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2af83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d.png)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 温度控制:仔猪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刚出生的仔猪,需要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饲养者需要提供适当的保温措施,如加热灯或发热设备,保持仔猪周围环境温度恒定,并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对仔猪的不良影响。
2. 饲料和饮水管理:仔猪出生后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饲养者应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并确保饮水设施的清洁和正常运行。
3. 疾病防控:仔猪的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饲养者需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注意卫生环境的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猪舍,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4. 猪舍管理:仔猪需要一个干净、通风良好的环境来生长。
饲养者应定期清理猪舍,清除积存的粪便和废弃物,保持猪舍内部的干燥和卫生。
5. 群体管理:仔猪是社交性动物,需要与同伴一起成长。
饲养者应合理安排仔猪的群体结构,避免攻击和压迫行为的发生,促进仔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6. 疾病监测和早期诊断:饲养者应定期检查仔猪的身体状况,观察其行为和食欲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予以处理,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避免疾病的严重后果。
7. 饲养记录和数据分析:饲养者应建立健全的饲养记录系统,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了解仔猪的饲养效果,及时调整饲养策略,提高养殖效益。
8. 饲养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仔猪的饲养管理需要饲养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饲养者应持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养殖水平,了解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确保仔猪的健康和良好生长发育。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是保持适宜的温度,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进行疾病防控和猪舍管理,合理安排群体结构,进行疾病监测和早期诊断,建立饲养记录和数据分析系统,提高饲养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仔猪的健康和良好生长发育。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567a2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2.png)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随着人们对禽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猪业也成为了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分支。
而仔猪饲养更是养猪业中的关键环节。
仔猪的生长发育关系着整个猪的养殖效益,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就是关于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的相关内容。
一、生态环境要求1.通风良好:仔猪饲养房内通风良好是保障仔猪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通风不良会导致仔猪感染呼吸道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2.光照充足:适量的光照有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增强,饲养房内要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
3.地面干燥:仔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个干燥的环境,湿润的地面容易导致仔猪患上疾病。
二、饲料管理要求1.科学配方:仔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成分,仔猪饲料的配方要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进行科学的配置。
2.定时定量:饲料的定时定量对于仔猪的生长效益至关重要,过多或者过少的饲料都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3.保障水源:充足的清洁饮用水是保障仔猪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饲养户要保证饮水设备的清洁和水质的卫生。
三、疾病防控要求1.养隔离期:引进新的仔猪时,要对其进行隔离观察,以防止带入传染病。
2.定期检查:饲养户需要定期对仔猪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隔离。
3.疫苗接种:定期进行仔猪的免疫接种是防控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的降低仔猪患病的风险。
四、饲养密度要求1.合理密度:饲养密度不宜过大,要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饲养场地的大小进行适当安排。
2.防止打架:高密度的饲养环境容易导致仔猪之间的争斗,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饲养密度下的仔猪健康。
五、员工技术要求1.培训经验:饲养员工需要具备一定的养猪知识和经验,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
2.责任心:饲养员工需要对仔猪饲养负责,对仔猪的生长发育进行细心的关注和管理,确保仔猪的健康成长。
3.卫生意识:对饲养场地的卫生要求高,饲养员工需要具备一定的卫生意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六、资金和设备投入要求1.成本投入:仔猪饲养管理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包括饲料、疫苗、员工工资、设备维护等。
仔猪养殖注意事项
