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辣椒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乌蒙山区线椒栽培技术

乌蒙山区线椒栽培技术

× 0m,6 m 4 e 67 栽 30 窝 左 右 。 最 好 开 厢 作 畦 , 宽 00 畦
6 e 沟宽 3 e 沟深 2 c 每畦种 2行 。定 植 前要 施足 0 m, 0 m, 0 m,
底 肥 。线 椒对磷 、 肥 比番 茄要 求 高 , 粪 及猪 粪 最 为理 钾 鸡 想 , 6 7 施或 沟施 腐熟有 机肥 20k 左右 , 磷酸 每 6m 窝 50 g 过 钙 或钙镁 磷肥 5 k , 木灰 10 g 钾肥 1k。 0g草 0k 或 5g
叶、 落花 、 落果 。 因此 , 季前 要 理好 排 水沟 , 雨 雨季 时要 及
时排涝 。
5 2 防止落 花落果 .
线椒 的落花 落果 是线椒 生产 上 的一
4 适 时定植 , 合理 密植
41 假檀 假植辣椒苗应根据大 田移栽节令和辣椒苗叶 .
龄 而定 , 一般距 移栽 前 2 2 d苗 龄以 7 1 0~ 5 , ~ 0片真 叶时为 宜 , 时每穴 取 3 假植 株辣 椒苗 0 2k 营养 土 ( .5 g 营养 土 配制 比例 为腐熟 的猪 圈粪 7 10g 复合肥 15 20g 晒干 0~ 0 k , . ~ .k ; 捶细 的土粒 20 g用手 轻 轻捏 拢 , 序 排好 , 0k ; 按 待制 作 结 束
大方 县位 于贵州西 北部 , 黔西北 高原 向黔 中高 原 地处
薄浇 , 苗后视辣 椒 苗长 势 及 叶 色变 化 , 肥 1— 还 追 2次 , 并 注意 防治病虫 害 。
4 2 定植 . 缓苗后 , 选择 阴天土壤 湿润 时定植 , 窝距 6 行 0
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 , 属点型的中, 山地貌, 内海拔在 境
喷施 2— 4次 磷酸 二 氨钾 , 增 加坐 果 率 , 早 成熟 , 可 提 增加

线辣椒的简易栽培方法田间管理需做好这几点

线辣椒的简易栽培方法田间管理需做好这几点

线辣椒的简易栽培方法田间管理需做好这几点育苗应选择在塑料大棚、中棚中进行,如在小拱棚内育苗则要推迟15到30天播种。

播种前2~3天先将苗床浇透底水,整平后把种子均匀地撒播于苗床上,然后压实,再根据土壤干湿情况适当浇水,以不现种子为度。

之后不要重压,不能洒水,再覆上地膜0.5~1厘米厚,保温保湿。

约过10~15天,待70%~80%种子出苗后,及时去除地膜。

待苗叶干燥后防病虫一次,以猝倒病和蚜虫为主,药剂可选用普力克加一遍净等,以培育健康壮苗。

二、苗期管理①水分:一般苗期不宜浇水,因为土壤太湿不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会加重秧苗的徒长,且浇水会增加棚内湿度,易导致病害发生。

但在气温较高连续干旱的天气条件下,秧苗缺水时要适量浇水,以确保秧苗的正常生长。

②温湿度控制:晴天中午前后应通风一次,时间长短根据温和棚内温度而定,一般白天应不高于30摄氏度,夜里不应低于10摄氏度。

三、定植①定植前准备:定植地块在年内即前一年的冬季要进行深翻,定植前15-30天施入基肥,并开沟做畦。

基肥可用复合肥每亩约施50千克左右,也可用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

有条件的最好采用测土配方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分别加施N、P、K 肥。

定植前5天左右要进行杂草处理,如杂草较多,可用草药加使它隆等,并盖好地膜待种。

②种植密度:每亩2000-2500棵,双棵、单棵均可,株距不得少于30厘米。

③起苗定植:起苗前要做好防病治虫工作,起苗前一天浇好起苗水,以利于多带土、少伤根。

定植后立即浇定植水,定植水中加入活性促生根剂、多菌灵、杀地下害虫等药剂。

四、追肥定植缓苗后,追施一次缓苗肥,每亩可用尿素57千克。

当对商品椒采收时,追施一次肥料,复合肥15千克以后每采收1~2次结合灌水,进行多次施肥,每次可用复合肥10~15千克。

另外可用氨基酸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商品果实的品质。

五、田间管理需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要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土壤板结,促进根系发育。

②要及时开沟排水,以防田间积水。

“循化红”线辣椒地膜栽培技术

“循化红”线辣椒地膜栽培技术

在开花期 、 果实膨大期 、 着色期 均可喷 施叶面肥 料 。 如植物生长调节剂 、 复绿灵 、 0 . 3 ~O . 5 9 / 6 尿素等 。
经5 2 ℃温水浸种 3 0 r n i n , 或用清水预 浸 1 0  ̄1 2 h后 , 用 1 硫酸铜浸种 5 m i n , 捞取后拌少量草木灰 , 或用 1 次 氯酸钠 浸种 5 ~l O mi n 。或把选好 的种子每 0 . 5 k g用多 菌灵粉 剂或高锰酸钾 5 0 g 进行处理 , 先在 5 0  ̄5 5 ℃的温 水 中放入药剂 , 再倒进种子搅拌 , 使水温 降到 3 O ℃为止 ,
浸种 1 ~2 h后 , 捞 出阴干待播 。
6 病 虫 害防治
6 . 1 病 害 防治
6 . 1 . 1 辣椒疫病的症状及 防治
辣椒疫病 的症状 : 辣椒
疫病危 害辣椒近地面 的茎秆 产生黑褐色病 斑 , 并迅速 向
上扩展 , 使戌 层腐 烂 , 阻碍 水分 、 养分 的上 下输 送 , 致 使
产量和品质下降 , 为 了充分发挥循 化县沿 黄乡镇 的线辣
4 播 种

