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浙江专版)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二)内环境与稳态浙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是()A. 气候变暖B. 海洋污染C. 发展清洁能源D. 土地荒漠化【答案】C【解析】A、气候变暖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A错误B、海洋污染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B错误C、发展清洁能源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正确D、土地荒漠化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D错误2.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违背了系统整体性原理可能发生“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现象B. 实行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 建立单一树种的人工林违背了物种多样性原理D. 在不同地区的人造林设计上应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答案】A【解析】A、违背了整体性原理(不是系统整体性原理)可能发生“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现象 A错误B、实行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正确C、建立单一树种的人工林违背了物种多样性原理 C正确D、在不同地区的人造林设计上应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 D正确3.微博上曾爆料在可可西里保护区有越野车追逐藏羚羊的事件发生当初人们将藏羚羊的栖息地建成藏羚羊自然保护区的措施属于()A. 易地保护B. 就地保护C. 恢复生态环境D. 防止滩涂被破坏【答案】B【解析】解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主要是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将藏羚羊的栖息地建成了藏羚羊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属于就地保护故选 B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B.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它的间接价值C. 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答案】A【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A正确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B错误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错误D.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是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错误故选 A5.一个现代牧场的建设不仅要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合理搭配还要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进行计算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做法体现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是()A.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 物种多样性原理和协调与平衡原理C. 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D. 整体性原理【答案】B【解析】解 (1)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这遵循了物种多样性原理(2)在进行草场建设时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进行计算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遵循了协调与平衡原理.故选 B.6.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可利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来降低某些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B. 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可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作物的产量C. 将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混种可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光能的利用率D. 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来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答案】B【解析】A、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诱捕某些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而降低种群密度 A正确B、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 B错误C、将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混种形成垂直结构充分利用空间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这是利用的光合作用原理 C正确D、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多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 D正确7.改造盐碱化草原是利用多种恢复生态学技术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下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技术流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B. 演替过程中食物链逐渐缩短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 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盐碱化草地的改造使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解 A.盐碱地植被较少生产者同化量较低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 A正确B.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趋于复杂化营养级数目增多食物链不会缩短而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 与食物链长短无关 B错误C.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使得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而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正确D.盐碱化草地的改造使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发生了变化群落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D 正确故选 B8.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包括细胞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温室效应会导致我国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C. 臭氧层保护生物免受短波辐射伤害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D. 酸雨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有关【答案】A【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A错误B.温室效应会导致我国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 B正确C.臭氧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等短波辐射伤害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 C正确D.酸雨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氮、硫氧化物有关 D正确故选 A9.下列关于变异、进化、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进而导致种群的进化②一般情况下花约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④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⑤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⑥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表现是遗传多样性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⑤D. ②④⑤【答案】D【解析】解①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①错误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含有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的产生过程需要经过减数分裂因此可能发生基因重组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②正确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③错误④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多个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因此基因突变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④正确⑤育种的原理是可遗传变异⑤正确⑥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生物多样的最直观的表现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⑥错误故选 D10.在帮助农民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香蕉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 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 整体性原理B. 协调与平衡原理C. 物种多样性原理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B【解析】解生物只有适应一定的环境才能正常生长所以“香蕉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 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故选 B1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B. 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C. 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D. 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答案】A【解析】解析人口增长使人均耕地减少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开垦土地使植被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从而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故选 A12.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CO_2分子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B. 酸雨是由碳和硫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C. 大量氟利昂逸散将破坏大气圈上层臭氧的自然平衡D. 水体富养化使很多湖泊变成了没有任何生物的死湖【答案】B【解析】A、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CO_2分子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 A正确B、酸雨是大量排放SO_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 B错误C、大量氟利昂逸散将破坏大气圈上层臭氧的自然平衡 C正确D、水体富养化使很多湖泊变成了没有任何生物的死湖 D正确13.广东省的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 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A. 物种B. 种群C. 群落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分为三种保护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很多是就地保护的措施依据题意是保护生态系统题干没有明确说保护哪个物种故选 D14.下列有关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关注与合作B. 臭氧层被破坏会使人患皮肤癌和白化病C.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D. 植被大量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答案】B【解析】解 A.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关注与合作 A正确B.臭氧层破坏导致地球紫外线辐射增大使皮肤癌发病率明显上升但白化病是遗传病与臭氧层破坏无关 B错误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C正确D.植被大量被破坏水土流失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D正确故选 B15.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关键出路是设法降低出生率B.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 臭氧量减少主要是氟利昂逸散至大气圈上层发生反应所致D. 利用信息素诱捕害虫进行化学防治可有效降低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答案】D【解析】解 A.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关键是设法降低出生率 A正确B.“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B正确C.臭氧量减少主要是大量氟利昂逸散之后最终将会到达大气圈上层并在强紫外线照射下通过化学反应导致 C正确D.生物防治可有效降低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 D错误故选 D16.防治酸雨有效的办法之一是()A. 限制二氧化硫的排放B. 减少化肥的使用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 限制氟利昂的使用【答案】A【解析】A、酸雨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导致的限制二氧化硫的排放事最有效的方法 A正确B、化肥的使用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不造成酸雨故减少化肥使用不是有效的方法 B错误C、CO_2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不造成酸雨因此减少CO_2的排放不是有效的办法 C错误D、氟利昂的使用会引起臭氧层的破坏不直接影响酸雨 D错误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保证绿水青山就必须彻底杜绝一切砍伐和捕捞B. 绿水青山体现出来的直接价值远大于间接价值C. 退耕还林和退田还湖措施有利于形成绿水青山D. 绿水青山利于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答案】C【解析】 A 、保证绿水青山必须避免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到合理的利用 A错误B、绿水青山体现出来的间接价值(生态功能)远大于直接价值 B错误C 、退耕还林和退田还湖措施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进而形成绿水青山 C正确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 D错误18.如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 增加该湿地中生物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C.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故该湿地可以处理大量的污水D.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答案】A【解析】解 A.分析图解可知图中植物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等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A正确B.增加该湿地中生物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B错误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控制污水排放量 C错误D.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D 错误故选 A19.下列关于碳循环及温室效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海洋对于调节大气圈的含碳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C. 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硫增加造成全球变暖D. 地球变暖会改变全球降雨格局有些树种分布区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解 A.海洋中有大量的浮游植物对于调节大气圈中的含碳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A 正确B.光合作用受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光合作用只发生在白天而四季温度有变化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B正确C.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易造成全球变暖 C错误D.地球变暖会改变全球降雨格局有些树种分布区发生变化 D正确故选 C20.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简化的食物网示意图该生态系统中()A. 轮虫和螺蛳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B. 食物链的相邻物种间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C. 鲫鱼位于最高营养级其群体所含的能量最多D. 生产者积累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答案】B【解析】A、轮虫和螺蛳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A错误B、食物链的相邻物种间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正确C、鲫鱼位于最高营养级其群体所含的能量最少因为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C 错误D、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才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错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对虾养殖过程中水体藻类适量增殖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21.(2)养殖池塘种植西洋菜、芹菜治理水污染适时收获植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减轻水污染21.(3)取适量三组水样过滤用乙醇提取并测定藻类chl-a(叶绿素a)的浓度结果如下图①随着时间的延长 chl-a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水体中的________有不同程度的生长②乙组、丙组的chl-a浓度明显低于甲组主要原因西洋菜、芹菜与藻类竞争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21.