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热的经济性与政策性
供气供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模式分析
供气供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模式分析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供气供热行业作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将对供气供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一、市场竞争力分析1.供气供热市场的竞争现状供气供热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供气供热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竞争对手增多、技术创新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方面。
2.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1)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先进的供气供热技术,提高供气供热设施的效率和环保指标,降低能源消耗和运维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用户满意度,并积极开展供气供热维权工作,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3)加强综合管理: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盈利模式分析1.传统盈利模式的局限性传统的供气供热企业盈利主要依靠取暖季高峰期的售气、售热收入。
然而,由于季节性特征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传统盈利模式面临着一定的局限性,亟需转型升级。
2.创新盈利模式的发展趋势(1)多元化服务:通过拓展供气供热企业的服务范围,提供多元化的能源产品和增值服务,如电力、水务等,以实现盈利模式的多元化。
(2)能源综合利用:通过开发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盈利点,如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回收等。
(3)智能化升级: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提高供气供热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4)绿色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低碳环保发展,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和应用,引领行业绿色转型,以获得长期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发展趋势(1)智能化水平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供气供热设备将更加智能化,实现远程监控、调控和管理。
关于核能供热经济性的分析与建议
关于核能供热经济性的分析与建议内容摘要:冬季供热采暖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基本生活保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海阳核电充分发挥海阳核能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优势,成功打造了全国首个核能零碳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在城市供暖方面得到成功应用,为核电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实践和新模式,也为我国核电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
本文结合海阳核能供热的商业模式,以及比较分析核能供热与传统燃煤供热全链条成本的基础上,初步提出提升核能供热经济性的相关建议。
1、核能供热概述核能是世界公认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优质能源,国际能源署(IEA)于2022年8月发布《核能和能源安全转型》,提出“当今世界能源危机可能会导致核能复兴”的判断。
随着我国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第四代核能系统技术逐渐成熟和应用,小型堆技术研究和实践广泛开展,核能作为零碳基荷能源供给形式,正在从原有单一电力供应转向多领域多用途应用拓展。
从能源效率来看,直接使用热能是更为高效、理想的一种方式,核能供热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海阳核电从2018年以来,就围绕核电厂余热利用、热效率提高和地方清洁取暖、绿色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型压水堆热电联产研究与实践。
2019年11月,建成投运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暖核一号”一期供热项目,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目前已完成两个供暖季,效果各方满意。
2021年11月9日,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二期核能供热项目在山东海阳投运,供暖面积近500万平米,覆盖海阳全城区,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2022年6月,山东海阳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三期900MW核能供热工程开工建设,最终供暖区域可达青烟威地区。
投运后惠及胶东半岛百万人口。
2、核能供热商业模式情况海阳核能供热项目开创了“核电厂+平台公司+供热公司”的核能供热经济新模式,供热项目整体包括核电企业热量生产(A)、热量运输(B)、管网供热(C)等三个运营环节,A环节相当于燃煤热源替代,B环节指核电项目距离市区较远,单独选址项目,需新建长距离热量输送管线,C环节指城市热力管网向用户供热(供汽)。
中国供暖行业相关政策及并购交易情况分析
中国供暖行业相关政策及并购交易情况分析:国企是供暖行业并购的主要参与者,私企并购活跃度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出台的城市供暖行业相关政策中,也提出了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因地制宜拓展多种清洁供暖方式、适度扩大地热、太阳能和工业余热供吸面积等。
2014-2019年国家层面城市供暖行业相关政策分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9年经济危机过后,整体经济环境逐渐好转,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其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2011年以来,在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的政策推动下,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活力增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大幅提升,2010-2014年增速逐年提高,2015年起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2010-2018年我国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供暖行业市场运作模式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供暖市场的交易数量上持续增长,年化增长率达68%。
交易金额上2016年至2018年处于下降的趋势,而2019年交易额逆势上升,较2018年增长123%,单笔交易金额也略有所上升。
2019年供暖行业共发生并购19笔,交易金额为26.7亿元。
2016-2019供暖并购交易金额及数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我国供暖行业大部分目前仍旧依靠煤炭作为主要热源,而能源结构调整、清洁发展的需求促使供热方式从源头开始转变。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规定优先发展集中供暖,19/21年清洁供暖率达到50%/70%。
