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_ppt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ppt复习课件
5.《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
“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
C 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
地方( )
A.“坊”中
B.“市”中
C.“瓦舍”中
D.“夜市”中
灿烂的宋元文化
科技发明
1.战国:司南 2.北宋末年: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意义: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产物,议和避免了战争,促进了
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交
融,有利于中华民族发展
宋夏和约
内容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 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金与南宋的对峙
内容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 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 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影响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宋金议和
内容
评价
评价①
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
的条件换来的和平,加
B 推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 )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
2.有历史学者认为宋代社会生活的幸福指数在古代首屈一指。能
D 够支持这一说法的观点是( ) ①读书人在宋代普遍受到尊重 ②士农工商四大阶层能有序合理 地流动 ③国家大一统,社会安定 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 3.代表:关汉卿《窦娥冤》
文化
巨著
1.司马光《资治通鉴》 2.记述:战国到五代
3.体例:编年体通史
宋元都市文化繁荣
原因
A
经济发展,商业繁荣 (市坊界限打破,还出现夜市、早市)
B
市民阶层壮大
1.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小说。假如小明同学成功穿越, 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读书人在茶楼酒 肆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个商人用纸币交易大宗 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纵马狂奔,全然不顾 在“瓦肆”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据此可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_精品课件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精品课 件1
历史图片
成吉思汗像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精品课 件1
忽必烈像
首页
末页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精品课 件1
历史图片
元大都平面图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精品课 件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精品课 件1
A.岳飞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精品课 件1
B.卫青
C.文天祥
D.辛弃疾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精品课 件1
过关训练
13.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
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元)许衡《鲁斋遗书》
首页
末页
拓展阅读
原文大意:考察前代,北方少数民族完全占据 中原后,一定要推行汉法,才能统治长久,所 以北魏、辽、金统治时间最长。其他不推行汉 法的少数民族政权都相继败亡。这种情况在史 书上详细记载,看得明明白白的。元朝处在漠 北时,还顾不得考虑这个问题,而处于现在的 形势,不用汉法就很不合时宜了。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精品课 件1
难点释疑
3.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是进步的,而文天祥抗 元又是正义的? 元朝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人民 安居乐业。因此是进步的。文天祥抗元是保护 南宋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符合南宋人民的 根本利益。因此是正义的。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精品课 件1
难点释疑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共31张PPT)
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 币发行。
城市格局:打破时空限制。城市功能:经济功能增强。 城市管理:放松。重要城市:宋东京、临安。元大都。
【课堂探究】北宋货币发行量大并开始出现纸币的原因?
宋代……每年所铸铜钱自太祖时7万贯,逐渐增多,太宗 至道时为80万贯,真宗景德末为183万贯,仁宗庆历时为300万 贯,到神宗熙宁以后,每年铸铜钱共600余万贯,达到最高峰 。但铜钱的钱“荒”问题仍然严重,直至南宋灭亡,始终没能 解决,这是由于辽、西夏及后来的金朝,大量以宋朝铜钱作为 货币,自铸的数量很少,加上大量铜钱流向海外,主要是流向 日本、东南亚,有的还运往西亚、东北非。
三、文化之变
1、程朱理学
快速阅读课文“儒学的复兴”,思考以下问题:
1、回顾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历 程2、。从思想、政治和学者的角度思考宋朝复兴儒学的背景。 3、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通过史料认识、提炼理学的主要思想主张 5、朱熹在儒学教育上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6、结合程朱理学的含义和主张,总结程朱理学的特点
一基、础经梳济理之变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 ②唐朝安史之乱后: ③南宋:完成经
4、经济重心 打下基础
开始南移
济重心南移
南移
南 方 战 乱 较 少
中 原 人 口 南 迁
统 治 者 重 视
自 然 条 件 优 越
过 程
经济重 心南移 表现
影
响
唐中叶以来: 南方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北宋:对南方经济依赖明显,户口南多北少
南宋:进一步奠定南方经济中心地位 元பைடு நூலகம்: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南财北运
◆南方人口膨胀,民族交融加强。 ◆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 达。 ◆促进南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海上交通运输改善,海上贸易繁荣
城市格局:打破时空限制。城市功能:经济功能增强。 城市管理:放松。重要城市:宋东京、临安。元大都。
【课堂探究】北宋货币发行量大并开始出现纸币的原因?
