答应如来佛祖护送你师傅唐三藏去取西经,你居然跟牛魔王串通起来要吃你师父,你知不知道你犯了弥天大罪?孙悟空:少哆嗦,你追了我三天三夜,因为你是女人我才不杀你,不要以为我怕了你了。
唐僧:悟空,你怎么这样对观音姐姐讲话呢?我觉得这段话象征了职场中的三种人:观音象征着既得利益者,他们把自己当成“制度和权威”的偶像,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其实不过是在维护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利益;孙悟空象征着挑战者,不打倒这些“反动学术权威”,自己就永无出头之日,所以他们不按游戏规则办事,还要把当权者“拉下神坛”,把观音菩萨还原成“女人”;而唐僧就更有意思了,他象征着旁观者,也就是“打酱油的”。
一方面他也是反权威的,但不是打倒,而是把高高在上的观世音菩萨叫成“观音姐姐”,拉下凡尘;另一方面他也不赞成孙悟空的那种激烈的对立行为。
不愧是真正的“佛系青年”啊。
更深一步探讨,我觉得他们代表了职场中的三代人,观音代表了职场上的70、80后,孙悟空和唐僧代表了两种不同的90后。
他们之间的冲突,是社会学所说的“代际战争”——一代人成为另一代人的敌人,互贴标签,互贬对方,争夺资源。
2/6代际战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资源争夺战一次访谈,崔健回答“和8090后的代沟”时说:“别以为你比我小20岁、30岁,我们就不是一代人。
天安门只要挂着毛主席像,我们就都一样。
”媒体喜欢夸大两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是为了方便贴标签,其实今天习惯给90后贴的“异类”标签,十年前属于80后,二十年前属于70后。
代际冲突的真正原因,是存量社会资源的竞争——从房子、高薪职位,到公共资源、传播媒体……以前很少看到“代际战争”这个词,因为70、80后这两代人,职场上的利益冲突不大。
“80后”青年问题与代沟弥合
代沟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个常论常新且内容丰富的话题。
新世纪之后,代际之间在政治文化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理想追求、人格气质等方面的变化与差异话题一直存在并引起争论。
在这些争论中,“80后”“九千岁”(“90后”与“00后”的合称)代际常常被视为子辈,以与“50后”“60后”为指称的父辈代际进行参照式对比。
从充满差异的社会经验与文化形态出发,子辈代际与父辈代际俨然是两个矛盾重重、难以沟通的文化阵营,甚至已然产生了深刻的文化断裂。
然而,代沟问题、代问题的说法相对宽泛,如果我们一味地对代际差异进行宏观概括,势必会趋向简单化与片面化。
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我们首先要承认“生物性因素是决定代现象的最基本因素”,而代际的更替也是自然事实,相似年龄段相似的经历与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相似的思想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承认不同代际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继而再同时观察代现象所包含的生物因素“如何通过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中介得以反映”。
a 因此,如果我们在认同代际差异必然存在的前提下悬置父辈与子辈这两大文化阵营之间所谓的文化断裂,代之以事件化的思维方式探讨微观而具体的青年成长问题,就会发现无论是“50后”“60后”的父辈,还是“80后”“九千岁”的子辈,b 他们对青年时期所面临的成长问题的表达具有内在结构与情感逻辑的一致性。
一 、“玄幻门事件”与“80后”代际污名2006年6月18日,陶东风在其新浪博客上发布了一篇题为《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的博文,该文结合具体的现实语境,以新浪网评选出来的2005年“最佳玄幻文学”前三名《诛仙》《小兵传奇》《坏蛋是怎样练成的》为例,指出“玄幻文学”这种在网络上流行的新的文学类型建构了与现作者简介 吕鹤颖,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广东 广州,510006)。
a [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9页。
代际权利与话语“80后”社会评价的变迁-最新资料
代际权利与话语“ 80 后”社会评价的变迁一、背景与问题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 80 后”,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当时被称为“小太阳”、“小皇帝”的他们如今已长大成人,开始登上时代舞台,社会对他们的评价曾“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身上的符号标签也从独生子女过渡到“ 80 后”青年。
将“ 80 后”融入时代背景加以深度分析和探讨是从风笑天和武俊平①的著作开始的,他们的前期努力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借鉴。
但稍许遗憾的是,前者未考察社会评价主体的差异性,只是检验了社会评价与社会现实的差异,试图更新人们的观念,但人们的社会评价仍然按照其惯常的逻辑在进行;后者则注重理论研究而缺乏实证分析,这在给本文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的同时也留下了角度转换、方法探寻与理论创新的空间。
如果我们把社会评价视作一种社会知觉,那么以往研究往往从知觉者和知觉效应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比如,笔者曾从代际角度实证分析了“ 80 后”的社会评价呈现代际特征和以偏概全的特征[1] ,风笑天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揭示出大众媒介对独生子女的形象建构存在着明显的“妖魔化”倾向[2] 。