随后30多个省市明确提出相关要求,采用清洁煤,“煤改气”,“煤改电”,可再生能源供热等工程纷纷落地。
供气供热行业的经济效益与投资回报分析
供气供热行业的经济效益与投资回报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气供热行业作为基础设施行业之一,承担着为人民提供温暖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重要任务。
在这个行业中,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是评价其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关键指标。
本文将对供气供热行业的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报进行分析。
一、供气供热行业的经济效益1. 就业机会的增加供气供热行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如燃气设备制造、安装、维修等产业,从而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社会就业水平。
2. 经济增长的推动供气供热行业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城市提供稳定、高效的供热和供气服务,保障了工商业和居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 能源消费效率的提升供气供热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能源消费的成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供气供热行业的投资回报分析1. 长期稳定回报供气供热行业的投资回报相对稳定,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具有较低的市场风险。
与其他行业相比,供气供热行业的投资回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2. 政府政策支持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政府通常积极支持供气供热行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税收减免等多种方式,增加投资回报的潜力。
3. 需求稳定增长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供气供热行业的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
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市场需求和商机,提高了投资回报的可行性。
4. 可持续发展前景面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严峻形势,供气供热行业在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为行业的投资回报增添新的动力。
三、结论综上所述,供气供热行业作为基础设施行业,在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潜力。
其稳定的需求、政府支持和可持续发展前景,都为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投资回报前景。
然而,也需要注意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能源供应安全、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解决。
供气供热行业法规与政策解读影响与应对策略
供气供热行业法规与政策解读影响与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供气供热行业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行业,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热力和燃气供应的重要任务。
为了规范和引导供气供热行业的发展,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也不断出台和完善。
本文将对供气供热行业的法规及政策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供气供热行业法规解读1.《燃气供应管理条例》《燃气供应管理条例》是我国燃气行业的基础性法律法规,对燃气供应的安全管理、价格监管、市场准入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该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燃气供应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加强了对燃气企业的监管,推动了燃气市场的健康发展。
2.《城市燃气管理条例》《城市燃气管理条例》是针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气的管理法规,对城市燃气使用、安全管理、燃气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该法规的实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燃气使用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3.《供热管理条例》《供热管理条例》是针对供热行业的管理法规,主要包括供热计量、供热价格、供热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规定。
该法规的颁布实施,为供热行业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和框架,同时也加强了对供热市场的监管,推动了供热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供气供热行业政策解读1.推动清洁能源替代近年来,为了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国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供气供热行业推广利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通过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不仅可以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了加强对能源的管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能源管理政策。
这些政策鼓励供气供热行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装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能够减少对能源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法规与政策对供气供热行业的影响1.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的实施,推动供气供热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供气供热行业的政策与法规分析了解行业监管环境
供气供热行业的政策与法规分析了解行业监管环境供气供热行业是指负责向用户提供煤气或热力的企业和机构。
这些企业和机构在其运营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以确保供气供热服务的稳定、安全和高效。
本文将深入分析供气供热行业的政策与法规,并了解行业监管环境。
一、国家政策1. 国家能源政策:国家能源政策对供气供热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根据国家能源发展的方向,供气供热行业需要逐步实现能源清洁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2. 供热政策:国家对供热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北方典型城市供热条例》等。
这些政策规定了供热企业的服务质量标准、运营管理要求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旨在提高供热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 煤气政策:国家对煤气供应行业也有一系列的政策。
