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律公选课开设情况调查及改进策略分析
高校公选课教学现状及
高校公选课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公共选修课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一环。
但是,由于受到学科融合、教学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使公选课在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
因此,各高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认真剖析影响公选课教学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找出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的对策,使公选课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突出学生个性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公选课教学现状1. 公选课的任课教师水平不高据调查,大多数学校公选课的开设主要流程如下:教师自愿申报,经各系(部)、由教务处对开课教师资格及所开设课程内容进行审核,最后确定出每学期所要开设的课程。
由于各系(部)的教师没有给出公选课教学任务的硬性指标,缺乏激励机制,因此,公选课的开设大多仅凭借于开课教师的主观因素,缺乏课程开设的持续稳定性和取舍的科学依据。
开课的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低职称的教师,高职称教师、名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有部分任课教师是为了完成工作量而申请开课。
因此,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和对课程开设的目的认识不到位,就会产生备课不够充分、上课态度不够认真、对学生要求不严的现象,导致了部分开出的公选课程质量不高,学生评价欠佳。
2.选课的盲目性大高校学生对于公选课认识不足,加之公选课的选课方式是由学生自由选择,大多数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往往单凭个人爱好选课,存在较大盲目性。
笔者就此问题,曾面向学生做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3.2%的同学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
其余46.8%的同学都是为了“获得学分”而选择,其中21.4%的学生选择“学分高且容易通过的课程”,12.3%的学生选择“学分虽低但容易通过的课程”,还有13.1%的学生是在“没有其他课可选”的困境下而被迫无奈选择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公选课课程的深入认识和有效选择的能力,导致学生往往选那些学起来轻松。
考试易过的课程,而不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善性,从而使公选课的教学达不到优化知识结构的目的。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高校公共选修课是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选择修读的课程,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选修课设置存在问题,部分课程难以吸引学生参与。
选修课教学方式不合理,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
选修课学分认可问题也给学生带来困扰。
选修课质量评估不足,无法有效监督和提升教学质量。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高校应重新评估选修课设置,改善教学方式,加强学分认可管理,增加课程质量评估机制。
高校公共选修课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高校、公共选修课、问题、对策、教学方式、学分认可、质量评估、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公共选修课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公共选修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高校公共选修课设置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
一些选修课程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导致选修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下降。
选修课教学方式不合理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选修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选修课学分认可问题、选修课质量评估不足等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难题。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选修课的设置和教学方式,加强对选修课的评估和监管,提高选修课的质量和实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部分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问题概述选修课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在高校公共选修课设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学生和教育管理部门带来了一定困扰。
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设想
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设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宪法保证和执行法律法规的活力不断增强,法治思想也在不断深入人心,“尊法守法”的观念越来越重要。
高校作为社会主体,除了培养科研和教学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有国家民族意识,遵守宪法法律的公民。
然而,目前高校法制教育还存在许多主要问题,比如课程的选择性教学,内容的单一缺乏变化等。
首先,高校法制教育课程存在选择性教学的问题。
由于课程设置主要是以学习应用知识为目的,不太注重对法制理念的深入认识和贯彻,容易产生学术性和技巧性的学习,而忽视法治文化的培养。
其次,课程的内容缺乏变化。
由于课程的制定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既缺乏新的知识,也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发展能力。
针对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加大课程设置的力度,完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将法制理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法治文化培养融入课程设置体系。
其次,注重法治文化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国家民族意识,加强法律框架对学生的管理。
再次,通过实践的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果学生能参与法制文化活动,或者参加法治宣传活动,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用新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
例如,在传统的纸质教材中添加音频或视频资料,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可以在课堂上搭设讨论环节,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观点,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可以利用开放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发挥自主创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发展潜力。
总之,高校法制教育在当前社会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目前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和推动它的发展。
未来,必须不断完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加强法治文化的培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高等院校公选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高等院校公选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作者:郑燕如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19期摘要公选课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渠道。
通过阐述当前高校公选课的现状,并结合高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能够有助于改进公选课教学和管理。
