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答案.doc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答案.doc

附:参考答案一、(30分,每小题3分)1.D2.B3.A4.B5.D6.B7.A8.C9.C 10.D二、(18分,每小题3分)11.B 12.D 13.D 14.A 15.C 16.B[译文]方克勤是浙江宁海人,青年是跟从同乡前辈学习,尽力研究探索,甚至忘了寝食。

元末动乱,隐居山中。

明朝初年被征兆,启用出任济宁知府。

等他到达官府,首先写了一份文书悬挂在四通八达的大路,告诉皇帝爱育百姓之意,百姓如果有不满意的事,任凭到官府自己诉说,禁止衙役盘问百姓。

他召引老年人坐下来谈话,询问政事的得失。

聘请贤良的人做老师,各自设立学校,学校有几百处,在名册的学生达到千人。

当初皇帝下令百姓开垦荒地,经过三年才征税。

官吏征税一般不等到期,百姓认为皇帝的命令不讲信用,就弃田离开,田地又荒废了。

方克勤跟百姓约定,按照期限征税。

区别田地为九等,按照等级征用人力和物资,官吏不得做干扰之事,田野因此一天一天的开垦。

年底向燕地运送军服,当时朝廷法令:征用民船的人受惩罚。

别的郡用牛车办这件事,天下雪,牛在道路上冻死,百姓十家有八九家破产了。

百姓请求用船雇运完成劳役,方克勤说:“我知道应该听从老百姓的便利,触犯法令也不是所怕的。

”于是用船运载军服前去。

省里的官员认为他的做法合道义,不追究。

郡的城墙倒塌,按照先例,用军队修筑。

指挥使依靠得力的靠山加速登高位的人作为势力,五六月间,就征聚百姓万余人修筑城墙,百姓不能种田,悲哀呼叫去做工。

方克勤激动地说:“百姓困苦不救助,用二千石官(指知府)干什么呢!”他秘密地把这件事告知朝廷中书,当天皇帝下令停止修城劳役。

方克勤办理政事三年,户口增加了几倍,全郡都富足了。

方克勤治理政事用德政感化人作为根本方法,不喜欢追求名誉,他曾说:“追求名誉一定要树立威望,树立威望一定会伤害百姓,我不忍心这样。

”兖州长官通过方克勤的小仆人进献两个瓜,方克勤下令打了小仆人的板子,退回了瓜。

方克勤对人最有情义,受贬谪经过本郡的人一定送给酒食,不能走路的雇车船送他们。

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考试卷语文及答案.doc

 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考试卷语文及答案.doc

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考试卷语文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6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8.答案示例:理由一,【甲】句与上文“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直接相关(1分);理由二,【乙】句与下文的“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自家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直接相关(1分);理由三,【甲】【乙】两句构成递进关系,强调的是【乙】。

(1分)评分标准:共3分。

共3条理由,每条理由1分。

19.答案示例:选A (1分)原因一:“祖国山河好”和“人民岁月新”上下联词性相对,“祖国”对“人民”,“山河好”“岁月新”。

而“五洲同欢庆”则不相对。

(2分,前后各1分)原因二:“人民岁月新”的最后一个字“新”是平声,符合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的要求,而“五洲同欢庆”的最后一个字“庆”则为仄声,不符合这一要求。

(2分,前后各1分)。

评分标准:共5分。

选A ,1分。

每条理由各2分。

难度:中等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1.阅读《母亲》,完成第15-17题。

(共15分)母亲洪烛①荠菜成了江南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卖。

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

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

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

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

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

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2016西城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解析

2016西城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语文2016.4.11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存在不仅要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求,还(也)要能够美化生活环境,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增添(增加)美的感受。

可以说,城市建筑的理念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方向和品位(品相)。

无论(不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组建筑,都不能只顾建筑本身而忽视建筑所在环境的建设。

