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5课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作业(B组)-教科版

A.居里夫人端庄典雅,很美丽。
B.美国记者原以为居里夫人拥有镭的专利,会富甲一方, 却没想到她的实验室异常简陋。 4.结合画线句子,谈谈居里夫人给你的印象。 她崇尚科学,淡泊名利,造福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百字练笔。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对钱学森来说实在是 当之无愧,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他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不顾一切地回到
A.他厌倦了美国的生活,并不喜欢那里。
B.他不看重这些,因为他始终怀着一颗报效祖国之心。
二、科学报国,贡献卓著。
1.“惊天动地”在本文中的含义是(
A.天和地都受到震动。
B
)
B.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导弹研制计划 对于新 2.“惊天动地”这个词说明了______________ 中国强国强民的重大意义,同时反映了这项工程的 浩大 和_______ 艰巨 。 _______
3.钱学森在研究初期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 ①③ )
①亲自翻译与导弹相关的词汇;
②捐献奖金; ③为新来的大学生们教授导弹概论; ④睡帐篷,吃粗粮。
4.按时间顺序给下列事件重新排序。
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两弹结合”飞行试验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④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⑤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④⑤③②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爱国情深,毅然回国。
成就 事业 在中国,我的_______ 他(钱学森)说:“我的______ 在中国,我的________ 归宿 在中国。”
5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有横线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 子(并标注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下,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 什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钱学森 萌生了回国的念头.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 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森说:“1935年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 在美国待了整整20年。这20年中,前三四年 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 在做准备,为的是日后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做 点事。”
近程导弹:是用于毁伤战役战术目 标的导弹。其射程通常在1000千 米以内,多属近程导弹。它主要 用于打击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 核袭击兵器、集结的部队、坦克、 飞机、舰船、雷达、指挥、机场、 铁路枢纽和桥梁等目标。
导弹核武器:弹道式地地导弹是发展最迅速的一
类导弹,4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分别用德国的器材 装配了一批V-2导弹做试验,并着手提高它的射程和 制导精度。50年代出现了一批中程和远程液体导弹, 这批导弹的特点是采用了大推力发动机,多级火箭, 使射程增加到几千公里,核战斗部的威力达到几百 万甚至上千万吨梯恩梯(TNT)当量,已成为一种极具威 慑力的武器。但由于氧化剂仍是液氧,制导系统的 精度还不很高,导弹还是在地面发射的,地面设备 复杂,发射准备时间长,生存能力不高。所以这批 导弹只解决了有无问题,还不是有效的作战武器。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 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 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 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 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因大出血在北京不幸 逝世,终年62岁。临终前邓稼先还和于敏签了中国核武器未来发展的建议书。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5课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课前预习

听范读,正字音(微信扫码《点拨》
“朗读音视频”,听范读纠正字音)
读课文,学字词(在文中画出生字新
词,查字典明意思,记生字)
1.给下面加点的字补充音节。 éng m______ . 萌生
n____ ùny____ iàng . 酝
. 酿
ì y___ 翻译 .
2.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yì 译______( yù 誉______( xī 悉______( 翻译 ) 名誉 )
shòu 授______(
chè 撤______( jiān 兼______(
教授 ) 撤退 ) 兼职 )
熟悉 )
3.近义词:试验(
实验 )
酝酿(
谋划 )
惊天动地(
反义词:计较( 大度 治理(
惊心动魄 ) ) 淡泊( 看重 )
毁坏 )
4.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根据意思
选词填空。 领军人物 萌生 酝酿 惊天动地 悉数 捐出 酝酿 )
Hale Waihona Pu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研制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 、 就,他的主要成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 成功进行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 成功进行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______ 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接下来从两个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淡泊荣誉 ,另一方面是 面写他如何淡泊名利,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 热爱 之情,赞颂了他 淡泊利益 __________ 。文章表现了他对祖国的__________ 淡泊名利 __________ 的伟大人格。
“朗读音视频”,听范读纠正字音)
读课文,学字词(在文中画出生字新
词,查字典明意思,记生字)
1.给下面加点的字补充音节。 éng m______ . 萌生
n____ ùny____ iàng . 酝
. 酿
ì y___ 翻译 .
