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同纠纷案例
企业合同纠纷知名案例

企业合同纠纷知名案例那我给你讲一个特有名的企业合同纠纷案例——“加多宝和王老吉商标纠纷案”。
这事儿啊,就像两个高手过招。
王老吉呢,那是有着传统的配方和品牌影响力。
加多宝呢,把王老吉这个品牌通过自己的营销手段,搞得那是全国人民都知道,大街小巷都在喝。
本来加多宝是租用王老吉的商标来经营红罐凉茶的,结果合同到期后啊,双方就出问题了。
王老吉觉得,这商标是我的,你不能再用了。
加多宝也觉得很委屈啊,自己辛苦把这个品牌带火了,现在不让用了,这可咋整?然后就开始打官司了,这场官司那是打得沸沸扬扬。
从包装装潢到广告语,各种细节都成了争议的焦点。
比如说红罐包装,加多宝用习惯了,也投入了很多宣传成本,王老吉觉得这红罐包装也和自己的品牌形象紧密相连了,都想要。
这场纠纷对双方都有很大的影响。
加多宝呢,不能再用王老吉商标后,就得重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又是做广告又是搞促销,让大家知道加多宝也是很厉害的凉茶品牌。
王老吉呢,收回商标后,也得重新调整市场策略,毕竟原来加多宝经营的时候,市场格局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就像两个一起跑接力赛的人,突然交接棒出了问题,然后各自都得想办法继续跑下去。
还有一个就是苹果和高通的合同纠纷。
这两家公司啊,就像科技界的两个巨头,一个做手机做得厉害,一个掌握着大量的芯片技术专利。
高通给苹果提供芯片,同时呢,他们之间有关于专利授权费的合同。
可是后来苹果觉得高通收的专利费不合理啊,就像去市场买菜,觉得摊主给的价格太坑人了。
高通就觉得自己的专利技术很值钱,按照合同收这个钱是天经地义的。
于是这俩就杠上了,开始打官司。
这个纠纷可不仅仅是影响到他们两家公司。
整个手机产业链都被波及了。
像苹果的一些手机因为这个纠纷,在某些功能或者性能上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而高通呢,也得面对来自苹果这个大客户的挑战,要想办法维护自己的专利权益,还得和其他手机厂商解释清楚这个事儿,免得大家都跟着苹果学,不想交专利费了。
这就好比两个武林高手在打架,周围的小门派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被波及到。
电子商务十大典型法律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十大典型法律案例分析电子商务十大典型法律案例分析1. 案例一:虚假宣传罚款案1.1 案情描述:公司A在其电商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虚假宣传广告,声称其产品能够治疗某种疾病。
消费者购买了该产品,但并未见效。
消费者因为虚假宣传感到被欺骗,并要求公司A退款并赔偿。
1.2 法律问题:- 虚假宣传是否构成欺诈行为?- 公司A应承担怎样的民事责任?1.3 判决结果:法院认定公司A的虚假宣传构成欺诈行为,裁定公司A退款并赔偿消费者损失。
2. 案例二: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2.1 案情描述:公司B在其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一款外观与公司C的产品极为相似的产品,公司C认为公司B侵犯了其外观设计的知识产权,并诉诸法律。
2.2 法律问题:- 公司B的产品是否构成知识产权侵权?- 公司C是否可以获得赔偿?2.3 判决结果:法院认定公司B的产品构成了对公司C外观设计的侵权,裁定公司B赔偿公司C损失。
3. 案例三: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3.1 案情描述:用户D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篇侵犯了个人隐私的文章,被涉事个人E发现后诉诸法律要求删除该文章并赔偿精神损失。
3.2 法律问题:- 用户D是否应承担网络侵权责任?- 涉事个人E能否获得赔偿?3.3 判决结果:法院认定用户D的行为构成了网络侵权责任,并判决用户D删除文章并赔偿涉事个人E精神损失。
4. 案例四:电商平台售假罚款案4.1 案情描述:电商平台F上有商家G销售了一批假冒名牌产品,被知名品牌H发现后向平台F投诉,要求平台F关闭商家G店铺并赔偿损失。
4.2 法律问题:- 电商平台F是否应承担售假责任?- 知名品牌H能否获得赔偿?4.3 判决结果:法院认定电商平台F未能尽到合理的管理义务,被判处罚款并赔偿知名品牌H损失。
5. 案例五: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案5.1 案情描述:公司I在其电商平台上发生了一起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事件,涉及大量用户的隐私泄露给第三方,引起用户J的关注,并要求公司I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9起合同纠纷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9起合同纠纷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5.12.04•【分类】新闻发布会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9起合同纠纷典型案例(2015年12月4日)“用公开促公正建设核心价值”主题教育活动合同纠纷典型案例目录1. 重庆重铁物流有限公司诉巫山县龙翔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合江县杉杉贸易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2. 陈某诉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乐山中心支公司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3. 