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李保国》电影观后感

合集下载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优秀范文2篇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优秀范文2篇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优秀范文2篇前不久去看了一部电影《李保国》,看完后小编感触颇多,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两篇关于《李保国》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李保国》观后感篇一:前不久,我们观看了电影《李保国》,他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我。

李保国先后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被村民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就是这位“太行愚公”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

“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始终对党忠诚、忠于使命,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李保国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立志做“太行新愚公”,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单是山区土质治理,他就和他的团队整整研究了十几年,使前南峪从荒山秃岭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把我变成了老百姓,把老百姓变成了我”。

人活着要有价值,有人重于泰山,有人轻于鸿毛。

人的价值须以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大小来体现。

李保国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化为自己的信念动力,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积极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广大党员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号,我们更需要的是像时代楷模李保国一样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记于心,外化于行,做一名不折不扣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干者,坚决做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捍卫者!今天,我们响应党中央号召,通过学习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和发扬他的不畏前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李保国先进事迹学习心得3篇

李保国先进事迹学习心得3篇

李保国先进事迹学习心得3篇学习李保国精神心得体会1为学习李保国精神,我们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此影片。

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看完了电影,内心汹涌澎湃,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一名普通教授。

他说,“这辈子最过瘾的一件事是把自己变成了农民,还有一件事,就是把农民变成了我”。

这话说得铿锵有力,充满自信、快乐和满足。

作为一名党员,他不忘初心、不移其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品格,他是拓展深化“太行山道路”的优秀带头人,做出了许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实绩,用生命践行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

他35年如一日情系太行,把课堂搬进山沟,把实验室放在果园,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他见不得百姓受穷,一头扎进穷山沟,10多万农民因他而脱贫,被誉为“太行新愚公”。

年仅58岁的他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留给人们无尽的悲痛。

他“把自己变成了农民”。

他是文化人,却始终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他脸色黝黑,穿着朴素,和农民一起开山、栽树,走家串户体察农民的困苦,给农民讲授种植技术,自掏科研经费给太行乡亲们力所能及的技术帮助,下乡指导不给农民添负担,从来都不要一分钱,一双沾满泥巴的运动鞋穿在脚上,他被人们亲切地呼为“农民教授”。

他“把农民变成了我”。

那么多太行山村先后富裕了,靠什么,一句话,靠他培养的数不清的种植土专家。

这么说一点不过分。

他作为一个病患者,不遵医嘱,心系扶贫,以“活着干,死了算”的气魄拼命工作,带动了家属,带动了学生。

观看完电影,大家热泪盈眶。

哀思之后,我们更应该化悲痛为力量,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他甘于奉献、不为名利的精神追求,传承他待百姓似亲人的为民情怀,弘扬他让荒山披绿、穷岭生金的责任担当。

李保国同志既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2022年观看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本三篇

2022年观看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本三篇

2022年观看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本三篇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观看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三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李保国同志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他的生命价值依然在发光发亮。

他是党的儿子,是人民的儿子,是太行山的儿子。

他是一颗种子,在巍巍太行扎根生长;他是一把火炬,点亮了山区扶贫的希望之光;“活着干,死了算!”“我最骄傲的是,我变成了农民,千千万万个农民变成了我!”“不要总想着爬多高,要多想着根扎多深”。

一句句话语朴实动人,一个个片段扣人心弦,一段段故事感人至深。

影片结尾,身着红色冲锋衣的李保国大踏步走在前面,身后,不计其数的青年学子步履铿锵前赴后继,浑厚激昂的画外音恰到好处地响起:“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以前,听过李保国同志的事迹报告,那么多感人的故事,被他身边的人用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来,已经感受深刻,如今立体的画面呈现眼前,这位“太行山上新愚公”的伟岸形象和伟大情怀更加令观者动容,其情其景感人至深,直达肺腑。

作为当代的英模人物,李保国最突出的事迹是科技扶贫,精准扶贫。

电影是形象的艺术,如果只是从工作角度塑造李保国形象,就显得有些单薄。

为此,影片还通过一些生动的细节彰显了知识分子的个性和情感:在参加会议时,心得体会他因为领导讲的空话拂袖而去,当农民面临危机时,他又能放下所谓的面子,亦屈亦伸而不失风骨;贤惠的妻子为缓解丈夫的压力,邀请他跳舞,他却因走神而掉下戏台;他想为妻子过个惊喜的生日,不料却记错了日子。

