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1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旅游 资源丰富,具有 独特的建筑风格 和文化底蕴,吸 引游客前来观光 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可 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提高居民 收入水平,增强 传统村落的自我 保护能力。
通过乡村旅游的 推广,可以引导 游客了解传统村 落的历史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促进文化传承。
发展乡村旅游需 要注重生态环境 保护,合理规划 旅游资源,实现 可持续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传统 村落保护专项资金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企业、 个人捐赠或认领保护项目
创新投融资模式,如PPP、 BOT等,吸引金融机构支持
利用金融工具,如发行传统村 落保护债券、设立基金等,筹 集资金
强化技术支撑,提升保护水平
数字化技术:利用GIS、遥感等技术进行传统村落的数字化保护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城市化进程加速,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较低 传统村落文化保护面临威胁,许多优秀传统文化濒临消失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重要举措
乡振兴战略的目标和意义
目标:实现农 业农村现代化, 提高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人居 环境,促进城 乡一体化发展。
意义:解决“三 农”问题,实现 城乡协调发展, 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心 和民族自豪感。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丰富的历史和 文化价值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 发展有助于传承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 发展有助于推动乡 村旅游和经济发展
传统村落保护缺乏 专业人才和技术支 持,保护效果不尽 如人意。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演示课件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演示课件
13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
2012年12月12日,建设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 导意见》。同月,联合公布《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计646 处。
2013年8月5日,又公布《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计915处。目前,山西 省共拥有两批70处《中国传统村落》。我省正在启动《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管理办法》。
(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
3、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 (1)有突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有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4)无非物质文化遗产。
18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 1、村落传统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2、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指标体系 3、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体系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第一讲 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第二讲 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 第三讲 基于发展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体系
主讲人 王金平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系 教 授
1
第一讲 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一、聚落与建筑遗产的类型 二、文化遗产是什么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2
一、聚落与建筑遗产的类型
历史文化名城
聚落遗产
聚落与建 筑遗产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名镇村
传统村落
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遗产
历史建筑
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
国家级 省级
世界遗产
全国重点 省级
市县级
3
二、文化遗产是什么
(一)文化遗产的类型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物质文化遗产
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 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 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 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传统村落保护政策 PPT

传统村落保护政策 PPT

拯救老屋行动
① 2015年3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公开征集中国传统村落形象标识设计作品的公告》 (公告第753号),旨在提高公众对中国传统村落的认同感,扩大中国传统村 落影响力。
② 2015年住建部发布启动“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项目,旨在通过网络、计算 机、通信等数字化手段,以行政区划、文化圈、地理文化分区等为引导,集 权威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展示每一个传统村落的聚落风貌、 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窗口。
的镇、村寨进行保护,自此我国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开始从村镇单体文物性建筑保护向文物建筑所处基质环境的整体保护转化,
实现纪念性建筑兼顾传统平常性建筑的区域保护。
拯救老屋行动
② 2002年通知》(建村[2002]233号)。
③ 2002年12月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 标志 着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制度的正式建立。
④ 2012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建规[2012]195号),对提高保护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三、传统村落保护双轨制度阶段
拯救老屋行动
① 2012年4月,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下
⑤ 2013年9月,建设部公布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试 行)》。
拯救老屋行动
⑥ 2013年12月,公布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传统民居建造技术初 步调查的通知》,提出尽快开展对传统民居建造技术的调查、整理、记录工 作。
⑦ 2014年4月四部门再次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 见》(建村[2014]61号),将传统村落保护政策具体化,一些传统村落大省 大市也编制了相应的保护办法。