例如,《煤气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重要法规对煤气行业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煤气管道的安全建设和使用、煤气价格的管理等。
二、地方政策1. 地方能源政策:各地方政府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能源政策。
由于不同地区的能源资源差异,地方政策对供气供热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 地方供热政策: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供热需求差异较大,因此地方政府会针对本地区的情况制定供热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供热管网规划、供热价格调整和热源配置等方面的要求。
3. 地方煤气政策:对于一些区域有自身煤气供应特点的地方,地方政府也有制定煤气政策的需要。
这些政策通常会涉及煤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供气安全措施和煤气价格的管理等。
三、行业标准1. 供气供热设施建设标准:行业标准对供气供热设施的建设和设计提出了详细要求。
例如,供热管网的设计标准、锅炉和燃气设备的安装标准等,都旨在确保供热设施的安全、高效运行。
2. 供气供热服务标准:为了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行业标准制定了供气供热服务的各项标准。
例如,供气供热服务的响应时间、服务态度和服务内容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3. 安全监管标准:供气供热行业是一个涉及能源和化工等复杂领域的行业,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供热的经济性与政策性问题分析
供热的经济性与政策性问题分析一、供热的经济性问题分析1.供热成本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供热作为基础公共设施,需考虑投资与保障成本,其所衍生的社会效益也应得到充分评估。
为实现供热成本与社会效益的平衡,需对设备、人力、总体管理、能源同步优化,综合考虑地域、环境、气候、人口结构等因素,从而减低成本同时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与质量。
2.热力生产闲置能源的可再利用性目前一些热力生产厂无法将热能全部利用,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应提出政策鼓励企业把工厂废气等闲置能源进行输送到供暖集中点,实现资源再利用的可持续性,降低企业成本,同时环保效果明显。
3.市场竞争问题在一些地区,供热市场并不足够竞争,建立有竞争的供热市场会带来更多选择,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并且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资源配置方案。
4.分散供暖制度的公平性问题分散供暖设备维护费,人力成本等因素会造成区别对待效果,再加上住户的环境、装修等因素也有所差异,所以需要制定出一套公正的分散供暖制度,实现供应公平,需考虑政策合理、设计科学的分配方法。
5.直接与间接供暖的技术成本问题市区较高建筑物的供暖模式多为直接供暖方式,且直接供暖燃料成本较低。
而一些区域需要采取间接供热方式,例如供热管路较长的区域,因其管道长、数量多,采用间接供热方式成本高,但由于使用效果较好,需权衡其成本和使用效益。
二、供热的政策性问题分析1.市场开放制度政府应开放市场营造竞争环境,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供热服务,通过竞争获得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2.国家能源政策的指导在能源政策的指导下,区别对待、补贴以及环保政策等影响供暖质量和成本的因素应进行调整。
3.政府投资与企业发力的协同政府应当遵守市场规律,对供热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投资,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产业链的延伸等方式提高供热产业链价值。
4.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实施节能减排政策,鼓励绿色供暖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
5.政府监管政策监管政策的出台及培养一批长期从事相关热力生产与运营管理人员以维护供热的规范与稳定运行,使供热市场从根本上始终稳定运行并不断提高市场度效益。
锅炉房供暖项目可研
锅炉房供暖项目可研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寒冷的冬季,供暖问题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锅炉房供暖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项目背景锅炉房供暖项目是指利用锅炉房为整个区域或建筑提供热水或蒸汽供暖的系统。
目前,我国在供暖领域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供热不均匀、能源消耗较大等。
因此,开展锅炉房供暖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项目优势1.提高供热效率:利用锅炉房进行供暖,可以有效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2.降低运行成本:锅炉房供暖具有成本低、运行稳定等优势,可以降低供暖企业的运营成本。
3.减少环境污染:锅炉房供暖采用清洁能源作为热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锅炉房供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满足不同供暖需求。
2.经济可行性:从长期角度看,锅炉房供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带来稳定的收益。
3.政策可行性:政府在促进清洁供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锅炉房供暖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五、项目实施方案1.选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锅炉房建设的地点,考虑到供暖范围和周边环境。
2.技术选型:选择适当的锅炉和供暖设备,确保供暖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3.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锅炉房供暖项目的安全运行。
六、项目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锅炉房供暖涉及到复杂的技术系统,存在技术运行风险。
2.经济风险:由于能源价格等因素的波动,可能会对项目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3.管理风险:项目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供暖效果不佳,影响用户体验。
七、项目成本预算项目建设成本主要包括设备采购、建筑施工、人员培训等方面。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成本预算,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
八、项目效益分析1.社会效益:锅炉房供暖项目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整体供暖水平。
2.经济效益:锅炉房供暖项目可以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运行成本,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
3.环境效益:锅炉房供暖项目采用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北方供暖地区不同采暖方式发展现状及经济性分析
北方供暖地区不同采暖方式发展现状及经济性分析摘要:随着十九周年大会的召开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将在政治和经济上贯彻新发展的原则,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将是国家政策支持的发展方针。
