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精选多篇)
幼儿教师读书随笔 与大家分享《和孩子一起跳舞》
幼儿教师读书随笔与大家分享《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和孩子一起跳舞》是旅美华裔教育专家吴放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历撰写的。
全书到处弥漫着童心的味道,吴放老师所追寻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和谐的人性。
在童心篇的信笺中,每一封都展现了作者不同的观察角度。
处处体现出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关注,尤其是对盲童和肢残孩子的教育和照顾,震撼着我的心灵!在吴教授的班级中有两个不同残疾的儿童(瑞秋和盖儿),想必对她的日常教育教学制造了不少难处。
但信笺里透露出的她对“上帝特别眷顾的孩子”那种博爱和宽容,我仿佛真实地看见了瑞秋和盖儿的那份乐观和自信:他们和伙伴间和谐的交流,他们在活动中积极的表现……我感受到两位残疾儿童性格的阳光和灿烂,他们在吴教授的班级中尽情地享受着童年的快乐!残疾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影响。
吴放老师经常让新老师做的一个练习是挑出班上最让人“头痛”的三个孩子,写出每个孩子的五到十个优点和长处。
不少教师写完之后都吃惊地说,想不到这孩子居然有这么多的长处,我以前怎么从来都没有注意到呢?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倾向于用比较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一切,这就好比我们只从一个窗口向外看,能够看到的当然就很有限。
她强调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打开了许多这样的窗口,我们能够看到的自然就要全面的多了,其解释的就是“和而不同”的完满、和谐的教育理念。
每每读到这里便想起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品德叫高贵,有一种精神叫品德。
我们作为教师,爱孩子就是我们教师的职业品德。
要相信每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在我们心中,永远不能有“坏孩子”这个概念。
只有从内心热爱孩子,以诚相待,关心孩子,理解孩子,体谅并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处,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和孩子一起跳舞》教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和孩子一起跳舞》教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谁说大象不能跳舞读书笔记《谁说大象不能跳舞》是ibm公司前ceo 郭士纳写的一本自传,记录了他在ibm 公司长达9年的时间中的一些所见所闻,以及他在临危受命以后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讲述了他作为一个临危受命的ceo 是如何让一个濒临破产的巨型公司重新焕发青春,重塑企业竞争力的全过程。
整本书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掌舵领航、战略决策、ibm文化、教训篇、经验篇。
作者郭士纳是ibm公司的前任董事长,ceo。
加盟ibm之前,他曾是纳贝斯克公司的董事长兼ceo。
他还曾在著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担任公司总监。
在他加盟ibm初,ibm是个拥有庞大资源的机构,在150多个国家都有分公司,然后它每月都在以亿美元计算亏损。
而他离开时,ibm拥有同样的资源,同样的业务,然而却成为it行业的领先者。
那么郭士纳靠什么带领ibm走出低谷?面对市场地位急剧下挫、巨额亏损和士气低落的危局,作为一个完全的局外人,郭士纳并没有盲目行动,也没有轻言许诺,而是采取完全务实的策略。
他在首次公开亮相时提出了ibm要做的五件大事:第一是尽快实现盈利,第二是赢得客户信任,第三是强化服务器业务;第四是强化ibm作为整体服务提供者的独一无二的定位;第五是提高回应客户的速度和效率。
这五件大事是他最初为ibm设计的基本战略的具体体现。
这些基本战略是:保持公司的完整性、改变公司的经济模式、再造业务流程以及出售缺乏生产力的资产。
这一战略贯穿于郭士纳在ibm 重整过程的始终。
尽管郭士纳重整ibm的战略是清晰、直接和有效的,但在一个拥有20多万聪明绝顶的高级白领的企业中,对于一个没有it背景的ceo来说要贯彻执行则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
因为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和习惯本来就很难,如果这个习惯和观念背后又包含着利益,那么就更困难。
要克服这些困难,关键在于战略执行,而执行的关键又在于领导,这是郭士纳重整ibm成功的关键。
《和孩子一起跳舞》教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和孩子一起跳舞》教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到处弥漫着“和而不同”的味道,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芳香达到了高度的契合。
这种契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吴放老师所追寻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完满、和谐的人性;另一方面,吴放老师弥合人性所凭借的“教育理念”是“和而不同”的完美代名词、最佳诠释者。
在书中,吴放老师从幼儿的现实生存状况出发,探讨如何使幼儿走向完满、和谐的状态,从而使不同的幼儿通过教育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表面上,吴放老师虽然只呈现了短短50封信,引出她的幼儿教育思想,但实质上,其思想的立足点却在于个体生命的存在。
所以,抛开作者的宏观目的,其思想体系本身是弥足珍贵、值得体味的。
薄薄50封书信,字里行间到处弥漫着“和而不同”的思想之美,在一遍遍的阅读中,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可以说,作者深刻的思想中折射出的幼儿教育的闪光很美、很美,美就美在“和而不同”的渗透与彰显。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和”,不是“同”,不是单一的声音,而是强调不同声音的存在,甚至是不同声音的对抗。
这样的“和而不同”是建立在不同与差别基础之上的富于生命力的开放、多元的系统,是真正的和谐、辩证的和谐。
这种和谐在于异质要素的统一而非同一,而且,异质要素走向“和”的前提是“不同”的真实存在,对“不同”的充分承认,只有这样,异质才能产生新质,天地万物才能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境界。