一座围墙可以对其所依附的建筑发挥重要影响,但是对主体建筑而言,围墙仍然处于相对附属的地位。

围墙本身的功能,在于能够发挥分隔、保护和美化的作用。

因此,在建设之初,就应该根据建筑功能的差异,因用制宜地考虑是否需要设置围墙,而不能草率到为每幢建筑配设一座围墙。

围墙的建设也是一种创作,同样需要精心设计,不断提高水平。

在造型方面,围墙设计应有高有低,比例适当;有虚有实,色彩和谐;形式多样而又能与主体建筑相生相宜。

在结构方面,围墙作品应该是精心计算的制作,能够满足防风抗震的要求。

在构造方面,围墙建设应该考虑易于施工、便于维修,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

围墙的结构,要根据建设围墙的功能要求来确定。

造型样式的区别、建材产地的差异以及地势条件的不同,都是要考虑的方面。

围墙结构类型,一般有砖砌围墙、石砌围墙、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围墙、钢丝网装配式围墙、铁刺网围墙、砖砌花格围墙、混凝土预制花格围墙、竹围墙、木围墙、土筑围墙、菱苦土板围墙等等。

围墙的构造,要求其墙基应夯筑在当地冻结深度以下,如基础过深时可以采取拱型基础或基础梁。

围墙的高度一般以2到2.4 米为宜;作为分区的围墙,其高度可考虑在1.5 米左右。

围墙要考虑排水设施,排水规格要根据降雨量大小和地形条件来确定。

围墙的柱距不应大于4米,围墙的花格尺寸不宜过大,注意构造合理,坚固耐久。

西城一模试题及答案

西城一模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初三一模试卷语文 2016.4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1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23分)①陶然亭是清代名亭,为中国四大历史名亭之一。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

清代二百余年间,此亭美誉长(shèng)不衰,成为北京城中一处名(shèng)古迹。

②陶然亭有三大匾额:最早的是建亭人江藻亲笔题写的;另有书画大师齐白石题写的篆书,沉厚宽博,笔象朴拙.;还有现代学者郭沫若所题的行书,舒展灵动,收放自如。

楹联亦有三副,其中最有名的一副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书的“烟藏古寺无人到,”。

③1985年修建的华夏名亭园是陶然亭公园的“园中之园”,精选国内各地名亭仿建而成。

虽是仿建,但按1:1的比例精心复制,且又荟萃华夏名亭精华,对于想直观感受一下华夏名亭风采的游人来说,确也有一种参观“亭文化博物馆”的感觉。

园内仿建有湖南汨罗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独醒亭,浙江绍兴纪念晋代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和鹅池碑亭,四川成都纪念唐代诗人“诗圣”【甲】的少陵草堂碑亭,江西九江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浸月亭,江苏无锡纪念唐代文学家“茶圣”陆羽的二泉亭,安徽滁县纪念北宋文学家【乙】的醉翁亭等。

游人流连园内,如历巴楚静美之地,似游吴越锦绣之乡,会感受到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1.对第②段中加点字读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朴拙.(zhuō)“匾”字的第二笔是丶B.朴拙.(zhuō)“匾”字的第二笔是C.朴拙.(zhuó)“匾”字的第二笔是丶D.朴拙.(zhuó)“匾”字的第二笔是2.根据第①段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盛盛B.胜胜C.胜盛D.盛胜3.依据文意和相关书法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是郭沫若所题写的匾额(2分)A. B.C. D.4.为第②段提到的陶然亭中翁同龢所书的楹联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半亩红莲碧池沼B.榻倚深堂有月来C.陶然暮鼓有钟鸣D.云升湖上有客至5.利用文中信息的提示,结合有关的文学常识,在第③段【甲】【乙】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白欧阳修B.李白范仲淹C.杜甫欧阳修D.杜甫范仲淹6.学校要组织一次主题为“游中华名园,品传统文化”的开放课,就举办地点向同学们征求意见。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doc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doc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7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____________2013年至2014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谜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先后开播。

这两档集文化、益智、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电视节目,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学习母语的热情。

节目中,少年学子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母校争光添彩。

这两档节目或以听写的方式普及汉字知识,引导观众领略汉字之美;或以竞猜的方式展示灯谜的魅力,带领人们感受民俗文化。

它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A. 听写竞猜继承发扬传统B. 良好风貌闪耀央视荧屏C. 汉字灯谜弘扬华夏文明D. 文化娱乐丰富群众生活【答案】C难度:中等 知识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二、名句默写(共1题)1.默写(7分)(1)____________具:__________________11.(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一句中“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分)(2)《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意思,《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一句中“素”是“一向,平素”的意思,本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一句中“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翻译:__________________13.根据选文的内容,将下面这段文字补充完整。

