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二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B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题12新人教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题12新人教版
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C.早期的歌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
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
[解析]C把歌和音乐割裂开来,是不正确的,因为原文第二段“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这两者是一体的,另外借助音乐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的是“诗”而不是“歌”。
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2.(病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世博会结束后,使主题馆将转为标准展览场馆,与世博中心、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轴和演艺中心一起形成以举办展览、承接会议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题(12)新人教版-精装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题(12)新人教版-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题(12)新人教版-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题(12)新人教版李仕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成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画出大画家,大画出小画家,不足为怪.笔墨的精炼和画面的简洁是小品画的特征.②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大腹便便,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③他对这件事的看法确实是一孔之见,值得我们学习借鉴.④沿着岷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都江堰鬼斧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又能领略沿江两岸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体会别样的风土人情.⑤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百姓箪食瓢饮的生活状况.⑥我们同时拾起同一片秋叶,愕然地抬头看着对方:两只手都握着枫叶的一端,好似都对那片枫叶情有独钟.A.②③⑤ B.①④⑥C.①③④ D.②⑤⑥答案A解析①不足为怪: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正确.②大腹便便:肚子肥大的样子(含贬义).此处应用“心宽体胖”. ③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错误.④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正确.⑤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本句形容贫困地区百姓的生活,使用对象错误.⑥情有独钟: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正确.2.(病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博会结束后,使主题馆将转为标准展览场馆,与世博中心、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轴和演艺中心一起形成以举办展览、承接会议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B.在房价持续走高的形势下,大多数买房居住的人都不免陷入紧缩日常开支的境地,使整个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下降,导致国内需求不振.C.美国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而且也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网络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答案:D解析A.成份残缺,缺主语,应去掉“使”B.成份赘余,应删去有“支付能力”C.语序不当,“不仅”和“而且”后的内容要调换.3.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某校校庆前夕,一位校友发给联络办的老师的短信: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B.朋友把你心爱的书借去了很久也没还,你想委婉地让他归还,于是说:我那本书很好看吧,不然怎么会让你爱不释手呢?C.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不想喝,便说: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D.张老师给原来同事打电话:王老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令堂,几年不见她还是精神矍铄.答案C解析“足下”“家父”过于书面,比较文雅,不适用于有父母的朋友参与的饭桌上.4.下面是紫砂壶成型过程的简要框架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答:答案紫砂壶的成型过程,首先是通过打泥条、做壶身,并在壶身加上壶柄、壶嘴和壶盖,完成壶身的捏制;而后是对捏制好的壶身进行贴花、绘画和刻字的装饰加工.二、古代文化知识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C.“陛下”,本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进言天子时须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后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D.“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答案D解析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仙逝”即去世,像仙人一样离开人间,是对“死”委婉的说法.三、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郦道元《三峡》一文中“ ”四个字将春冬之时的潭水用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来.(2)《诗经·氓》中“ ,”两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靓丽.(3)李白《蜀道难》中形容山泉奔瀑、冲击崖石的猛势,如万壑雷声的两句诗是“ ,”.答案(1)素湍绿潭(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四、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安贫韩偓①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②.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注①韩偓:唐末五代诗人,唐昭宗曾欲拜他为宰相,但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逐出朝廷.后来朱温篡唐,建立梁朝,韩偓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②蒲卢:又名蜾蠃,一种细腰蜂,每产卵于小孔穴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首联中的“风”指四肢风痹.“八行书”指信札.“暗”是形容老眼昏花,视力不明.“九局图”指棋谱.“手风”和“眼暗”,都写自己病衰的身体.B.颔联就室内景物略加点染,进一步烘托出“安贫”的题旨.“窗里日光飞野马”一句暗示时光如白驹过隙,难以把握.“筠管”,竹管,这里指毛笔筒.C.《新唐书·韩偓传》记载,一次朱温上殿奏事,侍臣们纷纷避席起立,唯有韩偓端坐不动,引起朱温的恼怒.这就是诗中自谓的“安蛇足”“捋虎须”,也就是诗人致贫的来由.D.尾联紧承颈联对往事的回忆,运用了“滥竽充数”这一典故,表达自己对黑暗世事彻底失望、愿意隐退,满腔的愤懑最终化作一声叹息,情切而辞婉.E.本诗是唐代诗人韩偓晚年感叹身世的作品.诗作将现实与回忆连成一片,这里的“贫”,一语双关,不光指经济上的困窘,同时也指政治上的失意.2.诗题为“安贫”,诗人真的安贫吗?这首诗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答案精析1.BD [B项颔联中的“野马”指浮游于空气中的埃尘,语出《庄子·逍遥游》.该句意思是:闲居无聊,望着室内的埃尘在窗前日光下浮动.D项尾联,诗人在回顾自己报国无成的经历之后迸发出了一个质问:世界上怎会没有人将人才问题默记于心,可又有谁准备像齐愍王听竽那样认真地选拔人才以挽救国事呢?质问带有那么一点微茫的希望,而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感慨:世无识者,有志难骋,不甘于安贫自处,又将如何!满腔的愤懑终于化作一声叹息,情切而辞婉.诗人的心情是矛盾的,并非“彻底失望、愿意隐退”.] 2.(1)不是真的安贫.(2)①颈联中诗人敢于坚守礼法,触怒权贵.他感到自己虽愚拙,但报国不避艰危,(故表面以“安蛇足”自嘲,实际上以敢于“捋虎须”而自负)透露出他在颓唐外表下隐藏着的一片舍身许国的忠诚.②尾联,诗人确实有感于世事黑暗,没有明辨贤愚的明君,人才只能沉默无言,表达了内心的失落与无奈.③题作“安贫”,实质是不甘安贫,希望有所作为;但由于无可作为,又不能不归结为自甘安贫.表现了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做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与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的歌不同源.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形式上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解析] A“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的歌”于文无据.C以偏概全,不光是“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D中“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是不准确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诗在当时社会承担着政治言说的两方面功能,一是可以补察时政,二是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B.第一段中引用《国语》和《礼记》,论证了“诗”的产生与当时统治阶级的礼乐政治活动的紧密联系.C.通过与“歌”的大量比较分析,本文重点论述了“诗”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担的更多的社会功能.D.本文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歌”无法满足统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因而才产生了“诗”这种形式.[解析] 重点论述了“诗”分析不当,本文只是论述了诗、歌二者的起源以及各自功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C.早期的歌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解析] C把歌和音乐割裂开来,是不正确的,因为原文第二段“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这两者是一体的,另外借助音乐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的是“诗”而不是“歌”.。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12270273.doc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12270273.doc