本篇文章是根据我校在公选课教学管理所做的探索和实践,结合国内其他高校在公选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改进公选课管理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公选课现状对策教学管理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公选课,即公共选修课是培养综合素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又教育教学在科学素质方面的知识。
主要目的是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的技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及其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公共选修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充分利用各个学科的优势,开设多专业的公共选修课,例如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以及艺术类等领域。
自公共选修课实施以来,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高校公选课建设现状1.1 课程分类少,开设不均匀本文以广州的某医学院作为例子,学校大概有七千多名学生,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大概有88门次,其中自然科学类 13门次,社会科学类20门次,医药科学类41门次,人文艺术类 14 门次。
如果以每个学期每个学生选修 1~2 门计算,则大约需要开设120 门以上的选修课才能满足学生们选课的需求。
一方面是课少人多,另一方面则是课程种类不均匀,像上述高校的公选课中有将近一半是医药科学类的,相当于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人文艺术类的总和。
因此,这样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课程,更重要的是学生们不能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目的,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们选修不到热门的学科,而因为选课的人数太少直接导致冷门的课程的开讲次数减少甚至停开。
浅议我校公选课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议我校公选课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我校公选课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但目前存在课程质量参差不齐、选课难度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专业发展。
本文针对我校公选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完善公选课评价制度、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水平等措施。
预计通过这些改进,可以提升公选课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回顾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展望了未来我校公选课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更好地建设我校的公选课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公选课、现状、问题、对策、措施、效果、总结、展望、研究、背景、目的、分析、具体、预期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面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我校公选课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公选课的质量与效益。
通过对我校公选课的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公选课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落地实施,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公选课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学校公选课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可行的措施和策略。
我们也希望通过调研和分析,能够为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校公选课制度的完善和提升。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探讨公选课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 正文2.1 我校公选课现状分析我校目前的公选课设置较为丰富,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公选课的选课人数也较为稳定,大多数课程都能够达到一定的开班人数。
我校的公选课教师队伍也比较强大,有许多知名学者和专家担任公选课的授课教师,给学生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在公选课的课程设置方面,我校也比较注重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保持课程的新颖性和吸引力。
高校公选课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
【 e r s P biEet e o r s ecig uly v l t nS s m K y d 】 u l l i us Tah at E a a o yt wo c cv C e nQ i ui e
ta hng pr c s, wh c de a d t e e e s r ec i o es ih m n h n c say sr tg e i e c ng eor , i l dng r v d n te ie t n d utbl ui f r t tae i s n t a hi r f m ncu i p o i i g h dr c a s ia e g de o he
课 的首要 条 件 , 但是 当前高 校对 公共 选 修课 程教 学 的重视 程度 还 不够 。由于公选 课 授课 时 间多 为 晚上 或周末 ,因此 ,教 学管 理与 监督 的力 度 相对 于其 他 的教 学课 程小 ,难 以形成 整体 的 规范 , 公 共选 修课 程 教学 的重 要性 通 常容 易被 淡 化甚 至忽 略 。 这种 现象 主
・
中外教 育研 完 ・
21 0 0年 1 月 NO 1 1 .1
高校公选课教学 现状及改革策 略研究
刘惠媛
【 摘
大连大 学英语 学院
要 】高校公选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目前高校公选课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 引导,改 教 学质量 评价体 系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98 2 1 0 6 6 2( 00)1 — 0 9 2 1 0 3 —0
浅议我校公选课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议我校公选课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中国的高校中,公选课已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
公选课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部分,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校公选课的现状却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本文将就我校公选课现状进行浅议,并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我校公选课现状的问题1. 公选课设置单一目前,我校的公选课设置相对单一,大多数公选课都是一些传统的学科课程,例如英语、音乐、美术等,而缺乏一些现代、前沿性的课程,比如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
2. 公选课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公选课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导致一些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公选课深受学生欢迎,有的公选课却无人问津。
3. 学生选课自由度不高现阶段,我校的公选课设置还不够灵活,学生的选课自由度不高,只能根据学校的安排来选择公选课,很难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以上种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校公选课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改善。
二、对策研究1. 丰富公选课设置针对我校公选课设置单一的问题,可以继续丰富公选课的类型和内容。
可以引进一些新颖的、有特色的公选课,比如可以开设一些关于健康养生、心理健康、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课程,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也可以积极引进一些国外名校的公选课资源,与国外名校进行合作,将一些优质的公选课引进到我校,让学生可以在本校就能接触到国外一流的教学资源。
2. 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公选课的质量,可以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招聘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特长的老师来承担公选课的教学工作。