宋代……每年所铸铜钱自太祖时7万贯,逐渐增多,太宗 至道时为80万贯,真宗景德末为183万贯,仁宗庆历时为300万 贯,到神宗熙宁以后,每年铸铜钱共600余万贯,达到最高峰 。但铜钱的钱“荒”问题仍然严重,直至南宋灭亡,始终没能 解决,这是由于辽、西夏及后来的金朝,大量以宋朝铜钱作为 货币,自铸的数量很少,加上大量铜钱流向海外,主要是流向 日本、东南亚,有的还运往西亚、东北非。
三、文化之变
1、程朱理学
快速阅读课文“儒学的复兴”,思考以下问题:
1、回顾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历 程2、。从思想、政治和学者的角度思考宋朝复兴儒学的背景。 3、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通过史料认识、提炼理学的主要思想主张 5、朱熹在儒学教育上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6、结合程朱理学的含义和主张,总结程朱理学的特点
一基、础经梳济理之变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 ②唐朝安史之乱后: ③南宋:完成经
4、经济重心 打下基础
开始南移
济重心南移
南移
南 方 战 乱 较 少
中 原 人 口 南 迁
统 治 者 重 视
自 然 条 件 优 越
过 程
经济重 心南移 表现
影
响
唐中叶以来: 南方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北宋:对南方经济依赖明显,户口南多北少
南宋:进一步奠定南方经济中心地位 元பைடு நூலகம்: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南财北运
◆南方人口膨胀,民族交融加强。 ◆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 达。 ◆促进南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海上交通运输改善,海上贸易繁荣
七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 官迅速;设置殿试。
宋代科举考试图
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
宋朝《神童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 品,唯有读书高。”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
做针。”
重文轻武政策
评价反馈
1.“铁打的兵权,流水的皇帝。及至赵匡胤陈桥兵变而建立宋, 这种局面已
展互市贸易。
影响
积极
消极
议和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有利于经 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客观上促进了
民族的交往与融和。
宋给辽、西夏、金岁币,加重了人 民的负担;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北“万宋夏北“万宋夏两夏宋澶和北“万宋夏两宋澶夏和。议初渊议两宋澶夏和。初渊议议西和年之以。初渊议议西年之和以夏,,盟后西年之和以夏,盟,后建宋”,宋夏,盟,后建宋”宋,立每辽。恢建宋”宋,立辽。每恢后年只宋复立辽。每恢后只宋年复,有每了赐后只宋年复,有每赐了多给征年经,有每赐了多征年给经次西战 给 济多征年给经次战给西济进。辽文夏次战给西济进。辽夏文政岁绢化1进。辽夏文政绢岁化10北币交2政绢岁化010北币交20004宋流。北币交02万04年宋。流万0年4。宋。宋。流匹万、年。宋。匹、1和。宋。。匹宋、1和0。宋辽01和4银。辽宋辽40银4辽、辽144银年辽、10年4、01,年,0,
① 南宋-金
人物:寇准、宋真宗;影响:宋辽保持和平局面
夏对宋称臣,北宋给夏岁币;议和后宋夏榷场贸易兴旺 北宋灭亡 岳飞:郾城大捷;议和: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形成(分界线:淮水至大散关)
② 南宋-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核心 专题 专题 中考 典例 中考 视角 目标 时空 梳理 素养 整合 总结 预测 引领 实战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第6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PPT课件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第六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
时间:公元907年——1368年 (后梁建立,到元朝灭亡)
历史阶段总特征: 民族融合继续发展
一、政权并立
907年—960年—1127年—1271年—1279年--1368年
宋辽时期全图
朝代更替
两宋民族关系:议和
岳飞抗金:岳家军 是抗金中坚力量。
背景: (1)阶级矛盾尖锐,贫富差距; 积
(2)自然灾害严重;
贫
(3)民族对立,战争; (4)财政危机。
积 弱
主导: 宋神宗,王安石
目的: 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 救统治危机。
措施:
1.富国之法
(1)青苗法:官府贷款或借粮;(2)农 田水利法:兴修水利; (3)免役法:官府出钱雇员服役,民户 出资; (4)市易法:官府买进卖出; (5)方田均税法:清查大地主隐瞒土地, 减轻农民负担; (6)均输法:官府收购、运输。
制瓷业: 中国被誉为“瓷之国【china】”,景德 镇----瓷都。
蜀绣
蜀绣
3.南方商业的繁荣
川“交子”,中国 最早纸币。)南宋(会子、关子)
海外贸易:蕃坊、蕃市、蕃学,市 舶司,管理外贸机构。 泉州
四川纸币“交子”
市舶司
市舶司
三、王安石变法
1、文学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2、科学艺术:宋元三大发明
沈括《梦溪笔谈》
1)科学家、改革家; 2)“十二气历”:先进、合理; 3)《梦溪笔谈》:英国李·约瑟评价其为“中 国科学史上里程碑”。
沈括《梦溪笔谈》
十二气历
十二气历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光《资治通鉴》
第六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
时间:公元907年——1368年 (后梁建立,到元朝灭亡)
历史阶段总特征: 民族融合继续发展
一、政权并立
