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98地理统计图的判读含解析人教版.doc
2021届高考地理复习重点突破: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含详解)
2021届高考地理复习重点突破: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含详解)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区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读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1.关于该地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B.该地中部地区为刚果盆地C.F地附近的山地为安第斯山脉D.G地形区大部分位于阿根廷境内2.E地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下图为某区域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3.该区域位于()A.北非西部B.印度半岛西部C.大洋洲西部D.南美洲西部4.与图示沙漠核心区自然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A.河流稀少B.终年炎热C.植被稀疏D.光照强烈5.图示海岸沙漠区常见大雾弥漫,其成因主要是()A.沿岸暖流增湿B.海水蒸发强烈C.沿岸寒流降温D.大气对流旺盛读“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6.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A.地势起伏大B.中间高四周低C.山河相间D.北高南低7.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A.水量小B.落差小C.有冰期D.水位变化大读“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8.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A.亚寒带针叶林B.热带雨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C.③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D.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读“某区域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0.上图是一张()A.等高线地形图B.分层设色地形图C.地形素描图D.地形剖面图11.判断该区域的地势起伏情况()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南高北低D.北高南低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课件: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20
40
60
80
0 100 %
第一产业
活学活用
图1 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图1回答1—3题
• 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 • •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三)
地理统计图表
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之一:
• 以地理图表切入,重视地理图表的解 读和地理问题的研究。 从福建高考以及其他各省市的地理高考 试题看,统计图表是每年必定会涉及到的 考点。
• 对地理高考试题中统计图表的研究: • (1)在统计图表的试题中,涉及到的知识面 比较广:自然地理里的大气污染、大气环境保 护、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水、气温)、 自然灾害、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里的农业、 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业、旅游、文化、 能源等; • (2)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统计图表的形式多 种多样,主要以数据据表格、曲线统计图、扇 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为主要呈现方式。有 新颖性、综合性的。 • (3)高考地理试题中,以统计图表设计的试 题难度一 般不大,以中等难度、简单题偏多。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年份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年份
年径流量(亿立 方米) 500 400 降水量 –(1)坐标图 (mm) 300 100 曲线图:如气温曲线图 •直角坐标图: 200 – 柱状图:如降水柱状图 折线图 100 50 • 斜角坐标图:直角坐标图的变形 0 兰 4500 州 3000 4 1 -10 0
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解析版)
2022届新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1~3题。
1.地质历史时期,图示区域曾经是( )A.高原地形,沉积物深厚B.由海变陆,海岸线进退频繁C.浅海环境,气候温暖湿润D.位于大陆中心,泥沙来源丰富2.图示地区曾经发生过地壳运动,其判断依据是( )A.花岗岩侵入地壳的上部B.上覆沉积物形成较晚C.各种岩石沉积厚薄不一D.岩层倾斜、断裂错位3.图示岩石的形成年代,由老到新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答案 1.C 2.D 3.B解析:第1题,图中③为石灰岩,而石灰岩形成于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C对,D错;高原地形因地势高,不利于接纳沉积物,A错;图中岩层信息中不能表明当地海岸线进退频繁,B错。
第2题,花岗岩侵入地壳的上部属于岩浆活动,A错;上覆岩层形成较晚,指的是岩石形成的年代,B错;各种岩石沉积厚薄不一,与地形、地势和泥沙来源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不一定是地壳运动的结果,C错;地壳运动会引起岩层的弯曲变形和断裂错位,图中②附近岩层出现不连续断裂错位的现象,图中沉积岩层发生了明显的倾斜,由此证明图示地区曾经有地壳运动的发生,选D。
第3题,图中②③④三个沉积岩层中,②位于最下,应最先形成,岩石最老,从老到新排列顺序是②③④。
图中①岩石为花岗岩,该侵入岩侵入到②③④岩层中,说明该岩石形成于④岩层之后。
选B。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岩层⑥B.岩层②断裂之后相对下降C.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不同D.⑤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5.图中区域( )A.a处适宜开凿隧道可防水渗漏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d区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答案 4.C 5.A解析:第4题,从图中看,岩层⑥被断层①切断,故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⑥,A错。