![仔猪养殖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e3e3e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9.png)
仔猪养殖注意事项仔猪养殖是现代畜牧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农民朋友们经常从事的一项农业生产活动。
仔猪养殖需要注意很多细节问题,如环境、饲料、疾病防治等方面,下面将逐一介绍。
一、场地选择1. 场地应远离工厂、污染源等。
2. 场地要保持干净卫生,无积水和杂草。
3. 场地要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系统。
4. 场地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并且避免过度曝晒。
二、饲料管理1. 饲料应该新鲜、干净、无霉变,并且符合营养需求。
2. 饲喂应按时定量,避免过度或不足。
3. 保持饮水清洁并定期更换水源。
4. 避免使用含有激素或药物的饲料。
三、健康管理1. 定期检查仔猪的身体健康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 给予必要的预防接种和药物治疗,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3. 定期清洁消毒饲养环境,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四、环境管理1. 保持仔猪舒适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或不足。
2. 给予足够的空间,避免过度拥挤。
3. 保持适宜的气味和噪音水平,避免对仔猪造成不良影响。
4. 定期更换垫料和清理粪便,保持环境卫生干净。
五、人员管理1. 给予工作人员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
2. 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确保工作效率和质量。
3. 确保工作人员健康情况良好,并定期进行体检检查。
4.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和健康。
以上是仔猪养殖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做好以上方面的管理工作,才能提高仔猪生产效益,保障农民朋友们的经济收益和生活质量。
仔猪饲养管理
![仔猪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4848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4.png)
仔猪饲养管理
1. 环境控制:仔猪的生活环境要保持干净、卫生、温暖和干燥。
定期消毒,控制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足够的通风,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 饲料管理:仔猪在出生后的几天内需要吸食母猪的乳汁,之后逐渐过渡到仔猪饲料。
提供高质量、易消化的仔猪饲料,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进行合理的饲喂。
3. 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对仔猪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的猪病。
4. 定期巡视:每天观察仔猪的健康状况,包括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粪便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疾病、受伤或行为异常的仔猪。
5. 分群管理:根据仔猪的体重和健康状况进行合理的分群,避免过度拥挤和竞争,以确保每头仔猪都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照顾。
6. 人员管理:饲养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猪舍前要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7. 记录与反馈:做好仔猪的生长记录,包括体重、饲喂量、疫苗接种等信息。
根据记录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保障仔猪的健康成长。
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b1ecd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a.png)
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一初生仔猪的健康状况;二出后的饲养管理条件。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一、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1、人定奶头:仔猪出生后,除要及时吃到初乳外,固定奶头是不可忽视的节。
一般的情况是体强个大的仔猪吃前边的乳头,体弱个小的仔猪吃后边的乳头。
母猪前边的乳头乳量比后边的多,所以断奶时,吃前边乳头的仔猪长的大,生长发育好,而吃后边乳头的仔猪长的小,生长发迟缓。
为使仔猪生长发育均匀,仔猪生后,要把体大健壮的仔猪固定后边的乳头,体弱瘦小的仔猪固定在前边的乳头,最好一个仔猪固定吃一个乳头。
如所生仔猪少,乳头多,要把多余的奶头用胶布贴上,要养成一头仔猪吃两个乳头或多个乳头的习惯。
2、提早补料:仔猪早期开食,是促进仔猪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措施。
仔猪生后的第一周主要靠吃母乳,随着仔猪的逐渐长大,母乳的供应逐渐减少,为了满足仔猪生长发展的需要,从第二周龄开始,要给仔猪进行补料,补料的方法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炒香的混合料装进钻有孔的竹筒里让仔猪在混动竹筒时吃上饲料。
也可把饲料弄成粥状抹在仔猪嘴里。
经过每天3-4次,4-5天的调教,仔猪就会自动吃料。
仔猪调教料,可买商品料,也可以自配,其配方为:玉米粉53%,豆粕粉25%,小麦皮10%,乳清粉3%,秘鲁鱼粉7%,骨粉1%,食盐0.5%,微量元素添加剂0.5%。
补料采取少给勤添的办法,每日多次向槽内投料。
3、补铁、铜方面:仔猪出生后5天左右,可给他注射一支牲血素,也可用1克硫酸铜加上2.5克硫酸亚铁,溶于1000毫升热水中,每日每天补饮10mL左右。
补饮的方法一是灌服,二是在仔猪吃奶时把溶液滴在母猪乳头上,随同奶汁把铜铁吃入。
一个月后可把配制好的溶液放入水槽内或拌入饲料中均可。
在缺硒地区,仔猪出生后5-7天,给仔猪肌肉注射亚硒酸钠针一支。
4、做好疫病的防制工作:?仔猪出生后,要做保温工作,以免仔猪受冻生病。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09b42a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7.png)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是现代猪养殖中的重要一环,正确的管理技术能够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1. 温度管理猪崽出生后要进入保温舍内,室温应该维持在30℃左右。