907年—960年—1127年—1271年—1279年--1368年
宋辽时期全图
朝代更替
两宋民族关系:议和
岳飞抗金:岳家军 是抗金中坚力量。
背景: (1)阶级矛盾尖锐,贫富差距; 积
(2)自然灾害严重;
贫
(3)民族对立,战争; (4)财政危机。
积 弱
主导: 宋神宗,王安石
目的: 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 救统治危机。
措施:
1.富国之法
(1)青苗法:官府贷款或借粮;(2)农 田水利法:兴修水利; (3)免役法:官府出钱雇员服役,民户 出资; (4)市易法:官府买进卖出; (5)方田均税法:清查大地主隐瞒土地, 减轻农民负担; (6)均输法:官府收购、运输。
制瓷业: 中国被誉为“瓷之国【china】”,景德 镇----瓷都。
蜀绣
蜀绣
3.南方商业的繁荣
川“交子”,中国 最早纸币。)南宋(会子、关子)
海外贸易:蕃坊、蕃市、蕃学,市 舶司,管理外贸机构。 泉州
四川纸币“交子”
市舶司
市舶司
三、王安石变法
1、文学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2、科学艺术:宋元三大发明
沈括《梦溪笔谈》
1)科学家、改革家; 2)“十二气历”:先进、合理; 3)《梦溪笔谈》:英国李·约瑟评价其为“中 国科学史上里程碑”。
沈括《梦溪笔谈》
十二气历
十二气历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光《资治通鉴》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课件共41张PPT
农业与手工业
商业和城市
经济重心南移
社会的变化
经济重心南移
地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时间
魏晋时期
南宋完成
表现
苏湖熟,天下足
元朝大运河改道
文化重心南移
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与手工业
商业和城市
经济重心南移
社会的变化
经济重心南移
地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时间
魏晋时期
南宋完成
表现
苏湖熟,天下足
元朝大运河改道
文化重心南移
官方二十四史收录的各省名人统计表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与手工业
商业和城市
经济重心南移
社会的变化
经济重心南移
地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时间
魏晋时期
南宋完成
表现
苏湖熟,天下足
农业与手工业
商业和城市
经济重心南移
社会的变化
商业
城市
市场扩大
货币税收
基层市场
边境市场
海外市场
面向大众
与辽夏金元各政权之间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输出
丝织品、瓷器等
输入
香料、珠宝等
北宋
钱币年铸造量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
元朝
元朝将纸币作为主体货币,纸币在全国大范围流通
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与手工业
商业和城市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PPT优秀课件
经济:南方得到开发,经济快速发展 文化:南方经济带动了文化的进步
四、社会的变化
1.根据材料分析平民社会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宋代科举有锁院制度、弥封制度、誊录制 度、别试制度 材料二: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 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司马光《书仪》
门第观念淡化 科举制度更完善 婚姻关注当下
印刷业
元
商业发展
的 经 济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海外贸易 城市繁荣
与 社
经济中心南移
宋元时期的南移进程 经济中心南移的影响
会
平民社会的到来【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社会的变化 人身束缚的松弛
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1课历辽史 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
目录
壹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贰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叁 经济重心南移
肆 社会的变化
农业 发展
粮食 增加
人口 剩余劳动力 增长
种植 原料 经济
商业 发展
城市 繁荣
作物
市民 阶层 兴起
思想 观念 变化
生产工具进步 剩余劳动力
2.人身束缚的松弛
(1)贱民阶层:到宋朝数量显著减少。 (2)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 (3)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
3.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
(1)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2)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政府干预。 (3)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手工业 发展
产品
政府 管理
松动
经济重心南移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四、社会的变化
1.根据材料分析平民社会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宋代科举有锁院制度、弥封制度、誊录制 度、别试制度 材料二: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 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司马光《书仪》
门第观念淡化 科举制度更完善 婚姻关注当下
印刷业
元
商业发展
的 经 济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海外贸易 城市繁荣