刘家花诉山东费县益客盛源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合同纠纷案4. “新华”商标纠纷案5. 邹克友诉张守忠合同纠纷案6. 王风明诉孙元丽、孙子明买卖合同纠纷案7. 胡百卿诉临沂沂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8. 冉某、张某诉重庆某地产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9. 郑某诉冉某民间借贷纠纷案10. 周某诉重庆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11. 王某先等人诉被告重庆市某区工伤保险管理所、第三人重庆某煤矿公司不履行行政给付义务案12. 李某、王某诉陈某某民间借贷纠纷案13. 郑某某诉雷某、刘某某、重庆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14. 李某诉段某民间借贷纠纷案15. 马某诉张某民间借贷纠纷案16. 王磊诉抚顺乐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案17. 游某与鸿达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18. 黄某楼诉李某民间借贷纠纷案19. 闫作臣、李秋霞诉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旅游合同纠纷案一、重庆重铁物流有限公司诉巫山县龙翔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合江县杉杉贸易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一)基本案情2013年12月1日,原告重庆重铁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铁物流公司)分别与被告巫山县龙翔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翔公司)、被告合江县杉杉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公司)签订《煤炭购销合同》、《煤炭买卖合同》,同时三方还签订了《补充协议》。
前述三份合同、协议约定:由龙翔公司销售煤炭给重铁物流公司,重铁物流公司销售给杉杉公司,合同有效期为2013年12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
中国知名合同纠纷案例

中国知名合同纠纷案例中国知名合同纠纷案例:1.北汽与比亚迪-宝马合作纠纷案:2013年,北汽与比亚迪联合与宝马合作,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宝马品牌的电动车。
然而,由于技术分歧和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双方出现了合作纠纷。
北汽声称比亚迪没有按照合同要求生产足够的电动车,对宝马提供的技术支持也不力,导致合作无法正常进行。
此案件引起了广泛的媒体关注和公众讨论,双方最终通过和解方式解决了纠纷。
2.苹果与高通专利纠纷案:2017年,苹果与高通之间爆发了一场专利纠纷。
苹果指控高通对其向他人许可专利收取过高的费用,而高通则指控苹果侵犯了其专利权。
双方在美国和中国多个地区的法庭展开了长时间的诉讼。
该案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对两家公司的声誉和业务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终,双方于2019年达成和解协议,结束了这场长时间的纠纷。
3.阿里巴巴与雅虎合同纠纷案:2005年,阿里巴巴与雅虎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公司阿里巴巴雅虎。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双方之间的合作逐渐出现了纠纷。
雅虎以其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权被稀释为由,指责阿里巴巴未遵守合同约定。
该纠纷最终在中国法院中审理,并于2012年以雅虎接受阿里巴巴的赔偿,以及转让其在阿里巴巴的股权来达成了和解。
4.华为与T-Mobile泄露商业机密案:2014年,美国T-Mobile向华为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后者从其实验室窃取了商业机密和相关技术。
T-Mobile声称,华为的员工通过不当手段获取了T-Mobile的技术知识,并试图将其运用到自身的产品中。
华为对此次指控予以否认,并提出反诉称T-Mobile做出了错误的指控。
该案受到了媒体普遍关注和公众争议,并于2017年以华为支付罚款并最终和解的方式结束。
5.万达集团与AT&T广告合同纠纷案:2011年,中国万达集团与美国电信巨头AT&T签订广告合同。
根据合同约定,万达集团为AT&T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进行广告宣传。
然而,由于双方对广告发布时间和内容的分歧,合作沟通不畅引发了纠纷。
商铺广告位使用权归属争议:未明确约定引发的纠纷案例分析

商铺广告位使用权归属争议:未明确约定引发的纠纷案例分析一、案例详情在繁华的商业街区,某某购物中心与众多商户签订了商铺租赁合同。
然而,在合同中对于商铺外墙面及周边区域的广告位使用权限并未作出明确清晰的约定。
商户甲在租赁商铺后,为了提升自己店铺的知名度和销售额,自行在商铺外墙面设置了大型广告牌,并进行了精心的广告宣传。
这一举措吸引了不少顾客,商户甲的生意也因此日渐红火。
然而,不久之后,某某购物中心认为商户甲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广告位,影响了购物中心的整体形象规划,要求商户甲立即拆除广告牌,并声称购物中心拥有对所有广告位的统一支配权。
商户甲则认为,自己租赁了商铺,在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有权合理使用商铺周边的广告位来宣传自己的业务。