中国古代文化中这种“和而不同”的智性之光,在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吴放老师经常让新老师做的一个练习是挑出班上最让人“头痛”的三个孩子,写出每个孩子的五到十个优点和长处。
不少教师写完之后都吃惊地说,想不到这孩子居然有这么多的长处,我以前怎么从来都没有注意到呢?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倾向于用比较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一切,这就好比我们只从一个窗口向外看,能够看到的当然就很有限。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以下是关于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曾多次听同行提到吴放教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这本书,今年有幸拜读了,虽未能读完,但已被它那些真实而生动的故事吸引了。
正如有位专家所说:在这本书中,吴教授以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双重身份和经验,适时地为我们架设了一座桥梁。
那些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想到,又时时令我们困惑的问题,经吴放教授深入浅出的解剖和分析,变成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蕴含着教育智慧的生动案例,引导着我们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吴教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和照顾。
在一个班级中有个别特殊儿童(盲童、肢残)的话,想必对老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但书中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吴教授对"上帝特别眷顾的孩子"的那种恋爱和宽容。
瑞秋是她接收的第一个盲童,为了迎接瑞秋的到来,教室里的布置、家具的摆设、教具的选择就都要照顾她的特别需要,对于教室里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要拉着她的手在教室里走一圈,为她讲解教室里出现的变化并让她摸一摸,用脚步量一量。
尽·管瑞秋在生活中需要很多的特殊照顾,但在学习上却没有放低要求,细心的吴教授发现了瑞秋的表达能力特别强,于是就随时把瑞秋的语言记录下来编成她自己的故事,让瑞秋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讲述她的故事,自信的种子在瑞秋的心里开始萌芽,终于瑞秋成为了班里的讲故事大王。
盖儿是个生下来双腿就患有肌肉萎缩症的孩子,虽然她需要依靠助行器和金属绑腿来行走,但老师还经常请她帮忙把教室里的玩具搬来搬去,成为颇让同伴们羡慕的小"搬运工"呢!不仅如此,盖儿可以把滑车"开"得和同伴的三轮车一样飞快,盖儿和她的小滑车还成了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
这些特殊的孩子在吴教授的班级中尽情的享受着童年的快乐,残疾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影响。
吴教授对身有残疾的孩子格外的偏爱,这种偏爱并不是表现在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上,而是始终能平等的对待他们,没有把他们的生理残疾作为孩子不能做或者不想做的借口,培养他们自信、自立、乐观的人生态度。
读《和孩子一起跳舞》有感(二)
读《和孩子一起跳舞》有感(二)闲时,我随手拿起吴放老师写的《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一书阅读起来,书中讲述的鲜活、生动事例深深的吸引了我,这些故事不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嘛,它是多么的真实贴切,仿佛是一位长者在向我们年轻的教师现身说法,传授她的教育工作经验,于是我一口气拜读完了这50封信,真是感触很深,觉得受益非浅。
为了让读者各取所需,吴放老师首先将这50封信分为“童心篇”、“课程篇”、“教学篇”、“行为管理篇”、“教师发展篇”、“家园沟通篇”、“随感篇”7个部分,然后针对每一部分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她在国内外工作的实践教学经验,分享她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让我们读者忽然觉得眼前一亮,原来可以这样的巧妙,教育于无痕。
在这么多封信中,我对“幼儿常规培养与行为自由度”一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班级常规是我们常挂嘴边也是班级管理中最基础的部分,一个班的常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幼儿成长和教师组织活动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要分散精力去维持规则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那究竟该如何让孩子们既活泼自由又能遵守一定的常规,做到“活而不乱”呢?下面我针对信中所提及的解决策略结合我们班级的实际谈谈给我的启示。
1、符合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适度”的刺激是关键: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所以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们往往会利用新奇的事物来刺激他们,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能够长些,但物极必反,如果一直不断的给予他们新鲜刺激,那么也会造成幼儿的行为问题的。
比如我曾经就尝试过在早上桌面游戏时,不断的变出新的玩具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刚开始他们也许会觉得很好玩,转移了他们依恋家长的情绪,但是慢慢的我发现他们变得不爱护玩具了,有的玩着玩着就会用力的砸玩具或者弄得满桌满地到处都是玩具,或者满教室跑,一会儿在这边玩一会儿在那边玩,完全没有耐心搭建出一个事物来,这也许就是刺激过度造成的,于是我改变方式,早上给他们提供固定的玩具,让他们慢慢熟悉每个玩具的玩法并能发挥想象搭建出不同的事物来,然后过一段时间后再提供新的玩具,这样,小朋友一方面能掌握不同玩具的玩法另一方面也不会产生厌倦心理,“适度”的刺激真的很关键很重要。
《和孩子一起跳舞》的教师读后感范文.doc
同的;对于所谓让老师头疼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仔细观察,换一个积极的角度、近距离来观察,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不少优点值得大家来欣赏和庆贺。