还可以加强公选课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以确保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不断更新公选课的教学内容,引进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公选课的吸引力。
3. 提高学生选课自由度为了提高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可以通过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大对公选课的管理力度,让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选课。
高校公选课现状调查及分析
75课程教材改革总第285期高校公选课现状调查及分析代 静摘要:高校公选课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展学生知识面为教学目标的重要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提高我校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是高校公选课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从公选课的数量、课程结构、师资结构等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调查和分析的结果上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高校公选课;调查现状;建议从表1可以看出,我校公选课开课总量不足,每学期公选课平均开课数量为56门,每学期选课人数为7119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人均可选课程不足一门,公选课开课数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按照我校公选课管理办法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须选一门公选课,毕业要求公选课最低学分为6个学分。
另外,我校公选课于2010年首次对2010级本科学生进行开设,随2011级、2012级本科生入校,公选课数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从表1可以看出,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公选课开课数量为48门,选课人数为4088人,平均每86名学生选一门课;到2012~2013学年第数,经管类学科占少数。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需同时选择人文类、理工类、经管类三个模块的公选课进行学习,不均匀的课程配比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可以得知,我校公选课课程结构不合理。
由统计结果可知,我校公选课以人文类学科和理工科类学科为主,经管类学科偏少。
理工类课程有较大部分专业性较强,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要求,与此同时也对选课的学生有要求,从而限制了选课的学生人数;而人文类的公选课对专业知识要求较低,与日常生活贴近,深受学生喜爱;经管类课程属实用技术课程,对学生日后就业有帮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3.26.037网络出版时间:2013-09-23 08:25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3776.G4.20130923.0825.037.html762013年第26期助,因此受到学生的欢迎。
高校公共选修课现况及解决对策论文
浅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现况及解决对策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是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目的所在。
从近几年各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公共选修课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但在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组织和课程重视程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公共选修课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课程设置方面首先,文理科课程开设数量差异大。
学校在开设公共选修课时,文理科课程开设数目不尽相同,侧重不同。
同时由于学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数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再加上冷门课程占据一定的比例,开设的热门课程不能满足需求,从而导致因为学生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出现随意选择或者选而不修现象。
其次,学校开设部分专业性较强或较为冷门的课程。
对于不是本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专业性较强的公共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又或者学校开设冷门课程,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以致于出现该课程选学的人数过少的现象。
再次,学校公共选修课开设时间过于集中。
学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开设时间特定在一周的某一天时间,较之专业课的开设时间过于集中,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不利于学生预习以及复习。
(二)课程管理方面首先,学校财政分配不均。
学校财政注重对专业课的投入而忽视公共选修课,致使部分需要教学器材的公共选修课极少或基本上得不到财政支持,既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学校选课资源紧张。
由于选课时间被限制在一定时间(通常是3-4天)范围内,学校各级学生同时开始选课,网络资源紧张,学生能做的只能是抓紧时间,很大程度上就不能及时或慎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如图1)图1再次,选课指导服务体制不完善。
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少,并且占42.7%的学生依据课程名称猜测选课,通过学校公开的课程信息获取信息的学生只25.9%。
(如图2)这对于学生选到合适的课有相当程度的不利影响。
图2(三)课程组织首先,班级规模过大,难以因材施教。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公共选修课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愈加突显。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整体素养,还可拓展视野,增强人文水平。
但是,公共选修课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公共选修课的问题,从开设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开设课程高校的公共选修课程应当是多样化、有趣味性、具备前瞻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但是,实际情况中大多的公共选修课程却存在枯燥、重复等问题。
首先,一些课程的名字和内容走向了创新,但实际教学内容却与专业课程高度重复,目的不明确;其次,某些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而且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创新性和实用性。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整体素质要求来开设相应的课程,注重规划课程的内涵,让公共课程与学生不同的专业课程相融合。
同时,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提高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让学生能够愉悦参与其中。
重视交叉学科,提供不同层次和难度的公共选修课,增加学生的学习选择空间。
二、教学内容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实际情况中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草草了事,教学内容单调,没有创新性。
此外,一些教师教学质量低下,课堂严重失控,学生在听课中不能收获实际的收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可以考虑采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重视教师驻校资格和表示标准。
组织整合认证的优秀教学资源,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教学模式。
高校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例如,通过合理说话的方式,尝试增强实用教育的性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三、考核方式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也存在不同的问题,例如考试与教学不匹配、考核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不符等情况。
这不仅影响到公共选修课程的实际效果,也给了学生不同的迷惑和困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合理设定考试和考核内容,建立全面客观的考核体系。