从图中的断裂处看,岩层②断裂之后左侧相对上升,右侧相对下降,B错。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人文地理 第三章真题专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当地农民多在3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 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 止混播,图3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 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加纳可可带以北的 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 农忙主要在其湿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 征。(3分) 答案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一年内有 两个干季和两个湿季。
5~7题。
6.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
√C.降低生产成本
B.减少水土流失 D.减少蒸发
1 2 3 4 5 6 7 8 9 10
据材料可知,当地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劳动力流失、 人力成本上升、农田收益降低等问题,从“双季稻 +油菜”到“单季稻+小麦”是为了减少繁重的田 间劳作,提高机械化水平,适应劳动力流失的现状, 降低生产成本;水稻收割后,不经翻耕播种小麦本 质上还是这一目的的延续,C项正确。 土地不经翻耕,稻茬无法还田,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得不到改善,并不能提高 产量,A项排除; 土地不经翻耕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蒸发,但不是主要目的,B、D排除。
第1讲
真题专练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2·6月浙江选考)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
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完
5~7题。
7.近年来,该地
A.种植结构复杂化 C.田间管理精细化
B.复种指数提高
√D.种田大户增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气候类型的判读
夏雨型
冬雨型 全年降水主要集中 在冬季
第三步:以水定型
全年降水多且均匀 年雨型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洋全形流年降水主要集中 在夏季
夏雨型
冬雨型 全年降水主要集中 在冬季
少雨型 全年降水稀少
热带气候类型
年雨型
热带雨林 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 气候
热带气候类型
年降水量为 750-1000mm
年降水量为 1500-2000mm
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温曲线 降水柱状图
第一步:确定半球
北半球
最高月均温出现在7月或8月 (或最低月均温出现在1月或2月)
第一步:确定半球
南半球
最高月均温出现在1月或2月 (或最低月均温出现在7月或8月)
第二步:以温定带
热带
最冷月均温15℃以上
第二步:以温定带
亚 热带
最冷月均温0℃-15℃之间
第二步:以温定带
再见
年雨型
夏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热带雨林 气候
热带草原 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亚热带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 气候
夏雨型
亚热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
年雨型
夏雨型
地中季 风气候
温带气候类型
夏雨型
少雨型
温带季风 气候
温带大陆性 气候
温带
最冷月均温0℃以下
第三步:以水定型
全年降水多且均匀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形 洋流
年雨型
第三步:以水定型
全年降水多且均匀 年雨型
人教版届高考地理强化复习专题三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1)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内容,分析 横坐标与纵坐标所示要素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 分配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
(2)根据“柱”或“线”的长短,读准对应的坐标数值, 分析其变化趋势。
(3)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 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 和程度,并对地理事物峰、谷值及谷峰变化进行分 析,总结出地理规律。
第(1)题,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即自然增长率在 过渡期最大(可从两条线的距离看出);第(2)题,图中 所示工业中期自然增长率下降,但表示人口数量的曲线 仍在增长(易被忽略)。
1.二维坐标统计图及其判读 二维坐标统计图又叫平面直角坐标图,用横、纵坐标 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 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 时空变化规律。二维坐标可分为Y轴向上、Y轴向下和 多项Y轴三类。一般用曲线、折线、直线、点等来表示 横、纵坐标上两个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读图时既要有 定性的认识,又要做定量分析。判读的基本方法是:
分析思路:①确定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②思 考横坐标和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③对曲线的 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内容与横坐标内 容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 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 小;④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
3.圆形图(包括扇形图、饼状图等) 圆形图是以几何图形——圆形的面积大小表示地理数 据资料的统计图。这种图在反映总体内部结构时,比 柱状图更为清晰。
分析圆形图的一般思路是:①看图例或者图中文字说 明,了解该图反映的是哪些地理事物;②对这些内容进行 “再现”,在脑子里呈现相关的知识点;③看图中比例的 排序关系;④思考每一图例或主要图例所对应的地理事物; ⑤揭示反映的问题,做出科学的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 议与对策。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共张
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可确定
(quèdìng)为9月23日前后的光照图。
第七页,共41页。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典例剖析】 (2010·上海地理改编)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 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此时晨昏线与经 线夹角为23°26′。读图回答(huídá)问题。
