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1.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1.3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感受爱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学习,探讨课文主题。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2感受亲情的伟大,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1.2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
1.3课文主题的探讨。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情感理解。
2.2课文主题的深入探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张爱心项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表达。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读音。
3.2学生进行生字词的朗读和书写练习。
4.课文理解4.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5.课文情感理解5.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提问:“你们在课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爱?”6.课文主题探讨6.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爱是如何传递的?”6.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7.小组活动7.1教师布置小组活动任务:“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爱心项链,并用你们手中的材料表达出爱的传递。
”7.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8.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小组活动成果,并进行点评。
8.3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爱之链”的作文,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爱的力量。
在课文理解、情感理解和主题探讨环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动手实践,进一步体会到了爱的传递。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1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苏教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5.拓展阅读,拓宽视野:
-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素养。
6.课后反思,提升自我:
-布置学生完成课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从而实现自我提升。
7.创作实践,激发创造力:
1.提问导入: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男孩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勇敢、智慧、毅力等关键词。
2.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勇敢、智慧、毅力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这些品质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引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二)讲授新知,500字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课文内容。
2.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3.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
-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课后练习进行巩固,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如编写故事、绘制手抄报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语文素养。
8.家校合作,共同关注: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用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2例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2例文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必须要备学生。
在写教案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来具体研究。
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例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一个人即使有高超的技艺也不能骄傲自满,因为天外有天,艺无止境。
学习张石匠和小伙子的美好品格3、领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4.认识2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揣摩人物性格,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多媒体出示精美的石头雕刻的艺术品,给大家欣赏。
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来描述。
(如:晶莹湿润色感雅丽品类繁多精美绝伦)师:这些艺术品是如此的传神,如此的绝妙,这都归功于谁呢?同学们,中华民族的这些艺术瑰宝都归功于石匠,这些石匠他们一生都工作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凭着手中的鬼斧神刀为我们留下了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石匠的民间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二、初读课文(一)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有三点:1、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
3、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屏幕出示:A、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提问,相应板书:天外有天艺无止境) B、从对小伙子的态度中,张石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看不起-----不服气-----自愧不如)过渡:张石匠是怎么看不起小伙子的?我们从文中的对话来进行体会。
(二)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两人的对话,品一品人物的语言。
可分角色朗读。
多媒体出示:“师傅,话别讲绝了,天外还有天哪!”“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
”“手艺高的人我见过,可没见过像你这么傲的。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汉字书写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汉字书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 理解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技巧;- 学会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培养良好的汉字书写惯。
二、教学内容1. 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技巧- 汉字的结构和构造;-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 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
2. 常用汉字的书写- 学生书写一些常用汉字,如「人」、「天」、「日」等。
三、教学准备- 课本和教辅资料;- 汉字书写练纸;- 笔、墨、纸、砚等教具。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错别字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和规范性。
步骤二:讲解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技巧以「人」字为例,讲解其结构、基本笔画和笔顺,并强调书写汉字要有规矩。
步骤三:进行书写示范教师手写示范「人」字的正确书写,并注重正确的笔画顺序、笔划的长短和连结。
步骤四:学生跟写要求学生打开课本,找到相应的汉字进行跟写,教师在学生跟写时进行纠正指导。
步骤五:巩固练发放汉字书写练纸,要求学生按规范要求书写给定的汉字,教师逐个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步骤六: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汉字书写规范和技巧,并让学生自我评估自己的汉字书写水平。
五、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书写动作和书写成果,通过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以上课为基础,学生可自主练更多的常用汉字,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书写规范。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了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和技巧性,学生通过练和示范,对常用汉字的书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其中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别反馈和指导,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评估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2.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课文中的问题;4.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课文的复述和总结。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昆虫的诱惑》。
三、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2.学会通过阅读文本推断出正确的答案;3.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对问题的提问和解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
2.分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小组内讨论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将《昆虫的诱惑》的标题写在黑板上,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喜欢昆虫吗?为什么?引发学生对昆虫的思考和兴趣。
2. 学习课文1.教师通过朗读课文,带领学生整体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3.教师和学生共同解读课文,并讨论出理解课文的关键点。