读完全书,回过头细细回味,就会发现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的何止孩子,还有很多。
一.我们要重新认识孩子的学习方式——从学会到会学,注重自主性。
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中,同样达到学会的目的,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方式,而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千差万别的。
就如吴放老师在“这是我的配方……”中提到的,同样是自制橡皮泥,他没有选择一步一步地教,或是请孩子对照图示制作。
而是让孩子自己尝试,配制,记录。
可以想象,这次制作出来的结果肯定是大不一样的。
但在这一过程中,成功的孩子通过这一过程总结出了成功的原因,失败的孩子在与同伴之间分享经验和相互学习中,也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不仅如此,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孩子掌握了制作橡皮泥的方法,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使孩子感悟到了粉末和液体混合后的粘稠度与粉末和液体的数量有关,当他掌握了这一方法后,他就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如泡咖啡,泡茶……再比如我们的孩子学折纸,摒弃了以前那种人手一张纸,一步一步地跟教师学的方式,先让孩子们看明白虚线、实线、箭号等符号表示什么意思,然后看着示意图练习,有看不懂的再求助于老师或同伴,通过这种学习,孩子就能举一反三了。
而且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不仅孩子的自主性慢慢得到了发挥,还提高了阅读能力(观察符号阅读符号的能力)。
我想这种自主、主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会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怎样去获得知识,这也就是可持续增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我们要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定位——从传授到引导,注重启发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在这种观念中,孩子的学习是被动的,无论是否乐意,教师教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
然而现在,教师的这种角色专变了,教师既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同时还是观察者、参与者和支持者。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精选多篇)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精选多篇)正文第一篇:《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利用空闲时间,我阅读了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一书,收获颇多。
书中,吴放老师她以一种闲谈的方式,谈到了很多方面,提到了幼儿园工作中切切实实的问题和她的处理方式,细细读来,每一封都非常的精彩,书中,她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教会我们更多处理突发事件的方式,提高应对能力。
作为一线的教师,从她的文字的阐述中我得到了许多启示。
在第一封信中,出现的主人公是乔嘉,她是个害羞又有些神经质的小女孩,不过,她很快适应了学校的环境和常规。
在幼儿园里她最喜欢美工活动和动手游戏,当同伴们用彩色水笔画画时,她却用不同颜色的笔在纸上用力地剁,使水彩在纸上四处溅开来,当同伴们用各式各样的橡皮章印画时,她却蘸着各种油泥做起来指纹画,每当妈妈来接她时,她每次扮演各种小动物,做各种各样的动作,不管她当什么,她妈妈都会和她一起扮演。
从乔嘉和她妈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母亲的爱心和宽容,当乔嘉明显地表现出和和同伴不同的行为时,妈妈没有遏制孩子的言行举止,而是为乔嘉提供了一种自由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如果她不参与孩子的创造过程,而要求孩子按照和同伴一样的发展来发展,那么,我们就看不到吴放老师笔下灵动的乔嘉了。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含着极大的创造潜力,但是我们在教学中总是强调按规则来做事,常常会忽略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来任其发展。
吴放老师教会我们“透过孩子眼里的万花筒来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每一个想法,每一幅作品,甚至每一句话,都为我们标示了一个五颜六色,富于想象的美好世界”。
在第7封信中,吴放老师谈到了幼儿园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于我当前所加入的阅读课题想关联,从中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阅读,前提是要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都说“习惯成自然”,当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孩子就会主动地读,并真正地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通用6篇)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1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到处弥漫着“和而不同”的味道,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芳香达到了高度的契合。
这种契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吴放老师所追寻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完满、和谐的人性;另一方面,吴放老师弥合人性所凭借的“教育理念”是“和而不同”的完美代名词、最佳诠释者。
在书中,吴放老师从幼儿的现实生存状况出发,探讨如何使幼儿走向完满、和谐的状态,从而使不同的幼儿通过教育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表面上,吴放老师虽然只呈现了短短50封信,引出她的幼儿教育思想,但实质上,其思想的立足点却在于个体生命的存在。
