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 青瓷堆塑人物罐
西晋的文物介绍
西晋的文物介绍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文物丰富多样,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底蕴。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一些西晋的文物。
一、陶瓷文物西晋时期的陶瓷文物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水平。
其中,三彩陶瓷是当时的一大特色,它以鲜艳的色彩和精细的雕刻工艺而闻名。
三彩陶瓷常常以人物、动物等形象为主题,栩栩如生地展现了西晋时期的生活场景。
另外,黑陶和灰陶也是西晋时期广泛流传的陶瓷品种,它们在造型上更加朴实自然,给人一种古朴而质朴的感觉。
二、书法文物西晋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法文物。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王羲之的作品。
王羲之是西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行草字体为主,笔画流畅、潇洒,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青铜器文物西晋时期的青铜器文物数量众多,品种繁多。
其中,大型青铜器如鼎、尊、簋等是当时社会地位高贵人士的象征,它们造型庄重、雕工精美,展现了西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追求。
此外,小型青铜器如钱币、饰品等也是西晋时期的常见文物,它们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经济繁荣,还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
四、壁画文物西晋时期的壁画文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西晋时期的一些墓葬中,可以看到精美的壁画。
这些壁画以人物、动物、花卉等为主题,色彩鲜艳、图案繁复,展现了西晋时期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壁画不仅是西晋时期的艺术表现,更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
五、文房四宝西晋时期,文房四宝也是重要的文物之一。
它们包括笔、墨、纸、砚。
西晋时期的笔以毛笔为主,它们制作精细,笔锋柔软,书写流畅。
西晋时期的墨主要有徽墨、湖墨等,它们墨色浓郁、延展性好,适合用于书法、绘画等艺术创作。
西晋时期的纸以宣纸、绢纸为主,质地轻薄,书写效果好。
西晋时期的砚以石砚为主,它们外形简洁、质地坚硬,适合用于研磨墨汁。
西晋的文物丰富多样,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底蕴。
中国工艺美术史 魏晋南北朝(6.3.1)--陶瓷
青瓷兔形水盂(三国吴,高 10.1 厘 米) 魏晋南北朝,神仙、宗教思 想弥漫,但艺术品中,仍不乏生东晋,高 22 厘 米) 羊、祥同音。因此,在古典 艺术里,羊被一再表现,主要的 原因应是对吉祥的渴望。
青瓷鸟形杯(三国吴,高 6.1 ,口径 10.5 厘米) 鸟头似鸽,展翅翘尾,两 腿腾空,作飞翔状,颇有神韵。而尾可 做柄,将观与适用结合巧妙。同样作品 也见于两晋。
3 、装饰
变化—— 三国西晋较精 而后相对粗放
手法—— 刻划 题材:几何纹(弦 纹)、 莲瓣、卷草 流行:东晋南朝
青瓷刻莲瓣纹单柄壶(南朝,高 21.5 厘米) 莲瓣纹流行始自东晋,与佛教 的传播有直接关系。腹部刻出的优美 的卷草则与忍冬纹形态接近。
刻莲花、莲瓣纹
印花 题材:几何纹(联珠、网格) 流行:西晋最早流行,延用南朝
1 、北方瓷器的兴起和青瓷
兴起——北魏中期 窑址——河北、山东,数量少,面积小 青瓷——
特点:胎厚质粗,釉偏黄,易剥落 与南方的差异
造型:雄放挺拔,较多空间变化 装饰:精品立体化、繁缛华丽 西方因素—— 原因:北朝上层对西方文明钟爱
青瓷六系盘口瓶(北周,通高 32.5 厘米)
北周手工业落后于北齐。反映于陶瓷,在 北周墓葬、遗址中的发现就远少于北齐, 故这件器物更显珍贵。
堆塑 代表:堆塑罐(谷仓罐、魂
瓶)
流行:三国西晋越窑
三国晚期最精 造型:圆雕式楼阁、庭院、 仓廪、主仆、乐舞、禽畜俱 全,仙人、佛像
青瓷堆塑罐(三国, 260 年,高 47 厘米)
那时,青功瓷用明:器样殉式葬多品样,但制作最精美的
还是堆塑罐,此罐上还有纪年,就更显珍贵 。
三、北朝的青瓷和白瓷
青瓷印纹洗(西晋,高 23.7 厘米) 腹外装饰的就是联 珠网格纹。这样的联珠纹制作简便,是用小管戳出的。洗 腹还贴有那时常见的铺首衔环。
长沙出土的人物堆塑魂瓶
魂瓶是南方地区汉代至明代墓葬和窑址中常见的一类明器。
根据其外观造型、功能及流行时代,有谷仓罐、五联罐、堆塑罐、粮罂瓶、牛角坛、堆塑长颈瓶等名称。
魂瓶源于汉代的陶制谷仓,由江浙一带盛行的五联罐发展而来,三国两晋时期最为繁盛。
青瓷堆塑罐造型涵盖了人物、鸟兽、亭台楼阁等。
唐宋时期出现粮罂瓶、牛角坛等。
宋元时期流行堆塑长颈瓶等。
虽然造型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功能和文化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两对人物堆塑魂瓶,造型和装饰繁复,成对出土于墓葬中,在本区域考古发掘中非常少见。
人物堆塑魂瓶青釉人物堆塑魂瓶,一对两件。
胎色均呈暗红色,青釉,施釉不到底。
