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_心得体会
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后的一点收获作文

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后的一点收获引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一本探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经典著作,作者列夫·苏霍姆林斯基是俄罗斯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这本书通过苏霍姆林斯基的亲身经历和观察,阐述了一些关于儿童教育和教育哲学的重要理念。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收获了许多有关教育的见解和体验,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和分享。
儿童是主体苏霍姆林斯基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中强调了一个主要观点:儿童应该成为教育的主体。
他认为,传统教育往往忽视儿童的需求和利益,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纪律的执行。
相比之下,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教师应该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将他们视为教育过程的主导者。
这一观点对我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我可能更关注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然而,通过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我意识到儿童需要更多的自由空间,以发展他们的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要符合儿童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应该与儿童的兴趣和需求相结合。
他强调了“游戏”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游戏可以让儿童更好地学习、成长和发展。
他建议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设置学习内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力。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在过去,我可能过于关注课程和内容的安排,而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和需求。
然而,通过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开始意识到儿童的学习应该是有趣和具有参与性的。
只有在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求的基础上,他们才能更好地参与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激励和赞扬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中还强调了激励和赞扬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该注重鼓励和赞美,以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他认为,通过正面的激励,儿童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潜力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一观点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
在过去,我可能过于注重纪律和惩罚,而忽视了激励和赞美的重要性。
然而,通过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我开始意识到激励和赞美是促进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1上个月,我有幸拜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这是一部论文集,涉及内容很广,既有德育﹑公民教育﹑理想教育方面的论文,也有劳动教育﹑情感教育﹑语言教育﹑自我教育等方面的论文;有论述学校教育的论文,也有论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各种教育有机结合的论文。
可以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多年教育心得的结晶。
在书中,他从多角度谈了教师﹑家庭﹑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多方面影响,既有对成功做法的赞扬鼓励,也有对学校和社会错误行为的严厉批判。
读了这本书,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让我的思想在不断的撞击中反复锤炼,去腐存新。
在读书时,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对照书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在不断的对比与学习中,我常常为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学生成长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动,也为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毛躁与教育方法的粗糙深感羞愧。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精神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学生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
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蔫”。
学生“蔫”的原因也许不一而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真正的激动心情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教师对教材的讲述萎靡不振,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郁闷心情。
教师对教材无动于衷的态度,立即会“传导”给学生,这一来,被讲述的内容似乎成了矗立在师生之间的一堵高墙。
面对着难以跨越的高度,试问学生怎么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紧张思考的那种倦意,然而,比起上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孩子们上这样枯燥的课更加疲惫不堪,也许只有下课铃声才能带来些许生气。
《苏霍姆林斯基》读书心得(合集15篇)

《苏霍姆林斯基》读书心得(合集15篇)《苏霍姆林斯基》读书心得(合集15篇)《苏霍姆林斯基》读书心得1这学期我参加了班主任培训班,我读了方老师推荐给我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一书,真是获益匪浅,作为一名班主任,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尤其与学生的相处中,更是摸不着头绪,但看了这本书后,在某些方面,有了一些启发,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故事,无不在教育着我们,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家长放心,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苏霍姆林斯基把老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他认为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他提出:“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
”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
正像书中自序中写的那样:我想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做一名这样的老师。
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自己课堂的老师。
课堂教学除了传授一定的知识,还要启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启发他们努力跳出课堂的范围去阅读、研究和思考。
这就在于老师的教育素质,以前自己对看书没有多大的兴趣,读完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条。
只有这样,课堂才不会成为现成真理的灌输与接受的地方,才会成为人感受自身理智的存在,实现心灵自由交流的地方。
总觉得自己平时上课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激情。
我觉得要在今后的课堂上,让课堂成为自己表现得舞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他们的教育技巧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表现自我,即把自己的精神财富展示在学生面前”。
书中有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段话: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书中,作者展示了他对于教育和儿童发展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全书共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探讨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以下是对每个章节的细致分析和观点总结:第一章:《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的最基本规律》在这一章节中,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对儿童的研究和观察,提出了教育应该以儿童的特点为基础,注重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他强调了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第二章:《思维和语言的起源》这一章节探讨了思维和语言在儿童发展中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思维和语言相互依赖,通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儿童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
第三章:《儿童的情感和意志发展》在这一章节中,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情感和意志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培养儿童情感的健康和意志的坚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面对生活的挑战。
第四章:《儿童的交往与社会化》这一章节探讨了儿童在社交和交往中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社会化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实现的。
他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儿童社交技能和共同生活能力的方法和原则。
第五章:《教育形成和教育政策》在这一章节中,苏霍姆林斯基讨论了教育形成和教育政策的问题。
他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并呼吁建立一个以儿童利益为导向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通过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我对教育和儿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对儿童自主性、创造性和共同生活能力的重视。
这本书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教育思考。
附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电子书PDF版本●苏霍姆林斯基研究论文资料集法律名词及注释:1·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的最基本规律:指儿童发展的特点和教育原则的法律概念。
2·思维和语言的起源:指思维和语言发展的根源和关系的法律概念。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第一章:引言苏霍姆林斯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他的作品《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集结了他的一系列重要著作。
本次的读后感旨在对该选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选集的内容概述本章节将对《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的内容进行概述,包括选集的篇章组成和主要主题。
选集包含的著作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多个方面,如教育哲学、教学方法、学生发展等,旨在向读者呈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
第三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本章节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进行详细介绍和解读。
其中包括他对儿童发展的理解、教育的目标与方法论、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等方面的观点。