所以,抛开作者的宏观目的,其思想体系本身是弥足珍贵、值得体味的。
薄薄50封书信,字里行间到处弥漫着“和而不同”的思想之美,在一遍遍的阅读中,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可以说,作者深刻的思想中折射出的幼儿教育的闪光很美、很美,美就美在“和而不同”的渗透与彰显。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和”,不是“同”,不是单一的声音,而是强调不同声音的存在,甚至是不同声音的对抗。
这样的“和而不同”是建立在不同与差别基础之上的富于生命力的开放、多元的系统,是真正的和谐、辩证的和谐。
这种和谐在于异质要素的统一而非同一,而且,异质要素走向“和”的前提是“不同”的真实存在,对“不同”的充分承认,只有这样,异质才能产生新质,天地万物才能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境界。
中国古代文化中这种“和而不同”的智性之光,在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吴放老师经常让新老师做的一个练习是挑出班上最让人“头痛”的三个孩子,写出每个孩子的五到十个优点和长处。
不少教师写完之后都吃惊地说,想不到这孩子居然有这么多的长处,我以前怎么从来都没有注意到呢?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倾向于用比较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一切,这就好比我们只从一个窗口向外看,能够看到的当然就很有限。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火热的夏姑娘刚刚离去,温柔的秋姑娘就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人间。
秋姑娘穿着一身金灿灿的衣服。
她轻轻地来到草地上。
尽管秋姑娘的脚步轻盈,生怕惊动了小草甜蜜的梦。
但是,秋姑娘走后,小草便不像春天那样柔嫩,也不向夏天那样幽绿,而是呈现出一片淡淡的鹅黄。
秋姑娘去哪儿了?噢!原来在给大树伯伯换上金装呢!登高望去,犹如一片茫茫的金海。
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鹰展翅飞翔,还有的像演员在跳芭蕾。
地上满是落叶,想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果园里一派丰收的景象。
瞧,那挂满枝头的苹果,低着头,红着脸,多么像害羞的小姑娘呀!还有那片成熟的石榴涨红了脸,咧开了嘴,好像在给谁讲笑话呢。
再看那远处的山楂树,红得像一团团跃动的火苗,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到处都是成熟的庄稼。
眼前是一片金黄的玉米地,金色的籽粒撑破了玉米棒子的外衣。
秋姑娘悄悄地悄悄地给大地图上绚丽。
这本著作的作者是旅居美国的华裔教育专家吴放教授,书中以信笺的方式向我们描述了笔者走在幼教之路中的心路历程,收纳了吴放老师的发给好友的50封信件,分别有童心篇、课程篇、教学篇、行为管理篇、家园沟通篇、随感篇七个部分。
涵盖了教师教学的各个方面,对我的理论思考和教学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是一本好书。
喜欢书中的每一个篇章,因为是同行,更因为同样喜欢这份工作,所以在每篇文章中都有共鸣之处,从中感受到笔者对儿童、对教学、对家长的工作理念。
吴教授喜欢并善于观察儿童,在童心篇的文章中,每一篇都展现笔者不同的观察角度,有对一位儿童的跟踪观察,有对儿童互动交流过程中的偶发性观察,有对班级宠物小兔和孩子之间的活动记录,有对特殊儿童的特别观察,处处体现出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关注,尤其是特殊(盲童、肢残)的孩子的教育和照顾,让我非常感动,在一个班级中有两个不同残疾的儿童,想必对老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制造了不少难处,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上帝特别眷顾的孩子”那种恋爱和宽容,真实看见了两个小家伙的乐观和向上,他们和伙。
谈谈惩罚教育——读《和孩子一起跳舞》有感
谈谈惩罚教育——读《和孩子一起跳舞》有感阅读《和孩子一起跳舞》这本书后不禁为自己的浅薄而感到惭愧,说到底,我还是不了解孩子,还是缺乏理论的奠基。
此时,我想到前辈们给我的忠告:多看书,多积淀。
暑期有幸阅读了《和孩子一起跳舞》一书给了我很多启迪。
日常教学中,班里时不时的有一些“小调皮鬼”,他们有意无意的惹出一些小麻烦,犯一些小错误。
有些孩子经过教育后能够很好的改正,可有的的孩子却是“屡教不改”。
碰到这些问题,我常常感到苦恼:“这些孩子,怎么是这样的啊?”我常常感到着急,有时“恨铁不成钢”甚至感到生气。
现在重新想来,这些问题的产生很有可能是正常现象,《允许孩子们在行为的反复中学习与成长》就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答案,孩子们就是在这些行为的反复中学习和成长起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用宽容的心对待孩子,教会孩子正确的方式,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
而从教学方式上讲,有时采用一些“惩罚教育”,也许效果更好。
如今这个社会提倡表扬教育,很多孩子在社会和家长们的精心保护下自尊心越来越脆弱。
很多孩子经不起老师的一点批评,还有的孩子因为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言语而哇哇大哭。
难道惩罚教育真的就那么不可采用吗?记得在汪凤炎教授的教学中曾经谈到惩罚教育的两个积极的功能:一是矫正功能;二是威慑功能。
矫正功能:孩子们犯了错误往往不止到自己错在哪,经过惩罚,可以帮助他们矫正错误;威慑功能:对于其他人起到威慑的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杀鸡儆猴”。
而惩罚也存在一定弱点:(1)它并不能去除不良反应或使不良反应不再存在,而只是使某种不良行为减少或延缓发生;(2)它只是消极地限制某些行为,而不能向人们指出适合该情境的正确行为;(3)惩罚时的那种攻击性态度有时会给被惩罚者提供不好的示范,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如畏惧和紧张等;(4)惩罚是一种挫折来源。
