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文言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篇一: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七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⑴《郑人买履》⑵《刻舟求剑》⑶《幼时记趣》⑷《三峡》⑸《以虫治虫》⑹《梵天寺木塔》专题⑺《狼》⑻《论语》八则七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⑼《赵普》⑽《黄鹤楼》⑾《于园》⑿《黔之驴》诵读欣赏:⒀《两小儿辩日》专题⒁《爱莲说》八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⒂《晏子使楚》⒃《人琴俱亡》⒄《小石潭记》⒅《记承天寺夜游》⒆《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⒇《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诵读欣赏:(26)《山市》九年级上册:讲读课文:(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诵读欣赏:(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册:讲读课文:(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七年级上册⑴《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臵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⑵《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及文言文重点知识复习
一、文言文注解赵普普少习(熟练)吏事寡(少)学术及(等到)为相太祖常劝以(拿)读书晚年手不释(放下)卷阖(关)户(门)启(打开)箧(书箱)取书读之竟(整)日既(已经)薨(死)家人发(打开)箧视之则(连词,不译)《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沉着)有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虽多忌克(对人忌妒刻薄)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未有其(代赵普)比(相提并论)尝(曾经)奏荐某人为某官普明日(第二天)复(又)奏其人普又以(把)其人奏碎裂(使动用法,把……撕碎)奏牍掷地普颜色(脸色)不变跪而(表顺承)拾之以(相当于“而”)归太祖乃(才)悟,卒(终于)用其人。
州城西南隅(角落)尝(曾经)驾黄鹤返(返回)憩(休息)于此遂以(“以”是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名(命名)楼事列(记载)《神仙》之传迹(事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高标(与“耸构”意思相同)茏嵸(高耸的样子)上倚(靠着)河汉(银河)下临(靠近)江流重檐(两层屋檐,)翼(冀:古代建筑的飞檐)馆四闼(门)霞敞(高敞)于园于园在瓜州步(通作“埠”,水边停船之处)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动词,建筑园子)也非显者(有名声地位的人)刺(名词作动词,投名帖)葆生叔同知(任同知)瓜洲主人处处款(殷勤招待)之(我们)。
园中无他奇(特殊的,罕见的)上植(栽种)果子松数棵缘(沿着)坡植牡丹、芍药以(因为)实(没有空隙)奇池中奇峰绝壑(陡峭的山沟)陡上陡下(直上直下)卧房槛(栏杆)外长如艇子(小船)跨(横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覆盖丛生,草木茂盛的样子)禽鸟啾唧(细小而杂碎的声音)颓然(舒坦的意思)碧窈(碧绿悠远)。
船(名词做状语,用船)载以(相当于“而”)入至则(却)无可用庞然(巨大的样子)大物也蔽(隐蔽)林间窥(偷看)之稍(渐渐)出近之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莫(不)相知(了解)虎大骇(非常害怕)远遁(逃跑)以为(认为)且(将要)噬(咬)己甚(十分)恐觉无异能(特别的本领)者益(逐渐)习(熟悉,习惯)其声终不敢搏(击,扑)驴不胜(禁不住)怒蹄(用蹄子踢)之因跳踉(跳跃)大阚(怒吼)乃(才)去(离开)。
苏教板七年级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 人,亦不用。
尝:曾经 为:担任 明日:第二天 复:又,再 亦:也,还
(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 某官,宋太祖没有用。赵普第 二天又上奏(推荐)此人,太 祖还是没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以:将 其:那 碎裂:把……撕碎(使动用法) 案牍:奏章 掷:扔 颜色:面容颜色,脸色 以:连词,不译 归:回家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 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次日:第二天 临:办理 决:决断 既:„„以后 薨:死 发:打开 之:它,代书箱里的东西 则:原来(是)
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 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 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 己任。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一词多义
整理步骤:找出例句——明确意思——总结规律 太祖常劝以读书
(介词,用)
以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普又以其人奏 跪而拾之以归
(把)
(将、把) (连词,然后) (担任)
为
及为相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作为)
(担任)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二)古今异义(颜色
1.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处决
龌龊 )
第三天,赵普还是将那个人奏荐给 皇上,太祖生气了,把他的奏章撕 碎了扔在地上,赵普面色不改,跪 在地上把碎片拾起来带回了家。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 人。
补缀:修补连结 复:又,再 乃:才 悟:醒悟 卒:终于 过些日子,(他)将旧纸片缝补 好,再次像当初一样上奏。宋太 祖才醒悟,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 人。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文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文复习黄鹤楼》详解(复习版)《黄鹤楼》详解(复习版)原文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之)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一、读准字音:西南隅(yu2)费祎(yi1)返憩(qi4)巃嵸(long2zong1)上倚(yi3)四闼(ta4)坐窥(kui1)二、解释加点字1.州城西南隅:角落2.有黄鹤楼者:表肯定语气3.尝驾黄鹤返憩于此:曾经;骑;休息;在4.遂以(之)名楼:于是;用;命名5.事列《神仙》之传:记载6.迹存《述异》之志:事迹;保存7.观其耸构巍峨:它;矗立的楼宇;高大雄伟8.高标巃嵸:矗立的楼宇;高耸的样子9.上倚河汉:靠着;银河10.下临江流:临近11.重檐翼馆:两层;古代建筑的飞檐12.四闼霞敞:门;高大宽敞13.坐窥井邑:远看;城乡14.俯拍云烟:低头15.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也;山川胜迹;的;最好的事物三、翻译句字。
1.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2.《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之)名楼。
”《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3.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记》上。
4.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
(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5.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它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
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人)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四、重要问题。
1.人们将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苏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注解基础知识中考复习资料