双方各执一词,纠纷由此产生。
二、详细判例在双方无法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商户甲将某某购物中心告上了法庭。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仔细审查了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以及相关证据。
由于合同中确实未对广告位的使用权限作出明确规定,法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判定广告位的归属和使用权利。
法院认为,虽然合同未明确约定广告位的使用权限,但商户甲租赁商铺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商业经营活动,而合理的广告宣传对于商业经营至关重要。
同时,购物中心在未提前与商户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的情况下,单方面主张对广告位的完全控制权,有失公平。
最终,法院判决商户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继续使用广告位,但需要遵守购物中心制定的一些基本规范,如广告内容的合法性、与整体形象的协调性等。
同时,购物中心也有权对广告位的使用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管理。
三、律师点评本案例中,由于双方在租赁合同中未对广告位使用权限进行明确约定,导致了后续的纠纷和诉讼。
这给双方都带来了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的消耗。
对于商户来说,在签订租赁合同前,应当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对于可能影响到自身经营的重要事项,如广告位的使用、公共区域的利用等,要与出租方进行明确的协商和约定,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合同欺诈纠纷案例

合同欺诈纠纷案例合同欺诈纠纷案例:A公司与B公司的合同诈骗事件描述:2010年3月1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A 公司向B公司提供广告宣传服务,并约定双方每月支付一定金额作为费用。
然而,自签订合同之后,B公司却始终未按时向A公司支付服务费用。
每次A公司提醒B公司付款,B公司总是借口种种理由推迟付款,直到拖欠的金额逐渐积累到了一个巨大的数额。
2011年6月15日,A公司在一次电话通话中,要求B公司立即支付拖欠款项,并威胁追究法律责任。
但B公司表示他们无法支付,并表示合同中签订的费用实际上是由他们的前任财务总监私自修改的,他们并不知情。
A公司随即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B公司支付拖欠的费用,并要求追加赔偿金及利息,并承担律师费等其他费用。
细节描述:在法院审理过程中,A公司提供了合同签订时的相关证据,包括合同正本及双方的签字确认文件。
合同明确约定了双方的权益和义务,以及支付方式和金额。
同时,A公司提交了邮件通信记录、电话通话录音等证据,证实了B公司一直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金额支付费用。
B公司的辩护律师提出了一份被称为“合同验证书”的文件,声称这是在合同签订后的几天内,他们的前任财务总监与A公司协商修改合同金额的结果。
然而,此文件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
在法庭上,A公司提供了与B公司前任财务总监的电子邮件往来记录,证明他们从未进行过任何关于合同金额的协商和修改。
通过询问A 公司与B公司的其他员工,证实了前任财务总监在合同订立时并不是公司的代表,他没有权力修改合同。
经过口头辩论和证据交换,法院得出了如下结论:1. B公司的辩解缺乏证据支持,其提供的“合同验证书”无法证明前任财务总监有修改合同金额的事实。
2.合同签订后,B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支付服务费用,构成违约行为。
3. A公司提供了可信的证据,证明合同金额未经过任何修改,并且合同约定的费用明确而明确。
4. B公司在违约行为的处理上没有合理的解释和辩解。
法律讲堂经济法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法律关系日益复杂,经济纠纷也日益增多。
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普及经济法律知识,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经济法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法律借鉴。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合同纠纷案情简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总价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乙公司应在收到货款后10日内将货物发至甲公司指定地点。
然而,乙公司在收到货款后并未按约定发货,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法院认为,乙公司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案例分析:此案涉及合同纠纷,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双方应明确约定合同条款,避免因条款模糊而引发纠纷。