那么要使惩罚具有负强化的效果,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汪凤炎教授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1)先教后罚(2)能不用则不用(3)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4)多用剥夺式惩罚,少用乃至不用施予式惩罚(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选择具针对性的惩罚方式(6)一视同仁(7)惩罚要言出必行(8)要及时惩罚(9)恩威并重(10)以趣施惩(11)惩罚不可没完没了(12)惩罚原因要讲清楚(13)父母或老师应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14)惩罚应是可预见的(15)允许将功补过(16)应观察孩子是否想通过不合适表现引起大人或老师的关注以上的原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使用和领会,只有我们合理使用“惩罚教育”,我们才能做到“允许孩子们在行为的反复中学习与成长”。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精选11篇)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精选11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1拿到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忍不住在心里问了自己几个问题,这会是一本什么书?里面有些什么内容?这些内容以什么形式为主?会有很多理论方面的知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粗粗地翻到目录处,发现这本书的作者将这本书分为童心篇、课程篇、教学篇、行为管理篇、教师发展篇、家园沟通篇、随感篇等七个篇章,在这些篇章里,而作者对于每个篇章的需求以书信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籍……首先,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忘记了自己是一名读者,而是感觉有一位幼教方面的专家在跟自己在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作者吴放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用高深独道的理论与具体而微的实践紧密结合,像故事一样说给我们听,让我们读起来也不是那么枯燥,而且受益匪浅。
在第十封信“幼儿美术欣赏的特点”中作者提到,“美术作品的欣赏并不需要与理解同步,尤其在幼儿阶段,让幼儿学会欣赏比学会理解要重要得多,也有益得多”,另外还提到了“欣赏是需要培养的一种思维习惯,我们做老师的都有责任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度过童年,学会欣赏美、喜爱美、追求美”,接着就“如何帮助幼儿融入与参加欣赏过程”这一问题提出了五大要点,通过这封信的阅读,让我对美术欣赏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会或多或少的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而且在欣赏的过程中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更加深入地去欣赏,所以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到底孩子们都看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欣赏过程他们到底得到了什么呢?而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因为他们生活经验的不同,能力的差异,所以欣赏的过程也应该循序渐进,为了避免欣赏的枯燥,欣赏的方式也应该多变。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书心得
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沈凤鹤拿到这本书,细细品味书名,简单中却又透着一丝神秘,另人很是向往。
和孩子一起跳舞,不难看出,书中的孩子是幸福的;和孩子一起“跳舞”,作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又收获到了怎样的意外呢?看过第一封信,我就被吴老师生动的例子给吸引了。
同时我也感到庆幸,因为这本书和我们以往所拜读过的不一样,这些事例是紧贴我们生活实际的,我相信它带给我的不光是启发。
在第一段话中,吴老师就告诉我们|:孩子们每天都会教给我很多东西,他们教我把空洞的教育理论变成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他们更教我保持一颗童心,学会用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而这个世界真的就变得美好多了。
在她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鲜明的个性,就像信中所说的乔嘉,老师会因为孩子的一句话而高兴一整天。
可想而知,孩子在她的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
乔嘉的每一次手工活动,在老师看来都是那么的富有创意,也许在我们看来那些可能只是几张会惹人生气的画纸。
不同的老师眼光真的是有所不同?我想,那是对待孩子的态度有所差异,所以才导致了看待孩子作品的眼光也有所差异。
从信中得知,吴老师很喜欢和孩子交谈,她喜欢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所做的每件事情,她都能从孩子角度出发去看待,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
我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是快乐的,老师也能从孩子天真、充满想象的创作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和乐趣,而不会为了那些看似是一堆“乱七八糟”的作品而生闷气了。
文中还提到了孩子的妈妈丽莎,为什么吴老师在文中对于孩子和妈妈的对话、动作会描述的如此生动,我想,如果没有细心观察和一颗爱孩子的心,是很难描述得如此细致入微的。
回过头来,审视一下自己的言行,是不是总是在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要求孩子呢?平时会花多少时间来了解孩子,真正满足孩子的需求呢?和孩子一起跳舞,也许就是:走进孩子的世界,充分尊重、细心观察,体会成长、体验快乐。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跳舞吧!“理论就像我们的左手,实践就像我们的右手,当我们用两只手协调工作时,效率就会高得多。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和孩子一起跳舞》是旅美教育学者吴放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历撰写的,作者将自己的教育生活以简洁朴素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故事,书信的形式娓娓道来,读起来倍感亲切。