其中一件上腹部饰一周凸棱,将堆塑装饰分为上下两层:肩部堆塑一人首龙身的神怪,龙为三爪,后爪抓扶青釉人物堆塑魂瓶一小瓷棺,人首双手合十面向瓷棺;腹部在瓷棺正下方刻划梯子,通往上层瓷棺,梯子两侧刻划菱形网格纹装饰。
梯子左侧贴塑一持三叉戟的人俑,其后贴塑一持物戴帽立俑,俑后依次贴塑犬、鹤,梯子右侧贴塑一持杖立俑。
另一件与前者器形、釉色相近,堆塑装饰不同。
肩部正面贴塑方形祭台,祭台上摆放祭品。
祭台之外堆塑一圈人俑,姿态各不相同,双手合十或举至两耳旁,或埋首祷告,从发型看有男有女,另有两人残缺;腹部贴塑一周共六人的奏乐人俑,有击鼓者、打腰鼓者、抚琴者、吹箫者、吹笛者等。
青黄釉双龙纹人物堆塑魂瓶,胎色均呈砖红色,釉色青黄,不均匀,施釉不到底。
其中一件肩部饰一周凸棱,其上装饰贝壳状贴塑,将器身堆塑分为上下两层:肩部以上盘塑四爪双龙,龙首之间堆塑残缺;腹部正面贴塑梯子,通往上层堆塑,梯子左侧贴塑残缺,其后依次贴塑鸟、蛇、犬、鸡等形象,梯子右侧贴塑一持杖立俑,腹部近底饰一圈凸弦纹和一圈波浪据以上墓葬、窑址中人物堆塑魂瓶的年代,结合这两对人物堆塑魂瓶釉色青黄或青色、贴塑内容丰富等特点,可以推断,其年代大约是元代,不会早于南宋。
宋元时期长沙隶属潭州。
北宋时期潭州已有“湖岭一都会,西南更上游”之称。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道教文化的整合——以西晋墓葬出土的青瓷堆塑罐为例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道教文化的整合——以西晋墓葬出土的青瓷堆塑罐为例堆塑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型、功用很特殊的一类器物,此期墓葬中常有出土。
其纹饰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模拟现实社会生活类纹饰。
包括建筑纹饰,如亭台、楼阁、门阙等;现实人物,如乐舞杂技、胡人、骑马武士、跪坐人物、侍立人物等;现实动物,如犬、猪、羊、鸡等家禽家畜及熊、狮、飞鸟等禽兽。
第二类为人们虚构的祥禽瑞兽类。
如虬龙、麒麟、辟邪、天禄、朱雀(凤凰)等。
第三类为宗教类纹饰。
如乘龙羽人、骑兽仙人、佛像等。
通过分析的堆塑罐上的宗教类纹饰,我们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道教文化在中国的整合。
(一)西晋墓葬出土青瓷堆塑罐1979年1月,江苏吴县狮子山四号西晋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中,发现了一件青瓷楼阁堆塑罐。
该罐通高46.2、底径15.6厘米。
罐身高26.4厘米,微鼓的腹部,中间镂有一孔,饰有两排模压而成的片状贴饰,共31个。
有铺首衔环、天禄、仙人骑神兽、蜥蜴、佛像和侍者等。
罐上堆塑高19.8厘米,大致可分为三层:上层为罐口,略呈四方形,四面各带一个“凸”字形镂孔,四周栖息着飞鸟,口上覆盖着一个四出攒尖宫殿顶式盖,与罐口合为一体。
中层塑有四个伸出的“玄武”头,头上各顶一四方形小角楼。
下层的前、后各有一座三层楼阁,廊柱上分别饰有仙人骑神兽、跪而示敬的奴仆等形象。
前面楼阁的两边,各有门阙一座。
后面楼阁两侧,各有龟趺驮碑一座,分别刻划着“出始宁,用此……宜子……”等字样,除以上几字外,其余字均不能辨认。
在门阙与龟趺碑之间,各有三尊跪地的人像,头戴冠,身着短衣,均两手握于胸前作“扠手示敬”状。
人像的外边,还饰有鹿、狗等走兽。
该罐釉色黄绿,腴润而光亮。
垂釉之处,釉呈玻璃状,有开片。
近底部露胎处,呈豆沙色。
该罐出于前室东南角。
其他类似的还有出土于江苏江宁赵士岗M7,吴凤凰二年的;出土于江苏江宁上坊,吴天册元年的;出土于浙江宁波慈溪,西晋太康元年的;出土于浙江平阳鳌江,西晋元康元年的;出土于江苏吴县狮子山M2,西晋元康二年的各种相似有纪年的青瓷堆塑罐。
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用途
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用途
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是三国两晋时期的专为陪葬烧制的青瓷质明器。
它肩部以上堆塑各种人物、飞鸟、楼阙、亭台,腹部贴有简单的模印装饰,体现了当时人们祈求灵魂升天的观念。
这些魂瓶在地域性和年代性上都有特点,尤其在东吴、西晋时期的墓葬中,尤其是吴越地区更为常见。
巫鸿教授在《礼仪中的美术》中分析认为,魂瓶是文献记载中的“魂堂”,是死者灵魂的栖息之所。
魂瓶上的小孔供灵魂自由出入,顶部的豪华楼阁、神祇、伎乐等,营造了一个中国人所能想象的豪华又安全的乐土。
同时,它也有为生者祈福的功用,比如:魂瓶顶部的堆塑里,有一块被鳌驮着的碑,上面文字记载着:“凤皇元年立长沙太守友作浃使宜子孙”,就是在为后人祈福。
因此,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的用途主要是作为陪葬品,既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灵魂升天的信仰,也具有一定的祈福功能。
青瓷发展史
青瓷发展史青瓷是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
它是在制成的陶瓷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
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
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原始青瓷,为我国最早的青瓷。
到了东汉中晚期,真正意义的青瓷才烧制成功。
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原始青瓷原始青瓷或原始瓷是指大约在商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带青色釉的器物。
