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精编版)

2017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精编版)

2016-2017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Fe 56 Cu 64Zn 65 Ag 108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矿石粉碎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B.大理石C.加碘食盐D.五氧化二磷3.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足量钙,这里的“钙”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4.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5.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A.延展性B.导电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6.如图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B.C.D.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酒精能燃烧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8.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H2B.2H2C.2H D.2H+9.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检查气密性10.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间有间隔11.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C.D.12.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正在使用的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立即放入较多的蔬菜D.厨房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3.碳﹣14常用于测量古生物的生活年代。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6B.质子数为8C.核外电子数为8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14.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图所示中,不是利用环保新能源发电的是()A.太阳能发电B.风力发电C.潮汐发电D.火力发电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放出热量D.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6.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12C.右上角元素符号为Mg D.核外电子数为24.3117.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原子层石墨,它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自查试卷九年级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k 39 Mn 55 S 32 Na 23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考试时间:80分钟,本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

1.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氧气——供人呼吸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C.氮气——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3.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食盐水和泥沙C.矿泉水D.铁粉和铜粉4.日常生活中加铁酱油、高钙牛奶中的“铁”和“钙”是指()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5.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统称为氧元素。

这是因为,不管在氧气分子中,还是在水分子中,这些氧原子都具有相同的()A.核外电子数B.核内质子数C.核内中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6.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读取液体体积检验装置气密性点燃酒精灯取用固体粉末A B C D7.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责,下列节约行为中可行的是()A.直接用工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B.吃经蒸煮后的变质大米C.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改用节水水笼头8.下列与燃料或燃烧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露置在空气中的汽油没有燃烧,因为汽油是液态B.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的主要目的是延缓煤的燃烧时间C.汽油着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目的是隔离空气D.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9.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A.用玻璃棒引流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壁上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10.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每个乙分子中含有1个A原子和1个B原子三、填空题(共4题共20分)16.(5分)用化学用语表示:(1) 2个氢原子;(2) 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3) 4个氮分子;(4) 5个碳酸根离子;(5)赤铁矿。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版3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版3