第十七页,共41页。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4.五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
射点
(1)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
地方(dìfāng)时为6:00。如图4中C点。
(2)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地方(dìfāng)时为18:00。如图4中A点。
(3)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
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
如图中阴影区域为夜半球,A、C
两点的地方时相同且所在弧线两侧的
日期(rìqī)不同;B、C两点永远昼夜等长,
且两点的经度差为90°;D为BC的中
点。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8:00 B.9:00 C.20:00 D.0:00
(2)图中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
A.66°34′ B.90° C.0°
第四页,共41页。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4.矩形投影图 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 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shíjì)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 远,变形越大。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 道上的日出(6时)日落(18时)时间等。
第五页,共41页。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区域能源开发利用(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区域能源开发利用一、选择题2017年11月,中国第一块、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在成都成功下线。
这种玻璃的光电转化率高达17.8%,被誉为“挂在墙上的油田”。
碲化镉“发电玻璃”的生产,为大规模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产品最大制造国之一,但产品多停留在代加工阶段,虽然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推广使用,但我国仍然属于太阳能“应用小国”。
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我国还只是太阳能“应用小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政策滞后 B.资金短缺C.技术不够成熟 D.市场狭小2、碲化镉“发电玻璃”的推广应用,将有利于( )A.加快进入“石油时代”B.缓解全球变暖C.消除酸雨危害D.遏制旱涝灾害答案:1.C 2.B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产品最大制造国之一,但产品多停留在代加工阶段,说明我国技术不够成熟,从而导致我国还只是太阳能“应用小国”。
第2题,碲化镉“发电玻璃”的推广应用,将会增加太阳能的利用,从而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但是不能消除酸雨危害,也不可能遏制旱涝灾害。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技术。
但其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故其一度被电网“抛弃”。
为此,我国某公司提出并实施了水光互补项目。
所谓水光互补,就是当太阳光照强时,用光伏发电,水电停用或者少用;当天气变化或夜晚时,通过电网调度系统自动调节为水能发电,以减少天气变化对光伏发电的影响,从而获得稳定的电能。
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省份中,最适合实施水光互补项目的是( )A.贵州省 B.青海省C.吉林省 D.江苏省4.大规模铺设光伏电池板会( )A.提升地表温度B.误伤途中飞鸟C.增加土壤湿度D.抑制杂草生长5.水光互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 )A.扩大水库库容B.改善当地气候C.节能减排D.减少输电损耗答案:3.B 4. C 5.C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水光互补项目需要在太阳能和水能资源都较丰富的地区实施,青海省太阳能和水能资源都较丰富。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 真题专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2)2001~2020年,图2中国家稻米产量的变 化趋势是__增__加__,简析其原因。(3分) 答案 主要是单产提高,部分国家播种面积 增加。 (3)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图2中国家稻米 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4分) 答案 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严格保护耕地,控制 非农占用;加大技术投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本大题答案仅供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说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的原因本质是分析海南省 水稻种植的不利农业区位条件,应从水源、自然灾害、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 析。材料信息表明,当地“一年二熟”“一年三熟”仅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 由此推断,当地大部分地区水源不足,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许多地区无法达 到一年三熟,甚至一年二熟;海南省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夏秋多台风,台风往 往给当地水稻带来毁灭性灾害,从而影响农民种两季或三季稻的积极性;由表 格可知,海南水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小,这是由于水稻种植经济效益较低, 一些地区种一季稻外,其他时间当地农民往往更愿意种植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 物,从而提高经济收入,因此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
1 2 3 4 5 6 7 8 9 10
(全国文综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
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
重要任务。右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
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3~5题。
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
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2讲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判读讲练含解析
