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法治疗中风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临床研究
王俊国[8]自拟通腑化痰方(清半夏、胆南星、 茯苓、陈皮、枳实、葛根、栀子、生大黄、芒硝、 瓜蒌、远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4例。治 愈占50%,显效36%。好转12.5%,无效1.5%。 认为用药后大便泻下酸腐稍臭,仍可继续应用, 随着症状好转可以减少剂量,但以腑气通畅,苔 退为度。张云岭[9]运用化痰通腑汤(生大黄、芒 硝、全瓜蒌、胆南星)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证62 例,基本治愈率30.6%,显效率19.3%,总有效 率83.4%,明显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 (P<0.01)。
1 历代文献溯源
张锡钝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谈及中风时 说:“其人之血随气而行,气上升不已,血随 之上升不已……是以治此证者以通大便为要 务。”以上说明,历代医家已初步认识到:① 用通腑法治疗中风;②中风之便秘,是应用通 腑法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判定中风病势的深浅; ③从气机升降理论看,应重视通腑攻下法在治 疗中风中的重要作用。
3 临床研究
3.2 通腑化痰兼祛瘀 笔者[10]自拟中风星蒌通腑 胶囊(大黄、枳实、桃仁、赤芍、全瓜蒌、胆南 星等)治疗急性脑梗塞206例,并设活血通脉胶 囊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 为80%(P<0.01)。治疗组血脂三项,血流变学 各项指标: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 积、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在治疗前后均有 显著性差异(P<0.01,0.05)。
2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 特点与治则
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目前认为是在气 血阴阳亏虚的基础上,风、火、痰、瘀、 气、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导致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于脑,脑脉痹阻 所致。但由于对不同时期的发病关键环节 认识不一,故治法各异。缺血性中风急性 期是其治疗的关键时期,认识和把握此阶 段的病机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具有 极为重要的意义。
2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 特点与治则
王静宇等[7]认为,中风急性期,其本为阴亏 内燥,气血逆乱;其标为风火相煽,痰瘀壅滞, 腑气不通。虽有一定程度的本虚,但风火痰瘀等 标实更为突出,若不及时釜底抽薪,上病下取, 通其腑气,导热下行,便会加重气血逆乱,使病 情加剧,故通腑化痰为中风急性期的当务之急。 通过通腑化痰,使腑气通畅,痰火瘀滞得以降泄, 既可避免动阴生变,又可促进诸证的恢复,与吴 又可“一窍通而诸窍通,大关通而百关尽通”之 说颇为契合。
2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 特点与治则
苗香圃[5]认为脑梗塞的基本病机 是肾虚血瘀痰阻。其本为肾虚,其标 为痰瘀交阻。发病初期,痰瘀较重可 致腑实,宜活血化痰佐以补肾,兼顾 通腑,使浊气得降,痰瘀可化。有益 于肾虚的恢复,标本兼治,相得益彰。
2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 特点与治则
梁浩荣等[6]认为中风患者往往在急性期由于 风、火、痰、瘀内结,邪阻中焦,化燥化热而导 致腑气不通。据他们观察,病后3天出现大便秘 结或不畅的百分比分别为75.6%和 71.3%,一周 后几乎为100%。认为:腑气不通,胃肠积热可 加重火升阳亢之势,煽动浊邪蒙蔽清窍,使病情 进一步加重。通腑泻下法在治疗过程中起以下作 用①泻热开窍,下浊催醒;②平和气血,定痉安 神;③活血祛瘀,和络止血(消化道出血);④ 上病取下,降气平喘。
2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 特点与治则
王永炎院士[2]认为,急性缺血中风病人,急性期 虽有本虚,然侧重标实,标实以瘀血、痰浊为主。其 病机为,初由痰瘀互阻而中焦壅滞,升降失常,进而 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故发病后多数病人从阳化,邪 热风火充斥三焦,而致痰浊化热腑气不通。由于急性 期中焦为痰热邪实阻滞,失于升清降浊,而影响气血 运行布达,这对半身不遂和神志障碍的恢复很不利, 因此治疗上当务之急应化痰通腑。北京中医学院东直 门医院报道,依中医分型,中风属痰热腑实者占74.17%, 腑气不通在中风急性期病机中占有重要地位[3]。
1 历代文献溯源
金元·张洁古首先提出中风中腑者用三化汤 (大黄、枳实、厚朴、羌活)通下论治,最早地 把通腑法应用于中风病的治疗。其后刘河间在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中也提出“中 风内有便溺阻格,复以三化汤主治”;明·王肯 堂拟三一承气汤(大承气汤加甘草、生姜)治疗 “中风便秘、牙关紧闭、浆粥不入者”。清·沈 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指出:“中脏者病在 里,多滞九窍……中腑者病在表,多著四肢,其 症半身不遂……然目犹能视,口犹能言,二便不 秘,邪之中犹浅。”以便秘与否来判断中风病势
通腑法治疗急性缺血性 中风研究进展
目前,中风病已成为人类第二大 致死原因,在我国北方城市甚至跃居 第一大致死原因,而急性缺血性中风 占中风病人总数的75%[1]。因此,对急 性缺血中风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通腑法,属八法中的下法,近 十年来,作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重要 治法之一,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取 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就这方面的研 究进展作一探讨。
Fra Baidu bibliotek
3 临床研究
通腑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 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疗效,对其临床 研究大致可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 面。
3 临床研究
3.1 通腑化痰 王永炎院士等[2]运用化痰通腑饮 (栝蒌、胆南星、大黄、芒硝)治疗中风痰热腑 实证158例,总有效率为85.4%,并提出便干便 秘,舌苔黄腻、脉象弦滑为应用通腑法的三大指 征。针对急性缺血中风病人痰热腑实证而施以化 痰通腑治疗,一可使腑气通畅,敷布气血,祛瘀 通络,促进半身不遂好转;二可使阻于胃肠的痰 热积滞得以降除,浊邪不得上扰神明,气血逆乱 得以纠正,而防止内闭;三可急下存阴,以防阴 动于内,阳脱于外。
2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 特点与治则
邵念方[4]认为中风急性期:①血水相关,着 重化瘀利水。血瘀固然是中风病急性期的一个重 要病机,但由瘀致水是急性期的主要病理特点。 现代医学认为脑梗塞可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脑 水肿。瘀水互结的观点与之相一致。②升降逆乱, 勿忘调气通腑。中风病人急性期约半数有腹胀、 便秘。可见腑气不通是中风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 要机制。总之,邵氏认为中风急性期偏于瘀水互 结,气机逆乱,腑气不通之标实,应急则治其标, 用调气通腑,活血利水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