2016-2017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下列转变中,属于化学转变的是()A.粮食酿酒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 D.矿石粉碎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 B.大理石C.加碘食盐 D.五氧化二磷3.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足量钙,这里的“钙”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 D.单质4.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5.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A.延展性B.导电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6.如图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C. D.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酒精能燃烧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 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8.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H2B.2H2C.2H D.2H+9.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检查气密性10.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形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组成D.分子间有间隔11.某同窗制作的试剂标签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C.D.12.下列事故的处置方式中,不正确的是()A.正在利用的电器着火,当即用水浇灭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当即用湿布盖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当即放入较多的蔬菜D.厨房中天然气泄漏,当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3.碳﹣14常常利用于测量古生物的生活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6 B.质子数为8C.核外电子数为8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14.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如图所示中,不是利用环保新能源发电的是()A.太阳能发电B.风力发电 C.潮汐发电D.火力发电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猛烈燃烧,生成大量白雾B.柴炭在氧气中猛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镁条在盐酸中猛烈反映,生成无色气体,放出热量D.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6.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部份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12C.右上角元素符号为Mg D.核外电子数为17.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原子层石墨,它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可做散热材料C.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D.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18.按照如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黄铜比纯铜硬度大B.蜡烛中含有氢、氧元素C.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高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A.A B.B C.C D.D19.如图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B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加入足量的铜粉C 鉴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加入稀盐酸D 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活性炭A.A B.B C.C D.D20.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转变关系的是()A.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B.镁在空气中加热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A.A B.B C.C D.D二、解答题(共19小题,满分60分)21.目前利用的燃料大多属于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和.(2)天然气是常常利用的家用燃料.若天燃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黄色,锅底会出现黑色物质,现在可将灶具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22.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1)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式是.(2)市售“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发生反映放出大量的热.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23.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普遍.(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2)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份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3)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办法:.2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觉抗疟药物﹣﹣青蒿素而取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1)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25.氧气常常利用于医疗急救,这利用的氧气的性质是.26.空气质量引发人们的普遍关注.某天的空气质量日报如表:污染项目PM10 SO2CO NO2污染指数377 307 13 30 62(1)上述污染物中,能形成酸雨的是.(2)雾霾天环卫工人增加洒水频次,其主要目的是.27.蜡烛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消耗O2和生成CO2的体积比是3:2.如图所示,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蜡烛熄灭后,看到的现象是.28.“液态空气蒸腾实验”如图:【资料】常压下,N2沸点为﹣196℃,O2沸点为﹣183℃.结合伙料解释:“燃着的木条迅速熄灭”及“燃着的木条猛烈燃烧”的原因是.29.最近几年来,我国航天事业高速进展.(1)2016年11月3日,长征5号大推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该火箭利用液氢液氧做推动剂,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飞船返回舱在重返大气层时,因与空气猛烈摩擦,船体表面温度会急剧上升.因此,返回舱表面必需有良好的防高温办法.下列有关返回舱外覆盖材料的说法合理的是(填序号).a.高温条件下,能与大气层中的氧气发生猛烈燃烧b.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吸热反映带走热量c.高温条件下,可熔化或升华带走热量d.有阻热性,可阻断热量侵入舱内.3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高存文、王晶禹,原文有删改).最近几年来,粉尘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粉尘为何会发生爆炸呢?当煤粉、面粉和铝粉等可燃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达到必然浓度时,碰到明火可能会引发燃烧,短时刻内火焰迅速传播,释放出大量的热,形成高气压引发爆炸.燃烧时气压和气压上升速度越大,爆炸威力也越大.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得出:粉尘爆炸除与粉尘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会受到粉尘浓度、初始压力、初始温度、氧气含量和容器形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图是不同氧气浓度下,煤粉在密闭容器中爆炸时气压上升速度的测定结果.图中显示,发生爆炸时在粉尘浓度相同的情形下,压力上升速度随氧气浓度减小而降低.粉尘容易产生二次爆炸.粉尘发生第一次爆炸时,气浪会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短时刻内爆炸中心区压力减小,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与扬起的粉尘混合,从而引发二次爆炸.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破坏力更大.粉尘爆炸可通过相应的技术办法进行预防.如:通风除尘、向密闭容器或管道中充入氮气等.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粉尘爆炸”所需的条件是(填序号).a.悬浮的粉尘浓度b.氧气c.引发粉尘爆炸的温度(2)依据曲线图得出“当氧气浓度为21%、粉尘浓度小于a值时,爆炸威力随粉尘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分析其原因.(3)引发第二次爆炸的粉尘来源是.(4)淀粉厂在输送淀粉的管道中充入N2,这种做法可预防粉尘爆炸的原因是.(5)除文中列举的预防办法外,请你再举一条避免粉尘爆炸的办法.31.北京某自来水厂净水进程如图所示:(1)炭滤池中常常利用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煤粉具有的性质是.(2)自来水生产进程中,利用的净水方式除(1)中涉及到的还有(填序号).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杀菌消毒(3)吸水井中通入的氯气和氨气可生成氯胺.氯胺可缓慢释放出具有消毒作用的物质.这步操作的目的是(填序号).a.对天然水消毒 b.对生产进程中的水消毒 c.对输往用户的水消毒.32.二甲醚是一种无毒、无侵蚀、易液化的清洁燃料.合成二甲醚的流程如图1所示:(1)氧化反映器中反映温度为850℃,其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2)CO和H2合成二甲醚(CH3OCH3)反映的微观示用意如图2所示,消耗的CO和生成的二甲醚分子个数比为.(3)【资料】Fe3O4中铁元素化合价既有+2价,又有+3价.上述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33.小明对本学期所学的物质进行了整理.采用“地铁线路图”的形式,将不同物质的转化关系表示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1)在图中已知的6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可作燃料的是.(2)通过CH4或CO2的转化能够完成“I号线到 II号线的换乘”,请任选一个反映完成“换乘”,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X与活泼金属能发生置换反映,Y和Z都属于单质.“Ⅳ号线换乘Ⅰ号线”时,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Y和Z可能别离是.34.按照下图装置回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图A是气体发生装置,请在图中方框内将装置图补充完整.(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B装置搜集氧气,进气体的导管口是(填“a”或“b”).35.验证CO2的相关性质.(1)实验一:可证明CO2具有的性质是.(2)实验二:加热液体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三:能证明CO2与石灰水反映的实验现象是,其化学方程式为.36.如图3个实验都与铁的性质有关,请回答相关问题.(1)甲中铁丝猛烈燃烧,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2)乙中铁钉最易锈蚀的部位是(填“a”、“b”或“c”).(3)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37.同窗们用同一套装置别离完成2个实验.【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实验实验过程实验1: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①如图1所示,注射器A中吸入20mL氧气,注射器B中吸入20mL 80℃的热水,在玻璃管中放一小块白磷②将注射器B中的热水迅速推入玻璃管内,白磷浸没水中③再将注射器A中的氧气推入玻璃管,使玻璃管中的热水全部进入注射器B,此时白磷开始燃烧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①如图2所示,在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白磷,两个注射器和玻璃管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60mL空气.加热装有白磷的玻璃管至白磷燃烧②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燃着的白磷熄灭③当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时,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2)按如实验2回答:ⅰ.玻璃管中发生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ⅱ.步骤②的目的是.ⅲ.步骤③中,当注射器活塞再也不移动时,密闭系统内气体体积为mL.(3)查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式有多种.某同窗采用如下方式查验:在注射器A和B中别离吸入20mL的空气,按图所示连接好玻璃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请补全“…”包括的操作及现象:.38.某小组同窗设计并进行实验,探讨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猜想与假设】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实验记录】同窗们进行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表: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⑥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30 30 15 30 30 30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6 x 6 6 6 6水槽中水的温度20 90 70 70 20 20锥形瓶中的物质﹣﹣﹣﹣﹣﹣﹣﹣﹣﹣﹣﹣﹣﹣﹣﹣﹣﹣﹣﹣60min内产生氧气(mL)【解释与结论】(1)实验②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x是mL.(2)实验①~⑥通过测定相同时刻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还能够通过测定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3)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度越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填序号).