(4)生态浮床不仅增加蔬菜来源还美化池塘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答案】(1)提高水中溶氧量降低水体N、P浓度(富营养化作用)为对虾提供饵料【解析】解(1)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体藻类适量增殖有利于提高水中溶氧量降低水体N、P浓度(富营养化作用)为对虾提供饵料【答案】(2)植物生长吸收大量N、P 收获植物可将其体内的N、P迁出该生态系统【解析】(2)养殖池塘种植西洋菜、芹菜来治理水污染遵循生态工程物种多样性原理适时收获植物的主要作用是植物生长吸收大量N、P 收获植物可将其体内的N、P迁出该生态系统以减轻水污染【答案】(3)①藻类(浮游植物), ②西洋菜、芹菜遮挡光照不利于藻类生长(西洋菜、芹菜根际微生物抑制藻类生长)【解析】(3)①chl-a是藻类(叶绿素a)的浓度变化通过坐标曲线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 chl-a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水体中的藻类有不同程度的生长②乙组、丙组的chl-a浓度明显低于甲组主要原因西洋菜、芹菜与藻类竞争营养物质西洋菜、芹菜遮挡光照不利于藻类生长(西洋菜、芹菜根际微生物抑制藻类生长)【答案】(4)直接【解析】(4)生态浮床不仅增加蔬菜来源还美化池塘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2.(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 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两条)________ 该生态系统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体现了________原理22.(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 若要生产3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________kg22.(3)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________ 22.(4)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________22.(5)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6)水稻、大豆的秸秆除了图中所示的用途外还有哪些用途?(写出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2.(7)秸秆焚烧后所剩的灰分是植物的________ 在焚烧过程中以气体形式散失的是________、水蒸气等【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 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解析】解(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该生态系统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体现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答案】(2)水稻和大豆, 15【解析】解(2)生态系统地基石是生产者图中地生产者是水稻和大豆从食物链的流动来看若要生产3千克鸡肉需要水稻和大豆为3÷20%=15千克【答案】(3)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解析】解(3)沼气池中的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在生态学上的作用主要是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答案】(4)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解析】解(4)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因为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答案】(5)引入天敌防治转基因培育抗害虫农作物【解析】解(5)生物防治法有引入天敌激素防治培育抗性农作物等这些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答案】(6)作为猪饲料工业原料【解析】(6)由图可知水稻、大豆除了图中所示的用途外还可以作为猪饲料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造纸等【答案】(7)矿质元素, 二氧化碳【解析】解(7)秸秆焚烧后所剩的灰分是植物的矿质元素在焚烧过程中以气体形式散失的是二氧化碳、水蒸气等23.(1)在白洋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生物成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退田还湖的主要意义体现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23.(2)周围城镇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涌入白洋淀造成水质污染一段时间后水质又会恢复正常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23.(3)白洋淀的物产极为丰富主要经济鱼类有鲤、草、鲍、鲢、鳙、鳊、鳃、鲚、青鱼等这些鱼类生活的水层存在一定差异这也反映群落的_________结构青鱼食性比较简单以软体动物螺、蚬为主要食物螺、蚬同化的能量除了流向青鱼等天敌和未被利用的一部分能量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间接【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物成分指的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而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退田还湖有利于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其主要意义体现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2)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2)根据题意可知周围城镇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涌入白洋淀造成水质污染一段时间后水质又会恢复正常并无外力协助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答案】(3)垂直, 呼吸消耗的能量,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解析】(3)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白洋淀中主要经济鱼类分很多种它们生活的水层有一定的差异即群落在空间中存在成层现象这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螺、蚬要生存那么自身需要呼吸消耗能量分解者可以分解它们的遗体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所以螺、蚬同化的能量除了流向青鱼等天敌和未被利用的一部分能量还包括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24.(1)红树林的蓄洪防旱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________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24.(2)红树林的________稳定性较强而________稳定性较弱原因是红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材料2 图1表示红树林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3)若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则C代表的成分是________ 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在过程①~⑤中以CO_2的形式进行传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番号)24.(4)如果去掉图1中的箭头①和⑤ 用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其中A、B、C和D都只代表一个物种则图中共________条食物链若在该食物网中A的能量1/2来自B D的能量1/3来自B 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 A获得mkJ的能量则消耗B________kJ【答案】(1)间接, 就地保护【解析】解(1)红树林的蓄洪防旱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答案】(2)抵抗力, 恢复力, 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组分多食物网复杂)【解析】(2)红树林生长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属于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弱【答案】(3)消费者,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①②③⑤【解析】(3)若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则A表示大气的 CO_2库 B代表生产者C代表消费者 D表示分解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②是植物的呼吸作用③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是消费者的捕食⑤是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以 CO_2的形式进行传递的是①②③⑤【答案】(4)3, 355m【解析】(4)如果去掉图1中的箭头①和⑤ 用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其中A、B、C和D都只代表一个物种则图中共3条食物链分别是B→A、B→D→A、B→C→D→A 若在该食物网中A的能量1/2来自B D的能量1/3来自B 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 A获得m kJ的能量则需消耗B的能量=(1/2m÷10%)+(1/3×1/2m÷10%÷10%)+(2/3×1/2m÷10%÷10%÷10%)=355mkJ。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根据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如图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系统工作最可靠的是()A.B.C.D.【答案】D【解析】解分析结构示意图 A表示集中式 BC表示环式 D表示分布式而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进而改善优化系统结构和功能.故选 D.2.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B. 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C. 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D. 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答案】A【解析】解 A、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 A正确B、生态工程是低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B错误C 、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错误D、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能量不能循环 D错误.故选 A.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引进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也可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均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C. 相比草原生态系统遭受同等强度干扰后苔原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更快D. 湿地具有净化水源和空气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和间接价值【答案】A【解析】解 A.引进外来物种既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也可能由于竞争优势使原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正确B.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均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B错误C.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若原生态系统的环境比较恶劣遭受同等强度干扰后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更快 C错误D.湿地具有净化水源和空气的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D错误故选 A4.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相符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A、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为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控制属于遗传多样性 A正确B、白人、黑人和黄种人均为同种生物不属于物种多样性 B错误C、一个树林中的猴子、麻雀、黄莺等属于物种多样性 C错误D、校园中黄花的菊花、开红花的玫瑰等属于物种多样性 D错误故选A.5.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 砍伐森林过多林地面积锐减B. 人类使许多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C. 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D. 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答案】C【解析】解 A.砍伐森林过多林地面积锐减是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之一 A错误B.人类使许多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这也是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之一 B错误C.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C正确D.粮食短缺是人口增长引发的问题之一 D错误故选 C6.如图为某“生态农业”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生态农业”涉及的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整体性原理等B. 在池塘生态系统中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鱼的放养量最好控制在dfracK2左右C. 施用河泥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也能增加环境中\ CO_2浓度利于农作物增产D. 沼气池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答案】D【解析】解 A.该农业生态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理等 A正确B.池塘生态系统中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鱼的放养量最好控制在\dfracK2左右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B正确C.施用河泥河泥中含有无机盐可增加土壤中的矿质营养供应即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增加环境中 CO_2浓度利于农作物增产 C正确D.沼气池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错误故选 D7.下列能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A. 人们受响尾蛇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启发研制成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B. 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有可能还有目前人们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C.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D. 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答案】C【解析】解 A.人们受响尾蛇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启发研制成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A不符合题意B.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有可能还有目前人们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属于潜在价值 B不符合题意C.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属于间接价值 C符合题意D.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工业原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8.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后来沿着丝绸之路传人我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传人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的基因库之间有区别B. 在人们拓荒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实现了群落的初生演替C. 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相比不存在空间结构D. 引入外来物种均会对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答案】A【解析】A、传入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存在地理隔离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和不同自然条件的选择作用导致它们的基因库之间存在区别 A正确B、在人们拓荒种麦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 B错误C、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一样都存在空间结构 C错误D、外来物种引进后若能大量繁殖才会对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 D错误故选A.9.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A. 对我国大熊猫等濒危动物一般宜采用就地保护而不宜采用易地保护B. 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D. 利用沙棘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C【解析】A、对濒危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为就地保护 A正确B、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 B正确C、生物多样性除了物种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错误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故利用沙棘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C.10.油菜物种甲(2n= 20)与乙(2n= 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有36或72条B. 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细胞板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C. 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 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答案】A【解析】 A 、根据题意分析幼苗丙的染色体数为18 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丁的地上部分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为36 但根部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仍为18.所以幼苗丁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有36或72条 A正确B、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B错误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错误D、戊是四倍体甲和乙均是二倍体戊与甲杂交或戊与乙杂交后代均为三倍体三倍体不育所以戊与甲和乙存在生殖隔离戊是新物种 D错误11.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 mm 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A. 物种多样性原理B. 协调与平衡原理C. 系统整体性原理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B【解析】解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呢之一.杨树不适宜栽种在少雨的地方这种做法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故选 B.12.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 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 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 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答案】D【解析】解 A.