浅议我校公选课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议我校公选课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学校公选课制度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校也逐渐完善了公选课的设置和管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公选课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我校公选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校公选课制度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我校公选课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改善公选课的质量和供给,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了解我校公选课的设置和运行情况,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2. 分析学生对公选课的需求和期望,探究其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多样化课程的建议;3. 提出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如优化公选课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以期提升公选课的吸引力和实用性;4. 探讨对策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有力支持,以期确保改革落地并取得实质成效;5. 最终评估改革方案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公选课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公选课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公选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这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部门以及教师团队都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公选课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对公选课的对策实施和效果评估,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综合素质。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学校教育体系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的持续进步。
2. 正文2.1 公选课的现状分析公选课是高校教育中的一种特殊课程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外,提供更加全面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
浅析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公选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高校的公选课普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从学生上课、教师授课及教学管理三方面分析高效公选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对完善高效公选课建设提供参考。
高校公选课主要问题改进措施公选课是高等教育的一项特色工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创新能力。
公选课的开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迎合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更重要的是学科之间的交叉有利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
然后,尽管公选课的作用很大,各高校的公选课不可否认地仍存在很多问题,亟需实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
一、学生上课1.选课目的不明确,到课率低我校选修课设置较少,师资配备不足,上课以大班学习为主,使得很多学生学习选修课态度不够端正,仅将其当作“赚”学分的专用课程。
选课不以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为依据,而是根据课程是否容易通过,授课教师是否好说话,上课地点是否在自己喜欢教室以及是否和自己熟悉的人一起等原因选课,存在很大盲目性。
上课态度消极,不认真听讲、私下聊天、玩手机,严重扰乱课堂纪律,影响他人,更有甚者无故旷课,作业浑水摸鱼、蒙混过关。
解决此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配备师资队伍,尽量以小班授课;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度;设立严格考核制度,避免学生投机取巧;多元化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展配套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其创新意识。
2.大一、大二学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课,大三、大四学生选而不学我校选修课安排很不合理。
大一、大二学生时间很充裕,但可选公选课比较少,资源有限,导致学生选课紧张,每年有很多学生为选不到公选课而发愁,从而使学生在选课时没有机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为了机械的“赚”学分。
大三、大四学生可以优先选课,但却存在课程设计、实习、专业课学习等压力,无暇顾及选修课。
学校法律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分析与建议
学校法律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分析与建议法律是一门广泛而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诸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学校法律课程的设置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学校法律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合理性分析1. 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学校法律课程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们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通过学习法律课程,学生们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从而能够更好地遵守法律,增强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2.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法律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法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其学习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通过学习法律,学生们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
3. 增加社会适应能力法律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增加社会适应能力。
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主要体现之一,学习法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规则和法律制度。
通过学习法律,学生们能够逐步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4. 促进公民责任感的培养学校法律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白作为一名公民的责任。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感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合理性建议1. 定期开设法律课程学校应该将法律课程纳入正式的课程设置中,并定期开设。
通过将法律课程融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学生们能够更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并逐渐培养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研讨会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完全替代实践的重要性。
因此,学校法律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可以组织参观法庭、实地调研以及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法律实践,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建议