但是,对于“ 80 后”社会评价的历时变迁尚未有人分析,或者说我们并未真正深入挖掘为什么对“ 80 后” 的社会评价会呈现代际性,为什么会明显地“妖魔化”独生子女。
因此,从代际视角来历时性分析“ 80 后”青年社会评价,从知觉对象本身的社会地位变迁出发来分析这种社会评价产生变迁的内在机理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另外,以往的代际关系研究,关注的只是代际的尺度和形态、代际之间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格局以及代际之间的话语变迁,而忽略了代际分层主观界定等社会心理过程和代际符号边界的社会建构,即忽视了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指称对代际符号边界的变迁产生影响的这样一个经验事实。
比如,吴小英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几个代际冲突热点事件的分析,指出当前中国代际冲突的实质在于青年话语的变迁以及主流社会对于这种变迁的不敏感,因此促进代际和谐的关键之一是从制度和文化上赋予青年应有的话语空间和自主权力,加强双方之间的对话,将彼此之间的较量关系转化为合作关系[3] 。
改坛“代际继替”考验“80后”党员——优势与弱点:“80后”党员代际特征
最强的是正在 成长 中的青 少年一 样 , 一
在改革 开放 脚步声 中呱 呱落地 的“0 8 后” 党员 , 改革开放 中接受 的影 响 、 从
景 下 出 现 的 ,这 大 抵 是 18 9 0年 到 19 年十年间出生 的一代 。 90 他们是改
身感受到中国在改革开放 中富裕 和强
大起 来 的 “0后 ” 员 已经 没 有 “ 不 8 党 子
“ 0后” 8 党员身上有着鲜 明的 时代烙 印 ,既有突 出的 亮点 和优
势 。 有 明 显 的弱 点 又
“ 你们赶 了国家最好 的时期 , 连 你们遇到 的困难都使我羡慕” 一位从 。
显期 。机遇需要把握 、 矛盾 需要 克服 、 困难需要应对。
个问题 上更 突出。一些人把入党与求
职和职业竞争直接联 系在一起 ,有 的
把“ 党票 ” 证书” “ 与“ 、驾照” 同看待 , 等 立志在 大学期 间拿到 。一位大学政治
理论教师很遗 的说 ,青年应该是思
想活跃 的 , 但如 今“0后 ” 8 学生 和当年 7 7级学生不 同 , 们 已经很少在政 治 他
正, 而面对激烈求职竞争 的 8 后在这 0
处在最好 的年华 ,国家发展 的机遇期 也正是他们人生 的黄金期 、创造力最 强 的勃发期 。在 中华民族 发展的关键 时刻 , 历史把接力棒 交给 了“ 0 ” 8 后 青 年, 特别是其 中的佼佼者— — “0后 ” 8 党员 。发展 的黄金期同时也是矛盾突
3 人民 4 论坛. 双周 政论
嫌母丑 ” 的沉重感 , 而是代 之以 “ 为 我
责 编/ ̄ 慧 9
“80后”“90后”“00后”亚文化属性的代际演变和代内演进
文化学研究“80后""90后""00后#亚文化属性的代际演变和代内演进张雪银(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摘要:近年来,新媒体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逐渐在大众的E常生活中普及应用,在互联网世界里,网络亚文化E渐形成,并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80后”“90后”“00后”亚文化在互联网中形成并将反向影响互联网产'的迭代过程。
本文在互联网语境下,从“80后”“90后”“00后”青年亚文化视角入手,分析“80后”“90后”“00后”青年亚文化特质,从互联网亚文化传播中窥探青年群体的思维H动与行为特征,探寻互联网亚文化在青年群体中风靡的原因,研究“80后”“90后”“00后”亚文化属性代际演变和代内演替的路径,为进一步探讨青年群体互联网亚文化的传播价值做铺垫。
关键词:亚文化代际演进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逐渐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普及应用,在互联网世界里,网络亚文化日渐形成,并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亚文化这个词的含义是紧随时代发展不断改变的,既可以按年龄段划分“80后”“90后”“00后”,又可以根据文化媒介分为短视频爱好者、直播爱好者、游戏爱好者等,在此不一一列举,但可以说正是这种大、大的生活现象构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亚文化。
一、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综述"亚文化$(subculture)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弥尔顿•戈登提出*出:“所谓亚文化,又文化、体文化I 文化,是大众文化、文化应的 的、的文化*亚文化世年代,出大成者的学,为亚文化为文化的一个亚,的文化成*的网络亚文化学的年亚文化的大不*、、是明翰学派研究的个案,这些个在个、工厂,网络亚文化的体分在世界的个,、爱好是的*此,学为亚文化是的,分分网络文化体的并不,时不形一方面的诉求方面的力,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不显*网民个化的表达在特定网络下极大的释放,网络产品日渐丰富,“网络亚文化”人们全新的精神家园*在网络世界中网络亚文化具体表现为次元、恶搞、吐槽、网络文学、直播文化、御宅文化等*探网络亚文化产生发展的根源,是因为网络的普及为各类亚文化群体供了信息交分享的平台*此,网络亚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渗透力,足以对网民的思想、行为、意识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二、互联网亚文化风靡的时代背景1.