同时,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应严格按照约定执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案例二:不正当竞争案情简介:丙公司发现丁公司在其销售的某品牌产品上使用了与其公司注册商标相同的标识,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丁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法院判决:法院认为,丁公司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7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因此,法院判决丁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丙公司经济损失。
案例分析:此案涉及不正当竞争,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
3. 案例三:劳动争议案情简介:戊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裁员。
在裁员过程中,部分员工对公司的裁员决定提出异议,认为公司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员。
最新19个合同纠纷典型案例(第二篇)

【最高院发布】最新19个合同纠纷典型案例(第二co-effortfinancelaw发布最热门的财经新闻,研究最重要的法律动态,传递金融法律界前沿信息,提供最专业的分析和最独特的见解。
最高人民法院12月4日发布19个合同纠纷典型案例,下面小编将这十九个案例进行了拆分,将带大家细细研究这些案例。
案例较长,欢迎收藏!目录(蓝色字体加粗部分为本篇内容)1. 重庆重铁物流有限公司诉巫山县龙翔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合江县杉杉贸易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2. 陈某诉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乐山中心支公司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3. 刘家花诉山东费县益客盛源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合同纠纷案4. “新华”商标纠纷案5. 邹克友诉张守忠合同纠纷案6. 王风明诉孙元丽、孙子明买卖合同纠纷案7. 胡百卿诉临沂沂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8. 冉某、张某诉重庆某地产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9. 郑某诉冉某民间借贷纠纷案10. 周某诉重庆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11. 王某先等人诉被告重庆市某区工伤保险管理所、第三人重庆某煤矿公司不履行行政给付义务案12. 李某、王某诉陈某某民间借贷纠纷案13. 郑某某诉雷某、刘某某、重庆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14. 李某诉段某民间借贷纠纷案15. 马某诉张某民间借贷纠纷案16. 王磊诉抚顺乐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案17. 游某与鸿达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18. 黄某楼诉李某民间借贷纠纷案19. 闫作臣、李秋霞诉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旅游合同纠纷案7. 胡百卿诉临沂沂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一)基本案情原告胡百卿与被告临沂沂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9日达成了购房意向:原告购买被告沂兴公司位于费城镇中山路南端明珠花苑9号楼101号楼房一套,并于当天交给被告沂兴公司定金50 000元,当时被告的经办人承诺半个月后交齐购房款即给钥匙并给办理房权证。
合同纠纷典型案例6则

合同纠纷典型案例6则商业⼴告中的要约邀请未被要约否定,则⾃动进⼊要约中,构成要约,⼀俟相对⼈承诺,要约⼈即受该要约约束。
02 . 第三⼈⾏使选择权、确定相对⼈后,不得再⾏变更受托⼈因委托⼈原因对第三⼈不履⾏义务时已披露其委托⼈⾝份的,第三⼈⾏使相对⼈选择权后,不得再⾏变更。
03 . 以消费者代理⼈⾝份处理事务,应属委托法律关系商业⼴告中的要约邀请未被要约否定,则⾃动进⼊要约中,构成要约,⼀俟相对⼈承诺,要约⼈即受该要约约束。
案情简介:2010年装修公司在报纸上刊登⼴告,显著位置注明“130平⽶精装3.98万元(含⽔电改造)”,并“郑重承诺:预算等于决算”。
周某与装修公司所签装修合同约定⼯程总造价为3万元。
2011年,周某以装修公司延期完⼯为由诉请解约并退还⼯程款、⽀付违约⾦。
装修公司以周某拒付⽔电改造费为由抗辩。
实务要点:商业⼴告中的要约邀请未被要约否定,则⾃动进⼊要约之中,构成要约,⼀俟相对⼈承诺,要约⼈即受该要约约束。
受托⼈因委托⼈原因对第三⼈不履⾏义务时已披露其委托⼈⾝份的,第三⼈⾏使相对⼈选择权后,不得再⾏变更。
案情简介:2008年,柳某与鞋业公司签订购销合同,约定前者购买后者机械。
2011年,因⽋付货款致诉。
柳某以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品公司出具的委托签约证明、购销合同中“需⽅合约代表”签字、送货单上“收货单位”系⽤品公司、载明“⽤品公司柳总”系付款⽅的收条等证明其⾮合同相对⼈,抗辩应由⽤品公司付款。
实务要点:受托⼈因委托⼈原因对第三⼈不履⾏义务时已将其系委托⼈⾝份披露给第三⼈的,第三⼈选择委托⼈作为相对⼈的,嗣后不得以营业执照被吊销等可能对履⾏能⼒产⽣影响的理由再次选择受托⼈为交易相对⼈。
⾏为⼈以消费者代理⼈⾝份,按消费者指⽰处理事务,法律后果归于消费者本⼈的,双⽅合同性质应为委托合同。
案情简介:2010年,李某与旅游公司签订权益承购合同,约定李某缴费后,由旅游公司以李某名义办理DAE公司注册⼿续并获得度假俱乐部旗下酒店度假相应权益。