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建议高校法制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公民合法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就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法律课程设置过于片面,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全面。
教学内容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法律实践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法律知识。
同时,教学方法也存在问题,过于注重教师的讲解,缺乏互动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局限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要改善高校法制教育,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首先,校方应加强对法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实践经验。
这样可以保证教师在法制教育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践的教育内容和案例分析。
其次,需要改革法制教育的课程设置。
应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将法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同时,还应注重开设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的法律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和应用法律知识。
此外,还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和团队合作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我们还需要加强高校与社会法律机构的合作。
高校应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际案例分析。
通过与实际工作环境的接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法律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高校还可以举办法制教育讲座、法律研讨会等活动,邀请法律专家和实务人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案例。
这些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对法律实践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我们需要重视学生参与法制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法制教育中,学生的参与不应仅仅停留在被动听讲的层面上,而应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参与。
高校法制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法制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高校法制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进步和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法制教育在当下变得愈发重要。
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并制定对策。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单一化、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以及缺乏实践机会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深度。
影响高校法制教育的因素分析主要涉及到教育体制、师资培训、教学方法等方面。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高校法制教育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包括:多元化教育内容、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加实践机会等措施。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改革,才能实现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
提升高校法制教育的措施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真正做到全面推进,才能培养出更多具备法制素养的优秀人才。
2. 正文2.1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1. 法制教育内容单一:目前高校法制教育主要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但忽视了法律实践技能和法治思维的培养。
学生只是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2. 法制教育质量不高:部分高校开设的法制教育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教师水平和教学资源不足,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欠佳。
3. 法制教育缺乏实践环节:很多高校法制教育课程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学生缺乏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4. 法制教育与学科融合度不高:法制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融合,学生难以将法律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缺乏跨学科思维的能力。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内容单一、质量不高、缺乏实践环节和与学科融合度不高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面提升法制教育质量,注重实践和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跨学科能力。
2.2 影响高校法制教育的因素分析1. 教育体制因素:高校法制教育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包括法律、政策、制度等方面。
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改进建议
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改进建议高校法制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和法律思维的重要途径。
通过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并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法律风险规避和解决问题的准备。
本文将对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首先,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于增强法律意识。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而大学作为培养社会栋梁的摇篮,有义务向学生普及基本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通过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生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制度的构建以及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其次,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于培养法律素质。
现代社会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大学应该通过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
法律素质包括法律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文化的修养等。
通过系统的法制教育课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法律理论和实践,掌握基本的法律素养,提升法律能力。
第三,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于培养法律思维方式。
法学是一门积淀丰厚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法制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使他们具备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以学会从法律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法律思维水平。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首先,目前法学课程大多数只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缺少实践性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形式,使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其次,课程设置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当下最热门的法律问题,使他们在面对实践问题时能够做到应用灵活。
