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农业1028
农业生态学循环农业名词解释
农业生态学循环农业名词解释农业生态学和循环农业,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说白了就是让我们在种地的时候,跟自然做个好朋友。
咱们都知道,地球上资源有限,土壤也不是无底洞,过度开发可不是长久之计。
想象一下,咱们的田地就像是个小小的生态圈,里面有土壤、植物、动物,甚至空气都是紧密相连的。
哎呀,真是一张大网,稍微动一下,可能就会引发一场“蝴蝶效应”!说到循环农业,很多朋友可能会问,这到底是啥?简单来说,就是把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变废为宝,真正做到“资源再利用”。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能吃的都别扔”,在农业里也是一样。
比如说,咱们种完菜,留下的秧苗、菜叶,这些东西别浪费,搞个堆肥,变成营养丰富的土壤,这不就是最实用的循环吗?不仅能让土壤变得更肥沃,还能减少化肥的使用,真是一举两得,简直是聪明得不要不要的。
再说,咱们的农作物和生物多样性也是息息相关的。
你想啊,如果咱们只种一种作物,长时间下来,土壤会疲惫,虫子也会来捣乱。
可如果咱们搞个轮作,多种几种作物,土壤就能休息一下,虫子也找不到固定目标,大家都能安稳过日子。
想想咱们平时换换口味,多吃点儿不同的菜,身体也好啊!同样,土壤也是需要调剂的。
还有一点,循环农业强调的就是减少污染。
农业不只是种种粮食,咱们还得考虑如何保护环境,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想象一下,田间地头飞舞的小虫子,没事别去打扰他们,给他们留点儿空间,让自然来调节。
像养鱼的农田,鱼和植物可以互相促进,真是和谐共生,听着是不是感觉特美好?这种方式,既能让水质更好,鱼儿也长得欢。
说到这里,有点想让大家回忆一下小时候的记忆。
那些年,咱们的祖辈们就已经懂得这些道理,传统的农业就是个活生生的循环经济。
比如,牛粪、鸡粪,这些都是宝贝,施在田里,不仅能让土壤肥沃,连农作物也长得格外精神。
现在呢,咱们回头看看,很多现代农业都在借鉴这些传统的智慧,真是“古为今用”,灵活运用。
循环农业也不是说随便就能搞好的。
咱们得用心去做,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特性,真的是因地制宜。
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实施计划方案
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实施计划方案(2篇)一、实施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资源的不断消耗,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态循环农业应运而生。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和能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计划步骤1.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包括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生态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生态循环农业生态经济等。
2.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
通过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3.优化农业生产流程。
通过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管理系统。
通过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5.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向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三、预期效果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的全过程监控,提高产品质量。
3.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4.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四、达到收益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2.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产值。
3.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
五、优缺点1.优点:生态循环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生态循环农业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缺点:生态循环农业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投入,农民可能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
六、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1.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农民的生态循环农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2.加强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向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快速了解国内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快速了解国内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生态循环农业的诞生可以说是必然的。
自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将农药化肥运用于农业后,各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进入生物圈,土壤、空气、水等都受到了污染,人类也不例外,因吃了农作物而死的案例越来越多。
于是,生态循环农业应运而生。
生态循环农业是指以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为核心,以“农林牧副渔并举,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为原则,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化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016年10月10日,农业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的通知》,提出从明年起集中力量推进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科学合理的选择生态农业循环模式,2017-2020年建设300个左右的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一、常见的国内生态循环农业模式1、鸡-果树-鱼种养结合模式:此模式基本可达到养殖“零污染”,降低饲养成本,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运作方式是:鱼池淤泥和鸡粪用作果树肥料,鸡通过捕虫食草帮助果树除草、防虫,同时通过每天冲洗鸡舍,将鸡舍中的鸡粪冲洗到鱼塘中,为鱼提供天然有机养料。
2、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即把植物生产、动物消化和微生物还原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
其运作方式是:猪粪尿入池,产生的沼气用于农户日常做饭、照明,沼肥(沼渣)用于果树或其他农作物,沼液用于拌饲料喂猪,果园套种蔬菜和饲料作物。
养猪可以换成养牛、养羊等养殖业,果树可以换成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
3、种养加功能复合模式: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三位一体的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
其运作方式是:用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生态循环农业
农业发展趋势
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规模化、生态化、设 施化、自控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必由选择之一
分散经营 规模化
传统农业 生态农业
自然式农 业
设施化农 业
机械化农 业
电脑自控 化农业
生产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服务农
业
专业化农 业
农业发展趋势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 包括大田种植区、蔬菜种植区、苗木花卉种植区、养殖区、休闲 旅游服务区等功能区。
生态循环农业案例——蟹岛模式
蟹岛建立起的产业、物质、能源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大系统,强调系统组分之间的相 互作用
• 依托高科技、无污染的有机农业,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 蟹岛的支柱产业。
• 蟹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的农产品及时供应度假区 餐厅和各种娱乐场所,突出了产品绿色、安全、无污染 的特点,保证了食物的新鲜,能有效满足游客对健康食 品的消费需求,并营造了一个田园风光式的绿色生态环 境,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度假。
业生产方式
特点: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趋势
生态循环农业在未来将朝着规模化、科技化、优质化、现代化和国家化的趋势发展,对农 业的生产方式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初级的循环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基木特点:一是很少有 废弃物,二是产生的废弃物以农家肥的方式再次被利用,这是在经济产出和人类需求都处 在低级阶段的低层次循环农业,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蟹岛生态系统