般在 3 月 下旬 至 4月上 旬 , 清 明前 为播种 高 峰
期, 地 膜 比沙 田早播 7 ~1 0 d 。播 前 6 6 7 m 施农 家 肥 3 ~5 , 磷 酸二铵 3 0  ̄5 0 k g , 麻渣 7 0 ~1 0 0 k g , 结合土 壤处理施入 , 然后 把地 整平 。地 膜起 垄栽 培 : 每6 6 7 需地膜 4 k g , 规格为 9 O ~1 0 0 c m 最好 。铺 膜前起垄 , 垄 高2 0  ̄2 5 c m, 垄宽 7 0  ̄8 0 c m, 垄距 3 0 c mX 4 0 C I I 1 , 每垄 种2 行, 株行距 3 0  ̄4 0 c m, 呈三角形播种 。点种时 每穴

辣椒(线椒)栽培技术要点 - 三台农业信息网

辣椒(线椒)栽培技术要点 - 三台农业信息网

辣椒(线椒)栽培技术要点一、选用良种:选用较耐热,耐旱,耐涝;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抗烟青虫、跗线螨和蚜虫等病虫害能力强的川腾1号和湘辣4号等四川线椒主栽品种,以及本地精选二金条。

二、适时播种:三台冬育苗10月中旬-11月上旬播种,春苗1月下旬-2月中旬播种。

4月上中旬(气温稳定通过12度时)移栽,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为好。

三、合理密植:行株距60厘米×30厘米,亩栽苗4000株左右。

以1.2米开厢种2行,每窝栽1株为好。

四、科学配方施肥:1、重施底肥:亩用海椒专用肥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有条件的亩用有机肥3000~5000公斤,粪水60~80担。

专用肥、有机肥包厢使用,过钙与粪水窝施。

2、适时施用结果肥:挂果期(5月下旬~6月上旬)亩用尿素10公斤,粪水60~80担窝施。

3、巧施提苗肥和花肥:移栽后如遇干旱,可在栽后半月和初花期各迫施一次肥料,亩用尿素5公斤,粪水60~80担窝施。

五、注意防治病虫害:1、炭疽病(辣椒炭疽病又叫辣椒重茬病)症状:果实表面初生水浸状黄褐色病斑,扩大成长园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病斑边缘红褐色。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浅红色粘稠物质。

干燥时,病斑常干缩,呈膜状。

破裂。

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炭疽镁300-400倍液。

或65%代森锌400倍液。

或70%甲基硫菌灵400倍液。

或50%多菌灵400倍液。

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尽量应用烟剂和粉尘剂。

2、青枯病症状: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

从株高30厘米开始叶片萎蔫下垂,夜间暂时恢复,以后全株枯死。

近地面茎内(维管束)变为褐色用手挤压有污白色粘液溢出。

防治:实行轮作制度。

发病严重地,结合整地,增施消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呈微碱性。

改进栽培技术,避免根部积水。

选育抗病品种。

3、猝倒病症状:苗染病时,茎基部呈黄绿色水渍状,后很快转黄褐色并发展至绕茎一周。

大田线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大田线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时问 , 以降 低 果 枝 节 位 , 全期浇水 5 - 6次 。在 植 株
卡米拉 , 颜爱湘 , 肉孜 阿 吉 , 新 疆博 乐 市农 业 技 术 推
广中心, 邮编 8 3 3 4 0 0 。
收 稿 日期 : 2 01 3 - 0 2 — 1 8
液 ,或 1 2 . 5 %禾 果 利 可 湿 性 粉 剂 1 0 0 0倍 液 , 或 2 5 %粉 锈 宁 可 湿 性 粉 剂 1 0 0 0倍 液 等 交 替 喷 雾 防 治 。 白粉 病 可 用 4 0 %福 星 乳 油 1 5 0 0倍 液 , 或 1 2 . 5 %禾 果 利 可湿 性 粉 剂 1 0 0 0倍 液 ,或 2 5 %敌 力
1 0天 紧 接着 灌 第 2水 , 以 防 封垄 前 土表 板 结 , 并 对 辣 椒 封垄 前 进行 培 土 , 保 护根 部 , 防止 倒 伏 。 辣 椒进 入 盛 花期 需 水较 多 , 要保 持 土 壤 湿润 , 以保 花 保果 , 防止 早 衰 。土壤 墒 情 好 , 可适 当推 迟 3 ~ 4 水 的浇 水
防治 。
稀 释 后 喷 雾
脱乳油 1 0 0 0 倍 液交 替 喷 雾 防治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 灰霉病。 可在 发 病 初期 用 7 5 %达 科 宁可 湿 性 5 采 收 粉 剂 ,或 5 0 %速 克 灵 可湿 性 粉 剂 l 5 0 0倍 液 , 7 6 % 灰霉特 5 0 0倍 液 , 5 0 %多霉 灵 1 0 0 0倍 液 ,或 5 0 %
3 适 期 播种
当膜 下 5 1 2 1 1 1 地温稳定 通过 1 5℃时 , 即可 播 5 中后 期 管理
种。 新 疆 博 乐 地 区一 般 在 4 月 1 5日左 右 , 采 用新 式 小粒 精 少 量 播 种 机 播 种 , 每 穴 6粒 , 播 种 深度 为 1 ~

桂线6号线椒栽培技术要点

桂线6号线椒栽培技术要点
25 炼 苗 .
在定 植前一 周逐 渐打 开棚 膜进行 炼苗 。在没 有
基金项 目: 广西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 1 x s A 1 16 ; 2 1G N F O 8 O )广西科学研究 与技术开发计划项 目( 桂科合 14 0 0 7 ; 宁市兴宁 10 1— )南
区科学研究与技术 开发项 目(0 0 2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项  ̄[0 0 3转 ) 2 10 8 ; 2 10 ( ]
3 1 地块 选择 .
结合 除草追 肥 同时进 行 , 中耕 除草 3 —5次 。
44 插杆栏 架 .
选 择 在 3年 内没 有种 过 茄果 类 的 地块 , 土 层 且 深厚 , 地疏 松 , 质 富含 有机 质 , 照 充 足 , 灌 便 利 光 排
作者简介 : 董文斌 (9 3 )男 , 18 一 , 硕士 , 研究实 习员 , 主要从事辣椒遗传育种 和栽培技术研究
通 讯 作 者 : 铁 光 , - a : tl8 xa. t 何 E m i hg @gas e l 1 n
1 5
◆栽培 技术 ◆
2 1 年第 4期 01
辣椒 杂志 ( 季刊 )
播 种 前 可晒 种 1 , 后 用 1%的磷 酸 三钠 ~2d然 0
溶液浸泡消毒 2 i, 清水 冲洗 干净 后 , 0 n用 m 在室温 下浸 泡 6~8h左 右 , 然后 进 行 浸 种催 芽 , 法 可 防 此 病 毒 病 。或 用 温 汤浸 种 法 ,即用 5 % 的温 水 烫种 5
霜冻的条件下 ,于定植前 2 3 可完全打开薄膜 , ~ d
在 植 株进 入 现蕾 期 后 至 结 果 初 期 宜 进 行 对 植
使苗床温湿度下 降 , 增强辣椒苗 的抗性 , 为早熟 丰 产 打下 基 础 。夏 秋季 育苗 注 意控 制苗 床 湿度 , 意 注 分通风 , 露地 育 苗 时 注 意 防 雨 , 加 盖 遮 阳网 以 防 应