3. 深入思考与讨论1.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昆虫会有如此多的花纹和颜色?通过对于昆虫的观察和思考,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昆虫的花纹和颜色有什么作用?学生提出各种观点,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4. 拓展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昆虫,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展示。
包括观察昆虫的特点、花纹和颜色的作用等。
5. 课堂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鼓励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板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八、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你最喜欢的昆虫。
2.预习下一节课的课文《蚂蚁的工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昆虫的花纹和颜色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优秀7篇)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优秀7篇)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必须要备学生。
在写教案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来具体研究。
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苏教版教材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小编我最大的乐趣哦。
小学语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一《穷人》【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2、抓住人物外表、内心的语句描写,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体会对沙俄时代穷人悲惨生活的同情和对穷人美好品质的赞扬。
【教学重点】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练习、重点语句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找出文中人物内心描写的语句。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以“读”导入课件演示(按课文填空)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_,菜___________鱼。
丈夫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桑娜听着和,感到。
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
寡妇的日子___________!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______垂下来。
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__________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____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
引导学生完成并品读这些重点语句,从中体会妻子桑娜的美好品质。
(板书)。
桑娜:勤劳善良师:在《穷人》这篇课文中所写的主人翁??渔夫夫妇,在生活极端穷困的情况下依然关心别人,这体现了一种怎样的优良品质?现在我们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继续学习《穷人》。
设计目的:这样的导入设计,让学生复习回顾已学的内容,了解穷人的穷困生活,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二、活动二:感悟“富有”1、导语:同学们,课文除了题目之外,文中一个“穷”字也没有,但我们却从文中深刻地感受到了穷人的“穷”。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课本教案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课本教案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控正确的方法,没有具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六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课本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六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课本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显现的生词,知道课文内容。
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诵知道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通过知道课文,体会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寻求。
培养学生酷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知道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实物)风筝一只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好像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板书:14__理想的风筝)。
为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诵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3、交换所得。
三、品读、探究。
1、环绕自己感爱好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换,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形。
3、班上汇报。
(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判,师作适当点拨)(1)为何“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情不自禁地想到?(由于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的回想。
202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202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202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所谓教案,简单地说,就是老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我们作为教师要做好教案工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小草和大树》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分析出某一种植物的典型特点或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3、能够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4、能根据植物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科学知识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上的第个角落都有生命的踪迹。
它们有的高耸入去,有的体不盈尺;有的剽悍凶猛,有的柔弱温顺;有的重达数百吨,有的小到用肉眼难以发现……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各样的生物吧!首先我们先说说植物,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迄今为止。
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今天我们就研究十分普通的植物——小草和大树。
二、新授1、比较小草和树(1)让学生分别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分大树和小草的。
(2)带领学生在学校内或学校附近观察认识的小草(蟋蟀草、狗尾草、芦苇……)和大树(桃树、杨树、梧桐树……),并及时记录它们的特征。
收集一些小草带回教室。
(3)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记录,并且概括小草的相同特点和大树的共同特点。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的内容,了解植物可以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5)看第4页的插图,说说图中的植物哪些属于草本植物哪些属于木本植物重点指导香蕉这种植物的分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在六班级语文教学中六班级语文老师应以满腔热情的乐观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
每一篇六班级语文教案都是六班级语文老师的心血,你不妨与我们分享你的六班级语文教案。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有关于苏教版六班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你喜欢。
苏教版六班级上册语文教案1【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领悟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搜集勇于面对失败的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课堂的学习目的,能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带着问题,通过默读课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弄清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并悟出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示,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乐观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从中受到启迪,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任务1、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
请同学们沟通一下你对赵丽宏先生的了解。
2、仔细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一是默读课文,想想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设计意图】了解,明确学习目的。
二、默读思考,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1、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少年的表演过程?(3~7)(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3)全班沟通。
①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②从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可以表现表演难度大;③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
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观看大自然的爱好,培育学生酷爱大自然,爱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思想情感。
2: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把握它们。