THANKS
“三步走”战略
生态循环农业案例——绿岛模式
“绿岛模式”循环系统:构建多个生产循环,使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作多种循回运动,以“减量化、 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低消耗、低污染、高质量、高效益”的生产方 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自然的本质是循环。
循环农业并非一个新鲜事物,在中国农村,每家每户多多少少都有循环农业的实践。
当前,循环农业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
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
一、种养加功能复合模式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核心的种、养、加功能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
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综合利用。
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可有整合种植、养殖、加工优势资源,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
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二、立体复合循环模式以蚕桑业、种植业、养殖业为核心的丘陵山地立体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该模式可有效缓解该地区水、土资源短缺问题。
典型:鱼-桑-鸡模式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
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试验表明,每5000千克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量25千克,年产鸡粪1200千克,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18千克,磷肥17.5千克。
三、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以秸秆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围绕秸秆饲料、燃料、基料化综合利用,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秸秆—成型燃料—燃料—农户”、“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产业链。
该模式可实现秸秆资源化逐级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使秸秆废弃物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解决秸秆任意丢弃焚烧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获得清洁能源、有机肥料和生物基料。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模式,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综合管理农田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依赖,并通过有机肥料和天然措施来增强土壤肥力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有机农业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2.轮作休耕:轮作休耕是一种通过在农田中轮流种植不同作物来保持土壤肥力和改善病虫害问题的模式。
当一种作物种植结束后,农田会暂时休耕一段时间,以让土壤恢复营养和有机物。
此外,轮作休耕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传播,因为不同作物有不同的虫害偏好。
3.生态循环畜牧:生态循环畜牧模式强调畜牧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
这种模式通过使畜禽与农田有机物循环利用,实现畜禽粪便和农田秸秆等农副产品的相互补充和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将畜禽粪便用作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同时,农田秸秆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饲料或垫料。
4.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是指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所有副产品充分利用,以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比如,农业废弃物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农田秸秆可以用于制作纸张和建筑材料,果皮和谷壳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等。
通过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
5.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是通过改变农田和农业生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例如,通过建立生态堤坝、湿地和人工湖泊等水利设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此外,农村植树造林、构筑沼气池和建设绿色屋顶等措施也可推动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以上是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通过实施这些模式,可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农民收入。
解读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解读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担,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现在,生态循环农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推广。
关于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生态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许多农民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采用了有机耕作、秸秆还田、农作物轮作等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民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了解和接受度还不够高。
由于缺乏科学的培训和指导,许多农民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导致他们在实践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很多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
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
政府可以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班,向农民普及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知识,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政府还可以出台更加具体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提供相应的奖励和补贴。
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应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科研机构可以加强与农民的合作,深入了解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重点研究和开发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技术。
农业企业可以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开展示范项目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民采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
农民应增强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了解和学习意识。
农民可以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学习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知识,了解该技术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
农民还可以加入农民合作社或农业合作社,积极参与集体经营,共同推广和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方案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方案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基础,以循环利用资源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方式,它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循环利用,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为了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1. 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