它的烧成温度已达到1200摄氏度左右,比通常的陶器更坚实,但尚未达到真正瓷器的程度。
目前在河南郑州、安阳、洛阳、巩县、偃师,河北藁城、北京,陕西西安,山东益都,安徽屯溪,江苏南京、丹徒等地商周遗址和墓葬中,先后出土了许多原始青瓷及残片,主要器形有尊、碗、盘、瓶、瓮、罐、豆等。
经科学测定,它们已基本上具备了瓷器的特征,但与后来成熟阶段的青瓷比较,还带有原始性,如气孔较大,胎料中杂质较多,釉色还不够稳定,故称为原始青瓷。
出土的西周时期的原始青瓷的范围远远超过商代。
到了春秋时期,原始青瓷的制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多数器物由原来的泥条盘筑制法变为轮制法,而且器形更显规整,胎壁变薄,也较均匀。
战国时期,原始青瓷更是普遍被使用。
无论是日用器具,还是仿铜礼器,都是器形规整,釉色匀净,技术精湛,已经接近真正成熟的瓷器。
东汉青瓷真正成熟的青瓷于东汉晚期出现。
在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甘肃等地东汉墓葬和遗址中,都出土了东汉的青瓷器。
仅在浙江上虞县就发现了四处东汉瓷窑窑址,对其中小仙坛窑址做了发掘,并对其典型瓷片做了科学测定,结果表明,含铁量比原始青瓷少,胎体呈灰白色,胎质烧结,吸水最低的一片仅有 0.16%,烧成温度为 1310℃,采用龙窑焙烧,显微镜结构与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达到较高水平。
说明东汉时期青瓷烧造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
因浙江上虞县一带曾是古越人的故乡,战国时属越国管辖,唐朝时称越州,所以这一带的瓷窑统称越窑。
曾一统天下的魏晋南北朝青瓷
曾一统天下的魏晋南北朝青瓷作者:兰丹凤来源:《中华瑰宝》2021年第10期說起中国瓷器,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唐代的秘色瓷、宋代的青白瓷、元明时期的青花瓷及清代的粉彩瓷,而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却鲜有人知。
事实上,魏晋南北朝的青瓷烧造工艺已达相当水准,为后世制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周身遍布纹饰的青釉莲花尊。
此尊高67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20厘米,1948年出土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北魏封氏墓群,是北朝青瓷的代表。
这件瓷尊的独特之处在于工匠在它身上综合运用了雕刻、刻划、模印贴花等装饰方法,将莲花、飞天、宝相花、菩提叶等佛教装饰题材共同纹饰于器身,又巧妙地突出了莲花这一主题。
据了解,当年,封氏墓群共出土有4件青釉莲花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其中1件,其他3件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北博物院等处。
如此大型的青瓷器连出4件,难免引人注目,也让人惊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匠竟能烧造出如此精美的瓷器?事实上,这样的瓷器不止4件。
从地域上看,当时同类型的青瓷莲花尊在中国南方地区也有出土,只是胎釉的化学元素组成有所差异。
由此可见,随葬青瓷莲花尊应是当时南北方皆流行的丧葬风俗。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青釉莲花尊的出现既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瓷器的艺术影响,也展现了南北之间陶瓷艺术的交流。
当时的人们不仅热衷于雕造佛像,还将雕刻工艺运用于制瓷业,烧制出诸多造型独特又复杂的瓷器。
青瓷一统天下纵观中国瓷器史,最早的成熟瓷器非青瓷莫属,而成熟的青瓷又最早出现于东汉末期。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青瓷为主的制瓷业发展迅速,已能烧造出瓷化程度相当高的青瓷。
总体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器身厚重沉实,远不如唐宋时期的青瓷那般釉色纯净、胎底透薄,但这一时期的青瓷吸收了前代陶器、漆器和木器等器物的特点,还融合了雕刻、刻划和堆塑等装饰手法,在造型上大胆创新,留下了诸多精品。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制瓷业的发展,这一时期,青瓷已逐渐取代两汉时甚为流行的漆器而成为主要的生活用具,在日用品和明器上应用甚广,形成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浅谈丰州皇冠山西晋时期墓出土的五联罐
【文物博论】 A Theory of Cultural Relics016Vol.1912007年12月,在福厦高速铁路于南安丰州皇冠山建筑工地施工取土时,发现一座砖室古墓。
为了配合高速铁路建设,受泉州市文物局委托,泉州市博物馆组织考古专业人员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图1~图4)。
考古发掘出土六件随葬品,均为瓷器,分别为青釉盘口壶、青釉水盂、青釉器盖、钵、双系带流罐和五联罐(图5)。
在出土的随葬品中五联罐最具特色。
皇冠山隶属泉州市南安丰州镇桃园村,位于古镇丰州北面,东侧与西华村交界,南坡面向晋江,遥对紫帽山,东、西两侧为延绵的山丘,与皇冠山形成环绕之势。
出土五联罐的墓葬位于皇冠山南坡,发掘前地表为多级高低不平的台地,种植着密集的龙眼树,海拔31米。