高校法制教育的问题与改进
高校法制教育的问题与改进高校法制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高校法制教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高校法制教育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当前,一些高校法律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陈旧,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与时俱进的实践内容。
此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一些教师在法律理论方面具备较高水平,但缺乏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首先,高校应完善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与时俱进的内容,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研究的教学。
其次,高校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讨论、课堂辩论和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
最后,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应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培训课程,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案例教学水平。
另一个问题是高校法制教育缺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由于理论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往往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
这导致了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脱离实际,难以真正理解和应用。
而实践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可以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律师事务所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这些单位合作,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例如参与法律援助和实地考察等活动。
此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比赛和法律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法律素养。
另外一个问题是高校法制教育缺乏全员参与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目前,高校法制教育往往只是法学专业学生的专项培养内容,并没有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育体系。
这导致了法治意识培养的不充分和不均衡,无法真正实现法治教育的目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推行全员法制教育,将法治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本文对高校法律公选课开设情况进行调查,针对目前高校法律公选课中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单一,以及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不能满足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要求等问题,提出明确法律公选课的价值地位、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扩充师资力量、丰富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建立健全法律公选课的保障制度等对策,为广西高校法律公选课改革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 法律公选课 改进策略 课程设置 法治素养 调查 分析【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0026-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迫切需要人民大众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加大普法力度,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大学生是国家之栋梁,他们即将进入社会生产各领域,其法治素养将对社会产生极大影响,因而对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设置高校法律公选课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基于此,本项目通过对广西6所高校(5所为本科院校,1所为成人高校)展开调研、查阅相关文献等了解广西高校法律公选课开设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广西高校法律公选课改革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
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时,主要涉及学校开设法律公选课对学生的影响及学生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共收回学生问卷629份,剔除无效问卷后为602份,有效率为95.7%;对教师采用访谈的方式,主要关注学校法律公选课师资情况、开设效果、考核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现将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一、法律公选课开设情况(一)法律公选课开设少且涉及面窄在进行调研的6所高校中,只有2所开设了法律公选课,足见广西高校在这方面显得比较薄弱。
从开设的课程看,基本集中在民法、刑法、婚姻家庭法、劳动合同法这几门,还有为数不多的行政程序法、宪法学、知识产权保护法,开设种类比较少,涉及面比较窄,难以满足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需求。
且教师反映学校开设法律公选课,无论是师资力量的配备,还是开设课程种类、课时规定等并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而是根据现有的法学师资力量开设,有什么专业的法学教师就开设什么样的法律公选课,教务部门只负责排课,所以很少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专业背景,随意性比较大。
在没有开设法律公选课的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在学校接触的法律课程只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
但是,这门课的法律教育效果往往不佳。
一是这门课把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三者相结合,而法律教育部分只占很小比例。
二是这门课的性质决定了法律教育属于法律观念和思想价值的教育,但是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
法治社会,更需要将思想观念变成想问题、办事情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这门课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
三是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使得法律知识部分的讲解难免存在只讲概念、法条的现象,难以真正达到法治教育的效果。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法律公选课师资力量是影响高校法治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但调查发现,在开设了法律公选课的高校,只有5-6位法学教师能开设法律公选课,且基本上为兼职(法学专业课和法律公选课同时上),专职上法律公选课的教师很少。
不少学生反映“学校法律公选课的师资不够,导致法律公选课的开设不稳定,没有明确的公选课清单,直到要选课的时候才知道开设了哪些公选课”。
这2所开设法律公选课的高校其在校生均超过1万人,但是法律公选课教师配备却极少,所以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由此看来,学校开设法律公选课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强烈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这些高校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普遍问题。
(三)课时有待增加课时是课程得以顺利开展和取得理想效果的现实条件和基础,只有课时得到保证,教学计划、目标才能实现。
在对学生进行调研时发现,认为法律公选课每周开设1-2节的人数占46%,认为每周3-4节比较合适的占40%,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了每周开设5-6节,甚至每周7-8节。