互联网亚文化传播的经济基―互联网亚文化是多年来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中流行的不媒体的亚文化,以目前行的“二次元亚文化”为例,本质是八十年代日本兴起的宅文化借互联网工具向世界传播*起源八年代日本漫画的“宅”文化是日本经济放缓的产物,“宅”的全称是“御宅族”,描述的是那些足不出户,沉迷动漫游戏,深陷次元世界而不的群体*据日本,日本经济80年代以来,经次大的放缓经济下,日本个平下,宅人群的及宅文化的流行*伴随着中经济发展进入深,可以预见的经济放缓,以及中日韩儒家文化的东亚文化圈,种种、因素借互联网时代发达的信息传在年人中形,形成亚文化,进而文化产生不可视的影响*2.互联网亚文化传播的技术基―在生活中特定的群体因的生活方式而形成亚文化,是这亚文化的显特,外部人入这群体的生活当中*此,不亚文化群体之间的特质不同,可以成为人们的一种*正因为如此,文化而言,亚文化在其群体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的家、日,义思全,方发达国家的的不断入,中文化体一元化的一不,伴随着互联网而生的类亚文化在中日益发展大,形多元文化并存的面*羊亚文化的兴起变不网络技术的进动*可以说,在互联网下,以的亚文化,网络的■力技的新生的网络亚文化产生大深远的影响力,这是网络亚文化的意义在*_52-2019年第”期(总第824期)丈敖衣科三、“80后”“90后”“00后”互联网亚文化属性代际演变和代内演进(一)“80后”“90后”“00后”代际人口互联网亚文化属性的代际演变1.“80后”叛逆,追求非主流,热衷视觉系网络亚文化产品。
对九零后被标签化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 九零后 ; 标签化 ; 思考
中图分类 号 : G1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 1 7 — 0 2 8 3 — 0 1
1 9 8 0年 代 , 中 国大 陆 处 于 改 革 开 放 的 特 殊 时 期 , 同 时 由 于 人 在 中国 大 陆 的社 会 发 展史 上具 有 一 定 的 特 殊 性 。 由于 教 育 及 改 革 开 放 的 影 响 ,八 零 后 的 意识 形 态 以及 个 人 素 质 与 老 一 辈 人
下的情况 , 这预示着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开始 流行 。1 9 8 2年这 种新 的疾病被命名 为“ 获得性 免疫 缺陷综合 征” 即艾滋病 。艾滋
病 的不可 治愈性 以及骇人听 闻的可怖并发症深深刺激着 当时 的 人们 , 而感染的高危人群 同性恋 吸毒者更是被污名化 , 同性恋几 乎与艾滋病等 同。而媒体 的猎奇心态 同样成为这种标签化 的助
来这种病毒的恶魔 。 对 于中国, 中文译名艾滋病其实最先翻译为
爱滋病 , 因为这种病毒通过性行为传播 , 在译 名上就带有深深 的 不为人所齿的深刻含义 ,随着艾 滋病 大众 化防疫 以及 去艾滋病 病人歧视化的需要 , 才更名为艾滋病。 我们习惯于去将某 人或某物归入一类 ,而不去将他 视为单 个的独特个体 。 当不 同民族的某些个体的负面消息被 曝光 , 我们 会标 签他 属于的那个 民族 ,却完全忽 略你 同样 和你属 于的民族 的千千万 万人有着 区别 。 我们的教育同样是这样 的, 当你 属于某 个 班级 , 老师会教导 大家 , 当你 犯错别人不会认 为是你再犯 错 , 会联 系到你所在 的班级 , 认 为这个班级 的人在犯错 。 这样 的标签
中学生网络依赖的代际差异及其心理特征分析
中学生网络依赖的代际差异及其心理特征分析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学生的网络依赖问题也逐渐明显。
在不同的代际中,中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和心理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代际差异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代际差异1. 80后代际80后中学生是最早接受互联网的一代,他们是从网络的起步阶段开始依赖网络的。
他们对网络的依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沉迷于游戏。
由于网络游戏的出现,80后中学生开始迷上游戏,有的甚至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2)依赖网络信息。
网络给80后中学生带来了广阔的信息渠道,他们对于网络中的各种资讯、消息都非常关注,从而形成了对网络信息的依赖。
(3)社交网络依赖。
80后中学生多数生长于独生子女家庭,缺乏家庭亲密关系,因此更多地在网络中寻求好友,寻找同龄人的交流,从而形成了对社交网络的依赖。
90后中学生是“互联网原生代”,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对网络的依赖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交网络的强烈依赖。
90后中学生更加热衷于社交网络,他们更容易形成虚拟社交网络,寻求自我认同和认可。
(2)游戏依赖加强。
90后中学生对于游戏的依赖程度比80后更强,网络游戏已经成为90后中学生的日常休闲活动。
(3)信息依赖增强。
90后中学生具有更广泛的信息需求,网络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与快捷。
二、心理特征1. 孤僻网络依赖的中学生通常孤僻,喜欢独自一个人呆在房间里。
对于与人交流、社交活动等都缺乏兴趣,与周围的人缺乏沟通交流。
2. 缺乏自信网络依赖的中学生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
他们希望通过网络获得自我认可和确认。
3. 抑郁倾向网络依赖的中学生常常处于抑郁的状态,他们缺乏自信和自尊心,也缺乏对生活的兴趣和热情。
4. 脆弱性网络依赖的中学生往往精神脆弱,难以承受生活的种种压力和挫折,面对挫折时往往放弃希望,产生消极情绪。
总之,中学生网络依赖存在代际差异和心理特征差异,不同的依赖程度和心理特征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原创】为什么80后与90后既不相同,也不认同?