一轮复习语文模拟试题12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脂.(zhī)肪辟.(pì)邪祛.(qū)除锃.(zèng)光瓦亮B.箴.(zhēn)言哺.(bǔ)育树冠.(guàn)螳臂当.(dāng)车C.侪.(cái)辈倨.(jù)傲骠.(piào)勇供.(gōng)不应求D.露.(lòu)面追溯.(sù)烜.(xuǎn)赫锲.(qiè)而不舍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和平建设时期,虽然没有了刀光剑影,远离了鼓角争鸣,但生机勃勃的浙江大地同样英雄辈出。

B.分门别类地记,可以积累你的知识和清理思路;钩玄题要地记,可以把握要领,深化对意义的理解。

C.天空被高大的树木枝条割成了一绺一绺的蓝绸缎,斑斑驳驳的光电散射下来,随着树叶地曳动而眨着鬼秘的眼。

D.经验表明,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抓典型,树标杆,以点代面,榜样的力量会激发出其他人竞相上进的热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A.从12月6日起,宁波市将启用..一批新的电子警察,对机动车闯红灯,超速,违反禁令标志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

B.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日前同时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中止..垄断调查的申请,承认企业在互联互通及价格上存在不合理行为,同时承诺全力整改。

C.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体味。

D.营销传播的种种既有理论,往往被我们奉为清规戒律....,轻易不敢撼动。

但是,曾经正确的未必永远正确,过去有效的未必长久适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日,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有关“异地高考”的议题日前正在调研中,但还没有出台确切的时间表。

B.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高三语文 高考一轮复习测评卷12 新人教版 .doc

高三语文 高考一轮复习测评卷12 新人教版 .doc

《金版新学案》高考总复习(新课标)配套测评卷——高三一轮语文卷(十二)古代诗歌—————————————————————————————————————【说明】本试卷共14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乱洒衰荷”中的“乱”字有何作用?请作简要赏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评价说“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别开生面,写出了新意。

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8分)点绛唇□魏夫人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2020届金太阳联考新高考原创冲刺模拟试卷(十二)语文

2020届金太阳联考新高考原创冲刺模拟试卷(十二)语文

2020届金太阳联考新高考原创冲刺模拟试卷(十二)语文★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Ⅰ卷阅读题(共7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表演传统曲艺,演唱流行金曲,展示手工技艺……如今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也许你就能邂逅这些热闹的街头艺术表演。