传统村落保护汇报材料 1、湘潭县白石镇杏花村PPT

传统村落保护汇报材料 1、湘潭县白石镇杏花村PPT

3.2 建筑特色
梅公祠
距星斗塘5华里的梅公祠是 齐白石的第二故居。1901年2月齐 白石从星塘老屋迁出佃居来梅公 祠。当时梅公祠附近梅花繁茂, 香气袭人,齐白石颇感惬意,便 称“百梅书屋”。
3.2 建筑特色
天妃宫
天妃宫又名娘娘庙,于1924年兴建,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曾助资建设,庙内保存有国 学经典《百孝经》,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规划 其他规划
√ 有,规划名称是: 规划批准单位是: □无规划
□有,规划名称是: 规划批准单位是:
□无规划
保护利用状况 (可多选)
□闲置废弃 □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 发展旅游和服务业 □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保护 □其他,具体为:
一 村落环境
1.1 周边环境。
杏花村位于湖南 省省级旅游名镇白石 镇北部,幽处莲花山 麓东北面山水鲜美之 地,村落整体风貌恬 静纯朴而又富于底蕴, 村内有挺拔的莲花峰、 神秘的莲花寨、幽静 的竹林以及接天的荷 叶。
村内有挺拔的莲花峰、神秘的莲花寨、 幽静的竹林以及接天的荷叶,更有齐白石故 居、梅公祠、天妃宫等文物古迹,秀美的自 然风光与名人古迹交相辉映,每年有数以万 计的游客慕名前来,也使得这里成为了湖南 黄金旅游线路“岳麓山—韶山—南岳”线的 重要支点。
二 格局风貌
2.1 结构肌理
二 格局风貌
2.2 整体风貌意向
二 格局风貌
2.3 街巷空间
三 传统建筑
3.1 建筑类型
传统民居
牌楼
祠堂
庙宇
三 传统建筑
3.2 建筑特色
尹氏宗祠
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系砖木结构 四合院,坐西朝东,呈中 轴对称分布。宗祠飞檐翘 角,造型雅致,气宇轩昂。 2002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 府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 保护单位。 现存祠内屋梁 的“金凤寻巢”、“顽童 问路”、“太白题词”、 “松鹤延年”等几幅木雕 相传为国画大师齐白石早 期挂斧之作。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文 物价值。

传统村落古建筑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传统村落古建筑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传统村落古建筑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关键词:传统村落;徽派民居;乡愁;保护与开发篁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是“晒秋”文化的起源地,被称为“最美中国符号”,同时还是一座拥有六百年历史的徽州古村,至今仍然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古村落属于典型的山居村落,四面环山,周围千万棵古树围绕,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古建筑搭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高低错落有致的形态。

“地无三尺平”给了篁岭一个完美的转折,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篁岭古村落居民创造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自然条件再加上丰富的人文资源给古村落带来了源源不断地寻乡之人,让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我们从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模式进行探析,以感受不一样的乡愁。

(一)篁岭古民居的形态与平面布局形成1、山居人家,聚族而居。

据道光版《婺源县志·山川》所载:“此地古名篁里。

篁岭(山),县东九十里,高百仞。

其地多竹,大者径尺,故名。

”“篁岭(村),离城八十五里,曹氏世居。

”这么看来篁岭曾是是曹氏聚居的村落。

走下缆车,迈过数十棵红豆衫木的林道后,百来栋民居房舍依靠山的陡坡便出现在眼前,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层层叠起,鳞次栉比。

篁岭的水口是古徽州村落水口文化的缩影,被称之为“地之门户”,仅反映当地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实表达了古人对于风水的诉求,对和谐吉祥的向往。

山下,则是层层梯田簇拥,弯曲回绕。

2、巷道纵横,桥井交错。

古村落建筑的布局则是依照“三桥六井九巷与天街”进行打造。

村中的桥、井、巷错落分布,俗称“三桥六井九巷”,三桥即步蟾桥、安泰桥和通福桥。

六井,井指的是“塘”,其中有五色鱼塘、方塘、尚源井、忠延井、霞披井和廉井。

九条巷则以天街为主街曲折延伸通往村落每家每户,深街窄巷,容易给人静谧幽深的空间感。

3、门厅、天井、厅堂是篁岭古民居三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开放又封闭、明亮又幽暗、室内外空间不断交替变换的格局,形成传统村落民居虚实空间的形式美。