2.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yì 译______( yù 誉______( xī 悉______( 翻译 ) 名誉 )
shòu 授______(
chè 撤______( jiān 兼______(
教授 ) 撤退 ) 兼职 )
熟悉 )
3.近义词:试验(
实验 )
酝酿(
谋划 )
惊天动地(
反义词:计较( 大度 治理(
惊心动魄 ) ) 淡泊( 看重 )
毁坏 )
4.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根据意思
选词填空。 领军人物 萌生 酝酿 惊天动地 悉数 捐出 酝酿 )
Hale Waihona Pu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研制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 、 就,他的主要成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 成功进行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 成功进行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______ 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接下来从两个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淡泊荣誉 ,另一方面是 面写他如何淡泊名利,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 热爱 之情,赞颂了他 淡泊利益 __________ 。文章表现了他对祖国的__________ 淡泊名利 __________ 的伟大人格。
钱学森课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并能运用生字组成 的词语。 3、抓住人物语言,感知课文对钱学森的刻画, 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的思想感情。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 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 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 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 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 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 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
冯· 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
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 卡 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 和最得力的助手。
“超音速时代之父”——美国空军科技奠基 人冯· 卡门,冯· 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 一,是“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 威”。冯· 卡门在一生艰苦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空 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 一成为现实,例如超音速飞行、远程导弹、全天 候飞行、卫星……
2007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19 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
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 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火箭专家;被誉为“中国航天 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 自动化控制之父”。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 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 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 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 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 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 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 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 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 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并能运用生字组成 的词语。 3、抓住人物语言,感知课文对钱学森的刻画, 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的思想感情。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 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 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 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 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 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 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
冯· 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
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 卡 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 和最得力的助手。
“超音速时代之父”——美国空军科技奠基 人冯· 卡门,冯· 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 一,是“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 威”。冯· 卡门在一生艰苦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空 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 一成为现实,例如超音速飞行、远程导弹、全天 候飞行、卫星……
2007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19 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
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 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火箭专家;被誉为“中国航天 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 自动化控制之父”。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 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 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 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 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 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 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 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 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 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钱学森》PPT课件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 冯· 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
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
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
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衬托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
(虽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 祖国。 用“虽然· · · · · · 但是······”结合第 二小节的内容再说一句这样 的话
é fù yù 额头 赴美 富裕
féng tǎn 冯卡门 袒露
kěn gòng 诚恳 贡献
词语积累
屈指一算 运载火箭 魂牵梦绕 劈波斩浪 广阔无垠 水天一色
赴美留学
袒露心迹
(用文中的词语)
步伐( 生活( 卓越( 美好(
) 待遇( ) ) 条件( ) ) 格外( ) ) 宽大( )
步伐(稳健 ) 待遇( 优厚 ) 生活( 富裕 ) 条件( 优越 ) 卓越(贡献 ) 格外( 兴奋) 美好( 前景 ) 宽大(前额 )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 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 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 做点事。”
时刻不忘祖国 一心报效祖国精神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从黑
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了。祖
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
当回去。‛
“这一天”指新中国成立,祖国从黑暗 走向光明的日子 满腔爱国之情,拳拳报国之心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 卡 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 和最得力的助手。
学有所成、前途无量
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 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衬托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 冯· 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教学课件_图文

文中的空行,即标明了课文的分段方式,使文章层 次更加清楚,内容更加突出,主题重重阻力归国的经历中你感 受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成就了他的伟大
2.钱学森归国后取得了哪些科学成就,做出了 哪些贡献?从这些成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贡献大 对知识的执著,对科学的热爱
精读质疑
3.分析“钱学森贡献巨大,却淡泊名利”这句话 在文中的作用。
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重点描写钱学 森在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下文重点叙述了钱学森 淡泊名利的几件小事。
4.文中通过哪些具体事例突出钱学森淡泊名 利的优秀品质的?
讨论主旨
• 思考:根据课文内容你从科学家钱学森的 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得到了哪些启示 呢?
读前理解字词
•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并组词:
• 萌生 (méng):有了某种念头
酝酿 (yùnniàng):原指造酒的发酵过程,现比喻做准备工作。
• 翻译 (yì)
教授
(shòu)
• 荣誉 (yù)
稿酬
(chóu)
• 悉数 (xī)
• 兼学术助手 (jiān)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通读全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2.文中的分段写作的方式,有什么好处?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教学课件_图文.ppt
5、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六年级语文上册 三人班中心学校
姜旭
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
31日),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 奠基人之一,是过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 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为新 中国的成长作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 团体中影响最大和功勋最为卓著的人民科学家 ,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 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火箭之王”。他在上世纪40年代已经成为和其 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和航天领域内的 最为杰出的科学家,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 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的超越了科学巨 匠冯·卡门,成为上个世纪整个应用科学领域 中最杰出的代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 的科学群星中最为璀璨的极少数巨星之一。
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成就了他的伟大
2.钱学森归国后取得了哪些科学成就,做出了 哪些贡献?从这些成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贡献大 对知识的执著,对科学的热爱
精读质疑
3.分析“钱学森贡献巨大,却淡泊名利”这句话 在文中的作用。
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重点描写钱学 森在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下文重点叙述了钱学森 淡泊名利的几件小事。
4.文中通过哪些具体事例突出钱学森淡泊名 利的优秀品质的?