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1.学会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理解比例尺的性质、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掌握等高线图的特征、判读和应用。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学会绘制和判读地形剖面图。
(地理实践力)1.以地图为载体,考查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频度较高。
2.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综合题在区域等高线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
[教材整体感知])[再现基础知识]一、地图三要素三要素是指地图上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的定向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乙的定向方法是指向标定向法;图丙的定向方法是经纬网定向法。
(2)甲、乙两图的比例尺较大的是乙。
(3)图甲中A地位于B地的西北方位,B地位于C地的正东方位。
图乙中河流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
图丙中,F地位于E地的东北方位,F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位。
2.将一张1∶10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1∶50__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上图)。
若将一张1∶5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缩小1/2,则新图比例尺为1∶100__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1/4(见上图)。
二、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甲地的海拔为1__500 m,乙地的海拔为500 m。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__000 m。
2.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又称高程)相同,并且都以海平面作为0米。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板块构造与山地的形成(讲义)(解析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 板块构造与山地的形成历年考情:考题分值考点题型命题情景2019年江苏卷3-4 4 山地的形成选择题野外地质考察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和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7 24综合题玄武岩不同山体类型的演化地貌形成一、板块构造理论山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内力的作用之下。
地球的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
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产生板块的运动。
(一)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①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板块。
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板块边界则是岩石圈活动频繁地带;②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③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作水平运动。
注意:①北冰洋分属于亚欧板块及美洲板块。
②大西洋是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亚欧板块张裂而形成。
③印度洋板块的三块较大陆地:澳大利亚、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及印度半岛。
④赤道穿过六大板块(太平洋东部有一部分属于南极洲板块)。
⑤南美洲落基山脉是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易混概念辨析:①板块是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地理单元。
地壳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②海沟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底部形成的。
裂谷则是陆地板块张裂形成的。
【常考的板块边界】(二)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1.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印度洋等)海岭、即大洋中脊――多隐没在海水之中,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2.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注意】全球消亡边界主要为两条: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全球高大山脉基本上位于此地,这里也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九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提升练九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泉州模拟)阿姆河上游流域东南部为高海拔山区,海拔约800~6 100 m,平均海拔约 3 600 m。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511 mm,其中雨、雪、冰产流比例为18∶67∶15。
图1为阿姆河上游流域图,图2为阿姆河产流区降雨和降雪量,融雪、融冰产水量年内变化过程图,(径流水深=径流总量/流域面积)。
据此回答1~3题。
1.阿姆河上游流域水汽输送主要借助( )A.盛行西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极地东风2.该流域融雪期从3月持续到7月,融雪期长的原因是 ( )A.积雪厚度大B.海拔高差大C.纬度跨度大D.气温回升慢3.受水源补给综合影响,推测阿姆河上游流域出口甲处径流峰值可能出现在( ) A.2月上旬 B.4月上旬C.6月下旬D.8月下旬【解析】1选A,2选B,3选C。
第1题,由材料可知,阿姆河上游流域海拔较高,且从经纬度判断,应位于西风带内,盛行西风带来水汽受到山地抬升作用,降下地形雨。
东北季风与极地东风从高纬度吹来,不会产生降水。
西南季风会受到伊朗高原及帕米尔高原等南部高大地形阻挡,不会深入,无法给该地带来降水。
第2题,阿姆河以季节性积雪和高山冰川融水为主,从3、4月开始,从下游到中游,各个高度带依次融化,先从地势较低处开始,然后转移到地势较高处,形成长时间的汛期,形成其融雪期长的原因为海拔高差大。
第3题,由材料可知,阿姆河上游流域的补给比例为18∶67∶15,即其径流占比最大的为融雪补给,结合图2可知,6月份融雪量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2月上旬气温低,积雪产生的径流很少。
4月份虽然融雪产流较大,但是降水较少。
8月下旬,降水少,融雪也较少,不是径流最大时间。