3:培育学生观看事物的能力,培育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体味课文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把握它们。
【教学方式】以探讨问题为主,培育学生观看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文章要紧内容。
【教学时刻】1课时。
【课前预习】1.学生默读“自读提示”和注释①。
2.学生自由朗诵课文,初步了解其大体内容,并读准以下字音、明白得各词语的意思。
霪雨铁砧漂砾勉强:①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②令人做他不肯做的事。
③不是甘愿甘心的。
④牵强、理由不充沛。
⑤将就、凑合。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窗们,一年级第二期时学过一篇专门介绍大自然有关现象的课文,大伙儿回忆一下,课题是什么?要紧内容是写什么?――《大自然的语言》。
要紧内容是介绍与农业有关的物候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呢?――(简要回答)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或“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今天,咱们再学习一篇与此文类似的课文,叫《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咱们从小熟悉汉字,熟悉了汉字,它能够帮忙咱们阅读,了解各方面的信息;能够帮忙咱们写作,表达内心丰硕的情感等等,给咱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专门大的方便,作用可真很多。
你们明白吗,大自然丰硕多彩,大自然隐秘无穷,在自然界里还有另外一套文字,熟悉了它,能够帮忙咱们熟悉自然,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隐秘。
作者简介: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什么缘故》《人如何变成巨人》等。
二、导读新课一、学生朗诵课文,找出文中的过渡段。
二、文章层次如何划分?全文24段,可分为两大部份。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苏教版六班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1一、复习导入1、[出示投影片]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那一个个故事吗?指名答,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 (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二、学习2~8小节1、[出示投影片]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
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
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二至八小节。
静静地想一想,谁愿意先来沟通一下。
(第二小节“又冷又怕” ---------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 ā谖逍〗? “紧张绝望” ----------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2、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
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沟通: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淡淡的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竭尽全力无私助人“难” 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冷” 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出示第六小节]来,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
齐读沟通,理解“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容质疑)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
再读第六小节3、引读6、7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案三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案三篇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爱之链》。
爱是什么?有人说,爱如茉莉,洁白纯净芬芳怡人;有人说,爱如港湾,可以遮风挡雨;有人说,爱如大海,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人说,爱如珠链,串起生活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爱是什么?今天,咱们就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感受爱,感受温暖。
二、复习: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2、指名说,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成心形上半部分,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斜着画)三、学习1--8节: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8节,老妇人的车胎瘪了,她当时心情是怎样的?指名说。
又冷又怕紧张无助几乎完全绝望了从“几乎”这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老妇人的内心还是非常渴望--有人来帮助她的。
2、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节,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一幅画面?3、交流。
4、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妇人,看到这一切,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感?你眼中的乔依是怎样一个人?(感激,感动。
助人为乐,热情,真诚)5、所以,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言下之意就是--你要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
老妇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导读第六节,出示小黑板:“乔依愣住了……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7、理解“天经地义”。
从“常常、从来、一直”你体会到什么?8、因此,乔依压根没想到应该得到钱的回报,(导读第七节),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其实,乔依这个时侯也遇到了麻烦事,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
指名说,乔依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家境本来就不好,工厂又倒闭)简单讲解环境描写作用。
9、过渡:在这种情况之下,乔依还那么真诚、热情的帮助老妇人,他从没想得到过钱的回报,只希望老妇人能够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这使老妇人深受感动,于是在他的影响之下,第二个感人的故事发生了。
四、学习9--11节:1、默读9--11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小黑板填空题: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是()。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6篇】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篇一《唯一的听众》1、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激思,以读促悟;在读中感悟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学习语言,在读中受到熏陶。
2、长文短教。
作为第一课时,紧紧围绕老教授的言行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沮丧、蹑手蹑脚、抱歉、溜走、羞愧、兴奋、尽心尽力、割舍”等词语。
2、学习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老教授对“我”的爱护和鼓励,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感受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3、继续学习写人物通过抓住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味描写老教授真诚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其心理及其对主人公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进而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明白老教授说自己是耳聋,体会她的良苦用心。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检查字词。
1、直接揭示,理解“唯一”。
(只有一个,与众不同,对故事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检查字词。
词语:沮丧蹑手蹑脚抱歉溜走羞愧兴奋尽心尽力割舍(1)读准词语,特别是多音字“兴”“尽”;(2)正确书写“沮丧”“抱歉”“羞愧”等常用难写的词。
二、再读课文,提炼主线。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唯一的听众”切入,提炼主线。
出示: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1)“那时”是什么时候?(2)再读句子,你有什么问题?三、抓住语言和眼神,感受人物1、再次走入课文,老妇人是一位怎样的人?划出有关的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重点品读老妇人的语言。
出示:“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课本教案(4篇)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课本教案(4篇)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课文,了解笔下的上海的弄堂的生活的特点。
2、体会蕴涵在文章细致的描写之中的对于弄堂的情感,尝试感悟上海人的处世态度、生活理念和精神特征。
3、引导学生培育细致观看生活写作的力量,学习课文细腻的描绘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细致的品读课文,使学生感受文中洋溢出的上海弄堂的生活气息,培育学生感悟生活中蕴涵的真实美感。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多媒体出示一些上海的弄堂的照片,赐予学生直观感受,引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问:描写的弄堂有怎样的生活特点?(课堂活动:学生默读全文,进展概括。
)三、品读课文,感悟细节1、又是通过怎样的细节描写来表达出这种弄堂的特点的?2、在弄堂里生活的人们有什么特点?哪些语句反映出的这种特点?3、为什么说去过上海的弄堂再到上海的别处去,会看懂更多的东西?(课堂活动:品读的过程中赐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的圈划,发表感想,并将这个过程和朗读结合起来,通过朗读感悟文章那种自然、真实的语言风格。
)四、力量迁移,习作练习提问:假如你是一名导演,来拍摄有上海特色的记录片,会选取什么场景?为什么?(课堂活动:学生发言,提出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观看生活)五、作业布置以“上海的”为题,重写你的片段,表达你对于上海的喜爱之情。