【原创】为什么80后与90后既不相同,也不认同?80后和90后,相同还是不同?在不同代际的人眼中,有着完全不同的答案。
吴晓波的节目里有个卡通形象叫“890”,很显然,在晓波老师的眼中80后和90后是接近的,起码是相似的,因为对一个60来说,80后90后都是“年轻人”。
在培训里,讲师们也更愿意把80后和90后定位为同一代人,像《80后员工怎么管、90后员工怎么带》这样的课程曾经非常流行,在大部分70后管理者的眼中,80后和90后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新生代员工”。
但当你有机会去近距离地观察他们,你就会发现:现实和我们想象的其实很不同。
不信你可以分别问80后、90后一个相同的问题:你觉得你们和他们一样么?通常80后的回答会有点犹豫:可能不太一样吧……而90后的回答会很坚定:肯定不一样啊,我们怎么会跟他们一样呢?你看,不同的表达方式其实就是最好的答案。
我的结论也是:80后和90后之间,既不相同,也不认同!80后和90后唯一的共性是“自我”作为70后的Leo叔,最早也是将80后和90后混为一谈的,为什么?因为对我们这些在集体主义氛围中长大的70后来说,80后和90后都太“自我”了。
我还记得我带的第一个员工是一个80年出生的男生,我交给他一个任务,两天后他答复我:这个事我干不了,你安排别人做吧。
我当时就发飙了,因为这样的态度实在让人无法接受,同时我也很震惊,他竟然会用这么自私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后来,我发现是我反应过度了,因为大部分80后都是用这种方式来思考问题的。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自我”成为了他们思考的中心。
今天,我们可以更直观的来解释这个问题。
60、70后与80、90后的关系,是隔河相望的关系。
河的这边是集体主义,河的那边的个体主义。
河两岸的人们由于价值观基点的不同,形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当60后、70后去观察河对岸的80后、90后时,都会很自然地把他们划为一类,因为“他们和我们不是一伙儿的。
70后、80后、90后网络参与行为的代际差异
2009
1.90
4.5
10.7
18.6
32.5
31.8
2010
1.90
27.3
2011
0.70
4.1
11.4
20.6
2012
1.80
4.4
12.4
21.6
2013
1.90
5.1
12.1
22.6
34.5
26.7
35.5
24.0
36.5
24.1
2014
2.40
5.5
12.3
中国青年研究 02/2019 66
典型研究
Dian Xing Yan Jiu
人士占0.3%;未受过教育的占0.2%,小学教育程度 的占4.3%,初中教育程度的占35.2%,高中教育程度 的占28.5%,职高/技校/中专/中师的占12.1%,大专教 育程度的占12.3%,本科教育程度的占7.4%,研究生 以上的占0.1%;平均年收入为30444元。
3.2
7.6
8.2
12.1
16.3
36.2
15.3
2.8
6.8
7.4
10.2
17.0
37.3
17.6
2003
0.80
3.0
6.4
7.6
12.1
17.2
34.1
18.8
2004
1.10
2.9
7.6
7.6
11.4
17.7
35.3
16.4
2005
0.80
2006
0.90
2.7
6.8
7.1
11.6
19.3
由鸟巢一代看对青年的标签化认识
社会综合版社会综合版Zh u antite g ao b an由“鸟巢一代”看对青年的标签化认识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最早的一批“80后”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已迈入而立之年,最早的一批“90后”也已进入法律意义上的成人阶段。
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特点太鲜明,又或许他们让父辈太感困惑,近几年舆论给予了他们充分关注,社会上对他们聚讼纷纭,学术界也对他们展开了严肃认真的讨论。
对“80后”、“90后”,媒体和社会给他们贴上了不少标签:“垮掉的一代”、“啃老族”、“独生子女一代”、“网络一代”……而最新的广为流传的一个标签是“鸟巢一代”。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二天,韩国最大报纸《朝鲜日报》提出“鸟巢一代”的概念,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富有爱国心的中国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成长于改革开放后,他们比父辈更加国际化,许多人为了成为奥运志愿者,苦学英语和国际礼仪。
这一概念“进口”之后,立刻在媒体和社会中广为传播,也引起热烈讨论。
在《人民论坛》组织的专家讨论中,明确地把“鸟巢一代”界定为指的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80后”、“90后”一代新人。
认为“鸟巢一代”这一形象、浪漫、富有诗意的比喻,是中国人对自己的新生代自豪而热爱的时尚称谓[1]。
鸟巢已经成为新的标志性建筑,它大气磅礴,充满现代气息,新奇而又独特;更重要的是美伦美焕的奥运会开闭幕式在此成功上演,一届成功的奥运会在此拉开序幕,高潮迭起。
它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标志中国成功的一个符号。
以此命名中国的青年一代,其中蕴含着肯定赞许,也标示出当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与以往对“80后”“90后”所贴的各种标签不同,“鸟巢一代”的标签不仅为各方乐于接受,也并未象“垮掉的一代”那样引起广泛争论。
那么,这一新标签为何能风迷网络广为接受,人们对当代青年的认识如何从满怀质疑的“垮掉的一代”迅速变为了充满信任的“鸟巢一代”呢?□江芳俊摘要:对“80后”、“90后”,媒体和社会给他们贴上了不少标签,新的广为流传的一个标签是“鸟巢一代”。
对代际认知的思考
对代际认知的思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
不同代际之间的认知差异也因此产生。
代际认知是指不同年龄群体对于世界的理解和看法。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代际认知进行思考,并从人类的视角来进行叙述。
我们来谈谈90后和00后这两个代际。
90后是指出生于1990年至1999年之间的人群,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他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科技和互联网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90后的代际认知更加开放和多元化,他们习惯于迅速获取和传播信息,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较高。
与90后相比,00后则是更加数字化的一代。
他们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接触更早,对于新技术的适应能力更强。
00后的代际认知更加注重个体和社交网络,他们更重视自我表达和个人成长。
接下来,我们转向80后和70后这两个代际。
80后是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经历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
