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成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5)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永年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5)命题范围:化学选修五。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要用到的原子量 C 12 H 1 O 16 Ag 10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最简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C.1H 核磁共振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 .羟基的电子式:B. CH 4 分子的球棍模型:C .乙烯的实验式:CH 2D .苯乙醛结构简式:3.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⑤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水或稀氨水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全部4.已知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某烃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烃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6个吸收峰B .该烃的一氯代物最多有四种C .分子中至少有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D .该烃是苯的同系物,能使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OH和OH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 2—,因此是同系物关系B .和均是芳香烃,既是芳香烃又是芳香族化合物C.分子式为C4H8的有机物可能存在4个C—C单键D.分子式为C2H6O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有机物结构简式一定为C2H5-OH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的是()A.HCHO B.HCOOH C.HCOONa D.HCOOCH37.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 )A、C5H10B、CH4OC、C7H8OD、C2H4Cl28.分子式为C16H16O2的某芳香族化合物A,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B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生成C。
成安县高一化学6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成安县2015年高一化学6月月考试题(附答案)成安县2015年高一化学6月月考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D.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2、100mL浓度为2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的6mol・L-1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3、反应2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s),则这段时间为()A.0.1sB.2.5sC.5sD.10s4、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A.减小C或D的浓度B.增大D的浓度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5、下列四个数据是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的反应的速率,其中最慢的是()A.v(NH3)=0.15mol/Lm#8226;minC.v(N2)=0.1mol/LmLs6、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NH3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7、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内amolA生成,同时生成3amolB;(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4)体积不变得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单位时间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7)A、B、C 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化学腐蚀.A.①②B.②③C.②④D.全部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Ba(OH)2•8H2O与NH4Cl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3.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 3mol/L盐酸②改用30mL 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且已知C2H2(g)+O2(g)=2CO2(g)+H2O(l)△H=﹣1300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有20N 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2600kJ 热量B.当有2N A个碳氧双键形成时,放出1300kJ热量C.若生成N A个水蒸气分子焓变为△H1,则△H1<△HD.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3+6.用铂电极电解100mL HNO3与 AgNO3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mol•L﹣1B.2 mol•L﹣1C.2.5 mol•L﹣1D.3 mol•L﹣17.当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电池负极消耗mg气体时,电解池阳极同时有mg气体生成B.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十2H2O十4e﹣=4OH﹣C.电解后c(Na2CO3)变小D.电池中c(KOH)不变;电解池中溶液pH变大8.对于Zn (s )+H 2SO 4(aq )═ZnSO 4(aq )+H 2(g )△H <0 的化学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图表示B .该反应为自发反应C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锌为负极D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 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为11.2L9.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 2OCd (OH )2+2Ni (OH )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阳极反应:Ni (OH )2﹣e ﹣+OH ﹣═NiOOH+H 2O B .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 .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 ﹣向正极移动10.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 .D .E .F .X .Y 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 极附近显红色.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源B 极是正极B .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 应该是Ag ,电镀液是AgNO 3溶液C .甲、乙装置的C 、D 、E 、F 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 D .装置乙中E 极附近产生可燃气体11.已知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铅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用下列式表示Pb+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电池反应 PbO 2+4H ++SO 42﹣+2e ﹣═PbSO 4+2H 2OB .充电时蓄电池阴极电极反应 PbSO 4+2e ﹣═Pb+SO 42﹣C .用铅蓄电池来电解CuSO 4溶液,要生成1.6g Cu ,则该电池内部要消耗0.025mol H 2SO 4D .铅蓄电池充电时,若要使3.03kg PbSO 4转变为Pb 和PbO 2,则需要通过20mol 电子12.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 (s ,单斜)═S (s ,正交)△H="+0.33" kJ•mol ﹣1B .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C .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D .①式表示断裂1 mol O 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 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13.以铁为阳极,以铜为阴极,对足量的NaOH 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1molFe (OH )3沉淀,此间共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A .2mol B .2.5 mol C .3.5mol D .5mol14.C+CO 2⇌2CO ;△H 1>0,反应速率v 1,N 2+3H 2⇌2NH 3;△H 2<0,反应速率v 2.如升温,v 1和v 2的变化是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少C .v 1增大,v 2减少D .v 1减少,v 2增大15.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 .等体积0.1mol/L HCl 和0.1mol/L H 2SO 4分别与等体积0.2 mol/L NaOH 溶液反应B .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体积1 mol/L HCl 反应C .等体积等浓度HCl 和HNO 3分别与等质量的Na 2CO 3粉末反应D .等体积0.2 mol/L HCl 和0.1 mol/L H 2SO 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的石灰石反应16.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 2和H 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 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 2)=0.45mol/(L•s ),则2s 末NH 3的浓度为 A .0.45mol/L B .0.50mol/L C .0.55mol/L D .0.60mol/L17.已知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 △H ﹣T △S <0 反应能正向自发进行 △H ﹣T △S="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H ﹣T △S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设反应A═D+E △H ﹣T △S=(﹣4 500+11T ) J•mol ﹣1,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A .高于409 K B .低于136 KC .高于136 K 而低于409 KD .低于409 K18.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 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 +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2Li 0.35NiO 22Li 0.85NiO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 ﹣e ﹣═Li +B .充电时,Li 0.85NiO 2只发生氧化反应C .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D .放电过程中Li +向正极移动19.(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 (g )+3B (g )⇌2C (g )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①生成C 的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 ,同时生成3a mol B ③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 、B 、C 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 ,同时生成3a mol B ⑧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 .②⑧ B .①⑥ C .②④ D .③⑧20.一定条件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一定量的O 2,发生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进行到4min 时,测得n (SO 2)=0.4mol ,若反应进行到前2min 末时,容器中n (SO 2)为 A .1.6mol B .1.2mol C .大于1.6mol D .小于1.2mol21.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22.已知反应AsO +2I ﹣+2H +⇌AsO+I 2+H 2O 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C 1、C 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Ⅰ.向B 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Ⅱ.