(4)通过实验①、②、④可得出的结论是.【反思与评价】(5)同窗们以为实验室制氧气,应选择实验⑥而不选实验②的理由是(答两点).(6)某同窗改用如图2所示装置代替气囊完成实验②,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将导管伸入量筒,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b.开启控温加热器,将导管伸入量筒,滴入过氧化氢溶液c.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待导管口有持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量筒.39.Cu﹣Zn合金普遍用于制造机械零件.为测定某Cu﹣Zn合金粉中锌的含量,别离取20g该粉末用下列两种方式测定(其他成份均不参与反映).加入试剂测定数据方法一足量稀硫酸氢气的质量方法二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固体减少请任选一种方式,计算Cu﹣Zn合金粉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进程及结果.2016-2017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下列转变中,属于化学转变的是()A.粮食酿酒 B.冰雪融化 C.酒精挥发 D.矿石粉碎【考点】化学转变和物理转变的判别.【分析】化学转变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转变,物理转变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转变,化学转变和物理转变的本质区别是不是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粮食酿酒进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转变.B、冰雪融化进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转变.C、酒精挥发进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转变.D、矿石粉碎进程中只是大小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转变.故选A.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 B.大理石C.加碘食盐 D.五氧化二磷【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糖水中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大理石是碳酸钙和杂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加碘食盐中有碘酸钾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五氧化二磷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3.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足量钙,这里的“钙”是指()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分析】食物、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常利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4.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分析】按照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解答】解: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5.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A.延展性B.导电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考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分析】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解答】解: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A.6.如图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C. 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分析】解答本题可按照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抽烟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D、图中所示标志是堆放易燃品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C.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酒精能燃烧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 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不同及应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转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转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转变的本质特征是转变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仍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不是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干冰易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转变,所以酒精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属于物质的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转变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是物质的颜色和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转变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B.8.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H2B.2H2C.2H D.2H+【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物质的化学式能够表示该物质,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该物质的1个分子,该物质的分子组成;由分子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只能够表示该物质的分子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只能够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离子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解答】解:A、H2表示氢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1个氢分子,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组B、2H2表示2个氢分子;C、2H表示2个氢原子;D、2H+表示2个氢离子.故选:C.9.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检查气密性【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B、倾倒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C、利用托盘天平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D、用手握试管的方式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注意观察是不是有气泡冒出以判断气密性好坏.【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故操作错误;B、倾倒液体时注意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操作错误;C、利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故错误;D、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操作正确.10.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形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组成D.分子间有间隔【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按照分子的大体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距离;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形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距离,气体受压后,分子距离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与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体积很小和分子由原子组成无关,所以D正确.故选D.11.某同窗制作的试剂标签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硝酸铜中同元素显+2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u(NO3)2,故选项化学式正确;B.氯化镁中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MgCl2,故选项化学式正确.C.硫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K2SO4,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D.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则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D.12.下列事故的处置方式中,不正确的是()A.正在利用的电器着火,当即用水浇灭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当即用湿布盖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当即放入较多的蔬菜D.厨房中天然气泄漏,当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式;防范爆炸的办法.【分析】A、按照自然界的水能导电的性质判断.B、按照灭火的原理判断.C、按照灭火的原理判断.D、按照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性质判断.【解答】解:A、正在利用的家用电器着火,当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故错误;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发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间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当即放入较多的蔬菜,既能降温,又能隔间氧气,从而使火熄灭,故正确;D、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开窗通风,一者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避免它达到着火点,二者可稀释天然气,避免达到爆炸极限,故正确;故选A.13.碳﹣14常常利用于测量古生物的生活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6 B.质子数为8C.核外电子数为8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利用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来解答.【解答】解:A、因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数为6,则电子数为6,按照电子的排布,最外层电子数为4,说法错误,故A不正确.B、由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为6,说法错误;故B不正确.C、由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按照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电子数为6,说法错误;故B不正确.D、因核电荷数为6,按照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则质子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D.14.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如图所示中,不是利用环保新能源发电的是()A.太阳能发电B.风力发电 C.潮汐发电D.火力发电【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分析】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类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无污染,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太阳能发电,清洁无污染,是对环境无污染的发电方式,故选项错误.B、风力发电,清洁无污染,是对环境无污染的发电方式,故选项错误.C、潮汐发电,清洁无污染,是对环境无污染的发电方式,故选项错误.D、火力发电,需要煤等作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我,是对环境有污染的发电方式,故选项正确.故选:D.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猛烈燃烧,生成大量白雾B.柴炭在氧气中猛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镁条在盐酸中猛烈反映,生成无色气体,放出热量D.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映现象;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A、按照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按照柴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按照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按照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柴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条在盐酸中猛烈反映,生成无色气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6.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部份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12C.右上角元素符号为Mg D.核外电子数为【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按照图中元素周期表能够取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按照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 。