线辣椒宝椒2号高产栽培技术

线辣椒宝椒2号高产栽培技术

床猝倒 病 等病 害 的 发生 , 好 在 表 土 面喷 洒 一遍 最 1 0倍杀 毒 矾 或 多 菌灵 液 , 条 件 时 最好 再平 覆 5 有

层 地 膜 , 后插 好 拱 棚竹 杆 , 上 塑料 薄 膜 , 然 盖 四 ( ) 床 管 理 : 期 ( 播 后 1 ) 升 温 为 4苗 初 即 Od 以
天、 起苗 前 , 可 用 防 止 上 述 病 害 的 农 药 , 加 还 在 1 的尿 素 , . 磷 酸 二氢 钾 组 成 的药 肥 复 合 液 04 喷洒 1次 , 然后 用 瓜 铲 按 穴均 匀 切 成 带 土 块 的 幼
苗 移 栽 田问 。 这 样 , 辣 苗 移 栽 过 程 中 就 能 做 到 在
如下:
长, 促使 其 茎 杆粗 壮 , 叶片 肥 厚和 地 下 根 系发 育 。
平 覆 地 膜 的 当 露 苗 8 时 从 苗 床 一 端 扯 去 地 膜 O
开 始通 风 , 开始 观察温 度 , 并 白天 2 —2 5 8℃ , 间 夜 2 O℃ , 苗齐后 进 一 步加 大 通 风 , 白天 2 一2 ℃ , O 5
面 喷施 。 4 3 中耕 培 垄 .
邦猛杀 生 10 0倍 液 十 杜 邦 万 灵 20 0倍 液 + 0 0
7 %农 用 链 霉 素 20 0液 , 治 真 菌 、 菌 性 病 害 2 0 防 细 和 烟 青 虫 的 发 生 。 一 般 每 隔 7 l 一 0d喷 药 1次 ,
4月 中下 旬 在 空 带 里 6 7m。 2 g磷 酸 二 铵 、 6 施 0k
l g尿 素 、5k Ok l g硫 酸 钾 , 然后 开宽 5 n 深 l 0c 1 5
c 左右 的沟 备用 。 m

线辣椒育苗技术

线辣椒育苗技术

人4 0 %腐熟 家畜类有机肥约 4 0 0 k g 、 1 0 %草木灰约 植 前 7天控 制灌 水 。
1 0 0 k g 、 尿 素约 0 . 5 k g 、 过 磷酸 钙 约 1 5 k g , 并加 入
5 0 %多 菌 灵 1 0 0 g 、 3 %辛 硫 磷 颗 粒 剂 0 . 5 k g拌 匀 , 整平畦面, 同时 每 畦 备 过筛 后 盖 籽 肥 2 0 0 k g 。
1 ) 苗床地选择。 选择背风 向阳, 土壤疏松 , 保水 温 度 降 至 2 0℃ , 夜 间降 至 1 2℃。 若气温达到 2 0℃
排 水性 能 良好 , 灌水方便 , 安全卫生 , 并 未 种 过 茄科 类 作 物 的地 方 育 苗 。 2 ) 苗 床 设 计 。苗 床 东 西 走 向 , 长 1 0 - 1 2 1 1 3 , 宽
出 时 即 可播 种 。 4 播 种
3月 下 旬 ,气 温 稳 定 通 过 7 - 8℃ 时方 可 育苗 。 首 先待 水 下 渗 后 , 将 处 理好 的种 子 均 匀 撒播 于 苗床
王刚平 , 赵 芳娟 , 陕 西 省 陇 县 农 业技 术 推 广 中心 , 邮
编 7 2 1 2 0 0。
3 种 子 处 理 1 ) 晒 种 。种 子在 太 阳下 晒 2天 , 然 后 用 温 水 浸
3 ) 间苗 。幼 苗 子 叶 平展 后 要 及 时 进 行 间 苗 , 将
拥 挤 的辣椒 苗 和发 育 不 良的弱 苗 拔 除 , 间 苗 后再 进
行覆土护根 , 3片真 叶期 小 水 渗灌 ,每标 准 畦施 入
收 稿 日期 : 2 01 4 一 O 1 —1 7
2 0 1 4 . 0 3
矗姐国艺

线辣椒新品种镇研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线辣椒新品种镇研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Th e f ui r t s o f Z h e n g y a n No . 2 0 wh i c h c a n b e u s e d a s f r e s h a n d d r y p r o d uc t wi t h h o t f r a g r a n t la f v o r , a n d h a v e g o o d c o m me r c i l a c h a r a c t e r wi t h 2 2 c m f r u i t l e ng t h, 1. 5 e m f ui r t wi d t h, 1 9 . 0 g s i n g l e f r u i t we i g h t a n d e a r l y ma t u it r y . I t s e a r l y s t a g e y i e l d i s a v e r a g e 1 8 59 8. 5 k g / h m2 a n d t o t a l y i e l d i s a v e r a g e 3 9 3 2 8 . 5 k g / h m2 . Be s i d e s, t h e f r u i t o f Zh e n g y a n No . 2 0 h a s h i g h q u li a t y i n re g d i e n t s i n c l u d i n g 1 4 9. 2 mg / 1 0 0 g v i c t i m C, 4 3 . 4 mg / 1 0 0 g e a ps a i c i n a n d
a n d i n b r e d l i n e N 9 3 8 9( ma l e p a r e n t ) wa s b r e e d s u e e e s s f u l l y . I t s p l a n t g r o w s s t r o n g l y wi t h 6 5 e mh e i g h t , 5 0 c me x t e n s i o n a n d g o o d c o n t i n u o u s f r u i t s e t t i n g a b i l i t y .