随着仔猪的生长,室温应逐渐降低。
一般而言,每周降温1度。
在冬季,室温必须维持在18℃以上,以避免生病。
2. 饮水管理仔猪在出生后的第一天内必须饮食清水,这有助于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从第三天起,可喂100毫升左右的小蒸馏水,第四天起开始给食加药物的小型水。
饮水器的高度应比仔猪的背稍微低一些,以方便仔猪喝水且减少溅水。
3. 饲料管理仔猪应该在出生后的48小时内喂养母乳。
随后,可逐渐引入干饲料,最好使用饲料自动装料器。
饲料应该逐渐递增,以避免肠胃紊乱。
要避免饲料中自由水分过多。
4. 疾病防治仔猪疾病的防治是饲养管理的重要一环。
应该定期检查仔猪的健康情况,防治疾病的发生。
给予充足的疫苗接种和减少养殖密度可以预防疾病的出现。
5. 清洁卫生养殖场每天都要对饲养场进行清洁,尤其是对仔猪舍,养殖人员都应该保持清洁,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饲槽,饮水器,床铺都应该定期清理,消毒。
6. 环境控制仔猪的生长环境会直接影响它们的成长和健康。
仔猪舍的光照和空气流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光照和空气流通可以帮助仔猪保持身体健康,减少激素分泌。
7. 个体管理每只仔猪都应该有一个标识,方便管理者追踪仔猪的生长情况。
要随时观察仔猪的饮食和排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处理。
总之,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是猪养殖中关键的环节之一,正确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需要人们定期维护和清洁仔猪舍内设施,科学饲料和疫苗给予,注重细节环节的管理,保证仔猪健康生长。
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为您的仔猪饲养提供帮助。
猪崽饲养方法
![猪崽饲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391af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7.png)
猪崽饲养方法猪崽培育在养殖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采取适当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可以降低发病率,促进仔猪健康生长。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猪崽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猪崽饲养方法一、完全哺乳期仔猪1、出生后0~7 天为完全哺乳期,此期间仔猪仅吃母乳,不需要给饲料。
此期间,饲养管理的关键点是温度、湿度、初乳、细心护理。
2、该阶段仔猪由母猪体内娩出,营养来源由胎盘、脐带转化为哺乳,所有的营养物质均需从母乳中获取,尤其是初乳,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初乳中富含各种仔猪必须的营养物质、母源抗体,所以仔猪要在出生后15 分钟内吃到初乳。
3、此阶段仔猪畏寒怕冷,初生1~3 天应保持30~32℃,4~7 天28~30℃。
猪的最适湿度50-80%,温度低、湿度大是导致腹泻的重要原因。
此阶段仔猪对铁需求量大,每天约需10mg,乳中铁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仔猪必须补充100~200mg 铁剂;仔猪出生后严重缺VE 和硒,需要额外补充。
4、此阶段仔猪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容易被压死,踩死,要给母猪设置防压隔栏,并要经常进行巡查,防止饿死、冻死事故的发生。
5、此阶段仔猪需要断牙、断尾,以防止咬伤母猪乳头和咬伤尾巴感染。
完全哺乳期保健措施:仔猪出生后,产房内用猪爽粉泼洒,以使仔猪皮肤、环境干爽,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
仔猪3日龄之内,要进行断牙、断尾(断尾后用聚维酮碘消毒),同时肌注畜可健(长效头孢,预防感染红痢、黄痢、白痢和应激性疾病)、补血康(补充铁、硒、VE、VB12、防止贫血、增强免疫力)。
二、不完全哺乳期仔猪1、出生后7~21天为不完全哺乳期,此阶段仔猪需要解决仔猪食物由乳汁过渡到饲料的问题。
2、仔猪自身体内无抗体,均需从母乳中获取,仔猪及时吃到初乳后,体内的母源抗体在出生后第一天就可达到最高值,获得被动免疫,之后抗体水平逐渐降低,到低21~28天降至最低,之后随着自身抗体的生成,又逐渐升高。
此阶段仔猪在吃母乳的同时,要补饲教槽料,以促进胃肠发育,消除饲料蛋白过敏,促进生长发育。
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8252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1.png)
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1. 摆放猪仔圈:猪仔圈应选择干燥、通风、采光良好、离繁忙区远;同时,应根据每只猪仔体型大小,控制猪仔圈面积,保证猪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 饲料配制:猪仔日粮应以新鲜、绿色、优质草料为主,辅以适量的粮食和蛋白质饲料,保证猪仔回乳后的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需要。
3. 给予适宜的水源:猪仔需要大量的清洁饮用水,用于代谢废物和维护生命必需,注意保持水源清洁卫生,避免因饮水不清洁导致猪仔生病。
4. 定期检查卫生:猪仔圈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产生粪便、尿液等污物,应按时及时清理,保持猪仔圈的卫生;定期检查猪仔的身体健康状况,如发现身体不适、呼吸困难、拉稀等,应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扩散。
5. 照顾幼猪的情感需求:幼猪需要得到足够的母性养护,猪仔圈的温度要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保证幼猪的身体健康和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为幼猪提供充足可触摸的安全空间。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e3b4e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1.png)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卫生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内容:
1. 饲料管理:
1)保证饲料的质量,选择优质饲料,并注意饲料的合理配比,避免饲料营养不均衡;
2)按照仔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制定饲喂计划,确保仔猪得到充足的营养;
3)定时、定量喂养,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发霉或变质。
2. 环境管理:
1)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仔猪的影响;