与 社
经济中心南移
宋元时期的南移进程 经济中心南移的影响
会
平民社会的到来【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社会的变化 人身束缚的松弛
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1课历辽史 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
目录
壹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贰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叁 经济重心南移
肆 社会的变化
农业 发展
粮食 增加
人口 剩余劳动力 增长
种植 原料 经济
商业 发展
城市 繁荣
作物
市民 阶层 兴起
思想 观念 变化
生产工具进步 剩余劳动力
2.人身束缚的松弛
(1)贱民阶层:到宋朝数量显著减少。 (2)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 (3)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
3.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
(1)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2)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政府干预。 (3)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手工业 发展
产品
政府 管理
松动
经济重心南移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 (共59张PPT)
大批农业人口 得以脱离土地束缚
进入城市生活, 推动城市化进程
发展与交流:封建经济的新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补充:土地政策—— 不抑兼并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指的是宋代没有国家制定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从 唐朝后期“舍人税田”的两税法后,赋税征收对象由人口变为土地,且国家没有了大量控制的土 地,故无法定立新田制。
第四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黄道 婆
课程标准
认识辽宋 夏金元时 期在经济、 文化与社 会等方面 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通过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等知识的学习,从时空观念出 发,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地域性特点。 2、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史料,实证宋代农业、手工业及商 业、文化发展的表现、特点及影响,理解其文化产生的时代特征。
目 录
CONTENTS
壹 发展与交流——封建经济的新发展 贰 流动与变迁——传统社会的新变化 叁 思辨与世俗——市民文化的新突破
一
学习聚焦
宋元时期的农业 和手工业较之前代有明 显的发展,经济重心南 移完成。
经济的发展
发展与交流:封建经济的新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利用稻麦不同的生长
稻麦复种制普及
3000 2000
唐宋人口数对比(户数 单位:
万)
1796
2088
1568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尽管相较 于唐,宋朝疆域大大地缩小,但人口 却依然迅速增长。
1016
1000780
917 891
0
唐朝 732年 754年755年
宋代农业生 产力的提高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PPT优质课件
◎南宋沉船南海一号
◎宋代对外贸易路线图
知识拓展
宋元海上贸易考古遗迹图
▲ 南海一号沉
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宋汴京城:“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成了商业街,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2)城市的兴盛
“市井最盛…车马闻拥,不可驻足……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 俱是铺席买卖。”
之。”漫令对蹴。遂惬王之意,大
喜...由是日见亲信。逾月,王登宝
赵光义
位。上俊宠之,眷渥甚厚,不次迁拜。 —— 《挥麈后录》
赵匡胤
赵普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放松
①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 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
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
经济重心南移开始
南宋时期 (靖康之变)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 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古代中国经济重 心南移,一是由 北向南从黄河流 域转移到长江流 域和江南一带, 二是由内地向沿 海逐渐转移
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马可·波罗行纪》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示意图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
东南地区的两浙路、江南东
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福建路人口达
6766360户,同期面积大于
这东南六路的北方地区人口
为5675945户。”
——漆侠《辽宋西夏金代通
思考:两宋农业、手工业、商业史的》发展会给中国的经济格局
带来怎样的影响?
