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背景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作背景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这首诗作于公元761年即唐代肃宗上元二年八月。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因穷困潦倒四处求亲戚告朋友,终于在现今成都一个叫浣花溪边的地方,盖起了一座像样的茅屋,总算是拥有了一个栖身的地方。
却没想到,在公元761年8月,茅屋被大风所破,倾盆而下的大雨却又接连而至。
当时的情况是,安史之乱并未被平息,杜甫心中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地写下了这篇被后人高度颂传的的诗篇。
这首诗叙述了杜甫被求亲告友所盖的茅屋,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大雨所破、以致于让全家人跟着遭雨淋的一些痛苦历程,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无限感慨,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极大崇高的思想境界。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点梳理-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1、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
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2、体裁:歌行体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古代乐府诗的一体。
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形式富于变化。
宋代姜夔《白石诗话》:"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
"3 、作者: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二、主要内容1 、叙事、描写(三幅画面)( 1 )秋风破屋,卷走茅草。
(痛惜、焦急)( 2 )群童偷茅,诗人叹息。
(愤懑、无奈)( 3 )秋雨漏屋,彻夜难眠。
(愁苦、忧思)2 、议论、抒情:忧国忧民、济世情怀。
【课文解读】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文解读】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故事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1年。
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公元760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苦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文翻译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注释秋高:秋深。
三重茅:几层茅草。
三,表示多数。
挂罥:挂,缠绕。
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
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号,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溪边,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积水的地方。
原文: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注释忍能:忍心如此。
入竹去:跑进竹林。
译文: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如此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独自唉声叹气。
原文: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注释俄顷:一会儿。
秋天漠漠:秋季的天空乌云密布。
衾:被子。
娇儿恶卧踏里裂: 指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的第24课。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茅屋,遭受秋风破坏的艰辛生活。
通过对诗歌的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唐代诗人的生活方式,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唐诗,对唐代诗人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象,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之间的联系。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情感教学法。
问题驱动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已学的唐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和诗歌欣赏能力的发展;二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课程《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24课。
2.教材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唐代诗人白居易和他所写的三首诗。
分别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唐代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情感表达。
3.学会欣赏古诗词,感受文学之美。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2.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传统,培养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特点。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解析诗歌中的深层意义,提高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2.《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分析及欣赏。
2.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文化背景。
2.解读法:通过解读诗歌词句的含义及语言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意象与情感。
3.欣赏法: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唐代文学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1.热身——诗歌快问快答1.唐代诗歌是哪个时期的文学成果?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谁所作?3.《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的是什么情感?4.《赋得古原草二首》的主要意象是什么?2.导入——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1.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2.通过图片展示、视频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唐代文化背景。
3.分析及欣赏诗歌1.分析《赋得古原草送别》(1)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全文并理解诗歌的主旨。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并解读作者的感受。
(3)通过配合音频、图片等素材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文。
2.分析《赋得古原草二首》(1)让学生分组阅读并理解上下两首诗歌的意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一、说教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唐诗二首》中的第一首,76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茅草给卷走了,穷困的他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
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这课《诗词五首》,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
能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生要学习其它四首诗词也就顺利得多。
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
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代诗词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知识与诵读经历。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基于教材与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拟定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诗歌意象、意境。
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根据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特点教学难点: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二、说教法话说: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学情、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选择诵读指导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体会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培养学生的的能力。
三、说学法在制订教法的依据上,考虑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
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圈点勾画、活动迁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个性化阅读的体验,通过诵读和理解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细节、品味语言与意象的鉴赏能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24课,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的生活困境和忧国忧民的心情,表达了诗人高贵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寓意深刻,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这首诗的意境较为深奥,对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把握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翻译全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诗人面对困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战胜困难、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字词认读、句子翻译和诗文背诵。
2.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分析,以及对诗文中所体现的价值观的感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认读生字词,理解句子含义。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情感变化。
4.课堂讲解:对诗文进行逐句解析,讲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阐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5.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美。
【A3作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题说明
教学对象 教学重点 学习难点 自评等级
八学生
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
深切体悟杜甫“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胸襟和情怀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A3 作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题说明
基本信息 能力维度 所属环境 微能力点 教学环境 课题名称
主要内容
县(市、 区)
学校
姓名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学科 初中语文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为秋风所破歌