2)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仔猪在封闭空间中感染病原微生物;
3)确保饮水设施的正常运行,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供应;
4)提供适宜的生长空间,避免仔猪之间争食、争夺资源。
3. 卫生管理:
1)保持场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粪便,避免仔猪在脏乱环境中生长;
2)注意消毒工作,定期对场舍、设施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3)定期检查仔猪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遵守个人卫生要求,养殖人员接触仔猪前应做好手部卫生,避免疾病传播。
4. 疾病防控:
1)加强疾病监测,定期对仔猪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问题及时处理;
2)做好病原生物的防控工作,如使用疫苗、药物等预防措施;
3)分组管理,根据仔猪的体重、生长情况等因素将其分组饲养,防止疾病的传播;
4)依据猪只生长阶段,制定相应的防疫补充措施,常规注射、驱虫等防疫工作;
5)养殖环境定期消毒,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性疾病。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涉及饲料、环境、卫生和疾病防控四个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
小猪的合理饲养方案
![小猪的合理饲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521e3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f.png)
小猪的合理饲养方案小猪是一种重要的畜牧动物,在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养殖出健康、高质量的小猪,需要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
下面将从环境、饲料和管理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小猪的合理饲养方案。
环境:1. 室内空间:为了确保小猪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空间,每头小猪应有至少2平方米的舒适空间。
2. 温度调控:小猪对温度敏感,适宜的饲养温度为20-25摄氏度。
可以通过使用加热设备或通风设备来保持合适的温度。
3. 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的通风是必要的,以确保猪圈内的空气新鲜。
定期清洁猪圈,清除废物和积聚的污垢。
饲料:1. 精确的饲料配方:根据小猪的年龄和体重,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
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2. 饲料的质量和安全:选用优质的饲料,并确保饲料的储存和使用符合卫生要求,以防止饲料受到霉菌、寄生虫和细菌等的污染。
3. 饲喂方式和时间:建立规律的饲喂时间表,保证小猪每天有足够的饲料供应。
分餐饲喂,避免小猪间的争抢,以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管理:1. 疫病防控:定期对小猪进行疫苗接种,注意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对不明原因的疾病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2. 水源和饮水设备:保持饮水设备的清洁,并提供新鲜干净的饮用水。
确保小猪随时都有充足的饮水。
3. 定期体检:定期对小猪进行体检,以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小猪的健康。
4. 消毒措施:定期对猪圈和设备进行消毒,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选择适合的消毒剂,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安全。
以上是关于小猪的合理饲养方案的详细介绍,其中涉及到了环境、饲料和管理三个方面。
这些方案的执行将有助于提高小猪的生长速度、保持健康状态,最终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应密切关注养殖业的最新技术和管理方法,以不断更新提升饲养方案。
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的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4bb53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e.png)
仔猪的饲养管理
1.猪舍环境控制:猪舍内温度、湿度、气流、氧气含量、光照等环境要保持适宜。
2.安排合理的饲料:饲料应优质、卫生、多样化,并且需要注意饲料搭配,以满足仔猪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需求。
3.给予充足清洁的饮水:用清水或开水泡过的水给予仔猪饮用,不可以使用有色或有异味的水源,注意保持水源的清洁。
4.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为了预防疾病,需要按规定给猪只定期接种疫苗,防止疾病的发生。
5.注意消毒和清洁:严格做好猪舍、水槽、喂食器、饮水器等设备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保持猪舍的卫生。
6.充分的运动: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仔猪有充足的运动空间,增加猪的食欲和免疫力,促进猪只的生长发育。
7.留意仔猪的饮食及健康的变化:关注仔猪的食欲、排便、精神状态等,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总之,仔猪的饲养管理要全面,需要注意诸多方面的因素,以保证仔猪的健康成长。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4cb93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6.png)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仔猪饲养是养猪产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饲养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产出效率,同时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下面我们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一、饲养环境1.温度和湿度仔猪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能够促进仔猪的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饲养场的温湿度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来说,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5-28摄氏度,湿度控制在60%-70%。