目前全球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地球的环境容纳量 A错误B.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 B错误C.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无法通过科技来解决的 C错误D.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正确故选 D13.下列有关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目前我国仍处于高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B. 臭氧层破坏使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C. 人口增长使生活排污量剧增生物多样性锐减D. 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坏【答案】A【解析】解 A、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A错误B、臭氧减少10\% 紫外线辐射增加20\% 使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 B正确C 、人口增长使生活排污量剧增环境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锐减 C正确D、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正确.故选 A.14.“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退耕还林还草时进行的演替是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B. 保护生态环境能使群落中的优势物种呈“J”型增长C. “青山”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高于其直接价值D. 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再恢复的道路【答案】C【解析】解 A.群落演替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A.错误B.即使环境得以保护对优势物种而言仍然存在很多环境阻力 B错误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高于其直接价值 C正确D.“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绝对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再恢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 D错误故选 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10分共计70分)15.(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可以作为________15.(2)红树林中的鱼、虾、蟹、水禽和候鸟等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____15.(3)若潮间带受到轻微污染红树林可以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从而消除污染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15.(4)海水富营养化会导致赤潮发生红树林中的植物(常绿灌木或乔木)能防止赤潮发生原因是红树林中的植物在与藻类竞争________的过程中占优势使藻类不能大量繁殖15.(5)红树林可以护堤固滩、防风浪冲击对保护海岸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要在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措施我国已建立了多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________保护【答案】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解析】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很多可以作为生产者【答案】物质循环【解析】消费者的作用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答案】N、P等营养物质和阳光【解析】红树林中的植物(常绿灌木或乔木)能防止赤潮发生原因是红树林中的植物在与藻类竞争N 使藻类不能大量繁殖【答案】间接, 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就地【解析】红树林可以护堤固滩、防风浪冲击这些是属于红树林在生态系统方面的调节作用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要在基因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16.(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能量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部分组成16.(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________的特点单向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碳在生物群落内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 流动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呤)和物质循环(→)形式是________ 碳从生物群落回到大气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完成的16.(4)如果对该生态系统只进行营养输出而没有营养输入则营养输出的量会逐渐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以及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流向食植动物的能量、生产者自身呼吸散失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解析】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除了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光能外还有直接对食植动物的营养输入其中的有机物饲料中含有的化学能也属于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的总能量包括四个部分流向食植动物的能量、生产者自身呼吸散失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答案】(2)逐级递减, 食物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进化形成的不可逆转, 各个营养级呼吸散失的热能不能再被生产者所固定【解析】(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除了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外还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具有单向流动特点的原因是食物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进化形成的不可逆转各个营养级呼吸散失的热能不能再被生产者所固定【答案】(3)食物链(网), 有机物,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解析】(3)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碳从生物群落回到大气是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等过程完成的【答案】(4)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平衡被破坏【解析】(4)如果对该生态系统只进行营养输出而没有营养输入则营养输出的量会逐渐下降原因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平衡被破坏17.(1)表中数据说明随水体中TCB浓度的不断增加三种微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均下降.蛋白质不仅是构成微藻体细胞的重要成分而且一些蛋白质还可以作为________和________物质是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保障高浓度的三氯苯破坏了蛋白质的________ 加快了藻体细胞的死亡速度.17.(2)由曲线得到结论①________②________17.(3)测定三种微藻细胞数目时使用的实验器具包括试管、滴管、吸水纸、盖玻片、显微镜和________.请简单说明实验步骤.________.【答案】酶, 调节(或激素类), 结构和功能【解析】解(1)一些酶和一些激素等调节物质是蛋白质类物质是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保障从表中数据分析随水体中TCB浓度不断增加三种微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均下降由此推断高浓度的TCB可能破坏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加快了藻体细胞死亡的速度.【答案】受TCB影响最敏感的藻类是扁藻, 随水体中TCB浓度的增加对金藻、角毛藻和扁藻的毒害作用增强【解析】(2)由曲线可知随水体中TCB浓度的增加对金藻、角毛藻和扁藻的毒害作用增强受TCB影响扁藻数量下降最为明显所以最为敏感.【答案】血细胞计数板, 实验流程为(1)微藻细胞培养(无菌条件)rightarrow (2)振荡培养基(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滴加培养液时应先加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rightarrow (3)镜检、观察并计数rightarrow 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rightarrow 绘图分析.【解析】(3)测定三种微藻细胞数目时一般采用显微计数法因此需要使用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板.实验流程为(1)微藻细胞培养(无菌条件)\rightarrow (2)振荡培养基(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滴加培养液时应先加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rightarrow (3)镜检、观察并计数\rightarrow 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rightarrow 绘图分析.18.(1)PM2.5属于________致癌因子.癌细胞表面的________减少使癌细胞容易扩散.18.(2)PM2.5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NO_X沉降后变为硝酸盐在土壤中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变为N_2、N_2O等返回空气中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II.汽车尾气排放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CO、铅等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呼吸、免疫、生殖等系统的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研究人员选取长期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的成年居民为一组长期生活在同一城市郊区农村的成年居民为另一组分别测定其精子活动率、精子中SDH酶活性和血液中铅的浓度结果如下.(注 SDH酶的灰度级特定染料在SDH酶的催化下被还原成不溶性的蓝色产物仪器根据样本颜色深浅测出的数值.灰度级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酶的活性)(1)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其目的是________.(2)在男性的睾丸内精子的形成必须经过________过程.18.(3)已知SDH酶是一种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的脱氢酶.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级数值增大此酶的活性________ 通过影响有氧呼吸中的________过程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________不足.18.(4)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铅对SDH酶的活性有________作用且随血液中铅浓度的增加其作用________.18.(5)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答案】化学, 糖蛋白【解析】解 I(1)据分析可知 PM2.5属于化学致癌因子可使细胞发生癌变.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粘着性降低使癌细胞容易扩散.【答案】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物质循环, 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减数分裂和变形【解析】(2)PM2.5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NO_X沉降后变为硝酸盐在土壤中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变为N_2、N_2O等返回空气中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II(1)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由于这些因素都能影响精子的运动能力所以其目的是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在男性的睾丸内精子的形成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然后精细胞再发生变形形成精子.【答案】减小,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_2和H, 能量(或ATP)【解析】(3)由题表可知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级数值增大此酶的活性减小其作用是通过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即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_2和H的过程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能量(或ATP)不足使精子的运动能力降低.【答案】抑制, 增强【解析】(4)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铅对SDH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血液中铅浓度的增加其作用增强.【答案】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解析】(5)由于实验的两组人生活环境的区别是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汽车尾气较多所以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19.(1)人体细胞中 CO_2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植物的 CO_2补偿点是指由于 CO_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 CO_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 CO_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当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 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甲植物的 CO_2补偿点将变_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3) CO_2是生命活动的调节因子与神经调节相比 CO_2参与的调节方式在作用途径和作用时间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19.(4) CO_2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但人类对_________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答案】(1)线粒体基质【解析】解(1)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H、 CO_2和能量场所为线粒体基质【答案】(2)大于, 大, 原\ CO_2补偿点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因此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 CO_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解析】(2)由于甲种植物的 CO_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因此当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大于0 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甲植物的 CO_2补偿点将变大因为原 CO_2补偿点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因此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 CO_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答案】(3)需要体液运输作用时间比较长【解析】(3) CO_2参与的调节为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答案】(4)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解析】(4) CO_2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但人类对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20.(1)该生态农场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________ 图中包含了哪些生态系统的成分__________20.(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生态系统的优点是________20.(3)该农场每年都会遭受病虫害若想减少有害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答案】(1)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解析】(1)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图中作物属于生产者家畜属于分解者食用菌、蚯蚓属于分解者太阳、土壤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四个成分均有表示出来【答案】(2)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解析】(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该生态农场的建设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答案】(3)进行生物防治【解析】(3)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生物防治不仅能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减少有害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的目的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技术比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等21.(1)该生态工程设计将猪圈养在温室内的目的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为猪提供________ 温室给猪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________环境.21.(2)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都可以作为沼气池中发酵的原料.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以________.沼气池中菌群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21.(3)该生态工程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答案】氧气, 温度【解析】解(1)农作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扩散进入猪圈为猪提供氧气.此外温室还能给猪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答案】人畜粪便、秸秆、厨余垃圾, 作为肥(饲)料, 分解者【解析】(2)该生态系统中的人畜粪便、秸秆、厨余垃圾都可以作为原料进行沼气发酵.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以作为饲料.沼气池中的菌群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答案】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产生、物质(废物)再利用、提高物质利用效率、物质循环利用【解析】(3)该生态系统设计的优点有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产生、物质(废物)再利用、提高物质利用效率、物质循环利用等(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二)内环境与稳态 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二)内环境与稳态 浙科版必修3