向B 烧杯中逐滴加入40%NaOH 溶液结果发现电流表指针均发生偏转.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操作Ⅰ过程中,C 1为正极B .操作Ⅱ过程中,盐桥中的K +移向B 烧杯溶液 C .Ⅰ操作过程中,C 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sO+2H ++2e ﹣=AsO+H 2OD .Ⅱ操作过程中,C 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 ﹣﹣2e ﹣=I 223.已知NO 2和N 2O 4可以相互转化:2NO 2(g )⇌N 2O 4(g )△H <0.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通入 一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中的两条曲线,X 是表示NO 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 .前10 min 内用v (N 2O 4)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min )C .25 min 时,NO 2转变为N 2O 4的反应速率增大,不可能是将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为1L 引起的D .前10 min 内用v (NO 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4 mol/(L•min )24.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制备的二次电池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mol•L ﹣1KOH 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电时K +移向负极B .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 2﹣2e ﹣═2H +C .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 (OH )+H 2O+e ﹣═Ni (OH )2+OH ﹣D .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25.100mL 6mol•L ﹣1 H 2SO 4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A .碳酸钠溶液 B .醋酸钾固体 C .硫酸钾固体 D .硝酸钠溶液二、实验题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mol•L ﹣1盐酸、0.55mol•L ﹣1NaOH 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已知:Q=cm (t 2﹣t 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 为4.18J•℃﹣1•g ﹣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g•cm ﹣3. ①计算完成上表△H= (保留2位小数).②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 溶液与HCl 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若用KOH 代替NaOH ,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HCl 做实验,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三、填空题1.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请回答钢铁冶炼、腐蚀、防护过程中的有关问题.(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为铁锈(Fe 2O 3•x H 2O ),写出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 . (2)生产中可用盐酸来除铁锈.现将一生锈的铁片放入盐酸中,当铁锈被除尽后,溶液中发生的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下列各个装置中(如图1)铁棒被腐蚀由难到易的顺序是 (填字母).(4)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装置如图2:请回答: ①B 电极对应的金属是 (写元素名称),A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②若电镀前铁.铜两电极的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若电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0.2mol ,将它们取出洗净、烘干、称量,则A 、B 两极质量相差 _ g .③若A 、B 都为惰性电极,该电解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在80℃时,将0.4mol 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 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反应进行至100s 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时间(s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中b c (填“<”、“=”、“>”).(2)20s 时,N 2O 4的浓度为 mol/L ,0~20s 内N 2O 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值为 (保留2位小数).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 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 . A 、N 2O 4的转化率越高 B 、NO 2的产量越大C 、N 2O 4与NO 2的浓度之比越大D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 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叫做焓.一个体系的焓(H )的绝对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测得,但当体系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测得体系的焓的变化,即焓变,用“△H”表示,△H=H (终态)﹣H (始态).(1)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已知:H 2(g )+Cl 2(g )═2HCl (g )△H=﹣185kJ•mol ﹣1 其中,相关键能数据为:H ﹣H 436kJ•mol ﹣1,Cl ﹣Cl247kJ•mol ﹣1. 则H ﹣Cl 键能为 .(2)Hess G .H 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之后认为,只要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确定,则化学反应的△H 便是定值,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有名的“Hess 定律”.已知:Fe 2O 3(s )+3CO (g )═2Fe (s )+3CO 2(g )△H=﹣25kJ•mol ﹣13Fe 2O 3(s )+CO (g )═2Fe 3O 4(s )+CO 2(g )△H=﹣47kJ•mol ﹣1Fe 3O 4(s )+CO (g )═3FeO (s )+CO 2(g )△H=19kJ•mol ﹣1 请写出CO 还原FeO 的热化学方程式: .4.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是燃料电池中特殊的一类,它利用微生物作为反应主体.将有机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以葡萄糖溶液作底物为例,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石墨电极上的反应为C 6H 12O 6+6H 2O ﹣24e ﹣═6CO 2+24H +(1)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和水分子通过.电池工作时,质子移向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铂碳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葡萄糖的燃烧热为2800kJ•mol ﹣1,写出葡萄糖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3)化学需氧量(COD )是重要的水质指标.其数值表示将1L 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CO 2、H 2O 所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科学家设想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来处理某些污水,并进行发电,该设想已经在实验室中获得成功.但如果1L 废水中有机物(折算成葡萄糖)氧化提供的化学能低于5.6kJ ,就没有发电的必要.则下列污水中,不适合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的是 (填序号)序号ABCDE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①电离 ②电解 ③电镀 ④电化学腐蚀. A .①② B .②③C .②④D .全部【答案】B【解析】①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不需要通电,故①错误; ②电解池是外加电源强迫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加外加电源,故②正确; ③电镀池实质是一个电解池,必须加外加电源,故③正确;④电化学腐蚀原理是原电池原理,原电池中不含电源,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故④错误. 故选B .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与稀H 2SO 4反应B .Ba (OH )2•8H 2O 与NH 4Cl 反应C .灼热的炭与CO 2反应D .甲烷在O 2中的燃烧反应【答案】C【解析】A .铝片与稀H 2SO 4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属于放热反应,故A 不选; B .Ba (OH )2•8H 2O 与NH 4Cl 反应为吸热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 不选;C .灼热的炭与CO 2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属于吸热反应,故C 选;D .甲烷在O 2中的燃烧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属于放热反应,故D 不选;3.用3g 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 盐酸反应制取CO 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再加入30mL 3mol/L 盐酸 ②改用30mL 6mol/L 盐酸 ③改用3g 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答案】B【解析】用3克块状大理石与30毫升3摩/升盐酸反应制取CO 2气体发生的反应为: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要增大反应速率,则:①再加入30毫升3摩/升盐酸,盐酸浓度未变,反应速率不变,故①错误;②改用30毫升6摩/升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反应速率加快.故②正确;③改用3克粉末状大理石 固体大理石的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③正确;④适当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故④正确;故选B .4.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且已知C 2H 2(g )+O 2(g )=2CO 2(g )+H 2O (l )△H=﹣1300kJ•mol ﹣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有20N A 个电子转移时,放出2600kJ 热量B .当有2N A 个碳氧双键形成时,放出1300kJ 热量C .若生成N A 个水蒸气分子焓变为△H 1,则△H 1<△HD .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A【解析】A 、当有20N A 个电子转移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0mol ,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故参加反应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5mol ,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5mol 氧气反应放出热量为1300kJ ,故当有20N A 个电子转移时,放出的热量为1300kJ×=2600kJ ,故A 正确;B 、1个CO 2分子中含有2个C=O 双键,有2N A 个C=O 双键形成,说明有0.5molCO 2生成,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CO 2生成放出热量为1300kJ ,2N A 个C=O 双键形成时,放出热量为1300kJ×=325kJ ,故B 错误;C 、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该,故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少,反应热△H 1增大,故C 错误;D 、该反应的反应热符号为“﹣”,为放热反应,故D 错误;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Cl 2↑B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 2+2H 2O+4e ﹣═4OH ﹣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2e ﹣═Fe 3+【答案】A【解析】A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Cl 2↑,故A 正确;B .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碱性条件下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4e ﹣═4OH ﹣,故B 错误;C .粗铜精炼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故C 错误;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 2+,故D 错误;6.