讨论主旨
• 思考:根据课文内容你从科学家钱学森的 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得到了哪些启示 呢?
读前理解字词
•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并组词:
• 萌生 (méng):有了某种念头
酝酿 (yùnniàng):原指造酒的发酵过程,现比喻做准备工作。
• 翻译 (yì)
教授
(shòu)
• 荣誉 (yù)
稿酬
(chóu)
• 悉数 (xī)
• 兼学术助手 (jiān)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通读全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2.文中的分段写作的方式,有什么好处?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教学课件_图文.ppt
5、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六年级语文上册 三人班中心学校
姜旭
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
31日),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 奠基人之一,是过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 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为新 中国的成长作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 团体中影响最大和功勋最为卓著的人民科学家 ,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 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火箭之王”。他在上世纪40年代已经成为和其 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和航天领域内的 最为杰出的科学家,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 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的超越了科学巨 匠冯·卡门,成为上个世纪整个应用科学领域 中最杰出的代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 的科学群星中最为璀璨的极少数巨星之一。
5.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承上启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萌生 酿造
酝酿 翻译
萌生 酿造
酝酿 翻译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 内容是什么?
2.用“ ”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 文字(并标注感受),同桌间读一读, 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课文中一句话,“我的事业在中国, 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的事业在中国, 我的成就在中国, 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没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当时享受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 工作条件,但他始终没忘自己是炎黄子孙,他 要为祖国人民做点事。他在美国发奋攻读,目 的就是要将来回国报效祖国。深刻体现了钱学 森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切的赤子情怀。
钱学森贡献巨 大,却淡泊名利。
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宣传自己,请求免去所担任的职务,还把 荣誉让给了他人;从了“利”方面来看, 钱学森用自己的奖金和稿费资助贫困学生, 上缴党费,捐给国家进行沙漠治理。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7、请设计一句精彩的语句展示钱老的 精神风貌?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 最重,名利最轻。
图解结构
科 学
钱学森克服阻力回到祖国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2、如何理解文章第2段中“所有”“一 切”“都是”这些词语?
这些词语表达了钱学森视祖国利 益高于一切的拳拳爱国之心。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3、文章第4段中“像一张白纸”说明了 什么?
说明当时的中国在导弹研制方面还 是一片空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学森 在祖国研制导弹的困难之大。
5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资料宝袋
钱学森(1911-2009) 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 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 产党战士、享誉海内外 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 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获得者。
预习检查
1、指名朗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字词乐园
译授誉 撤悉兼
字词乐园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4、“钱学森贡献巨大,却淡泊名利”在 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 作用。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5、文章第10段中的“务必”写出了什么?
一个“务必”写出了钱学森恳切 希望把荣誉让给他人的高风亮节。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钱学森淡泊名利? 从“名”方面来看,钱学森不让报刊
(
)
教ji授ào shòu悉数xī shù兼j并iān bìng
(
) ( )( )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7、请设计一句精彩的语句展示钱老的 精神风貌?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 最重,名利最轻。
图解结构
科 学
钱学森克服阻力回到祖国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2、如何理解文章第2段中“所有”“一 切”“都是”这些词语?
这些词语表达了钱学森视祖国利 益高于一切的拳拳爱国之心。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3、文章第4段中“像一张白纸”说明了 什么?
说明当时的中国在导弹研制方面还 是一片空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学森 在祖国研制导弹的困难之大。
5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资料宝袋
钱学森(1911-2009) 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 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 产党战士、享誉海内外 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 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获得者。
预习检查
1、指名朗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字词乐园
译授誉 撤悉兼
字词乐园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4、“钱学森贡献巨大,却淡泊名利”在 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 作用。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5、文章第10段中的“务必”写出了什么?
一个“务必”写出了钱学森恳切 希望把荣誉让给他人的高风亮节。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钱学森淡泊名利? 从“名”方面来看,钱学森不让报刊
(
)
教ji授ào shòu悉数xī shù兼j并iān bìng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贡献大 对知识的执著,对科学的热爱
精读质疑
3.分析“钱学森贡献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却淡泊名利”这 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重点描写钱学 森在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下文重点叙述了钱学森 淡泊名利的几件小事。
4.文中通过哪些具体事例突出钱学森淡泊名 利的优秀品质的?
讨论主旨
• 思考:根据课文内容你从科学家钱学森的 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得到了哪些启示 呢?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 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
现代的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 装置。可作为快速远距离运输工具,可以用来发射卫星和投送武器战斗部(弹头)
5、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六年级语文上册 三人班中心学校 姜 旭
钱学森
以科学为重 一心报国 无私奉献
课外拓展,讲述科学家的故事,领略科学家的情怀
1.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美 国要给他很好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长期在美国 工作。但是,邓稼先并未因高官厚禄而动摇他回祖国工作 的决心。1950年,他胸怀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为“两 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 日本不少名牌大学以高薪聘请他,但他想到出国留学是 为了掌握科学、报效祖国,就一一辞谢,毅然回国。回 国后,他在浙江大学执教,竟一连四个月领不到工资, 穷得连饭都难以吃饱,而当时日本帝国大学还答应保留 他半年的工资。贫贱难移爱国心,苏步青毫无再去日本 之意。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大学又发来电报,请 他前往任教。出于民族大义,他一口回绝道:“我要留 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 务!”