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藏戏来历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及补充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进展复述。
3、情感与态度:了解并认同各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敬重多元文化,汲取民族文化才智。
课前预备1、教师预备:各地方戏的经典片段视频。
2、学生预备:收集自己家乡的地方戏剧状况,甚至可以学唱几句。
教学过程一、观赏导入1、播放地方戏经典片段。
2、板书课题《藏戏》,解题,走进藏族的传统戏剧文化,激趣阅读。
二、初读知意1、翻开课本,自由地轻声读课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草原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草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学会生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学会通过描绘具体事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激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学会生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2.教学难点: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学会通过描绘具体事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草原”。
2.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草原是什么样的吗?草原上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草原的文章——《草原》。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根据拼音自学生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
三、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描绘了草原的哪些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四、品析课文1.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
2.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描绘了草原的哪些景色?二、深入阅读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草原上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三、品词析句1.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草原的认识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描绘草原的作文。
六、课后反思2.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草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和富饶。
希望大家能够热爱大自然,保护草原,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通过朗读展现草原的辽阔与美丽。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0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0篇六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本节课目标: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合理想象,写出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
3、能够做到叙述清楚,语句通顺。
4、鼓励大胆新奇的想象,有创意的表达,并融进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领悟到如何写出情节完整的,有意义,有创意的故事。
2、指导学生把故事写得有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1、导入:今天,我们来写故事。
把课文中读到的故事写下来。
2、出示学习目标。
(见上)二、布置自学1、出示自学题: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来,先自己练习说说其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指名学生介绍自己将要写下的故事题目和主要内容。
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1、选择最喜欢的故事,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2、组织同学汇报:谁来说说你或者你们组写出了什么故事?根据学生编出的故事,相机生成,提炼出编故事的要点:(1)有情节(2)有意义。
3、拓展学生习作的思路:大家写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有意义的故事,当然,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说一说。
4、指导学生怎样写: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你写的故事让大家都愿意听,愿意讲呢?你有没有什么好点子?5、教师点拨,总结:叙述清楚,语句通顺。
请大家试着把故事编得有趣儿,让大家都喜欢听,同桌互相讲一讲,相互提提建议。
大家看,咱们班的同学多了不起,编什么样的故事,怎么编故事,这些都是你们自己想出来的,真是编故事的能手,一会儿,我们就试着把这些故事写下来,有没有信心写好?6、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说出各自的想法。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习实践中体会到编故事要有情节,有意义,有创意。
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提供好方法。
同桌互相讲编出的故事。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2、学生完成3、当堂反馈六、总结提升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一、教案背景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模板
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模板熟读课文,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一起看看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欢迎查阅!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2、通过品读感悟,体会用总分的方法叙述一个场景,并学习老舍先生具体细腻的描写和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3、运用总分的方法,写一个片断。
教学重点:学习老舍先生具体细腻的描写和总分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围绕一个特点进行多方面细致生动地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知道北京的春节很长,有一个多月,可是老舍先生却只选了六个特殊的日子,谁能说说?(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
);而在这六个日子中,老舍又只选了其中的几个日子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你们看出来是哪几个日子了吗?生答。
预设: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请生说说他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预设:这是北京的春节中有代表性的日子,是最热闹的日子。
师:是呀!老舍就是这样抓住了几个典型的日子,有详有略地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他的文字并不华丽,但是却一下子把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二、阅读课文现在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最热闹的(除夕、元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除夕、元宵写热闹的。
1、默读第7、11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把两个日子写热闹的?2、小组交流。
3、汇报。
预设除夕①开头第一句,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概括出除夕的特点热闹;②作者从香味、色彩、声音等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③问:还能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提炼写作要由条理、层次性)元宵①总分(先写总貌,再分写它的特点)②排比(写出灯的种类多、材料、造型)③用词丰富三、堂上练笔1、北京的除夕热闹非凡,广州的除夕也毫不逊色。
谁知道广州的除夕什么地方最热闹?(花市)2、播放花市的图。
2024年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
2024年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旨把握。
重点词语的掌握和运用。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悟。
写作技巧的掌握和应用。
学生个别差异导致的知识掌握不平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或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结合生活实际,引入课文主题,使学生产生共鸣。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字典,理解词义。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相互启发。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促进讨论的深入。
4.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课堂演示等手段辅助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随堂进行字词默写、句子仿写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作业: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题和写作练习题,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为写作练习做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
教材简析
《钱学森》这篇课文采用倒叙的手法,主要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近二十年的坎坷归国之路,赞扬了他高尚的爱国情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文章详略得当,通过主要人物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钱学森冲破阻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及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第二课时 2016年11月11日
一、导入点中心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钱学森》。
2课文类型:以事喻人
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钱学森?钱学森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爱国心报国情
你是读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体会到的?