用铂电极电解100mL HNO 3与 AgNO 3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 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Ag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1mol•L ﹣1B .2 mol•L ﹣1C .2.5 mol•L ﹣1D .3 mol•L ﹣1【答案】B【解析】铂电极为惰性电极,电解HNO 3与AgNO 3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 气体(标准状况), n (气体)==0.1mol ,由阳极发生4OH ﹣﹣4e ﹣=2H 2O+O 2↑可知,生成0.1molO 2转移0.4mol 电子, 根据电子守恒可知,阴极转移0.4mol 电子,则2H ++2e ﹣=H 2↑ 0.2mol 0.1mol2Ag ++2e ﹣=2Ag 0.2mol 0.2mol即n (Ag +)=0.2mol ,则原混合溶液中Ag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故选B .7.当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电池负极消耗mg 气体时,电解池阳极同时有mg 气体生成B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 2十2H 2O 十4e ﹣=4OH ﹣C .电解后c (Na 2CO 3)变小D .电池中c (KOH )不变;电解池中溶液pH 变大【答案】B【解析】A .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H 2+2OH ﹣﹣2e ﹣=2H 2O 、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4OH ﹣﹣4e ﹣=O 2↑+2H 2O ,则得失电子相等时,负极消耗的氢气质量不等于阳极析出氧气质量,故A 错误;B .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 2十2H 2O 十4e ﹣=4OH ﹣,故B 正确;C .电解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实际上是电解水,导致析出部分碳酸钠,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则电解后c (Na 2CO 3)不变,故C 错误;D .放电时,原电池中生成水,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氢氧化钾浓度降低;电解池中碳酸钠浓度不变,其pH 不变,故D 错误;8.对于Zn (s )+H 2SO 4(aq )═ZnSO 4(aq )+H 2(g )△H <0 的化学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图表示B .该反应为自发反应C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锌为负极D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 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为11.2L【答案】D【解析】A .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图示正确,故A 正确;B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其熵变△S >0,又△H <0,则△H ﹣T △S <0,所以该反应为自发反应,故B 正确;C .反应中Zn 被氧化生成ZnSO 4,当将该反应设计呈原电池时,Zn 为负极,故C 正确;D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 锌溶解时,转移电子1mol ,则正极放出气体的体积在标况下为11.2L ,未指明标况下就不一定为11.2 L ,故D 错误;9.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 2OCd (OH )2+2Ni (OH )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阳极反应:Ni (OH )2﹣e ﹣+OH ﹣═NiOOH+H 2O B .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 .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 ﹣向正极移动【答案】A【解析】A .充电时,该装置是电解池,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Ni (OH )2﹣e ﹣+OH ﹣═NiOOH+H 2O ,故A 正确; B .充电过程实际上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故B 错误;C .放电时,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d ﹣2e ﹣+2OH ﹣=Cd (OH )2,所以碱性减弱,故C 错误; D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向负极移动,故D 错误;10.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 .D .E .F .X .Y 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 极附近显红色.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源B 极是正极B .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 应该是Ag ,电镀液是AgNO 3溶液C .甲、乙装置的C 、D 、E 、F 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 D .装置乙中E 极附近产生可燃气体 【答案】C【解析】A .根据图片知,该装置是电解池,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 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 极附近有大量氢氧根离子,由此得出F 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F 极是阴极,则电源B 极是负极,A 极是正极,故A 错误;B .若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 应该是Ag ,H 是铜,电镀液是AgNO 3溶液,故B 错误;C .甲装置中C 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D 电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E 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F 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甲)、(乙)装置的C 、D 、E 、F 电极均有单质生成;生成1mol 氧气需要4mol 电子,生成1mol 铜时需要2mol 电子,生成1mol 氯气时需要2mol 电子,生成1mol 氢气时需要2mol 电子,所以转移相同物质的量的电子时生成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故C 正确;D .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 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 极附近有大量氢氧根离子,由此得出F 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则E 为阳极,E 电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故D 错误;11.已知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铅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用下列式表示Pb+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电池反应 PbO 2+4H ++SO 42﹣+2e ﹣═PbSO 4+2H 2OB .充电时蓄电池阴极电极反应 PbSO 4+2e ﹣═Pb+SO 42﹣C .用铅蓄电池来电解CuSO 4溶液,要生成1.6g Cu ,则该电池内部要消耗0.025mol H 2SO 4D .铅蓄电池充电时,若要使3.03kg PbSO 4转变为Pb 和PbO 2,则需要通过20mol 电子【答案】B【解析】A .放电时,负极失去电子,则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Pb+SO 42﹣﹣2e ﹣=PbSO 4,故A 错误;B .充电时,负极与阴极相连,则阴极的电极反应为PbSO 4+2e ﹣=Pb+SO 42﹣,故B 正确;C .用铅蓄电池来电解CuSO 4溶液,由电子守恒可知,2H 2SO 4~2e ﹣~Cu ,则生成3.2克Cu ,消耗硫酸为×2=0.1mol ,故C 错误;D .由2PbSO 4~2e ﹣可知,使3.03千克PbSO 4转变为Pb 和PbO 2,转移电子为:=10mol ,故D 错误;12.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 (s ,单斜)═S (s ,正交)△H="+0.33" kJ•mol ﹣1B .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C .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D .①式表示断裂1 mol O 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 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答案】B【解析】A .单斜硫的能量比正交硫的能量高,S (s ,单斜)=S (s ,正交)△H=﹣0.33kJ/mol ,为放热反应,故A 错误;B .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故B 正确;C .由图象可以看出,单斜硫的能量比正交硫的能量高,故C 错误;D .①式反应需断裂单斜硫中S ﹣S 键和O=O 键,不仅仅是断裂lmolO 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故D 错误.13.以铁为阳极,以铜为阴极,对足量的NaOH 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1molFe (OH )3沉淀,此间共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A .2mol B .2.5 mol C .3.5mol D .5mol【答案】B【解析】根据铁原子守恒知生成1molFe (OH )3需要1molFe (OH )2; 活泼金属铁作电解池阳极时,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的电解方程式为:Fe+2H 2O H 2↑+Fe (OH )2↓,根据电解方程式得,生成1molFe (OH )2需要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2=2mol ;由4Fe (OH )2+O 2+2H 2O=4Fe (OH )3,可知氢氧化亚铁氧化时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0.5mol , 所以得到1molFe (OH )3沉淀消耗水的物质的量共为2mol+0.5mol=2.5mol ,故选B .14.C+CO 2⇌2CO ;△H 1>0,反应速率v 1,N 2+3H 2⇌2NH 3;△H 2<0,反应速率v 2.如升温,v 1和v 2的变化是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少C .v 1增大,v 2减少D .v 1减少,v 2增大【答案】A【解析】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选:A .15.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 .等体积0.1mol/L HCl 和0.1mol/L H 2SO 4分别与等体积0.2 mol/L NaOH 溶液反应B .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体积1 mol/L HCl 反应C .等体积等浓度HCl 和HNO 3分别与等质量的Na 2CO 3粉末反应D .等体积0.2 mol/L HCl 和0.1 mol/L H 2SO 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的石灰石反应【答案】C【解析】A .因酸中的氢离子浓度不同,则反应速率不同,故A 不选; B .Zn 的接触面积不同,锌粉反应速率快,故B 不选;C .等体积等浓度HCl 和HNO 3分别与等质量的Na 2CO 3粉末反应,浓度、接触面积均相同,反应速率相同,故C 选;D .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阻止反应的进行,则盐酸反应的速率后来比硫酸反应的快,故D 不选;16.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 2和H 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 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 2)=0.45mol/(L•s ),则2s 末NH 3的浓度为 A .0.45mol/L B .0.50mol/L C .0.55mol/L D .0.60mol/L【答案】D【解析】发生反应N 2+3H 2⇌2NH 3,2s 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 2)=0.45mol/(L•s ),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 (NH 3),则v (NH 3)=×ν(H 2)=×0.45mol/(L•s )=0.3mol/(L•s ),故2s 末NH 3的浓度为0.3mol/(L•s )×2s=0.6mol/L ,故选D .17.已知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 △H ﹣T △S <0 反应能正向自发进行 △H ﹣T △S="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H ﹣T △S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设反应A═D+E △H ﹣T △S=(﹣4 500+11T ) J•mol ﹣1,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A .高于409 K B .低于136 KC .高于136 K 而低于409 KD .低于409 K【答案】A【解析】已知反应A═D+E △H ﹣T △S=(﹣4 500+11T ) J•mol ﹣1,(温度单位为K ).要防止A 分解反应发生,需要△H ﹣T △S=(﹣4 500+11T ) J•mol ﹣1≥0,计算得到:T≥409K 故选:A .18.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 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 +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2Li 0.35NiO 22Li 0.85NiO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 ﹣e ﹣═Li +B .充电时,Li 0.85NiO 2只发生氧化反应C .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D .放电过程中Li +向正极移动【答案】B【解析】A .放电时,负极反应:Li ﹣e ﹣═Li +;正极反应:2Li 0.35NiO 2+e ﹣+Li +═2Li 0.85NiO 2,故A 正确;B .充电时,Li 0.85NiO 2的Ni 的氧化数由3.15升高到3.65,被氧化,部分Li +还原为Li ,既有氧化反应,又有还原反应,故B 错误;C .Li 很活泼,会与水反应,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故C 正确;。