◎宋代对外贸易路线图
知识拓展
宋元海上贸易考古遗迹图
▲ 南海一号沉
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宋汴京城:“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成了商业街,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2)城市的兴盛
“市井最盛…车马闻拥,不可驻足……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 俱是铺席买卖。”
之。”漫令对蹴。遂惬王之意,大
喜...由是日见亲信。逾月,王登宝
赵光义
位。上俊宠之,眷渥甚厚,不次迁拜。 —— 《挥麈后录》
赵匡胤
赵普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放松
①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 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
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
经济重心南移开始
南宋时期 (靖康之变)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 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古代中国经济重 心南移,一是由 北向南从黄河流 域转移到长江流 域和江南一带, 二是由内地向沿 海逐渐转移
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马可·波罗行纪》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示意图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
东南地区的两浙路、江南东
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福建路人口达
6766360户,同期面积大于
这东南六路的北方地区人口
为5675945户。”
——漆侠《辽宋西夏金代通
思考:两宋农业、手工业、商业史的》发展会给中国的经济格局
带来怎样的影响?
-辽夏金元的统治-ppt课件
(1)中央的宰相机构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 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 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2)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 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1)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 管理 (2)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 理军政事务 (3)台湾:在隶属于福建晋江的澎湖设置 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 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 半独立的地位 (2)建立:1038年,首领元 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 银川)
打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黑龙江阿 城);1153年,迁都燕京(北京), 改名为中都 (2)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 ,金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大定之 治”,世宗被誉为“小尧舜”
(3)灭亡:1227年亡于蒙古 (3)灭亡:1234年亡于蒙古
(1)南北面官制度:职官
(1)沿袭唐宋制度
政治 制度
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 面官负责农耕民族事务, 北面官负责游牧民族事务 (2)四时捺钵制度:皇帝 和宫廷定期迁徙,迁徙中
(1)基本模仿北宋制度 (2)蕃汉二套官称:中央机 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 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第三单元
第十课
第一篇 《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夏金元的统治
【单元导读】
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可分三个 阶段: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西夏的并立,元朝的统一。 宋朝强化中央集权内部统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学术文化也取得突出 成就,但军事力量不振,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战处于劣势。与这一时期的战争相比, 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 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 的统一王朝。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ppt课件
元曲 (散曲和杂剧) 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等
话本 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思考:文学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有哪些联系?
多民族政权并立 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队伍扩大
文学特点:多元、繁荣、平民化
四.文学艺术和科技 1.文学 2.艺术
书法 特点: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4619
表格中,宋朝的工商业收入大增说明了什么?
4.经济重心的南移 (1)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有何表现? ①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 北少的格局已定型。 ②长江下游和太湖领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 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右图宋代农业主产区、手工业发达区和商业城 市的分布呈现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现象?
农业和手工业成就突出 商业发达,大城市空前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
门第观念变化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政府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社会
程朱理学
文学艺术 (多元、繁荣、平民化) 文化
科技领先
少数民族文字
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少数民族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一.经济的发展 2、宋代手工业的表现 ①制瓷业 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五大名窑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②矿冶业
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③印刷业
宋朝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 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④印刷业发展迅速,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经营盐铺
材料二 仁宗朝,商人、佃
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 齐,等也。无有贵贱, 谓之齐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 课件
北庭都元帅府
西 南
宣慰使司都元帅 府
东 澎湖巡检司 南
宣政院 直接统辖西藏
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 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澎湖巡检司管辖澎 湖和琉球(今台湾)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 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知识点十一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
都市发展 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大相国寺
市民生活
瓦子: 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勾栏: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 杂剧: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设问: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原因是什么?对此提出了哪些解决的办法?