1、教材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 24 课《唐诗两首》中的第一首, 这一单元都是名家经典篇目。本单元的主题是:憧憬美好的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 是经典作品中的永恒主题。先贤杜甫为继续茅屋为秋风所破这件事,一跃联想到风雨 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贫苦大众,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 理想。本诗叙事抒情相结合,句式灵活多变,是杜甫诗歌中的精品。 2、学生分析: 学生们在七年级己经学习过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对木诗的作者杜甫,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学过了杜甫的《春望》,对其人其诗有初步的 了解。这课,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情感特征最为 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能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生要学习其它诗词也就 顺利得多.而且本诗是诗圣杜甫的名篇,千古传诵,学习本诗,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 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在逐步感受杜甫忧 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的过程中。接受诗人人道上义精神的陶染。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处于 1415 岁的年纪,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 21 世纪知 识和经验积累水平有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必 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及“歌”的体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感情。
4、背诵诗歌。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颗颗夺目的明珠,其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深受人们喜爱。
二、呈现教学目标三、介绍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因其做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其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湛,又称“诗圣”。
著有《杜工部集》,著名的诗篇有《三吏》、《三别》等。
四、写作背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
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五、解题歌, 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通称“歌行体”。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这首诗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这是一首即事抒情诗。
六、合作译读,读懂诗歌大意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每一小节的内容,并尝试给每一小节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1、读准下列加点字怒号挂罥长林梢庇突兀布衾三重茅塘坳飘转俄顷丧乱广厦见此屋2、解决疑难字词。
秋高:秋深忍能:竟忍心俄顷:一会儿丧乱:战乱,特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彻:通宵安得:哪里能得到,广厦:宽敞的大屋子庇:遮蔽,保护俱:都突兀:高耸的样子见:同“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梳理及练习题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梳理及练习题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翻译: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一、作者介绍杜甫,唐代诗人。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宋代以后被尊为“诗圣”。
代表作有《兵车行》《春望》《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有《杜工部集》。
二、主题思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歌行体古诗。
诗人通过描写屋破雨漏、床湿被冷、通宵不眠的种种窘况,由个人的痛苦联想到国家的动乱、人民的疾苦,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的高尚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点梳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
“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靠朋友的资助,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生活依旧是清苦。
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字词怒号(háo)三重茅(chóng)挂罥(j uàn) 塘坳(ào) 俄顷(qǐng)布衾(qīn)恶卧(è)丧乱(sāng)广厦(shà)大庇(bì) 突兀(wù) 三、解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指杜甫在成都近郊的草堂。
“……为……所……”是一种被动句式。
歌,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题目的意思是:茅屋被秋风吹破。
表明了诗人叙述的主要事件和诗歌体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音韵节律上的特点:主要为七言,但字数、句数没有明确限制;用韵自由灵活,可以换韵;对平仄、对仗也没什么要求,语言自由、可俗可雅;以七言为主,整齐而押韵,多用“二二一二”的节奏。
四、赏析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下者飘转沉塘坳。
”共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突出了风的威力之大。
为下面狂风破屋做铺垫。
(补充理解:“怒”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困穷),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结尾的伏线1。
)②“茅飞渡江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坳”“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写出了风的威力。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这几个动词刻画了茅草随风飘飞的动态场面,组成一幅幅鲜明的秋风呼号图,形象地表现了秋风破屋的惨状,流露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焦灼之情,也从侧面写出诗人艰难窘迫的处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说课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说课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材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中的一首歌行体的古诗,作者唐朝诗人杜甫。
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全诗先叙事:由茅屋为秋风所破写到“邻人相暴,对门相盗”的丑恶现实、长夜沾湿的苦痛。
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穷困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更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而死,换来天下寒士风雨不动安稳如山的幸福生活的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四学段的课程目标阅读部分要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古典诗歌的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应进行文言词语的教学,为学生扫除“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障碍。
本单元阅读部分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理解,这首古体诗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杜甫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
3.背诵全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体裁是诗歌,喜欢诗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理解一行诗并不难,理解一节诗、一首诗却并不容易,这是因为作为最纯粹的语言艺术的诗歌为了追求诗歌的精炼,出现了许多的跳跃或者说省略,因此,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补足诗歌的省略部分,引导学生在诗歌行与行之间、节与节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对全诗有一个完整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时代相隔久远和学生人生经验的不足,使学生在理解诗人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方面,困难很大,因此,使学生懂得知人论世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学法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学生的学习障碍有两个:古代语言和不熟悉诗歌这种文学样式。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23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 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 漂流到梓州、阆中。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漂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 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 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泛指贫寒的士人们,包括广大穷苦人民在内。俱:都。欢颜:喜笑 颜开。 • 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 “现”,出现。 • 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 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 怎能挨到天亮。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 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此处
• 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 秋天漠漠向昏黑: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 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 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 使动用法,使……裂。
• 床头屋漏无干处: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 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 整个屋子。
•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 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 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 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 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背景故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背景故事
嘿,你可知道那杜甫为啥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吗?那时候啊,杜甫他老人家穷得叮当响,住在那破破烂烂的茅屋里。
(就像咱现在要是住在四处漏风的棚子里一样。
)
有一天,那秋风可真是可恶啊,呼呼地就刮起来了,跟个发疯的怪兽似的。
(这秋风咋就这么狠呢,跟要把世界都掀翻一样!)直接就把那本来就不结实的茅屋给吹破了。
杜甫急得呀,这可咋办哟!(咱要是家里房子被吹坏了,不也得着急嘛!)
那些茅草就呼啦啦地漫天飞,跟下雪似的。
杜甫他就赶紧去追啊,可哪能追得上哟。
(这不就跟咱追飞走的气球似的,根本抓不住呀!)这时候,村里那些调皮的小孩看到了,哎呀,还跑来抢那些茅草,杜甫喊他们也不听。
(这些小孩咋这么不懂事呢,人家杜甫都那么难了!)