2006年8—12月,福建省考古队曾在此发掘25座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墓葬,发掘报告已在《福建文博》2007年第3期发表。
出土五联罐的墓葬位于其北侧,与之相距十几米,编号为M35。
该五联罐由一个大的主罐和四个独立的小罐组成(图6~图8)。
主罐为盘口、圆鼓腹、双系、平底,其肩上以双系为中线,两侧各“镶嵌”两个小罐,小罐圆唇、敞口、束颈、溜肩、鼓腹。
四小罐呈长方形分布,五罐之间互不相通。
未通体施釉,釉与胎结合得不牢固,已全部脱落,施过釉的地方胎呈现灰色,露胎的地方为砖红色。
胎体较薄。
质地为瓷,细密但较疏松。
主罐口径15厘米,底径14厘米,最大腹径25厘米,高22厘米;四个小罐大小相当,口径4厘米,高4.5厘米。
器物在出土时已碎成多片。
尽管五联罐在江浙、安徽、江西等地墓葬中出土较多,算不上罕见器物,但这种器物在福建地区出土并不常见,特别是在泉州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弥足珍贵。
以前虽已有一些专家、学者对五联罐做过深入的、较多的研究工作,但在泉州地区这方面的研究尚存空白。
下面,笔者试从该五联罐的年代和产地两方面进行探讨,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黄颖红(1982—),女,福建惠安人,本科,文博馆员,2007年2月进入泉州市博物馆工作至今,从事泉州历史文化和博物馆相关工作。
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
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目前,元青花的存世量一直是个谜,有人说400件,也有人说300件。
而绘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罐,所知传世者仅有8件。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的知识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一、【鬼谷子下山图】人物故事罐鬼谷下山,原出自《战国策》的一个历史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为敌方所擒,他的师傅鬼谷子前往营救,率领众人一行下山。
这里的鬼谷下山是指一件拍卖成交的中国青花瓷。
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进行的“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中,一款元青花人物罐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拍出了目前中国瓷器的最高价格。
二、【百花亭图】人物故事罐原物所在地:日本大阪万野美术馆百花亭罐的题材取于元代无名氏所著《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书生王焕生性风流,人称“风流王焕”,时值清明,前往百花亭游春,邂逅著名**贺怜怜,一见倾心。
在卖查梨条的王小二的帮助下,两人一处生活了半年。
半年后,赶走王焕,强迫贺怜怜嫁给高邈将军,移住承天寺。
贺怜怜托王小二传达对王焕的思念,王焕扮作卖查梨条的小贩,一路叫卖吆喝,到寺里与心上人相会。
怜怜用首饰,资助王焕,让他去西延边关从军立功,并告之高邈的许多违法行为。
王焕投延安府镇西夏立功荣归,升西凉节度使,告高邈盗用官钱买妾等罪行,夺回爱人贺怜怜。
荣升团聚,双喜临门。
三、【三顾茅庐图】人物故事罐文物现状:香港苏富比拍品。
罐腹的一侧,诸葛孔明头包软巾,身穿长袍,坐在苍松下的山石之上。
头梳双髻的童子手捧书匧侍立一旁,左前方一双髻童子正倾身禀告。
画面的另一侧,有一枝繁叶茂的垂柳。
树下刘玄德戴交脚幞头,着长袍,躬身拜谒。
关云长和张翼德在一边窃窃私语。
诸葛亮的高逸潇洒,刘备的求贤若渴,以及关、张二人的焦急烦躁刻划得淋漓尽致。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有同一题材的青花带盖梅瓶,画面有所变化。
四、【尉迟恭单骑救主图】人物故事罐原物所在地:广西省博物馆隋朝末年,李世民率部围攻洛阳城王世充,王世充派帐下第一大将——单雄信出任先锋,两军交战僵持不下,李世民带了十几个人去探敌营,不料被单雄信洞悉先机,生生被他500兵将围困,李世民见情况不对,命部下一起逃去榆树林,就在危急关头,黑门神“尉迟恭”单鞭杀到,才把李世民救出重围。
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作者陶斋竹林七贤是中国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在政治黑暗,战乱不断的年代,他们隐而不仕,常在山阳县(今河南博爱一带)的竹林下聚会赋诗,谈玄论道,喝酒、纵歌,肆意酣畅,史称竹林七贤。
他们远离官场,淡薄名利的行为被后人广为传颂,对我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竹林七贤的形象在他们去世不久就开始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出现,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在南京市西善桥南朝宋后期大墓内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像画。
五代时,长沙窑瓷器上就出现了竹林七贤的纹饰,竹林七贤也是明清瓷器的常见纹饰,陶斋收藏了一只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图1-图4),图1图2图3图4该瓶高40.5公分,洗口,直颈,溜肩,圆腹,腹以下渐收,圈足。