故选A。

考点:空气的组成2.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酒精挥发C.食物腐败D.动物呼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动物呼吸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

故选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3.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日常生活常接触到物品上的氟”、“钙”等指的均是元素。

故选C。

考点:常见粒子的判断4.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表示的是易爆炸物;B表示的是禁止燃放鞭炮;C表示的是易腐蚀的物质;D表示的是严禁烟火。

故选D。

考点:常见标识的识别5.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钠B.铝C.铜D.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越前,活动性越强。

故选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原子质量C.分子种类D.元素种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种类和数目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故选C。

考点:物质的变化7.遭遇重度雾霾天气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停止室外建筑施工B.冬季长跑照常进行C.尽量减少外出活动D.外出戴活性炭口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造成雾霾的原因的可吸入颗粒物。

故选B。

考点:环境保护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硫粉C.蜡烛D.红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蜡烛燃烧发黄光;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西城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西城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5 —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化学1. 本试卷共 8 页,共两部分, 38 道小题,满分 80 分。

考试时间考100 分钟。

生须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正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据号。

知 3. 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u 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题只有 1 个选项切合题意。

每题 1 分)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 .氮气B .氧气C.二氧化碳D. 罕有气体2.以下过程只波及物理变化的是A .蜡烛焚烧B .酒精挥发C.食品腐败D.动物呼吸3. 喝牛奶能够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A .分子B .原子C.元素D. 单质4.以下图标中,表示严禁烟火”的是A B C D5.以下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钠B .铝C.铜D.银6.化学反响前后必定发生变化的是A .原子数量B .原子质量C .分子种类D.元素种类7.遭受重度雾霾天气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停止室外建筑施工B .冬天长跑照旧进C.尽量减少出门活动D.出门戴活性炭口8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焚烧时,产生大批白烟的是A .木炭B .硫粉C .蜡烛D. 红磷9.将木柴架空能够使其焚烧更旺,这样做主假如为了A .方便增添木柴B .高升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10. 锰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右图所示 F 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属于金属元素B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5链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0 D .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4.94%11.以下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 .倾倒液体B .过滤C .加热液体12.以下物牛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选项是DA 熄氯灭灯 NaCl B .氧化铝 Al 2O3C.碳酸钠 NaCO 313.以下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D .氢氧化钾 KOHA .液氮用于冷冻C.石墨用作电极光源 B .天然气用作燃料14.以下安全举措不正确的选项是 D .罕有气体用作电A. 燃放烟花鞭炮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 天然气泄露,立刻封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刻用水浇灭 D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刻用湿布盖灭15.以下符号中,能表示 2 个氧分子的是A. 2OB. 2O2C.2H2OD.H2O216.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一、单项选择题(共13小题,选出下列各题中惟一正确的答案。

1-11题每题2分,12-13题每题3分,满分28分。

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C、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D、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2.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木条燃烧B、酒精挥发C、石蜡融化D、水结成冰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0ml的量筒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为试管容积的1/2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D、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总质量的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可用硫或木炭代替红磷完成实验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属于纯净物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7.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Si”C、原子序数为“14”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B、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杂质C、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自来水属于混合物9.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B、0C、+1D、+510.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构成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原子数目不同C、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1.已知反应X+4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A、C2H6B、C2H6OC、C2H2D、C2H2O12.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A、将气体点燃B、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C、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将一氧化碳倒出13.将20g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g水,则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质量分别是()A、2g和18gB、10g和10gC、2g和16g D3g和17g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4.用化学符号填空:⑴三个氮原子:⑵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键为正二价:⑶硫酸根离子:⑷常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15.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化学2017.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K 39 Mn 55Cu 64Zn 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矿石粉碎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B.大理石C.加碘食盐D.五氧化二磷3.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足量钙,这里的“钙”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4.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5.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A.延展性B.导电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6.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 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酒精能燃烧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8.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H2B.2H2 C.2H D.2H+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检查气密性10.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由此说明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间有间隔11.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B CD12.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正在使用的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立即放入较多的蔬菜D .厨房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3.碳-14常用于测量古生物的生活年代。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

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最外层电子数为6B .质子数为8C .核外电子数为8D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14.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017年西城区初三化学期末考试题

2017年西城区初三化学期末考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化学 2017.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Cu 6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 共25分)一、选择题(共25分,每小题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 .蜡烛燃烧C .冰雪融化D .汽油挥发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H 2OB .KClO 3C .NaClD .H 2SO 4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铁B .铝C .氧D .硅5.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 .质子数不同B .电子数不同C .中子数不同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A .锌B .铜C .铁D .银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SO 2B .O 2C .H 2O 2D .KMnO 4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氧化镁(MgO 2)B .碳酸钠(NaCO 3)C .硝酸钠(NaNO 3)D .氧化汞(AgO )10.已知某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2B .6C .8D .1411.下列关于碳元素的单质和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碳单质B .CO 2可用于灭火,CO 可用作燃料 AB C DC.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12.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下列不利于...节能环保的做法是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使用节能灯泡C.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纸张双面打印13.“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

