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与反馈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与反馈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杨 璐1,2 周海波1,2 李 彬1,2 徐进友1,21.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2.机电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 300384摘 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创建科学的“达成度评价与反馈体系”对学生毕业要求能力培养环节的持续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天津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通过改进现有的达成度评价方法,完善反馈与持续改进机制,体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提出了“五评价,三反馈,四改进”的具有反馈机制的闭环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法。
以本专业2016届与2017届学生为例,计算毕业要求综合达成度情况,结果体现了专业持续改进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与反馈;持续改进作者简介:杨璐,工学博士,副教授;周海波,工学博士,教授;李彬,工学博士,副教授;徐进友,工学博士,讲师。
基金项目: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基金项目“基于达成度评价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编号:YB18-01);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基金项目“基于工程认证的在校生学习状况形成性评价预警体系”(编号:ZD18-01);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基金项目“基于OBE 工程教育理念的非机械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YB18-02)。
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1-3]。
随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工程教育理念将会更加深入渗透到每门课程的教学当中[4-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15年版)》对毕业要求更加细化,特别强调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要求,这不仅是专业认证的要求,更是现代工程教育的要求[6]。
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8年5月,进校专家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与反馈体系进行了审查,提出达成度计算方法改进的建议,指出设计合理的评价与反馈体系是专业教育持续改进的基础,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改进十分重要。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是指一套被广泛认可的标准,用于评估和认证工程教育质量的体系。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际或国家级的工程教育认证机构制定,旨在确保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满足工业和社会的需求。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教学质量: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素质、学生评估等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
2.学生支持:包括学生服务、学生指导、学生支持等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3.研究和创新:包括研究和创新能力、科研设施、科研成果等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技能。
4.社会责任:包括社会责任教育、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5.资源管理:包括财务管理、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以确保学校能够有效地管理资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通过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的评估和认证,学校可以获得国际或国家级的认可,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教师。
同时,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为社会和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志义:如何理解《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
李志义:如何理解《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我国2015版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共有7项,依次是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其设置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学生中心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学生是中心项,其他项都是围绕着使学生达到毕业要求、进而达成培养目标设置的。
其中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是3个输入性项,持续改进是保障性项。
在目前的专业认证实践中,有时过分强调毕业要求而忽视了其他项,而且对毕业要求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偏差。
(1)毕业要求不是统一的学习产出。
专业认证标准给出的毕业要求,是毕业生能力结构框架,而不是毕业生学习产出。
《华盛顿协议》强调:毕业要求“是表明毕业生能够获得执业能力的一些要素”。
“并不要求被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具有相同的学习产出和学习内容”。
因此,认证标准给出的毕业要求,是毕业生学习产出的“轮廓”,而不是“画像”。
也就是说,它仅仅给出了毕业生学习产出必须具备的要素(例如,应该具备鼻子、眼睛、耳朵……五官等),并没对要素提出具体要求(例如,鼻子、眼睛、耳朵……五官等各自应该长多大)。
被认证的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将毕业要求具体化,形成毕业生的学习产出。
目前,在认证实践中,无论是被认证的学校还是认证专家,都把认证标准给出的毕业要求当成了毕业生的学习产出,这将错误引导高校同质化办学。
由于毕业要求相同,按照支撑关系推出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理论上是相同的。
其后果是,不管各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如何,都用相同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培养人,显然这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
《华盛顿协议》指出:专业应该根据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框架,制定出自己的毕业要求,这个毕业要求“是可评价的学习产出,它由不同程度的具体描述来支撑”。
例如,认证标准12条的毕业要求的第1条“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只强调“能够将知识用于解决工程问题”,至于知识有“多深”、范围“多广”、工程问题有“多复杂”、解决到“什么程度”,并没有做出规定性要求。
工程教育认证(ppt)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
2015版标准两个主要修订点
–增加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明确“ 毕业要求”各项能力的指向是解决“复杂工程问 题”,而非一般性问题
–修订后的毕业要求由10条调整为12条,完整覆 盖了《华盛顿协议》制定的毕业生素质,且表述 更加明确具体
认证审核明确要求提交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要逐条证明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持续改进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常态性评价机制并不断改进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环节都要进行评价 –每个教师在持续改进中均承担责任 –持续改进的效果通过学生表现来体现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思想
–强烈地关注顾客。 –坚持不断地改进,没有最好,不断改进。 –改进组织中的每项工作的质量。 –精确地度量
–毕业要求的达成要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引导日常教学活动,每
个承担教学人员都有明确的责任 –对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必须分解
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全程跟踪与形成性评 估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传统的教学设计(课程导向)
专 业课 专业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通识基础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产出导向(目标导向)的教育取向 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Student Centered
持续改进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 Continuous Quality Insurance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产出导向(目标导向)的教育取向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特点
合格评价(专业合格 所有学生合格) 同行评价(相同/相近的专业领域) 外部评价 实证评价(Evidence-based Accreditation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特点、发展现状、认证标准解读和思考 PPT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产出导向(目标导向)的教育取向 Oute Based Education(OBE)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Student Centered