80后的代际认知更加务实和实用,他们注重个体能力和实际经验的积累。
相比之下,70后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代人,他们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辛和奋斗。
70后的代际认知更加注重集体和社会责任,他们注重团结和奉献精神。
除了不同代际之间的认知差异,还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代际认知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对人们的认知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人际关系,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意识。
这些文化差异会在代际认知中体现出来,影响人们对于自我、他人和世界的理解。
我想强调的是,代际认知不是绝对的,也不应该被简单地归类和刻板化。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代际认知只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代际之间的差异,相互学习和交流,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起来,代际认知是不同年龄群体对于世界的理解和看法。
不同代际之间存在认知差异,这是由时代和文化背景造成的。
70后80后90后网络参与行为的代际差异
70后80后90后网络参与行为的代际差异网络参与行为是当代社会中年轻人们经常进行的活动,而不同年代的人群可能有不同的参与方式和习惯。
70后、80后和90后是近几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群,他们在网络参与行为上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代际差异。
本文将探讨这些代际差异,并分析不同年代人群在网络参与行为上的特点和趋势。
70后是指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人们,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像80后和90后那样接触到互联网和智能手机。
因此,70后对网络参与行为的热情可能没有80后和90后那么高。
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电脑上网,进行一些简单的搜索、浏览和社交活动。
相较于80后和90后,70后对于在线购物和移动支付等新兴的网络行为可能接受程度稍低。
80后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是第一批亲身经历互联网普及的人群。
80后对于网络参与行为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和感受。
除了社交媒体,80后还喜欢在各类网站上参与评论、讨论和互动,表达自己的看法。
相比于70后和90后,80后可能更注重网络世界中个人的言论和讨论,在网络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90后是成长在21世纪初的一代人,他们是数字原生代,对于互联网和科技产品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90后在网络上的参与行为更多地体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他们喜欢通过短视频、短篇文字和图片等形式表达自己,追求快速简洁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方式。
90后对于各类新兴应用的接受度很高,他们可能更多地涉猎于在线直播、电商购物和虚拟社交等领域。
综上所述,70后、80后和90后在网络参与行为上存在着代际差异。
不同年代的人群在网络使用习惯、参与内容和平台选择等方面有所不同,这也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科技的不断革新,每个年代的人们都在网络世界中留下了独特而珍贵的足迹。
愿未来的每一代人都能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工具,展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网络参与行为,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80后90后的叫法会产生误导
80后90后的叫法会产生误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社会结构相对单一,改革开放之后则因经济利益变化较大,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群体,人们的思想意识日益多元。
在此过程中,人们发现经历过开放前时代的人和在这个时代中出生的人,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明显区别。
因此出现了以年代,如60后、70后、80后等区分代际的说法。
短期看,以“几零后”来区分特殊历史时期内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有一定道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社会变化状况。
但如果放在较长历史时期看,这样的划分方法又过于简单,因为社会、人群、思想的构成及发展变化极其复杂,单纯的数字或量化手段并不足以说明问题。
简单的“几零后”划分法容易给不同年龄段的人贴上固化标签,而“标签化”与过去影视作品里的“脸谱化”实际并无太大区别。
比如,有段时间人们一说起80后或90后,就认为这个时期出生的青年人以独生子女为主,通常是娇生惯养,吃不了苦,思想西化比较严重。
但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同为80后或90后,年轻人的思想差异、行为差异都很大,其中相当多的年轻人与其先辈们有着同样的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等优点。
社会总在发展变化,不同之处在于有时变化可能很快,有时相对缓慢。
划分不同时代的人群,不一定以十年为界。
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方法是以时代特点为主题词,这样的时代可能跨越几十年,也可能只有十几年。
同一时代人群中最大多数所具有的共性或当时最鲜明的旗号,可能就会成为那个时代的特点。
例如,20世纪上半期,彼时参加革命的人们前赴后继,他们的年龄跨度相差很大,那个时期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革命”,用“革命者”来形容当时的先进分子是比较恰当的。
再如,二战后,西方出现的“嬉皮士”“颓废一代”中既包括40年代出生的人,也有50年代出生的人,简单的“几零后”也难以成为划分标准。
十几年前,当第一批独生子女走上工作岗位时,很多人曾担心“娇生惯养”的他们能否承担起工作重任。
网络交往的代际差异分析——70后、80后、90后网络交往的代际差异分析