“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

北京市2016-2017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海淀 西城 东城

北京市2016-2017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海淀 西城 东城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化学.............. 2017.1学校班级姓名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Cu 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 分)(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 分)1.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潮汐能B.太阳能C.风能D.煤2.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铁B.氧C.氢D.硫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A.铁丝B.硫粉C.蜡烛D.红磷4.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5.下列矿物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A.黄铁矿B.紫晶矿C.白钨矿D.黄铜矿(主要成分为FeS2)(主要成分为SiO2)(主要成分为CaWO4)(主要成分为CuFeS2)6.每年5 月31 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 B.N2 C.CO D.CO27.下列方法常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A.加肥皂水B.过滤C.加澄清石灰水D.加紫色石蕊溶液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加热液体C.称量氯化钠D.熄灭酒精灯9.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铝具有导电性B.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C.氮气难溶于水D.常温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KClO3 B.O2 C.O3 D.H2O21.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A.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B.表明刷一层油漆C.制成不锈钢D.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12.地球上99%的溴元素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

已知一种溴原子核内含有35 个质子和45 个中子,则该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80 B.45 C.35 D.513.下列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NaCl B.氧化铝Al2O3 C.硝酸铜CuNO3 D.硫酸镁MgSO4 14.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划(如右图所示),是为了比较二者的A.硬度B.延展性C.密度D.颜色点燃15.下列关于4P + 5O2 ==== 2P2O5 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B.参加反应的磷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相等C.参加反应的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1:40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分子数之比为2:516.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专题

初中化学实验专题

北京2016-2017初三化学期末实验专题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20.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实验原理分析〗37.(5分)同学们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完成2个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根据实验2回答:ⅰ.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

ⅲ.步骤③中,当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时,密闭系统内气体体积为______mL 。

(3)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多种。

某同学采用如下方法检验:在注射器A 和B 中分别吸入20 mL 的空气,按图所示连接好玻璃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请补全“……”包含的操作及现象:______。

〖科学探究〗38.(7分)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 分解速率的因素。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猜想与假设】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 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

【实验记录】同学们进行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解释与结论】(1)实验②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x 是______mL 。

(2)实验①~⑥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_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4)通过实验①、②、④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5)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氧气,应选择实验⑥而不选实验②的理由是______(答两点)。

(6)某同学改用右图所示装置代替气囊完成实验②,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

a .将导管伸入量筒,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b .开启控温加热器,将导管伸入量筒,滴入过氧化氢溶液c .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待导管口有连续均 匀气泡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量筒(操作现象统一)38.(7分)[解释与结论](1)6 (2)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3)③④(4)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大[反思与评价](5)相同时间内实验②产生氧气少;需要加热;水蒸气含量高(0,1,2)(说出一条给1分,只看对的)(6)a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2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实验原理分析〗36.(4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装置B可以将装置A制得的气体进行净化。

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化学考生1.本试卷共10 页,共两部分,39 道小题,满分8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须知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K 39 Mn 55Cu 64 Zn 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1 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 .冰雪融化 C .酒精挥发D.矿石粉碎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 B .大理石 C .加碘食盐 D .五氧化二磷3.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足量钙,这里的“钙”是指A.元素 B .原子 C .分子D.单质4.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不同 B .质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5.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A.延展性 B .导电性 C .导热性 D .抗腐蚀性6.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 B .酒精能燃烧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 D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8.下列符号中,表示 2 个氢原子的是+A.H2 B .2H2 C.2H D .2H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检查气密性10.6000 L 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 的钢瓶中,由此说明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构成 D .分子间有间隔11.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硝酸铜氯化镁硫酸钾氧化铁Cu(NO3)2 MgCl 2 K2SO4 FeOA B C D12.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正在使用的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立即放入较多的蔬菜D.厨房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3.碳-14 常用于测量古生物的生活年代。

2016-2017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化学)含答案_共8页

2016-2017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化学)含答案_共8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九年级化学科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Cl-35.5 K-39 Mn-55说明:考生作答时,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2.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大小可以改变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称量固体C.点燃酒精灯D.检查装置气密性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洁净的空气、液态氧、可乐B.单质:氮气、臭氧、水银C.非金属:硫、汞、红磷D.氧化物:干冰、硫酸钾、水5.2016年9月19日,在陕西延安举办的2016年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上,肇庆市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此次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是肇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成果体现。

下列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工厂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尽量使用环保购物袋进行购物C.大量焚烧垃圾D.选用公交车、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硝酸铜CuNO3B.Mg + O2C.2P+5O2 ==2P2O5D.CO2 + C7.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原因之一是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

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是一种化合物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O2)构成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4∶1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是因为吹出气体中有CO2B.通常状况下,不能用观察颜色、气味的方法来鉴别CO和O2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其可升华的性质D.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其导电性。

2016-2017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答案

2016-2017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2017-1-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B A B B C C C A B D D D D B A D C C19.(1)2Fe;(2)3H2;(3)NO2;(4)NO3—;(5)NaCl;(6)CH420.(1)12:7l ;14.2 (2)吸附,物理变化21.①单质;②分子;③化学.④有机.22.(1)元素元素(2)原子(3)离子(4)原子原子(5)元素23.(1)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终停在刻度4处。