板书出示钱学森的两句话,集体朗读。
二、出示自学要求:
探究问题一:钱学森两句话都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组合作学要求:
(1)交流汲精华:
与小组成员细品钱学森说的话,交流阅读批注。
(2)合作展风采:
(1.感情朗读2.抓关键词谈体会3.人人有点,点点有思,思思有文)指导小组交流。
教师及时点评,指导做好笔记。
句1——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热爱祖国,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做好笔记)
再读,读出爱国情感。
句2——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为祖国解放而激动,更坚定了早日回国、报效祖国的决心。
齐读板书:说话句,有选择
指导阅读,读出坚定的语气。
3.围绕“说话句”选材
钱学森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忘自己的祖国,时刻想到回到祖国,为祖国建设服务。
这就是他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钱学森的两句心声。
(齐读两句话)
4、情景引读:
钱学森去向冯卡门教授辞行,冯卡门教授说:“我们给你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你为什么还要回去呢?”
钱学森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学森的美国同学难以理解,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学森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些同学劝阻道:“新中国刚成立,要钱没钱。
要设备没设备,回去搞科研困难太大,还不如留在美国,有先进的实验室,还是留下来吧。
”
钱学森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总结:学到这儿,发现没有,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两个重点句来写的。
这就是这
两句说话句在这篇课文中非常独特的作用。
为什么写美国高级将领的话?(理解“五个师”“决不能”)
写说句话句,配角的话是不是不要写?不是的,像这样,能反衬出主人公特点的
话,就该写。
读读句子,体会:钱学森回国的意义重大,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引导阅读,接着阅读课文最后一节,体会钱学森回国的巨大贡献。
三、学习习作特色
1. 朗读体会“特写”
(1)本文,除了表达钱学森的爱国心,除了两句话,还有一个特写镜头(板书:
特写)找找,哪个自然段。
(第1)
(2)老师出示一句,学生读一句
这时,镜头里一艘巨轮。
——镜头拉近,人物出现了——镜头继续拉近,你能
看清人物的前额了——看清了他的神情和动作——镜头再次拉近,你仿佛从他的
神情,看到了内心,他是谁呢?
2表达的奥秘
理解“劈波斩浪”——归国之路历尽磨难,充满艰辛
理解“火箭的壁舱”——研究火箭导弹
3. 当堂仿写“特写”
为你最熟悉(或喜欢、敬佩)的一个人的出场,写一个特写镜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练习,小组合作交流,指派学生上台交流,及时修补。
4.倒叙手法
找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
1955年10月1日
1934年
1949年10月1日
1955年9月17日
按时间的先后,应该这样排
1934年
1949年10月1日
1955年9月17日
1955年10月1日
——课文的开头好在哪里?(课文用倒叙的手法,把归心似箭、一心报效祖国的钱学森晒在读者眼前,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中国人。
)
课后练笔:
推荐一:
放学回家后,我做完作业,迫不及待拿出《》来看,这本好书,是下午公益嘉年华活动时买来的。
推荐二:
在我的手机相册,珍藏着一张合影,那是10月12日苏州白马涧秋游时,我和好朋友一起活动时拍的。
四、阅读推荐。
你还知道哪些爱国的科学家,那就看看他们的传记。
钱三强袁隆平李四光
如:《钱学森传》
《感动中国的100位爱国科学家》
《华罗庚的故事》
《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