15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河北省容城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从毒韭菜到炸鸡翅、从速溶茶到儿童奶粉,关于食品质量的报道中不断有①“致癌农药”、②“苏丹红”、③“碘元素”、④“亚硝酸盐”等化学名词出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化学性污染正成为危急食品安全的一大“杀手”。
上述化学名词所提到的物质中,在某食品添加剂中允许含有但符合限量时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A.②③④B.②③C.③④D.只有③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淀粉遇I—变蓝色B 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C 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只存在碳碳单键D 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B 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C 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和乙醛D 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4.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A.溴和四氯化碳B.苯和溴苯C.水和硝基苯D.苯和汽油5.2006年4月30日出现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引起多人中毒死亡的恶性事件。
假药生产中原辅料中应有的“丙二醇”被换成廉价而有毒的化工原料“二甘醇”是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2—O—CH2CH2—OH。
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B.能发生取代反应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D.符合通式C n H2n O3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使乙烯转化成液态二氯乙烷而与乙烷分离。
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D.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7.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以中国传统祥云符号和纸卷轴为创意,由铝合金制成,使用的燃料为丙烷。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烷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B.丙烷燃烧是吸热反应C.铝柄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防止其腐蚀D.火炬燃料用丙烷比用煤油更环保8.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6月月考试题
高一化学6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C.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D.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2、100 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3、反应2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 ) A.0.1 s B.2.5 s C.5 s D.10 s4、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A.减小C或D的浓度B.增大D的浓度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5、下列四个数据是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的反应的速率,其中最慢的是()A.v(NH3)=0.15 mol/L·minB.v(H2)=0.1 mol/L·minC.v(N2)=0.1 mol/L·minD.v(N2)=0.002 mol/L·s6、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 + 3H2 NH3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7、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内a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4)体积不变得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7)A 、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15年高二化学测试题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 1 C 12 O 16 一、单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 )2.下列物质一定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芳香烃的分子通式是CnH2n-6(n≥6)B.苯的同系物是分子中仅含有一个苯环的所有烃类物质C.苯和甲苯都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退色D.苯和甲苯都能与卤素单质、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4.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 )A.苯与Fe、Br混合2B.氯乙烷和NaOH溶液共热C.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D.乙烯和溴水反应5.能说明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碳原子间不是单键与双键交替的事实是( )A.苯的二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6.用一种试剂可将三种无色液体CCl4、苯、甲苯鉴别出来,该试剂是( )A.硫酸溶液 B.水 C.溴水 D.KMnO4酸性溶液7.(2011·南京五中期中)在①丙烯②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8.下列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甲苯 B.乙醇 C.丙烯D.乙烯9.用式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种类数为()A.3 B. 4 C.5 D.610.下列反应无论怎样调整反应物的用量都只能生成一种物质的是( ) A.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光照发生反应B.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C.甲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反应D.乙炔和氯气的加成反应11.某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氢气与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醇可能是()A.甲醇B.乙醇C.乙二醇D.丙三醇12.苯酚有毒且有腐蚀性,使用时若不慎溅到皮肤上,可用来洗涤的试剂是()A.酒精 B.NaHCO3溶液 C.65℃以上的水 D.冷水13.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是 ( )A.CH3CH2OH B.HOC6H4CH3C.C6H5CH2OH D.C6H5OCH314.下列纯净物不能和金属钠反应的是()A.苯酚 B.甘油 C.酒精 D.苯15.能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羟基变得活泼的事实是( )A.苯酚能和溴水迅速反应 B.液态苯酚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C.室温时苯酚不易溶解于水 D.苯酚具有极弱酸性16.下列4种醇中,不能被催化氧化的是 ( )17.对于有机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苯酚的同系物B.1 mol该有机物能与溴水反应消耗2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C.1 mol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O.5molH2D.1mol该机物能与2molNaOH反应18.下列各组物质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酒精和碘 B.溴和水 C.硝基苯和水 D.苯和硝基苯19.两种物质以任意质量比混合,如混合物的质量一定,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定值,则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A.乙醇、丙醇 B.乙醇、乙二醇 C.1-丙醇、2-丙醇 D.乙烯、乙烷20.某单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则该烯烃的结构简式可能有() A.1种 B.2种 C.3种 D.4二、非选择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1.(1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用甲苯制TNT的反应;反应类型:(2)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类型:(3)丙烯→聚丙烯;反应类型:(4) 2-溴丙烷→2-丙醇;反应类型:2.(12分)某烃A 0.2 mol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1.2 mol.试回答:(1)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2)若取一定量的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3 mol,则有_______g 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L.(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写出一种烃A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6分)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如图装置Ⅰ进行如下实验:的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3~5 min后发现滴有AgNO3锥形瓶中有浅黄色的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1)装置I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物,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_____________试剂洗涤.洗涤后分离粗产品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60分):1-5 DBDCB 6-10 DBCDB 11-15 CABDD 16-20 DBCCC二非选择题1. (12分)略2、(12分)(1)C6H12(2)42 100.8 (3)(4)(CH3)3CCH===CH2[或CH2===C(CH3)CH(CH3)2或(CH3)2C===C(CH3)2]3.(16分)每空2分(1)①2Fe+3Br2===2FeBr3②Br-+Ag+===AgBr↓(2)导气兼冷凝回流(3) NaOH溶液或水分液漏斗(4)防止倒吸 CCl4或。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
