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f8b3b1aae518964bce847c3c.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共38分)1.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镊子B. 天平C. 开瓶器D. 老虎钳2.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简单机械一定能省力B. 用钥匙来开锁时,利用的是轮轴的原理C. 天平利用的是杠杆原理3.划船的桨是()杠杆。
A. 省力杠杆B. 费力杠杆C.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4.自行车(如图)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自行车上的螺丝与螺帽运用了斜面的原理B. 脚踏运用了轮轴原理C. 大齿轮和小齿轮构成了滑轮组5.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A. 阻力点B. 用力点C. 支点6.如图所示,把一把米尺,从中点支起,两边分别挂相同钩码2个和4个,下列情况下,哪种情况还能保持平衡()A. 两边钩码组各向支点处移近一个格B. 两边钩码组各向支点处移远一个格C. 两边钩码组各减少一个钩码D. 两边钩码组各减少一半钩码7.自行车的“车把”运用了()原理。
A. 杠杆B. 轮轴C. 滑轮8.应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要()。
A. 多走距离B. 少走距离C. 不能确定9.滑轮组的作用。
(1)图1中的机械,称为(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2)图1中的机械,左边挂有一个钩码,如果在右边也挂一个相同重量的钩码,那么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A.滑轮会顺时针转动B.滑轮会逆时针转动C.滑轮会保持静止不动(3)一个钩码大约重0.5牛,那么利用图1中的机械拉起1个钩码时,需要的拉力( )。
A.约为0.1牛B.约为0.5牛C.约为1牛(4)图1中,如果要使钩码向上提升10厘米,那么细绳向下拉动的距离( )。
A.小于10厘米B.等于10厘米C.大于10厘米(5)图2中的机械,称为(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6)下表是小明利用图2中的机械提升重物时的拉力数据记录表,已知每个钩码重0.5牛,实验中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教科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d90c3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d.png)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和,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丁人们的健康水平。
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间、边缘,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5.我们还可以利用培养微小生物。
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大量繁殖的结果。
二、判断题6.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7.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8.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0.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11.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12.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13.有些细胞能够帮助我们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14.为了便于观察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15.发霉的苹果削掉坏的部分,剩下的部分仍可以吃。
()16.牛奶变酸奶是因为酸奶里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17.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18.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19.要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需要把可能含有微小生物的水滴在载玻片上做成玻片标本才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
三、单选题2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长度B.凸度C.面积21.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2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23.如图所示是用()观察到的大肠杆菌。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c9ed7dd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4.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单项选择题1.在工作中, 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 又叫()。
A.机械B.复杂机械C.简单机械D.工具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 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B.支点C.用力点D.阻力点3. 用力点距支点远, 阻力点距支点近, 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 阻力点距支点远, 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 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 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A、滑轮组B、动滑轮C、定滑轮D、滑轮组合5.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有一位科学家叫()。
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 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
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 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 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 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 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B.爱迪生C.亚里士多德D.阿基米德6.()的特点是:秤杆上挂砝码的一边和挂物品的一边长度相等, 因此放的砝码必须与被称物品重量相等。
7. ()的特点是:秤杆上有尺寸刻度, 挂物品的绳子和挂秤砣的绳子都可以在秤杆上滑移。
8.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 人们发明了(), 它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 至今仍在使用。
A、提系杆秤 B、不等臂秤 C、等臂杠杆秤 D、指针式弹簧秤二、多项选择题1. ()等都是机械。
A.杠杆 B.滑轮 C.斜面D.平面2. 杠杆有三个点: ()。
A.用力点 B.中心点 C.支点 D.阻力点3. 杠杆可以分为()。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4.自行车运用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 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检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检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be875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1.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能力测试学校班级姓名(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 罗伯特·虎克B. 列文·虎克C. 牛顿2.不属于池塘中的微小生物是()。
A. 草履虫B. 硅藻C. 虾3.酱和腐乳都是利用()生产的。
A. 细菌B. 病毒C. 霉菌4.用显微镜观察时()。
A. 两只眼都要睁开B. 睁左眼闭右眼C. 睁右眼闭左眼5.下列透镜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
A. B. C.6.自制洋葱表皮细胞标本实验中,盖在标本上的薄薄的小玻璃叫()。
A. 压片夹B. 盖玻片C. 载玻片7.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A. 只有植物体B. 只有动物体C. 所有生物体8.()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 细胞学说B. 放大镜的发现C. 微生物的发现9.下列图象中,通常最可能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是( )。
A. 石英晶体B. 大肠杆菌C. 蝶的口器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同生物、不同部分的细胞是不同的B. 同一物体上的细胞结构是完全相同的C.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1.小水滴就是一个凸透镜。
()12.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3.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0.5毫米的微小物体。