北方地区春季供暖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经济,但北方的供暖受到严重污染(污染物排放严重污染了北方的冬天,导致近年来冬季空气质量急剧下降,经常出现雾和气候),经济增长,化石能源消费巨大,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增加。
新时期我国提出了“绿山蓝山”思想,使居民能够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新时期的主要目标。
对于该国北部的大部分变暖,现在需要污染物排放的详细数值来改善生态系统,以及怎样的热和能源消费示威将构成经济和环境的“核算收益”,以推动温暖产业的增长。
同时,各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导致了新的加热和冷却技术的增加,不同的技术特点大相径庭,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不同的能源加热技术的方向。
从北方温暖地区的变暖开始,对各种变暖现象进行生态和经济分析,并预测未来暖化行业的趋势,指出可能“被宠坏”的新方式。
关键词:北方供暖地区;采暖方式;发展现状;经济性;引言结合供暖的需求和能源方面的需求,需要人们在多元化的供暖方式中进行选择,经济性高、环保的供热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取暖方式的开发,从而保持供暖的可持续性。
1北方供暖地区采暖方式简述1.1集中采暖集中采暖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城市、企业等人口密集程度较大的地区,也是目前最为主要的采暖方式。
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城市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供暖工作。
这种集中供暖的方式热能利用率高、散失少,技术成熟,不间断的供暖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并且其成本较低,因为运行时间长也具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缺点就在于无法进行温度的调节,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温度多样化的需求,对于供暖的时间也只能根据规定进行。
1.2分散采暖供暖、通风和空调有足够电力的燃气散热器(煤气炉)向家庭提供热水,可以随意吸收热量和加热时间。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的经济性与政策分析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的经济性与政策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概念和发展现状,通过建立经济评价模型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
对影响经济性的主要三种因素——投资额、年利用小时数和天然气价格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了天然气价格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指标的结论。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效率虽然具有优势,但其适用范围也有限制条件,目前的支持政策也不足。
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将来在适宜的条件下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经济;政策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是指能源系统通过各种一次能源转换技术的集成运用,在一个区域内同时提供冷、热、电等多种终端能源,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高效利用。
一、什么是分布式能源广义的分布式能源是一种从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污染物的角度出发,建立在能源阶梯利用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能源阶梯利用原理,使热工设备产生的具有高品位的蒸汽/燃气带动发电机发电或利用燃料电池供电,或冬季利用热工设备的排汽/抽汽或尾气向用户供热,夏季利用余热吸收式制冷机向用户供冷及全年提供卫生热水和或其他用途的热能的一体化多联供热能系统。
国际分布式能源系统主要以天然气资源为主,由于天然气管网的发展和天然气燃料的良好环保性能,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系统发展很快,是目前分布式能源的主要内容。
分布式能源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输配电损失,减少用户能源成本,减少燃料浪费,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对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用电依靠外区送电,供电安全性较差,地方供电调度部门均强烈要求建设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以确保供电安全、可靠。
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目前,我国分布式能源装机容量较少,其中大部分为以天然气、沼气等为燃料的燃气轮机、内燃机和微燃机发电,分布式能源的总装机容量占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不到1%,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当前,国内分布式能源发展迅速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
上海近年来已在医院、宾馆、大型公共建设和工厂等不同领域探索推进了一批分布式供能系统试点示范项目,目前已建成15项。
了解供气供热行业的法规与政策动向
了解供气供热行业的法规与政策动向供气供热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公共事业领域,其发展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障供气供热行业的有序发展,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与政策,以引导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能源节约等目标。
本文旨在介绍现阶段供气供热行业的法规与政策动向,以帮助读者对此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能源政策方面的动向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我国能源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供气供热行业也受到了这些政策变化的影响。
1.1 能源供应侧结构改革我国能源供应侧结构改革旨在推进煤炭消费的优化和调整,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近年来,在这一改革中,供气供热行业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煤改清洁能源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提高供气供热行业的清洁能源占比、减少环境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1.2 能源价格改革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定价机制,逐步消除能源价格扭曲和补贴依赖。
在供气供热行业中,能源价格改革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逐步提高天然气和热能价格,推动行业从过度补贴过渡到市场化经营。
二、行业管理方面的法规与政策供气供热行业是一个特殊的公共事业领域,其管理规范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行业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与政策,包括:2.1 《供热企业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供热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许可、公平竞争、供热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供热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必须按照该条例的规定进行操作,以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2 《城市燃气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城市燃气行业的从业资格、安全生产、价格监管等方面的要求。