快意拔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生动、热烈、洒脱的街头艺术,为蓉城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

除了剧院、荧屏,城市露天公共场所也是孕育文化、成就梦想的地方。

我们所熟悉的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都是从街头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

但要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有不少现实矛盾需要妥善处理。

此次成都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推行持证上岗、定点表演,为街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安适的土壤,也为心怀梦想者创造了一个人生出彩的舞台。

备战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二单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A卷 教师版

备战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二单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A卷 教师版

2020届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二单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 文 (A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月光是引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月的吟咏,像“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像“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是赞秋月的。

而今是冬月,没有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但空旷、辽阔。

A .虫的吟唱,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萧瑟的凉风 B .花的清香,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淡淡的凉风 C .虫的吟唱,淡淡的凉风/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 D .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虫的吟唱,萧瑟的凉风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和选用句式的能力。

从所给文段中引用的诗句来看,先是“桂花”,写出中秋月之味,然后是“捣衣声”,写出秋月之声,再是直接写月光。

照应这个顺序,“花的清香”应排在最前面,据此可排除AC 两项;再按照由有声到无声的顺序,可知应先说“虫的吟唱”,再说“树影”“凉风”,故此题答案应为B 项。

2.下列句式变换后,基本意思有所改变的一项是(3分)( ) A .他把报纸撕破了。

(变换后:报纸让他撕破了。

)B .并非所有的人都不愿和你交朋友。

(变换后: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你交朋友。

)C .难道你该这样做吗? (变换后:你根本不该这样做。

)D .我直到晚上10点才把数学作业做完。

(最新)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2 Word版含解析.doc

(最新)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 12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天河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检测试题12诗歌阅读011.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词,回答问题。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①友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②。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③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③当日愿。

【注】①柬:给……信札。

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

(1)这首词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用典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传诵了三百多年,今天甚至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标题。

请你从词句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谈谈它广为传诵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柳枝词郑文宝①亭亭画舸②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①郑文宝(952~1012),字仲贤,宁化人。

多才多艺,是宋初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诗风轻盈柔软。

备战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二单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A卷 学生版

备战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二单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A卷 学生版

2020届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二单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 文 (A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月光是引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月的吟咏,像“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像“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是赞秋月的。

而今是冬月,没有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但空旷、辽阔。

A .虫的吟唱,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萧瑟的凉风B .花的清香,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淡淡的凉风C .虫的吟唱,淡淡的凉风/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D .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虫的吟唱,萧瑟的凉风2.下列句式变换后,基本意思有所改变的一项是(3分)( )A .他把报纸撕破了。

(变换后:报纸让他撕破了。

)B .并非所有的人都不愿和你交朋友。

(变换后: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你交朋友。

)C .难道你该这样做吗? (变换后:你根本不该这样做。

)D .我直到晚上10点才把数学作业做完。

(变换后:到晚上10点,我才做完数学作业。

)3.下列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B .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被动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 .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二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A卷(含解析)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二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A卷(含解析)
被动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
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
D.他扔掉的不只是一个馒头。
反问句:难道他扔掉的只是一个馒头吗?
4.下列对联中,对仗不工整的一组是(3分)()
A.一生愁绪锁念国念乡念亲后世美名颂颂词颂画颂人
送给甲的对联是____和____,送给乙的对联是____和____。
9.把下面的长单句改写成两个前后衔接的短句,其中一个是主动句,一个是被动句。
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强烈否认”印度所称的空袭巴拉果德地区一处恐怖分子营地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战绩。
10.将下面内容转换为一个长句,要求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改变个别词语。
构字部件:禾亻口日又月言广
构字词示例:广+又→友→友善
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
17.根据下列提示语,对画线句子进行重组,不超过48个字。
在刚刚召开的“两会”中,医疗改革成为“两会”代表和人民群众热议的焦点问题。有的代表认为,要想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必须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只有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和推行爱民惠民措施才能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如果没有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就不能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和推行爱民惠民措施。
④蜡染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⑤蜡染是用蜡刀点蘸熔蜡在织物上描图案,然后浸染,最终在布面上形成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图案。
15.以“《答案在风中飘荡》”为开头将下面几个短句改写为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2016年,鲍勃·迪伦终于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者。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出高分12语用+默写+诗歌思想+文言断句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出高分12语用+默写+诗歌思想+文言断句含解析

练出高分12 语用+默写+诗歌思想+文言断句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又是一年开学季,各大电子商务平台都摆上了醒目的宣传广告,新一轮的“开学经济”升温。