(1)原因:藩镇节度使兵权太重,君弱臣强; (2)办法:剥夺或削弱其政治权力,物质资产,军权,加强中 央集权。
数据表格类息需从表格中以横向纵向 分别比较一个项目数据的变化,如 时间(时期)数量比例等方面的变 化
步骤1
明确设问要求+设问数量
设问:根据表格数据变化结合所学说出我国南北 方人口(户数)变化的原因(设问1)这一变化产 生了哪些影响(设问2)
解答:(1)原因 北方人口南迁 (2)影响 推动了经济的南移
南
北
北
北南
南
经济重 心南移
主要 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表现 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影响
对人口分布: 南方人口迅速增加, 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 重不断上升
对人口分布: 基本确定了我国经 济南强北弱的格局
(秦汉)
(魏晋南北朝) (南宋)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知识点八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与元朝建立
统一蒙古 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即成吉思汗
元朝建立与统一
过程 (1)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于大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课件(21张PPT
c.契丹、女真等族汉化 d.回族开始形成
蒙古人 畏兀儿
(2)意义:元朝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宋 代
农业的发展
经
济 原因
的
南方战乱较少;北人南迁;自然 条件优越;政府重视。
发
展
(1)传入占城稻
和
经 济
表现
(2)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 (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
重 心
粮仓
商业贸易的繁荣
▪ (1)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
▪ (2)都市繁荣的表现:人口百万;店铺增加; 到处开设; 早市夜市出现;草市出现;市镇商贸 区;商品琳琅满目。
▪ (3)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 港;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南宋外贸在财政收入 中占有重要地位。
▪ (4)最早的纸币:交子 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 川地区。
战国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大一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封
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交融时期
建 社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会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政权并立、民族关系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萌芽--建立--巩固--完善--加强-战国--秦 ----西汉--隋唐--北宋 发展--强化皇权--进一步强化 元朝---明朝 ---清朝
民族政权并立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916年)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960年
汉族
11世纪前期 (1038年)
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链接中考
2 、 (2021年山东东营)“河南封丘县陈桥驿:大宋王朝从这里走来”。与这一
文化旅游宣传词有关的历史典故是
A.纸上谈兵
B.草木皆兵
C.黄袍加身
D.破釜沉舟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黄袍加身,发动兵变,取代 了后周,建立了北宋,故选C;纸上谈兵反映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 时学兵法,善于谈兵,在作战中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 败,排除A;草木皆兵出自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地点是安徽寿春,排除B;破釜 沉舟反映的是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 生还,地点在内黄,排除D。
考点4.1:元朝的统治
疆域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 上最大的,包括新疆、台湾、西藏、东北地区。
元朝 的统 治
地位
政治 制度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中央:设中书省管理全国政务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称“行省制度”。 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至今还在沿用。
链接中考
2.(2021·山东)“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
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此史料认为辽、金民族政权能够长期与宋朝并存的理由 是 A.中原王朝的软弱 B.主动学习中原文化 C.游牧民族英勇善战 D.宋朝重文轻武
【答案】B 【详解】根据“……后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归纳可知,材料认为辽、金政权之所以能够和宋 朝长期并立的原因在于“能用汉法”即主动学习中原先进文化。B正确;材料从内因角度分析辽金政权长久的 原因。AD属于外因。AD错误;游牧民族英勇善战与“能用汉法”的主题不符,C错误。综上故选B。
浙教版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学习课件
宋 建立
的 局部 宋太祖及其后继者陆续消灭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调分离;更戍法
巩固中央 行政上: 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集权的措
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并设置知州分割知州权力
施
财政上: 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重点详解
考点1.2: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重点详解
考点2.1:辽、西夏、北宋对立
政权名称 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与北宋战与和
辽(契丹) 契丹族 10世纪初
北宋
汉族
960年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上京 东京
1004,澶州之战 1005,宋辽议和 史称《澶渊之盟》
西夏 党项族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 1044宋夏议和
重点详解
考了解点女2.真2:族的金崛与起南,宋知的道对金立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孙权派卫温 到达夷州
澎湖巡 检司
郑成功收复 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 福建省
设台湾省
三国-吴国
元朝
1662年
1684年
1885年
文成公 主入藏
宣政院
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册封“达赖 册封“班禅
喇嘛”
额尔德尼”
驻藏 大臣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金瓶掣签制度
西藏自
噶厦政府
治区
唐太宗 元朝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1965年
重点详解
考点3.1:宋代经济的发展
生产工具改进:秧马 新的作物品种:占城稻 农业
长江流域、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经济 重心 南移 的表 现
手工业 棉纺织业兴起 瓷都—景德镇 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重文轻武政策
(三)王安石变法
背景
时间 目的 内容 结果
政治: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军事:边疆战事屡战屡败,大量送出钱物。 经济:官俸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
1069年,宋神宗时期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 法等(P31)
通俗化 大众化
《窦娥冤》
马致远、郑光祖 白朴、王实甫
五、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发展概况
(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三)《资治通鉴》
作者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内容 记述了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体裁
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史记》,并列为中国 地位 史学的不朽巨著;司马光与司马迁被
称为“史学两司马”
宋元都市生活和文化生活繁荣的原因?