2. 发展多层次、多种类的农作物种植,实现农田的多样化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加强农作物品种改良,培育适应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二、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1. 推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的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2. 发展农田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3. 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农业废弃物堆肥、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和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三、建立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
1. 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推动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2. 发展农产品生产合作社,整合农业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
1. 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政策,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财政和税收支持力度。
2. 加强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提高农民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认识和参与度。
3. 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示范推广和经验交流。
五、加强监管和评估。
1. 健全生态循环农业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生态循环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2. 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对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
六、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
1. 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介绍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介绍循环农业是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利用物种多样化微生物科技的核心技术在农林牧副渔多模块间形成整体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力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优化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提高产出效果,打造新型的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成就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环境。
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生态资源搭建独立成熟的单一或多种复合农业模块的经营方式,充分利用地大物博的优势,既根植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质改善,又跨区域调配资源,形成更广义空间上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福建省生态建设促进会立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求,努力为会员单位指导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开拓农业发展新形势,做好政府与企业的对接窗口。
促进会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乡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
促进会常设机构有顾问委员会与专家委员会,汇集数百位著名专家学者,构建“三位一体”大型综合服务体,在帮扶企业提高品牌标准化建设、经济管理水平、开拓市场营销、走绿色循环发展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开展科普惠农示范工程,提供良种选育、水土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帮助会员企业采用新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原料浪费、污染等问题,获得企业的一致好评。
一、物质再利用模式通过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
如沼气、畜禽粪便等的利用。
1.沼气综合利用。
以沼气为纽带,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等作为沼气基料处理,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农田地力培肥、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等工作,探索“一气两沼”综合利用模式。
开展沼渣、沼液生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推行“猪-沼-果(菜、粮、桑、林)”等循环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格局。
2.畜禽粪便收集处理和有机肥加工利用。
生态循环农业4种模式详解
生态循环农业4种模式详解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农业模式,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态循环农业的四种模式。
一、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学肥料,依靠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方式来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注重保护土壤生态系统,通过合理耕作、轮作休耕和有机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有机农业重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二、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农业废弃物被视为资源,通过堆肥、沼气发酵等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再利用于农业生产中。
同时,循环农业还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通过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等措施,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旨在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生态农业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建设,通过生态修复、生物防治等方式,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农田的健康生长。
生态农业还注重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推动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蓄水农业模式蓄水农业是一种通过合理利用和调控水资源,实现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农田进行合理的排灌工程建设,通过调节水位和流量,保证农作物的需水量和排水量。
同时,蓄水农业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通过雨水收集、水体净化等技术手段,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结起来,生态循环农业的四种模式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都旨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模式的出现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消耗,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在农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方案
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方案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基础,以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的农业生产模式。
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的背景下,生态循环农业的实施对于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农产品生产等方面提出生态循环农业的实施方案。
