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贵州省统计公报
2008年贵州省金融运行报告

2008年贵州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08年,贵州省在百年不遇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等重大挑战和考验下,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根本要务,采取有效措施,奋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实现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发展呈现投资先抑后扬、消费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运行质量有所提高的良好势头。
全省金融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运行态势,经营效益稳步提高,经营质量逐步改善。
银行业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信贷投放更加均衡,信贷结构逐步优化,对经济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加大。
证券业发展放缓,上市公司稳健经营。
保险市场有所扩大,风险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金融市场发展较快,融资结构继续调整。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
2009年,在中央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条件下,贵州省将抢抓机遇,加大投资规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目 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1)(一)银行业稳健发展,货币信贷总体运行平稳 (1)(二) 上市公司稳健经营,证券经营效益有所下滑 (3)(三)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风险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3)(四)金融市场交易活跃 (4)(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 (4)二、经济运行情况 (5)(一)三大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5)(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 (6)(三)物价水平高位回落 (6)(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支出以保民生为重点 (7)(五)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7)(六)重点行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 (7)三、预测和展望 (9)附录: (10)(一)贵州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0)(二)贵州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1)专 栏专栏 1:金融助力雪凝灾后经济恢复 (2)专栏 2:“贵州模式”创新住房保障机制 (8)表表 1 2008年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1)表 2 2008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情况表 (2)表 3 2008年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3)表 4 2008年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3)表 5 2008年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3)表 6 2008年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 (4)表 7 2008年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4)表 8 2008年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4)图图 1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1)图 2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1)图 3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2)图 4 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3)图 5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5)图 6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5)图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5)图 8 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6)图 9 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6)图 10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6)图 11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7)图 12 财政收支状况 (7)图 13 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8)图 14 主要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动趋势 (8)一、金融运行情况2008年,贵州省银行业保持稳健发展,货币信贷运行平稳;证券业发展放缓;保险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金融市场交投活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
2008年中国各省GDP排名(最新)含港澳台

2008年中国各省GDP排名(最新)含港澳台:1 广东 35696亿元2 山东 31072.1亿元3 江苏 31000 亿元台湾 3932亿美元4 浙江 21486.9亿元5 河南 18200亿元6 河北 16188.6亿元香港 2238 亿美元7 上海 13698.15亿元8 辽宁 13461.6亿元9 四川 12506.3亿元10 湖北 11330.38亿元11 湖南 11156.64亿元12 福建 10863亿元13 北京 10488亿元14 安徽 8874.2亿元15 黑龙江 785616 内蒙古 7600万亿17 广西 7171.58亿元18 山西 700019 山西 6851.32亿元20 吉林 6424亿元21 江西 6480亿元22 天津 6354.38亿元23 云南 5700.1亿元24 重庆 5098亿元25 新疆 4203.41亿元26 贵州 335027 甘肃 310028 海南 1466亿元澳门 192亿美元29 宁夏 1070亿元30 青海 960亿元31 西藏 392最新2008年中国各省GDP排名以下数据均摘自网上最新发布得gdp数据名次 GDP(亿元)人均GDP(元) gdp增长率1 广东 35696 37588 10.1%2 山东 31072.1 33083 12.1%3 江苏 30024 330894 浙江 21486.9 42214 10.1%5 河南 18200 18322 12%6 河北 16188.6 19588 10.1%7 上海 13698.15 73124 9.7%8 辽宁 13461.6 24945 13.1%9 四川 12506.3 11008 9.5%10 湖北 11330.38 18786 13.4%11 湖南 11156.64 17521 12.8%12 福建 10863 30255 13%13 北京 10488 63029 9%14 安徽 8874.2 14249 12.7%15 黑龙江 7881 1876316 内蒙古 7600 2612817 广西 7171. 58 14786 12.8%18 山西 7028 21103 10%19 陕西 6812 18386 15%20 江西 6480 14727 12.6%21 吉林 6400 1812622 天津 6354.38 53175 16.5%23 云南 5700.1 12809 11%24 重庆 5098 16014 14.3%25 新疆 4203.41 17616 11.0%26 甘肃 3100 11961 10%27 贵州 3025 7264 (大约)28 海南 1121 1336129 宁夏 1070 1754030 青海 960 18940 12.5%31 西藏 392 13754。