成安一中2014-2015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化学一、选择题(每题4分,52分)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石油、煤、小苏打都是混合物B.烧碱、纯碱、碱石灰都是碱C. HNO3、NaOH、NaNO3都是电解质 D.HCl、H2SO4、NH3都是酸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是为了除去溶剂得到晶体,蒸馏是为了得到液体成分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用于描述一定粒子数目的物理量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m~10-7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 AB.含有58.5 g氯化钠的溶液中含有N A个氯化钠分子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的个数为4N A6、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容量瓶配制0.10 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7、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1,这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是()A.3:2:1 B.1:2:3 C.1:1:1 D.2:3:1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最终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容量瓶事先未烘干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C.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 NaOH溶液:K+、Na+、SO42-、CO32-B.0.1 mol·L-1 Na2CO3溶液:K+、Ba2+、NO3-、Cl-C.0.1 mol·L-1 FeCl3溶液:K+、NH4+ 、I-、SCN-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10、下列实验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Fe3++3H2O===Fe(OH)3↓+3H+C.在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a2++2HCO3-+2OH-===BaCO3↓+CO32-+2H2O D.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K3溶液:4Fe2++24-===Fe42↓11、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为( )A.2 B.3 C.4 D.512、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一中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6月份)一、选择题(每题4分,52分)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微粒直径的大小;B.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而非氧化还原反应物电子的转移;C.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D.反应物中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解答:解:A.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故A错误;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根据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C错误;D.根据反应物中含元素化合价升降,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分类的依据.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石油、煤、小苏打都是混合物B.烧碱、纯碱、碱石灰都是碱C.HNO3、NaOH、NaNO3都是电解质D.HCl、H2SO4、NH3都是酸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A、小苏打属于化合物;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碱石灰是混合物;C、强酸、强碱、大部分可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D、HCl、H2SO4属于共价化合物.解答:解:A、小苏打属于化合物、纯净物,故A错误;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碱石灰是混合物,不属于碱,故B错误;C、强酸、强碱、大部分可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故C正确;D、HCl、H2SO4是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明确物质的成分和相关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是为了除去溶剂得到晶体,蒸馏是为了得到液体成分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用于描述一定粒子数目的物理量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分析:A.蒸发利用水挥发而使晶体析出,蒸馏利用沸点差异分离液体混合物;B.金属氧化物可能为酸性氧化物等;C.酸性氧化物可能为金属氧化物;D.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解答:解:A.蒸发利用水挥发而使晶体析出,即为了除去溶剂得到晶体;而蒸馏利用沸点差异分离液体混合物,故A正确;B.金属氧化物可能为酸性氧化物等,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还有过氧化物等,故B错误;C.酸性氧化物可能为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用于描述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物质分类、物质的量的理解等,为高频考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分散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小于100nm为溶液,大于100nm为浊液,在1nm~100nm的为胶体,胶体具有的性质主要有;均一、稳定、有吸附作业,具有丁达尔现象、聚沉、电泳等性质,其中丁达尔现象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解答:解: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即1nm~100nm,故A正确;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故B正确;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Fe(OH)3胶体中会产生光亮的通路,产生丁达尔现象,NaCl溶液无此现象,故C错误;D、Fe(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性质,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熟悉胶体的性质及判断即可解答.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 AB.含有58.5 g氯化钠的溶液中含有N A个氯化钠分子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的个数为4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求出硝酸铵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硝酸铵中含2mol氮原子来分析;B、氯化钠为离子晶体;C、KIO3+6HI═KI+3I2+3H2O反应转移5mol电子,生成3mol碘单质;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解答:解:A、硝酸铵的物质的量n=CV=0.1mol/L×1L=0.1mol,而1mol硝酸铵中含2mol 氮原子,故0.1mol硝酸铵中含0.2mol氮原子即0.2N A个,故A正确;B、氯化钠为离子晶体,故氯化钠中无氯化钠分子,故B错误;C、KIO3+6HI═KI+3I2+3H2O反应转移5mol电子,生成3mol碘单质,故生成3mol碘单质的时候转移5mol电子即5N A个,故C错误;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22.4L乙烯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含有的C﹣H键个数少于4N A条,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6.如图是用500mL容量瓶配制0.10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错误步骤有( )A.1处B.2处C.3处D.4处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用500mL容量瓶配制0.10mol•L﹣1 NaOH溶液的一般步骤:首先计算所需要的溶质的物质质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注意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然后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将溶液转移到500ml的容量瓶,注意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靠在刻度线下方,然后洗涤烧杯2﹣3次,洗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用玻璃棒引流蒸馏水到容量瓶,离刻度线1﹣2cm时该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到凹液面最低处于刻度线相切,定容时人眼应平视刻度线,摇匀容量瓶中溶液使其均匀,据此解答.解答: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①称量氢氧化钠时,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潮解变质,应用小烧杯称量;④玻璃棒引流时,下端应靠在刻度线以下;⑤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熟悉步骤和正确的操作、熟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7.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1,这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是( )A.3:2:1 B.1:2:3 C.1:1:1 D.2:3:1考点:物质的量浓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Cl﹣离子浓度=溶质浓度×化学式中Cl﹣离子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据此判断.解答:解: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令浓度为cmol/L,则:KCl溶液中c(Cl﹣)=c(KCl)=cmol/L,CaCl2溶液中c(Cl﹣)=2c(CaCl2)=2cmol/L,AlCl3溶液中c(Cl﹣)=3c(AlCl3)=3cmol/L,故相同浓度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c:2c:3c=1:2: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比较基础,注意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与溶质的浓度.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最终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A.容量瓶事先未烘干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C.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c=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解答:解:A、容量瓶事先未烘干,由于定容还需要加入蒸馏水,所以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即不影响配制结果,故A错误;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误;C、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由于溶液的均一性,所以不影响配制结果,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贴近2015届高考,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注意明确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 NaOH溶液:K+、Na+、SO42﹣、CO32﹣B.0.1 mol•L﹣1 NaHCO3溶液:K+、Ba2+、NO3﹣、Cl﹣C.0.1 mol•L﹣1 FeCl3溶液:K+、NH4+、I﹣、SCN﹣D.c(H+)/c(OH﹣)=1的溶液:Ca2+、Na+、ClO﹣、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B.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C.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合生成络离子;D.c(H+)/c(OH﹣)=1的溶液,溶液显中性.解答:解:A.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Fe3+、I﹣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SCN﹣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 选;D.c(H+)/c(OH﹣)=1的溶液,溶液显中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把握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及络合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0.下列实验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Fe3++3H2O═Fe(OH)3↓+3H+C.在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a2++2HCO3﹣+2OH﹣═BaCO3↓+CO32﹣+2H2O D.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4Fe2++2[Fe(CN)6]4﹣═Fe4[Fe(CN)6]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碳酸氢根离子酸性大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不是碳酸氢根离子;B.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不是氢氧化铁沉淀;C.氢氧化钠过量,离子方程式按照碳酸氢钡的组成书写,反应才碳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和水;D.K3[Fe(CN)6]中[Fe(CN)6]3﹣离子带有3个单位负电荷.解答:解: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故A错误;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胶体)+3H+,故B错误;C.在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HCO3﹣+2OH﹣═BaCO3↓+CO32﹣+2H2O,故C正确;D.含Fe2+的溶液与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Fe(CN)6]3﹣离子带有3个单位负电荷,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2[Fe(CN)6]3﹣═Fe3[Fe (CN)6]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为2015届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选项D为易错点,注意K3[Fe(CN)6]电离出的是[Fe(CN)6]3﹣离子.11.