()14.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利用细菌可以生产新的食物。
()15.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16.很久以前,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早期的显微镜。
()17.用胶头滴管取池塘水样本时,滴管尖嘴一端应向上,以防水滴滴落。
()18.在空气中、水中、食物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19.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
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测试卷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测试卷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63888c25c52cc58ad6be06.png)
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测试卷教科版一、填空题1.机械是能使我们________或方便的装置。
像剪子、钉锤等布局简略的机械又叫________。
2.升国旗时用到了________滑轮;塔吊上的吊钩运用了________滑轮。
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相连合,用起来既能________,又能________。
3.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他说这句话的依据是________机械的科学原理。
生活中很多工具用到了杠杆原理,如________。
4.像螺丝刀这样,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略机械叫做________。
该机械在________上用力可以省力。
5.工人利用木板把油桶滚到货车上,运用的是________原理;螺丝上的螺纹也用了该机械原理,螺纹越精密,越________。
6.自行车议决________和________把我们脚蹬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大齿轮32个齿,小齿轮16个齿,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________圈。
二、鉴别题(对的打“√”,错的打“×”)7.杠杆不仅可以省力,还可以改变用力偏向。
()8.杠杆的支撑点离物体越近,离用力点越远时,就越省力。
()9.杠杆有的是省力的,如老虎钳;有的是费力的,如镊子。
()10.将一颗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钳子最方便省力。
()11.斜面是一种能省力的机械。
()12.把一楼的楼梯做成两折是为了美观。
()13.运用轮轴时,轮越大越省力。
()14.利用斜面能省力,也便是说斜面越斜就越省力。
()15.螺丝刀的刀柄粗是省力的主要原因。
()16.门把手利用的是轮轴的原理。
()三、选择题17.如图所示,杆秤由秤杆、刻度、秤砣、提纽、秤钩(或秤盘)组成。
根据杆秤的布局,小明用筷子i细线、螺帽、纸盘等四种质料自制了一个小杆秤。
(1)像杆秤这样的简略机械称为( )。
A. 杠杆B. 轮轴C. 斜面(2)图中,提纽的位置是(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fae3c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a.png)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判断题(正确的填“T ”,错误的填“F ”,每小题2分,共24分)( )1.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薄边缘厚。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凸度大小有关。
( )3.电子显微镜放大能力最强,所以生活中我们常用它来观察微生物。
( )4.光学显微镜一般是由两块凸透镜组成的。
( )5.蝴蝶嗅气味是靠长在头上的那对触角。
( )6.利用放大镜要以观察到蝴蝶足的细节。
( )7.当我们利用仪器观察微生物时,图象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范围也越大。
(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9.微生物属于生物,大部分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 )10.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是圆形的。
( )1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 )12.不同生物体的细胞的形状是一样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最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是( )A.温暖、潮湿B.干燥、寒冷C.温暖、干燥 2.首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A.安东尼·范·列文虎克B.简·施旺麦丹C.罗伯特·胡克 3.下面生物有复眼的是( )。
A.金鱼B.蜻蜓C.兔子4.下列不是微生物的是( )A.线虫B.草履虫C.蚂蚁5.一般情况下,下面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510ad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1.png)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判断题(正确的填“T ”,错误的填“F ”,每小题2分,共24分)( )1.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薄边缘厚。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凸度大小有关。
( )3.电子显微镜放大能力最强,所以生活中我们常用它来观察微生物。
( )4.光学显微镜一般是由两块凸透镜组成的。
( )5.蝴蝶嗅气味是靠长在头上的那对触角。
( )6.利用放大镜要以观察到蝴蝶足的细节。
( )7.当我们利用仪器观察微生物时,图象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范围也越大。
(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9.微生物属于生物,大部分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 )10.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是圆形的。
( )1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 )12.不同生物体的细胞的形状是一样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最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是( )A.温暖、潮湿B.干燥、寒冷C.温暖、干燥 2.首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A.安东尼·范·列文虎克B.简·施旺麦丹C.罗伯特·胡克 3.下面生物有复眼的是( )。
A.金鱼B.蜻蜓C.兔子4.下列不是微生物的是( )A.线虫B.草履虫C.蚂蚁5.一般情况下,下面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a4314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8.png)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
1、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这些构造很简单的工具叫做简单机械。
2、镊子可以帮助我们夹起较小的物体,但力作用的范围很小。
3、天平可以帮助我们测量物体的重量。
4、拔螺丝钉使用杠杆原理,省力又方便。
5、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6、杠杆上有三个点:用力的点叫做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
7、杠杆是一种机械,它为我们做事提供方便。
8、俗话说“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是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
9、小朋友玩的跷跷板是一种杠杆。
10、像螺丝刀这样,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自行车、轮船、汽车等。
11、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12、升旗时,在旗杆顶部的简单机械是滑轮。
吊车吊起重物时用了滑轮组。
13、在一个滑轮组中,滑轮越多越省力。
14、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又能改变用力的大小。
15、斜面的原理在坡道、斜坡等方面应用。
16、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帮助我们移动重物。
17、螺丝钉的螺旋形状是一种斜面。
18、为了让汽车开上山顶去更省力,在修建公路时修建螺旋坡道为好。
19、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它其实是由杠杆、轮轴等简单机械原理组合而成的。
20、自行车上包含了很多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运用了杠杆原理,刹车运用了摩擦原理。
21、在自行车上,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快。
22、用螺丝刀来撬开油桶盖,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23、镊子、裁纸刀、订书机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订书机。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1、斜面的坡度越小就越省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1965b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c.png)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镜简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可能的原因是()。