电影合同纠纷案例(实用11篇)

电影合同纠纷案例(实用1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电影合同纠纷案例(实用11篇)现今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合同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
销售合同纠纷:虚假宣传案例

销售合同纠纷:虚假宣传案例销售合同纠纷:虚假宣传案例案例名称:王先生对于XYZ公司虚假宣传的投诉案例背景:时间:2008年1月地点:某城市王先生是一位对健康非常关注的消费者,他在2007年底听说了XYZ公司推出的一种新型健康保健品,声称该产品具有治愈各种慢性疾病的功效,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肝炎等。
对于这些宣传,王先生非常感兴趣,因为他正好患有高血压。
事件经过:时间:2008年2月地点:某城市XYZ公司门店王先生充满期待地来到XYZ公司的门店,并购买了他们所推荐的该保健品。
门店销售人员告诉王先生,只需服用几瓶,他的高血压就会完全消失。
时间:2008年3月至2008年7月地点:王先生的住所王先生忠实地按照指示服用了XYZ公司的保健品,但他发现他的高血压状况并未得到改善,反而出现了一些副作用,如头晕和胃部不适。
这让他对于XYZ公司的宣传感到怀疑。
时间:2008年8月地点:XYZ公司总部由于对于产品的不满,王先生决定到XYZ公司总部投诉。
他与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一次会面,表达了他对于虚假宣传的不满,并要求退款。
然而,负责人却以王先生没有按照推荐剂量服用为由,拒绝了退款请求。
时间:2008年10月地点:某城市法院王先生对于XYZ公司的态度转变为愤怒,决定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公道。
他向当地法院提起了一起虚假宣传的诉讼,要求赔偿其购买保健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时间:2009年5月地点:某城市法院庭审该案迅速进入庭审阶段。
在庭审中,王先生提供了大量证据来支持他的主张,包括产品宣传的广告、购买收据和与销售人员的交流记录。
他还请来了医学专家作为证人,解释该保健品不具有治愈疾病的力量,以及药物可能引发的副作用。
XYZ公司辩称他们的广告没有明确承诺产品的功效,且王先生的高血压没有得到改善是由于其他原因。
他们还表示,王先生没有按照剂量使用产品,因此无法提供理想的结果。
时间:2010年3月地点:某城市法院判决经过多个庭审阶段,法院终于作出了判决。
案例广州中院发布十大电子商务纠纷典型案例

【案例精选】广州中院发布十大电子商务纠纷典型案例案例一刘某与某信息公司、某通信公司服务合同纠纷案——未如实告知服务内容导致消费者产生重大误解可致合同被撤销(一)基本案情某信息公司通过电话邀请刘某参加关于3G网址的营销活动,刘某在营销活动上听到专家介绍3G网址极具投资前景,有高额回报,便与信息公司、通信公司在活动地点签订了《中国3G网址服务合同》。
刘某交纳96000元服务费用后,才发现所谓的3G网址是指通信公司在其营运的网址“诚实信用是经营行为的第一要义和根本准则,作为具有较强技术性的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应当如实全面向消费者说明其服务的性质和内容,而不是通过虚假宣传诱使消费者作出与真实意愿不符的消费行为,否则,消费者可以重大误解等法定情形为由请求撤销合同。
案例二卢某与腾讯公司、某电子商务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网购须防“抱大腿”(一)基本案情2012年6月19日,卢某在腾讯公司经营的“QQ 网购”网站上购买了四款贝佳斯品牌的化妆品,化妆品由某电子商务公司开具发票。
卢某向贝佳斯公司咨询后认为“QQ网购”上销售的贝佳斯是假货,故起诉腾讯公司、某电子商务公司,要求两公司共同赔偿卢某货款损失。
(二)裁判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在“QQ 网购”中涉案四种商品的详情页面均载明“本商品由天天网提供”,而腾讯公司的经营范围并无销售普通商品的项目。
从而认定,某电子商务公司是商品的销售者,腾讯公司实为提供“QQ网购”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腾讯公司与卢小姐构成服务合同关系而非买卖合同关系,故判决驳回卢小姐对腾讯公司的诉讼请求。
(三)法官点评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往往忽视一个重要问题,购物网站平台的运营商不一定是买卖合同的相对方。
一般情形下,网络平台与消费者间不构成买卖合同关系,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消费者在网上消费时,不宜抱有“在大网站购物质量有保证”的观念,大型网站有可能仅为交易平台的提供者,就像消费者在菜市场买菜,菜市场再大,关键还是要看卖菜的菜农。
合同纠纷案件案例

合同纠纷案件案例
《合同纠纷案件案例》
嘿,朋友!你知道合同纠纷能有多复杂、多让人头疼吗?我给你讲个事儿啊!就说老张和老李,他们俩之前合作一个项目,那合同签得叫一个顺溜。
可后来呢,问题来了!老张觉得老李没按合同来做事,嘿,这可要闹翻天了!
老张气冲冲地找老李理论:“咱合同上不是说得明明白白吗?你咋能这样呢?”老李也不甘示弱:“你这是冤枉我啊,我咋没按合同来了?”两人争得是面红耳赤。
这不就像两个在战场上拼杀的将军嘛!都觉得自己占理。
双方的情绪那叫一个激动啊,一点就着。
老张说老李不讲信誉,老李反说老张太较真!
你想想,这合同纠纷不就跟那乱麻似的,越扯越乱啊!再看看他们找的律师,那可真是各显神通。
老张的律师说老李这明显违约,老李的律师则努力找各种理由来为老李辩护。
这场景,跟拳击台上两边的选手和他们的教练似的,都在使劲浑身解数。
哎呀,这种时候谁对谁错真的那么重要吗?重要的还是得坐下来好好谈啊,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才是正理儿!不然,这纠纷得扯到啥时候啊!