2008年贵州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2008年贵州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无
【期刊名称】《贵州统计》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2008年,贵州共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8个,比上年减少2个;营业面积82.64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3.96万平方米,下降了14.5%;实现成交额277.24亿元,比上年增加39.55亿元,增长16.6%。
交易市场共有摊位18435个,比上年增加702个,增长4%。
摊位出租率达到93.3%,在出租摊位中,个体户承租摊位占了97.9%。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3
【相关文献】
1.我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拉动内需功不可没 [J], 朱艳阳
2.浙江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近况 [J], 边红霞
3.杭州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情况简析 [J], 刘海
4.2008年贵州省村建设基本情况 [J], 无
5.中国商业联合会、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发布2002年度商品交易市场统计信息我国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已达以3258个,成交额近2万亿元 [J], 曹进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省2008年各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位次统计

53 88 87 52 33 50 39 27 67 47 82 54 26 73 43 63 46 61 48 77 68 70 72 71 64 78 69 59 21 31 44 35 28 37 45 41 38 29 32 39
贵州省2008年各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 入及位次统计 县(市.区)名称 南明区云岩区 花溪区 乌当区 白云区 小河区 开阳县 息烽县 修文县 清镇市 钟山区 六枝特区 水城县 盘县 红花岗区 汇川区 遵义县 桐梓县 绥阳县 正安县 ※道真县 ※务川县 凤冈县 湄潭县 余庆县 习水县 赤水市 仁怀市 西秀区 平坝县 普定县 ※镇宁县 ※关岭县 ※紫云县 铜仁市 江口县 ※玉屏县 石阡县 思南县 ※印江县 德江县 ※沿河县 ※松桃县 万山特区 兴义市 兴仁县 普安县 晴隆县
位次 2 1 6 5 4 3 10 14 12 9 24 51 49 36 8 7 11 23 15 65 80 83 34 18 13 57 19 16 17 30 55 56 62 60 22 74 25 58 81 66 84 79 76 85 20 42 75 86
贞丰县 望谟县 册亨县 安龙县 毕节市 大方县 黔西县 金沙县 织金县 纳雍县 ※威宁县 赫章县 凯里市 黄平县 施秉县 三穗县 镇远县 岑巩县 天柱县 锦屏县 剑河县 台江县 黎平县 榕江县 从江县 雷山县 麻江县 丹寨县 都匀市 福泉市 荔波县 贵定县 瓮安县 独山县 平塘县 罗甸县 长顺县 龙里县 惠水县 ※三都县 摘编自《贵州统计年鉴2009》
2518 1945 2020 2523 2884 2530 2641 3170 2380 2564 2224 2498 3179 2344 2622 2428 2596 2435 2551 2268 2378 2365 2347 2350 2425 2257 2377 2448 3570 2922 2618 2848 3015 2676 2602 2636 2652 3005 2890 2641
贵州: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共录新生110915名

经过50天紧张⽽有序的⼯作,2008年贵州省普通⾼校招⽣录取⼯作已顺利结束,全国在我省招⽣的1159所普通⾼等院校均完成了招⽣任务。
据统计,全省24.2万考⽣中,共录取考⽣110915⼈,其中,提前批院校录取考⽣8984⼈,⼀本院校录取考⽣13578⼈,⼆本院校录取考⽣31087⼈,三本院校录取考⽣12172⼈,⾼职(专科)院校录取考⽣42241⼈,中职单报⾼职批院校录取考⽣2853⼈;录取理⼯类考⽣63996⼈,⽂史类考⽣36586⼈,体育类考⽣1802⼈,艺术类考⽣5678⼈,中职单报⾼职类考⽣2853⼈。
努⼒扩⼤招⽣资源是今年我省普通⾼校招⽣⼯作的突出特点。
年初,在教育部的⼤⼒⽀持和积极协调下,在省招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我省教育、招⽣部门积极努⼒争取省外⾼校招⽣计划。
省外各⾼校从贵州建设事业的发展出发,从对我省考⽣的关爱出发,给予⼤⼒⽀持和帮助,今年在我省增加了招⽣计划8417⼈,其中⼆本以上增加7896⼈。
同时,充分挖掘省内⾼校办学潜⼒,今年省内⾼校增加了招⽣计划6269⼈,其中⼆本以上增加1005⼈。
在此基础上,录取⼯作期间,我省⼜尽可能为考⽣开辟升学途径,积极争取省内外各批次⾼校再增加在我省的招⽣计划。
各⾼校积极响应,在计划有限的情况下,⼜不断增加了在我省的招⽣计划。
其中特别突出的是社会和考⽣对三本院校有了进⼀步认识,⼴⼤考⽣报考踊跃。
尤其省内三本院校的⽣源多、质量好,招⽣计划在原7986⼈的基础上,⼜增加了招⽣2228⼈。
在今年招⽣录取过程中,我省认真贯彻教育部和省招委、省教育厅的各项规定,紧紧围绕阳光招⽣、公平招⽣、廉洁招⽣、满意招⽣为重点,强化管理,规范操作,严格执⾏教育部录取⼯作⽂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录取规则,严格遵守录取⼯作管理规定,严格执⾏录取⼯作规则和程序,严格执⾏国家招⽣计划,严格执⾏调档⽐例和录取控制分数线,认真做好录取⼯作。
进⼀步加⼤信息公开⼒度,畅通信息公开渠道,第⼀时间在省招⽣考试中⼼站和省内各⼤报纸上公布考⽣成绩、考⽣排位情况和各批次第⼀志愿院校⽣源情况。
贵州省2008高考理工类分数段统计表

20.29 463 35277 26.591 443 444 44117 33.255 423 456 53308 40.183 403 482 62676 47.245 383 482 72227 54.444 363 479 81782 61.646 343 461 90850 68.482 323 432 99648 75.114 303 400 81.09 283 319 86.432 263 239 90.736 243 185
20.936 461 471 36171 27.265 441 455 45007 33.926 421 469 54228 40.877 401 509 63610 47.949 381 471 73199 55.177 361 463 82707 62.344 341 449 91783 69.185 321 444 100477 75.739 301 381 108318 81.649 281 297 115271 86.89 261 234 120878 91.117 241 206
21.57 459 432 36994 27.886 439 438 45882 34.585 419 445 55187 41.599 399 479 64571 48.673 379 490 74175 55.912 359 479 83650 63.055 339 444 92677 69.859 319 430 101318 76.372 299 386 109121 82.254 279 314 115882 87.351 259 267 121409 91.517 239 162
累计% 各段分数 各段人数 累计人数 累计% 各段分数 各段人数 累计人数 累计% 各段分数 各段人数 累计人数 累计% 各段分数 各段人数 累计人数 累计% 各段分数 各段人数 累计人数 累计% 各段分数 各段人数 累计人数 累计% 各段分数 各段人数 累计人数 累计% 各段分数 各段人数 累计人数 累计% 各段分数 各段人数 累计% 各段分数 各段人数 累计% 各段分数 各段人数 累计% 各段分数 各段人数
贵州省2008年各县(市.区)人均生产总值及位次统计

人均生产总值 22476 30153 16653 25936 28310 29249 13625 17663 12582 15401 28956 6104 6282 13498 23542 22540 9922 6187 5073 3464 4293 3715 4504 4919 8337 6004 10347 21315 8225 9388 5729 5340 4971 3669 12173 5240 15169 4370 4630 4842 5283 4320 5069 9110 13978 5732 5336