四、蒙古族的兴起概况与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成吉思汗像
忽必烈像
易错点: 铁木真建立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忽必烈是铁木真的孙子)
(一)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建立
蒙古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 统一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元朝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建立 后迁都大都(今北京)
时 1276年,灭南宋
南针。
三、宋代经济发展表现与经济重心南移 (一)宋代经济发展
商业 城市
①大都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 ②经商时空:出现早市和夜市(打破时 间限制)、形成草市(打破空间限制)
①大商港:广州、泉州
商 海外 ②海外贸易: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 业 贸易 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海上丝绸之路)
③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 ①原因:商贸繁荣,金属货币不便,印
失败(但收到了一些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皇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C.丞相权力的扩大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解析:B 项明显错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专制 主义的,不是民主制度,所以排除 B 项。C 项是材料现 象的表象内容,不是材料内容反映的问题,所以排除 C 项。D 项是无关,材料中并未涉及到这项内容。故选 A。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课标要求
考纲要求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北宋重文
轻武国策的特点。
——
陈桥 960 赵匡胤 东京
相权
文官
科举
1.北宋建立的方式与西汉、唐朝有何不同?宋太 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有什么背景?
不同:西汉和唐朝是通过农民起义建立的,而北宋 是通过兵变建立的。
背景: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武将风扬跋扈,影 响到政局的稳定,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 的,为防止类似的事情重演。
2.北宋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特别注重发展文教 事业。那么在这一背景下,北宋的科举制有什么发展? 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解析: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仍设置知州,并 没有废除知州,故选 A 项。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4.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 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B )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 (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 涂地,其因何也?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 其道何如?”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3.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 控制,采取一系列措施。下列选项不符合史实的是( A )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地方设置转运使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文官政治。宋太祖为了防止藩 镇割据局面的再次出现,采取了文官政治,让文臣去各 地做知州。这一措施形成重文轻武局面,有效的巩固了 中央集权,提高文人、儒士的地位。但也造成冗官现象, 军队战斗力变弱,官僚机构庞大。故选 D 项。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5.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C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6.“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反映了北宋建立后( C ) 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与辽长时间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C.加强了皇帝和中央的权力 D.与西夏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关系
8.“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现象是由
于宋朝( D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9.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影响的是( A ) A.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 B.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D.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 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 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 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解析:隋炀帝时期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的正式 确立;北宋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大力发展科举制,进 士的地位得到迅速提高,出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 高”现象。故选 A 项。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10.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
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
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
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D )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7.《三国演义》开篇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也有不少历史人物重新建立大一统的王朝。这些历史人
物不包括( D )
A.嬴政
B.司马炎
C.杨坚
D.赵匡胤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2.陈桥兵变使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他取代的是
(B )
A.北周
B.后周
C.后汉
D.后唐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3.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 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北宋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更多了。 这一现象反映了( A )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4.“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
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
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D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1.中国文化中包含着众多的历史元素,《百家姓》
是中国人熟知的一部关于姓氏的著作,开篇即为“赵钱
孙李、周吴郑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最早
可能出现在( D )
A.唐
B.明
C.汉
D.宋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解析: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百家姓》前几个 姓氏是有讲究:赵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理应为首。可见 这本书是在北宋初年问世的。故选 D 项。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解析:在所给选项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秦朝、西晋、 隋朝、北宋的开国皇帝,根据所学知识,成功统一中国 的是秦朝、西晋、隋朝。北宋与周围少数民族建立的政 权并立,没有统一全国。故选 D 项。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3)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 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逐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 膨胀,成为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
(4)材料二中“做人莫做军”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何影响?
主要原因: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影响:扭转了五 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 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对教育的影响: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 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 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宋朝的繁荣。
1.北宋的建立者、都城分别是( C ) A.杨坚,长安 B.朱温,洛阳 C.赵匡胤,开封 D.赵构,开封
(1) 材 料 一 中 的 “ 太 祖 ” 指 的 是 谁 ? 材 料 中 指 出 “兵革不息”,其原因是什么?