(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活板是北宋的毕昇于庆历年间发明的,这一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后来沈括在《活板》一文中专门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其中在活板的制作方面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环节,为了介绍得更清楚,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所刻字的厚度,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整板字模的平整。

2016年西城区语文一摸试题(已打印)

2016年西城区语文一摸试题(已打印)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初三一模试卷语文 2016.4一、基础·运用(共23分)①陶然亭是清代名亭,为中国四大历史名亭之一。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

清代二百余年间,此亭美誉长(shèng)不衰,成为北京城中一处名(shèng)古迹。

②陶然亭有三大匾额:最早的是建亭人江藻亲笔题写的;另有书画大师齐白石题写的篆书,沉厚宽博,笔象朴拙.;还有现代学者郭沫若所题的行书,舒展灵动,收放自如。

楹联亦有三副,其中最有名的一副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书的“烟藏古寺无人到,”。

③1985年修建的华夏名亭园是陶然亭公园的“园中之园”,精选国内各地名亭仿建而成。

虽是仿建,但按1:1的比例精心复制,且又荟萃华夏名亭精华,对于想直观感受一下华夏名亭风采的游人来说,确也有一种参观“亭文化博物馆”的感觉。

园内仿建有湖南汨罗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独醒亭,浙江绍兴纪念晋代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和鹅池碑亭,四川成都纪念唐代诗人“诗圣”【甲】的少陵草堂碑亭,江西九江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浸月亭,江苏无锡纪念唐代文学家“茶圣”陆羽的二泉亭,安徽滁县纪念北宋文学家【乙】的醉翁亭等。

游人流连园内,如历巴楚静美之地,似游吴越锦绣之乡,会感受到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1.对第②段中加点字读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朴拙.(zhuō)“匾”字的第二笔是丶B.朴拙.(zhuō)“匾”字的第二笔是C.朴拙.(zhuó)“匾”字的第二笔是丶D.朴拙.(zhuó)“匾”字的第二笔是2.根据第①段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盛盛B.胜胜C.胜盛D.盛胜3.依据文意和相关书法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是郭沫若所题写的匾额(2分)A. B.C. D.4.为第②段提到的陶然亭中翁同龢所书的楹联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半亩红莲碧池沼B.榻倚深堂有月来C.陶然暮鼓有钟鸣D.云升湖上有客至5.利用文中信息的提示,结合有关的文学常识,在第③段【甲】【乙】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白欧阳修B.李白范仲淹C.杜甫欧阳修D.杜甫范仲淹6.学校要组织一次主题为“游中华名园,品传统文化”的开放课,就举办地点向同学们征求意见。

北京西城一模语文试卷、答案

北京西城一模语文试卷、答案

2016北京西城一模语文试卷、答案(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北京市西城2016年初三一模试卷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1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23分)①陶然亭是清代名亭,为中国四大历史名亭之一。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

清代二百余年间,此亭美誉长(shèng)不衰,成为北京城中一处名(shèng)古迹。

②陶然亭有三大匾额:最早的是建亭人江藻亲笔题写的;另有书画大师齐白石题写的篆书,沉厚宽博,笔象朴拙.;还有现代学者郭沫若所题的行书,舒展灵动,收放自如。

楹联亦有三副,其中最有名的一副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书的“烟藏古寺无人到,”。

③1985年修建的华夏名亭园是陶然亭公园的“园中之园”,精选国内各地名亭仿建而成。

虽是仿建,但按1:1的比例精心复制,且又荟萃华夏名亭精华,对于想直观感受一下华夏名亭风采的游人来说,确也有一种参观“亭文化博物馆”的感觉。

园内仿建有湖南汨罗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独醒亭,浙江绍兴纪念晋代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和鹅池碑亭,四川成都纪念唐代诗人“诗圣”【甲】的少陵草堂碑亭,江西九江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浸月亭,江苏无锡纪念唐代文学家“茶圣”陆羽的二泉亭,安徽滁县纪念北宋文学家【乙】的醉翁亭等。