燃气公司在开展供气服务时,必须符合该条例的规定,并遵循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确保供气的安全和可靠性。
2.3 反垄断法供气供热行业是公共事业领域的一部分,虽然不同地区的市场格局可能存在差异,但必须遵守国家的反垄断法规。
新能源供暖系统可行性研究与分析
新能源供暖系统可行性研究与分析引言: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寻找替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在能源供暖领域,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燃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新能源供暖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对于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和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新能源供暖系统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一、新能源供暖系统的概述和背景新能源供暖系统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或者低碳能源来进行暖气供应的系统。
这类系统包括太阳能供暖系统、地源热泵供暖系统、风能供暖系统等。
二、新能源供暖系统的优点1. 环保可持续:新能源供暖系统采用可再生或低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2. 资源丰富: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等作为新能源供暖系统的源头,具有较为充足的资源供应。
3. 成本节约:虽然新能源供暖系统的初始投资相对高一些,但运行成本较低,长期来看,能够节约能源费用。
4. 技术进步:新能源供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有利于产业的升级和技术的革新。
三、新能源供暖系统的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分析新能源供暖系统的核心是能源的转换和利用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和风力发电等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的强调可行性意味着新能源供暖系统可以在技术上实施。
2. 经济可行性分析从经济角度来看,新能源供暖系统的初始投资较高,但是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通过计算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可以评估其经济可行性。
此外,还可以考虑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对系统的经济效益产生的积极影响。
3. 社会可行性分析新能源供暖系统的推广与应用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缓解气候变化等环境效益,对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健康状况有着积极作用。
此外,新能源供暖系统的发展与推广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新能源供暖系统的应用案例1. 太阳能供暖系统在宜居城市中的应用宜居城市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市规划模式。
工业园区供热系统的经济与技术可行性分析
工业园区供热系统的经济与技术可行性分析在当今的工业发展中,工业园区的供热系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个高效、稳定且经济合理的供热系统,不仅能够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必要的保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因此,对工业园区供热系统进行经济与技术可行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业园区供热需求分析要评估供热系统的可行性,首先需要对工业园区的热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
这包括园区内企业的类型、生产工艺、工作时间以及不同季节的热负荷变化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企业,其热需求的特点也各不相同。
例如,化工企业可能需要高温高压的蒸汽用于化学反应,而纺织企业可能主要需要低温的热水进行印染和整理。
此外,企业的生产工艺也会对热的品质和供应量有特定的要求。
工作时间也是影响热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些企业是连续生产,对供热的稳定性要求极高;而有些企业则是间歇性生产,热需求在不同时间段会有较大的波动。
季节的变化同样会导致热负荷的改变。
冬季通常是热需求的高峰期,因为需要供暖;而夏季的热需求相对较低,但某些生产过程可能仍需要一定的热量。
二、现有供热方式概述目前,常见的工业园区供热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集中供热集中供热是通过建设大型的热电厂或锅炉房,将产生的蒸汽或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用户。
这种方式具有规模效应,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但需要较大的投资和完善的管网建设。
2、分布式供热分布式供热是在园区内分散建设多个小型的供热设施,每个设施独立为附近的企业供热。
这种方式灵活性较高,但能源利用效率可能相对较低,且管理难度较大。
3、自备锅炉供热一些企业自行建设锅炉来满足自身的热需求。
这种方式虽然自主性强,但往往存在设备老化、效率低下、污染排放不达标等问题。
三、供热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分析1、能源供应供热系统的能源选择直接关系到其技术可行性。
常见的能源包括煤炭、天然气、生物质能、太阳能等。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供应相对稳定,但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保供热宣传稿件
保供热宣传稿件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热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供热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本文将从供热的重要性、供热系统介绍、供热安全与保障、供热服务与质量、环保与节能措施以及未来发展与展望等方面,对保供热进行宣传和介绍。
二、供热的重要性1.保障民生需求:供热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供热能够为人们提供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
2.促进经济发展:供热行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供热行业的稳定运行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3.提高生活质量:供热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三、供热系统介绍1.供热系统组成:供热系统主要由热源、管网和末端设备等组成。
热源通常采用燃煤、燃气或新能源等;管网是输送热量的通道;末端设备包括散热器、地暖等,用于将热量传递给用户。
2.供热系统类型:根据供热方式的不同,供热系统可分为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两种。
集中供热通过大型锅炉房集中供应热水或蒸汽,覆盖面积较大;分散供热则通过小型的锅炉房或分布式能源站供应热量,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