课时跟踪检测(二)内环境与稳态一、基本要求专练1.(2015·浙江10月学考)下列不属于人体细胞外液成分的是( )A.水B.红细胞C.钠离子 D.氧气解析:选B 人体细胞生活的外部环境(细胞外液)为人体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其中含有水、氧气、钠离子等多种成分,但不包括红细胞。

2.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 B.②③C.②④ D.①③解析:选C 毛细血管壁的外侧是组织液,内侧是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的外侧是组织液,内侧是淋巴。

3.下列对在高等动物体内体液各成分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选B 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转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淋巴只能由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血浆不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淋巴管。

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O2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解析:选C 图中③需经泌尿系统排出;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人体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选B 若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水分渗透到组织液中,会使组织液增加。

6.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中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④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解析:选C 根据题干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可以判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肝细胞内液,④是淋巴。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五)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五)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五)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分子C.哺乳动物体细胞细胞核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解析:选C细胞中除染色体上有DNA外,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内也存在基因(质基因);细胞中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基因在染色体上”可以从下列哪个结论中得出()A.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B.基因和染色体都在细胞内C.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不分离D.卵细胞中既不含等位基因也不含同源染色体解析:选A由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

3.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B.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均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和tM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 解析:选C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TtMm,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T和基因m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共同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基因组成为TTmm),而含有基因t和基因M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共同进入第一极体(基因组成为ttMM)。

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基因型为Tm)和一个第二极体(基因型为Tm),而第一极体分裂形成两个第二极体(基因型为tM)。