杜甫没办法呀,只能眼睁睁看着茅草被抢走。
回到那破屋里,哎呀,那场面,又湿又冷。
(咱要是在这样的屋里,不也得难受死呀!)他就在想啊,啥时候天下人都能有好房子住,不用像他这样受苦呢。
(咱不也总希望大家都能过得好好的嘛!)你说这杜甫多可怜,多伟大呀!。
第24课《唐诗三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多采用实例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轻松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和韵律特点。
3.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注重对学生思考方向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背景、意象运用和韵律特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实例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歌相关的主题,如“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活动,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中的情感。
第24课《唐诗三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选自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杜甫生平简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背景、诗意、艺术特色及其在唐诗中的地位。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还显得有些迷茫,可能在以后的课堂中,我需要更加具体地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杜甫及其诗歌背景的了解程度不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我特意强调了诗歌背景、意象运用和韵律特点。但我也发现,对于诗歌中的意象理解,学生们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能需要采用更多实例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一、题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所···:文言被动句的标志,译为···被··· 意思:茅屋被秋风所破坏。
歌:“歌行体”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 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古乐府 叙事的特点,亦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 生动。句式灵活,音律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
不是,“欺”突出了诗人自伤的情怀,“老” 字凸显出了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感怀身世、未 老先衰、可谓是身心具惫!
二、从具体的诗句中归纳诗人形象?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 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 自叹息。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 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穷困潦倒”,不仅表现在诗人身体上的困 顿、虚弱不堪,而且体现在诗人精神上不 得志,颓然不振、未老先衰、毫无寄托。 可谓是身心俱惫!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 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表现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关心黎 民疾苦忧国忧民的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通过学习本诗,杜甫留给你最深刻 的印象是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忧国忧民的杜甫, 穷困潦倒的杜甫,胸怀大志的杜甫,高尚 人格的杜甫等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 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 亦足!
“忧国忧民”,诗人此时虽已身心俱惫, 但他依然没有退出穷途,而是心怀大志, 以天下苍生为念,大有“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达标检测
1、表现诗人身体上困顿、虚弱不堪,精神 上颓然不振,未老先衰的诗句有哪些?
作者简介:
第24课 唐诗三首(《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八年级语文下册列(部编版)
背景链接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liyongqiang
李唐永肃强宗乾元二年(759),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关中地区闹饥 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 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四川。第二年,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 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 乐和自足,壕吏》是杜甫投宿石壕村,对所遇吏卒深夜捉人一事的实 录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这种表面上 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 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 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liyongqiang
李永强
朗读指导 墨剑飘雨 liyongq李ian永g 强
点我放课文朗读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 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chuī)。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研 读 课 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全诗的l三iyon个gqian“g 夜”字,有何深刻含义? 李永强
第一个“夜”字(“有吏夜捉人”),表明 差 役 深 知 壮 丁 难 抓 , 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知识备查
文体知识
歌行,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后的乐 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 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 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 体,富于变化。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行”是 乐曲的意思。
合作探究 词类活用
娇儿恶卧踏里裂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裂。 风雨不动安如山 名词用作动词,风吹雨打。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歌行体古诗。 诗人通过描写屋破雨漏、床湿被冷、通宵不眠的 种种窘况,由个人的痛苦联想到国家的动乱、人 民的疾苦,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
整体感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多层茅草。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
板书设计
茅 秋风卷茅 屋 为 群童抱茅 秋 风 所 破屋漏雨 破 歌 祈求广厦
内心痛惜
无奈痛心 痛苦难眠 忧国忧民
饱尝民生疾 苦 体察人间冷 暖胸怀博大 宽广
拓展探究
你能说出杜甫诗歌中跟课文主题相似的一些名句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征夫》
合作探究 通假字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同“现”,出现。
合作探究
古今异义
卷我屋上三重茅 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概数,表多数。 今义:数词,表确数。 古义:接近。 今义:方向。
第24课《唐诗三首》课文全解读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学习目标1.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2.领会人物形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志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难点)4.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难点)文题解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指杜甫在成都近郊的草堂。
“……为……所……”是一种被动句式。
歌,“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题目的意思是〕茅屋被秋风吹破。
题目表明了诗人叙述的主要事件。
《卖炭翁》“卖炭”表明了主人公从事的工作,“卖炭翁”指卖炭的老人。
题目点出了诗歌描绘的主人公。
《石壕吏》《石壕吏》是组诗“三吏”中的一首。
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诗题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交代了故事中的人物。
作者简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早期当过“右拾遗”,后世称他“杜拾遗”。
在成都时被荐为工部员外郞,后世称他“杜工部”,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杜甫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
《三吏》指〕《新安吏》、《潼关吏》和《石壕吏》。
《三别》指《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卖炭翁》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著有《白氏长庆集》写作背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元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来到了成都,在成都近郊找到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处栖身之所。
茅屋建造得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
茅屋建造得也不坚固,一个秋日,一场大风把屋上的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吹雨淋中度过了一个难忍的不眠之夜,写下了这首诗歌。
《卖炭翁》这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背景
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
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
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在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四川。
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知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
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
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