2.通风保持饲舍良好的通风能够降低仔猪患病的风险,减少粪氨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空气的清新度。
饲养场应该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合理调节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照明良好的照明条件能够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增加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率。
饲养场要保持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根据仔猪生长阶段合理安排照明时间。
二、饲料管理1.合理饲料配方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饲养阶段,合理设计饲料配方,保证仔猪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
不同阶段的仔猪需要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饲养者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配方。
2.定时定量喂养严格按照饲料配方和饲养计划进行喂养,定时定量地投喂饲料,避免过度或不足的喂养。
喂食次数应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合理安排,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3.饮水管理充足的清洁饮水能够促进仔猪的消化吸收,保持体温,排除体内废物。
饲养场要保证供水设施的完好和清洁,随时清洁更换饮水,确保仔猪随时有充足的饮水。
三、卫生管理1.饲养场清洁保持饲舍和运输设备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每日清理饲舍,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干燥。
2.粪便处理合理处理粪便是保持饲养环境卫生的重要环节,可以减少粪气的污染和蔓延。
饲养场要制定合理的粪便处理计划,及时清理和处理粪便,减少粪气对仔猪的影响。
3.个体防疫定期对仔猪进行体外驱虫和体内驱虫,预防疾病的传播。
定期对仔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
猪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
![猪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b2ff0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7.png)
Y a n g z h i j i s h u一、仔猪的饲养管理小猪羔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称为仔猪。
当母猪产出仔猪以后,仔猪的生活环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首要任务是保证仔猪的成活率、仔猪断奶时的重量、还要保证仔猪的匀称个体。
1、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提高每窝仔猪的数量,这样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根据相关的数据,每窝仔猪多出生一头,成活仔猪就会增加0.77头。
所以要选择繁殖能力强的种猪来进行繁殖。
2、加强对初生仔猪的护理。
①保暖防冻主要措施是用远红外吊灯对孵化器或猪圈进行加热,搭建保育箱或保育栏然后用干草进行铺设,用暖床机进行保暖,或在生产间设置暖气取暖。
②防止压到或者踩到仔猪主要措施是用木棍或者钢管做成二十到三十厘米的保护栏,保护仔猪不致被母猪压到导致死亡。
此外,将仔猪放入培养箱进行保温和防压。
③固定乳头目的是让仔猪在乳头上有序地吃母乳,帮助虚弱的仔猪尽快吃初乳。
当乳头被固定时,虚弱的小猪被固定在乳头前。
由于仔猪前后乳头产奶量大,仔猪能获得足够的乳汁,生长迅速,具有断奶个体均匀,增加断奶窝重的优点。
一般来说,乳头可以在头2到3天固定,通过数量或颜色进行辨别。
④寄养和筑巢当有太多或太少的仔猪,或母猪生病,没有奶时,他们需要保持在他们的巢中进行寄养。
一般情况下,同一窝或同一仔猪的出生期应接近原窝,相差不应超过三天,以免出现以大欺小、发育不均的现象。
最好吃过亲生母猪的初乳。
寄养时把“寄母”的奶或尿液涂在仔猪的身上,让它们味道一样。
二、哺乳仔猪的饲养技术1、提高仔猪出生重的关键措施①加强选择母猪这样选择包括遗传的选择,发育良好,多个乳头,排列良好,无副乳头,盲乳头和体型良好的仔猪当作种猪,种猪繁殖应定期更新以保持正常年龄结构。
在一般来说,每年更新率大约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②加强对妊娠的母猪的管理应在妊娠期间提供足够的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让胎儿得到最好的发育。
③交叉繁殖不同品种或品系间杂种优势较强。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fa394d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0.png)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仔猪饲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猪场繁殖效益的高低。
为了提高仔猪的生长发育,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免疫力,提高繁殖效益,需要掌握一些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一、建立良好的环境仔猪出生后,首先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空气、水、饲料和猪舍的清洁卫生。
保持猪舍内部的通风、采光和干燥清洁,以预防疾病和提高猪舍内的空气质量。
饲料和水需要保持干净和新鲜,放置干净的饮水器和餐桶,及时清洗和消毒。
二、定时定量饲喂仔猪饲喂需要定时定量,以防止猪只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从而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
在刚出生的几天里,要给予高温、高蛋白、低纤维的全乳饲料,后期适当增加草料。
饲喂的间隔不应过长,防止猪只饿得太久而影响生长发育。
三、提高营养水平仔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和能量,特别是蛋白质和氨基酸供应的充分,可以加快仔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
同时,猪只需要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提高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