持续改进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 Continuous Quality Insurance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产出导向(目标导向)的教育取向
产出导向(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课程体系
行业需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资源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基于课程
–教学计划的核心是确定要上哪些课程,而确定 哪些课程的根据是对于该学科的“理解”
–教学实施过程是安排上“好”每门课 –教学评估是评价每门课上得怎么样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育理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2013年6月,我国成为国际工程教育互认协 议——《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缘起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 众化的步伐,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高度关注 的必然结果
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是全球化浪潮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国推 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构建与国际接轨、实 质等效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的必由之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重要性
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提高工程教育的 质量
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 育人才培养产业适应性
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 业认证体系
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 是我国五位一体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卓越计划评估的基础
我国高等教育五位一体的评估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特点
合格评价(专业合格 所有学生合格) 同行评价(相同/相近的专业领域) 外部评价 实证评价(Evidence-based Accreditation
工程认证背景下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工程认证背景下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陈绍华; 熊玲; 叶恒朋; 占伟; 李佳; 吴晨捷【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9(047)021【总页数】3页(P170-171,183)【关键词】工程认证; 环境工程; 实践课程体系【作者】陈绍华; 熊玲; 叶恒朋; 占伟; 李佳; 吴晨捷【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为提高工程教育质量,适应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趋势,顺利加入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的华盛顿协议,我国已成立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从2006年开始进行专业认证工作试点[1]。
2007年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分委员会成立了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制定和完善环境工程专业规范,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
并于2007年11月对同济大学和南京大学进的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了认证[2]。
工程认证是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中“五位一体”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3]。
截止2017年,全国有43所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工程认证,标志着这些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在毕业要求中重点强调了毕业生应具有“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4]。
可见,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其中实践课程是实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载体,是工程教育认证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工程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构成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明确了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占总学分的15%)、工程类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等4个课程模块应包含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同时,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环境工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方面[3]。
工程教育认证常见问答
工程教育认证常见问答一、关于培养目标Q1:如何理解认证标准中培养目标的涵义,如何更好地表述专业的培养目标?A:2015版认证标准中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涵义分别做了解释,说明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区别,也对两者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区分。
简单的说,毕业要求说的是出口要求,指学生在毕业时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而培养目标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工程实践之后,预期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
毕业要求为培养目标达成提供基础,与学生毕业后一定时间(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经验共同作用,保证培养目标的达成。
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角度看,确定培养目标是设计的起点,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并清晰表述,对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按照认证的要求,同时考虑到我国工程教育现状和专业培养方案的表述习惯,培养目标一般应该包括培养定位和职业能力两个方面,即在培养目标表述中应该说明毕业生就业的专业领域、职业特征以及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
专业领域和职业特征反映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职业能力是对从业者工作能力的概括要求,职业能力与专业的毕业要求具有对应关系。
培养目标的制定受到内外部需求以及条件(包括社会和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等)的影响,表述一般相对宏观和概括,兼具导向性和标准性,能够指导专业教学工作,同时可以实现宏观的衡量和评价。
Q2:如何理解认证标准中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和达成情况评价?A:在认证标准“培养目标”项中,要求“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在标准“持续改进”项中,要求“建立……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前者是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要求,后者是对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要求。
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是修订和完善培养目标的需要,重点关注培养目标与内外部需求的吻合度,包括全球化和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国家和地区发展变化,行业和用人单位发展变化,学校定位和专业教育发展变化,学生和家长的期望等,专业可以面向各个相关利益方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问卷、走访等),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评价结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2015版
附件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试行)(2014年1月)撰写与提交自评报告以及现场考查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
自评报告中应该清晰地描述本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并说明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所实施的教学过程以及对目标是否能够达成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这些内容应通过清晰翔实的表格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文字叙述来表述。
本指导书所列内容紧密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学校提供撰写报告的范本。
指导书中所列内容为审阅者判断该专业是否达到认证标准各项要求提供基本依据;反之,这些内容缺失或者含混不清会对报告审阅者的判断产生直接的影响。
专业在撰写自评报告应该按照本指导书中的格式与描述顺序编写(报告成文时保留其间用黑体字插入的标准原文)。
其中极少量内容有重复是为了方便审阅者对照认证标准审阅。
自评报告中不应包含与认证标准无关的内容,不应包含不能作为学生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达成证明的“标志性成果”。
自评报告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
其具体要求将在本指导书中说明。
对本文件所用部分名词的说明:●列出相关文档索引:指要求对于该部分描述的内容,提供相关的管理文件,教学活动历史记录,质量控制记录,合作协议,或其它相关记录的名称。
在现场考查时应能提供查阅。