4.下图甲、乙、丙、丁表示的是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之比是9∶3∶3∶1B.甲、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C.四株豌豆自交都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D.甲株中基因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解析:选D甲株中基因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湿地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多样性C.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答案】C【解析】2.如图中显示MG、CE、DP、DW四种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图示的结果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属于()A. 胚胎学证据B. 比较解剖学证据C. 遗传多样性证据D. 生物化学证据【答案】D【解析】该图中显示MG、CE、DP、DW四种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测定该基因序列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水平上的证据这是生物化学证据3.酸雨产生的多种危害中不包括()A. 伤害陆地植物B. 破坏水体生态平衡C. 产生温室效应D. 破坏土壤肥力【答案】C【解析】酸雨(pH\lt 5.6)产生直接危害陆地植物的茎和叶片影响水体的酸碱度使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增加从而毒害植物和土壤中的动物酸雨还能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破坏土壤肥力而温室效应是由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引起的4.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B. 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C. 全球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及雾霾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D. 外来物种人侵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引入其天敌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答案】B【解析】解 A.大量开垦森林、草地发展粮食生产会破坏生态环境 A错误B.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 B正确C.雾霾不属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C错误D.控制外来物种入侵不能盲目引入其天敌引种不当会造成新的生态灾难 D错误故选 B5.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反馈调节都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 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也比较高C. 湿地的旅游观赏、蓄洪防旱功能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 大力植树造林、禁止化石燃料的开发和利用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答案】C【解析】解 A.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A错误B.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成负相关即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则低 B错误C.湿地的旅游观赏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湿地的蓄洪防旱属于生态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正确D.应合理开发和利用化石燃料而不是禁止 D错误故选 C6.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A.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D. 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全部猴子【答案】C【解析】解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C正确故选 C7.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B. 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C. 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D. 在林业工程建设时应重点遵循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C【解析】解 A、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故A错误B、生态工程是低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故B错误C 、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故C正确D、在林业工程建设时应重点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故D错误.故选 C.8.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和整体性原理B. 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是运用系统整体性原理的典型实例C.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D. “环境友好技术”及低污染淸洁生产工艺可以减少城市污染的产出【答案】B【解析】 A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工程其运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A正确B、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是运用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典型实例 B错误C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C 正确D、“环境友好技术”及低污染淸洁生产工艺可以减少城市污染的产出 D正确9.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土壤中既有分解者也有生产者和消费者B. 土壤中微生物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 土壤中微生物类群丰富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一般较高D. 土壤中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供给绿色植物利用【答案】D【解析】解 A.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分解者但也有生产者(如自养型微生物硝化细菌等)和消费者(如寄生于土壤中其他生物上的的微生物) A正确B.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正确C.土壤微生物类群丰富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一般较高 C正确D.土壤中的微生物只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提供给绿色植物利用不能将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供给绿色植物利用 D错误故选 D10.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非同源染色体互换部分片段会引起细胞内基因重组基因种类会改变B. 单倍体植株一般情况下茎秆弱小而且都会因为联会紊乱而高度不育C. 发生在玉米花药的变异比发生在玉米根尖中的变异更容易遗传给后代D. DNA分子中只要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就会引起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解 A.非同源染色体互换部分片段会引起细胞内染色体结构变异但基因的种类不会改变 A错误B.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一般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但四倍体植株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可育 B错误C.发生在玉米花药的变异可通过配子遗传给后代而发生在玉米根尖中的变异只有进行无性繁殖时才会遗传给后代所以发生在玉米花药的变异比发生在玉米根尖中的变异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C正确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位置如果在非基因片段则不会使基因结构改变则不属于基因突变 D错误故选 C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出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森林的生态价值大于森林的直接价值B. 退耕还林后群落演替在于群落而不在于外部环境C. “绿水”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消除温室效应D. 保护“青山” 必须严格禁止砍伐森林【答案】A【解析】解 A.森林的生态价值为起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因此森林的生态价值大于森林的直接价值 A正确B.群落演替是群落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B错误C.“绿水”可以美化环境“青山”中的植物可以吸收 CO_2进行光合作用缓解温室效应 C错误D.保护“青山”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有计划地砍伐有利于森林中植物的更新 D错误故选 A12.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由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有人提出基因对花色性状控制的两种假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假说一表明 A、B基因同时存在时花色表现为紫色B. 假说二表明 A、b基因同时存在时花色表现为紫色C. 若假说一成立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测交子代紫花∶红花∶白花=1∶1∶2D. 若假说二成立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植株自交子代为红花∶白花=3∶1【答案】B【解析】解 A.假说一表明基因A存在时白色底物能形成红色色素基因B存在时红色色素能形成紫色色素说明只有基因A、B同时存在时花色才表现为紫色 A正确B.假说二表明只要有A基因存在就能控制合成酶A 有酶A就能催化白色底物合成紫色色素使花色表现为紫色 B错误C.若假说一成立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测交后代AaBb(紫花)∶Aabb(红花)∶aaBb(白花)∶aabb(白花)=1∶1∶1∶1 即子代为紫花∶红花∶白花=1∶1∶2 C正确D.若假说二成立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植株自交子代基因型为aa(3B_∶1bb)即红花∶白花=3∶1 D正确故选 B13.践行生态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大力开垦荒地、围湖造田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粮食危机C. 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我国珍贵的国宝大熊猫属于就地保护D. 通过研究蝙蝠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来研发药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C【解析】解 A.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降低本地的物种多样性从而破坏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错误B.大力开垦荒地、围湖造田在短期内可能提高粮食产量但过度的开发利用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引发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B错误C.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我国珍贵的国宝大熊猫属于就地保护 C正确D.通过研究蝙蝠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来研发药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错误故选 C14.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得海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也明显增加 pH下降导致“海洋酸化” “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 CO_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海洋酸化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B. 海洋酸化主要是因为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 CO_2过量排放造成的C. 长期海洋酸化会导致海洋生物种群密度减小进而使生产者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减少D.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特点【答案】C【解析】解 A.海洋酸化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A正确B.海洋酸化主要是因为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 CO_2过量排放造成的 B正确C.生产者不能利用分解者的能量 C错误D.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特点 D正确故选 C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系统的正常功能B. 消费者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影响生物的生存、繁衍及种间关系D. 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远远大于间接价值【答案】D【解析】解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A正确B.