书中从儿童篇、课程篇、教学篇、行为管理篇、教师发展篇、家园沟通篇、随感篇纪录了作者所看、所听、所做、所想的一些事例直观而又生动的刻画了幼教工作的多姿多彩,一封封信抨击在我心灵深处,处处流露出作者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善于倾听与理解儿童;具有敏锐的专业的眼光,仔细观察与及时捕捉生活中的小事,通过环境的创设,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这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既有精深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值得我用心去学习与效仿的。
《行为管理篇》中有这样的一篇文章《允许孩子们在行为的反复中学习与成长》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你班上有这样的一个孩子,平时常会犯一些错误,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很容易接受,但不久又会犯一些小错误。
”让我想到我班也有一个幼儿正是文中所讲的那样,记得梁梁刚插班进来时,他非常好动,总是喜欢这里摸摸,那里挤挤的,平时我行我素,开展活动时也不认真,于是我们开始教育他,他很容易就接受了,但好景不长,没几分钟有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些幼儿甚至开始响应他,一起这里摸摸,那里挤挤,再教育他时,又会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那样了。
”我们只知道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动作,行为往往比较冲动,想到什么就是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但《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了我不一样的想法,当孩子反复出现“问题行为”时,老师不妨自我反省一下,先看看自己的教导方法是不是合适,有时候,只要改变一下方法,效果就可能好得多。
于是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从“值日生”工作做起,给他一些小小的任务,并且要求他不能影响其他的孩子开展各种活动。
在这过程中,他的“问题行为”也慢慢的好转了许多,有时还能成为老师的小帮手。
儿童是富于想象的。
书中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乔嘉,她每天放学离开幼儿园有一个固定节目,扮演各种角色与母亲游戏,通常是小动物,偶尔也会当一两次其它角色。
和孩子一起跳舞的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跳舞的读后感曾屡次听同行提到吴放教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这本书,今年有幸拜读了,虽未能读完,但已被它那些真实而生动的故事吸引了。
正如有位专家所说:在这本书中,吴教授以理论研究者和教育理论者的双重身份和经历,适时地为我们架设了一座桥梁。
那些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想到,又时时令我们困惑的问题,经吴放教授深化浅出的解剖和分析,变成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蕴含着教育智慧的生动案例,引导着我们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吴教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和照顾。
在一个班级中有个别特殊儿童(盲童、肢残)的话,想必对老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会带来很多的费事,但书中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吴教授对“上帝特别眷顾的孩子”的那种恋爱和宽容。
瑞秋是她接收的第一个盲童,为了迎接瑞秋的到来,教室里的布置、家具的摆设、教具的选择就都要照顾她的特别需要,对于教室里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要拉着她的手在教室里走一圈,为她讲解教室里出现的变化并让她摸一摸,用脚步量一量。
尽管瑞秋在生活中需要很多的特殊照顾,但在学习上却没有放低要求,细心的吴教授发现了瑞秋的表达才能特别强,于是就随时把瑞秋的语言记录下来编成她自己的故事,让瑞秋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讲述她的故事,自信的种子在瑞秋的心里开始萌芽,终于瑞秋成为了班里的讲故事大王。
盖儿是个生下来双腿就患有肌肉萎缩症的孩子,虽然她需要依靠助行器和金属绑腿来行走,但老师还经常请她帮助把教室里的玩具搬来搬去,成为颇让同伴们羡慕的小“搬运工”呢!不仅如此,盖儿可以把滑车“开”得和同伴的三轮车一样飞快,盖儿和她的小滑车还成了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
这些特殊的孩子在吴教授的班级中尽情的享受着童年的快乐,残疾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影响。
吴教授对身有残疾的孩子格外的偏爱,这种偏爱并不是表如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上,而是始终能平等的对待他们,没有把他们的生理残疾作为孩子不能做或者不想做的借口,培养他们自信、自立、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她眼里他们已经不是“才能的儿童”,而是“有不同才能的儿童”。
旅美幼教专家《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旅美幼教专家《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暑假里阅读了旅美幼教专家吴放的作品——《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
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封信,都让我感触很深,因为它与我们的工作太贴近了。
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更可以从书中感受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益处,会从身边小事中悟出大道理。
读到第十封信的时候,吴放老师说到了美术欣赏活动,说实话在我们课程中美术欣赏活动相对较少,因此,自己对如何组织美术欣赏活动有些无从下手。
看来吴放老师的想法,对我的启发很大。
书中首先将什么是美术欣赏活动进行了阐述,吴放老师是站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文字的角度进行理解,她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欣赏能力要从幼时开始培养。
欣赏并不需要与理解同步”。