3.供热系统运行原理:在供热过程中,热水或蒸汽通过管网输送到末端设备,通过散热器或地暖等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环境。
同时,系统还会根据室外温度和用户需求调整供水温度,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四、供热安全与保障1.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2.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设备故障、管道泄漏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3.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定期对供热系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五、供热服务与质量1.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包括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确保用户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
地方性法规: 各地方政府根 据当地实际情 况制定,具有 地域性特点, 对城市供热规 划进行规范和
约束。
政策支持:政 府出台相关政 策,鼓励和扶 持城市供热规 划的实施,提 高供热效率, 改善居民生活
质量。
政策监管:政 府加强对城市 供热规划的监 管,确保供热 规划符合法规 和政策要求, 保障居民合法
热用户分类:根据用热需求和特点,将热用户分为居民、商业、工业等类别。 热负荷预测:根据城市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预测未来的热负荷需求。 热网布局:根据供热需求和地理条件,合理规划热网的布局和规模。 热源规划:根据供热需求和能源条件,合理规划热源的种类和规模。
减少污染物排放: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节能减排: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生态保护: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加强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噪声控制:制定噪声控制标准,对噪声源进行监测和管理
评估环境影响:对热源选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热源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 受范围内。
确定热源位置:综合考虑用热需求、环境影响、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热源的具体位置。
热网布局优化:根据城 市规划和供热需求,合 理规划热网布局,提高 供热效率。
热源优化:根据供热需 求和能源结构,选择合 适的热源,降低能耗和 污染物排放。
热源种类:燃煤、燃气、生物质等
热源布局:根据城市规模、地形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
热源选择:根据当地资源条件、环境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热源改造:对现有热源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 环保性能
热网布局:根据城市规模、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热网布局 热源选择:根据供热需求和能源结构选择合适的热源 输配系统:确定合理的输配方式和管网规模 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确保热网安全稳定运行
供热政策及收费标准
供热政策及收费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热政策和收费标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供热政策和收费标准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一、供热政策供热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保障社会供热服务的规章制度和措施。
它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供热的可持续性、供热质量、环保要求、经济可行性等。
通常,供热政策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1 供热服务范围扩大供热政策应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将供热服务范围扩大到更多的地区和居民。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高供热设施覆盖率,并逐步实现通城供热的目标。
1.2 配套设施建设供热政策还应包括配套设施建设的规定。
例如,政府可以建立并完善供热管网系统,确保热量的传输和供应。
此外,还需要对锅炉、水泵等设施进行监管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1.3 节能减排措施由于供热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物排放,供热政策应该采取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
政府可以推广高效供热技术和设备,鼓励居民使用节能型供热设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供热收费标准供热收费标准是指供热企业按照一定规定向居民收取供热费用的依据。
供热收费标准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供暖区域的气候条件、居民生活水平、供热成本等。
2.1 按面积计费目前,按面积计费是供热部门常用的收费方式之一。
该方式根据居民房屋的使用面积,按照一定的单价计算供热费用。
这种方式相对公平合理,能够充分考虑到不同房屋面积的差异。
2.2 分时计费分时计费是指根据供热季节的时间分段,对供热费用进行不同的计算标准。
例如,在供热高峰期间,收费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以保证供热服务的稳定性和质量。
而在非供热季节,收费标准可以适当降低,以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
2.3 级差收费级差收费是指根据居民能够支付供热费用的能力、收入水平等因素,对供热费用进行分档次的计算并收费。
这样做可以兼顾社会公平性,减轻低收入居民的经济负担,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城市供暖涉及的法律问题
城市供暖涉及的法律问题- 暖通论文北方一些城市实行停止福利供暖,由个人直接缴纳采暖费的供暖体制改革后,怎样交供暖费成了百姓议论的热门话题。
一、关于供热的经济性与政策性供暖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性社会公益事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需求,近年来,相当一部分热力用户严重拖欠采暖费,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供热逐步实行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规范供热和用热的法规尚未出台,使得城市供暖愈发凸显出其与时代的错位。
首先调整供暖关系的《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当时城市住房改革尚未全面展开,房屋多以公房为主。
根据相关规定,供暖费原则上由单位负担,除非采暖人没有单位。
如今住房已基本私有化,但供暖方面却没有出台新的规范。
此外如何在政府的指导下将服务性社会公益的“供热”作为商品进行生产、流通和消费,如何制定合理的热价,并按热计量收费等等问题均需要解决。
另外,由于供暖合同自身具有的特殊性,其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也不协调。
具体说来,当前供暖合同纠纷案件呈现出如下特点:(一)造成拖欠供暖费原因多种一种是用户所在单位与供暖方签订协议由其交纳供暖费用,单位效益欠佳导致供暖费累计拖欠;有些单位职工购买了单位房屋的产权,但是未及时通知供暖单位变更供暖合同,造成用暖职工不知交纳,所在单位误以为职工已经交纳,而供暖单位等待用暖单位交纳的脱环现象;一些职工离开原单位,但未及时变更供暖合同,也造成了脱环现象,造成供暖费多年拖欠。