(二)篁岭古民居的用材与主要构件形式1、结合徽州文化,民居以砖、木、石为原料,就地取材,来源于自然又反馈于自然。

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与传承.ppt

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与传承.ppt

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
文物建筑相邻建筑风貌破坏严重,村内水泥钢筋房增速快,环境 整治工程开展比较有限,村寨环境风貌保护不够理想,对于公共空间 治理较少。村民继续使用的传统民居维修后生活品质改善、性能提升 的尝试做得不多。村落保护规划落实较差,没有对村落发展建设的控 制性管理,导致近几年新建房屋增多。目前管理工作主要依托生态博 物馆进行,生态文化博物馆没有与村落融为一体,与各相关利益者联 系有待加强,公众参与程度和社区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还需提升, 文物保护管理的可持续性存在一定问题。缺少展示利用系统规划,展 示项目较少,缺少对村落价值整体的阐释展示体系。
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
地扪登岑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坚持文物和传统村落 保护原则,建筑价值特征得到有效保护,修缮中能较好尊 重当地风俗习惯,考虑村民生活实用问题,大量使用地方 工匠和传统工艺,降低工程成本、利于技艺传承。施工进 度较快,全部工程完成,工程档案完善,经费使用合理, 并带动其他经费投入。探索出“高位推动、专家把关、部 门督促、乡镇实施、村民参与”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村民 参与积极性较高,沟通协调机制较通畅,从管理上、机制 上、技术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传统村落+生 态博物馆+创意乡村”保护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 决了传统村落保护中的专业支撑、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的展示利用、村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带动问题。
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
总体评估
A 级的传统村落共 6 处:福建培田村、浙江斯宅村、 山东东楮岛村、云南芒景村、贵州地扪村、安徽查济村。 这 6 处传统村落各项表现都比较好,各项大多数在 B+以 上,仅地扪的村落新建设控制不算得力,影响了环境保护 整治评分为 B-,东楮岛评分为 B 是因新村建设距离传统 村落过近,新建建筑体量过大,还有几座风力发电机在主 要景观视域内,比较影响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

历史文化名村课件PPT

历史文化名村课件PPT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艺术
如剪纸、刺绣、泥塑等,是村民 世代相传的艺术瑰宝,具有浓郁
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传统表演
如舞龙、舞狮、戏曲等,是村民 在节日和庆典时的重要表演形式 ,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民俗
风情。
民间习俗
如节令习俗、婚丧嫁娶习俗等, 是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
历史文化名村课件

CONTENCT

• 历史文化名村概述 • 历史文化名村的分类 • 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传承 • 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遗产 • 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开发与利用 • 历史文化名村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历史文化名村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历史文化名村是指那些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建筑风 貌和传统文化的村落。这些村落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高的文 化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历史文化名村的发展过程中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传统建筑的 保护与修缮问题、旅游资源的过度开 发和破坏问题、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就 业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 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 解决。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的不断提高,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和 开发将更加受到重视。同时,随着科 技的进步和创新,历史文化名村的传 承和发展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
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
面临的挑战
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 年甚至数千年前的古代社会。随着时 间的推移,这些村落逐渐形成了独特 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近年来,政 府和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 和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许多村落得到 了修缮和保护,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 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吸引了更多游客 前来参观和旅游。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演示课件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演示课件
11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 (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 (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
12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 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 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2012年4月16日,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中 央文史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关于“古村落的 保护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 非物质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的讲话精神和 加强保护工作的指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 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开展传统村落调查。 2012年8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印发《传统村 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从村落传统建 筑评价、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村落承载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评价三个指标体系对传统村落进行评 价和认定。 2012年8月27日,四部局联合印发了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成立传统村落保护 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的通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
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
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国有博物馆、纪
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
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挪用。国家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
护社会基金,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
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10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四)文化传承、领导重视、群众呼声
2014年04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财政部下发《关于切实加强中 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 [2014]61号 )。指出“以党的十八大、十 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 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 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遵循科 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注重民生、 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加强传统村落 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 续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发展 阮仪三学习讲义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发展 阮仪三学习讲义