因此,仔猪饲料应该搭配合理,以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四、疾病防控仔猪饲养过程中,疾病的防控非常关键。
需要保持猪舍的整洁卫生,及时清理猪粪和垃圾,消毒猪舍和饮水器,并加强猪只的检查和疫苗接种。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来源和质量,避免感染疾病的风险。
五、建立合理的养殖模式在仔猪饲养过程中,建立合理的养殖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用分龄饲养、混龄饲养、断奶前饲养等方式,根据不同阶段的猪只进行相应的饲养管理,以提高繁殖效益,降低疾病风险。
同时,还可以适当增加猪只的运动量,增加饲喂次数,提高饲养水平,从而实现高效生产。
总之,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是猪场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可以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效益的提高。
通过建立良好的环境、定时定量饲喂、提高营养水平、疾病防控和建立合理的养殖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d8e52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9.png)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仔猪是指出生后至断奶期的猪只,是养殖业中重要的生产环节。
仔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猪群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仔猪饲养管理的一些技术要点。
1. 生产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保证仔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在猪舍内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
保持舍内温度在25-27摄氏度,湿度在60-70%之间,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 清洁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床材,并加入适量的消毒剂或农家肥料,保持猪舍的干燥和清洁。
保持饮水设备的清洁,并经常更换饲喂器具。
3. 饲料管理:仔猪的饲料管理要点包括口感适宜和营养均衡。
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保证饲料中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比例适当。
控制好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饲喂量要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科学调整,避免饲喂过量或过少。
4. 饮水管理:保证仔猪的饮水量和水质是保证仔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仔猪的生理发育需要充足的饮水,所以要保证饮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检查饮水设备是否完好,并保持饮水器的清洁,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饮水设备应该放置在仔猪易达到的位置,保证仔猪可以方便地饮水。
5. 生长管理:仔猪的生长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断奶管理、断奶后的过渡饲养和断奶后的饲养。
断奶前的管理主要是控制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能够提供充足的高质量初乳。
断奶后,仔猪需要经过适应期,逐渐由乳料过渡到固体饲料,逐渐减少乳料的饲喂量,直至完全断奶。
断奶后的饲养要注意饲养密度、餐次、餐间歇和饲料的细碎度等,合理安排饲养管理,促进仔猪快速生长。
6. 疾病防控:采取科学的疾病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仔猪饲养管理的重要内容。
定期进行疫苗免疫和驱虫;加强猪舍的消毒工作,杀灭病毒和细菌;隔离病猪,防止疫情传播;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应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
仔猪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定期消毒和清理、合理的饲料和饮水管理、科学的生长管理和科学的疾病防控。
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
![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47bf4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b.png)
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仔猪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使每一头仔猪都吃上初乳,想方设法提高仔猪成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一、猪厩的建设猪厩要求光照条件好、排水良好、既利于通风又利于保暖。
隔墙高1.1~1.2米,食槽及水槽高15厘米、宽30~35厘米,设排水孔,仔猪洞高35厘米、宽18厘米、门开向仔猪间,后墙排水孔高20厘米、宽5厘米,厩门与隔墙同高、宽70厘米、内蒙铁皮防止大猪拱爬及仔猪逃出。
二、仔猪的饲养管理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性与生活习性:(1)生长发育快。
哺乳仔猪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较快。
生后一个月,体重可达初生体重的5~6倍。
生后两个月,体重可达初生重的10~15倍。
生后20天内,每千克体重每天沉积蛋白质9~14克,是成年猪的30~35倍。
(2)消化器官机能不发达。
初生时胃仅能容纳乳汁25~40毫升,生后三周才增至3~4倍。
生后20天前,胃液中缺乏盐酸,胃蛋白酶也不多,对蛋白质及脂肪的消化力弱,抵抗细菌的能力弱,易患胃肠病。
(3)神经系统机能不完善。
体温调节能力差,御寒能力又差,极怕寒冷,易被冻死;行动不灵活,易被母猪压死。
(4)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
仔猪出生后没有先天免疫力,即体内没有抵抗传染病的抗体,只有靠初乳(母猪产后4~7天内分泌的乳汁)从母猪体内获得母源抗体,因此仔猪出生后应让它们尽早吃到初乳。
(5)生活习性:生后3~5天内,仔猪表现为饱吃鼾睡,四肢无力,动作迟钝。
一般于吸乳后立即排泄粪尿,然后依偎母猪腹部,或者相互堆聚睡眠。
7天左右开始在圈内啃东西活动。
半月左右相互追逐嬉游。
7~10天开始学吃料,25~30天基本上可以吃饱饲料。
30天以后进入旺食阶段。