这些小细节小浪漫为影片增添了不少亮点,使得电影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立体式多角度地诠释了真实的李保国形象。

一件事,一辈子,心系太行山,魂归太行山,只求默默无闻地坚持做好本职工作,这一坚持就是三十五年。

这对平凡岗位上工作的我和我们,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号召,扪心自问,不正是差的这份担当、坚__和大爱吗?观影后深思,如此,才能找到学习李保国精神的方向,才会脱离思想的困惑,迈出坚实的步伐。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精选10篇)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精选10篇)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精选10篇)“七.一”刚过,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电影《李保国》首映式,电影是视觉的艺术,《李保国》震撼力和冲击力显然要比书籍要更强更烈。

电影坚持以真实反映真实、以英雄精神演英雄,。

电影《李保国》根据时代楷模、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先进事迹改编拍摄。

“活着干,死了算”“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影片中李保国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让许多观众潸然泪下。

学习李保国精神,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呢?观影归来,各位党员都深有感悟。

现WTT为大家精选了十篇《李保国》观后感,以便大家学习,与大家分享。

第一篇:学习李保国“愚公精神” 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近日,电影《李保国》正在热映,为学习李保国精神,我们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此影片。

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看完了电影,内心汹涌澎湃,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一名普通教授。

他35年如一日情系太行,把课堂搬进山沟,把实验室放在果园,把论写在太行山上;他见不得百姓受穷,一头扎进穷山沟,10多万农民因他而脱贫,被誉为“太行新愚公”。

年仅58岁的他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留给人们无尽的悲痛。

观看完电影,大家热泪盈眶。

哀思之后,我们更应该化悲痛为力量,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他甘于奉献、不为名利的精神追求,传承他待百姓似亲人的为民情怀,弘扬他让荒山披绿、穷岭生金的责任担当。

李保国同志既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李保国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不会走,他的事业不会走,燕赵大地一定会涌现出千千万万个李保国,汇聚起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磅礴力量。

我们要把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活动与“两学一做”紧密结合起来,用李保国同志的感人事迹与崇高精神引领党员干部做合格党员,坚持苦干实干,立足岗位奉献,勇当时代先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学习活动与推动河北广播电视台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奋斗激情,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弘扬担当精神,为促进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事业、产业更、更大、更高、更快、更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李保国》观后感

《李保国》观后感

《李保国》观后感《李保国》观后感一、导言电影《李保国》是一部以真实事件为背景的剧情片,深刻反映了中国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困境和坚持正义的勇气。

本片通过讲述主人公李保国在面对权贵与公正之间的挣扎和抉择,引发观众对社会正义和个人担当的思考。

二、剧情概述《李保国》以李保国为主线,围绕其与权贵的斗争展开。

李保国是一个普通农民,为了生存和生活,他没有选择投机取巧,而是选择正直和担当。

然而,他的正义行为却引发了无尽的困难和迫害,让他的家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面对一系列的打压和困境,李保国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获得了公正与正义的胜利。

三、主要人物1·李保国:本片的主人公,一个普通农民,他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受到了来自权贵的压迫和迫害。

2·王素云:李保国的妻子,为了支持丈夫的正义行为,她坚强地面对困境,并在关键时刻给予丈夫坚定的支持。

3·李纪恩:李保国的儿子,他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通过电影展现了新一代对正义的追求和勇敢的行动。

4·刘让巡:权贵势力背后的代表人物,利用权势打压正义,对李保国家产进行霸占和迫害。

四、影片的主题1·正义与压迫:影片通过李保国与权贵的斗争,揭示了正义与压迫之间的矛盾。

权贵利用手中的权力和金钱对普通人进行压迫和剥削,而李保国代表着普通人的正义和担当。

2·信念与坚持:李保国在遭受打压和困境时,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捍卫正义。

他的坚持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公正与尊严,也鼓舞了其他人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影片的启示《李保国》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故事,启示了观众对社会现象和个人担当的思考。

观众应该积极关注并且勇于面对社会上存在的不公和不正义,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和反抗,同时要保持对正义的信念和勇气。