在这里我想说,合同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保护双方的权益,可一旦出问题又会引发大麻烦。
所以啊,在签合同的时候就得瞪大眼睛看仔细了,千万别稀里糊涂就签字。
不然等出问题了再后悔,那可就太晚啦!。
广告虚假宣传案例:商家夸大广告效果虚假宣传引发纠纷的案例分析

广告虚假宣传案例:商家夸大广告效果虚假宣传引发纠纷的案例分析案例:商家夸大广告效果虚假宣传引发纠纷时间:2009年地点:某大城市案例背景:2009年,某健身俱乐部“美体健身中心”在当地发布了一则广告,声称其健身器材“多功能瘦身机”使用后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减肥效果。
广告还强调,购买该健身器材即可轻松减掉10kg体重,并在3个月内塑造完美身形。
广告宣传引发了广大消费者的兴趣,吸引了许多顾客前往购买。
然而,购买后的顾客发现,该健身器材并没有达到广告中承诺的效果,导致消费者感到被欺骗,并要求退款。
事件经过:1.广告发布后的第一个月,美体健身中心收到多起消费者的投诉,称广告宣传存在夸大之嫌。
2.一位购买了多功能瘦身机的消费者,在使用一个月后没有获得明显的减肥效果,因此前往美体健身中心要求退款。
3.美体健身中心拒绝退款,并表示广告中所宣传的效果只是一种可能,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达到。
4.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购买者开始出现相似的问题,并联合起来要求退款。
5.购买者们经过商讨后,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体健身中心虚假宣传,故意误导消费者。
法律程序:1. 2010年1月,购买者们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虚假宣传的诉讼,要求美体健身中心返还购买费用并赔偿经济损失。
2.法院接受购买者们的诉讼,并要求双方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
3.购买者们提供了广告宣传的视频材料、购买合同以及购买后的效果证明等。
4.美体健身中心提出辩解,称广告中所宣传的效果只是一种可能,并不存在虚假宣传。
5.法院组织专家对多功能瘦身机进行评估,并收集消费者的证言。
6.经过调查和审理,法院认定美体健身中心在广告宣传上存在虚假行为,误导了消费者。
法律问题和判决:1.广告宣传中的夸大效果是否构成虚假宣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广告不得虚假、夸大或者以其他方式误导消费者。
而美体健身中心在广告中宣传的健身器材效果被认定为虚假宣传。
2.美体健身中心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的规定,商家对销售商品的质量、性能、使用方法等进行虚假宣传或者做虚假保证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印刷合同纠纷典型案例

印刷合同纠纷典型案例案例一:颜色不对引纠纷。
老张开了一家小广告公司,接了个大单,要给一家时尚服装店印刷一批宣传海报。
老张就和一家印刷公司签了印刷合同,合同里大概写了海报的尺寸、纸张类型,还有个简单的关于颜色的要求,说是要色彩鲜艳、符合时尚风格。
印刷公司那边呢,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始印了。
结果海报印出来,老张一看就傻了眼。
那颜色和他想象中的差太多了,整个色调偏暗,根本就不符合时尚服装店那种明亮、活泼的风格。
老张就去找印刷公司理论,说:“你们这印的啥啊,这颜色完全不对啊,我这海报拿出去怎么给客户交代?”印刷公司也觉得委屈,说:“合同里又没写具体的色号,我们就按照一般的时尚风格印的啊。
”就因为这个事儿,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老张觉得印刷公司不专业,没按他的想法来,肯定是违约了。
印刷公司觉得老张故意找茬,合同里没明确规定,不能怪他们。
最后没办法,老张把印刷公司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法官看了看合同,发现关于颜色的规定确实很模糊。
但是呢,法官也考虑到行业惯例和老张这个业务的特殊性。
最后判定印刷公司有一定的责任,虽然合同没写死,但他们应该在印刷前和老张再确认一下颜色细节。
不过老张也有疏忽,没有把颜色要求明确好。
所以判决印刷公司给老张重新印刷一部分海报,费用各自承担一部分。
案例二:交货迟延的麻烦事。
小王是个出版社编辑,他们出版社要印刷一批新书。
和印刷厂商签了合同,明确规定了交货日期,因为新书要赶着参加一个重要的书展。
结果到了交货那天,小王左等右等,印刷厂商的货就是不来。
小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给印刷厂商打电话。
那边呢,一会儿说机器坏了,一会儿说工人不够,反正就是交不了货。
小王心想这可坏了,这书展参加不了,出版社损失可就大了。
他就按照合同里的违约条款,要求印刷厂商赔偿损失。
印刷厂商开始还不以为然,觉得就是晚几天,没什么大不了的。
小王把印刷厂商告上法庭后,法庭一看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交货日期,印刷厂商没按时交货就是违约。
媒介领域的法律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渠道。
然而,在便捷的网络生活中,也衍生出了一系列法律纠纷。
本文将分析一起典型的媒介领域法律纠纷案例,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
二、案情简介原告:某网络文学作者(以下简称原告)被告:某知名网络平台(以下简称被告)案情:原告系某网络文学作者,创作了一部名为《网络情缘》的小说。
该小说在网络上连载期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然而,被告未经原告同意,擅自将该小说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并在其平台上播放。
原告发现后,认为被告侵犯了其著作权,遂将被告诉至法院。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未经原告同意,擅自改编、播放原告的《网络情缘》小说,已构成对原告著作权的侵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五、案例分析1. 著作权的认定本案中,原告创作的《网络情缘》小说具有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学、艺术作品。
被告未经原告同意,擅自改编、播放该小说,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
2. 侵权行为的认定被告未经原告同意,擅自改编、播放原告的《网络情缘》小说,属于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改编、播放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
3. 赔偿责任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本案中,被告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六、启示与建议1. 媒介领域从业者应增强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著作权。
2. 平台运营者应建立健全版权审核机制,确保上传内容合法合规。
3. 著作权人应积极维权,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侵权行为。
总结:本案充分体现了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力度。