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 x 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值是( )A.2 B.3 C.4 D.5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升高为+6,而NaClO被还原为NaCl,Cl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列方程计算x的值.解答:解: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升高为+6,而NaClO被还原为NaCl,Cl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x×[6﹣(﹣)]=16×[1﹣(﹣1)]解得:x=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价的判断,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解答该类题目,难度不大.12.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 AlN需转移3mol电子C.AlN中氮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元素失去电子,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元素得到电子,所在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化合价升高数目=化合价降低数目=化学反应转移电子数目.解答:解:A、反应Al2O3+N2+3C2AlN+3CO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N2是氧化剂,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C是还原剂,故A错误;B、反应Al2O3+N2+3C2AlN+3CO中,化合价升高数目=化合价降低数目=化学反应转移电子数目=6,即每生成2molAlN需转移6mol电子,所以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故B正确;C、AlN中铝元素显+3价,根据化合价规则,所以氮的化合价为﹣3,故C错误;D、AlN的摩尔质量是41g/mol,g是质量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知识,难度不大.13.将28g铁粉放入100mL 0.1mol/L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 ) A.32 g B.6.4 g C.0.64 g D.3.2 g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解答:解: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则Fe+CuSO4 ═FeSO4 +Cu56 1mol 6428g 0.1L×0.1mol/L x,所以硫酸铜不足,根据铜守恒,可知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0.01mol×64g/mol=0.64g,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理解两个已知量如何进行差量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部分14.(18分)实验室需要0.1mol•L﹣1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1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填仪器名称).(2)在配制NaOH溶液时:①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2.0g;②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填“>”、“<”或“=”)0.1mol•L﹣1;③若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移入容量瓶→洗烧杯→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定容,则所得溶液浓度>(填“>”、“<”或“=”)0.1mol•L﹣1.(3)在配制硫酸溶液时: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3.6(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L;②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15mL量筒最好;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考点:溶液的配制.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配制溶液需要五种玻璃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2)①因无450 mL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要用500 mL的容量瓶,m(NaOH)=c•V•M=0.1 mol•L﹣1×0.5 L×40 g•mol﹣1=2.0 g;③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应把它冷却至室温后再移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后,溶液冷却到室温后,体积减小,浓度偏高;(3)①c(浓)•V(浓)=c(稀)•V(稀),即×V(浓)=0.5×0.5,得V(浓)≈0.013 6 L=13.6 mL;②选用15 mL量筒最好,误差小;③注意三点:酸入水、沿器壁、棒搅拌.解答:解:(1)配制溶液需要五种玻璃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故答案为:AC;烧杯、玻璃棒;(2)①因无450 mL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要用500 mL的容量瓶,m(NaOH)=c•V•M=0.1 mol•L﹣1×0.5 L×40 g•mol﹣1=2.0 g;③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应把它冷却至室温后再移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后,溶液冷却到室温后,体积减小,浓度偏高;故答案为:2.0;<;>;(3)①c(浓)•V(浓)=c(稀)•V(稀),即×V(浓)=0.5×0.5,得V(浓)≈0.013 6 L=13.6 mL;②选用15 mL量筒最好,误差小;③注意三点:酸入水、沿器壁、棒搅拌;故答案为:13.6;15;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比较基础,注意从c=理解配制原理,把握整个配制过程15.建筑工地常用的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NaNO2+□HI→□NO↑+□I2+□NaI+□H2O(1)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2)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NaNO2;(3)根据上述反应,可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进行实验,下列几组合适的是C(填序号).A.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⑤(4)某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采用NH4Cl,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NH4Cl中.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分析:(1)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利用电子守恒来配平方程式;(2)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3)鉴别NaNO2和NaCl,可根据NaN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4)NaNO2是一种有毒致癌物,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个数守恒.解答:解:(1)在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书写方程式从+3价降低到了+2价,得到了1mol 电子,I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了0价,共失去电子2mol,根据电子守恒,所含以氮元素的物质前边都乘以系数2,碘单质系数是1,根据原子守恒,NaI前边式系数2,HI前边式系数4,水的前边是系数2,故答案为:2;4;2;1;2;1;(2)反应中亚硝酸钠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亚硝酸钠为氧化剂,故答案为:NaNO2;(3)鉴别NaNO2和NaCl,可根据NaN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可加入醋酸酸化,用到的药品有①②⑤;故答案为:C;(4)NaNO2是一种有毒致癌物,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NaNO2→N2是被还原,必须加还原剂,加NH4Cl作还原剂,亚硝酸钠中氮得到3电子转化为氮气中的氮,氯化铵中氮失去3电子转化为氮气中的氮,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氯化铵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答案为:NH4Cl+NaNO2=NaCl+N2↑+2H2O;NH4Cl中.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明确反应过程中电子得失守恒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6.(1)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存在Na+、Fe3+、Ba2+、NO3﹣、CO32﹣、HCO3﹣、SO42﹣中的几种离子,现有如下操作:Ⅰ、取适量该溶液加入CaCl2溶液无沉淀,继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Ⅱ、另取该溶液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回答下列问题:①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HCO3﹣、Ba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Fe3+、CO32﹣、SO42﹣.②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操作Ⅱ的实验现象:Ba2++HCO3﹣+OH﹣=BaCO3↓+H2O.(2)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C,请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SO42﹣+Ba2+=BaSO4↓.A、盐酸和烧碱溶液、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B、纯碱溶液和盐酸、石灰石和硫酸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和硫酸D、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考点:几组未知物的检验.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1)Fe3+为浅黄色;硫酸钙微溶,碳酸钙难溶;HCO3﹣+OH﹣=CO32﹣+H2O;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2)根据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判断.A、盐酸和烧碱溶液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水、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B、纯碱溶液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石灰石和硫酸生成微溶物和水和二氧化碳;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钡、硝酸钡溶液和硫酸生成易溶于水的硝酸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钡;D、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解答:解:(1)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存在Na+、Fe3+、Ba2+、NO3﹣、CO32﹣、HCO3﹣、SO42﹣中的几种离子,Fe3+为浅黄色,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不含有Fe3+,Ⅰ、取适量该溶液加入CaCl2溶液无沉淀,因硫酸钙微溶,碳酸钙难溶,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SO42﹣、CO32﹣;继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H++HCO3﹣=H2O+CO2↑,所以,该溶液中一定存在HCO3﹣,Ⅱ、另取该溶液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由于NaOH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Ba2++HCO3﹣+OH﹣=BaCO3↓+H2O,故答案为:①HCO3﹣、Ba2+、;Fe3+、CO32﹣、SO42﹣;②Ba2++HCO3﹣+OH﹣=BaCO3↓+H2O;(2)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盐酸和烧碱溶液反应为H++OH﹣═H2O;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B、纯碱溶液和盐酸反应为2H++CO32﹣=H2O+CO2↑;石灰石和硫酸反应为CaCO3+2H++SO42﹣=CaSO4↓+H2O+CO2↑;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为SO42﹣+Ba2+=BaSO4↓硝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为SO42﹣+Ba2+=BaSO4↓;D、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HCO3﹣+OH﹣=CO32﹣+H2O;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为HCO3﹣+Ca2++OH﹣=CaCO3↓+H2O;故答案为:C;SO42﹣+Ba2+=BaSO4↓.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把握离子的性质以及检验方法,注意离子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判断,题目不难.。