游人流连园内,如历巴楚静美之地,似游吴越锦绣之乡,会感受到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1. 对第②段中加点字读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朴拙.(zhuō)“匾”字的第二笔是丶B.朴拙.(zhuō)“匾”字的第二笔是C.朴拙.(zhuó)“匾”字的第二笔是丶D.朴拙.(zhuó)“匾”字的第二笔是2.根据第①段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盛盛B.胜胜C.胜盛D.盛胜3.依据文意和相关书法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是郭沫若所题写的匾额(2分)A. B.C. D.4.为第②段提到的陶然亭中翁同龢所书的楹联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半亩红莲碧池沼B.榻倚深堂有月来C.陶然暮鼓有钟鸣D.云升湖上有客至5.利用文中信息的提示,结合有关的文学常识,在第③段【甲】【乙】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白欧阳修B.李白范仲淹C.杜甫欧阳修D.杜甫范仲淹6.学校要组织一次主题为“游中华名园,品传统文化”的开放课,就举办地点向同学们征求意见。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初三一模试卷(讲评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初三一模试卷(讲评版)

喜 享 遐 龄 寿 比 南 山 松 不 老
律定理公
阴 电 阳 电 异 性 电 相 互 吸 引 大 圆 小 圆 同 心 圆 心 心 相 印
( 格 言 联 )
学 海 寻 珠 要 恒 心
书 山 探 宝 需 毅 力
对联类型
名书格挽贺婚寿春 胜画言联联联联联 联联联 ……
此 山 此木为柴山山出 木 山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 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方正,不像隶书写 成扁形。特点: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正。代 表书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篆书:
包括大篆和小 篆。狭义大篆 主要是指春秋 战国时代秦国 的文字。小篆 是秦始皇统一 六国之后采用 的标准字体。
字形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基本废除异体字。
―长盛不衰‛、‚名胜古迹‛
3.依据文意和相关书法知识,判断下列哪一 项是郭沫若所题写的匾额(2分) A. B.
C.
D.
郭沫若书法作品是在行草的基础上进行创 作,创新出了‚郭体‛。
知识链接
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 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 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 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 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特点: 大小相兼,疏密得体,浓淡相融。代表书家:王羲之、苏轼。
②陶然亭有三大匾额:最早的是建亭人 江藻亲笔题写的;另有书画大师齐白石题 写的篆书,沉厚宽博,笔象朴拙;还有现 代学者郭沫若所题的行书,舒展灵动,收 放自如。楹联亦有三副,其中最有名的一 副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书的‚烟藏 古寺无人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北京市各城区一模语文试题】|西城区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存在不仅要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求,还(也)要能够美化生活环境,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增添(增加)美的感受。

可以说,城市建筑的理念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方向和品位(品相)。

无论(不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组建筑,都不能只顾建筑本身而忽视建筑所在环境的建设。

一座围墙可以对其所依附的建筑发挥重要影响,但是对主体建筑而言,围墙仍然处于相对附属的地位。

围墙本身的功能,在于能够发挥分隔、保护和美化的作用。

因此,在建设之初,就应该根据建筑功能的差异,因用.制宜地考虑是否需要设置围墙,而不能草率到为每幢建筑配设一座围墙。

围墙的建设也是一种创作,同样需要精心设计,不断提高水平。

在造型方面,围墙设计应有高有低,比例适当;有虚有实,色彩和谐;形式多样而又能与主体建筑相生相宜。

在结构方面,围墙作品应该是精心计算的制作,能够满足防风抗震的要求。

在构造方面,围墙建设应该考虑易于施工、便于维修,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

围墙的结构,要根据建设围墙的功能要求来确定。

造型样式的区别、建材产地的差异以及地势条件的不同,都是要考虑的方面。

围墙结构类型,一般有砖砌围墙、石砌围墙、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围墙、钢丝网装配式围墙、铁刺网围墙、砖砌花格围墙、混凝土预制花格围墙、竹围墙、木围墙、土筑围墙、菱苦土板围墙等等。

围墙的构造,要求其墙基应夯.筑在当地冻结深度以下,如基础过深时可以采取拱型基础或基础梁。

围墙的高度一般以2到2.4 米为宜;作为分区的围墙,其高度可考虑在1.5 米左右。

围墙要考虑排水设施,排水规格要根据降雨量大小和地形条件来确定。

围墙的柱距不应大于4米,围墙的花格尺寸不宜过大,注意构造合理,坚固耐久。

当然,区别于上面种种传统的实体围墙,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利用植物生长来构建墙体以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的“绿色围墙”。