●对于教学活动的持续自我检查过程,使用下列说法:⏹评估:指对某一活动的成效或某一目标的达成性给于界定并收集相关数据,形成文件并保存;⏹评价:指利用教学管理过程以及评估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对某一教学活动的成效或某一目标的达成性作出判断结论。
●机制: 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
关于本文件所用字体的说明:黑体部分为标准原文;楷体部分为应提供的说明;宋体部分为要求的表格。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学校:专业:完成时间:联系信息:负责人签字:0 背景信息该专业提供的学位、学制;专业所在学校的简介以及本专业发展沿革简述(这一部分限600字以内);本专业以前参加认证的情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3.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 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 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本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能在电气自动化、电能变换及应用、供配 电系统等电气工程相关应用领域,胜任电气设 备运行与维护、电气及自动化装备的生产制造 、电气产品开发设计和应用、电气工程项目实 施和管理等工作,并能承担社会经济、科技及 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以技术及管理骨干的角色 ,带领团队在创造性工程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就 的高素质应用型电气工程师。
2013年受理103个专业申请,认证了95个专业,通过78个专业点 2014年有362个专业申请,受理了137个专业,通过105+17(2013年) 2015年,受理了156个专业,通过125+6(2014年) 2016年,受理了200个专业 2017年,受理了375个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情况
认证时间
2006 2006 2007 2007 2008 2008 2009 2010 2010 2010 2010 2011 2011 2012 2012 2013 2013 2013
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山东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以学生为中心
针对全体学生(最低质量标准) 学习产出(OBE理念)
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能力 持续改进
围绕目标达成情况建立的几个闭环,注重证据
学生为中心
自评报告(按7条标准展开)
35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OBE理念的教学大纲设计——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为例
[收稿时间]2019-01-20[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328)。
[作者简介]曹玉东(1971-),男,辽宁铁岭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技术教育。
[摘要]提出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OBE 理念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设计方案,为开展工程认证的相关专业提供可借鉴的教学大纲设计范例,包括如何设定课程目标、确定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等。
分析了教学大纲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重点阐述了实验内容的设计。
描述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的实施过程,详细列举了目标达成度的计算范例,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最后总结了执行课程教学大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教学大纲;OBE ;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3-0088-032021年3University Education1981年,美国学者Spady 提出以结果为基础的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也被称为需要导向教育或者目标导向教育,目前为止这仍旧被认为是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最佳途径[1]。
OBE 理念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强调反向设计原则[2]。
它以学生获取的成果为指导核心,设置培养方案和课程培养计划[3]。
2003年,《华盛顿协议》成员国开始采用基于OBE 教育的认证标准,基于OBE 思想的毕业要求成为框架性要求。
2006年,教育部组织成立了工程教育认证机构,启动了专业教育认证的试点工作。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明确拟定了12条毕业要求,用于指导专业规划和教学设计,这标志着专业认证由知识导向向成果导向转化。
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仍旧沿用原来的各专业补充标准。
各专业补充标准主要描述了专业基础知识领域,数字信号处理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通信工程专业)的6个核心知识领域之一,关乎毕业生是否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素养,能否胜任相关的技术性工作。
《2015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专业类及专业一览表》
2015年受理认证专业类及专业一览表(更改后)
序号
专业类
专业
1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3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4
水利类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11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材料物理
12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13
测绘工程
测绘工程
1技术与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
5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6
安全工程
安全工程
7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光电信息工程
自动化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信息工程
8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交通工程
9
地矿类
采矿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10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iso9001-2015标准
iso9001-2015标准
ISO 9001:2015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它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认可和最新版本,于2015年
发布。
ISO 9001:2015标准强调以过程为基础的方法,注重风险管理、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
新版本的标准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风险导向:组织需要通过风险评估来确定和应对可能影响达成质量目标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
2. 扩展的领导角色:领导者需要更积极地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并制定质量目标和方向。
3. 充分的组织参与:所有组织成员都应参与到质量管理体系中,提供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才能。
4. 简化的文件要求:标准对文件化程序和文件要求的数量和复杂性有所减少,以便更集中精力于实际的质量管理。
5. 符合其他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2015采用了高度兼容的
结构,以便更容易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进行整合,如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
实施ISO 9001:2015标准有助于组织提高质量管理和过程流程,增强客户满意度,优化资源利用和持续改进。
该标准通常适用于各类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或行业。
工程教育认证--太原理工大学
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传统的教学设计(课程导向)
专 业课 专业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通识基础课
1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产出导向(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课程体系
行业需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资源
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基于课程
–教学计划的核心是确定要上哪些课程,而确定 哪些课程的根据是对于该学科的“理解”
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是全球化浪潮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国推 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构建与国际接轨、实 质等效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的必由之路
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重要性
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提高工程教育的 质量
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 育人才培养产业适应性
1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思想
–强烈地关注顾客。 –坚持不断地改进,没有最好,不断改进。 –改进组织中的每项工作的质量。 –精确地度量
16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特点 合格评价(专业合格 所有学生合格) 同行评价(相同/相近的专业领域) 外部评价 实证评价(Evidence-based Accreditation
2015年近400个申请点,受理158个,进校考 查?