(2019·河南联考)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如图为智利I至Ⅻ各地区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统计图。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练习)(解析版)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基础巩固】(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完成第1题。
1.图中序号所在区域自然带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A【解析】1.读图可知,①②所在的区域为美国东北部,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类型相同,A正确。
③区域地处30°N-40°N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区域地处美国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CD错误。
故选A。
(2020·安徽高三月考)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高黎贡山北段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调查发现,该地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随着海拔上升,该地()A.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少B.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增多C.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D.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3.该地海拔31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主要取决于()A.土壤变化B.降水变化C.气温变化D.坡度变化4.海拔3100米以上草本物种丰富度增多,主要原因是木本植物的变化改变了()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D.蒸发条件【答案】2.D 3.C 4.A【解析】2.随海拔上升,木本植物丰富度波动减少,AB不对。
随海拔上升,草本植物丰富度在2900米时最低,然后又增加,故呈先减后增的趋势,C不对,D对。
3.根据图示,该地海拔3100米以下,木本和草本植物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都在降低,故影响因素是气温降低导致的热量不足,C对。
土壤、降水、坡度变化也会影响物种的丰富度,但是无法确定在该海拔范围内这些要素的变化趋势,如一般来说降水应该是先增多后减少,ABD不对。
故答案选C。
4.海拔3100米以上木本植被的丰富度较低,草本物种丰富度增多,则说明是木本植被的减少使草本植被获得了更多的光照,A对。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一、选择题在距离地球约4.2光年的某恒星(比邻星)的宜居带内运行的一颗行星(比邻星b)可能拥有广阔的海洋,这增加了其支持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下表为地球与比邻星b相关信息比较表。
据此完成1~2题。
质量与中心恒星距离温度、光照空气、水公转周期中心恒星表面温度地球 1 1.5亿千米适宜可观365天6 000K左右比邻星b 1.3 700万千米适宜可观11.2天小于3 000K1.下列关于比邻星b支持生命存在条件的推测,最全面的是( )A.适当的质量,离中心恒星适中的距离B.适中的公转周期,中心恒星适当的表面温度C.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液态水D.适当的质量,适中的公转周期2.下列关于比邻星的描述,合理的是( )A.比邻星正在不断地进行核聚变反应B.比邻星的最主要成分是氦C.比邻星是一颗较大的行星D.比邻星的主体辐射波长比太阳短解析:第1题,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四个:一是安全的宇宙环境,二是行星表面适宜的温度,三是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四是液态水。
故选C。
第2题,稳定的恒星最主要的成分为氢,氢核聚变是恒星的主要能量来源,A正确、B错误;材料信息已经表明比邻星为恒星,C错误;物体的主体辐射波长与物体的温度呈负相关,由材料信息可知比邻星的表面温度比太阳的表面温度低,所以主体辐射波长应比太阳长,D错误。
答案:1.C 2.A(2021·济南高三模拟)内蒙古西部草原居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相结合的形式提供家庭能源。
下图为内蒙古西部风能和太阳能各月统计图及当地某居民家庭能源利用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该家庭能源利用方式能源供应最紧张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在冬季当地太阳能热水器基本停用的原因有( )①白昼时间较短②热水需求少③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弱④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易冻裂⑤多暴风雪,晴天少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解析:第3题,内蒙古西部草原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冬季采暖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且冬季太阳能不足,其他季节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之和都大于冬季,所以能源供应最紧张的季节是冬季,D正确。
人教版地理大一轮总复习试题:2 第一章 专项突破练4 地理统计图表(选择题)
专项突破练4地理统计图表(选择题)一、选择题(2017·山东潍坊上学期期中)下图示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1950年~2050年(预测)老龄化人口(≥65岁)比重变化。
读图回答1~3题。
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序号是()A.②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②D.②③①2.图中中国老龄化进程中,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其原因很可能是()A.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B.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死亡率降低C.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3.为缓解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现阶段的影响有()A.青壮年负担加重B.劳动力数量增多,价格降低C.教育、卫生压力减轻 D.加重就业压力答案1。
C2。
D 3.A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出现时间早、水平高;我国老龄化出现时间较晚,但增速快;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
据此判断其对应关系.第2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出生率高,到2010年前后陆续进入老龄化行列,从而使我国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
第3题,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青壮年将承受养老和抚育的双重压力,负担加重.(2018·青岛期中)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