六、附件本文档附带了与《李保国》相关的照片和相关新闻报道的复印件。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权贵:指具有权力和财富的人群,他们常利用权势对普通人进行剥削和打压。

2019李保国电影观后感,学习时代楷模李保国的心得体会精选

2019李保国电影观后感,学习时代楷模李保国的心得体会精选

2019李保国电影观后感,学习时代楷模李保国的心得体会精选《李保国》讲述了李保国师生三代扎根太行,开荒拓土,接力扶贫,科技富农的感人故事,体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的精神内涵,再现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的动人事迹。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影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李保国影片观后感近日,电影《李保国》正在热映,为学习李保国精神,我们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此影片。

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看完了电影,内心汹涌澎湃,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一名普通教授。

他35年如一日情系太行,把课堂搬进山沟,把实验室放在果园,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他见不得百姓受穷,一头扎进穷山沟,10多万农民因他而脱贫,被誉为“太行新愚公”。

年仅58岁的他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留给人们无尽的悲痛。

观看完电影,大家热泪盈眶。

哀思之后,我们更应该化悲痛为力量,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他甘于奉献、不为名利的精神追求,传承他待百姓似亲人的为民情怀,弘扬他让荒山披绿、穷岭生金的责任担当。

李保国同志既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李保国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不会走,他的事业不会走,燕赵大地一定会涌现出千千万万个李保国,汇聚起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磅礴力量。

我们要把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活动与“两学一做”紧密结合起来,用李保国同志的感人事迹与崇高精神引领党员干部做合格党员,坚持苦干实干,立足岗位奉献,勇当时代先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学习活动与推动河北广播电视台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奋斗激情,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弘扬担当精神,为促进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事业、产业更好、更大、更高、更快、更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看2019李保国电影有感今天晚上单位组织观看了《李保国》,我深深的被李保国的事迹所感动,一个河北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省管专家、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看上去却像是一个略显沧桑,上了年纪的农民,“把我变成农民,农民才能变成我”是他说的最多的话。

自以为是?观《李保国》感言心得

自以为是?观《李保国》感言心得

自以为是?观《李保国》感言心得。

在电影中,李保国认为自己是一个正义的人,善良的人。

但是他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自己的看法,并在这个过程中伤害了许多人,特别是那些他认为是异端的人。

他不惜起诉自己的老师,撕毁学生的作品,殴打在公共场合吸烟的人,并因此受到了责罚。

他没有任何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的思考,也没有考虑到他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多少伤害。

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不仅让他自己走上了歧路,还让他的家人和朋友不得不为他的行为背书,这是一种多么可悲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自以为是的人也不在少数。

他们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任何异议都是无法被接受的。

他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眼光和能力,而忽略了别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这种心态往往会让他们变得孤立,难以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同。

一旦自以为是的人在他们所谓的“正义”下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们不仅会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周围的人。

自以为是的人通常认为自己的判断力远远高于别人,他们的意见只有自己才能正确地表达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态度常常引起矛盾和争吵。

在团队合作中,如果有这样的人存在,会成为合作的障碍。

这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听取别人的想法和建议,相互尊重,合理分工,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电影中,李保国的妻子在被癌症折磨的情况下,不告诉他自己的病情,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不会接受这个事实。

这种不接受现实的态度,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当我们无法面对现实的时候,我们不妨学会坦然接受。

珍爱当下的每一天,如果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成长。

这样不仅能够对自己有所帮助,也能够影响周围的人。

在电影《李保国》中,自以为是的态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心态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成长,也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接受事实,不断学习和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成熟和自信。

2020《李保国》心得体会观后感怎么写 李保国优秀影评

2020《李保国》心得体会观后感怎么写 李保国优秀影评

电影《李保国》带给观众最深的感受是他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种来自心灵的洗涤,让人久久难忘。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 《李保国》心得体会观后感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 《李保国》心得体会观后感怎么写前些天看了电影《李保国》。