省的京杭大运河,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因运河而兴的村
镇不在少数。

另外,苏州、杭州、扬州等大城市的繁荣带动了周边村镇的兴起,周边村镇的存在造就了大城市 的繁荣,两者是彼此关联互相耦合的关系。

文化气息浓郁

中原人南迁,政治因素是其外在推力,华东地区的自然条件为其提供了内在的承载力,而文化因 素则在此基础上为其提供了内在的凝结力,使这些中原大族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枝繁叶茂。

华东大部分地区受中原文化影响甚重,表现在村镇的各个层面特征上,如牢固的宗族传统、对风 水的信奉、崇文重教的文化理念、含蓄风雅的建筑文化等。
10

近代西方影响

随着《南京条约》签订,华东地区的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成为通商口岸,1897年, 德国强占胶澳,1904年建成胶济铁路的横贯鲁中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华东地区沿海、沿 江以及沿铁路线的城镇由于帝国主义的侵占、外国资本的输入、新兴工业技术与商品经济 的进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出现了新的城镇类型,如山东半岛的资源型和铁路交通型 城镇。城镇的形态格局与风貌也与中国传统村镇截然不同。
15

(4)赣文化圈村镇

赣文化圈分布范围集中在今江西省境内的鄱阳湖 和赣江流域一带。根据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别,又 可细分成2个亚文化圈,即赣北以鄱阳湖为中心 的鄱阳文化圈和赣中以吉泰平原为中心的吉泰文 化圈。鄱阳文化圈受皖南文化圈的影响比较大,
而吉泰文化圈属于“庐陵文化”,有雄厚的经济
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以闽东、闽南沿海地区为主的闽沿海平原文化
圈。
福州市城门镇林浦村

闽东南地区深受海洋文化影响,海上交通的发展
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中西合璧成了闽南村镇

中国传统村落

中国传统村落

等各种原因破坏传统村落,使传统村落在传承历史文化、保障国土安全、振
兴旅游业、促进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项十分重要 的工作。
3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分布特点
•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国7大地理分区 (华北、华东、华南区、华中区、东北区、 西南区、西北区 )中呈集中分布,分布均 匀度较低。
传统村落与民族分布的关系
中国传统村落
1 传统村落的重要价值
• 传统村落记载着我国农耕文明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 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 1、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2、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 3、传统村落是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农村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 4、传统村落是广大农民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 5、传统村落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广大港澳台同胞的文化之根。 6、传统村落是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

3)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大量的传统村落得以保留是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落 内饮用水、电力电讯、公共照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匮乏,村民生活质量有 待提高。 4)发展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传统村落村民年均收入极低,贫困发生率高,缺乏发 展的动力和机会,导致村落人口继续流失。

• 我国城镇化仍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抓紧摸清传统 村落的基本情况,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避免因错误的观念、短期的开发利益
安徽查济村
江西绕南村
黔东南桂北省增冲村
湘西渝东鄂西组团
重庆市河湾村
湖南省崇木凼村
湖北省兴安村
闽南粤北组团
福建省下梅村
广东省扬池古村
云南省苍台村