首先,资源利用方面,生态循环农业应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农田间的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农业废弃物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的转化,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活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同时,通过合理设计农田生态系统,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次,生态保护方面,生态循环农业应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通过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同时,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和改善农田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
再次,农产品生产方面,生态循环农业应注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通过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减
少对农产品的化学污染。
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
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总之,生态循环农业的实施方案需要从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农产
品生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
措施,才能实现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农产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
望相关部门和农业生产者能够共同努力,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实施,为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历程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历程人类农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当时人们主要依靠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来进行农耕生产。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农业方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土地耕作的过度利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滥用,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的增多等等。
这些问题引发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进而催生了生态循环农业的概念和实践。
生态循环农业主要倡导维护和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规律和能量流动方式,达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它强调农作物生长的多样性,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并提倡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和有机资源。
下面是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70年代初,生态循环农业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当时主要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2.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生态循环农业开始逐渐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中。
农民们开始尝试利用天然的寄生虫、捕食性昆虫和微生物来控制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生态循环农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包括有机农业、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以及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
有机农业强调不使用合成农药和化肥,以及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农业废弃物和有机资源。
4. 进入21世纪,生态循环农业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和法规,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循环农业的方式进行生产,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5. 当前,生态循环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生态循环农业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必将继续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作者:李娟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5期所谓生态循环农业,就是在优异的生态环境下开展农业生产,达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从而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使农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生态循环农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各地的发展也不平衡,应互相借鉴发展经验,取长补短,继续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本文就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进行了研究讨论。
一、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1、农业循环经济即将农业资源与文化和旅游结合,将一、二、三产业融合越来,将农业的功能进一步拓展,转变单一依靠生产功能发展的样式,不仅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可实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开发利用现有的农业、牧业和林业环境资源,建设生态农庄,既提供绿水青山,也提供生态有机食品,可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复合循环模式集成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沼肥生产与高效施用技术等,凝练和完善一批以绿洲灌区高效节水模式,耕地质量提升模式,形成“畜-沼-菜”,“种养结合一体化模式、养殖密集区废弃物集中处理模式、农副资源饲料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模式”为代表的生态循环发展技术模式。
3、种养结合即将农业与畜牧养殖业结合越来,形成循环型的生态种养模式。
积极开展秸秆养殖、林地养鸡、畜沼果蔬结合等立体生态养殖方式。
树林养鸡使鸡粪直接用于林业施肥,鸡啄食林间的害虫或其它生物,既可以防治林业病虫害,促进林木的生长,又有提供优质的鸡蛋、鸡肉产品。
尤其是玉米秸秆饲养牛羊,粪便发酵当有机肥使用种植玉米,这一方式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种植的传统模式,实现高效种植与饲养的结合,将过去被作为废弃物的畜禽粪污进行综合利用,达到种养结合、良性循环的目的,实现农业高产、优质和养殖业高效、低耗的目标。
4、畜禽粪利用利用畜禽粪污处理和有机肥生产设施相结合,推广畜禽粪便自然发酵、好氧发酵、有机肥生产、沼气生产、渣液还田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大力推广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中利用畜禽粪便做肥料,使农业生产形成自然、绿色、有机模式,既减少粪便的污染,又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方案
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方案第1章引言 (3)1.1 生态循环农业的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3)1.2.1 国内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3)1.2.2 国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4)第2章农业生态循环系统的理论基础 (4)2.1 生态学原理 (4)2.1.1 物种多样性 (4)2.1.2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2.1.3 生态位 (4)2.1.4 生态演替 (5)2.1.5 生态平衡 (5)2.2 循环经济理论 (5)2.2.1 减量化 (5)2.2.2 再利用 (5)2.2.3 资源化 (5)2.2.4 无害化 (5)2.3 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5)2.3.1 系统论 (5)2.3.2 系统工程 (6)第3章农业生态循环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 (6)3.1 设计原则 (6)3.1.1 整体性原则 (6)3.1.2 循环再生原则 (6)3.1.3 生物多样性原则 (6)3.1.4 适应性原则 (6)3.1.5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原则 (6)3.2 设计方法 (6)3.2.1 生态系统结构优化 (6)3.2.2 生产过程优化 (7)3.2.3 循环利用技术集成 (7)3.2.