成安县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带答案
成安县2015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带答案)成安县2015年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52分)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石油、煤、小苏打都是混合物B.烧碱、纯碱、碱石灰都是碱C.HNO3、NaOH、NaNO3都是电解质D.HCl、H2SO4、NH3都是酸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是为了除去溶剂得到晶体,蒸馏是为了得到液体成分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用于描述一定粒子数目的物理量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0.1molL-1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AB.含有58.5g氯化钠的溶液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的个数为4NA6、下图是某同学用500mL容量瓶配制0.10molL-1NaOH溶液的过程: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A.1处B.2处C.3处D.4处7、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1,这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是()A.3:2:1B.1:2:3C.1:1:1D.2:3:1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最终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容量瓶事先未烘干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C.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NaOH溶液:K+、Na+、SO42-、CO32-B.0.1molL-1Na2CO3溶液:K+、Ba2+、NO3-、Cl-C.0.1molL-1FeCl3溶液:K+、NH4+、I-、SCN-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10、下列实验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Fe3++3H2O===Fe(OH)3↓+3H+C.在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a2++2HCO3-+2OH-===BaCO3↓+CO32-+2H2OD.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K3溶液:4Fe2++24-===Fe42↓11、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为()A.2B.3C.4D.512、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制FeCl 3溶液时,将FeCl 3固体溶于适量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B .为绘制中和滴定曲线,在滴定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用pH 计测定一次锥形瓶中溶液的pHC .测定溶液的pH 时,应先将pH 试纸润湿,然后进行检测D .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应相等2.有一支50 mL 酸式滴定管中盛有盐酸,液面恰好在a mL 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 ) A .a mL B .(50-a) mL C .大于(50-a) mL D .大于a mL3.已知FeCl 3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街:Fe 3+ + 3 H 2O Fe(OH)3 + 3 H +,下列操作能使FeCl 3的水解程度增大且溶液的酸性增强的是( ) A .加入FeCl 3固体 B .加水C .加入少量浓盐酸D .升温4.人体血液的正常pH 约为7.35~7.45,若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生改变就会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
由于人体体液的缓冲系统中存在如下平衡:H + + HCO 3- H 2CO 3 CO 2 + H 2O 。
故能维持血液pH 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正常生理活动。
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右移,从而维持pH 稳定B .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左移,从而维持pH 稳定C .某病人在静脉滴注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会导致c(H +)显著减少,pH 显著增大,可能会引起碱中毒D .在人体进行呼吸活动时,如CO 2进入血液,会使平衡向左移动,c(H +)增大,pH 略减小5.下列有关AgCl 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gCl 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 .AgCl 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 +和Cl - C .升高温度,AgCl 沉淀的溶解度减小D .在有AgCl 沉淀生成的溶液中加入NaCl 固体,AgCl 沉淀溶解的量不变6.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亚硝酸(HNO 2)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HNO 2不跟NaCl 反应 B .NaNO 2溶液的pH 大于7C .常温下0.l mol•L -1HNO 2溶液的pH 为2.145D .相同温度下,用相同浓度的HCl 溶液和HNO 2溶液作导电试验,HNO 2溶液灯泡较暗7.向100 mL pH = l 的H 2SO 4溶液中,滴加0.01mol•L -1 NaOH 溶液,当所得混合液的pH 为2时,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A .10 mL B .90 mL C .100 mL D .450 mL8.已知PbI 2的K sp = 7.0×l0-9,将7.5×l0-3 mol•L -1 的KI 与一定浓度的Pb(NO 3)2溶液按2∶1的体积比混合,则生成PbI 2沉淀所需Pb(NO 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A .8.4×l0-4mol•L-1B .5.6×l0-4 mol•L-1C .4.2×l0-4 mol•L-1D .2.8×l0-4 mol•L-19.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部分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洗涤滴定管;⑥调整滴定管中液面在“0”或“0”以下刻度;⑦记数。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B .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C .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D .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2.用pH 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 ,如果先将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把待测液滴到pH 试纸上,跟比色 卡对照,溶液的pH 测得值为8,则该溶液的实际pH ( ) A .大于8 B .小于8 C .等于8 D .小于73.将0.1 mol·L -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c(OH -)和c(H +)都减小B .溶液中c(H +)增大 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 .溶液的pH 增大4.下列事实能说明HNO 2为弱电解质的是( ) ①0.1 mol/L HNO 2溶液的pH =2.1 ②常温下NaNO 2溶液的pH>7③用HNO 2溶液做导电实验时,灯泡很暗 ④HNO 2溶液和KCl 溶液不发生反应 ⑤HNO 2能与碳酸钠反应制CO 2 ⑥HNO 2不稳定,易分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C .①②⑥D .①②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Al 2(SO 4)3溶液的pH 增大。
B .室温下,CuSO 4溶液pH <7,因此向纯水中加入CuSO 4会抑制水的电离。
C .Na 2SiO 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的成分是SiO 2。
D .相同温度下,AgCl 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 2和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6.下列各种情况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 .pH =7的溶液中:Fe 3+、Cl -、Na +、NOB .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3mol/L 的溶液中:Na +、CO 、Cl -、K +C .pH =1的溶液中:NH 、Cl -、Cu 2+、SOD .无色溶液中:Al 3+、HCO 、、I -、K +7.常温下a mol/L 稀氨水和b mol/L 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对混合后溶液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 .若a <b ,则c(OH -)<c(H +)B .若a =b ,则c(NH 4+)=c(Cl ―)C .若a >b ,则c(NH 4+)>c(Cl ―)D .若a >b ,则c(OH -)>c(H +)8.25℃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 2SO 4溶液、②0.05mol/L 的Ba(OH)2溶液,③pH=5的NH 4NO 3溶液,④pH=10的Na 2S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0:109:104B .1:5:5×109:5×108C .1:20:109:1010D .1:10:109:10109.下列化学(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NaHS 溶液存在电离平衡:HS -+H 2O S 2-+H 3O +B .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O 32-+CaSO 4===CaCO 3+SO 42-C .Ca(OH)2在水溶液中电离:Ca(OH)2===Ca 2++2OH -D .将明矾放入浑浊的河水中,可使水澄清:Al 3++3H 2O===Al(OH)3↓+3H +10.如图曲线a 和b 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B .P 点(两曲线交点)时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C .曲线a 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D .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11.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 A .11∶1 B .9∶1 C .1∶11 D .1∶912.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 mol/L CH 3COOH 溶液;②0.01 mol/L HCl 溶液;③pH =12的氨水; ④pH =12的NaOH 溶液。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式子表示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A .C 2H 6 B .C 4H 10C .C 5H 12D .C 7H 162.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电池失去电子的电极称为阴极B .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都发生氧化反应C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要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 .电解时电解池的阳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3.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 2CO 3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 A .溶液的pH 变大B .c(Na +)与c (CO 32-)的比值变大 C .溶液浓度变大,有晶体析出 D .溶液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4.若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将铜片接在电池的正极上,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 ++e -=Ag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 --4e -=O 2+2H 2O ,⑤需用CuSO 4溶液,⑥需用AgNO 3溶液作电解液 A .①③⑥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④⑥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3,3-二甲基丁烷 B .2,2-二甲基丁烷 C .2-乙基丁烷D .2,3,3-三甲基丁烷6.10 mL 某烷烃,在50 mL O 2中充分燃烧,得液态水和体积35 mL 的混合气体(所有气体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该烃是 A .