赵匡胤。节度使掌握兵权,实力强大,皇帝实力较 弱。
(2)针对材料一中“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加 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陆续解除节度使等武将的权力;派文臣做地 方官,设通判监督;并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从各 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续资治通鉴长编》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材料二: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 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5.设置进士科、迅速提高了进士地位的朝代分别 是( A )
A.隋朝 北宋 B.唐朝 北宋 C.北宋 南宋 D.唐朝 南宋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解析:B 项明显错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专制 主义的,不是民主制度,所以排除 B 项。C 项是材料现 象的表象内容,不是材料内容反映的问题,所以排除 C 项。D 项是无关,材料中并未涉及到这项内容。故选 A。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课标要求
考纲要求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北宋重文
轻武国策的特点。
——
陈桥 960 赵匡胤 东京
相权
文官
科举
1.北宋建立的方式与西汉、唐朝有何不同?宋太 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有什么背景?
不同:西汉和唐朝是通过农民起义建立的,而北宋 是通过兵变建立的。
背景: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武将风扬跋扈,影 响到政局的稳定,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 的,为防止类似的事情重演。
2.北宋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特别注重发展文教 事业。那么在这一背景下,北宋的科举制有什么发展? 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解析: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仍设置知州,并 没有废除知州,故选 A 项。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4.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 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B )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 (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 涂地,其因何也?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 其道何如?”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3.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 控制,采取一系列措施。下列选项不符合史实的是( A )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地方设置转运使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文官政治。宋太祖为了防止藩 镇割据局面的再次出现,采取了文官政治,让文臣去各 地做知州。这一措施形成重文轻武局面,有效的巩固了 中央集权,提高文人、儒士的地位。但也造成冗官现象, 军队战斗力变弱,官僚机构庞大。故选 D 项。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5.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C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6.“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反映了北宋建立后( C ) 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与辽长时间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C.加强了皇帝和中央的权力 D.与西夏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关系
8.“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现象是由
于宋朝( D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9.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影响的是( A ) A.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 B.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D.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 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 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 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解析:隋炀帝时期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的正式 确立;北宋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大力发展科举制,进 士的地位得到迅速提高,出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 高”现象。故选 A 项。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10.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
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
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
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D )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7.《三国演义》开篇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也有不少历史人物重新建立大一统的王朝。这些历史人
物不包括( D )
A.嬴政
B.司马炎
C.杨坚
D.赵匡胤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2.陈桥兵变使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他取代的是
(B )
A.北周
B.后周
C.后汉
D.后唐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3.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 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北宋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更多了。 这一现象反映了( A )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4.“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
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
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D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1.中国文化中包含着众多的历史元素,《百家姓》
是中国人熟知的一部关于姓氏的著作,开篇即为“赵钱
孙李、周吴郑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最早
可能出现在( D )
A.唐
B.明
C.汉
D.宋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解析: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百家姓》前几个 姓氏是有讲究:赵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理应为首。可见 这本书是在北宋初年问世的。故选 D 项。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解析:在所给选项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秦朝、西晋、 隋朝、北宋的开国皇帝,根据所学知识,成功统一中国 的是秦朝、西晋、隋朝。北宋与周围少数民族建立的政 权并立,没有统一全国。故选 D 项。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3)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 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逐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 膨胀,成为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
(4)材料二中“做人莫做军”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何影响?
主要原因: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影响:扭转了五 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 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对教育的影响: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 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 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宋朝的繁荣。
1.北宋的建立者、都城分别是( C ) A.杨坚,长安 B.朱温,洛阳 C.赵匡胤,开封 D.赵构,开封
(1) 材 料 一 中 的 “ 太 祖 ” 指 的 是 谁 ? 材 料 中 指 出 “兵革不息”,其原因是什么?
赵匡胤。节度使掌握兵权,实力强大,皇帝实力较 弱。
(2)针对材料一中“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加 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陆续解除节度使等武将的权力;派文臣做地 方官,设通判监督;并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从各 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续资治通鉴长编》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材料二: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 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5.设置进士科、迅速提高了进士地位的朝代分别 是( A )
A.隋朝 北宋 B.唐朝 北宋 C.北宋 南宋 D.唐朝 南宋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 会变化_ pp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