消费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消费者的存在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B正确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调节种间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C 正确D.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 D错误故选 D16.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食物、天敌等多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系统稳态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外部条件变化情况下能保持内部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的现象B. 机体或生态系统超负荷运转稳态不会失调C.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D.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可能导致物种生态位的变化【答案】D【解析】解 A.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出现重叠的现象 A错误B.机体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超负荷运转稳态将会失调 B错误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C错误D.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发生部分重叠时具有竞争优势的物种最终会占据部分重叠的生态位空间使处于竞争劣势的物种生态位发生变化这种竞争通常发生在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过程中 D正确故选 D17.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结核杆菌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B. 接种卡介苗(疫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原因是其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C. 抗药菌株增多主要是药物定向选择的结果D. 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还必须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杀死清除【答案】D【解析】解 A.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即结核杆菌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A正确B.接种卡介苗(疫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原因是其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B 正确C.抗药菌株增多主要是药物定向选择的结果 C正确D.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通过细胞免疫将其释放到体液中最后通过体液免疫将其杀死清除 D错误故选 D18.下列哪项不是人口过度增长所造成的影响()A. 粮食匮乏B. 能源紧缺C.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D. 地震频发【答案】D【解析】解 A、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粮食需求增加进而导致粮食匮乏 A正确B、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对能源的需求增加 B正确C 、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人均耕地减少 C正确D、地震频发是由于地壳活动频繁导致的 D错误.故选 D.19.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 单一种植的樟子松林违背了物种多样性原理C. 生态工程最终的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D. 生态工程是一种无污染、多效益的工程体系【答案】B【解析】A、“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A错误B、单一种植的樟子松林违背了物种多样性原理 B正确C、生态工程最终的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 C错误D、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D错误20.建设沼气池是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中的重要举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蓝藻与沼气池内的产甲烷杆菌都是原核生物代谢类型相同B. 沼气池是该工程中体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重要环节C. 沼气池可作为该工程中能量多级利用的实例之一D. 沼气池在农村的推广有助于节省林木资源和保护植被【答案】A【解析】解 A.蓝藻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而沼气池内的产甲烷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两者的代谢类型不相同 A错误B.沼气池将废弃物资源化这是该工程中体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重要环节 B正确C.沼气池可作为该工程中能量多级利用的实例之一 C正确D.沼气池在农村的推广可以减少林木的砍伐有助于节省林木资源和保护植被 D正确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藻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 其产生的________可供池水中的好氧细菌继续利用21.(2)生态学家建议在氧化塘出水口处适当引入芦苇(经济作物)这样的挺水植物阐述提出该建议的理由①________ ②________21.(3)由于污染物的流入导致某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研究人员通过投放食鱼性鱼类来控制藻类数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不投放食鱼性鱼类氧化塘的自我调节能力并没有丧失理由是________ 结合上述资料分析投放食鱼性鱼类能控制藻类数量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生产者, 氧气(有机物)【解析】【答案】芦苇能与藻类竞争光照和无机盐从而抑制藻类生长避免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芦苇能增加氧化塘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芦苇是经济作物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解析】【答案】对照组一段时间后N、P浓度仍能够降低, 投放食鱼性鱼类使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数量减少从而使以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数量增加导致藻类数量减少【解析】22.(1)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2)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____ 对于植物的传粉及种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因此也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成分输入该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3)红鳍银鲫种群大小的变化会改变其________(填“基因”“物种”或“生态系统”)多样性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22.(4)某随机交配的种群中 AA占25% Aa占50% 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每年aa的个体减少20% AA和Aa的个体分别增加20% 一年后 aa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约为()【答案】(1)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答案】(2)物质循环,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的化学能等人工输入的能量【解析】(2)消费者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该人工鱼塘的生态系统中输入该系统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的化学能等人工输入的能量【答案】(3)基因, 基因突变【解析】(3)红鳍银鲫种群大小的变化会改变其基因的多样性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答案】C【解析】(4)因为环境的变化每年aa的个体减少20% AA和Aa的个体分别增加20%假设该种群中有100个个体则AA有25个 Aa有50个 aa有25个一年后 AA的个体数目为25×(1+20%)=30个 Aa的个体数目为50×(1+20%)=60个 aa的个体数目为25%×(1-20%)=20个所以一年后 aa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为20÷(30+60+20)×100%≈18.2%故选 C23.(1)荷花的花色有粉色和白色体现了________多样性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23.(2)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若将池塘中主要鱼种由草食性鱼更换为肉食性鱼则鱼类产量将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降低”)原因是________23.(3)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的种植面积则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主要原因是________23.(4)该生态农业模式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________【答案】基因, 不属于【解析】荷花的花色有粉色和白色体现了基因多样性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降低,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肉食性鱼所处营养级高获得能量少【解析】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若将池塘中主要鱼种由草食性鱼更换为肉食性鱼则鱼类产量降低原因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肉食性鱼所处营养级高获得能量少【答案】减弱, 生态系统的组分减少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减弱【解析】若为了获得更大收益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的种植面积由于生态系统的组分减少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减弱故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会下降【答案】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解析】该生态农业模式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24.(1)分析图甲可知在近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量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m开始随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生产者的种类也会随水深的变化出现差异这体现出海洋群落的________结构24.(2)海洋中的生产者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这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过程请在图丙中补充完整图乙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请在方框内填写字母并补充必要的箭头)24.(3)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________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4.(4)海洋运输中泄漏的石油及倾倒的污染物因只有一部分能被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分解从而造成海洋污染这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答案】(1)先增加后减少直至到0, 阳光, 垂直【解析】解(1)分析图甲可知在近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随水的深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直至到0 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m开始随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生产者的种类也会随水深的变化出现差异这体现出海洋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2)输入【解析】(2)海洋中的生产者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这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过程图乙中D为生产者 E为分解者 B和C为消费者各种生物都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能量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死亡因此都会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如图所示【答案】(3)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3)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4)分解者, 自我调节【解析】(4)海洋运输中泄漏的石油及倾倒的污染物因只有一部分能被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分解从而造成海洋污染这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二)自由组合定律Word版含答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二)自由组合定律Word版含答