整瓶用五彩装饰,口沿外绘一圈绿地皮球花,颈部绘二童备食图,肩部绘锦地四开光,开光內绘花卉,近底部绘变形莲瓣纹,瓶身绘竹林七贤图,底用青花书写“御赐纯一堂”双行六字楷款,圈足修成典型的泥鳅背。
这幅竹林七贤图,虽然出自昌江河畔民窑画师之手,完全具有大师风范,七位名士按3、2、2分为三组,沿瓶腹作横向布置,组内人物采用左右或上下结构。
名士身后工整细致的画满了翠竹,万竿幽篁,挺秀可人,反而更突出了竹林中的七位主人公(图5-图7)。
图5图6图7这种构图和布局,与二百多年以后傅抱石在重庆画的一幅竹林七贤图(图8)如出一辙。
图8故宫藏傅抱石1945年作人物的画法受明中晚期版画的影响,多为国字脸,大方嘴,腰肥体胖,凸显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色。
作者用笔简练,下笔准确。
用红笔画线,来表示手足、胳膊、肚皮的肌肉与肌肤,不再上色。
衣纹描绘流畅自然,填色有明暗,五色竟研。
人物十分传神,性格特征突出,描绘得有血有肉,这就是康熙五彩人物画的精髓,细视如下:阮籍(图9),阮籍在士人中的名望很高,总在竹林七贤中排名第一,好与与刘伶饮酒吃肉,醉在酒乡。
图9稽康(图10),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傲世不羁,终生不侍司马氏,琴艺超伦,以弹《广陵散》著名。
吴晋堆塑罐的形制与内涵演变
堆塑罐,又称“魂瓶”“谷仓罐”“宇宙罍”“饰壶”“陶罍”“飞鸟人物罐”“堆贴人物楼阁坛”等[1],是吴初至西晋晚期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陶瓷明器,集中出土于今浙江东北部及江苏南部。
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堆塑罐被不断发现并引起学界的关注,对堆塑罐名称、功能和所属产地、窑系等问题的初步研究也相继展开[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堆塑罐形制和内涵等角度展开的研究不断丰富,涵盖了堆塑罐体现的灵魂观念[6,7]、宗教思想[8—12]以及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背景[13,14]和历史文化背景[1,15]等多个方面。
但由于缺乏确凿的器物自铭和文献记述,学界对堆塑罐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等问题仍存有争议。
本文以吴晋时期堆塑罐的形制发展及其规律为基础,试对这些问题重新进行分析。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堆塑罐起源与初始形态关于堆塑罐的形制起源,一般认为是由东汉时期的五联罐发展而来。
五联罐是东汉时期常见的陶瓷明器,主要出土于今浙江地区,其他地区偶有发现,其主体结构为葫芦状主罐体和其肩部四个带支柱的小罐(图一,1),到东汉晚期还出现少量堆塑装饰。
五联罐五罐相联的结构较为特殊,可能象征着灵魂升天的通道或为逝者灵魂提供的谷仓。
同样作为陶瓷明器,堆塑罐则流行于吴初至西晋末年的江浙一带,主体结构可分为底部的大罐和上部的中罐、小罐及堆塑平台,堆塑内容主要附加在上部(图一,2),通常包括楼阁、祥瑞动物、人物及佛像等,被认为象征灵魂居所或具有祈福祝祷等功能。
五联罐、堆塑罐的分布地域相近,流行时段几乎相接,形态上吴晋堆塑罐的形制与内涵演变钟乐彤(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天津300350)【关键词】堆塑罐;吴晋时期;明器【摘要】堆塑罐是吴初至西晋晚期流行于江浙一带的陶瓷明器,其形制与堆塑内容的历时性变化以及使用情况的区域性差别,表明其器物内涵并不统一。
在五联罐到堆塑罐的演变以及堆塑罐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本地吴越文化和中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堆塑罐逐渐由“谷仓”演化为祭祀、供奉之器。
禁止出境文物(125)吴“永安三年”款青釉堆塑谷仓罐
禁止出境文物(125)吴“永安三年”款青釉堆塑谷仓罐青釉堆塑谷仓罐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文物信息:高46.4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13.5厘米文物年代:三国吴出土信息:20世纪30年代后期浙江绍兴三国墓出土馆藏地点:故宫博物院谷仓上半部堆塑多种饰物:有三层崇楼居中,一层两侧各有一条狗把门,楼檐之上有栖息的鸟和觅食的老鼠。
崇楼两侧各立一亭阙,阙下有八位侍仆各执不同的乐器,正聚精会神地演奏乐曲。
谷仓顶部堆塑五只相连的罐子,大罐居中,一鼠正从罐口爬出。
四小罐分列大罐四角,周围簇拥着引颈觅食的雀鸟。
谷仓的下半部为一完整的青瓷罐形,罐肩部其余部位塑贴一龟驮碑,碑上刻“永安三年时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24字。
龟之周围塑贴人物及鹿、猪、龟、鱼等动物,其间还夹杂刻划狗、鱼、龙等纹饰,另有“飞”、“鹿”、“句”、“五种”等字样。
胎体呈灰白色。
平底略内凹。
通体施青釉,釉面不甚匀净。
该器以百鸟争食、欢庆丰收、牲畜满栏等题材的立体雕饰展现了1700多年前江南吴地庄园五谷丰登的场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此器用来随葬,称为“冥器”(又称“明器”),目的是祈望死者仍能保持生前的种种享受。
谷仓罐又名魂瓶、堆塑罐、粮罂瓶、、青瓷多嘴壶、皈依瓶、陶仓等,是我国东南地区汉至晋墓葬中较为常见的随葬品,盛行于长江下游一带稻作文化区的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谷仓罐流行于三国(吴)、西晋时期,有陶、瓷制品,是由东汉的五联罐演变而来,是当时的随葬用品。