说实话,电影拍得不怎么样,但他的事迹让人感动,让人切实体会到什么人才是民族的脊梁。

它让我们有一些特别的思量:扶贫工作是我们党、我们国家一个重要工作,但它为什么没有程序、没有作业指导书?如果我们在此工作中,把问题、困难都集思广益一把,让研究心理、行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农植栽培等等专家集中起来,首先出台一个扶贫工作指南,比如说怎么判定该地区适合农业扶贫?工业扶贫?外送劳力扶贫?适用方向确定后应该怎么做?多长时间进行阶段总结?扶贫工作的抓手在哪儿?开展工作技巧是什么?注意事项是什么?就比如电影上群众不学的问题,如果我们办一块小实验田,实行保密管制、学习技术必须交费(我想那些心理学、行为学、企业管理学专家可能会有更好的意见)说不定推广更快。

这样虽然减轻了个人的影响力但对整个受众群体可能更有利于他们学习技术溶入社会的能力。

在以上工作指南落实的同时,建立扶贫工作国家支援平台,让扶贫工作执行者能适时交流工作经验,反馈问题并得到系统性建议,得到全方位帮助指导,这样不仅有利于扶贫工作的问题发现和困难掌握,也有利于推进民众对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扶贫工作是当前我们党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工作,成果的好坏不能只建立在工作人员个人素养上,而应该成为一个系统的工程,一个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幸福的全民参与的工程。

初心不忘是忠诚———看电影《李保国》有感郎舒云月5日上午1 点,在崇文街影院观看了电影《李保国》。

我不懂制片艺术,当然也不敢妄加评论。

这部电影吸引我的是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这两天,眼前,一直浮现着李保国教授那奋战的身影;耳畔,一直回旋着李保国教授那朴实又铿锵有力的话语;心灵,一直被李保国教授的事迹和人格震撼着;脑海,一直苦苦求索着李保国教授这样倾情奉献的根源……斟来酌去,脑海中出现了一句话:初心不忘是忠诚。

2019李保国电影心得体会三篇李保国2019时代楷模观后感

2019李保国电影心得体会三篇李保国2019时代楷模观后感

2019李保国电影心得体会三篇李保国2019时代楷模观后感《李保国》电影讲述的是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35年如一日,无私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令人感动无限。

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019李保国电影心得体会三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19李保国电影心得体会三篇李保国电影心得体会近日,项目部组织我们青年员工观看了电影《李保国》,讲述的是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打造了“富岗”“绿岭”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10万多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

李保国被誉为“太行新愚公”。

“一个人不要老想着爬多高,要想根儿扎多深”李老师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他的一生没有追求个人财富和名利,他追求的是让太行山变绿,让生活在那里的农民脱贫,他把根儿深深的扎进了太行山这片土地。

35年,李老师走遍了太行山区,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植保新方法,让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使前南峪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35年,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李老师一头扎进太行山,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

通过这些数字,我们看到是一位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

作为青年党员,我们应该学习李老师身这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务实的作风和质朴的品质,扎根基层不怕吃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奉献精神;学习李保国,就要学习他奋发作为,拼搏进取的创业精神;学习李保国,就要学习他心系群众、亲民爱民的大爱情怀。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党员,我更应该向李老师学习,脚踏实地的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坚守一颗赤子之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

李保国2019时代楷模观后感他常说:“一个人本事再大,意志再坚,力量也有限。

我要让更多学生成长为扎根山区、服务‘三农’的有用之才。

2020李保国电影观后感影评怎么写 李保国2020时代楷模心得体会

2020李保国电影观后感影评怎么写 李保国2020时代楷模心得体会

2020李保国电影观后感影评怎么写李保国2020时代楷模心得体会20xx李保国电影观后感影评怎么写日前,按照台(集团)机关党委安排,新媒体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电影《李保国》,这部影片生动讲述了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同志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当代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情怀,是一部反映时代英模事迹的主旋律精品。

影片从1996年开始讲起,当时的农村经济和农业知识普遍落后,李保国决心进入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帮助农民,在农民对他的质疑中,李保国一次次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帮农民搞产业,为农民打品牌,帮着农民进行产业升级,最终感动了他们,使得农民们富裕了起来。

作为一名农业老师,李保国得知自己身患重病,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陆超毕业后能够选择留在太行山继续帮助当地农民,而陆超最终被老师的精神所感动,努力成为和老师一样的人,帮助更多的百姓脱贫致富。

电影《李保国》带我们走进李保国老师生活过、工作过的地方之后,使他们从心里开始觉得这样的人才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真正的灵魂所在。