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7)3.2.5 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 (7)3.3 农业生态循环系统的评价方法 (7)3.3.1 生态效益评价 (7)3.3.2 经济效益评价 (7)3.3.3 社会效益评价 (7)3.3.4 综合评价 (7)第4章农田生态循环系统 (7)4.1 作物轮作与间作 (8)4.1.1 轮作原则与模式 (8)4.2 土壤管理与保护 (8)4.2.1 土壤侵蚀防治 (8)4.2.2 土壤肥力提升 (8)4.3 水肥一体化技术 (9)4.3.1 水肥一体化原理 (9)4.3.2 水肥一体化应用 (9)4.4 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 (9)4.4.1 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 (9)4.4.2 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9)第5章畜禽养殖生态循环系统 (9)5.1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 (9)5.2 粪污资源化利用 (9)5.3 生态养殖模式 (10)5.4 畜禽养殖环境控制 (10)第6章农林复合生态循环系统 (10)6.1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 (10)6.2 农林间作模式 (10)6.3 生态防护林建设 (10)6.4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1)第7章水产养殖生态循环系统 (11)7.1 水产养殖模式与设施 (11)7.1.1 养殖模式 (11)7.1.2 养殖设施 (11)7.2 水质调控技术 (11)7.2.1 水质监测 (11)7.2.2 水质调控方法 (11)7.3 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11)7.3.1 废弃物来源与特点 (11)7.3.2 废弃物处理技术 (11)7.3.3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7.4 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2)7.4.1 水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7.4.2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 (12)7.4.3 生态养殖模式推广与应用 (12)第8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8.1 农业废弃物分类与特性 (12)8.1.1 作物秸秆 (12)8.1.2 畜禽粪便 (12)8.1.3 农膜 (12)8.1.4 农药包装 (12)8.2 堆肥化处理技术 (13)8.2.1 资源化利用 (13)8.2.2 环境保护 (13)8.3 沼气发酵技术 (13)8.3.1 能源化利用 (13)8.3.2 环境保护 (13)8.3.3 提高经济效益 (13)8.4 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 (13)8.4.1 提高能源利用率 (13)8.4.2 减少环境污染 (13)8.4.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3)第9章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构建 (13)9.1 产业链设计原则与模式 (14)9.2 产业链关键环节分析 (14)9.3 产业链组织与管理 (14)9.4 产业链经济效益与风险评估 (15)第10章生态循环农业政策与推广 (15)10.1 政策体系与政策工具 (15)10.2 技术推广与培训 (15)10.3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 (16)10.4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前景与展望 (16)第1章引言1.1 生态循环农业的背景与意义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
12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12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农业的理念,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减少环境影响,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12种不同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最常见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之一、它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天然农药,以及避免使用化学物质和转基因技术来种植作物。
这种模式能够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对土壤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2.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这种模式强调农田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力。
农田可以为水净化、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提供服务,从而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3.农、林、草、畜一体化:这种模式将农业与林业、草地和畜牧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种植树木、草地和饲养家畜,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并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4.种养结合:种养结合是将农业和畜牧业结合在一起的模式。
农田可以种植饲料作物,提供畜牧业所需的饲料。
畜牧业的粪便可以用作农田的有机肥料,循环利用农田和畜牧业的资源。
5.鱼农结合:这种模式将农业与养殖结合在一起。
鱼类的废物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而植物能够净化鱼塘中的水质。
这种循环可以提高农业和养殖的生产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6.水稻-鱼-牲畜一体化:这种模式将水稻种植、鱼类养殖和牲畜饲养结合在一起。
水稻种植提供了饲料和庇护所,而鱼类和牲畜提供了肥料和劳动力。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
7.循环农业园:循环农业园通过将不同的农业系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循环利用资源的系统。
这种园区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8.水-肥-养一体化:这种模式将水资源、有机肥料和养殖结合在一起。
农田可以利用养殖产生的污水和废物来灌溉和施肥,而肥料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
9.养殖粪便生物发酵:这种模式利用微生物对养殖粪便进行发酵,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
这种循环减少了养殖污染的风险,并为农业提供了可再生能源。
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生态循环农业项目随着全球环境持续恶化和农业生产面临的各种问题,生态循环农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它是指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循环利用资源,使农业生产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提高农民的收入,还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生态循环农业的概念生态循环农业是指以生态学为基础,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自然生物链与经济生物链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具有四个显著特点:资源循环、生态保护、高产稳产、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的意义1.保护环境,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在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中,通过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农业面源污染物等,减少污染和浪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让传统农业变成更加环保的农业,实现农情生态化、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和农产品健康可追溯发展。
2.提高农产品质量,抨击农产品的问题。
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注重绿色环保、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等观念,通过多种生态循环技术,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综合效益。
3.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土地荒废,改善农村经济条件,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协助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进行合理开发。
三、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的故事在中国,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以下是一个具体案例,可以更好地展现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的意义和优势。