陕西线辣椒优质丰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

陕西线辣椒优质丰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
标准为 , 茎 秆粗 壮 节 间短 、 根 系发达 无 病 斑 、 叶片肥
后, 每 育苗床 ( 长 1 0 m、 宽 I . 3 3 m) 撒施 颗粒 尿 素 1 0 0~3 0 0 g , 随 即用 竹棍 扫 动 叶片 , 再小 水 渗灌 或 洒 水 ,以防烧苗 。也可从 4片真叶期开始每隔 7 d 用 0 . 6 %尿 素 、 0 . 2 % ~0 . 5 %磷 酸 二 氢钾 和 0 . 1 %硫 酸 锌 、 硼 酸 复合 肥 液 叶 面 喷施 ( 总 浓度 不 超 过 1 . 8 %) , 施 用
辣椒预 留田在前茬作物 收获后 ,及 时清 洁 田
育苗床温控制在 2 0— 2 5  ̄ C,阴天 1 8 ~2 1 ℃,夜 间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0 4
作者简介 : 上官金虎( 1 9 6 1 - ) , 男, 研究员 , 主要从 事辣椒 育种栽培研究与推广 ; E — ma i l : s g 2 0 6 6 @1 6 3 . c o n r
2 . 3 合理 灌水
1 品种选择
陕西产 区, 辣椒品种应选择经国家或省农作物 品种 审 定 委员 会 审定 的优 质 、 高产 、 早熟 、 抗病 性 及
抗 逆性 强 , 且 具 有 秦 椒 4大 特点 的优 质 品种 , 如 陕
幼苗 4片真 叶前控水 , 4 ~l 0片真叶期促水( 土 壤最大持水量保持在 6 5 %~ 7 5 % ) , 1 2 片真叶期控水 炼苗 , 移栽 前 2 d 轻灌 1 次起 苗水 。
成徒 长 。
2 . 2 适 时定苗
然演变和人工选择 , 便在三秦大地上形成 了“ 身条 细长 、 皱 纹 均匀 、 色泽 鲜 红 、 品 味佳 美 ” 的独有 特 性 , 深 受 国 内外 客 商 的青 睐 , 堪称“ 椒 中之 王 ” 。 目前 , “ 宝鸡 辣 椒 ” 、 “ 兴平 辣 椒 ” 已被 列 人 国家地 理 标 志产 品保护 , 前景看好 , 但 面对 陕西辣椒 面积逐年萎缩 的实际 , 却令 人堪 忧 。为此 , 巩 固线辣 椒传 统名 牌地

无公害线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线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一 ” — - + _ 一 — + 一 一 — 卜一 — - + 一一 — ● 一一 — + 一 u — — 卜一 — - + - 一 — 卜一 — - + _ 一 — - + - 一 — + _ 一 — 卜一 —一一 — + - 一 — + 一 一 — — 卜- — 卜 - — + 一
播种 。早 春 时 番 茄 于 4月 中旬 开 始采 摘 , 平 均 批 发 价3 . 5元 / k g , 番茄产 2 5 0 0 k g左 右 ; 哈 密 瓜 5月 初 开 始采 收 , 批 发 价 8元/ k g , 产2 0 0 0 k g左 右 。
季 节上 市 , 可 获 得较 高 的产 量 和 经济 效 益 。秋 延 晚 套 种 的 丝瓜 在 1 2月 初 上 市 ,早 春 套 种 的丝 瓜 在 4
丝 瓜 的生 长 , 同 时 黄瓜 和 丝 瓜 均在 市 场 行 情 很 好 的
育期为 3 0天 , 批 发价 4 . 5元/ k g , 每标 准棚产 l 0 0 0 k g 。芹 菜 生 育 期 为 9 0 天, 1 2 月 中旬 劈 收 , 平 均 批 发 价2 元/ k g , 可 劈 到 次 年 6月 份 , 每 标 准 温 室 产 芹 菜
4 0 0 0 k g 。此种 模 式 操 作 简 单 , 成本低。
6 黄瓜 套 种 丝 瓜模 式
该 模 式 是 从 山东 寿光 地 区 引进 , 黄 瓜 和丝 瓜 均
5 叶菜 套 种 叶 菜模 式 叶 菜 套 种 叶菜 模 式 , 主 要 在 鄯善 县 城 郊 附 近种 植 。 主 要 有 芹 菜 套 种 香 菜 模 式 和 茼 蒿 套 种 香 菜 模
式 。秋 延 晚 种 植芹 菜 、 香菜 , 7月 中旬 播 种 。香 菜 生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分析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分析

辣椒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作物,也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

辣椒的品质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辣椒中的辣椒素可提升人体免疫力,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以提升辣椒的品质和产量。

特色线辣椒被誉为“秦椒”,近年来随着辣椒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和种植区域逐步向贫困山区转移,辣椒生产者的田间技术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标准化技术仍然是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环节。

针对此,我们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总结了线辣椒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供参考。

一、辣椒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的作用辣椒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农作物,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辣椒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很好地预防感冒以及流感。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辣椒种类,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上,都有所差异。

不同品种的辣椒在售卖的过程中,消费人群也不同。

相关种植人员应满足人们对辣椒的实际需求,并且进行针对性培育。

需要注意的是,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品种要采用不同栽培技术,才可以促进辣椒健康生长,提高辣椒的品质和产量辣椒种植技术的使用,可有效减少种植投入成本,给农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加快,为了种植更高品质的辣椒,要对农业种植的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集中解决不同种植阶段的种植风险以及难点,例如在种植过程中针对病虫害、水肥管理等环节,应充分结合不同的种植情况,采用针对性处理手段,这样才能保障辣椒健康生长,并得到有效管控。

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动态化管理方式。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田间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田间使用一些先进机械设备和信息技术,这样才可以采集到更多辣椒生长信息,并集中管理和栽培,提升辣椒种植水平。