课时跟踪检测(二)自由组合定律、选择题1.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B. F i细胞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C •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D . 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解析:选B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遗传因子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这样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数量比接近1 : 1 :1 :1。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在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2 .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个体AaBb与个体aaBb杂交,两对基因均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子代中性状类型不同于双亲的占()A. 1/4B.1/2C. 3/4D.5/8解析:选A 因为两对性状相对应的两对等位基因是相互独立的,故可知,只有后代中出现的bb类型才不同于双亲,占1/4。

3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 ”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 3 : 3 :1 :1。

“个体X ”的基因型是()A. BbCcB. BbccC. bbCcD. bbcc解析:选C 因为子代表现型直毛:卷毛= 4 : 4 = 1 : 1,黑色:白色=6 : 2 = 3 : 1,而与“个体X”交配的个体的基因型为BbCc,故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为bbCc。

4. 番茄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

高中生物(浙科版)三同步跟踪训练-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

高中生物(浙科版)三同步跟踪训练-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

内环境与稳态练习1.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2.下列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3.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4.输液时常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剂来输送药物,主要原因是().A.为患者补充水分B.为患者补充无机盐C.保持细胞外液的pH D.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5.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6.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水主要从肺排出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7.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O2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葡萄糖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9.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完成受精B.牛奶喝进胃中C.注射胰岛素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10.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学案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学案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课标内容核心素养1.内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1.科学思维——①运用归纳与概括,总结内环境稳态的本质;②通过分析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在稳态维持中的作用,明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2.社会责任——通过内环境稳态知识的学习,体会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从而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2.各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知识点| 内环境稳态与维持1.内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1)稳态的概念:动物体通过调节作用使机体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特点①内环境中的血糖浓度、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特性都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中。

②稳态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变,而是指一种可变的却又相对稳定的状态。

2.各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人体内环境稳态是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实现的,举例如下:(1)血糖调节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下降时,胰腺中的特定胰岛细胞感受到血糖浓度的下降,会分泌相关激素,引起肝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液以维持一定的血糖浓度。

这种调节主要依赖体液调节来实现。

(2)体温调节外界气温降低,机体出现战栗,皮肤血管收缩,某些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以促进细胞代谢产热。

该调节主要依赖神经调节来实现,体液调节也参与其中。

(3)对抗病原体当外界病原体入侵机体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判断(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 )(2)内环境稳态是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 )(3)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4)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 )(5)由内环境的成分及其含量可推知某些疾病的发病风险。

(√)(6)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2.人剧烈运动后,产生大量乳酸,pH将如何变化( )A.没有一点变化B.pH显著降低C.pH降低但不明显D.pH显著升高解析:选C 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血浆的pH会略有降低但不明显。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七)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Wor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七)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Wor

课时跟踪检测(七)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选择题 1. 在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 DNA 的主要载体是()A •核糖体 B.叶绿体 C .染色体D.线粒体解析:选C DNA 的载体除了染色体外,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上含 量很少,因此,DNA 的主要载体应是染色体。

2. 科学家通过 T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①用分别含有35S 和32P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②利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含有35S 和32P 的细菌混合培养 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解析:选A 该实验先标记细菌,再用正常的噬菌体去侵染被标记的细菌,然后用被标记的 噬菌体去侵染正常的细菌,离心处理,检测放射性。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 ,而非蛋白质,其③用噬菌体分别与④放射性检测 ⑤离心分离 ⑥分别用32P 、35S 标记的噬菌体A .①③⑥⑤④B .①③④⑤⑥C .①②③④⑥⑤D .②①③⑤④⑥B . DNA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解析:选C 噬菌体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

通过同位素标记证明,在整个噬菌体侵染细菌 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到细菌内,只有DNA 进入细菌体内起作用,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这只是对一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不能证明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否也是DNA。

4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 .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32 35D .一组用P标记DNA,另一组用S标记蛋白质外壳解析:选D 用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外壳,35S仅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32P仅存在于噬菌体的DNA中,而14C、180、3H在蛋白质和DNA中都存在,无法区别是哪一种成分发挥作用。

2018_2019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浙科版必修2遗传变异全套13份含答案解析

2018_2019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浙科版必修2遗传变异全套13份含答案解析

2018_2019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浙科版必修2全套含答案解析目录课时跟踪检测(一) 分离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短毛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C.棉纤维的长和粗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2.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 )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的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3.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为3∶1。

下列哪项不是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 ) A.F1形成配子时,基因分离,形成两种配子B.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随机结合C.含有不同基因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D.只需A项条件,而不需B、C两项条件4.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B.雄配子A∶雌配子a=1∶1C.雄配子∶雌配子=3∶1D.雄配子数比雌配子多5.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纯合子的自交后代是纯合子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是杂合子C.纯合子中不含隐性基因D.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6.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成对基因彼此分离B.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表现型之比接近3∶1 C.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7.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 )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C.都是隐性个体D.都是显性个体8.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

1.2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2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问题3:结合上述资料,谈谈如何预防糖尿病。
36001
新知讲授
✮归纳总结: 由此可见: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 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生命活动会出现异常,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 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6001
新知讲授
任务二、各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
36001
当堂检测
2.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 调的是( C )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晕、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可能引起中暑
36001
36001
新知讲授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6001
新知讲授
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 利影响? ①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②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总结
外界环境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基础
器官系统 协调运行 物质交换
调节机制
稳态
参与共建
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
细胞膜 物质交换
细胞
36001
当堂检测
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较多的进入血液,血浆的PH基本不变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高一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二)_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高一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二)_自由组合定律