73 36 88 87 38 34 63 37 27 68 32 80 78 14 85 35 61 31 53 54 57 77 60 83 76 71 79 65 69 20 18 33 25 43 64 70 49 52 22 46 81
贵州省2008年各县(市.区)人均生产总值 及位次统计 单位:元 县(市.区)名称 南明区 云岩区 花溪区 乌当区 白云区 小河区 开阳县 息烽县 修文县 清镇市 钟山区 六枝特区 水城县 盘县 红花岗区 汇川区 遵义县 桐梓县 绥阳县 正安县 ※道真县 ※务川县 凤冈县 湄潭县 余庆县 习水县 赤水市 仁怀市 西秀区 平坝县 普定县 ※镇宁县 ※关岭县 ※紫云县 铜仁市 江口县 ※玉屏县 石阡县 思南县 ※印江县 德江县 ※沿河县 ※松桃县 万山特区 兴义市 兴仁县 普安县
位次 8 1 11 5 4 2 16 10 19 12 3 41 39 17 6 7 24 40 55 86 75 82 67 59 29 42 23 9 30 26 45 47 58 84 21 51 13 72 66 贞丰县 望谟县 册亨县 安龙县 毕节市 大方县 黔西县 金沙县 织金县 纳雍县 ※威宁县 赫章县 凯里市 黄平县 施秉县 三穗县 镇远县 岑巩县 天柱县 锦屏县 剑河县 台江县 黎平县 榕江县 从江县 雷山县 麻江县 丹寨县 都匀市 福泉市 荔波县 贵定县 瓮安县 独山县 平塘县 罗甸县 长顺县 龙里县 惠水县 ※三都县 注: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半年人 口计算。 摘编自《贵州统计年鉴2009》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表15 2008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实际增长8.4%。
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3.7%,城镇居民家庭为37.9%。
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4007万人。
贵州省2008年各县(市.区)年末常住人口主要指标统计

61 46 64 73 34 1 5 8 21 6 10 3 16 35 53 84 80 69 76 43 75 72 87 29 55 60 85 77 83 28 58 81 65 31 49 62 52 71 79 36 56
位次 13 9 42 2 19 42 4 20 27 24 59 38 41 33 67 17 68 22 7 48 39 46 51 54 50 74 86 45 15 39 32 23 14 88 11 30 63
晴隆县 贞丰县 望谟县 册亨县 安龙县 毕节市 大方县 黔西县 金沙县 织金县 纳雍县 ※威宁县 赫章县 凯里市 黄平县 施秉县 三穗县 镇远县 岑巩县 天柱县 锦屏县 剑河县 台江县 黎平县 榕江县 从江县 雷山县 麻江县 丹寨县 都匀市 福泉市 荔波县 贵定县 瓮安县 独山县 平塘县 罗甸县 长顺县 龙里县 惠水县 ※三都县 摘编自《贵州统计年鉴2009》
常住半年总人口 71.62 79.17 35.71 30.12 19.94 15.17 41.14 23.48 27.78 49.73 49.93 61.09 73.09 114.06 60.69 38.08 107.14 59.93 47.51 52.55 29.92 40.50 38.77 42.97 26.30 61.78 26.06 54.42 82.42 34.54 39.80 34.83 32.48 32.34 33.07 21.44 13.50 35.15 63.09 39.80 44.40 54.09 63.13 5.26 73.66 45.91 28.47
对200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

对200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姓名:王宏杰学号:2008032220(一)背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经济危机,并波极到了世界范围内,中国的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倒退,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
为此,在这一特殊环境下,本文将分析200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根据查找的各项经济指标,运用马克威分析软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此来找出经济指标间的关系,主成分因子,根据给出的经济指标对各地区进行分类。
(二)数据来源及解释表一中的数据来源:htt p://www.stat s.g /tj sj/n dsj/2009/indexch.htm数据解释:本文选取了六项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分别为:人均G DP,财政收入,年末总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其中人均GD P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以某地区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现价)除以同时期平均人口所得出的结果。
财政收入为国家通过财政渠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筹集起来的各项收入的总称固定资产投资为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居民消费水平为国内一定时期内的居民支付所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程度水平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新闻出版业、邮政业和其他服务业等,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和社会集团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之总量。
(三)目的人均GD P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经济指标,本文通过使用马克威软件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来分析年末总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人均G DP间的关系,找出影响人均GD P的经济指标,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实践。
在经济危机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将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
2008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发布部门】贵阳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08
【实施日期】20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2008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贵阳市统计局)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努力克服百年难遇的雪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21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380.95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382.89亿元,增长15.0%。
三次产业结构为5.8:47.0:47.2,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2个百分
点。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20638元,比上年增长12.6%。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7.0%。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8.1%。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1.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6%。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6.3%。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6%。