其雕塑复杂,楼阁、飞禽、动物、乐舞杂技是其主要表现内容,着重表现豪门贵族生前居住的城堡式楼阁建筑以及奢华的生活场面。
考古资料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有把谷物、鱼肉等装在陶器中陪葬的做法,沿至商周已成为传统。
仰韶文化的随葬陶器、先秦的粮罂和五谷袋、两汉的陶仓等等都是魂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态,它起源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灵魂的敬畏。
这种以食物来敬畏亡灵的民俗观念不仅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关切之情,也是安抚亡魂防其再来阳世扰害的自保措施。
浅析北宋龙泉窑五管瓶
浅析北宋龙泉窑五管瓶作者:沈子珍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第06期龙泉,地处浙西南浙闽赣边境。
境内丛山耸峙,溪流纵横,风光秀美,瓷土资源蕴藏丰富。
在大自然的眷顾下,勤劳智慧的龙泉人经过世代的探索与努力,生产出翠如苍山、润似美玉的龙泉青瓷,为中国和世界奉献出最美丽的青瓷之花。
龙泉青瓷创烧于三国两晋时期,五代前属初创时期,产品缺乏自身特点。
北宋已初具规模,龙泉窑风格明显,南宋和元代为鼎盛时期,明代规模不减,清代逐渐衰落,但未停烧。
宋元这一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形成了一个以龙泉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窑场众多、范围很广的瓷窑体系。
经考古调查发现古窑址600多处,其中龙泉境内400多处。
龙泉窑产品种类繁多,型制多样,仅瓶类就有凤耳瓶、贯耳瓶、玉壶春瓶、八角瓶、梅瓶、盘口瓶、长颈瓶、五管瓶、龙瓶、虎瓶等。
其中颇具特色的五管瓶成为了北宋龙泉窑瓷器的一大亮点。
一、五管瓶的前身五管瓶是一种冥器,这一器形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当时称之为五联罐,因其造型是在一个瓶子的口沿和肩部塑以五个葫芦形小罐。
五罐与器物的腹部相通。
浙江上虞博物馆收藏的东汉青釉五联罐(见图1),器物口沿和肩部托着五个小罐,器腹相粘连,器身以多道弦纹作为装饰。
釉色青,釉层极薄,应为时代较早的五联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联罐的罐身开始变高,犹如葫芦形,中罐较前期增大,其余四罐稍小于中罐,并贴近主罐口。
如浙江慈溪博物馆收藏的东汉越窑酱釉五联罐(见图2),器物肩部四个小罐紧密地围绕着中间大罐,器物腹部和肩部刻画简单的弦纹装饰。
施酱釉,釉面不匀。
三国两晋时期的五管瓶,又称为魂瓶、谷仓罐、堆塑罐。
这一时期的魂瓶,器形上保留了五联罐的一些特点,又在五联罐的基础上堆塑了一些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等形象于器物的肩颈部。
堆塑罐主要为越窑烧制,流行于三国、东吴和西晋时期。
浙江上虞博物馆收藏的三国青瓷堆塑罐(见图3),主体呈葫芦状,四个细长的盘口小罐依附于中罐四周。
江西博物馆的青铜器
江西博物馆的青铜器(2012-03-08 09:45:53)转载▼标签:分类:巡弋博物馆江西博物馆青铜器大洋洲青铜器虎耳方鼎旅游从庐山直接坐长途2个小时左右到达南昌。
雨一直下,滋润倒是很滋润,但对出行不利。
还好先去江西省博物馆,不用去理会时大时小的雨滴。
1】省博外观,与青岛博物馆很像,围合的圆圈建筑。
2】江西的瑞昌境内有一股铜岭商周矿冶遗址,最早可以到商代前期,距今3400年,是一处采矿、选矿、冶炼于一地的大型铜矿山,是目前世界上开采年代最早的铜矿山,是中国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赖以生存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为商代大宗铜料的来源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是铜矿遗址出土的商代木轱辘,右边是复制品。
三千年前的木轱辘啊,很开眼3】应监青铜甗西周 1958年余干黄金埠出土甗(yǎn)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也就是说,这个家伙就是现在的蒸锅4】云雷纹青铜铙西周铙(nao)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
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
“鸣金收兵”就是敲的它吧。
5】省博的布展有些特点,我似乎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倒着放的铙。
6】青铜兽面纹鼎商代7】徐令尹青铜炉盘春秋通高19厘米,口径55厘米,1979年江西靖安水口出土,整体厚重,形制巨大,分盘体和底座两部分,盘为直口,直腹,平底腹壁有两对称的环链状,附耳,器腹满饰规整的蟠蛇纹,底座为一直径45厘米的圆环,上置10个兽首衔环状的支柱,尾端承盘体,环座与支柱饰绳索状弦纹,盘内底中央铸一行铭文共18字。
盘在古代是一种洗手的器皿,与匜并称。
盘以承水,匜以注水。
但这个华丽丽的炉盘是做什么的呢?如果真是用于接洗手水,那古人的真是太注重到客人家要仔细洗手的程序了8】它的形象很像我们使用的簸箕或铲子吧,大小也差不多,可是,古人费尽心思的为啥做成这么多窟窿呢?9】看了说明----镂孔青铜炭铲,春秋哦,是不是古人想利用这些窟窿筛除小块的炭呢?他们直接用手拣选不好吗?10】我非常盼望看到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只是非常遗憾,这里只展出了照片,真品大概不是外出展览,就是珍藏在新干大洋洲青铜博物馆里了。
中国古代陶瓷瓶罐器型大全,长知识!