2、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1)固定乳头,早哺初乳。
初乳中含有仔猪所需的极为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还含有母源抗体,可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并含有镁盐能促进仔猪排出胎粪。
仔猪生后,应让它们尽早吃到初乳。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e2721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5.png)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饲料管理:1、确定饲料配方:根据仔猪生长发育及品种、饲养条件及饲料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最经济、合理的饲料配方,给予仔猪充分的蛋白质、能量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促进仔猪生长发育;2、猪场饲料的展示与处理:必须有专门的存放饲料的仓库,不同类型的饲料要分开存储,严格防潮、防爆、防鼠、防火。
采取先进的饲料搅拌机搅拌完全,饲喂合理。
同时要防止仔猪过度饮水,造成消化功能不良;3、科学喂养原则:仔猪日龄在30天内,以母乳为主,19%的浓度是较为理想;30~60天,日进饲料应为1%~2%左右;60天后,日进饲料应为1.5%~2.5% ,并按照日龄、体重差异设定喂养小组。
不过要根据天气、水质、饲料蛋白质含量调整病菌添加剂和饲喂量。
4、合理使用添加剂:如生长诱导剂、饲料调节药和预防药等,合理使用可提高仔猪生长速度、降低死亡率,提高饲料效益。
但要注意药物的质量和用量,过量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二、环境管理:保持猪舍内外环境清洁,定期清理猪舍内外粪便及垃圾。
猪舍空气需要流通、干燥、清洁,通风设备不宜过度;温度要适宜,避免阵寒性肺炎;猪舍一定要干净卫生,疫病可通过卫生保持预防。
同时,要保证饮用水质量纯净,定期更换饮用水,避免猪舍内外水源受到污染,保障仔猪健康生长。
三、种猪管理:1、精选优良种猪。
种猪的健康状况和品质因素直接影响仔猪群体健康及生产效益。
在同时期内选取体质好、生长快、肌肉发达、代谢率高、优良繁殖潜力的种猪,保证它们的健康问题,剔除有标记的肿瘤、结核等病的种猪。
2、对于种猪进行分类喂养、补精血、打疫苗等必要的管理措施,提高繁殖能力,保证猪群稳定性及生产效益。
四、疫病预防及治疗:1、加强疫病防治:对饲养仔猪的猪舍、管理、饲料及种猪等要进行全面的卫生防疫措施,如增强环境消毒措施、施药预防措施、定期抽血及检测等。
做到疫苗接种及时。
严禁与情况不明的动物接触或者进行传染病病菌等可能源头的物品接触。
小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小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f14cf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2.png)
小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为了使农民朋友养好幼仔猪,就需要知道小猪的饲养管理的方法。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一、猪舍要保温防寒。
猪舍建造要座北朝南,背风向阳,最好在猪舍北墙设防风帐;舍前运动场上部用塑料布棚架覆盖;舍门要牢固,密不透风;舍炕要铺有干土或垫草,以备幼仔猪做窝取暖;猪舍要保持干燥,如果天气阴冷或室外湿度大,可在运动场地面撒一层干草木灰;猪舍要经常打扫,定期清除粪便。
二、喂养要科学。
要给幼仔猪饲喂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
刚断奶的幼仔猪,要饲喂富含蛋白质的精饲料,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可低于15%。
有条件的还可适量补喂一些豆浆、粉浆、牛奶、奶粉等流汁饲料。
幼仔猪断奶1个月后逐渐减少精饲料的饲喂量,适当加喂一些细糠和青菜。
饲料要多样化,最好使幼仔猪冬春不断青菜。
混合饲料要用热水搅拌成干粥状饲喂。
饲喂要采用“少喂多餐”的方式,日喂4—5次,每次喂8成饱,晚上8—9时喂一次夜食,夜食要让猪吃饱吃好。
饮水要充足,保持清洁,最好用温热水。
三、强化管理措施——适时分群。
为了防止环境条件的急剧变化使幼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幼仔猪断奶后要坚持移母不移仔的原则,把母猪调离原舍,小猪在原舍饲养20—30天,这期间应根据小猪的个性、大小、吃食等情况进行合理并群,每群以10—15头为宜。
注意要把体弱的小猪编成一群,以便于特殊照顾。
30天后再转入育肥猪群,进行合群育肥。
——加强运动。
要加强运动,每天定时轰赶幼仔猪活动,要让幼仔猪多晒太阳,每天中午(除特别寒冷的天气外)要定时赶猪到运动场上晒太阳,以增强幼仔猪的抗病免疫能力。
——注意疫病防治。
猪肺疫、气喘病、痢疾、仔猪副伤寒病是3—4月龄的幼仔猪冬春季节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要勤查勤治,早发现早治疗;要按时定期注射疫病防治疫苗,预防猪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幼仔猪健康生长,正常发育,提高饲养效益。
小猪饲养技术1、夏季气温高,除了改善猪舍环境温度之外,还要配合饲养管理上的改变,才能使猪的生长、生产稳定。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1fcdcc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3.png)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是指在繁殖场或育肥场对仔猪进行日常管理、饲养、疫病防控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1. 仔猪舍环境要求仔猪舍必须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一般建议舍内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湿度控制在60-70%,通风要保持良好的新鲜空气流通。
仔猪舍应保持干燥、整洁,预防霉菌和传染病的传播。
2. 饲料配制和饲养要求仔猪的日粮应科学配制,要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一般要求仔猪日龄在7-40天的乳猪,日粮中热能含量为3400-3600大卡/千克,粗蛋白质含量为18-20%。
饲料应保持新鲜,避免霉变,并要保持充足的饮水供应。
3. 健康管理和疫病防控仔猪的健康管理和疫病防控是仔猪饲养的重要环节。
养殖场应制定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对仔猪进行体检和疫苗注射。
要保持舍环境的清洁,注重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
4. 血统管理和选种仔猪的血统管理和选种对于提高育种效益至关重要。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血统档案记录系统,准确记录每头仔猪的生产性能。
选种时要注重选取母猪和公猪的优良品种,以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繁殖力。