表1: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努力克服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3%。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9%。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1%。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7.1%,二手住宅价格上涨6.2%;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4%。
表1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946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178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3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
全年税收收入57862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年增加8413亿元,增长17.0%。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67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6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76万公顷,减少1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71万公顷,增加139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3万公顷,增加13万公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2009年2月26日)2008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严重雪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困难,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为333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47.85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08.71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76.84亿元,增长12.9%。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4%、42.3%和41.3%,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分别上升0.1个和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8824元。
二、农业种植业保持较快发展。
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304.70亿元,比上年增长6.2%。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增长。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91.96万公顷(4379.36万亩),比上年增长3.5%;烤烟种植面积19.48万公顷(292.16万亩),增长9.8%;油料种植面积45.52万公顷(682.73万亩),增长5.1%;蔬菜种植面积55.83万公顷(837.44万亩),增长5.8%。
年末,果园面积13.33万公顷(199.92万亩),比上年增长7.0%;茶园面积10.52万公顷(157.76万亩),增长46.5%。
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158万吨,比上年增长5.2%。
烤烟、茶叶、花生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表1 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林业稳步发展。
全年林业实现增加值21.00亿元,比上年增长4.4%。
油茶籽、山核桃、生漆、小杂竹等主要林产品增长较快。
表2 2008年林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吨畜牧业继续增长。
全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194.47亿元,比上年增长6.9%。
主要牲畜出栏头数继续增长,肉类总产量达到161.46万吨,比上年增长7.2%。
表3 2008年主要畜产品产量渔业保持增长。
全年水产品产量7.8万吨,比上年增长1.6%。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
全省水利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建成了一批“三小”水利工程项目,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19万公顷(107.88万亩)。
在国家扶持政策引导下,农业装备水平继续提高,新增地电装机3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7.5%;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37.43万千瓦,增长8.9%。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保持增长。
全年工业增加值为1242.56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051.26亿元,增长10.1%。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302.25亿元,增长14.0%;重工业增加值749.01亿元,增长8.4%。
煤炭、饮料、烟草、医药和电力五个行业分别比上年增长39.6%、24%、12.5%、8.8%和 4.6%,合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07.5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7.8%。
受市场变化影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现负增长。
表4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煤炭、磷矿石、白酒、氧化铝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受雪凝灾害和市场需求变化影响,全省发电量仍达到1192.08亿千瓦小时,增长1.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4%。
表5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3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164.07亿元,下降7.6%。
中小工业企业发展速度快于工业总体水平。
全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3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1629.11亿元,增长23.9%;利润总额72.74亿元,增长1.8%;应缴税金总额100.22亿元,增长22.5%。
工业非公有经济稳步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388.32亿元,比上年增长6.2%;主营业务收入为103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利润总额52.49亿元,增长13.7%;应缴税金总额62.49亿元,增长20.2%。
建筑业平稳发展。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6.15亿元,比上年增长3.4%。
具有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41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0%;竣工房屋面积1120万平方米,下降7.0%;实现利润总额5.58亿元,增长36.8%;税金总额17.13亿元,增长28.0%。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8.3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