种果树这么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李保国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把平凡做到了不平凡,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大家一致认为,李保国是太行的赤子,这片热土培养了李保国,还有他的老师以及学生,他们一代一代传承,为太行披绿、为富民奉献,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优秀品德。

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新媒体中心每一位党员一定要立足岗位,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甘于寂寞,乐于奉献,敢于创新。

为台(集团)加快产业发展,推进绿色转型,开启新时代河北广电改革新征程贡献力量。

李保国20xx时代楷模心得体会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把这些身份叠加起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

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太行山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的时代内涵。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他的职业就是他志向和理想的所在。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体会心得2篇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体会心得2篇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体会心得2篇不久前去看过一部电影《李保国》,。

该影片叙述了河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投身太行山区,打造出了“富岗”“绿岭”等著名农产品品牌,推动十万多农户人民群众创业致富的小故事,下边我就来共享几篇有关《李保国》的心得体会,期待大伙儿喜爱。

《李保国》心得体会1:他常说:“一个人本领再大,信念再坚,能量也比较有限。

我想让大量学员发展为投身山区地带、服务项目‘三农’的栋梁之材。

”30很多年来,李保国依次担负了57项我国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大量学员被他“赶”到田间,把学过专业知识与生活实践融合。

在这类从零、并肩的实践活动文化教育中,很多学员在学校期内就获得了傲人的科学研究考试成绩。

学员汤轶伟,在读研究生环节开展了核桃树枝干伤流规律性科学研究。

之前核桃树全是冬天剪修,但那样伤口非常容易外流营养物质。

在李保国的具体指导下,汤轶伟历经上一千次试验,颠复了冬天剪修的传统式作法,将修枝時间明确在春天出芽前的20天之内,防止了因修枝時间不合理导致营养成分外流。

现阶段,这一创新成果写进了教材。

学员史薪钰,在平山县胡芦峪的山坡地开发设计中,从业边坡构造平稳的影响因素科学研究。

在李保国的具体指导下,历经2年多的实践活动,获得了当初整治、当初边坡平稳的实际效果。

现阶段,史薪钰的科研成果已在我省营销推广。

“保国是追随河北农大‘太行山区路面’发展起來的一代人,深深地明白实践活动对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李保国的大学同学、河北农大校领导王志刚说。

为了更好地让李保国取出大量的研究成果服务项目太行山区,河北农大为他的研究组基本建设了3个专用型试验室,并配置了全新升级的科学研究机器设备,学校的综合性试验室也优先选择确保他的硕士研究生应用。

仅有深层次生产制造一线,课堂教学才会以问题为导向。

李保国立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社会经验丰富到课程内容中,把生产制造一线的信息内容做为数据信号,升级教材内容,升级授课內容。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观后感.doc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观后感.doc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观后感《李保国》电影观后感为了能让太行山岗地村的村民参加培训,他想出了参加培训的人每人发5块钱的法子,由于讲的太过于书面化村民理解不了一哄而散。

为了能让村民直观的接受苹果剪花技术,想出了请村民吃饭的法子(自己一盆,全体村民一盆),村民慢慢理解了他讲的技术。

为了能让村民能接受给苹果的套纸袋增加品质,他自掏腰包把纸袋送给大家,不理解的村民还把纸袋贴窗户。

为了消除村民的顾虑,他把自己的存折和房子作为抵押,苹果未红时他顶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维护岗地村苹果的品牌,亲自开压路机销毁不合格的苹果,赢得了销售商的赞许。

一个个立体的画面呈现眼前,一个个片段扣人心弦,一段段故事感人至深。

《平凡的世界》昨晚单位组织观看电影《李学生》,主任嘱咐我们备好纸巾,借着不用开会的机会,我们都欣然前往。

在开始前,我百度了解了《李学生》这部电影的背景。

影片《李学生》是以一名普通农村青年李学生为原型,阐述他在2005年温州市打工时,奋不顾身迎着飞驰的列车,从火车道上救下了两名儿童,而他却献出了自己年仅37岁生命的英雄事迹。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几经动容,电影尚未结束,而我已泪流满面。