(二)供暖合同纠纷举证难对于供暖质量和标准问题,特别是供暖期间以后,用暖人举证较为困难;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应当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将承担举证不能甚至败诉的后果。
(三)供暖企业无自主权按照政府对公益事业的要求,供热企业不能像其他商品生产者享有随意提价或停止销售的自由使得改建供热系统投资的费用承担问题与政府供暖价格计划控制成为难题。
如何应对供气供热行业的政府监管和政策变化
如何应对供气供热行业的政府监管和政策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供气供热行业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该行业也受到了政府监管和政策变化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供气供热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供气供热行业的政府监管和政策变化。
一、了解政府监管与政策变化的背景和目的作为供气供热行业从业者,了解政府监管和政策变化的背景和目的至关重要。
政府的监管出发点通常是为了保护公众利益,确保供气供热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政策的变化通常是针对市场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以适应新兴技术和环保要求。
通过深入了解政府监管和政策变化的背景和目的,供气供热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建立与政府的紧密合作关系供气供热企业应该与相关政府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政府的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的监管要求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并做好准备。
此外,通过参与政府的相关决策和讨论,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为自身争取更多的利益空间。
三、加强内部管理和运营水平供气供热企业应注重内部管理和运营水平的提升。
政府监管和政策变化通常要求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排放、提升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更新设备和技术,确保供气供热服务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四、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供气供热行业涉及到燃气等危险品的使用和传输,因此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巡检和培训等措施。
同时,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和反应能力,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政府监管和政策变化通常增加了对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的要求,因此供气供热企业应该重视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五、积极响应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供气供热行业也面临着更严格的环保要求。
企业应积极响应这些要求,加强燃气的清洁利用和减少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一些城市实行停止福利供暖,由个人直接缴纳采暖费的供暖体制改革后,怎样交供暖费成了百姓议论的热门话题。
供暖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性社会公益事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需求,近年来,相当一部分热力用户严重拖欠采缓费,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供热逐步实行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规范供热和用热的法规尚未出台。
使得城市供暖愈发凸显出其与时代的错位。
首先调整供暖关系的《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当时城市住房改革尚未全面展开,房屋多以公房为主。
根据相关规定,供暖费原则上由单位负担,除非采暖人没有单位。
当时现如今住房已完全私有化,但供暖方面却没有出台新的规范;此外如何在政府的计划指导下将服务性社会公益的“供热”作为商品进行生产、流通和消费,如何制定合理的热价,并按热计量收费等等问题。
另外,由于供暖合同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其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也并不协调。
具体说来,当前供暖合同纠纷案件呈现出如下特点:(一)造成拖欠供暖费原因多种一种是用户所在单位与供暖方签订协议由其交纳供暖费用,单位效益欠佳导致供暖费累计拖欠;此外,有些单位职工购买了单位房屋的产权,但是未及时通知供暖单位变更供暖合同,造成用暖职工不知交纳,所在单位误以为职工已经交纳,而供暖单位等待用暖单位交纳的脱环现象;第三种情况是,一些职工离开原单位,但未及时变更供暖合同,形成了上述脱环现象,造成供暖费多年拖欠。
(二)供暖合同纠纷举证难,对于供暖质量和标准问题,特别是供暖期间以后,用暖人举证较为困难;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应当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将承担举证不能甚至败诉的后果。
(三)按照政府对公益事业的要求,供热企业不能像其它商品生产者享有随意提价或停止销售的自由。
使得改建供热系统投资的费用承担问题与政府供暖价格计划控制成为难题。
特别是建国几十年来盖的楼房,在设计供热系统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节能和计量问题,供热系统本身存在着不具备热计量、环保和热调控能力的固有缺陷。
此外,不论新建还是老系统改造,均需要加装必要的设备,同时对供热系统的水质也要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投资需要增加,导致供热成本增加,但按照政府对公益事业的要求,供热企业又不能像其它商品生产者享有随意提价或停止销售的自由;其次是供热收费机制不健全,处罚不缴费者无相关法律可依。
热既然是商品,它的价值就应通过价格来体现。
集中供热对同一地界内的千家万户具有相对的垄断性,它不能像一般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和交易。
所以“热”又是一种特殊商品。
据此,在制定供热价格时一方面要全面测算供热的经济性,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供热的政策性,否则,不仅计量供热推广不了,还会酿成社会的不安定。
(四)供暖欠费纠纷大幅上升以近三年宣武区法院为例,2002年收案167件,2003年收案212件,而2004年收案猛增达1506件。
从受理此类案件的绝对数量上来看,每年均以400%的速度增长,是民事案件中增长最为显著的一类案件。
从该类案件占该院民事案件的比重上看,由2001年的0%增长到2004年的近10%。
由此可见,供暖纠纷大量出现,已经成为今后的一种必然趋势。
(五)诉讼主体的特点从2002年受理的167起案件中来看,原告多为供暖中心和一些物业管理公司。
到2004年,原告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供暖单位逐渐成为原告起诉的主要形式。
而以接受供暖服务对象为原告的案件却及其少见。
(六)被告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从1961年《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关于冬季暖气收费的暂行规定》至今,北京市依然延续着由单位承担的原则。
从而也导致了供暖方只与职工所在单位签订供暖协议,这样,以单位为被告的案件占到主要地位。
尤以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
随着城市住房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之个人支付取暖费的商品房增多等原因,一批劳动者享受的福利供暖待遇正发生变化,以个人为被告的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在这些以个人为被告的案件中,被告多为下岗工人、失业人员等社会低收入人群。