1、昌平区智慧农业园昌平区智慧农业园。
图片来源:网络昌平区智慧农业园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常外北部山区,园区内有草本花卉种植、沙生水果种植、中药材种植、慢食肉火锅等众多项目。
这个园区采用了高标准的有机化种植技术,严格控制土壤和水源污染,从而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昌平区智慧农业园还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将农业废弃物和污染物通过有机转化处理成有机肥,并且采用灌溉停水等方案,减少了园区的水资源消耗。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思考
现代农业当代农村财经2018年第5期生态循环农业是以农副产品多级闭合循环利用的现代型农业,是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是以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是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高效型农业。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扎实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一、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意义生态循环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按照循环模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增收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
(一)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
发展现代农业同样要切实遵循并贯彻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尤其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全面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成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需要。
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
农业发展领域也存在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变化的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紧迫。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追求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解之题和重要方向。
(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补上农村这块“短板”,抓好农民增收这个关键。
促进农民增收途径很多,既要在农业外做好促进农民转移,扩大就业创业增收,更要在农业内部做好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益增收。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可以减少投入,实现降本增摘要:生态循环农业是以农副产品多级闭合循环利用的现代型农业,是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是以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是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高效型农业。
什么是生态循环农业
什么是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循环为核心理念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通过优化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外部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的本质是将农业生产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实现农田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废物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再利用。
生态循环农业注重传统农业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性,倡导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益的生产模式,致力于保护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循环农业的基本原则包括:1.循环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转化和深度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农田资源,实现农田内的物质循环。
2.动态平衡原则:通过质量平衡和物质循环的调节,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防止疏失和紊乱。
3.多样性原则:推崇多种作物间的轮作和间作,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4.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为首要目标,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措施包括:1.有机肥料的应用:通过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减少对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增强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2.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农田废弃物(如秸秆、蔗渣等)进行处理和转化,制成有机肥料或进行能源利用。
3.水循环利用:采取雨水收集、水体净化和废水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4.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推广种植多种作物和采取生态防治措施,保护和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作物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5.农田生态系统修复:采取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和生态工程等措施,修复受损的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证明,它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显著优势。
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循环农业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减少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降低环境风险。
同时,生态循环农业注重农产品的高品质,符合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施方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因此,生态循环农业成为了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循环农业是指在生态系统内,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和能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是建立生态循环系统,包括有机肥料、生物防治、农田水利、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建立生态循环系统生态循环系统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其建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有机肥料: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
2.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代替化学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3.农田水利: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农业废弃物处理:将农业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如制成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推广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智能化农业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农民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四、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鼓励农民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需要加强生态循环系统建设,推广科技创新,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宣传教育,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趋势
生态循环农业在未来将朝着规模化、科技化、优质化、现代化和国家化的趋势发展,对农 业的生产方式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规模化