我感动于他为不负借债还钱的承诺,离开久病的父亲和年幼的孩子,孤身一人打工赚钱的诚实守信;感动于他遇见小偷行窃,勇敢地冲上前去的侠义胸怀;感动于他在自己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拾到别人的提包,却不为所动,还给失主的拾金不昧;感动于他为了工友们能一起找到工作,宁愿放弃自己的打工机会,也要和工友们同甘共苦的团结友善;更感动于他不畏牺牲生命铁轨救人的英雄壮举。

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是的,正是由于他的淳朴,他的勇敢,他的诚实,他的善良,才能受到老板娘的帮助,才能受到工友的拥护,也才能捕获张兰的喜欢。

尽管李学生已离我们远去,但作为英雄,李学生的名字一直没离开人们的视野。

我也知道,铭记,才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传承,才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李保国电影观后感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李保国电影观后感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李保国电影观后感《李保国》电影观后感向农民教授学习什么?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在翻滚: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他的职业,就是他志向和理想的所在。

电影《李保国》就告诉了我:他的一生没有追求个人财富和名利,他追求的是让太行山变绿,让生活在那里的农民脱贫。

这个人为什么能够具备工匠精神?就是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工作给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你看,自 1981年起他去山区搞起开发研究,34年间李老师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__天,汽车成了他移动的家,稀疏了头发,黝黑了皮肤,双手长满茧子,长期奔波留下了严重糖尿病和心脏病,但这一切都没有使他改变最初的梦想。

什么才叫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职业技能的极致化,它靠的是传承和钻研,凭的是专注和坚守,是对的坚持、追求和积累。

李保国在34年的教研中,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他走遍太行山区,他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植保新方法,让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的沟沟壑壑变成了山顶洋槐带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李保国》的电影随已散场,但他留给我们的榜样的力量却异常强大,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改革前进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李保国用他的亲生经历,向我们讲述了谋事创业道路上,守着最初的梦想,带上爱国为民的初心,依靠科技进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

依靠工匠精神,积极发展科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用实践指导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部优秀电影《李保国》再次告诉了我们:想从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就要以愚公移山般坚韧不拔的毅力,就要以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就要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的事业才可以取得成功。

我们要接过李保国的接力棒,在自己的领域中踏下心来,认真工作,甘做愚公不因贪快求成而走捷径,实实在在做事,为燕赵大地脱贫攻坚奋发作为。

观看李保国电影观后感

观看李保国电影观后感

观看李保国电影观后感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我观看了以李保国同志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内心被深深触动。

这部电影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冲突,却以最朴实无华的方式展现了一位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李保国,这个名字或许在之前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陌生的符号,但通过这部电影,他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无比清晰和高大。

他是一位真正的时代楷模,一位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山区人民和农业事业的伟大英雄。

电影中,李保国的形象十分质朴。

他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有的只是一颗一心为了百姓的心。

他常年奔波在太行山区,与农民们打成一片,手把手地教他们种植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他的脸上总是带着亲切的笑容,让人感觉温暖而踏实。

李保国所展现出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面对山区艰苦的环境和种种困难,他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

无论是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是技术上的难题,他都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一一克服。

他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山区的面貌,让农民们过上好日子。

这种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急需的。

在影片中,我还看到了李保国对农业科学的热爱和执着。

他不断地钻研新技术,尝试新方法,将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农民。

他的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传播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知识的力量和价值。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李保国与农民之间深厚的感情也让我为之动容。

他把农民当作自己的亲人,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

他的付出得到了农民们的真心爱戴和拥护,这种鱼水情深的关系让我明白了,只有真心对待他人,为他人付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这部电影让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在如今这个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迷失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忽略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李保国的事迹提醒着我,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地位,而在于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多少贡献。

观看李保国电影观后感

观看李保国电影观后感

观看李保国电影观后感最近观看了以李保国同志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这部电影生动地展现了李保国同志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让我对这位时代楷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影片中,李保国同志那朴实无华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他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颗对农民、对土地炽热的心。

他深入太行山区,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不畏艰难,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无私地奉献给了那里的人民。

李保国同志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令人敬佩。

他一心扑在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上,为了让山区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他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扎根在贫困的农村。

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始终坚守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种植技术,帮助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农业事业,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电影中展现的李保国同志与农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也让我感动不已。

他把农民当作自己的亲人,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着想,为他们谋福祉。

他深知农民的艰辛和不易,所以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他的付出得到了农民们的衷心爱戴和拥护,这种鱼水情深的关系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美好。