这种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不但占地面积少,省料省工,而且在绿化美化市容市貌、减噪防尘、净化空气、调节温度等方面效果显著,颇受人们欢迎,也成为了一种相当时尚的城市风景。

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围墙都属于建筑小品,在城市建设中也可以有重要的作用发挥。

但是,不顾市容、不分情况和功能要求而多建、乱建围墙,必定要挤掉基建材料,耗用人力,浪费投资,甚至衍.生出一些让人痛心的城市顽疾,这也是需要现代社会的人们给予足够关注的重要方面。

(取材于高云舫、宋淑运相关文章)1.“材料一”第一段文字中,黑体字词语不能..用括号中词语替换的一项是(2分)A.也B.增加C.品相D.不论2.根据“材料一”,对“不能草率到为每幢建筑配设一座围墙”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要考虑围墙的附属地位B.要考虑建筑所在环境的要求C.要考虑围墙的多重功用D.要考虑多种材料的综合使用3.对“材料一”中下列词语加点部分所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用.制宜(“用”的意思是“运用”)B.夯.筑(“夯”是一个会意字)C.生机盎.然(“盎”用部首查字时查“皿”部)D.衍.生(“衍”的读音是yǎn)4.“材料一”中说,“围墙的建设也是一种创作”。

总体来说,对这种创作有些什么要求?请根据“材料一”作简要概括。

(3分)材料二试想一下,没有围墙会对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造成哪些影响?有人会说,那可不行,如果没有围墙,物业怎么管理?陌生人随意进出又怎么办?社区内属于全体业主的公共空间又如何保证业主的正当权益?应该说,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应,生活在中国城市中的人们,太习惯于有围墙的生活了。

事实上,城市建筑到底要不要围墙,学界至少已经争论了几十年。

1977年,一群城市规划师相聚在秘鲁印加文明遗址——马丘比丘(MachuPichu),签署了一份《马丘比丘宪章》,重点批判了城市建设中那种立足于《雅典宪章》精神而“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元”的作法。

次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认可了《马丘比丘宪章》,并在事实上逐渐以其取代了形成于1933年的《雅典宪章》。

建设带围墙的封闭式空间,正是《马丘比丘宪章》批判的“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元”的作法之一。

也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世界范围,不设围墙的住宅或单位,还真不是什么新事物。

在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比如纽约,或者东京,一幢幢大楼都是直接朝着大街或小巷,保安坐在大堂里;那些有围墙的,通常是敏感特性相对较高的部分建筑。

假如说,城市中各处都是围墙簇拥的建筑,那么在城市中就会出现一片片封闭空间,仿佛一个个围出来的“孤岛”,这就极有可能让它们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脱节;“孤岛”制造出的“隔绝”,还会对街区之间活力的增强形成一定阻碍;另外,如果城市公共空间都被小区花园之类的围墙圈占,各自封闭的楼盘就会导致整座城市大量缺乏“毛细血管式”的小路,降低城市道路网络的密度,也就必然造成土地等公共资源的浪费。

这些都会给日益紧张的城市发展带来不断扩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城市建设,过去重视单元的区分与独立,围墙是建筑设施中最直接的辅助内容。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共单位(不含住宅)的实体围墙总长达500多万千米,可绕地球125圈;这些围墙占地总面积1100多平方千米,如果加上两侧墙脚不能利用的死角,甚至达到3350平方千米。

在世界各国包括某些同为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城市中,恐怕都难以看到如此“壮观”的围墙!其实,中国也已经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社区”。

在宜宾市一个叫做“莱茵河畔”的“开放式社区”里,整个楼盘内的道路全部向城市开放,住宅的安全防护体系全部后退至单元门口。

在那里,住宅楼单元门直接朝向道路,行人面对的俨然就是巴黎或纽约的一处处街景。

在那里,物业管理不仅没有削弱,其效果甚至帮助社区荣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以至于这一楼盘被当地人认为是最好的楼盘,成为当地颇有口碑的一处风景。

当然,就算是真要推倒围墙,别说是在城市,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目前中国城市区域中的一部分公共空间,特别是那些美丽的花园和社区专用的公共设施,还有其存在的真实法理依据。