二、辣椒高产种植的优势与技术要点1、选种在选择辣椒品种时,要结合辣椒口味、栽培时间及种植气候等因素,科学选择辣椒品种。

优选抗寒、抗病害能力强且适应能力强的种子,及时去除干瘪、凹陷的种子。

西农981线辣椒及其旱作丰产栽培技术

西农981线辣椒及其旱作丰产栽培技术
情 况下 , 多施 有机 肥 , 要 促进 根 系生长 , 成 强大 的 形
播 种 前 种子 要 充分 搓 洗 干净 ,用 1 %磷 酸 三 钠 0 浸 种 3 ri 0 a n,经水 冼 后播 种 。或 , 0 高 锰酸 钾 E 1% } = J
根 群 ,提高 对土 壤 水分 的利 用率 ,走 以肥 吊水 之路 ,
干 椒 色 泽红 亮 ,辣 味适 中 ,商 n ': 佳 。 中熟 ,综  ̄ H极 l-
上 覆塑 料薄 膜 保 温保 湿 。
1 6 苗床 管理 .
合抗 性 强 ,对 炭 疽病 、疫 病抗 性 强 ,耐 高湿 、耐 阴
雨 、耐 重 茬 。丰 产性 好 ,一 般每 6 7 产干 椒 2 0 6 m: 5~
栽 培技 术 要 点 如 下 。 1 培 育 壮苗 线 辣椒 旱作 时 多采 用覆 盖 栽培 ,因而 多以 育苗 移栽 为 主 。一般 于 1 下 旬至 2月 } 月 二 句在 温室 育 苗 , 4月下 旬露 地 定植 。育 苗时 应抓 好 以 下关 键 环 节 :
1 1 营 养 土 酉 巷 . 己l
发酵 铺 床 待用 ,铺 厚 9 0 C I ~1 I 。如 用营 养 钵 育 苗 , T
可直 接 装 钵 。
1 2 温 室 消 毒 .
机肥 和 掺 沙 的方 法 改 良 ,以 增加 土 壤 的通 气性 ,促
进 根 系发 育 。
育 苗 用 温 室 在 使 用 前 用 7 % 百菌 清 烟 剂 或 硫 5
促 使生 产效 益 提高 。每 6 7 施优 质有 机 3 n,消 灭种 子 表 面 的病 毒 。或 在 1 的 0 mi %
石 灰 水 中浸 一 下 ,预 防 细 菌 病和 炭 疽病 。应 根据 当

线青椒春季早上市栽培技术

线青椒春季早上市栽培技术
8 0c —1 mX8 0c 的穴 距移栽 , 穴 2株 , —1 m 1 或分
苗 到 营 养 钵 中 。1 一 1 O 2片 真 叶 时 定 植 。
育 、 又 不易 徒 长 、 续坐 果 能力 强 的高 产 品种 ; 且 连 同时 , 实 的商 品性 要好 , 果 果色 和风 味适合 当地人
扣棚后定 植不 方便 , 以先 搭好 拱架 , 植后 再扣 可 定
塑 料薄膜 。 前茬腾 茬后 要 及 时深 耕 晒 垡 。结 合 整 地 , 施
子发 芽时 , 即可播 种 。
3 2 播种 和 间苗 .
腐熟 有 机 肥 7 5— 1 5 / m , 磷 酸 钙 7 0 0 th 过 5
在播 种前 、 移植 时和定 植前 浇
足底水 , 之能在 较 长 时 问 内保 持 适 当 的土 壤 湿 使
度 。分 苗后 补水要 看苗情 , 晴天上 午进行 补水 , 选 育苗后 期不 要 因补 水而 影 响 土 壤湿 度 , 禁 床 面 严
积水 。定植 前 2 —3d浇 1次透水 。
覆土 5mm, 时盖 地膜 、 小拱 棚 , 及 扣 以增 温保 湿 ,
促使早 出苗 。在 7 种 子 出苗 后 及 时撤 去地 膜 , O
全 部 出 苗 时 再 覆 土 5mm 。
1 品种 选 择
线 辣椒 早春 提前 上市栽 培 以早 熟高 产为 主要
目的 , 上市 价 格 较高 , 选 择早 熟 品种 ; 因 保 早 应 又
见湿 , 见地 皮 干不 浇水 , 皮发 白隔行 浇水 , 不 地 以
3月 下旬 至 4月 上旬 定植 ; 椒 春提 前 栽 培 辣 定 植期 越早 , 越有 利于早 熟 , 济效益 越高 。 经

滴灌线椒机械收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滴灌线椒机械收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克 封闭处 理 土壤 , 2 4小 时后 播种 。 三、 播 种 技术
1 . 播 种 方 式
犁 地前 全层 施肥 , 6 6 7米 施 尿素 5千 克 、 磷 酸 二 铵 1 3千克 、 3 3 %硫 酸钾 2 0千 克 。
4 . 秋 耕
耕深 2 8厘 米 以上 , 深度 一 致 , 翻垡 良好 , 覆 盖 严 密, 不重 不漏 , 耕 到头 、 到边 。
主要 病 害为 病毒 病 、 斑枯病 、 枯 萎 病 等 。苗 株 长 至4 ~ 6厘米 高或 2对 真叶 时 ,用 5 0 %多菌 灵或 5 0 % 代 森锰 锌 1 0 0 0倍液 喷洒 。在夏 季高 温多雨 季节 . 应
每隔 8 ~ 1 0天采 摘 1 次. 在 早 霜前 可采摘 l 0次 。 采摘 鲜花不 宜过 早或 过迟 , 以免 影 响鲜花 产量 和质 量 。
1 . 病 害
土 不 压种 行 , 铺 膜平 展 , 错位 率不 大 于 2 %。
3 . 滴灌 带布 局
采用 1膜 2管滴 灌 带 , 1 根 滴 灌 带 管 3行 辣 椒 。 滴灌带 滴孑 L 到边行距离 3 2厘 米 , 6 6 7米 用 滴 灌 带
5 8 5米 。
4 . 播 种 速 度
4 . 种 子 处 理
1 . 地 块 选 择
选 择 肥力 中等 、 土层 较 厚 、 地势平坦 、 不积 水 的
壤土地 种植 , 不 可重 茬 。
2 . 茬 灌
播 种前 晒种 2 ~ 3天 , 提高 发芽势 和发 芽率 。 捡 除 杂物 , 提 高种 子净度 。
5 . 化 学 除 草
1 . 9 4 8万 穴 2 . 适 时早 播
及时整地 , 耙深 3 ~ 4厘米 , 达到“ 松、 平、 碎、 净、