初三语文复习——基础知识2012.2.26班级姓名七(下)二、文言文注解赵普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 )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 )循默()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普明日()复()奏其人普又以()其人奏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黄鹤楼州城西南隅()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巍峨()高标(与“耸构”意思相同)茏嵸(高耸的样子)上倚()河汉(银河)下临()江流重檐(两层屋檐,)翼(冀:古代建筑的飞檐)馆四闼()霞敞()于园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葆生叔同知(任同知)瓜洲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以()实()奇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卧房槛()外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颓然()碧窈()。
黔之驴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庞然()大物也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莫()相知()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甚(十分)恐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终不敢搏()驴不胜()怒蹄()之因跳踉()大阚()乃()去()。
爱莲说可爱者.(指前面说的各种花)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自从)李唐来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两小儿辨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及.()日中则.()如盘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三、重点句子翻译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苏教版七下语文文言文汇总复习资料
苏教版七下语文文言文汇总复习资料七下语文文言文汇总复习资料《赵普》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赵普》选自《》,文中“太祖”指。
“手不释卷”这一成语的意思是,形容。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少习吏事 2手不释卷 3每归私第 4阖户启箧 ...5卒用其人 6发箧视之 7龌龊 8及为相 ...3、翻译下列句子。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3以天下事为己任4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4、概括本文记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一个什么中心?5、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有哪些细节描写?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6、“太祖乃悟”中太祖“悟”的是什么?“卒用其人”说明太祖是个什么样的人?7、阅读文章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再举一个这样的人写出姓名即可七下语文文言文汇总复习资料《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黄鹤楼与、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自古以来描写赞美黄鹤楼的诗文很多,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2、翻译句子意思1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2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3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3、写黄鹤楼的美景由“ ”字总领。
交代黄鹤楼命名由来的句子是:。
4、短文用了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黄鹤楼的的特点。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初一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初一文言文大全及翻译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⑼《赵普》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拿读书这件事劝他.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举荐这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把赵普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用了这人.⑽《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lóng ( )zōng(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讳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文与文言文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与文言文赵普(元代)《宋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改,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登岳阳楼(唐)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栏涕泗流。
两小儿辩日(战国) 列子《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短文两篇黄鹤楼(唐)阎伯里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随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左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于园(明末清初)张岱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任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缠,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周灌木蒙从,禽鸟啾唧,如神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瑶。
苏教板七年级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共44页文档
苏教板七年级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汇总课件
知乎!”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汇总
2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 其 故。一儿曰:“我以
到东方
认为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
距离 连词,表并列
到
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
是
连词,表并列
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 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汇总
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 其 故。一儿曰:“我以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
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
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 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
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清凉而略带寒意
热水 同“谓”,说
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判定
谁你
知乎!”