李保国同志的创新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不拘泥于传统的种植方法和观念,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技术和模式。

他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研发出了一系列适合山区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方案,为山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这种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在当今时代尤为可贵。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和地位,而在于他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了多少贡献。

李保国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但是,当我想到李保国同志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持不懈地为了理想而奋斗,我就觉得自己所面临的困难都微不足道。

他的事迹激励着我,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李保国>电影观后感》前几天看了《李保国》这部电影,心里头一直翻腾着各种滋味,不吐不快。

电影里的李保国,那可不是个一般人物。

他一头扎进太行山,一门心思地要帮着乡亲们脱贫致富。

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满嘴大道理的专家,而是个实实在在、风风火火的实干家。

影片中有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

那是李保国在果园里给果农们讲解技术,他站在果树下,手里拿着根树枝,比划着,嘴里不停地说着:“这树枝啊,不能留这么多,得剪!”他一边说,一边动手剪起来,动作那叫一个熟练。

旁边的果农们围了一圈,眼睛紧紧盯着他的手,生怕错过了什么关键步骤。

李保国呢,脸上满是汗水,也顾不上擦一把,就那么全神贯注地教着。

他说话也特别有意思,不是那种文绉绉的学术腔,而是特别接地气的大白话。

“这果树就跟人一样,你得伺候好了,它才能给你结好果子。

”这话听着土,但是道理实在。

还有一回,他为了帮果农们找销路,亲自跑到城里去。

那一路上,他可没少折腾。

坐的车又破又挤,他也不在乎,心里就想着怎么把果子卖出去。

到了城里,他一家一家水果摊去问,有的老板嫌他的果子品相不好,他也不生气,还耐心地跟人家解释:“俺们这果子,别看样子不咋样,可甜着呢!”看着电影里的李保国,我就在想,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就是日复一日地在那片土地上耕耘,把自己的知识和心血都洒在了那里。

他也遇到过困难和挫折。

有人不理解他,觉得他瞎折腾;有人嫌他要求太严格,背地里埋怨。

可李保国不在乎,他认准的事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电影里有个情节让我特别感动。

有一次下大雨,果园被水淹了,李保国二话不说,挽起裤腿就冲进了水里。

他和果农们一起挖沟排水,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雨水打在他脸上,他也不管,就那么拼命地干着。

等到水排完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那一刻,我看到他脸上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觉得,李保国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他让我明白了,做事情就得有股子执着劲儿,不能怕吃苦,不能怕困难。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

李保国电影观后感最近观看了以李保国同志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内心深受触动。

这部电影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李保国同志的一生,让我对这位时代楷模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意。

影片中,李保国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并非那种遥不可及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充满烟火气、无比真实的人。

他没有华丽的言辞,有的只是对土地的深情和对农民的关爱。

他穿着朴素,脸上总是带着憨厚的笑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李保国对农业科技的钻研精神令人钦佩。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山区的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

为了研究出适合当地的种植技术,他不辞辛劳,日夜奔波在田间地头。

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无法阻挡他的脚步。

他亲自观察、实验、记录,不断尝试新的方法,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这种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严谨态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科研工作者的担当。

他的奉献精神更是让人动容。

李保国放弃了城市里舒适的生活和优厚的待遇,扎根在贫困山区,几十年如一日。

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农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乎名利地位,只在乎山区的发展和农民的幸福。

他的付出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更是真心和真情。

看到他为了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累得倒在地上就能睡着,我的眼眶湿润了。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无私奉献,什么叫做为人民服务。

李保国的教育方式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

他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让他们从“要我富”转变为“我要富”。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科学知识讲解得明明白白,让农民们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他还鼓励农民们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适用于农业科技的推广,也适用于我们日常的教育工作。

电影中,李保国与农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也让我深受感动。

他把农民当作自己的亲人,农民们也把他当作最信赖的人。

当他遇到困难时,农民们纷纷伸出援手;当他取得成果时,农民们为他欢呼庆祝。

2019《李保国》电影观后感800字以上怎么写李保国心得体会范文

2019《李保国》电影观后感800字以上怎么写李保国心得体会范文

2019《李保国》电影观后感800字以上怎么写李保国心得体会范文《李保国》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上进又无私的奉献者,看到一种坚持的力量,看到一种背后的感动。