据此回答4~5题。
4.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状况是()A.趋于均衡B.极度集中C.不均衡趋势加强D.60%土地集中80%人口5.引起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环境B.气候C.资源D.经济答案 4.C 5.D解析第4题,结合图例的年份,1953年以来,面积-人口洛伦茨曲线距绝对均衡线越来越远,说明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
第5题,根据上题结论,山东省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主要是由于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气候和资源随年份变化小,环境目前对山东人口分布影响较弱,还不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2018·河北唐山期中)下图示意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3部分 第2章 真题专练
123456
注意设问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 “高含沙水流”的成因。由图文材料 可知,主要的外力是风和流水,中游 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形成风 沙区;在冬春季节,风会将大量沙尘 吹到河里,提供丰富沙源;结合题干 和图2可知,该河主汛期水量大,说明当地降水集中,侵蚀、搬运作用强,致使 河流泥沙量增大,形成高含沙水流。
123456
(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 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 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4分)
答案 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 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 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 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
123456
√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资源枯竭、产业萎缩导致该城市收缩,由“收缩型中小城 市要瘦身强体”可知,该市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 中,故选A、D。
123456
5.(2021·北京地理)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 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任务一 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
任务三 分析梯田减沙效益 下表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沙与梯田面积关系的相关数据,同学们对其进行
了分析。
梯田占流域面积 0
的比例(%)
5 10 15 20 30 40 50 60
梯田减沙比例(%) 0
8 28 50 67 82 89 92 94
注:梯田减沙比例指修建梯田后减少的输沙量占治理前输沙量的比例。
123456
注意题干要求“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 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 理措施”,若选择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则 要针对材料中提到的上游“沟壑纵横,植被 稀疏”提出具体措施;中游地区为风沙区, 主要从治理风沙的角度回答;下游为地势低 平的冲积平原区,且材料中提到下游地区 “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应主要从 疏浚河道和引洪淤地角度来回答。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图表解读专项练六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含解析)
图表解读专项练六人口统计图的判读(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020·吉林模拟)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完成1、2题。
1.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70% 鼓励生育B.60% 计划生育C.15% 采取移民政策D.30% 鼓励人员出国【解析】1选C,2选B。
第1题,根据图中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可知,③的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0%,比重最大,说明老龄化现象严重。
第2题,由图中可以看出,②国0~14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为60%,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较低,为年轻型,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应当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2019·呼和浩特模拟)下图表示台湾省1951年、1991年和2031年(预测)的人口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 ( )A.1951年、1991年、2031年B.1991年、2031年、1951年C.2031年、1991年、1951年D.2031年、1951年、1991年4.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程度高B.人口增长速度快C.就业压力太大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解析】3选B,4选A。
第3题,台湾省自1951年,经1991年至2031年,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不断进步,老年人口比重会不断增长。
读人口金字塔图,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③最大,①其次,②最小;老年人口所占比重②最大,①其次,③最小。
从③到①,再到②,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的过程,图③表示195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①表示199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②表示203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8类图表解读系列之六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8类图表解读系列之六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常考图示判读步骤第一步:读坐标(或图例)。
看横纵坐标代表的要素及数据。
第二步:看数值。
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
第三步:看变化。
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
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第四步:看阶段。