(2)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4.(1)2H2+ Cl22HCl,化合反应;(2)氢原子和氯原子(或“氯原子和氢原子”);(3)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等等。

25.(1)大于(2)乳化(3)金属(4)导电(5)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

26.④⑤①②③27.(1)C ; CO (2)2C + O2点燃2CO ;(3)CO2+H2O=H2CO3三、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12分)28.(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CaCO3+ 2HCl====CaCl2+ H2O + CO2↑(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Ca(OH)2 + CO2 ==== CaCO3↓+ H2O29.(1)氢气,假(2)无明显现象,强,银>钯>铂四、计算题(30题4分,31题8分,共12分)30. (1)有机物(1分);(2)3:2:1(1分);(3)160(2分)31. (1)4.4 (2分)(2)80%(2)解:设10g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1分)CaCO3+2HCl═CaCl2+H2O+CO2↑(2分)100 44X 3.52g (3分)100:44=X:3.52g (4分)x=8g (5分)故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g/10g×100%=80%(6分)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二氧化碳B.水蒸气C.氮气D.氧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2.(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生铁B.蒸馏水C.石灰水D.加碘盐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生铁是铁和杂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石灰水是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加碘盐中有氯化钠、碘酸钾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1分)(2011•朝阳区一模)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A.冰B.干冰C.二氧化硫D.五氧化二磷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能够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变化过程中能够使环境的温度降低.解答:解:冰、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等物质不能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4.(1分)“禁止烟火”的图标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停车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品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1分)(2012•宜昌)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酒精D.天然气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产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C.点评:酒精是一种清洁燃料,可以通过植物发酵来获得,不属于化石燃料.6.(1分)(2012•铜仁地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为硅;故错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故对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元素为铝;故错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元素为铝;故错故选B.点评:正确记忆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及排列顺序,此为本题所要考查的基础知识点.7.(1分)某品牌高钙奶中的“钙”是指()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高钙奶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日常生活中,高钙奶中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1分)(2011•石景山区一模)下列化学用语中的“2”能表示“2个原子”的是()A.2H B.2Na+C.C u2+D.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2H表示2个氢原子;故A正确;B、根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因此2Na+表示2 个钠离子;故B错误;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Cu2+表示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C错误;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的意义和各种化学符号的书写和意义,难度较大.9.(1分)(2012•河池)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原子质量C.物质种类D.元素种类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种类一定变,就可以正确求解.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几个不变,其中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种类一定变.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会运用化学中的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0.(1分)(2012•石景山区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给液体加热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基本操作,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去做实验.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不能引燃,要用火柴点燃,否则会引起火灾,故A错;B、试管应倾斜,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要朝向手心,故B错;C、称量时要左物右码,故C错;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要进行预热.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则会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11.(1分)(2011•石景山区一模)C﹣14可用来测定文物的年代.已知C﹣14的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B.8C.12 D.14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概念关系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C﹣14的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因此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故选A.点评:注意: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前提条件是在原子中.12.(1分)为节约用水,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盆接水洗菜B.用养鱼水浇花草C.使用节水龙头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用盆接水洗菜可以节约用水;B、用养鱼水浇花草可以节约用水;C、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不利用节约用水.解答:解:A、用盆接水洗菜可以节约用水,故A不符合题意;B、用养鱼水浇花草可以节约用水,故B不符合题意;C、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C不符合题意;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不利用节约用水,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一定要珍惜,节约用水.13.(1分)(2014•房山区二模)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 C.C O2D.H2O2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O2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C、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时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不是氢气,而是氧气,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结论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5.(1分)(2014•藤县一模)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B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隔变大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B、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是因为酒精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间去了,故选项就正确.C、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而不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1分)(2012•朝阳区二模)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火药能燃烧爆炸的性质判断.B、根据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性质判断.C、根据自然界的水能导电的性质判断.D、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解答:解:A、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能燃烧爆炸,所以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故A正确.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开窗通风,一者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二者可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故B正确.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故C错误.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故选C.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化学品腐蚀等,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是保障人身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务.17.(1分)(2014•房山区一模)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B.伸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都为无色气体;故A不适合;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伸入二氧化碳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故B适合;C、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此法不可取.故C不适合;D、二氧化碳加入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和空气加入澄清石灰水都无明显现象.故D不适合;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的性质的了解,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18.(1分)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该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B.吹走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温到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解答:解:高速空气流能够带走大量的热,可以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D.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19.(1分)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H2+Cl22HCl B.2KClO32KCl+3O2↑C.2HI+Cl22HCl+I2D.2CO2+2Na2O2═2Na2CO3+O2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H2+Cl22HCl,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2KClO32K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2HI+Cl22HCl+I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D、2CO2+2Na2O2═2Na2CO3+O2,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其中一种是单质和另一种是化合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1分)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可燃性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常温下稳定C.氖气可制航标灯﹣通电时能发出带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可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主要运用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氦气、氙气、氖气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解决.解答:解:A、所谓助燃物,通俗地说是指帮助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确切地说是指能与可燃物质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A错误;B、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用于食品防腐就是利用其这一性质,故B正确;C、氖和氩等稀有气体充入灯里,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C正确;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是利用了它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A.点评:对于每种物质与元素,既要掌握它的物理性质,又要掌握其化学性质.21.(1分)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B.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gC.铝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影响铝元素的化学性质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解答:解:A、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13,铝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影响铝元素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1分)在高温条件下,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物质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14: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此题主要是由分子模型图来判断分子的构成以及化学式的,只要辨别好各分子由几种原子,每种原子各有几个构成就可以了.解答: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不可能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分子模型图可知一个乙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是2+16=18,故B错误.C、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的,所以反应生成物CD的分子个数比是1:3,故C错误.D、依据C的结论是反应生成物CD的分子个数比是1:3,所以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28×1:2×3=14:3,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这种题的关键就是辨别分子是由何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有几个,这样就可以得出分子的化学式,再利用化学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3.(1分)番茄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维生素C能有效预防牙龈出血,它遇空气和加热都易引起变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熟的番茄可以补充大量维生素CB.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C.鲜榨的番茄汁密封保存可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D.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含量约为30%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维生素C的微观组成和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生的番茄可以补充大量维生素C,高温使大量维生素C流失,错误;B、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错误;C、鲜榨的番茄汁密封保存可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正确;D、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含量约为=54.5%,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4.(1分)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混入氮气中的氧气通过炽热的铜网B 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点燃C 鉴别氯化钙和碳酸钙加入足量的水D 检验黄铜中含有锌加入稀盐酸A.A B.B C.C D.D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依据氧气可以与铜反应以及生成物情况判断即可;B、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依据两者的溶解性分析解答;D、根据黄铜是铜锌合金,锌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进行解答;解答:解:A、因为氮气不与铜反应,氧气可以与铜反应,所以可以除掉氧气,所以操作能达到目的.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用点燃方法,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即无法确定是否含有一氧化碳,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由于氯化钙能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用水可以鉴别两者;D、黄铜是铜锌合金,锌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可用稀盐酸区别黄金和黄铜;故选B.点评:除杂一般有两种方法,将杂质彻底除去或将杂质转化为主物质,所选物质不能与主物质发生反应,也不要在除去杂质的同时又混入了其它物质,而鉴别则往往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完成的.25.(1分)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考点:盐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A、根据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不断减少,以致反应结束后不变;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C、根据反应前是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最后固体不再减少进行分析;D、根据氧气的加热一段时间后氧气的体积不断增加,以致反应结束后不变进行分析.解答:解:A、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不断减少,以致反应结束后不变;图象正确,故A 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B正确;C、反应前是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最后固体不再减少,所以物质的种类是一种、三种、两种,故C正确;D、加热一段时间后氧气的体积不断增加,以致反应结束后不变,图象不正确,故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26.(5分)生活中常用到各种干燥剂(能除去潮湿物质中水分的物质).(1)硅胶是无色或白色颗粒,其主要成分是SiO2,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4 .(2)生石灰是白色块状固体,吸水后变成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该反应可用于自发热饭盒的原因是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3)分子筛干燥剂是铝硅酸盐化合物,其晶体结构中有规整而均匀的孔道,只允许直径比孔径小的分子进入,能吸附水气和其它气体,吸湿速度极快.分子筛干燥剂吸水前后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4)“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