[作者简介]赵联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互联网与社会、社会统计学、青年研究、港澳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0后、80后、90后代际文化差异与网络参与关系研究”(批准号:13BSH034)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交往的代际差异分析——70后、80后、90后网络交往的代际差异分析赵联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029)[摘要]基于在四川绵阳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数据,发现70后在微信中更倾向于使用匿名,而在微博中则相对倾向于使用真实姓名。
但90后恰恰相反,在微信中相对于倾向使用真实姓名,而在微博中倾向于匿名。
地缘关系在朋友圈构成中的重要性对70后、80后和90后来说逐渐降低。
与70后相比,80后和90后将工作和生活进行区分的比例更高。
“不认识的人”在70后、80后、90后的微信好友提及率中逐渐上升。
70后、80后、90后三个群体的微博客粉丝平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关键词]70后;80后;90后;网络交往;代际差异[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297(2019)02-0059-09网络交往是互联网应用的重要方面。
在早期的互联网应用中,如,新闻组、BBS,网民之间已经形成了社交网络,而这种社交网络正如互联网研究者威尔曼(Wellman )和古丽亚(Gulia )指出的那样,基于网络发展出来的社区不同于现实中的社区,其根本的特征是以个人关系网络为基础的个人社区。
[1]由于人们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仅限于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基本上没有线下互动,所以又称这种社区为“虚拟社区”。
根据虚拟社区成员的身份与现实中的身份是否一致以及成员之间往复交往程度的高低,可以对虚拟社区进行分类。
[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的网络交往平台不断出现。
2002年,中国第一家博客诞生;2007年,微博客开始出现;2011年,微信、陌陌上线。
除此之外,随着这些新平台的出现,网民的社交网络出现了新的发展变化。
正确看待90后
消费观念:花钱理财并举的一代
有太多的统计数据及预测数字显示了90后强劲的消费力:42.4%的90后至少有过一次网购经验,网购90后比非网购90后的月消费额更高;90后的消费触角已不满足于在快速消费品领域打转,90后成为汽车的新兴消费力量;中国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而90后将成为中国奢侈品消费主力……事实上,90后比以往任何一个代际的人拥有更多消费资源。据胡润百富榜统计,60后企业家拥有中国财富的39.21%,而90后的父母正是这一代人。中国的独生子女制度让90后在家庭消费决策中甚至拥有一票否决权。
营销支招
肖明超:人群细分提高营销时效
商业趋势观察家肖明超认为“年轻人”是一个大概念,同时年轻人也是分类别、分群体的。他们有主文化群体,还有亚文化群体。亚文化群体体现在社交网站上,就是他们不同的使用动机。“我们看人人网的用户,最早集中在象牙塔内,现在则是大学生和新晋白领并举。他们使用人人网的动机也不一样,可能是‘跟真实好友保持联系’,‘寻找资讯’,‘查看新鲜事’,也可能是‘娱乐’或者‘社交拓展人际关系圈’等等”。
但今年,这种局面将正式改变。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90后大学生逐步走出象牙塔,步入职场。这意味着,他们即将脱离父辈的经济靠山,逐渐成为新的劳动力和市场消费主力。
此外,90后擅长超前消费的同时,表现出比70后,80后更为成熟的理财能力:他们会很内行地跟老板讨价还价,唱歌、吃饭往往会找打折时段消费,款式流行的国产手机他们一样喜欢,不会把父母给的零用钱一次性花光,往往会把其中的40%用于日常消费,而其余的60%攒下来去买心仪的大件。“90后”消费虽然可以一掷千金,不过却相当理智。
中学生网络依赖的代际差异及其心理特征分析
中学生网络依赖的代际差异及其心理特征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此我们也发现不同代际的中学生对网络有着不同的依赖程度和心理特征。
这种代际差异在中学生网络依赖中的表现及心理特征分析,将成为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
## 一、代际差异### 1. 80后、90后和00后的代际差异在当前的中学生群体中,主要包括80后、90后和00后。
80后是指出生在1980年代的人群,他们成长的时代没有互联网,对于它并没有太多的依赖。
而90后则是互联网的最早接触者,他们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批用户,对网络有着很强的依赖。
而00后则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甚至无法想象没有网络的生活。
### 2. 代际差异在网络依赖上的表现由于不同代际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他们在网络依赖上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80后在网络上的活跃程度相对较低,他们更多地使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和娱乐。
90后则更多地将网络作为社交和娱乐的平台,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较高。
而00后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对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的依赖更加深了。
## 二、心理特征分析80后对网络的依赖相对较低,他们更多地把网络当做获取信息和娱乐的工具。
在心理特征上,他们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对网络并没有太多的情感依赖。
他们也更加注重安全和隐私,对于网络上的信息和个人隐私有着较高的警惕性。
### 2. 90后## 三、如何应对不同代际的中学生网络依赖对于80后的中学生来说,学校和家长可以引导他们更多地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适当引导他们参与一些有益的网络活动,增加对网络的兴趣,同时也要加强对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教育。
对于90后的中学生来说,学校和家长可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娱乐。
同时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警惕性,避免盲目追求网络虚拟世界的满足。
中学生网络依赖的代际差异及其心理特征分析
中学生网络依赖的代际差异及其心理特征分析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孩子们能够在网络上学习知识,交换信息,欣赏娱乐。
由于互联网的便利和颠覆性性质,中学生更容易陷入网络依赖中,并在心理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会分析中学生网络依赖的代际差异以及其心理特征。