披着回租贷、培训贷等“新马甲”,校园贷借尸还魂丝毫不让人诧异。

在的畸形利益刺激下,一些不法之徒不愿舍弃这一敛财工具,总有人。

如今,大学新生步入校门,但涉世不深,( ),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

对臭名昭著的变种校园贷应从重依法处理,否则那样后果不堪设想。

校园贷的危害已无需赘言,防范大学新生被坑,无非两种途径,一是让校园贷远离大学生,这需要依法严惩以身试法者;二是让大学生远离校园贷,这需要普及财商教育,特别是在大学新生的开学第一课中融入财商元素。

推进财商教育,应从早从小抓起,还应从设置课程开始,并推进财商教育,也可以多些案例分析,特别是让学生有实战体验。

一定程度上说,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锤炼,学生不仅对此类诈骗,免于被骗,还能真正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对财富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有理由比前人更懂得何为真正有意义的义利观,也有责任通过财商教育来涵养正确的财富观,以更好地利己利人。

把财商教育当成终身教育,是时候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变本加厉铤而走险明察秋毫方兴未艾B.一本万利铤而走险洞若观火方兴未艾C.一本万利孤注一掷明察秋毫如日中天D.变本加厉孤注一掷洞若观火如日中天解析:一本万利:本钱小,利润大。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从语境来看,用“一本万利”。

铤而走险:指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为。

孤注一掷:拿出所有的力量作最后一搏。

从语意来看,用“铤而走险”。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好到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事物。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一切。

“洞若观火”更合语境。

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备战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二单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B卷 教师版

备战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二单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B卷 教师版

2020届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二单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 文 (B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学习”下定义。

(不超过45字)①学习和本能不同。

许多低级动物因为本能也能表现出较为复杂的行为模式,而学习则由经验引起行为变化。

②有的运动员通过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但这只是暂时性的行为变化,不是因学习引起的。

学习者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比较持久。

③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经验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答案】学习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引起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的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的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

“被定义概念”是小概念,暂且用“小”来代替,“邻近大概念”是“被定义概念”的上一级概念,暂且用“大”来代替;“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也用一个字“特”来代替。

那么,下定义的“公式”可以简化为“小=特+大”。

运用“公式”下定义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

第二步,找“特”,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

第三步,连接“小”与“特+大”,用“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

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句子主干,即“学习是方式”,然后寻找“学习”的本质特征:“学习则由经验引起行为变化。

”“一种获取经验”“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比较持久”,按照公式,用一个单句的形式叙述出来即可,注意陈述语序。

2019-2020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二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A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二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A卷(含解析)

第十二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月光是引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月的吟咏,像“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像“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是赞秋月的。

而今是冬月,没有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但空旷、辽阔。

A.虫的吟唱,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萧瑟的凉风B.花的清香,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淡淡的凉风C.虫的吟唱,淡淡的凉风/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D.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虫的吟唱,萧瑟的凉风2.下列句式变换后,基本意思有所改变的一项是(3分)()A.他把报纸撕破了。

(变换后:报纸让他撕破了。

)B.并非所有的人都不愿和你交朋友。

(变换后: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你交朋友。

)C.难道你该这样做吗?(变换后:你根本不该这样做。

)D.我直到晚上10点才把数学作业做完。

(变换后:到晚上10点,我才做完数学作业。

)3.下列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B.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被动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

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D.他扔掉的不只是一个馒头。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单元训练金卷 第十二单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A卷(含解析)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单元训练金卷 第十二单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A卷(含解析)
B.载酒江湖人比黄花更瘦 校碑栏槛梦随玉笛俱飞
C.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泉流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D.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 漱玉词集满是国恨离愁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每处最多不超过30字)
研究表明,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如果我们能使用其他能源,就必然能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如果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到那时,全球气温可能不会持续上升,全球也不会再出现灾害性天气。
11.假如你是雪莲广播电台少儿栏目主持人,请你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个字。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被动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
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
D.他扔掉的不只是一个馒头。
反问句:难道他扔掉的只是一个馒头吗?
4. 后世美名颂颂词颂画颂人
答:________________,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18.下面是一段解说词,语意比较难以理解,请把它改成语意连贯的5个短句.要求: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常设展厅包括主要展示西藏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生物物种等的自然馆和主要展示古老的西藏科技智慧、最新科技成就和基础科学知识等的科技馆两大板块的位于拉萨的西藏首家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于10月1日结束试运营并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2020届河北衡水金卷新高考押题仿真模拟(十二)语文试卷