在媒介领域,尊重他人的著作权是每个从业者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营销纠纷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与某市某广告公司(以下简称广告公司)因营销纠纷引发诉讼。
科技公司委托广告公司进行产品推广,双方签订了一份《广告服务合同》,约定广告公司负责科技公司产品的线上推广。
合同签订后,广告公司按照约定进行了推广,但推广效果并不理想。
科技公司认为广告公司的推广服务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其产品销量未达到预期目标,故诉至法院,要求广告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为:1. 广告公司的推广服务是否存在质量问题;2. 广告公司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广告服务合同》的约定,广告公司应按照科技公司要求提供优质、高效的广告推广服务。
然而,广告公司在推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 广告内容未经科技公司审核,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2. 广告投放平台选择不合理,未能有效覆盖目标客户群体;3. 广告投放时间安排不合理,未能充分利用节假日等销售高峰期。
综合以上事实,法院认为广告公司的推广服务存在质量问题,未能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因此,广告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科技公司因推广效果不佳而遭受的损失。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营销纠纷,以下对本案进行分析:1. 营销合同的法律效力《广告服务合同》是科技公司、广告公司之间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本案中,科技公司、广告公司签订的《广告服务合同》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具有法律效力。
2. 营销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广告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优质、高效的广告推广服务,存在违约行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广告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
3. 营销纠纷的法律救济本案中,科技公司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无效合同案例简短分析范文

无效合同案例简短分析范文案例简介:下面分析的是一起以“广告代理合同”为基础的合同纠纷案件。
该合同双方为A公司和B公司,A公司代理推广B公司的某一产品。
合同约定A公司要在指定的期限内完成推广任务,并且以此获得相应的佣金。
在一定程度上,该合同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A公司:作为广告代理人,A公司拥有推广产品的权利,并且获得一定的佣金作为报酬。
在合同中,A公司约定了推广产品的期限,所以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同时,A公司还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和信誉,不能采取任何不属于正常合同履行范围的违约行为。
B公司:作为产品所有人,B公司向A公司提供推广产品的权利,并且以支付佣金的方式报酬。
在合同中,B公司通常会要求A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推广任务,并且按照合同内容执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B公司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和信誉,不能采取任何违约行为。
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国,所有的合同行为需要遵守《合同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
此外,合同必须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并且符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在广告代理合同中,A公司的权利在于推广某个产品并获取佣金,而义务在于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任务,维护形象和信誉,不得随意违约。
B公司的权利在于获得推广服务和付款,而义务在于按照合同规定完成,不得随意违约。
明确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广告代理合同的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是在合同中规定的。
如果合同的内容明确并符合法律规定,则可以作为有效的合同在法律上获得执行。
总体而言,广告代理合同只有在双方严格遵守合同约定、不违反相关法规、维护双方形象和信誉的同时,才能获得成功的执行和合法报酬。
在本案中,由于A公司未按规定完成推广任务,并且违反了合同约定,所以合同被判定为无效。
法律顾问曝光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生产智能硬件的企业。
近年来,随着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科技公司的业务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在一次产品研发过程中,科技公司遭遇了知识产权纠纷,这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在此背景下,科技公司聘请了一位法律顾问,协助处理此次纠纷。
二、案件概述2018年,科技公司研发了一款新型智能手表。
在产品上市前,公司对该手表进行了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
然而,在产品上市后不久,科技公司发现,一款名为“X智能手表”的产品在外观、功能等方面与自家产品存在高度相似之处。
经调查,该公司发现“X智能手表”的制造商为某电子产品公司(以下简称“电子产品公司”)。
面对这一情况,科技公司立即向法律顾问咨询,寻求解决方案。
经过调查,法律顾问发现,电子产品公司在生产“X智能手表”时,涉嫌侵犯了科技公司的知识产权。
于是,科技公司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案件焦点1. 知识产权侵权认定本案的核心问题是,电子产品公司生产的“X智能手表”是否侵犯了科技公司的知识产权。
法律顾问在调查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1)外观设计侵权:通过对比两家公司的产品外观图,法律顾问发现,“X智能手表”在外观设计上与科技公司的产品存在高度相似之处,涉嫌侵犯外观设计专利。
(2)功能侵权:经过对两家公司产品的功能进行对比,法律顾问发现,“X智能手表”在功能上与科技公司的产品存在相似之处,涉嫌侵犯实用新型专利。
2. 证据收集与固定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证据的收集与固定是至关重要的。
法律顾问在以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收集证据:法律顾问协助科技公司收集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包括产品外观图、功能说明、销售数据等。