兴平市线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兴平市线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兴平市线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兴平市是陕西省重要的辣椒产区之一,以其红色的、辛辣的油辣子闻名于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无公害农业成为当地农民重视的发展方向,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介绍兴平市线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一、确定土壤类型兴平市的土壤类型以黄土为主,但由于不同地方土壤的质地和肥力不同,因此在选择种植地时需要仔细甄别。

辣椒喜欢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且呈弱酸性的土壤。

普遍来说,最适合辣椒种植的土壤应具备以下条件:1. pH值为6.0至7.0,过于酸性或硬土要进行改良。

2. 土层深厚,松散透气。

3. 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肥力较高。

4. 土壤卓越的透气性,利于保持水分,并能提供充足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增强作物生长。

二、进行种植前土壤处理选定种植地后,必须对土壤进行处理,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保水保肥和根系通透性等。

具体措施如下:1. 草灰化处理:施添加物时,辣椒适宜使用草灰塘,将麦秸或其他秸秆修剪碾碎,在塘中糊成绸状物,沿着坡面或坑壁按一定距离排列,待糊绸遇水后,在碱性土中分解出氧化钙,它可中和土壤酸性,补充土壤钙、硫和钾等元素。

2. 施用有机肥料:将有机肥沿着辣椒根畦均匀撒上,通常为每亩10吨到20吨,确保有机肥与土壤更好地接触,以便充分吸收养分并促进地力提升。

有机肥料建议使用燕山牛粪,它具有养分含量高、腐熟度高、含少量微量元素且不变质的特点,是一种优质的肥料。

3. 翻耕深化:在田间进行翻耕时,保持土壤松散,翻至15厘米至20厘米深度,这样可以打破土壤板块,增加土壤与空气接触面积,促进微生物繁殖,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三、进行无公害栽培1. 合理播种:兴平市辣椒优先使用无公害种子进行播种,合理定植密度为每亩5000至6500株。

在播种前,将种子用50度以上的温水泡发3小时,然后将多余的种子筛选出来。

种子泡发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发芽时间通常为2至3天。

2. 均匀施肥:在生长过程中,辣椒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钾、钙等元素,因此应注意及时施肥。

凯里线辣椒绿色食品栽培技术

凯里线辣椒绿色食品栽培技术

凯里线辣椒绿色食品栽培技术作者:吴汉兰杨俊来源:《吉林蔬菜》2022年第03期凯里市地理位置独特,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1℃,最高温37℃,最低温零下4~7℃,年均日照时间为1289小时,年均降水量1243毫米,无霜期达282天。

凯里线椒为凯里地区农家品种,经多年推广,目前已成为凯里地区主栽品种之一。

其生长势强,株高40~60厘米,开展度50厘米,叶片披针形,长5厘米、宽2厘米。

节间较长,节8~10节着生第一花,果实呈羊角形,长20厘米左右,横径1~1.5厘米,子房2~3室,成熟品红色,果肉厚3毫米,平均单果重15克,香辣味重,适于鲜食、制干、制红酸汤等。

平均单株坐果数20个左右,每667 平方米产量1000~2000千克。

该品种抗病、抗旱,适于山区种植。

为稳定凯里线椒质量,创建凯里线椒品牌,规范凯里线椒标准化生产,特编制该栽培技术。

1 产地环境1.1 土壤选择:选择地势向阳、疏松肥沃土壤,灌溉、运输方便,远离污染,山地坡度25。

以下,相对集中沙壤土或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3%~4%,pH值5.5~7.5。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要求。

1.2 气候条件: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以上,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

无霜期250天以上,≥10℃活动积温4000℃以上,昼夜温差大。

1.3 合理轮作:与十字花科、禾本科、豆科作物轮作。

避免与茄科、葫芦科作物连作。

2 品种选择选择经过系统选育的优质、抗病、无检疫性病虫害、健壮的凯里线椒,种子纯度>95%、净度>95、发芽率>95,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的规定。

3 育苗3.1 设施搭建及苗床设计塑料小拱棚:拱高50~70厘米,厢面宽100~150厘米,高10~12厘米;塑料大棚搭建以180平方米(30米伊6米)為宜,厢面宽90厘米,高10~12厘米,过道宽40厘米,每个大棚设计4个厢面。

3.2 种子处理3.2.1 晒种:播前15天,晒种1~2天。

陕西线辣椒栽培技术

陕西线辣椒栽培技术

瓜菜栽培2021.05陕西线辣椒栽培技术邢泽农辛鑫刘亚忠李秋孝张嘉园1生产条件1.1环境环境质量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1.2土壤要求土壤耕层深厚,结构合理,理化性状好,有机质含量1%以上,全氮0.075%,碱解氮56mg/kg以上,速效磷9mg/kg以上,速效钾149mg/kg以上;土壤pH值6.5~7.2。

实行3~5年轮作倒茬制,连续栽培不超过5年,一般3年,前茬选择禾本科、豆科、百合科及十字花科等作物。

1.3灌溉使用无污染的清洁水灌溉。

1.4危险物品管理有毒、有害的农药、除草剂、调节剂、激素等危险物应严格管理,不在生产区域或田间存放。

2育苗技术2.1品种选择选用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或正式登记的新优品种,如宝椒1号、宝椒2号、宝椒27号、陕椒2006、陕研168、陕早红等。

2.2壮苗标准茎秆粗壮,节间短,根系发达无病斑,叶片肥厚、色泽浓,第一花序显蕾,有真叶12片。

2.3苗床制作1)苗床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保水排水性能良好、灌水方便、安全卫生,并未种过茄科类作物的地块育苗。

2)苗床设计。

床向东西走行,长10~12m,邢泽农,辛鑫,刘亚忠,李秋孝,张嘉园,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邮编722400遥收稿日期:2021-03-02宽1.3m,畦埂咼0.25m o3)营养土配制o畦内深翻暴晒后,每标准畦选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园土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按1:1比例配置,并加50%多菌灵150~ 200g、3%的辛硫磷颗粒剂0.5~1kg混拌均匀,装入畦内,整平畦面。