2020届河北衡水金卷新高考押题仿真模拟(十二)语文试卷

2020届河北衡水金卷新高考押题仿真模拟(十二)语文试题★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的两极式的人生意义赋予方式,在现代中国的启蒙者一连串不切实际的运动带来幻灭之后,导致民众普遍的迷茫,特别是自我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狂热,财富的诱惑,曾几何时让人忘掉了意义的需求。

如今“无公德个人”的盛行,再次表明了个体面临着深层的意义危机。

启蒙的根本,其实是意义体系的重建。

但意义体系必是依托于相应的文明秩序。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个意义危机,就是国家的危机。

今天依然还有国家真正强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但个人自主和个性解放确也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觉醒的自我如何安顿?相互的关系如何协调?具有奠基性作用的意义体系的重建,无疑是最大的挑战。

这种意义体系的重建,不可能是完全新创,而必定是扬弃既往的积淀,顺应未来的趋向,同时能够满足深层的期待,耦合微妙的情感结构。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5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5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选用(二)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使前后句子衔接自然的一项是( )余光中的散文世界里, ① ,徐疾多致的节奏代替了平铺直叙的语序, ② ,幽默风趣的妙语代替了装腔作势的教训。

A.①簇新的意象代替了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②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B.①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被簇新的意象代替了②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被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C.①簇新的意象代替了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②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D.①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被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②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被簇新的意象代替了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__________,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________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幅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幅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超人工智能电脑能够用几分钟时间思考完人类几十年才能思考完的东西。

超人工智能确实会比人类思考得快很多,但是真正的差别并不仅仅如此。

用人类来做比喻,人类之所以比猩猩“智能”很多,___________。

这些模块让我们能够进行复杂的语言呈现、长期规划、抽象思考等等,而猩猩的脑子是做不来这些的,就算你把猩猩的脑子加速几千倍, 它还是没有办法在人类的层次思考,它依然不知道怎样用特定的工具来搭建精巧的模型。