接着她就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幼儿融入与参与欣赏过程,从欣赏的过程、欣赏的范围、欣赏的持续性、欣赏的趣味性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借鉴,从中我结合自己周围的环境和幼儿的特点,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在组织幼儿欣赏活动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怎么做:1.有双发现美的眼睛美随处可见,凡视觉所能触及的事物几乎都存在美,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形式的美。
但是如果没有审美的目光却又会视而不见。
对美的事物的观察兴趣,感觉的灵敏性,是要靠引导和训练才得以提高的。
幼儿好动、好问,对客观事物充满好奇心和广泛关注的天性,正是开发和培养审美感觉的好时机。
2.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和审美能力及绘画的创造表现能力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与幼儿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幼儿感兴趣的有关内容。
如小班以欣赏表现花草为主,穿插些单体结构的动物如小鸡、小鸭、小象、小鱼、乌龟等,积累丰富的表现形象经验;中班以欣赏表现树木、动物、建筑及服装、玩具为主,穿插些抽象作品的欣赏,使幼儿对色彩的冷暖倾向有所感知;大班以欣赏名画为主,使幼儿对色调、构图、色彩的情绪等有所感知,并尝试在表现活动中加以运用,以提高审美表现能力。
3.灵活组织的教学教师在幼儿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承担了引导者和欣赏伴侣的角色。
读《与孩子一起跳舞》一书有感
读《与孩子一起跳舞》一书有感读《与孩子一起跳舞》一书有感暑假里看了吴放老师一书《和孩子一起跳舞》,书中的50篇文章按照内容大致分成“童心篇”、“课程篇”、“教学篇”、“行为管理篇”、“教师发展篇”、“家园沟通篇”和“随感篇”7个部分。
书中收集的文章记述了吴放老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思考,并以一个个故事和一次次反思的形式呈现。
读了之后感觉轻松有趣,很受启迪。
特别是《教学篇》中的“根据教学主题设计区角活动”这一章节,书中先抛出一个问题:教师如何将区角活动与教学活动中的材料有机地统一起来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然后先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剖析,首先做好主题策划、开展综合教学。
其次通过一个个的教学主题,教师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地集合起来,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幼儿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和游戏活动进行同化和顺应,触类旁听,在学习的迁移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高。
再者,在迁移的过程中,结合主题要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设置合适的区域,提供相应的区域材料。
以下,结合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依据主题有效整合区域内容区域活动的内容应主要源自主题活动,成为主题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区域活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与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能有效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实现集体教学、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三者的有效结合,给孩子创造多种表达的途径,提高孩子学习的质量。
例如在“中国娃”主题中,我们事先把中国地图、四大发明、名胜古迹等有关的图片布置在科学角、搭建区的墙面上,幼儿在抬头之余,就不自觉的对图画进行观察、讨论。
在集体活动时,他们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教学活动就很容易达到活动目标,孩子们对祖国的地大物博,文化精深有了很深的印象,中国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又如在《中国功夫》活动时,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这首歌意犹味尽,听到音乐响起,就自然地摆起动作,所以在小组活动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音乐,鼓励幼儿进一步进行动作的创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第二篇:《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朱晓岚
《行为管理篇》中有这样的一篇文章《允许孩子们在行为的反复中学习与成长》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你班上有这样的一个孩子,平时常会犯一些错误,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很容易接受,但不久又会犯一些小错误。
”让我想到我班也有一个幼儿正是文中所讲的那样,记得刚刚中班插进来时,他非常好动,总是喜欢这里摸摸,那里挤挤的,平时我行我素,开展活动时也不认真,于是我们开始教育他,他很容易就接受了,但好景不长,没几分钟有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些幼儿甚至开始响应他,一起这里摸摸,那里挤挤,再教育他时,又会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那样了。
”我们只知道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动作,行为往往比较冲动,想到什么就是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但《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了我不一样的想法,当孩子反复出现“问题行为”时,老师不妨自我反省一下,先看看自己的教导方法是不是合适,有时候,只要改变一下方法,效果就可能好得多。
于是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从“值日生”工作做起,给他一些小小的任务,并且要求他不能
影响其他的孩子开展各种活动。
在这过程中,他的“问题行为”也慢慢的好转了许多,有时还能成为老师的小帮手。
儿童是富于想象的。
书中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乔嘉,她每天放学离开幼儿园有一个固定节目,扮演各种角色与母亲游戏,通常是小动物,偶尔也会当一两次其它角色。