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019《李保国》电影观后感800字以上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19《李保国》电影观后感800字以上怎么写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

”李保国说。

1981年2月26日,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后并入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

3月6日,他就响应学校号召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县前南峪村,投身到小流域立体开发项目中。

原本农家子弟出身的他苦读之后又回到农村,心中却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失落:“我学的东西,只有农村用的着啊。

”初到前南峪,这个900多口人的小山村竟然有100多条光棍汉,因为穷啊。

这里的山地土层薄,不涵水,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

初生牛犊不怕虎,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记录分析数据,寻求解除之道。

“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啃干粮”,这莫说比安静的校园生活,就是比入学前在老家武邑县机电局的工作状态都艰难了许多。

但他似乎没想过这些,天天精神饱满,忙得团团转,村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李疯子”。

靠着这股疯劲儿,李保国和课题组摸透了山地的脾性,提出用爆破整地的方法聚土截流。

当时,条件有限,开沟爆破的炸药需要自己炒制,李保国主动接下了这个危险的工作,从原料配比、炒制、爆破实验,样样亲自干。

一次,他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在一片土地安装了几十眼实验炮。

随着“嘭嘭”的闷响,炸点连续起爆,但细心的李保国发现有一眼没响,“怎么回事?”李保国不禁起身走出掩体。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电影《李保国》观后感10月10日下午,增福街道组织30名党员干部在恭志国际影城集中观看了影片《李保国》。

《李保国》这部电影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李保国的事迹改编,讲述了中国知名林业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开荒拓土,接力扶贫,科技富农,最终将生命献给太行山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的感人故事。

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情怀。

李保国(1958.2-2020.4.10),河北省武邑县人,中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

1981年2月毕业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2005年1月获得中南林学院森林培育学博士学位。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时代楷模、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保国先后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2020年4月10日凌晨4时,李保国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

李保国的事迹,让人泪湿眼眶,但是让人印象最深的,却是他的三个“绰号”。

他的绰号有群众给他起的,也有他“自封”的,“老山人”、“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寥寥几字,就展现了李保国身上最本质、最突出的品性特征。

这些称呼里包含的,既有他对自己人生的定位和追求,也有群众对他工作的赞赏和人品的认可。

党员干部应当学习李保国精神,从他这“三个绰号”入手,感受他对群众的无上热爱,学习他对事业的无悔付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李保国》电影观后感
首先,我们要学习李保国同志的为民情怀。

基层一入数十载,荒山穿上绿衣裳,十万农民奔小康,都因来了李保国。

正因为他来到太行山,心中装着百姓,不愿让我们的百姓穷,才会35年如一日,倾其所识、所能、精力,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他说:“作为一个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农民,给他们实用、适用的知识。

”数十年来,李保国共举办不同层次培训班800余次,培训9万余人次,其中贫困人口7万人次,农业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达到1826万亩,带动群众增收58.5亿元,带动太行山区贫困县1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千千万万农民变成“李保国”,李保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其次,我们要学习李保国同志的科技创新的意识。

李保国来到太行山的35年间,他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带动了全省板栗、苹果、核桃产业发展……李保国把科研成果写在了太行山上,积劳成疾、多病缠身,却无怨无悔。

李保国对友人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走太行山道路不是一代人的事。

靠科技的力量走好这条路,不能迈四方步,不能小步跑,要像接力赛,:一棒一棒跑下去。

咱这一棒跑得好,下一棒就好跑了。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最后,我们要学习李保国同志的责任担当和实干作为。

没有责任担当意识,没有“钉钉子”精神,在面对山区士壤瘠薄、干旱缺水等困难,在面对百姓农技落后的情况下,不会搞培训班,更不会自掏腰包请专家来授课。

没有实干作为精神,不会35年在农村生活,更不会35年如一日,不断攻克太行山山区的各项难题。

他说,“我是党员,就应该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

”“愿做太行山上一棵
树,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李保国不仅让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聚宝盆”,让山沟里的农民有了“摇钱树”,还让成千上万个农民变成了“专家”。

在今天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正迫切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李保国同志一样,有责任担当和实干作为的人才来大显身手,而李保国,就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楷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