读前理解字词
•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并组词: • 萌生 (méng):有了某种念头 酝酿 (yùnniàng):原指造酒的发酵过程,现比喻做准备工作。 (shòu) ) • 翻译 (yì 教授 (chóu) • 荣誉 (yù) 稿酬 • 悉数 (xī) • 兼学术助手 (jiān)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感情升华,激情写作
以《我想当一名科学家》为题,写一篇短文。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
31日),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 奠基人之一,是过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 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为新 中国的成长作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 团体中影响最大和功勋最为卓著的人民科学家, 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 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火箭之王”。他在上世纪40年代已经成为和 其恩师冯· 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和航天领域内的 最为杰出的科学家,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 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的超越了科学巨 匠冯· 卡门,成为上个世纪整个应用科学领域中 最杰出的代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 科学群星中最为璀璨的极少数巨星之一。
课外拓展,讲述科学家的故事,领略科学家的情怀
3. 玛丽· 居里 (1867.11.7— 1934.7.4)。世界著名科学 家, 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pō)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和她的丈夫用了好几年才发现了 镭,毅然决定放弃申请专利,无偿公布于世。
1.通读全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2.文中的分段写作的方式,有什么好处?
文中的空行,即标明了课文的分段方式,使文章层 次更加清楚,内容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鲜明
精读质疑
1.从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归国的经历中你感 受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成就了他的伟大
2.钱学森归国后取得了哪些科学成就,做出了 哪些贡献?从这些成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精读质疑
3.分析“钱学森贡献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却淡泊名利”这 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重点描写钱学 森在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下文重点叙述了钱学森 淡泊名利的几件小事。
4.文中通过哪些具体事例突出钱学森淡泊名 利的优秀品质的?
讨论主旨
• 思考:根据课文内容你从科学家钱学森的 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得到了哪些启示 呢?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 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
现代的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 装置。可作为快速远距离运输工具,可以用来发射卫星和投送武器战斗部(弹头)
5、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六年级语文上册 三人班中心学校 姜 旭
钱学森
以科学为重 一心报国 无私奉献
课外拓展,讲述科学家的故事,领略科学家的情怀
1.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美 国要给他很好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长期在美国 工作。但是,邓稼先并未因高官厚禄而动摇他回祖国工作 的决心。1950年,他胸怀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为“两 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 日本不少名牌大学以高薪聘请他,但他想到出国留学是 为了掌握科学、报效祖国,就一一辞谢,毅然回国。回 国后,他在浙江大学执教,竟一连四个月领不到工资, 穷得连饭都难以吃饱,而当时日本帝国大学还答应保留 他半年的工资。贫贱难移爱国心,苏步青毫无再去日本 之意。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大学又发来电报,请 他前往任教。出于民族大义,他一口回绝道:“我要留 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 务!”
读前理解字词
•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并组词: • 萌生 (méng):有了某种念头 酝酿 (yùnniàng):原指造酒的发酵过程,现比喻做准备工作。 (shòu) ) • 翻译 (yì 教授 (chóu) • 荣誉 (yù) 稿酬 • 悉数 (xī) • 兼学术助手 (jiān)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感情升华,激情写作
以《我想当一名科学家》为题,写一篇短文。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
31日),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 奠基人之一,是过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 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为新 中国的成长作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 团体中影响最大和功勋最为卓著的人民科学家, 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 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火箭之王”。他在上世纪40年代已经成为和 其恩师冯· 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和航天领域内的 最为杰出的科学家,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 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的超越了科学巨 匠冯· 卡门,成为上个世纪整个应用科学领域中 最杰出的代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 科学群星中最为璀璨的极少数巨星之一。
课外拓展,讲述科学家的故事,领略科学家的情怀
3. 玛丽· 居里 (1867.11.7— 1934.7.4)。世界著名科学 家, 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pō)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和她的丈夫用了好几年才发现了 镭,毅然决定放弃申请专利,无偿公布于世。
1.通读全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2.文中的分段写作的方式,有什么好处?
文中的空行,即标明了课文的分段方式,使文章层 次更加清楚,内容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鲜明
精读质疑
1.从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归国的经历中你感 受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成就了他的伟大
2.钱学森归国后取得了哪些科学成就,做出了 哪些贡献?从这些成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