代际差异1. 身份认同90后和00后是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对网络和数字电子产品有天生的感性认知和接受程度,而80后、70后和更老一代则不太容易接受,大多数不知道如何使用网络或手机上的应用程序。
因此,中学生在网络上的沉迷现象在年轻一代中显得更为普遍。
2. 家庭环境80后和90后的家庭环境相对单纯,普遍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的互联网科技。
相对而言,00后家庭的家庭网络领域更广阔,互联网在这一代家庭中更常见,网络依赖的程度也相对较高。
3. 社交经验00后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密度的时代,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社交交流已经成为一项普遍的社交需求。
这使他们在纯粹的互联网环境中表现出了比之前的代际更加沉迷和依赖的趋势。
心理特征1. 沉迷网络中学生可能沉迷于玩游戏,欣赏视频或聊天,忽略学习或家庭亲密关系。
2. 自尊心受损中学生可能对自己缺乏自信、孤独,通过网络交流获得一种虚假的认可以提高自尊心,但一旦失去这种虚假认同,会对自尊心造成巨大的打击。
3. 情感问题互联网上有各种虚假的情感炫耀,导致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或美貌提出不切实际或失衡的期望,同时也容易受到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轻松影响,造成心理上的强烈反应或过度放纵。
4. 处理问题能力下降中学生可能会依赖网络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如向网络搜索引擎寻求答案。
这降低了他们自己评估解决问题能力的能力,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思考空间。
结论:中学生在网络依赖的过程中,既受到代际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心理特征的影响。
通过理解这些问题,家长和中学校园管理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管理他们的使用习惯,找到健康的生活和学习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徐雪野,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1级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管理、社会政策一、误会兴起的背景近年来,关于“代际”的划分突然成为社会热点。
“80后”、“90后”等一系列代表代际差异的名词在学术界、媒体中纷纷出现,成为社会的标志性存在。
相比之下,“70后”、“60后”、“50后”等说法就很罕见。
“代际”概念越炒越热,已经成为当今各个领域涉及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一种惯用手法和叙述内容。
“80后”、“90后”都是代际分类术语,对“代际”概念使用较多的是社会学领域,常常用来比较不同年代出生的群体在某些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性格特征或其他领域的不同和个性差异①。
如果在认真严肃的代际研究的基础上使用这些术语,当然无可厚非,但在描述某个人的个人行为、性格特征时,随便统称“80后”、“90后”就非常误导。
比如最近在搜狐上看到的一个新闻标题“90后为挣钱生邪念,诱骗少女到外地卖淫被判刑”,这类新闻的主角其实都是某个具体的个人,他们的言行没有代际的概括性、代表性,更不能代表一代人的普遍行为特点,文章也没有进行真正的代际分析,可是却偏偏起了这种大而化之的雷人标题。
使用这样的标题大概是为了追求眼球效应、广告效应、轰动效应,因为现在好像“80后”、“90后”已经成为流行语,颇得社会大众的关注,但其结果难免造成以一个人代表一代人的错误,造成信息误导。
这种笼统的“被标签”式的称谓对“80后”和“90后”是非常不公平的。
这样看来,“代际”概念的确存在范围模糊、打击面过大以及固定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明显缺陷。
如此随便地使用代际术语,深层里可能还反映了文化、思维的弊端———对个人价值的不尊重,以及随之而生的在语言使用中喜欢进行大而化之的概括和归类的现象。
二、问题:“被标签”一代压力重重(一)集体“奔三”的“80后”“80后”这个概念最早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是文坛对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写手的统称。
随后“80后”的指称迅速流传并在网络中被高频率使用,后又被各个领域借用,现被用来泛指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
1980至1989年出生的一代人,是坐过父辈“28式”单车上学的最后一代;是将喝可口可乐、吃麦当劳当作童年奢侈的最后一代;是狂吃干脆面,集齐“小浣熊”贴画儿的最后一代;是看着“葫芦娃”、“圣斗士”、“七龙珠”直至“灌篮高手”长大的最后一代;是迷恋随身听和成摞的港台歌曲磁带,墙上贴满“四大天王”、“小虎队”海报的最后一代;是白天学赖宁、晚上偷打“魂斗罗”和“超级玛丽”的最后一代。
1980年代甚嚣尘上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80后”们仅仅赶上了一点末梢;1990年代兴起的重商主义大潮,他们成为当仁不让的被动受洗群体;而2000年代产生的撕扯“80后”、“90后”被标签化与代际差异徐雪野(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我国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真正关注代际问题并逐渐将之发展成为一个学术议题的。
随着“80后”、“90后”新青年的成长,对这两代人的研究应运而生,并且结合社会现实的需要仍在深化和完善中。
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80后”“90后”问题的提出、代际特征描述的共性及个性等方面。
如何从方法论角度解决代际问题,将是今后研究中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部分。
解读现象可以正确地看待青年的社会评价问题,可以让人们能够消除代际间的偏见,增进代际间的沟通与理解,从而建构有利于青年成长的社会舆论环境。
[关键词]80后90后代际差异贴标签[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12)01-0091-03DOI:10.3969/j .issn .1672-4828.2012.01.024社会视野社会工作social w ork91社会工作social w ork碰撞、颠覆疯狂、时艰劫难,他们则是必然的承受者、担当者,抑或逃避者、牺牲者。
他们是在改革开放中学步、在商品社会的浪潮中长大的一代,也是在社会转型中造型,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自我设计、自我调整、自我发挥的一代。
在前辈看来,他们是幸运和幸福的一代,自小就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从小就有“集万千恩宠于一身”的庇护;在自己看来,他们是不幸的“小白鼠”一代,自小背负诸多负担,始终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并且还是时代转型、教育体制变革的试验品。