(2)固定证据:为了确保证据的真实性,法律顾问协助科技公司对证据进行了固定,包括拍照、录音、录像等。
四、案件进展1. 诉讼请求科技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电子产品公司:(1)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2)赔偿科技公司经济损失;(3)公开赔礼道歉。
案例二 李珉诉朱晋华 李绍华悬赏广告酬金纠纷案

案例二李珉诉朱晋华、李绍华悬赏广告酬金纠纷案主要观点参考:葛云松’s(附件1、2)案件总结可参考附件3,附件3体例清晰第六部分所涉知识体系同样参考附件3于老师:传统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的冲突【二次整理】关于本案的分析思路1、论述悬赏广告为债的发生原因之一的合同之债【悬赏广告的效力问题(应然与实然)】2、论述合同成立的要件已具备(主要针对:有要约与承诺,不违背社会公德——依法)3、原告履行了义务,被告应该履行其给付义务。
4、第三人(民警)的行为与职责无关5、两被告之间的关系(两个独立的要约引发的问题)一、案件进程本案经过一审二审,一审原告败诉,二审原告胜诉,最终以双方达成协议(调解)告终。
二、所涉法理(一)悬赏广告的性质1、涉及到悬赏广告效力问题→悬赏广告性质的诸种学说(单独行为说or契约说)2、单独行为说认为,悬赏广告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单独行为),仅依广告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但它是一种附停止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指定行为的完成是此法律行为发生效力的条件。
3、两种学说的区别:如果完成指定行为的人没有与合同相适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或者行为人在完成行为时不知有广告之存在,若依契约说,相对人没有进行有效的承诺,合同自然无法成立,广告人不发生给付报酬的义务;若依单独行为说,则进行指定行为属于事实行为,不要求相对人有民事行为能力,也无须知道广告的存在,只要完成指定行为就可以使悬赏广告的内容发生效力。
(实际上持契约说的学者也常常认为,在这些情况下契约仍然成立,只不过成立方式比一般契约特殊一些而已。
这种契约说与单独行为说在实际效果上几乎没有区别。
)4、根据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的原则,债权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即使就具体的种类法律未设规定,合同亦为有效。
单独行为(单方法律行为),由于依单方的行为就可以影响到与他人的法律关系,所以通说认为,除非有法律明文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有特别约定,否则不能成立单独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广告合同纠纷案例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广告合同纠纷案例
篇一:律师代理广告合同纠纷案件指导手册
律师代理广告合同纠纷案件指导手册
一、广告合同的概念
广告合同纠纷是指因当事人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广告合同发生的权利义务纠纷。
广告合同是指广告客户与经营者之间、广告经营者与广告经营者之间确立、变更、终止广告承办或代理关系的协议。
二、广告合同的种类
1、广告发布业务合同。
是由广告发布者与广告主或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签订的书面合同。
2、广告制作合同。
是由广告经营者与广告主就广告作品的设计、制作所签订的合同。
3、广告市场调查合同。
是由广告经营者与广告主就某一具体市场调查活动所签订的合同,对某一具体商品广告市场或某一具体市场商品广告的信息、效果进行调查,提供数据、资料等。
4、广告代理协议。
是由广告经营者与广告主或广告发
布者就某一具体商品、服务广告活动、广告发布业务所签订
的代理协议。
一般情况下,全面代理协议包括广告制作合同、广告市场调查合同和广告发布业务合同。
三、广告合同的特征
广告合同除了具备合同的一般法律特征外,还具有下列
特征:
1、合同一方当事人是特定的。
广告合同中的一方当事
人必须是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广告经营
者。
否则,双方签订的合同无效,而且委托非法广告经营者
承办或代理广告业务的一方由此而支出的费用,也不准列入
成本和营业外开支。
2、广告合同的标的是特定的。
广告合同的标的可以分
为两类:一类是广告经营者按照广告客户的要求完成的工作
成果;一类是广告经营者接受广告客户或其它广告经营者的委托,为其完成广告代理任务的法律行为。
3、根据《广告管理条例》规定,广告经营者承办或代
理广告业务,必须与广告客户或被代理人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方的责任。
4、订立广告合同必须按照《广告管理条例》规定的程
序办理。
四、广告合同的内容
根据广告业务活动的内容,广告合同应当具备下列主要条款:
1、标的和数虽、质虽。
标的的指承办或代理的广告项目;数虽是指完成广告项目的多少;质虽是指广告项目满足规定要求的特性的总和。
2、广告内容及交验、查验广告证明文件。
以此认定广告内容是否经过审查和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否履行了法规规定的签约程序,如发生违法问题,各自应当承担
什么责任。
3、广告费用。
广告费用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广告合同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的,与其为完成广告项目所提供的财产相当的货币;二是广告合同当事人一方向完成委办的广告项目完成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4、广告原材料的提供以及规格、数虽、质虽、交付期限。
5、技术资料、图纸或广告作品提供的期限、质虽、数虽及保密要求。
6、广告项目验收标准、办法、期限和违约责任及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
四、签订广告合同应当注意的问题
广告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分别注意下列问题:作为广告客户,首先要审查对方是否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注册、领有营业执照或广告经营许可证的广告
经营者;是否具有承办或代理自己广告业务的经营范围;对无合法经营资格或超出经营范围的;不能与之签订合同。
作为广告经营者,首先应当审查委托自己承办或代理广告业务的客户有无做广告和做某项内容广告的合法资格,并要求对方提供证明文件,对没有合法资格以及不能提供证明文件的,不能与之签订合同。
六、合同的法律适用
广告合同属无名合同,目前只能参照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总则》以及《广告法》的有关规定。
1、广告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
1)适用其他法律及合同法总则的规定,以确定合同的效力。
例如,广告主与不具备广告经营资格的个体工商户签订的制作某一商品广告招牌、灯箱合同就应依照合同法总则第123条“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的规定,适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