2.4种子处理种子在太阳下暴晒2~3天,然后用清水淘洗2~3遍,滤去秕籽,再置入0.1%硫酸铜液或0.1%高锰酸钾液浸泡25~30分钟,药液面高过种子表面1cm以上,其间每4~5分钟搅动1次,时间到种子捞出洗净后播种或催芽。

2.5播种3月中下旬,气温稳定通过7~8益方可育苗o首先待水下渗后,将浸种或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内,或采取划点等距离点播的方式点播(6cm见方),每方格内点播种子2~3粒,再覆盖营养土l.5~2cmo为防止苗床猝倒病等病害的发生,最好在表土面喷洒一遍150倍64%杀毒矶液或多菌灵液,有条件时最好再平覆一层地膜,插好拱棚竹竿,盖上塑料薄膜,将其四周拉展用土压实即可。

兴平市线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兴平市线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兴平市线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兴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中国辣椒的主要产区之一。

兴平市线辣椒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辣味而闻名于世,是兴平市的特色农产品。

为了保证辣椒的品质和安全,近年来,兴平市大力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以确保辣椒的质量和生产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兴平市线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农业生产有所帮助。

一、土壤选址兴平市线辣椒的生长需要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的黄壤或砂质土壤。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避开污染源,保证土壤的纯净和肥沃。

还要根据土壤的PH值进行调理,使其适合辣椒生长。

二、品种选择兴平市的辣椒品种繁多,但是在无公害栽培中,应该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品种,以确保辣椒能够生长良好并且产出优质的产品。

三、种子处理在无公害栽培中,种子处理非常重要。

在种植前,应该对辣椒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去除病菌和杂质,然后进行预发芽处理,在温水中浸泡12-24小时,使种子吸满水后迅速萌发。

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施肥管理在无公害栽培中,施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种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施肥处理,保证土壤肥力充足。

在生长期间,还要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进行及时的追肥,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五、灌溉管理兴平市线辣椒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特别是在旱季和果实发育期。

在无公害栽培中,灌溉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应根据辣椒植株的生长状态和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避免水分过量或者不足的情况发生。

六、病虫害防治在无公害栽培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

应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无公害的方式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特别是在生长期间,应该定期对植株进行观察,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保证辣椒的品质和安全。

七、采摘与储存在辣椒成熟后,应该及时采摘。

采摘的时候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采摘后,应该尽快进行包装和储存,以保持辣椒的新鲜和口感。

在包装和储存过程中,应该避免接触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确保辣椒的无公害品质。

兴平市线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兴平市线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兴平市线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兴平市是陕西省的一个县级市,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辣椒。

为了满足市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兴平市提出了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一、土壤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种植区域。

首先进行土壤松土,去除杂草和残留的农残,然后进行施肥,适当调整土壤的pH值。

二、良种选育选择优质辣椒种子,如鸭翅辣椒、泡椒、尖椒等。

确保种子来源可靠,并进行无公害检测。

三、合理播种在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进行播种,首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一天,然后用湿沙擦洗,晾干备用。

栽培密度为每667平方米种植7000-8000棵辣椒。

四、科学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需求和辣椒的生长特点,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公害生物菌肥。

分别在种植前、追肥和结对期间进行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五、严格病虫害防治辣椒易受到病虫害的危害,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农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合适的防治方法。

可以使用生物农药和合法的农药进行喷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六、科学浇水辣椒对水分的需求适中,不能过水也不能缺水。

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造成积水。

最好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减少浪费。

七、定期修剪及时修剪多余的枝叶,保证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

八、适时采摘辣椒果实成熟后适时采摘,减少过度成熟和掉落。

采摘后及时处理,避免果实腐烂。

九、规范包装和销售根据市场需求,采用无公害包装和规范销售渠道,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兴平市线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辣椒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线辣椒对土地得要求)
辣椒对土壤得要求并不严格,各类土壤都可以种植。

辣椒对土壤得酸碱性反应敏感,在中性或微酸性(PH在6、2~7、2之间)得土壤上生长良好。

制种辣椒授粉结实后,对肥水要求较高,最好选择保水保肥,肥力水平较高得壤土。

一般砂性土壤易发苗,前期苗生长快,坐果好,但容易衰老,后期果小,如肥水供应不上制种产量低。

黏性土壤则前期发苗较慢,但生长比较稳定,后期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植株生长旺盛,有利于制种高产;缺点就是不利于前期精耕细作,比较费时费工。

因此选择土壤肥力良好,保水性强,土层深厚得砂壤土,有良好得灌溉条件得地块避免重茬地与砂土地或粘性过重得地块。

然后以机械耙地,达到墒情良好,土地平整、疏松,土块细碎得标准。

2、播种(辣椒对温度得要求,尤其就是地温)
辣椒属于喜温作物,种子发芽得适宜温度为25~30℃,温度超过35℃或低于10℃发芽不好或不能发芽。

25℃时发芽需4~5天,15℃时需10~15天,12℃时需20天以上,10℃以下则难于发芽或停止发芽。

因此播种前对于10cm地温就是多少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辣椒生长得适宜温度为20~30℃温度低于15℃时生长发育受阻,持续低于12℃时可能受害,低于5℃则植株易遭寒害而死亡。

种子出芽后,具3片真叶时抵抗低温得能力最强,较短时间在0℃时不受害,这就就是冷床育苗小苗能过冬得原因。

播种前用60+30cm膜行式铺膜机铺地膜,地膜宽幅60cm,地膜应与地面紧贴,膜面平整干净,采光面大,膜行直。

北疆地区播种期在4月15日左右,以滚筒式播种机破膜点播,播种行宽幅45+45cm,穴距15cm左右,播种深度2-3cm,上覆2cm厚细土。

播种量每亩1kg 左右,因种子量少,要用细土(直径小于3mm)与种子混播,比例为细土:种子=3:1,也可用炉渣或锯沫与种子混播,但应注意,锯沫与种子混播后,如果地温过低,锯沫容易发霉而污染种子,造成烂种。