二、案件呈现出以上特点的原因(一)传统的供暖协议与《合同法》的不相适应性我国供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一项福利事业建立起来的,当时供暖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供暖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根据1994年出台的《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政府对供暖开支不再统包统管,而转向由采暖用户所在单位负担,对于没有工作单位的,由采暖用户个人负担。
但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后,供暖体制很难适应《合同法》发展的要求,逐渐凸现出与法律规范诸不相适应的地方。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供暖协议签订的不自由性目前的供暖协议签订的现状是,为个人采暖用户付费的单位并非出于自愿与供暖单位签订供暖协议,而是迫于市政府的强制性规定。
2、供暖协议履行的制约性,《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中规定,采暖用户无正当理由拒绝交纳供暖费的,房地产管理机关可以责令其限期交纳,情节严重、拒不交纳的,经房地产管理机关批准,供暖单位可以停止供暖。
由此可以看出,供暖单位行使权利受着行政规章的制约。
即使采暖用户具有“情节严重,拒不交纳”法定停止供暖情节的,却还要受到房地产管理机关的批准。
从目前的社会大环境来看,考虑到地方政府的稳定因素,房地产管理机关很难批准供暖单位停止供暖。
所以,针对采暖户拖欠采暖费的情况,供暖单位只能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这显然与立法本意不相适应。
3、供暖协议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
供热在技术上系整体供热,在采暖方欠费时,供暖方却不能停止供热,以保证整体供暖。
(二)作为用热单位一方的行为1、用热单位无力支付供暖费引发的纠纷一些用热企业经营不景气,效益不好,本来对职工的基本工资都难以发放,更不用说对职工供暖费的支付了。
而传统的由职工所在单位代缴的机制当面临单位无力支付时,就显现出诸多弊端,使得纠纷扩大化。
2、用热方未及时变更供暖协议引发的纠纷主要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随着公有住房制度的改革,部分用热单位对供暖费用的承担方式也随之进行了改革。
用热单位与职工约定,职工承担一部分供暖费用,或是将供暖费用直接发放给职工个人,由个人直接缴纳供暖费,单位不再负担该项费用。
但是用热单位却未曾对原供热协议中供暖费的承担条款作出相应变更,使得自己仍然是供热协议的一方相对人,仍应对供暖费承担付款义务。
另一种情况是,在职工调离单位,或者被辞职后,为其支付供暖费用的单位没有及时与职工就供暖合同中供暖费用的支付方式等条款进行变更或解除,而当供暖单位收取供暖费用时,职工原单位却难咎其则,以致于双方对供暖费的承担产生纠纷。
(三)作为供热单位一方的行为1、供暖质量不合格导致的纠纷如住户室内温度不达标,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温度标准、时间标准。
但由于采暖户其没有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或没有在瑕疵发生时采取有效的手段解决,以致在诉讼中不能举出任何证据,从而无法获得法庭认定。
2、用热单位的法律意识增强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被纳入到法律调整的范围中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制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供暖单位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近几年由于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给供暖单位的经营也带来沉重的负担。
虽然物价局核定的供暖费在逐步增长,但采暖户拒不交纳采暖费的情况还是大量存在,使得供暖单位举步维艰,从而也就使得以诉讼方式讨要供暖费的案件大量涌现。
三、当前审理供暖纠纷案件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一)采暖户要积极举证。
由于热具有传导性,因此在温度问题上应注意做好取证工作,比如请公证处鉴定温度、低温保持的时间,调查问题的原因等。
做好证据保全,才能使问题得到合理和有效解决。
(二)供暖费用的承担主体应如何确定是法院在解决供用热力合同纠纷中应当首先明确的问题。
根据《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供暖费原则上由单位负担,除非采暖人没有单位。
但在今天住房私有化的形式下,并没有新的规范调整个人私有房屋的供暖费用承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依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追索供热费案件的若干意见》之规定,即以合同主体为标准,一采暖个人所在单位或无单位个人本人为补充的确定被告原则。
而在审判实践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签订供暖合同的,虽然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双方没有签订合同,但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合同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也成立。
但因为长时间政府政策规定由单位代职工缴纳供暖费,使得一些供暖单位先告职工个人,这些职工以采暖费应由单位负担为由提出抗辩,故而被告主体不适格,供暖单位只能先撤诉,然后再告单位。
此外,虽然北京市高院在被告主体确定问题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政府规章同时存在规定的情况下,这就使得供暖方在选择诉讼主体时有了多重选择,结果出现错误。
从最近几年的案件审理情况来看,撤诉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应逐渐统一相关法律规定,完善有关诉讼主体方面的法律规定,以免对当事人造成误导,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出现。
(三)关于供暖合同权利义务的对等性问题供热在技术上系整体供热,在采暖方欠费时,供暖方难以行使一般民事合同主体的不安抗辩权,不能停止供热,以保证整体供暖。
由此供暖合同具有与其他民事合同不同的公共服务性、行政强制性、强制履行性的特点。
正是由于供暖单位具有以上的特殊性,所以当采暖方拒绝付全部款项时,法院应不予支持。
因此,笔者认为,在现有供暖体制和政策法规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供暖单位应当采取积极形式与采暖方签订供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尤其是明确采暖一方应当全额支付供暖费用,避免出现纠纷时无任何法律依据。
另外在立法上,应进一步完善有关供用热力合同的规定,针对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合同中有关权利义务条款的内容作出更为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法律规定,以便使对供暖纠纷的处理完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上来。
(四)关于供暖合同的变更及终止问题1、供暖合同条款内容的变更供暖系公益事业,供用热力合同通常执行政府定价。
但在许多供暖协议中,却没有出现供暖的价格标准,而是应当按照当时的实际价格执行。
但是随着物价指数、供暖方式的改变,一成不变的价格标准显然不能支持供暖单位的正常运营。
当政府定价上调时,供暖方往往不及时通知采暖方价格变更,由此采暖方拒绝履行上调部分的差价。
因此,笔者建议对供暖价格进行调整后,供暖单位应当及时通知采暖方,并积极与采暖方就新价格的约定在原合同中作出相应变更。
2、供暖合同的终止在大多数供暖协议中,都是由供暖单位直接与职工所在单位签订供暖协议。
但实际采暖人由于离岗、企业分流等原因于其所在单位脱离关系,但其单位未能及时通知供暖单位终止供暖合同导致原实际采暖人名下的供暖费拖欠数年。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供暖协议尚未终止,另一方面支付采暖费的当事人并非实际采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