这在孩子们的生活里随处可见,除了把自己想象成各种角色外,孩子也会把各种事物想象成有生命的对象(即泛灵说),孩子还会将一种物品想象成另一种物品,或者做一个动作来代替。
正是有丰富的想象,孩子才能顺利地游
戏,在想象与游戏中,孩子们的身心是愉悦的。
第三篇:《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行为管理篇》中有这样的一篇文章《允许孩子们在行为的反复中学习与成长》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你班上有这样的一个孩子,平时常会犯一些错误,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很容易接受,但不久又会犯一些小错误。
”让我想到我班也有一个幼儿正是文中所讲的那样,记得梁梁刚插班进来时,他非常好动,总是喜欢这里摸摸,那里挤挤的,平时我行我素,开展活动时也不认真,于是我们开始教育他,他很容易就接受了,但好景不长,没几分钟有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些幼儿甚至开始响应他,一起这里摸摸,那里挤挤,再教育他时,又会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那样了。
”我们只知道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动作,行为往往比较冲动,想到什么就是什么,看到
什么就说什么。
但《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了我不一样的想法,当孩子反复出现“问题行为”时,老师不妨自我反省一下,先看看自己的教导方法是不是合适,有时候,只要改变一下方法,效果就可能好得多。
于是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从“值日生”工作做起,给他一些小小的任务,并且要求他不能影响其他的孩子开展各种活动。
在这过程中,他的“问题行为”也慢慢的好转了许多,有时还能成为老师的小帮手。
儿童是富于想象的。
书中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乔嘉,她每天放学离开幼儿园有一个固定节目,扮演各种角色与母亲游戏,通常是小动物,偶尔也会当一两次其它角色。
这在孩子们的生活里随处可见,除了把自己想象成各种角色外,孩子也会把各种事物想象成有生命的对象(即泛灵说),孩子还会将一种物品想象成另一种物品,或者做一个动作来代替。
正是有丰富的想象,孩子才能顺利地游戏,在想象与游戏中,孩子们的身心是愉悦的。
“孩子像太阳,每天把光明带给我们;孩子像星星般闪耀,颗颗都放射出它特有的光芒;孩子像花儿朵朵,只要得到足够的时间、关爱与耐心,他们就会绽放;孩子像湿的水泥,千万当心你会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无法磨灭的印记……”孩子就是这样的,需要成人多一些关注,少一些干涉;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制止;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责备,才能长成参天的大树,成为社会的栋梁。
用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保持一颗童心,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也祝愿大家拥有美好的心灵,永葆青春的活力。
第四篇:和孩子一起跳舞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美在“和而不同”
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到处弥漫着“和而不同”的味道,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芳香达到了高度的契合。
这种契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吴放老师所追寻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完满、和谐的人性;另一方面,吴放老师弥合人性所凭借的“教育理念”是“和而不同”的完美代名词、最佳诠释者。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和”,不是“同”,不是单一的声音,而是强调不同声音的存在,甚至是不同声音的对抗。
这样的“和而不同”是建立在不同与差别基础之上的富于生命力的开放、多元的系统,是真正的和谐、辩证的和谐。
这种和谐在于异质要素的统一而非同一,而且,异质要素走向“和”的前提是“不同”的真实存在,对“不同”的充分承认,只有这样,异质才能产生新质,天地万物才能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境界。
总之,不管是吴放老师整本书所折射出的智性光芒,还是具体层面所流露出的教育光辉和“美”的光彩,都无不洋溢着一种“和而不同”的和谐之美。
而这种美正是幼儿教育思想的坚实根基,倘若抽掉了这种根基,幼儿教育概念的提出及其论述便是形同虚设,没有分量可言。
所以,一切教育之美就美在“和而不同” !
第五篇:上帝的孩子在跳舞
上帝的孩子在跳舞
小时侯曾经被大人哄骗说吃下去的种子会在肚子里生长,长大了会从头顶冒出来,伸出枝丫,开花然后结果,很是相信,然后就很担心吃下去的葡萄籽西瓜籽什么的会不会一起在身体里生根、发芽。
那时候甚至拒绝喝水,心想它们会不会渴死在肚子里呢?直到后来吃了很多的水果籽,却仍不见什么冒出头顶,我才意识到它们在被摘下果树的那一刻可能已经死去了。
希冀
我没想过我会那么认真的记忆那些小事情。
可我现在却愿意相信头顶会冒出植物来。
不过我现在也不知道是我放弃了,还是它们放弃了。
我常跟周围的朋友说我要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我对父母说我一定要考一个你们期盼的好成绩;可我却对自己说你真虚伪,你的学习成绩仍然在渐次下降,并且像是无底洞,不知何时才是一个尽头。
脑海里很多画面闪进闪出,有的很多都模糊了,泛黄了。
我觉得我真的像在演一部关于我的电影,无数次重复那些画面,我看到爸妈忽而骄傲的的脸,忽而哭泣的嘴角。
我觉得我可能再也完不成小时侯要达到的梦想了。
吃下去的种子真的再也发不了芽了吗?
追梦
突然有一天,小时侯的玩伴送给我一段话:在活着的每一天,跳舞吧,用脚尖着地,手指几乎要穿破满涨,着蓝色的天空,满身伤痕,我们都是勇敢的孩子,当猜忌与恐惧对着我们长牙舞爪的时候,幽默与爱,将是我们最,后的温暖防线。
我知道这段话其实是五月天专辑里的歌词,不过我却好像又看到希望。
人生有多少磨难,而世界又有多少奇迹啊!口吃的孩子成长为了秦王仰慕的纵横之士;被老师认为智障的少年成长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甚至一个不会说话不能写字不能行走的年青人竟在勇敢地探求未知世界并得
到了世人的认可人美啊,不管你在经历着什么,承受着什么;上天在我们心中撒下的是同样的种子,努力就会发芽!
我们都是神的孩子,勇敢的跳吧,在这人世的舞台上!
更多文章:
神的孩子全跳舞
《我的雀斑会跳舞》读后感
我的雀斑会跳舞读后感
《会跳舞的向日葵》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