因此,学生的需求是不同的,这也给了高校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在开设法律公选课时应充分高校法律公选课开设情况调查及改进策略分析□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谭海英 蒋 尉·教育观察了解学生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认为法律公选课的课时不能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每周开设2-3节是比较合适的。
学生的出发点不无道理,但是法律公选课设置目的与专业学习有根本的区别,专业学习主要面向未来就业,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及专业思维,但是法律公选课不面向具体的职业和专业,其重点在于培养人的法律素养、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最终指向人的发展。
这反映了学校开设法律公选课时缺少对法律公选课设置原因与目的进行宣传,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公选课的价值和意义,以致让学生感到开设法律公选课会加重学习负担,产生压力。
(四)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教学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授课及学生学习的质量,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否则就可能会使教学受阻,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调研发现师生均反映现有的教材太过于专业和烦冗,不适合非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无法体现公选课的特征和要求。
对于学生而言,自身缺乏相关的专业基础,阅读起来比较吃力。
对教师而言,除了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接受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从众多内容中挑选合适的内容进行整合,然后才能开展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但是,目前国内又缺少专门的法律公选课教材,因此编写适合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公选课教材显得非常迫切。
此外,从调研结果及相关资料看,学校还存在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课外实践教学的现象,这说明高校法律公选课的设置还不够全面、完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五)教学方法需要丰富在法律公选课授课方式的调研中,43%的学生选择“用案例来介绍、讲授,类似于《今日说法》”,这说明学生比较认可案例教学的方式,学生认为这种方式能把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让他们学会分析、学会互动、学会思考,既有趣又实用。
案例教学法是法律公选课中运用得较多且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势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促使学生明白法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虽然案例教学比较受学生欢迎,但是从调查结果看,除了案例教学法外,学生还希望教师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掌握法律知识。
有26%的学生希望通过“尽可能介绍实用的法律法规”的方式进行授课,25%的学生则希望“介绍纠纷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六)考核方式及内容形式单一期末考试依然是高校法律公选课主要的考核方式,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对知识点的理解、案例的分析等传统题型。
教师为了不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将考核方式设置为开卷考试,这种方式使学生没有了备考的压力,且通过率高,容易拿学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法律公选课的兴趣。
考核方式及内容应以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为导向,考核的结果应体现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这种方式虽然满足了学生的既想通过考试拿学分又不愿意有压力的需求,但是总体上显得单一,它不能完全体现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实际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与法律公选课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二、高校法律公选课改进策略(一)明确法律公选课的价值取向及地位作为一种公共课,法律公选课就必然与专业课有本质的区别,它的特点在于通识性,应以通识教育为价值取向。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而言的,通过知识结构的调整使所有学生都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发展,如人格培养、人性发展、增强社会责任等,所以通识教育并不是专业教育之外的一种教育,而是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存在于各个专业。
法治知识、法治意识、法治理论、法治思维、法治信仰等素养应该成为各个高校每个专业学生需要培养的,设置法律公选课的价值正在于此,它要面对的不是专业问题,而是方向问题,即引导学生走向法治素养之路,走向理性人格之路,启迪学生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懂得解决的方向。
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高度重视法律公选课的意义和地位,把学生法治素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把法律公选课提高到与“两课”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明确法律公选课的内容体系特征从调研结果看,目前法律公选课课程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适合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教材。
结合学生诉求及教师意见、建议,同时参阅其他资料,本文认为法律公选课的内容体系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内容精简。
内容体系精致简单、不烦琐,没有长篇大论;突出重点、难点,有针对性,详略得当,可要可不要的一律不要。
二是语言表达通俗易懂。
语言表达是吸引学生阅读、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故其表现形式很关键。
法律公选课应尽量避免出现专业性的术语,在介绍概念或解释法条、分析案例时尽可能使用贴近日常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征与习惯的通用语,减轻学生阅读负担,增强可读性。
三是内容突出实用。
法律公选课是提高学生法治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而不是研究法律的途径,所以法律公选课的教材应去学术化,体现实用性,即让学生感到通过阅读教材能学到东西。
因此教材中的内容取材于日常生活、面向现实生活、指向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到教材与生活息息相关。
四是教材灵活丰富。
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理论阐述式的教材是枯燥的,他们希望法律公选课教材的内容是简单易懂的,形式是丰富灵活的。
比如有法律知识,有案例分析,有问题陈设,还有课后作业延伸等。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作业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巩固自己的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涵养法治信仰。
五是内容涉及面广。
高校学生众多,无法一一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但是法律公选课设置应充分考虑该课程本身及学生的需求和专业特点,理想的法律公选课内容体系应该既涵盖基础法律内容体系,也介绍相关具体部门法律,同时还应开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如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经济法,经济学类专业开设知识产权保护法等。
此外,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也应该开设,如合同法、婚姻法、劳动法等。
教育观察·(三)构建完善的法律公选课课程体系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指望开设一个学期的课程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如何开设、何时开设、开设何种课程、设置多少学分、多少课时等,都应理清理顺,形成教学计划、教学制度,构建完善的法律公选课课程体系。
高校法律公选课的课程体系应立足本校、学生实际、社会发展需要等,因地制宜地构建。
纵向上,可以着眼于学生的大学生涯,根据学生知识的增长而设置课程,如大一时可以选择基础法律知识,如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作为入门的课程,为接下来选择相对专业的法律公选课做准备。
大二时可以选择具体的法律,如合同法、婚姻家庭法、诉讼法等,大三或大四时可以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法律,保证每个学年有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