• 农场化是规模化的有效 形式。未来循环农业的 农场化经营方式是必然 趋势,将推动我国整个 农业生产方式走向规模 化
科技化
• 循环农业科技化的更高 形式是实现循环农业生 产的工厂化、精准化、 智能化
“绿岛模式”内涵:在形态上表现为以生态农业旅游区为载体的循环农业生产基地,是一种资源节 约型农业企业模式,属于先进的现代农业企业模式之一
采用循环经济理念 建立循环生产系统 • 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建立循 环生产系统,通过循环利用 资源这种高效的资源利用方 式,追求高经济效益和高就 业率、低资源消耗和低环境 污染的企业生产方式,从而 转变传统落后的“大量生产、
大型项目,总占地面积3300亩。
以生态农业为轴心,将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有机农业技术 开发、农产品加工、销售、餐饮住宿、旅游会议等餐饮住宿、旅 游会议等产业构建成为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资源的完善的
循环经济产业系统,成为一个环保、高效、和谐的经济生态园区。
• 包括大田种植区、蔬菜种植区、苗木花卉种植区、养殖区、休闲 旅游服务区等功能区。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初级的循环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基木特点:一是很少有 废弃物,二是产生的废弃物以农家肥的方式再次被利用,这是在经济产出和人类需求都处
在低级阶段的低层次循猪-沼-菜
猪-沼-果 (鱼)
鱼-桑-鸡
鸡-猪-鱼
生态循环农业案例——蟹岛模式
蟹岛建立起的产业、物质、能源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大系统,强调系统组分之间的相互 作用
• • 依托高科技、无污染的有机农业,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 蟹岛的支柱产业。 蟹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的农产品及时供应度假区 餐厅和各种娱乐场所,突出了产品绿色、安全、无污染 的特点,保证了食物的新鲜,能有效满足游客对健康食 品的消费需求,并营造了一个田园风光式的绿色生态环 境,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度假。 • 同时,蟹岛旅游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形成一 个以园养店、以店促园、农游结合的“前店后园”经营 模式。
优质化
• 循环农业采用一整套清 洁生产技术,减少各种 化学制品(花费、农药、 添加剂、防腐剂等)的 使用,极大提高农产品 质量
现代化
• 循环农业是集低碳、绿 色、集约、高效、优质 等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农 业模式,需要做到规范 化、产业化、集约化、 多样化
国际化
• 农业国际化已不可逆转, 未来循环农业将在先进 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与 国际合作研发,实现互 利互惠,合作共赢
农产品加工系统
蟹岛生态系统
THANKS
生态循环农业案例——绿岛模式
公司通过先后实施“果林开发”战略、“种养结合”战略和“旅游带动战略”,经历了“绿岛名、 优、稀水果产业基地”、“绿岛猪一召,果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绿岛循环农业生产基地”三个
阶段的发展,形成了“绿岛模式”
“三步走”战略
旅游带动战略
• 依托企业的生态果园环境优势,
种养结合战略
大量浪费、大量废弃”的企
业生产方式
大,实现企业螺旋式地循环
上升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案例——蟹岛模式
北京蟹岛是以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有机食品为本,以旅游度假为载体,集种植养殖、生物能源、 田园观光于一体的绿色环保休闲观光度假项目
项目概况
• • 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是一个集生态农业与旅游度假为一体的
生态循环农业
农业发展趋势
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规模化、生态化、设施 化、自控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必由选择之一
分散经营
传统农业
自然式农 业
机械化农 业
生产组织 与服务农 业
规模化
生态农业
设施化农 业
电脑自控 化农业
专业化农 业
农业发展趋势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农 业生产方式
特点:
减量化
• 减少进入生产消 费过程的物质量, 节约资源使用,
再利用
• 提高产品和服务 利用效率,减少 一次性用品污染
再循环
• 物品完成使用功 能后能够重新编 程再生资源
减少污染物的排
2015.1农业部:全国农业工 作会议
提出: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 标任务,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并将其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农业 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2016.1《国家农业可持续发
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合理确定产业发展适度规模,发展循环农业,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推进。
鸡-猪-牛
种-养-加
鸡-猪
以上几种方式最终都要形成以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 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
生态循环农业案例——绿岛模式
潮州市绿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构建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循环农业生产系统“绿 岛模式”
经过多年开拓探索,项目已成为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集主题公园、 休闲娱乐、特色酒店、商务会展、养生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一站 式主题旅游度假胜地,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 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点”称号。
生态循环农业案例——蟹岛模式
将种植业系统、养殖业系统、旅游业系统、农产品加工业系统以一种较为和谐的方式联系起来,形 成了生物一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把三大循环经济原则运用其中,提高了生态环境的利用率
种植业系统与旅
• 采用“前店后院”式的经营格局从两个方面建
游系统相互循环
种植业系统内部 循环
立农业和旅游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步配套良种果苗繁育基地。向基
地和周边果农批量提供供应优质 果苗,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生态循环农业案例——绿岛模式
“绿岛模式”循环系统:构建多个生产循环,使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作多种循回运动,以“减量化、 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低消耗、低污染、高质量、高效益”的生产方式
循环模型图
生态循环农业案例——绿岛模式
• 把现代立体农业带入物质生产中,建立种植业 与养殖业相结合,加工增值的循环方式 • 养殖场养殖猪牛羊、鸡鸭鱼等多种家禽家畜,
养殖业系统循环
给度假村提供肉禽蛋奶的同时也进行规模化深 加工生产,其粪便也为沼气池提供原料。 • 大力发展可持续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为度假 村提供原料,同时也创建蟹岛牌有机食品品牌。
• 在完成水果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 设后,马上调整企业发展重点, 以集约化生产、封闭式管理、制 度化防疫、循环化利用的理念建 设东方种猪场,建立“绿岛猪一 召,果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培 育企业新增长点。
建设绿岛山庄旅游区,构建以旅 游为龙头的循环农业生产基地, 在此培育企业新增长点。
果林开发战略
• 建立“绿岛名、优、稀水果产业 基地”,引进橄榄、荔枝、龙眼 及各种时令水果的优良品种,同
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加快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
生态循环农业的定义
生态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定义:
• 生态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
•
•
即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经营企业 • 企业综合经营的目的在于有 效地构建各种复合资源循环 链,通过多个回路的资源循 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以减少资源的投入,从生产 源头上实现节约生产
以农立业 • 绿岛模式是基于循环经济理 念构建的以旅游业为龙头的 循环农业生产系统。
不断创新 • 不断居安思危,创新发展观 念和思路,寻求新的发展机 遇和平台;不断地审时度势 调整发展战略,寻找企业的 新增长点;不断地谋求企业 与区域、企业与员工发展共 赢,一步一个台阶地发展壮
2016.9农业部:《关于农业
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
提出2017年-2020年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300个左右,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
项目指引(2017-2020年)》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2016.10《全国农业现代化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