2015年第一次认证机械专业受理10个专业, 进校8个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 成型及控制工程
24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现状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 及控制工程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2015年3月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2015年3月修订)说明1.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认证。
2. 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3. 申请认证的专业应当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该专业符合本标准要求。
4. 本标准在使用到以下术语时,其基本涵义是:(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2)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3)评估:评估是指确定、收集和准备所需资料和数据的过程,以便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
有效的评估需要恰当使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以便检测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
评估过程中可以包括适当的抽样方法。
(4)评价:评价是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进行解释的过程。
评价过程判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机制:机制是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
5. 本标准中所提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下述特征(1),同时具备下述特征(2)-(7)的部分或全部:(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2)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3)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4)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工程实践的标准和规范中;(6)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1.通用标准1.1学生1. 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2. 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3. 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08年1月)1 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
(2)本标准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
(3)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2 通用标准内涵2.1 专业目标2.1.1 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包括:1.专业设置的依据和论证明确充分,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2.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2.1.2 培养目标及要求专业必须具有明确、可衡量的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办学理念。
培养的学生必须达到如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基本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受到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5.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7.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8.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2 质量评价2.2.1 内部评价应建立适宜的机制,定期对专业培养目标及其达成度进行校内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2015年3月修订)
说明
1.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认证。
2. 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3. 申请认证的专业应当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该专业符合本标准要求。
4. 本标准在使用到以下术语时,其基本涵义是: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2)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3)评估:评估是指确定、收集和准备所需资料和数据的过程,以便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
有效的评估需要恰当使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以便检测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
评估过程中可以包括适当的抽样方法。
(4)评价:评价是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进行解释的过程。
评价过程判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机制:机制是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
5. 本标准中所提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下述特征(1),同时具备下述特征(2)-(7)的部分或全部:
(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
(2)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
(3)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
(4)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
(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工程实践的标准和规范中;
(6)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
(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1.通用标准
1.1学生
1. 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2. 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3. 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4. 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1.2培养目标
1. 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2. 培养目标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
的成就。
3.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1.3毕业要求
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
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4 持续改进
1. 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
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环节、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2.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
3. 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1.5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2.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
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3.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
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1.6 师资队伍
1. 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2. 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
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3. 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4. 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
5. 教师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
1.7支持条件
1. 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
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
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2. 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
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3. 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4.学校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5. 学校能够提供达成毕业要求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6. 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
2.专业补充标准
专业必须满足相应的专业补充标准。
专业补充标准规定了相应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
(各专业补充标准2015版未做修订,具体内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