第四章:选集中的经典篇章分析本章节将挑选选集中的几篇经典篇章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这些篇章的内容涉及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自主性、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等,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改革的独特见解。
第五章:对选集的总体评价本章节将对《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进行综合评价。
从思想深度、论述逻辑、实践指导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量,以较为客观的角度评价选集的贡献和局限性。
附件:本文档附带如下附件,供读者参考:-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的书籍封面- 选集相关的教育研究报告- 苏霍姆林斯基的相关访谈视频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文化大革命:指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一场政治运动,于1966年至1976年期间进行。
其目标是清除一切被定义为资产阶级或偏向资产阶级的势力,导致了广泛的社会动荡和人员伤亡。
2. 教育改革:指对现有教育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的行动。
教育改革的目的包括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对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和教育理论的一次全面阐述和梳理。
该书共分为五大部分,涉及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心理、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思考和贡献。
本人阅读了该书之后,对于人的心理和教育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该选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本身具有学习的天赋和能力,教育者的贡献就是帮助学生发现和激发这种能力,而不是通过机械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教育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让人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实施教育。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让读者对自己和他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例如,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认
为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对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给人们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中还涉及到音乐、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分析,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艺术对人的情感和意识觉醒的影响。
这些观点和理念对于文化及艺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对于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位著名学者的思想和贡献,更可以从中获取到对于自身思维和行为的启示与认识,以及对于教育方法和文化艺术的深入理解。
因此,该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性的读物,更是一本可以深入思考的有价值的教育书籍。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修改版]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d40ae6a2161479161128db.png)
第一篇:《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驻马店市第十二小李文1、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神圣东西的观念。
我们要使这种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用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实例来充实它。
教育启示:看了这段文字,让我联想到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中,常有这么一条情感价值与道德观,即德育目标,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育人,就是让学生的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知道是怎样做是美的,怎样做是丑的,从而促使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实践美。
在教学中,我们透过一篇篇或隽美或质朴或含蓄或奔放的文本,让学生们、孩子们感受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打动他们的灵魂,震撼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思想,促使他们最终思考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培养真正的人。
例:《伯牙绝弦》中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让学生惊叹的,不仅仅是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心有灵犀的知音之情,更是俞伯牙子期不在为谁弹的摔琴谢知音的决然,友谊在这一刻,再也不是聊友、玩伴等的代名词,友谊,在这一刻,对学生而言似乎已经有了全新的诠释,而这,正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悄无声息的深刻激烈的思考。
在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我想学生所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深的是启发了他们对美的真谛的思考。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东西,然而最美丽的花也会凋谢,再美丽的人也会衰老,然而有一种美,它跨越百年历久弥新,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1 人就是一位具有这种美丽的人,让我们一起。
这节课一开始,我就用语言,这无形的大手紧紧抓住了学生们的心。
十一、二岁的青少年的正是发现美、追求美、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他们更急于想知识的就是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美?通过对课文中居里夫人外貌描写的句子的分析,有的学生直率的说出了居里夫人并不美丽!面容憔悴神情疲倦的人怎么会美丽呢?,然而当我们分析了她憔悴的原因,简陋的工作环境、终日的烟熏火燎,三年又九个月的持之以恒,最终从成吨的矿渣提炼出了这比原珠笔芯还要小的0.1克镭时,学生们无一不为居里夫人坚毅、执著的精神之美震憾,而成名后,不计虚名、视金钱为粪土的淡泊名利,被误解仍忘我投身科研的高尚人格之美,更令学生折服,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理解、认同了这位跨越百年、千年依然美丽的伟大女性,真正认识了美的真谛,而这种鲜明的情感教育,不仅对于学生、对于我,也是一种美的熏陶、一次精神的洗礼。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深受启发,感触颇多。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的道路。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他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这让我深刻反思我们当前的教育模式,是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我们往往追求高分,却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培养、兴趣爱好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指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能。
教育者应当善于发现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将所有学生都塑造成一个模式。
这使我想起在我们的教育中,常常会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成绩不好就被认为是“差生”。
然而,这种评价方式是多么片面和不公平。
有的学生可能在学术方面表现不佳,但在艺术、体育或者社交方面却有着出色的才能。
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平台,让他们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书中还提到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他倡导学校和家庭都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反思我们的现实情况,很多学生沉迷于电子设备和网络游戏,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重新爱上阅读,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教学方法上,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他提倡通过实践、观察、思考等方式来学习,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这让我认识到,我们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而不是一味地讲解,让学生机械地记忆。
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关注教师的素养。
他认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
胡学胜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选集。
这是一部论文集,涉及内容很广,既有德育﹑公民教育﹑理想教育方面的论文,也有劳动教育﹑情感教育﹑语言教育﹑自我教育等方面的论文;有论述学校教育的论文,也有论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各种教育有机结合的论文。
可以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多年教育心得的结晶。
在书中,他从多角度谈了教师﹑家庭﹑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多方面影响,既有对成功做法的赞扬鼓励,也有对学校和社会错误行为的严厉批判。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信》、《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一封信》、《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专著都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里。
苏霍姆林斯基在该选集中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
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
他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
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
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
”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
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是啊,我们的学生是一本丰富的书,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是一具活泼的生命体,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教师必须爱他的学生,相信他的学生,尊重他的学生,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无限的创新能力。
读了这部专著,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让我的思想在不断的撞击中反复锤炼,去腐存新。
在读书时,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对照书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在不断的对比与学习中,我常常为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学生成长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动。
他对学生充满了无限的爱,而他的这爱,来自于他的人格的魅力;来自于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毅的奋斗精神;来自于虚怀若谷,刻苦学习,顽强拼搏,不断求实、不断创新的精神;来自于勇攀科学高峰,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在教学中实践活动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顽强毅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名教师所学习所要做的也是丰富多彩的。
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让我们怀揣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解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相信经过我们不懈地努力,教育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