中国古代陶瓷瓶罐器型大全,长知识!古代盛饭喝水的器皿多是陶瓷制品,并且品种繁多,即便是装酒的壶都有很多种。
这些陶瓷的瓶瓶罐罐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的漂亮,堪称精美的艺术品。
很可惜这些如今罕见的陶瓷瓶罐今天大多已经损坏或遗失,随着时间的流逝存留下来的将越来越少。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赏瓶,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典型器物。
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
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
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
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
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
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之一。
蒜头瓶:瓷制蒜头瓶始烧于宋代,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
明清景德镇窑蒜头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蓝釉、酱釉等各种单色釉品种。
明嘉靖蒜头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装饰;明成化蒜头瓶,仅口部作花瓣状,耳为随意堆塑;明正德蒜头瓶,在瓶腹上设出戟;明万历蒜头瓶,趋于简化,口部已无蒜头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为多见。
清代蒜头瓶的器形趋于轻盈秀美。
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
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
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
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柳叶瓶:器型为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古代陶瓷艺术装饰的特点___
34古代陶瓷艺术装饰的特点葛 琛中国以陶瓷称著于世,不仅因为中国是瓷器的发明者,更重要的是古代曾以瓷器大宗出口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研究古代陶瓷发展过程中,对江西陶瓷发展史有很多新的见解。
特别是宋代以后,景德镇的瓷器渐渐“行于九域,施于外洋”。
景德镇瓷器的装饰艺术又绝非自宋代开始而是陶瓷工匠数千年艺术实践的经验积累,是陶瓷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装饰方法和新的装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运用的产物,其渊源可上溯至原始社会的陶器装饰。
一、简单粗犷、浑厚质朴的原始陶器装饰艺术考古证实,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便出现在江西这块土地上。
根据出土的一件复原的圆底罐,器内外均有绳纹,同时出土的一些陶器残片上,发现有粗绳纹、细绳纹、少数圆窝纹和不工整的锯齿纹等,纹样呈交错状、分段状、平行状等杂乱排列,装饰简单、粗犷、杂乱无章、毫无规划,可以说这种纹饰只能称作痕迹而已。
由于陶土的可塑,人们在发明陶器的同时,还认识到在陶器上可刻、划、捏、贴,为使陶器坚固耐用,拍打陶器是一种使之致密耐用的方法。
而拍打的工具除手外,或许是一根树枝、一块木板,或许是一件石器。
这些工具并不是光平的物体,有时木板断裂、用绳绑牢再继续使用,结果便在陶器上留下了绳纹、篮纹、编织纹等纹样,陶器装饰艺术就这样发明产生了。
二、由简趋繁、由粗趋精的印纹陶装饰艺术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提高了,陶瓷生产有了较大的进步,制陶工艺的进步使陶瓷装饰艺术水平提高,釉的发明为陶瓷装饰提供了新的材料,商代中期发明了原始青瓷,奴隶社会灿烂的青铜文化对陶瓷装饰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周时期,陶器装饰艺术主要集中反映在印纹陶器上。
印纹陶是一种拍印几何纹样的陶器。
装饰方法简便易行,纹饰由模糊渐清晰,由杂乱渐趋规整,由单一到组合但为单色,一般为灰陶本身的颜色。
用几何图案作装饰,不仅我国古代有,在外国古代陶器装饰中也不鲜见。
构成几何图形的点、直线、圆都是自然界客观存在事物的反映。
两晋:越窑青瓷赏析
两晋:越窑青瓷赏析西晋越窑青瓷熊形灯座(杭州市博物馆藏)越窑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青瓷窑系,其釉色类玉、类冰,造型精美,器物众多。
越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东汉时,越窑烧造出成熟的青瓷,嗣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隋、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渐趋衰落。
东晋越窑青瓷堆塑人物博山炉(玫茵堂藏)西晋时期的瓷器仍以越窑为代表,但胎体比三国时的略厚,且通常为褐色胎或灰白胎,瓷化程度相对较高、器身沉实。
两晋后期出现了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后到东晋时普遍使用,一般是有规律地点在器物的口沿、器盖,或者兽眼、鸡冠、羊角等部位上。
西晋越窑虎子(玫茵堂藏)东晋的青瓷与西晋的情况基本上相近,但存装饰上却大不一样。
西晋纹饰追求华丽而东晋趋于简朴,光素无纹器很多,有的只有几道凸弦纹或梳蓖水波纹。
东晋越窑青瓷褐斑四系盖罐(玫茵堂藏)而且,东晋时广泛使用的褐色点彩装饰打破了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
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则更是这一时期褐彩装饰的一大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
西晋青瓷辟邪(安徽霍邱县文物管理所藏)1989年霍邱县孟集镇墓葬出土西晋越窑青瓷狮形辟邪(杭州市博物馆藏)西晋越窑辟邪水盂(玫茵堂藏)吴或西晋越窑青瓷羊形器(玫茵堂藏).东晋时也有一些动物形象的尊、砚滴等,但已不是西晋时的写实样子,只是水盂上塑出蛙首及四肢或干脆简单地划上几笔。