A.真正的差别不在于人类大脑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而在于思考的速度B.真正的差别并不是思考的速度,而是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C.真正的差别是两者思考的速度和各自大脑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D.真正的差别是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并且思考速度更胜一筹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君子能以一己所持的正确意见不排斥他人的正确意见,能以公认为正确的意见为标准,同时吸取他人意见中符合标准的正确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2.
【答案】(1)C(2)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第一题是对联题。对联横批的要求是以横写的书写方式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进行补充、概括、提高,多为四字词组。解答时主要根据对联内容分析判断。甲:绿竹、红梅与青松是岁寒三友。绿竹已有三分绿,意春回;红梅点点于枝头,意报春。三分景引出万家春,让春回的喜讯送走严寒,表达的是人们对春回的喜悦之情。据此可选“春暖大地”或“春回大地”。乙:三星高照,指有福、禄、寿,命运好;“春不老”意喻长寿,万事亨通指万事大吉、一帆风顺;物埠家丰指物质丰富。此联含人们对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据此可选“人寿年丰”。故选C。
12.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示例: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格处补写上相应的句子。
第十二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语文(B)答案
1.
【参考答案】学习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引起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的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的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被定义概念”是小概念,暂且用“小”来代替,“邻近大概念”是“被定义概念”的上一级概念,暂且用“大”来代替;“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也用一个字“特”来代替。那么,下定义的“公式”可以简化为“小=特+大”。运用“公式”下定义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第二步,找“特”,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第三步,连接“小”与“特+大”,用“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句子主干,即“学习是方式”,然后寻找“学习”的本质特征:“学习则由经验引起行为变化。”“一种获取经验”“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比较持久”,按照公式,用一个单句的形式叙述出来即可,注意陈述语序。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学习”下定义。(不超过45字)
①学习和本能不同。许多低级动物因为本能也能表现出较为复杂的行为模式,而学习则由经验引起行为变化。
②有的运动员通过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但这只是暂时性的行为变化,不是因学习引起的。学习者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比较持久。
5.寓理于物指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表现手法。请仿照下面示例,选取恰当的物象,另写一个句子。要求:符合寓理于物的特点,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帆船,因为懂得借力,所以能够扬帆起航;可是一味的借力,又让它在风平浪静时寸步难行。
6.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韩愈,字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字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飞,字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照示例,运用所给三组材料仿写三个句子,要求逻辑严密,语意连贯,信息完整,句式一致,并与所给示例构成一组排比句。
示例:卧冰求鲤,叨陪鲤对,敬养母聆父训,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孝顺意识。
材料:
第一组:诚信建功抗争。
第二组:诛暴秦御外侮轻生死重然诺持金戈破巨浪
第三组:立木取信闻鸡起舞军民抗倭尾生抱柱破釜沉舟击楫中流
示例:“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是有准备的人,所以最终我们将获得机遇。
9.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慈乌反哺,结草衔环,投以桃报以李,让我们懂得了感恩。
材料:
用心才华虚心
满招损谦受益操千曲观千剑纵诗酒傲王侯
潘江陆海闻过则喜继晷焚膏执经叩问囊锥露颖韦编三绝
③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经验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2.按要求选择。
(1)请你根据以下两副对联选择恰当的横批(3分)()
甲: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乙:三星高照花红柳绿春不老,万事亨通物阜家丰岁常春。
A.迎春接福/家庭幸福
B.春暖大地/吉星高照
C.春回大地/人寿年丰
D.春风化雨/福如东海
C.从而,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消亡了
D.因而,只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消亡
4.归纳法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换个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符合归纳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知识是羽翼,知识是翅膀,原来知识就是我们翱翔天空的工具。
示例:谦谦君子,彬彬有礼,友谊全由真心换,善行必得诚意襄,中国人有友善的品质。
材料:
爱国敬业诚信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抷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废寝忘食精忠报国立木为信鞠躬尽瘁马革裹尸一诺千金
抷土”为“爱国”一组。“废寝忘食”“鞠躬尽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敬业”一组。剩下的是“诚信”一组。注意句式与例句一致。
例如,化学课代表出上联:笔端山水苹取成句
物理课代表对下联:梦里风烟熔化作诗
音乐课代表出上联:抚琴弹落西江月
美术课代表对下联:①________
语文课代表出上联:讲台三尺,传孔孟老庄学问。
数学课代表对下联:②________
20.汉字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及丰富的人生哲理,有时换个角度,常见的汉字便能让人领略到别样的意趣。请依照所给示例仿写句子,每条不超过16个字。
示例:珍惜资源,拒绝浪费,传播节约小妙招,社会吹起节俭风。
材料:
富裕和谐创新
文明新风尚技术新难关发展新模式
健全设施探索方法优化环境
引进项目打开思路完善路网
7.请仿照画横线句子,利用所给材料补写出空缺的语句。要求:与划线句子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材料: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白居易《琵琶行》苏轼《赤壁赋》
例:何为“劣”:少出了力,到头来注定要差人一等。
何为“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为“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为“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届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2)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追求51%的效率,就是用51%的力量进攻。用100%的力量进攻,不更强吗?不然。人求胜欲最强的时候,恰是最不冷静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李昌镐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49%的力量防守。这是他没说出的。这使他的棋极其稳健、冷静,极少出错,常使对手感到无隙可乘。
3.破釜沉舟军民抗倭诛暴秦御外侮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抗争意识。
16.仿照下面的示例,对所给出的两个对象进行语句仿写,要求运用拟人口吻,从正反两方面揭示对象所蕴含的道理。
算盘:算账锱铢必较,容不得半点误差,不能大头总往怀里拨。
鞭炮:__________________
圆规: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用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本题横线前面说“人求胜欲最强的时候,恰是最不冷静的时候”,后面是“;”,说明要填的句子句式与它相同;据横线后面“所以,李昌镐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49%的力量防守”,可知前面填的内容应是“进攻时注意防守”,B项符合要求。故选B。
C.凤皇于飞,翙翙其羽。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填入下面语段甲、乙两处的词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甲,乙,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A.反之,只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
B.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
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感到悲。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是打开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台上随风微曳的绿箩、那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还有那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至亲在的时候,我们总是习以为常,以为一切的爱与付出都是理所应当。当他们走了,我们才猛然发现,父母的唠叨是多么悦耳,妻子的絮叨是多么动听,孩子的叫嚷又是多么可爱。
青春里,我们向着梦想前进。跌倒过,成功过;①____;痛苦过,快乐过。总是,在悠悠的岁月中徘徊;②____;总是,在季节的交替中感受人生四季的美妙与韵律;③____。
14.古人的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或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比如周瑜,字公瑾,瑜与瑾都是美玉,“公瑾”象征了美好的外貌与品德。请从下面人名中任选两个,并简要说明其名与字的意义关联。(全选的,按前两个分)
17.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克己复礼,有教无类,仁爱忠恕为己任,孔子使我们涵养德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