5. 环境适应和培训仔猪是非常敏感的动物,对环境的变化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养殖场应让仔猪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减少生长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工作人员也要接受专业培训,熟悉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是保证仔猪健康生长和提高育种效益的关键。
它不仅涉及仔猪舍环境的要求,还包括饲料配制、健康管理和疫病防控、血统管理和选种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掌握并合理运用这些管理技术,才能确保仔猪的良好生长和繁殖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猪的饲养管理
做好保温防压工作初生仔猪在0日龄~3日龄需要温度为35℃~29℃,4日龄~7日龄为29℃~25℃,8日龄~14日龄为25℃~22℃,15日龄~21日龄为22℃~20℃。
早春天气寒冷、风大、变化无常,不利于仔猪生长发育,保温工作很重要。
有条件的养猪场(户),可在舍内放置节能电热板,根据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来调节电热板的温度,保温效果好。
也可在仔猪保温箱或仔猪补料栏内装设远红外线保温灯(最好是意大利进口的飞利浦养猪红外线保暖灯泡),一般用100瓦~175瓦灯泡。
将灯泡吊在仔猪躺卧处,通过调节距地面的高度来控制温度。
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也可用编织袋包上苯板(ps板)放在保温箱地面上,然后再垫厚草,一般厚度应在10厘米以上,但应训练仔猪养成定时定点排泄的习惯,使垫草保持干燥。
防止母猪踩压仔猪仔猪出生后,母猪踩死、压死仔猪多有发生,一般占死亡总数的10%~30%,甚至高达50%,多发生在出生后一周之内。
主要原因是母猪体弱或肥胖,反应迟钝,仔猪体弱无力、产圈窄小,特别是1天~5天的仔猪易被踩压致死。
具体做法:一是护理好新生仔猪,在出生后一周内,应采用护仔箱,将母仔猪隔开,每隔2小时~3小时让母猪哺乳1次;二是设护仔栏,在母猪舍靠墙的地方,用圆木或铁管在离墙和地面各25厘米处设护仔栏,以免母猪沿墙躺卧时将仔猪挤压死;三是设置护仔间,在母猪舍内用木板或砖建一个四周封闭、一边留小门(供仔猪出入)的扩仔间,定时放出仔猪吃奶,这样就大大减少仔猪被踩压的机会。
在生产中任选上述一种即可。
及时补铁、补硒与补料初生仔猪普遍存在缺铁性贫血,铁是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必需的元素,又是细胞色素酶类和多种氧化酶的成分。
仔猪体内的铁贮量仅够维持6天~7天,如不补充铁,一般10日龄左右即出现因缺铁而导致的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和生长停滞等。
因此,仔猪出生后2天~3天必须补铁。
一般是用牲血素肌肉注射1毫升~2毫升,也可肌注右旋糖苷铁或葡聚糖铁1毫升~2毫升。
硒和维生素e具有相似的抗氧化作用,它与维生素e的吸收、利用有关。
缺硒时仔猪往往发生下痢、白肌病等,病猪多是营养中上等的或生长较快的仔猪,体温正常或偏低,叫声嘶哑,行走摇摆,进而后肢瘫痪。
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天~5天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或维生素e注射液0.5毫升,断奶前后再注射1毫升。
在仔猪饲料中,按每千克饲料添加亚硒酸钠0.1毫克。
训练仔猪从吃母乳到吃饲料,是仔猪补料中的首要工作。
可锻炼仔猪的消化道,提高消化能力,为大量采食饲料做准备,还可减少白痢病的发生。
仔猪开食越早越好,一般从5日龄开始即可诱饲。
可用“普瑞纳”高能哺乳猪全价饲料或用北京资源9410乳猪料。
把上述饲料用少量水拌湿,饲养员用手向仔猪嘴里抹,每天抹3次~4次,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仔猪诱食预防药(氟苯尼考、电解多维等)连用5天,可预防下痢。
以后可在仔猪补料槽放上饲料让其自由采食。
同时,要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仔猪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需水量
较多,应保证水的供给。
若饮水不足,会致使仔猪生长缓慢,或仔猪喝脏水、尿液等而引起下痢。
科学的免疫程序及药物预防早春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加上仔猪抗病力弱,仔猪最易患病,除加强饲养管理外,还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仔猪出生后即注射猪瘟疫苗两个免疫剂量(超前免疫),待2小时后哺乳;16日龄颈部肌肉注射猪水肿病灭活苗1毫升;20日龄肌肉注射蓝耳苗2毫升;25日龄颈部肌肉注射仔猪腹泻三价苗2毫升;28日龄注射猪萎缩性鼻炎苗0.5毫升;30日龄注射猪伪犬病疫苗0.5毫升。
下痢是哺乳仔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以黄、白痢多见。
引起发病的原因很多,多由受凉、消化不良、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产仔前彻底消毒产房,整个哺乳期保持产房干燥、温暖、空气清新,尤其要注意仔猪的保温。
除注射疫苗外,还要用药物预防。
仔猪出生后未哺乳前,每头灌服“乳猪开口药”0.1克。
连用3天。
在补料中添加“仔猪预防药”,拌在饲料中连用7天。
一旦发病,可肌肉注射土霉素1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氟苯尼考20毫克/千克体重,1日2次,连用3天。
对脱水严重的仔猪,可口服补液盐,其配方:氯化钠3.0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可增强仔猪的抗病力,降低死亡率,若配合抗生素治疗可明显缩短疗程。
预防仔猪呼吸道疾病可用美国辉瑞公司的“得米先”。
长效土霉素,在仔猪出生后3、7、21日龄,分别注射0.5毫升。
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在饲料中添加80%泰妙菌素125克/天+15%的金霉素300克/天+阿莫西林150克/天,也可在饲料中添加“母猪围产期预防药”,每100千克饲料加10克,连用7天,能有效地控制仔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要保持圈舍内清洁干燥,粪便、垃圾要及时清扫,垫付草要经常更换。
让母猪养成定点定时排粪尿,不用水冲洗猪圈,及时清除舍内粪便,使舍内干燥,保温没有臭味。
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圈舍、食槽等要定期消毒,一般冬春季每隔2天~3天消毒1次。
可使用2%~3%的苛性钠、百毒杀、过氧乙酸、卫康等消毒药交替使用,可有效地杀灭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和芽孢等。
此外,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并要做好固定乳头。
补料的饲料要合理搭配,最好喂优质商品乳猪料,不喂劣质和发霉饲料,以防仔猪患病。
采取上述综合措施才能养好早春哺乳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