根据转折点,确定发展阶段。
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
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第一步:做辅助线。
由甲点分别向三个坐标轴数值递增的方向(图中箭头Ⅰ、Ⅱ、Ⅲ的方向),画坐标轴的平行线并标上箭头。
如平行于0~14岁坐标轴的线a。
第二步:读取数值。
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交点处的数值,即本要素的值。
如a与15~64岁坐标轴的相交点值即为15~64岁人口占的比例,约71%。
第三步:确定数据。
读取的三个数值之和为100%,若不是应当加以调整。
最后得出的这三个数值就是甲表示的各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
其结果为:0~14岁:约22%;15~64岁:约71%;65岁及以上:约7%。
续表常考图示判读步骤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另外两边表示同一个变量。
第一步:读出生率和死亡率。
根据直角坐标系图的判读方法直接读出出生率a线对应的数值和死亡率b线对应数值。
第二步:做辅助线,读自然增长率。
过Ⅰ点做对角线的平行线(虚线c),与两侧坐标轴交点即自然增长率。
第三步:确定数据。
这三个数值应符合: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若不符合加以调整。
如图中Ⅰ点的数值:出生率:约41‰;死亡率:约34‰;自然增长率:约7‰。
第一步:读构成直接读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如图5。
第二步: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的信息正好相反。
第三步:析变化①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图 5 A 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练98 地理统计图的判读[2020·成都一诊]下图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实心圆圈表示人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多少。
读图回答1~2题。
1.由示意图可以推断( )A.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安徽劳动力需求量增加C.上海市城镇化率增长最快D.辽宁人口迁入大于迁出2.北京、上海、天津常住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严格的房地产政策B.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C.人才引进政策变化D.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表为我国某河谷城市根据当地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的人口规模测算数据表。
据此完成3~4题。
项目河谷用地空间可供水资源生态环境适度人口规模(万人) 73.5 77.67 73.37最大人口规模(万人) 109.8 211.39 116.96 3.A.73.37万人 B.77.66万人C.109.8万人 D.211.39万人4.目前该城市的人口为55.84万人,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适宜的是( ) A.大肆开发河谷用地B.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C.促进人口合理迁入D.大力开发区域矿产资源[2020·三明月考]一般认为月太阳辐射总量在300 MJ/m2以上,能够使集热面积3平方米热水器产生的热水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热水需求。
读重庆市月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5~6题。
5.重庆太阳辐射量( )A.年内变化比较小 B.满足利用时间达 5 个月C.在我国总量丰富 D.超过半年时间不可利用6.重庆各月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2 月少于 3 月是因为 2 月太阳高度大B.11 月多于 1 月与 1 月昼短无关C.6 月少于 8 月是因为 6 月地球公转速度慢D.2 月少于 10 月是因为 2 月云雾多[2020·贵阳月考]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下图为我国某风景区山腰与山麓各月平均雾日比较图。
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该山地山麓地带雾日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空气中水汽含量高,雾日较冬季多B.受冬季多对流层逆温现象的影响,冬季雾日较多C.植被状况的差异导致了冬夏季雾日天数的不同D.山麓地带集中大量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导致雾日较山地其他地区多8.山腰各月平均雾日多于山麓的原因是( )A.风力微弱 B.降水充沛C.大气稳定 D.植被茂盛9.该山最可能位于我国( )A.辽宁省 B.陕西省C.云南省 D.安徽省[2020·仁寿模拟]读2018年10月1日到5日仁寿城区气温(℃)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仁寿城区10月1日至5日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A.10月1日气温日较差最大B.10月2日正经历冷锋过境C.10月4日正被暖气团控制D.10月5日大气逆辐射最强11.该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仁寿城区白昼逐渐变长C.眉山地区日出东北方向D.奎星阁正午日影逐渐变短[2020·苏州调研]下图为“美、英、中、日四国首次购房年龄与住房自有率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美国的购房压力最大②英国的住房自有率与美国相同③日本的购房压力最大④中国的首次购房年龄小于日本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13.图中,中国购房特征的成因可能是( )①“先购房,后结婚”的观念②与另三国相比,投资渠道狭窄③日本的购房压力最大④中国的首次购房年龄小于日本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020·射洪开学考]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
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
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A.曲线① B.曲线②C.曲线③ D.曲线④15.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A.城市① B.城市②C.城市③ D.城市④16.城市③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受高压控制,晴天多C.纬度高,日照时间长 D.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2020·晋江质检]开花植物百分比是指正在开花的植物种类占可开花植物种类的百分比。
下图示意“北半球不同纬度高山开花植物百分比年内变化”图。
据此完成17~18题。
17.导致图中20°N到70°N高山开花植物开花季节逐渐缩短的主要气候要素是( ) A.光热B.降水 C.温度D.气压18.70°N开花植物百分比始终低于30°N,可推测70°N各类开花植物( )A.数量较少 B.花期较短C.种类较少 D.花朵较小[2019·北京卷]下图是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9题。