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2016年初三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2016年初三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5•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原子的考 生 须 知1 .本试卷共10页,共38道小题,满分8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6. ------------------------------------------------------------- 本试卷化学方程式中的“ 一”和“ ”含义相冋。

初三化学2016.1学校班级姓名 考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Si 28 Cl 35.5 Fe 56 第一部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2•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最弱的是A . MgB . Zn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木炭B .铁丝4.下列属于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选择题(共20 分)1分)C .二氧化碳 C . Cu C .蜡烛D .稀有气体 D . Ag D .红磷A .相对原子质量B 中子数C .质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6•下列气体中,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A . H 2B . COC . N 27.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这里的“铁”是指 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D .离子D . CO 2A B CA .闻气味B .收集CO2验满C .称量固体D •熄灭酒精灯9. 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12.下图为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在此过程中,不发生 变化的微粒是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A BC D用 途F 冰用于人工降雨活 2 舌性炭作口罩 滤芯0 i碳棒(含石墨)作电极H蜡烛在空气中 性质干冰升华后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活性炭吸附性石墨导电性氧气助燃性16.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燃物在空气中一定能燃烧B.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D.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时,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17. 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的我国 药学家屠呦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化学2017.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K 39 Mn 55Cu 64Zn 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矿石粉碎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B.大理石C.加碘食盐D.五氧化二磷3.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足量钙,这里的“钙”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4.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5.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A.延展性B.导电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6.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 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酒精能燃烧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8.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H2B.2H2 C.2H D.2H+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检查气密性10.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由此说明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间有间隔11.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B CD12.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正在使用的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立即放入较多的蔬菜D .厨房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3.碳-14常用于测量古生物的生活年代。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