西晋青瓷簋(宣州市博物馆藏)1992年4月宣州市城区外贸巷墓葬出土西晋青瓷唾盂(宣州市博物馆藏)1992年4月宣州市城区外贸巷墓葬出土东晋越窑青瓷褐彩双鱼洗(杭州市博物馆藏)西晋越窑青瓷贴人骑兽纹罐(玫茵堂藏)实用器中还出现了配套餐具,如大小配套的碗、碟,且不同口径的碗多达十余种,碟也有四五种。
西晋青瓷楼阁人物堆塑魂瓶(马鞍山市博物馆藏)1998年当涂县太白乡西晋墓葬出土吴或西晋越窑青瓷堆塑鸟兽佛像魂罐(玫茵堂藏)瓷质谷仓罐就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主要用于陪葬,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
长治博物馆藏品介绍
长治博物馆藏品介绍长治博物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东街,是一座集展示、收藏、保护、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下面为大家介绍长治博物馆的藏品。
一、青铜器类1、青铜鼎。
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鼎口外撇,腹部上半部宽阔,下半部收细。
鼎耳宽大,腹部有纹饰。
此鼎体现了东周晚期青铜器制作的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青铜削。
削身倒膛,轮纹内外,线条流畅,形态可爱。
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常见的礼器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青铜贵族陪葬品。
二、瓷器类1、青花瓷罐。
此瓷罐通体施青花纹饰,纹饰传神透彻,细致入微。
此种青花瓷是明代时期的一种典型,在瓷器收藏中占有重要地位。
2、汝窑瓷器。
汝窑,是中国十大名窑之一,以生产白釉汝瓷而著名。
此种汝窑瓷器纹理清晰,釉色细腻,是收藏级的珍品。
三、古代书画类1、唐代墓志铭。
墓志铭直接描写了馆藏墓葬中的骨骸情况、生平事迹等;铭文较简洁,但较具有史料价值。
此唐代墓志铭对了解唐代墓葬文化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2、明代名人书画作品。
此类名人书画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不少作品在书法、绘画、题跋等方面极具价值,如李唐、赵孟实等名家的作品。
四、民间工艺品类1、皮影。
皮影是一种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形式,用皮质鱼龟等形状的物体作为载体,裁剪形象,以悬挂在背后或手指上的线创造其动态形态。
此类皮影做工精细,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2、布艺品。
布艺品是广泛存在于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美术中,用布料通过刻画、刺绣、绘画等方式,表现出人们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民间元素。
此类布艺品色彩和谐,线条流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手工艺术精神。
以上就是长治博物馆的主要藏品介绍,每一件藏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些珍贵文物都在展示着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禁出文物之古代陶瓷(二)
*禁出文物之古代陶瓷(二)青釉堆塑谷仓罐三国故宫博物院藏1935年浙江省绍兴市出土禁出文物(195-125)谷仓罐是汉晋时期浙江青瓷最具有代表性的器型之一,反映江南吴地欢庆丰收题材的吴“永安三年”款青釉堆塑谷仓罐是该地域该时代明器之最优品。
谷仓罐有百鸟争食、欢庆丰收、牲畜满栏等题材的立体雕饰展现了1700多年前江南吴地庄园五谷丰登的场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谷仓的下半部为一完整的青瓷罐形,罐肩部其余部位塑贴一龟驮碑,碑上刻“永安三年时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24字。
此为少见。
东吴“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三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955年江苏南京赵士岗禁出文物(195-126)江苏南京出土的这件吴“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上刻有帝王年号和作器者姓名似乎能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这也是中国目前有纪年铭文古瓷器中最早的器物。
吴·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三国南京市博物总馆(六朝博物馆)藏1983年江苏南京雨花区长岗村出土禁出文物(195-127)吴青釉褐彩羽人纹双系壶,我国迄今所见以绘画技术美化瓷器的最早器物,堪称早期瓷器中的艺术珍品。
精湛的釉下彩绘工艺,改变了人们对釉下彩工艺始于唐代的认识,把我国釉下彩绘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五百年。
瓷胎白中略带灰色,外施青黄色釉。
上腹一周贴塑四个铺首、两尊佛像、两个双首连体鸟,排列整齐,间隔有序,均以褐彩勾勒。
胎上通体绘有褐彩纹饰,笔墨流畅,气韵生动。
青釉瓷神兽尊西晋南京博物院藏1976年江苏宜兴周处家族墓出土禁出文物(195-128)尊的瓷胎呈棕色,上下遍施青灰色釉,细润光洁,器物的整体造型颇似梨形,在尊的底部还刻有“东州”二字。
神兽作蹲立状,造型夸张而生动:它的两腿踞蹲、两掌前扑,瞠目张口,口中衔宝珠一枚;全身毛发刻画具现,两侧还生有羽翅。
神兽又与尊合二为一、浑然天成,使整只尊体既完整立体,又细腻传神,体现了西晋塑形青瓷形神俱佳的显著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晋青瓷堆塑人物罐
作者: [] []
高47厘米,腹径25厘米,底15.8厘米。
冥器。
淮阴区三树乡出土。
又名魂瓶、谷仓罐。
西晋时,社会经济形态以封建大地主的庄园经济为主,大地主多拥有自己的庄园及武装,他们在庄园的四周建有楼阁,用来瞭望和防守。
庄园主身前享受优越的生活,死后还要把这一生活形式浓缩在魂瓶上,带入地下。
此罐上部堆塑亭台楼阁、人物、佛像等,腹部帖塑骑吏五人,持幡步吏四人。
造型庄重,胎质细致,釉色纯正,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随葬品。
多出土于江南地区,江北极少见,淮安仅此一件。
淮安市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