表6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贵广快速铁路开工建设,贵阳至昆明、成都、重庆、长沙、南宁五条快速铁路被正式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已启动前期工作。
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贵州段基本建成,六沾、黄织铁路建设加快推进。
建成通乡油路2000公里、通村公路1.33万公里,新增88个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1000个建制村通公路。
六盘水、毕节、遵义支线机场和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获国家批准立项,开工建设了一批“滋黔”一期工程项目。
治理病险水库150座。
新增解决22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
以“西电东送”项目为重点的能源建设继续加强。
全年电力建设投资达到257.15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新增364万千瓦,黔电送粤“五交两直”大通道全面建成。
建成投产和开工建设了一批大中型煤矿,全年完成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96.71亿元,比上年增长88.3%。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市场销售快速增长。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5%。
分地域看,城市(市、县)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91.7亿元,增长23.8%;农村(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3.15亿元,增长22.4%。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58.16亿元,增长31.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80.00亿元,增长19.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0.40亿元,增长37.9%。
表7 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单位:亿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7.6%。
八大类价格同比涨幅呈现“七涨一跌”格局。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7.3%,居住类价格上涨7.5%。
表8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12.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4%,涨幅分别高于上年7.4个、5.0个、5.4个和8.3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3.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3%。
其中,进口总额14.70亿美元,增长82.0%;出口总额19.01亿美元,增长29.7%。
表9 2008年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0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为3.11亿美元,增长572.3%;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10.08亿元,增长27.2%。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819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8%,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8150.69万人次,增长31.0%。
实现旅游总收入653.13亿元,增长27.5%,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收入643.82亿元,增长27.7%。
表10 2008年旅游业发展情况七、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
铁路、公路、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605.08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8%;完成旅客周转量347.25亿人公里,下降0.4%。
民航完成货邮吞吐量4.2万吨,比上年增长5.8%;完成旅客吞吐量432.4万人次,增长1.8%。
表11 2008年运输周转量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6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9%。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57.76亿元,增长26.3%;邮政业务总量10.42亿元,增长14.8%。
交换机总容量、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均大幅增长。
表12 2008年邮政通信发展情况八、财政和金融财政收支大幅增长。
全年财政总收入为67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9.53亿元,增长22.6%。
一般预算支出1048.57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较大。
表13 2008年财政收支情况单位:亿元注:一般预算收入即为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即为地方财政支出。
金融业稳健发展。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3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为4737.00亿元,比年初增加91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569.3亿元,比年初增加545.5亿元。
表14 2008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单位:亿元保险业快速发展。
全年商业保险保费收入为79.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5%。
表15 2008年保险业收付情况单位:亿元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
年末,股票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累计开户数分别为383982户和395户。
全年股票(含A股、B股、基金、债券等)交易额为1680.61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全年各级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投入达到226.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3%。
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4.06万所,比上年增加1300所。
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新招聘中小学教师1.5万名,其中特岗教师8578名,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达到39.08万人,比上年增长4.6%。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初中和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25元和75元。
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100%的成果继续得到巩固。
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7.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47.9%。
中等职业教育继续发展。
普通高等教育经过资源整合、体制改革,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1.8%。
成人教育作为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