19.该机场最可能位于( )A.黑 B.青C.港 D.黔[2019·北京卷]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
读图,回答第20题。
20.该图体现( )A.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B.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C.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D.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专练98 地理统计图的判读1.B 广东经济发展快,吸引外来人口多,并不是自然增长率最高,A项错误;安徽2017年人口增加,说明人口迁入更多,劳动力需求量增加,B项正确;上海城镇化率最高,不是增长最快,C项错误;辽宁人口减少,人口迁入小于迁出,D项错误。
2.B 北京、上海、天津产业结构升级后,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中小城市或市外转移,人口迁出更多,人口减少,B项正确。
3.A 根据木桶效应,人口合理容量取决于最大的制约因素,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最大的制约因素为生态环境,因此,人口合理容量应为73.37万人。
4.C 目前该城市人口为55.84万人,尚未达到人口合理容量,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措施促进人口合理迁入。
随意拓展和开发河谷用地和矿产资源,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该城市位于河谷地区,水资源相对充足,没有必要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
5.B 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太阳辐射量冬季较少,夏季较多,年内变化大,A项错误;由材料“太阳辐射总量在300 MJ/m2以上,能够使集热面积3平方米热水器产生的热水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热水需求”可知,满足利用时间长达5个月,B项正确;重庆位于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太阳能资源不丰富,C项错误;超过半年时间不能满足利用,而不是不可利用,D项错误。
6.D 重庆位于北半球,2月太阳高度小于3月,A项错误;11月多于1月与1月昼短些有关,11月昼长大于1月,B项错误;6月少于8月与地球公转速度无关,与6月降水比8月多有关,降水多太阳辐射总量少,C项错误;2月少于10月是因为2月云雾多,D项正确。
7.B 读图可知,山麓地带雾日冬季多于夏季,A项错误;植被状况冬夏没有太大区别,C项错误;空气中的颗粒物在风景区山地并不明显,D项错误;而冬季晴天多,易形成逆温现象,大气更稳定,雾日较多,B项正确。
8.B 一般情况下,在山区,受地形抬升易形成地形雨,山腰地带降水比山麓地区多,故山腰地带空气中水汽较多,相对湿度更大,易形成雾。
故B项正确。
9.D 由图可知,7月山腰和山麓雾日都很少,说明7月份水汽少,可知此季节该地应该较为干旱,选项中只有安徽省可能7月份出现伏旱天气,符合条件。
故选D。
10.B 读图可知,仁寿城区10月5日气温日较差最大,A项错误;10月2日该地平均气温最低,正经历冷锋过境,B项正确;10月4日该地为冷锋过境后,该地受冷气团控制,C 项错误;10月5日该地气温日较差最大,应为晴天,该日大气逆辐射最弱,D项错误。
11.A 10月1日至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A项正确;仁寿城区白昼逐渐变短,B项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眉山地区日出东南方向,C项错误;奎星阁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正午日影逐渐变长,D项错误。
12.D 首次购房年龄日本最大,说明日本的购房压力最大,①错误,③正确;英国的住房自有率低于美国,②错误;中国首次购房年龄小于日本,④正确。
故D项正确。
13.A 读图可知,中国购房特征是首次购房年龄最低,住房自有率最高;中国购房特征的成因可能是“先购房,后结婚”的观念,导致首次购房年龄最低,①正确;与另三国相比,投资渠道狭窄,导致住房自有率最高,②正确;日本的购房压力最大,中国的首次购房年龄小于日本不是中国购房特征的形成原因,③④错误。
故A项正确。
14.D 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相比,成都位于四川盆地,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强度小,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曲线④,D项正确。
15.A 从全球来看,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小;从图中的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城市①春季太阳辐射强度大,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小,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
故A项正确。
16.B 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属世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之一;四川盆地、两湖地区、秦巴山地是太阳能资源低值区;我国东部、南部、及东北为资源中等区。
再结合雨带的推移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可知,曲线①是北京,曲线②是昆明,曲线③是上海,曲线④是成都,上海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出现伏旱天气,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度大。
故B项正确。
17.A 气象专家认为,影响花期的气象因子有光照、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气温是主要影响因子。
根据图中曲线,图中20°N到70°N高山开花植物开花季节随着纬度升高,逐渐缩短,与热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光热包括光照、热量条件。
故A项正确。
18.B 70°N开花植物百分比始终低于30°N,可推测70°N纬度低,光热条件差,各类开花植物花期较短,B项正确;图示曲线表示的是开花植物的百分比,不能判断数量、种类较少、花朵较小,A、C、D项错误。
19.D 本题利用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示意图,考查中国各区域的气候特征;要求学生具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目从时间变化角度动态地分析区域特征问题,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通过对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的分析,体现了因地制宜的观念。
由图可知,该机场空调制冷时段是4月至11月中旬,制热时段是11月中旬到次年3月。
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入冬早,一般10月份就开始供暖;青海省海拔较高,夏季较凉爽,不需要长时间制冷;香港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高,不需要长时间制热;贵州省位于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的云贵高原,冬季湿冷,需要制热,夏季气温较高,需要制冷,空调耗能变化与图示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