就是这样矛盾的一代,在备受恩宠和关注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界的褒贬不一的评价。
无论是小时候的娇生惯养还是成年后的困惑迷茫,都成为人们批评和担心的理由。
个别人的行为和选择更是被放大为群体的形象,导致了公众对其“标签化”的印象和评价,由于长期不能掌控话语权,加之成长年代的变幻万端,“80后”长期遭受怀疑、指责甚至批判。
他们被称作是“垮掉的一代”、“自私的一代”、“最没有责任心的一代”。
而今“80后”被贴上住房、就业、结婚“三难”标签,把中国社会当下除却精英阶层普遍存在的“共通”现象,肆意地扣在了“80后”身上,不仅主观而且粗暴。
的确,当年的“小太阳”已集体“奔三”,结婚生子、买房都是无法规避的问题,但只能说对这个时候需要结婚的“80后”这类问题较为突出,不能笼统地说是“80后”群体的问题,而应该是社会阶层分化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社会的整体性问题,而其背后,是相关政策的问题。
在所有“80后”头上扣上“三难”标签,使“80后”这个本已经分化和复杂的群体单一化,不利于思考现实中的真问题。
这样在无形中便以代际的标签抹杀了真实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
不妨还“80后”代际标签的本来面目,可能在某些观念上,的确存在代际差异,那正是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尤其是信息环境以及观念变动的几十年,但这种“标签”不能笼统地用,除了添乱,无助于使问题更清晰。
(二)崇尚“粉红力”的“90后”当“80后”的概念从敏感变为普通,媒体开始发现,“80后”的概念已经没有吸金的筹码。
为了更好的商业运作,有人适时地提出“90后”的概念。
和“80后”以文学开路不一样,“90后”的人没有开山领路的代言人,人们似乎是从一系列的“门”里面窥视到“90后”的行为方式的———在网络上窜红的“贱女孩”、“摸奶门”、“凌辱门”、“教室做爱门”等事件满足了人们最大的想象空间。
“90后”与“80后”比起来,显得更为另类,他们的身体观和道德观似乎标志着中国年轻人的道德底线加速下滑。
在“90后”身上高频率使用的“非主流”、“颓废”、“浮躁”、“功利”等标签是大众对“90后”刻板化的认识,还是“90后”这个群体的整体特征呢?这其中又有多少是无辜的“被标签”了的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知道“90后”到底是什么样子。
人们更多是通过新闻报纸以及网络媒体来认识“90后”的。
网络媒体以及新闻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或者是现代新闻的娱乐价值取向,导致大部分报道偏向于“怪”新闻,越不可思议越好,越夺人眼球越报道,以至于“90后”的某一个特点被无限放大。
通过媒体的大肆宣传,人们对“90后”的一个印象就是“另类”。
这种“被标签”现象会形成社会偏见,将人划分为不同的群体,群体内部成员又会出现同质化,即本群体内部的人以某些特征互相标示以区别于其他群体,这样又进一步地加深了外部对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
社会对“90后”的这种刻板印象使得人们把社会其他一些人的坏行为也归结为“90后”的杰作②。
社会标签的流行与网络的普及化、自由化密切相关,二者相互“成就”。
网络的虚拟性与真实交往中的模式完全相反。
网络中的人可以是任何人,所以网络中的“90后”的“杰作”比如诡异的行为或者夸张的照片,并不一定是真实世界中个人的性格特征,并且网络的辐射可以使任何一个个人行为无限放大。
其中不排除个别“90后”想要成名想要吸引眼球而故意哗众取宠。
这表明网络媒体通常只注重片面宣传及强化“90后”的缺点,而却没有对其进行全面客观地报道。
正是在这种种无奈中,“90后”群体急于为自己正名:“粉红力”,是当前我国“90后”推崇的群体性标签。
这个名词为何受到“90后”的如此青睐?提起粉红,首先想到的是单纯和稚嫩,一如新生儿的肌肤,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生命力。
粉红,是一种具有无限潜能的颜色,粉红是由红白两色调和而成,因调配比例不同,粉红便有了数百种深浅浓淡不一的种类;粉红,还是一种大胆另类的颜色,时常会与离经叛道的庞克联系在一起,实事上,庞克是一种推翻创新、不拘泥于旧制的革命精神,而非刻意搞怪、叛逆的行为。
由此,便不难理解“90后”为什么选择“粉红力”来做群体标签,为自己正名:它不仅一反“90后”在人们心中颓废、冷漠的“灰色”形象,而且很好地契合了“90后”所要宣扬的主导理念———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承,对多元价值观的追求,对情感交往的重视,对传统的意欲变革与突破。
三、发现与思考:代际差异———基于想象的群体概念“粉红力”的提出是“90后”面对社会的普遍质疑作出的一次正面回应。
一段时间以来,一场针对“90后”的以道德拷问和能力质疑为核心的言论泛滥于各大媒体和网络,使“90后”饱受非议,被污名和标签化。
“90后”的遭遇令笔者想起了曾经也成为“众矢之的”的“80后”。
这不免让人产生疑问,是现在的青年过于叛逆,还是社会与青年之间总存在着矛盾和隔阂?究其原因,除了青年自身的不足和媒体过多的负面报道之外,还有更深刻的社会背景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时代的加速变迁,使代际差异即代沟的存在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纵观国际社会,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都对青年一代感到无端的困惑,他们我行我素,玩世不恭,让社会感到难以控制。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代社会视野92沟的研究应运而生。
代沟的产生不单纯是伦理方面的原因,如两代人之间缺乏感情沟通或所受到的教育不同,而是根源于代际间物质生活条件的差异在精神领域的折射。
特别是当变革速度加快时,这种差异就更加明显,年龄间隔也越来越短,以致即便是同样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80后”和“90后”,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代际差异。
另一方面,成人社会对青年的“年龄歧视”使代沟往往演变成为代际间的对抗和冲突。
受几千年来的父权主义制度和文化的影响,现代社会仍然是一个由成人所掌控的社会。
在成人社会里,青年永远被看作不成熟的人,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没有发言权,是“被统治者”。
这种现象被称为“年龄的种族歧视”③。
由是,不难看到这样一个极不合理的社会反差:一方面是由日益先进的社会环境所孕育起来的,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都过分早熟的新生代,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参与社会的决策管理过程。
另一方面,社会却保持一种倾向,即把占有社会劳动力人口多数、富于独立创造能力、具有强烈的自我观念和参与欲的青年拒于社会决策管理大门之外。
这种不合理的反差给青年带来的结果是困惑和不满,他们试图通过构筑自己的价值体系,创造自己的亚文化,采取种种“另类”行为,来释放自己的能量和不满,并在成人社会里赢得部分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