围绕着法理与现实的一系列问题,恐怕还需要一番争论。

但是,社会毕竟在发展和进步,文明社会不应该让人恐惧没有围墙的生活。

可以期待的是,我们虽然还不能像有些地区那样自由出入市政厅,但至少越来越接近了;那些还把自己圈在围墙里的相关部门,也应该会逐步把安防体系后退到大楼入口。

这就正如《马丘比丘宪章》在相关章节中所写的一样:“在人的交往中,宽容和谅解的精神是城市生活的首要因素。

”(取材于刘德科、肖和相关文章)5.根据“材料二”,对中国城市中的人们“太习惯于有围墙的生活了”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围墙在中国城市生活中非常普遍B.围墙带来的安全感中国人更看重C.围墙显示出业主才有的一些权益D.围墙区分出本地人与外地人差别6.根据“材料二”第四段文字,概括围墙在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3分)7.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人们在要不要围墙的认识上也会产生出一些变化。

B.国际建筑师协会支持《马丘比丘宪章》,表明了协会坚决取缔围墙的态度。

C.围墙对社区的包围越严密,社区活力的形成就越需要有良好的支持与引导。

D.中国过去时期的城市建设的思想,更靠近形成于1933年的《雅典宪章》。

8.在“围墙的建设”这一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认识是一致的?请结合两个材料作概括。

(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

展转隔碍,虽写得畅显,已恐不如口舌矣,况能如心之所存乎?故孔子论文曰:“辞达而已。

”达不达,文不文之辨也。

唐、虞、三代之文,无不达者。

今人读古书,不即通晓,辄.谓古文奇奥,今人下笔不宜平易。

夫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今人所诧谓奇字奥句,安知非古之街谈巷语耶?左氏去古不远,然《传》中字句,未尝肖.《书》也。

司马去左亦不远,然《史记》句字,亦未尝肖左也。

至于今日,逆数前汉,不知几千年远矣。

自司马不能同于左氏,而今日乃欲兼同左、马,不亦谬乎?中间历晋、唐,经宋、元,文士非乏,未有公然挦扯古文,奄为己有者。

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空同①不知,篇篇模拟,亦谓“反正②”。

后之文人,遂视为定例,尊若令甲③。

凡有一语不肖古者,即大怒,骂为“野路恶道”。

不知空同模拟,自一人创之,犹不甚可厌。

迨.其后一传百,以讹益讹,愈趋愈下,不足观矣。

且空同诸文,尚多己意,纪事述情,往往逼真,其尤可取者,地名官衔,俱用时制。

今却嫌时制不文,取秦汉名衔以文之.,观者若不检《一统志》④,几不识为何乡贯矣。

且文之佳恶,不在地名官衔也,史迁之文,其佳处在叙事如画,议论超越;而近说乃.云,西京⑤以还,封建宫殿,官师郡邑,其名不雅驯,虽.史迁复出,不能成史。

则史迁佳处,彼尚未梦见也,而况能肖史迁也乎?或曰:信如子言,古不必学耶?余曰:古文贵达,学达即所谓学古也。

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

今之圆领方袍,所以学古人之缀叶蔽皮也;今之五味煎熬,所以学古人之茹毛饮血也。

何也?古人之意,期于饱口腹,蔽形体;今人之意,亦期于饱口腹,蔽形体,未尝异也。

彼摘古字句入己著作者,是无异缀皮叶于衣袂之中,投毛血于肴核之内也。

大抵古人之文,专期于达,而今人之文,专期于不达。

以.不达学达,是可谓学古者乎?(取材于袁宗道《论文》)【注】①空同:李梦阳,号空同子,明代文学家。

②反正:回到正确轨道上。

③令甲:第一条法令。

汉代皇帝颁布法令,按先后分为令甲、令乙、令丙。

④《一统志》:记载全国地理的书。

明代所修的称《大明一统志》。

⑤西京:西汉的代称。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辄.谓古文奇奥辄:就。

B.未尝肖.《书》也肖:相似。

C.迨.其后一传百迨:等到。

D.不必泥.其字句也泥:沉溺。

10.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B.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C.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D.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取秦汉名衔以文之.//其翼若垂天之.云B.而近说乃.云//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C.虽.史迁复出,不能成史//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以.不达学达//皆以.美于徐公12.下列各项表述,与本文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