同“智”,智慧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汇总
3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 其 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 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 者小 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 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 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7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 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 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 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 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 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 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苏教版七年级文言文(有译文)讲解
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自己量好脚的尺度,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刻舟求剑原文刻舟求剑(战国)《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愚蠢吗!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非常渺小的东西都可以观察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总复习·七(下)文言文练习一、《赵普》1.给下列加粗的字词注音。
吏.事()寡.学术()阖.户()启箧.()既薨.()循.默()龌龊..()()奏牍.()掷.地()补缀.()2.解释加点的字(或词)。
(1)普少习..吏事( ) ( ) (2)及.为相( )(3)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 ) (4)太祖乃.悟,卒.用某人( )( )(5)寡.学术( ) (6)既.薨( ) (7)复.奏( )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
(1)普明日..复奏其人古义:今义:(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古义:今义:4.翻译下列句子(1)太祖常劝以读书。
译:(2)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译:(3)普明日复奏某人。
译:(4)碎裂奏牍掷地。
译:二、《爱莲说》各地近年中考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阅读《爱莲说》,回答以下几道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可爱者甚蕃.()②陶后鲜.有闻()③亭亭净植.()④濯.清涟而不妖()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4分)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4、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5、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二)阅读《爱莲说》,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3分)⑴甚蕃.(. ) ⑵亵.玩 ( ) ⑶宜.乎众矣 (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相同:不同:4.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8分)(三)(武汉)阅读下面的诗文。
完成第7—11题。
{15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出淤泥而不染.()(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陶后鲜有闻.()(4)待.到山花烂漫时()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4.【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4分)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四)(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文言文阅读(16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吉,善。
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亭亭净植.()②陶后鲜.有闻()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
(2分)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 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4.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2分)(B)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5.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2分)香味:莲——;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6.(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品性。
三、课外阅读永(永:即永州)之氓(氓:民,百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货:这里指钱)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河东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中济,船破,皆.游() (2)曰:“何不去.之?”()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永之氓咸善游。
翻译:(2)汝愚之甚。
翻译:3、本文刻画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文中主要运用了和的描写方法。
(4分)4、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中永之氓溺死的原因,并谈谈从中你受到的启示。
(4分)2010年中考总复习·七(下)文言文练习(含答案)一、《赵普》1.给下列加粗的字词注音。
吏.事()寡.学术()阖.户()启箧.()既薨.()循.默()龌龊..()()奏牍.()掷.地()补缀.()(lì guǎ hé qiē hōng xún wò chuò dú dú zhuì)2.解释加点的字(或词)。
(1)普少习..吏事 (熟悉) (年轻) (2)及.为相 (等到)(3)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曾经) (担任) (4)太祖乃.悟,卒.用某人 (才)(终于)(5)寡.学术 (少) (6)既.薨 (已经) (7)复.奏 (又)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
(1)普明日..复奏其人古义:(任何一天的第二天)今义:(今天开始的第二天。
)(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古义:(脸色)今义:(色彩)4.翻译下列句子(1)太祖常劝以读书。
译:明太祖常拿读书这件事来劝(赵普)。
(2)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译: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
(3)普明日复奏某人。
译:第二天赵普重新奏请任用此人。
(4)碎裂奏牍掷地。
译:宋太祖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二、《爱莲说》各地近年中考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阅读《爱莲说》,回答以下几道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可爱者甚蕃.(多)②陶后鲜.有闻(少)③亭亭净植.(树立)④濯.清涟而不妖(洗涤)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香远益清)4、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5、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人像自己这样钟情于莲花的。
)(二)阅读《爱莲说》,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3分)⑴甚蕃.(多)⑵亵.玩(亲近而不庄重)⑶宜.乎众矣(应当)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相同:不同: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
(2分)4.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8分)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第一空两个要点各1分;默写题每空1分,每句出现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三)(武汉)阅读下面的诗文。
完成第7—11题。
{15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