3、苗期管理要点
1)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
苗出齐后,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深度10cm 左右,宽幅 25-30cm,随其生长不断间除弱苗、病苗。

至6叶期定苗,每穴留2株壮苗,亩保苗数18000-20000株。

定苗结束后进行第二次中耕,中耕深度15-20cm,宽幅30-35cm,结合间苗定苗及中耕除净田间杂草。

2)及时防治地老虎
进入5月,地老虎开始危害幼苗,此时应注意观察,发现害虫及时灭除。

以每公斤麦麸拌入15-20ml 敌百虫撒于椒苗附近诱杀或每亩用2、5%敌杀死15-20ml喷施椒苗与土壤,均有很好得防治效果。

4、中后期管理技术
1)及时开沟追肥灌水
当线椒有部分植株现蕾时,及时进行开沟追肥,追肥以磷酸二铵与尿素2:1混施为佳,亩施肥量25kg,结合开沟一次进行。

开沟深度12cm左右,沟口宽30cm左右。

栽培行长于50m开毛渠。

开沟追肥后及时浇第一水,亩用水量60方左右。

待地干能进车时及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开沟,沟深15cm左右,沟口宽40cm左右。

中耕后适当蹲苗,至植株叶片变为深绿色,叶片中午稍蔫,早晚恢复得状态时浇第二水。

二水后辣椒苗应达到株高45cm,具3-4个分枝得标准。

2)合理灌水,防止疫病发生
进入六月中下旬,气温升高,光照强度大,植株蒸发量大,水份散失快,易诱发疫病,造成死秧,此期浇水应注意掌握天凉、地凉、水凉得原则,在早晚进行小水沟灌,忌大水淹至辣椒秧根茎部以上,积水应及时排除。

3)注意防治细菌性斑点病
细菌性斑点病就是近年来线椒生产中得流行病害,常造成植株大量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与产品品质,因此应注意及早防治。

在头水前以75%代森锰锌600倍液预防,田间发现病株及时以75%代森锰锌600倍液与200ppm链霉素混施进行防治。

进入座果期后,植株养分需求加大,应进行叶面追肥补充养分,生产实践证明喷施3‰得磷酸二氢钾液能有效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亦能提高产品品质。

4)重视辣椒病毒病得预防辣椒病毒病就是近年来辣椒上最普遍得病害之一,由于它侵染得方式特殊,早期不为人们所注意,蔓延迅速,防治困难,常造成大面积损失。

辣椒感染病毒后,可出现多种症状,一般有花叶、蕨叶、明脉、矮化、黄化、坏死、顶枯等。

综合治理技术:⑴栽培技术措施①种子用10%磷酸三钠或9%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后播种;②通过中耕,施肥等措施促苗早发,及早形成旺盛得生长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采用育苗等措施早栽早熟,使辣椒结果高峰期避开病毒病盛发期;③苗期喷施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1%过磷酸钙浸出液,提高抗性;④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防止人为传毒,在进行整枝、打杈、摘果等操作中,手与工具要用肥皂水冲洗,以防伤口感染。

⑵防治蚜虫技术发病前抓好早期治蚜工作,以防蚜虫传播病毒。

防治蚜虫药剂有: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
剂2500倍液,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克蚜星乳剂800倍液。

⑶防治病害技术①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②病毒净或病毒灵500倍液;③1、5 %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④NS-83增抗剂100倍液;⑤抗毒剂1号400倍液;⑥0、5%抗毒丰水剂300倍液;⑦20%病毒速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

5)防治辣椒生理性病害(1)辣椒脐腐病辣椒脐腐病就是辣椒脐部(与果柄相反得另一端)得一种非侵染性病害,结果期时有发生。

辣椒脐腐病亦称顶腐病,主要为害果实。

被害果实在果顶,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很快扩大,有时可达近半个果面。

患病处组织皱缩,表面凹陷。

此时常有其它弱寄生菌二次侵染,使患部产生黑褐色或黑色霉层,有时内部果肉也变黑,但仍较坚实,若遭软腐细菌二次侵染,则引起软腐。

脐腐病主要就是与水分供应不正常有关,植株在结果期需要大量得水分,由于天气干旱,灌溉不及时,不能及时供水,致使果实内得水分倒流(由果尖向果柄一端移动),使果尖失水干缩而成脐腐。

有得认为辣椒脐腐就是由于土壤缺钙,造成脐部得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得能力而引起得,两种说法不同,但因失水造成得瞧法就是一致得。

防治方法:①防止干旱,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有一定得湿度。

②从苗期(4—6叶期开始)到结果初期叶面喷施补钙剂。

常用得补钙剂有;腐植酸钙宝800—1000倍液;黄金钙500—800倍液;钙博士1000—1200倍液;0、2%—0、3%氯化钙溶液;1%过磷酸钙溶液。

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

(2)辣椒日灼病日灼病经常发生在青果上,就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

日灼病主要就是果实表皮细胞局部受热灼伤而引起。

由于土壤干燥,干热过度雨后暴晒,稀植而地面无覆盖物,果实暴露于阳光下所致。

果实上得病斑大小不一致,此与果实得形状有关,多数直径在1cm以上,甜椒多就是圆形,牛角椒、尖椒多就是长椭圆形,病斑开始淡黄色,无任何病原物,逐渐失水变薄,容易破裂,后期易被杂菌腐生。

发病原因主要由于叶片凋萎或枝叶折断,青果暴露在强烈得阳光下,被高温灼伤所致。

6)及时防治虫害、鼠害
线辣椒中后期生产中得主要害虫就是蚜虫、棉蛉虫与玉米螟。

蚜虫引发病毒病,其分泌物污染叶片也影响植株得正常生长,可以避蚜雾900倍液与80%敌敌畏1500倍液或10%百虫净1500 倍液混施进行防治。

棉蛉虫与玉米螟在花期与座果期蛀食花与果实,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应在花期与盛果期以2、5%敌杀死2000 倍液或 10% 百虫净1500倍液进行防治。

线椒进入转色期后老鼠开始危害咬食果实,对产量与品质影响很大,应及时在田间撒鼠药进行
防治。

5、及时采收
线椒果实红熟后,应及时采摘,以免挂果时间过长,消耗营养,影响上层果实得生长与成熟,采收过晚也给采摘带来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