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最外层电子数为6B .质子数为8C .核外电子数为8D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14.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下列图示中,不是..利用环保新能源发电的是A .太阳能发电B .风力发电C .潮汐发电D .火力发电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雾B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 .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放出热量D .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6.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质子数为12C .右上角元素符号为MgD .核外电子数为24.3117.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原子层石墨,它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可做散热材料C .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D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氧化铁 FeO硫酸钾K 2SO 4氯化镁MgCl 2硝酸铜 Cu(NO 3)21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20.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0分)〖生活现象解释〗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请回答 21-24题。

21.(2分)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属于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和______。

(2)天然气是常用的家用燃料。

若天燃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黄色,锅底会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填“调大”或“调小”)。

22.(2分)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

(2)市售“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3.(3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2)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 2O 3)和一氧化碳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

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措施:______。

24.(2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 15H 22O 5。

(1)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2)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请回答25-29题。

25.(1分)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这利用的氧气的性质是______。

26.(2(1)上述污染物中,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

(2)雾霾天环卫工人增加洒水频次,其主要目的是______。

27.(1分)【资料】蜡烛充分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消耗O 2和生成CO 2的体积比是3︰2。

如右图所示,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 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

蜡烛熄灭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28.(1分)“液态空气蒸腾实验”如下:燃着的木条迅速熄灭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资料】常压下,N 2沸点为-196 ℃,O 2沸点为-183 ℃。

结合资料解释:“燃着的木条迅速熄灭”及“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29.(2分)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高速发展。

(1)2016年11月3日,长征5号大推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该火箭使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

飞船返回舱在重返大气层时,因与空气剧烈摩擦,船体表面 温度会急剧上升。

因此,返回舱表面必须有良好的防高温措施。

下列有关返回舱外覆盖材料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 .高温条件下,能与大气层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燃烧 b .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吸热反应带走热量 c .高温条件下,可熔化或升华带走热量一段时间后 液态空气d .有阻热性,可阻断热量侵入舱内〖科普阅读理解〗 30.(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高存文、王晶禹,原文有删改)。

近年来,粉尘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当煤粉、面粉和铝粉等可燃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可能会引发燃烧,短时间内火焰迅速传播,释放出大量的热,形成高气压引起爆炸。

燃烧时气压和气压上升速率越大,爆炸威力也越大。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得出:粉尘爆炸除与粉尘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会受到粉尘浓度、初始压力、初始温度、氧气含量和容器形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下图是不同氧气浓度下,煤粉在密闭容器中爆炸时气压上升速率的测定结果。

图中显示,发生爆炸时在粉尘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上升速率随氧气浓度减小而降低。

粉尘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粉尘发生第一次爆炸时,气浪会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压力减小,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与扬起的粉尘混合,从而引发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破坏力更大。

粉尘爆炸可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预防。

如:通风除尘、向密闭容器或管道中充入氮气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粉尘爆炸”所需的条件是______(填序号)。

a .悬浮的粉尘浓度b .氧气c .引起粉尘爆炸的温度(2)依据曲线图得出“当氧气浓度为21%、粉尘浓度小于a 值时,爆炸威力随粉尘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分析其原因______。

(3)引发第二次爆炸的粉尘来源是______。

(4)淀粉厂在输送淀粉的管道中充入N 2,这种做法可预防粉尘爆炸的原因是______。

(5)除文中列举的预防措施外,请你再举一条防止粉尘爆炸的措施______。

〖生产实际分析〗31.(3分)北京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下:用户(1)炭滤池中常用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煤粉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除(1)中涉及到的还有______(填序号)。

a.沉淀b.过滤c.煮沸d.蒸馏e.杀菌消毒(3)吸水井中通入的氯气和氨气可生成氯胺。

氯胺可缓慢释放出具有消毒作用的物质。

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对天然水消毒b.对生产过程中的水消毒c.对输往用户的水消毒32.(3分)二甲醚是一种无毒、无腐蚀、易液化的清洁燃料。

合成二甲醚的流程如下:(1)氧化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850℃,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CO和H2合成二甲醚(CH3OCH3)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消耗的CO和生成的二甲醚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3)【资料】Fe3O4中铁元素化合价既有+2价,又有+3价。

上述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33.(5分)小明对本学期所学的物质进行了整理。

采用“地铁线路图”的形式,将不同物质的转化关系表示如下(图中“”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

(1)在图中已知的6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可作燃料的是______。

(2)通过CH4或CO2的转化可以完成“I号线到II号线的换乘”,请任选一个反应完成“换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X与活泼金属能发生置换反应,Y和Z都属于单质。

“Ⅳ号线换乘Ⅰ号线”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Y和Z可能分别是______。

〖基本实验〗34.(4分)根据下图装置回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图A是气体发生装置,请在图中方框内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进气体的导管口是______(填“a”或“b”)。

35.(5分)验证CO 2的相关性质。

(1)实验一:可证明CO 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实验二:加热液体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三:能证明CO 2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6.(4分)下列3个实验都与铁的性质有关,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中铁丝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乙中铁钉最易锈蚀的部位是______(填“a ”、“b ”或“c ”)。

(3)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原理分析〗37.(5分)同学们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完成2个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根据实验2回答:ⅰ.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

ⅲ.步骤③中,当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时,密闭系统内气体体积为______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