A.镜筒高低没有调整好B.反光镜的方向没有调整好C.目镜和物镜的倍数没有匹配好D.前面三个选项都有可能2.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3.下列是显微镜操作的几个步骤。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光:操作该步骤时一定要把显微镜搬到窗台,借用窗户外的光。
B.安装玻片: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C.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4.从显微镜的目镜里看,玻片标本偏左了,我要用手把它向()移动。
A.左B.右C.调整准焦旋钮5.下列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①将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②将显微镜向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③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④调节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⑤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A.②①④⑤③B.②⑤④③①C.②①③④⑤D.②⑤①④③6.利用两个放大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正确的制作过程是()。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②准备两个放大镜;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③①D.②④①③7.接种牛痘能让人获得对()的免疫力。
A.天花B.鼠疫C.破伤风8.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B.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C.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9.科学家们受()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
A.蝴蝶B.苍蝇C.蜜蜂10.人类利用( )发面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了,它可使馒头内部疏松多孔。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9a77f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a.png)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8分)。
1.用以矫正近视眼的近视镜是( )。
A .凹透镜B .凹面镜C .凸透镜D .凸面镜2.观察下列细胞,其中哪种结论与事实不符?( )。
A .植物有细胞,动物也有细胞B .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C .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是不同的D .山茶花不同器官细胞是相同的 3.选择合适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病毒专家观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需选用( )。
A .放大镜B .光学显微镜C .电子显微镜4.有关显微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B .放大镜—电子显微镜一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C .放大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一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5.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B .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 C .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6.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调节反光镜后,始终没有看到标本的像,可能的原因是( )。
A .标本在观察过程中发生了移动B .标本处在通光孔中央C .使用的目镜倍数太小D .使用的物镜倍数太小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2分)7.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结构显微镜可以放大近__________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10分)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用力点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阻力点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支点_。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
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费力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螺丝刀_____、___扳手__、___水龙头_、_方向盘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定滑轮_,它的作用是_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动滑轮_,它的作用是不改变用力方向,省力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滑轮组__,滑轮组既能_省力__又能_改变用力方向_。
4、_引桥_、__螺丝钉_、__刀锋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轮轴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杠杆____的原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
( √ )
3、自行车上组合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 √ )
4、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 √)
5、机械有省力、加快运动速度、改变运动方式等作用。
( √ )
6、.盘山公路、楼梯、剪刀、斧头,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 √ )
7、剪子、起钉锤等工具,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
( × )
8、使用杠杆时,不一定省力。
( √)
9、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
( √ )
10、斜面都能省力。
(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③ )转动的。
①重点②力点③支点
2、升国旗时,用到了(① )。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3、自行车把是一个简单机械,它是(②)
①斜面②轮轴③、杠杆
4、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工具。
( ③ )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5、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_____①__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
①大于②小于③、等于
6、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①)
①变快②变慢③、不变
7、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②)
①动滑轮②定滑轮③、滑轮组
8、“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①)的原理。
①杠杆②轮轴③、滑轮
9、螺丝钉的是属于(③)的运用。
①杠杆②轮轴③、斜面
10、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①)
①羊角锤②螺丝刀③、小刀
四、科学探究题(20分)
1、用一根绳子把几个钩码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转动刀柄,将钩码吊起;再把这个几个钩码系在刀柄上,转动刀杆,将钩码提起。
我的发现:把钩码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转动刀柄,将钩码吊起;比把钩码系在刀柄上,转动刀杆,将钩码提起,省力。
我的问题:我手握螺丝刀的刀柄向左转,有同学能握住螺丝刀的刀杆向右转战胜我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我用力在轮轴的轮上,他用力在轮轴的轴上,我是省力的,他是费力的。
2、我这样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1)我用的材料:
滑轮、钩码、细线、,支架。
(2)我的研究步骤:
1、将滑轮固定在支架上,用细线穿过滑轮。
,
2、细线的一端挂上两一钩码,另一端也挂上两一钩码,平衡。
3、
(3)我发现:要使滑轮两端保持平衡,两端必须钩码保持一样。
(4)我的研究结果: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四、我的认识。
(15分)
1、观察打开油漆桶盖子的铁片,找出它作为杠杆的三个点,分别用F(用力点),L(阻力点),E(支点)表示出来
2、
向下压的一端插入盖子下面的部分在桶边缘的地方
(用力点)(阻力点)(支点)
2、下图里长方形的重物为1000克,?处要挂(500)克的重物,才能使滑轮组平衡?
3、要让下面的杠杆平衡,我们可以在右边的第(1)格挂上( 4 )个钩码。
五、我的思考与研讨(15分)
1、,请找找看,你发现了自行车上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答:杠杆、轮轴、斜面
2、生活中利用斜面省力的例子你知道哪些?
答:引桥、螺丝钉、_刀锋
作者留言:
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