课时跟踪检测(二)自由组合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B.F1细胞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C.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D.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解析:选B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遗传因子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这样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数量比接近1∶1∶1∶1。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在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2.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个体AaBb与个体aaBb杂交,两对基因均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子代中性状类型不同于双亲的占()A.1/4 B.1/2C.3/4 D.5/8解析:选A因为两对性状相对应的两对等位基因是相互独立的,故可知,只有后代中出现的bb类型才不同于双亲,占1/4。

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

“个体X”的基因型是()A.BbCc B.BbccC.bbCc D.bbcc解析:选C因为子代表现型直毛∶卷毛=4∶4=1∶1,黑色∶白色=6∶2=3∶1,而与“个体X”交配的个体的基因型为BbCc,故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为bbCc。

4.番茄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

试想F1和与它杂交的那株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TtSs×TtSS B.TtSs×TtssC.TTSs×ttss D.TTss×ttSS解析:选B①分别计算每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型比例。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检测 —2021-2022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检测 —2021-2022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

题组一生态系统的稳态和反馈调节1.(2021·天津滨海新区高二期末)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量捕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属于负反馈调节B.被污染的水体中鱼类大量死亡,死鱼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机体远离稳态,所以人体的稳态维持不存在正反馈调节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为维持稳态而进行的负反馈调节的是()A.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B.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C.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D.受到污染的湖泊,死亡腐烂的鱼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3.(2021·湖北鄂州市高二期末)封山育林能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因为()A.封山育林控制了物质循环 B.延长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C.增加了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数量 D.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性增加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轻度污染的河流通过正反馈调节来恢复稳态B.生态系统的稳态是通过自我调节实现的C.围湖造田扩大耕地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5.(广东高考卷)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题组二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稳态和恢复稳态的能力6.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A.温带落叶林B.温带草原C.北方针叶林D.热带雨林7.天然森林很少发生的松毛虫虫害,却经常发生在人工马尾松林中,合理的解释是( )A.马尾松对松毛虫抵抗力差B.人工林内松毛虫繁殖能力强C.人工林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D.当地气候适于松毛虫的生长和繁殖8.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乙生态系统抵抗干扰的能力比甲高B.若增大对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则C点左移C.甲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可能比乙生态系统简单D.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体现了保持稳态能力的大小9.(2021·陕西安康市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B.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保持和恢复稳态的能力都很低D.一定量的物质和能量输入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题组三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其稳定性10. 设计制作生态缸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 )A. 应该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B. 生态缸不能密封,以便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 生态缸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D. 生态缸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1. 如图是一个密封的养鱼缸,它是一个自我稳定的生态系统,有人指出养鱼缸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动态平衡的原因有:①有稳定的能量来源;②各类生物数量相对稳定;③金鱼藻的光合作用能为鱼的生活提供氧气和养料;④鱼生长活动过程中产生的CO2能够供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⑤河泥中的微生物能利用、转化鱼粪便和动植物残体,为金鱼藻生活提供营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内环境与稳态一、基本要求专练1.(2015·浙江10月学考)下列不属于人体细胞外液成分的是( )A.水B.红细胞C.钠离子 D.氧气解析:选B 人体细胞生活的外部环境(细胞外液)为人体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其中含有水、氧气、钠离子等多种成分,但不包括红细胞。

2.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 B.②③C.②④ D.①③解析:选C 毛细血管壁的外侧是组织液,内侧是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的外侧是组织液,内侧是淋巴。

3.下列对在高等动物体内体液各成分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选B 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转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淋巴只能由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血浆不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淋巴管。

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O2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解析:选C 图中③需经泌尿系统排出;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人体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选B 若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水分渗透到组织液中,会使组织液增加。

6.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中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④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解析:选C 根据题干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可以判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肝细胞内液,④是淋巴。

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组织液,③内的液体属于细胞内液。

正常的细胞(成熟红细胞除外)都能够进行“C6H12O6―→CO2+H2O”的反应。

7.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表示结构,a、b、c表示液体。

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A、B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图中a~c,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C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试写出人体内利用O2并产生CO2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

a和b之间隔以__________,b和c之间隔以__________。

b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

b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

(4)试以简短语言概括B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而言,此联系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有直接关系。

解析:据图可判断A是毛细血管,B是组织细胞,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血浆。

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需消耗O2和放出CO2,需要的O2由血浆提供,细胞放出的CO2经血浆由循环系统运送到呼吸系统排出。

故O2浓度最高处为c、最低处为a,CO2浓度最高处为a、最低处为c。

由细胞内液与内环境之间物质转化关系可知,b的来源有细胞内液和血浆,去路有细胞内液、血浆和淋巴。

组织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等系统的参与。

答案:(1)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2)c a a c C 6H 12O 6+6O 2+6H 2O ――→酶 6CO 2+12H 2O +能量(3)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细胞内液和血浆 细胞内液、血浆和淋巴(4)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二、发展要求专练8.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 试纸检测。

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 溶液。

摇匀后,再用pH 试纸检测。

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B .“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 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 .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 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 变化明显D .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 稳定不变解析:选D 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因此pH 保持相对稳定,即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稳定不变。

9.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 .维持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选D 机体通过调节,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细胞内外Na +的浓度差和K +的浓度差有关,因此,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的产生依赖于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

10.在实验室中,有两个标签脱落的滴瓶中分别装有0.7%的生理盐水和蒸馏水,为了鉴别这两种液体,某同学以蛙血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鉴别。

(提示:蛙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7%)(1)此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①将两个滴瓶分别编号甲、乙;②取两片洁净的载玻片,用两个干净的滴管分别在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另一个滴管分别向载玻片中央滴加__________,用镊子盖上盖玻片,制成装片;③过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张记录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的表格。

解析:(1)本实验利用的原理为渗透作用。

(2)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分别处于两溶液中的失水或吸水情况。

(3)列表记录实验现象及结论(只要合理即可)。

答案:(1)渗透作用,蛙红细胞放在清水或浓度很低的溶液中会由于吸水过多而破裂,若放于浓度等于细胞内液渗透压的溶液中不发生变化,若放于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渗透压的溶液中,则会失水皱缩(2)②甲、乙滴瓶中的液体新鲜的蛙血③将两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3)蛙红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及相应结论11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

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

(要求: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1)实验思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

解析:实验目的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所以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因变量是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答案:(1)①配制质量分数由低到1.5%的NaCl溶液,分别等量加入各试管中②向上述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兔红细胞稀释液,放置一定时间③取兔红细胞稀释液和上述试管中的红细胞稀释液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红细胞形态的变化(2)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兔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