中国传统村落或古村落PPT课件

中国传统村落或古村落PPT课件

皖南古村落民居旅游
坐落于长江以南地区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由居民、祠 堂、书院、牌坊、水口等建筑形成的自然村落构成, 它是我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的区域之一。 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 村落旅游始于80年代中期,90年代后期得到长足发展
旅游的核心产品是以古村落、古居民、祠堂、牌坊等
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贵州省(90个) 安徽省(25个) 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 云南省(62个) 四川省(20个) 内蒙古自治区(3个) 福建省(48个) 河南省(16) 江苏省(3个) 山西省(48个) 重庆市(14个) 黑龙江省(2个) 浙江省(43个) 青海省(13个) 天津市(1个) 广东省(40个) 山东省(10个) 广 西 (39个) 北京市(9个) 江西省(33个) 海南省(7个) 河北省(32个) 甘肃省(7个) 湖南省(30个) 陕西省(5个) 湖北省(28个) 西藏自治区(5个)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4个) 上海市(5个)
传统村落的标准 •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是古村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 会主席冯骥才先生归纳了4个标准: 一是有悠久的历史,且这历史还被村落记忆着; 二是有较完整的规划体系,如较完整的村貌、建筑、 街道以及庙宇、戏台、桥梁、水井、碑石等; 三是有较深厚的非物质的文化遗存; 四是鲜明的地域特色。 以汉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乡村社会,儒教统领与 宗法结构合一,居处环境与自然、人文因素合一, 包蕴了复杂的文化空间,长久支配了中国历史,迄 今仍然对国民文化心理产生影响,并对亚洲儒文化 圈及国际华人世界发挥现实支配力,是极其宝贵且 无法复制的文化资源。
为载体的特种徽文化旅游。 (一)保存完好的村落生态。(地处偏僻) (二)清新独特的建筑景观。(200,1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9月28日
11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 (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 (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
2020年9月28日
12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
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
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
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
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国有博物馆、纪
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
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挪用。国家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
保护社会基金,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
2020年9月位2或8日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2020年9月28日
9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2002,2007, 2013)
第四条 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
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七条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
法保护文物的义务。
第十条 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
2020年9月28日
8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
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第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 、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历史文化名城、名 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 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 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从村落传统建
2020年9月28日
7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第四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 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 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 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 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 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 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 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 的需要。
1、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风貌与特性的建议(巴黎1962 ) 2、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巴黎1972) 3、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巴黎1972) 4、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在当代的作用的建议(内罗毕1976 ) 5、佛罗伦萨宪章(佛罗伦萨1982) 6、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华盛顿1987)
2020年9月28日
5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1、中国城镇化进程很快,《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至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 化率将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
2、据统计,我国一直保持了3000余古县、20000余城镇、50余万村庄。各地均有 不 同的风土特色。据悉,在大规模的城镇化中,全国每天撤并4个乡镇,一批有价值 的古城、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正在消失。
3、我国城镇在取得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千城一面”、“千村一律”的问题。 城乡特色化建设提到各级部门议事日程。
4、保护各地的地域文化与 自然生态为特色城镇化 建设提供了条件。
2020年9月28日
6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二)中国融入世界的需要
中国是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受以下国际条约的约束: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 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 间。
2020年9月28日
4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二)中国融入世界的需要 (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 (四)文化传承、领导重视、群众呼声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第一讲 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第二讲 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 第三讲 基于发展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体系
2020年9月28日
1
第一讲 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一、聚落与建筑遗产的类型 二、文化遗产是什么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2020年9月28日
2
一、聚落与建筑遗产的类型
2012年4月16日,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中
央文史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关于“古村落的
保护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
非物质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的讲话精神和
加强保护工作的指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
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开展传统村落调查。
2012年8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印发《传统村
化街区 历史文化名镇村
传统村落
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遗产
2020年9月28日
历史建筑 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
国家级 省级
世界遗产
全国重点 省级 市县级
3
二、文化遗产是什么
(一)文化遗产的类型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物质文化遗产
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 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 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 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10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四)文化传承、领导重视、群众呼声
2014年04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财政部下发《关于切实加强中 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 [2014]61号 )。指出“以党的十八大、十 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 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 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遵循科 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注重民生、 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加强传统村落 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 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