甲烷 B .乙烷 C .丙烷 D .丁烷7.下列有关电化学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现实生活中,电化学腐蚀要比化学腐蚀严重的多,危害更大B .在铜的精炼装置中,通常用粗铜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C .氯碱工业,主要依托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烧碱和氯气D .可充电的电池称“二次电池”,在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放电时,又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8.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①化合物:CaCl 2、烧碱、聚乙烯、HD ②同素异形体:C 60、C 70、金刚石、石墨③混合物:盐酸、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④电解质:明矾、绿矾、冰醋酸、硫酸钡⑤同系物:CH 2O 2、C 2H 4O 2、C 3H 6O 2、C 4H 8O 2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2.某温度下,重水( D 2O)的离子积常数为1.6×10-15,若用定义pH 一样规定pD= -lgc(D +),则在该温度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纯净的重水中,c(D +) ·c(OD -)>1.0×10-14B .l L 溶解有0.01 mol DCl 的重水溶液,其pD=2C .1 L 溶解有0. 01 mol NaOD 的重水溶液,其pD=12 D .纯净的重水中,pD=73.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0.1mol/L 氨水中c(H +)/c(OH -)=1×10-8,则c(H +)=1×10-3mol/LB .pH=7的NH 4Cl 与NH 3·H 2O 的混合溶液中c(Cl -)>c(NH 4+)>c(H +)=c(OH -)C .在0.1mol/L (NH 4)2C 2O 4溶液中:c(NH 4+)=2[c(C 2O 42-)+c(HC 2O 4-)+c(H 2C 2O 4)]D .浓度均为0.1mol/L 的硫酸氢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c(SO 42-)=c(Na +) >c(NH 4+) >c(H +) >c(OH -)4.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A. AB. BC. CD. D5.常温下,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及pH 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 .NH 4+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 4 )2Fe(SO 4)2 ②(NH 4)2CO 3 ③(NH 4)2SO 4,溶液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②>①B .由pH=3的CH 3COOH 溶液与pH=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其离子浓度不可能是:c(CH 3COO -)>c(Na +)> c(H +) > c(OH -)C .pH=13的Ba(OH)2溶液与pH=1的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7D .pH=12的Ba(OH)2溶液与pH=14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 范围是13<pH<146.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醋酸 B .甲烷C .二氧化硫D .氯气2.向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H +)·c (OH -)比值不变B .溶液pH 增大C .c (OH -)降低了D .水电离出的c (H +)增加了3.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H 2S 2H + + S 2-B .HClO = H ++ClO -C .CH 3COONH 4NH 4+ +CH 3COO -D .HCO 3—+H 2O H 3O ++CO 32-4.有关如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 饱和溶液)A .铜片上有气泡逸出B .反应中,盐桥中的K +会移向CuSO 4溶液 C .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D .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很大关系,所以银和汞可以用热分解的方法冶炼B .钠比铜活泼,所以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 .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所以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铝可制得铝D .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 溶液,镁条上产生气泡,说明镁比铝活泼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H=2与pH=1的硝酸中c(H +)之比为1:10B .Na 2CO 3溶液中c(Na +)与c(CO 32-)之比为2:1C .0.2 mol•L -1醋酸与0.1mol/L 醋酸中c (H +)之比为2:1D .NO 2溶于水时,被氧化的n(NO 2)与被还原的n(NO 2)之比为3: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同系物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B .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C .甲烷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 3Cl 、CH 2Cl 2、CHCl 3还是CCl 4,都属于取代反应D .C 4H 10分子中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8.已知CuSO 4溶液分别与Na 2CO 3溶液、Na 2S 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 CuSO 4 +Na 2CO 3 主要:Cu 2+ + CO 32─ + H 2O = Cu(OH)2↓+ CO 2↑ 次要:Cu 2+ + CO 32─ = CuCO 3↓(2) CuSO 4 +Na 2S 主要:Cu 2+ + S 2─ = CuS↓ 次要:Cu 2+ + S 2─+ 2H 2O = Cu(OH)2↓+ H 2S↑则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Cu(OH)2>CuCO 3>CuS B .CuS >Cu(OH)2>CuCO 3 C .Cu(OH)2<CuCO 3<CuS D .CuS <Cu(OH)2<CuCO 39.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S2—B.pH值为1的溶液:Cu2+、Na+、Mg2+、NO3-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D.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CO32-、NO3-、Al3+10.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11.如下图所示,a、b是多孔石墨电极,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t1时刻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观察到两只玻璃管内都有气泡将电极包围,t2时刻断开K1,闭合K2,观察到电流计A的指针有偏转。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3春•枣强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质的电离是在通电的条件下进行的B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C .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D .强电解质能够电离,弱电解质不能电离2.(2008秋•锦州期末)在含有酚酞的0.1mol/L 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 4Cl 晶体,则溶液颜色( ) A .变蓝色 B .变深 C .变浅 D .不变3.(2012秋•荆门期末)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然后灼烧,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 A .AlCl 3 B .NaHCO 3 C .(NH 4)2CO 3 D .MgSO 44.(2014秋•湛江期末)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7的溶液B .c (H +)=c (OH ﹣)=10﹣6mol/L 溶液 C .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 .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5.(2014秋•高台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K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离平衡常数(K )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 B .电离平衡常数(K )与温度无关C .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K )不同D .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 1<K 2<K 36.(2015春•确山县校级期中)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 .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H <0B .HNO 3(aq )+NaOH (aq )═NaNO 3(aq )+H 2O (l )△H <0C .2H 2(g )+O 2(g )═2H 2O (l )△H <0D .2FeCl 3(aq )+Fe (s )═3FeCl 2(aq )△H <07.(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25℃时,0.01mol•L ﹣1的H 2SO 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是( )A .0.01 mol•L ﹣1B .0.02 mol•L ﹣1C .1×10﹣12 mol•L ﹣1D .5×10﹣13 mol•L ﹣18.(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将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够促进水的电离的是:①NaHSO 4 ②NaHSO 3 ③CH 3COOH ④CH 3COONa ⑤NaHCO 3 ⑥NaClO ⑦NH 4HCO 3( ) A .②④⑤⑥ B .④⑤⑥⑦ C .①②③ D .②④⑤⑥⑦9.(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六种溶液:①NaHCO 3 ②CH 3COONa ③NaOH ④Ba (OH )2 ⑤NaHSO 4 ⑥H 3PO 4按pH 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⑥⑤②①④③ B .⑥⑤①②③④ C .④③②①⑤⑥ D .④③①②⑥⑤10.(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 +和OH ﹣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10﹣24,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SO 32﹣B .HCO 3﹣C .NH 4+D .NO 3﹣11.(2015秋•冀州市校级月考)下列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A .用湿润的pH 试纸测稀碱液的pH ,测定值偏大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 .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大12.(2015秋•新疆校级期末)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存在的电离平衡为:HCO 3﹣+H 2O ⇌H 2CO 3+OH ﹣B .c (Na +)+c (H +)=c (HCO 3﹣)+c (CO 32﹣)+c (OH ﹣) C .HCO 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 3﹣的水解程度D .c (Na +)=c (HCO 3﹣)+c (CO 32﹣)+c (H 2CO 3)13.(2013春•周口期中)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 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估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化学反应的△H 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列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H 为( ) CH 4(g )+4F 2(g )=CF 4(g )+4HF (g )C .﹣485 kJ•mol ﹣1D .+485 kJ•mol ﹣114.(2015秋•南昌校级期中)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①NaCN+HNO 2═HCN+NaNO 2, ②NaCN+HF═HCN+NaF , ③NaNO 2+HF═HNO 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HF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7.2×10﹣4B .HNO 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9×10﹣10C .根据①③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D .HNO 2的电离平衡常数比HCN 大,比HF 小15.(2015秋•孝感期末)目前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固体氧化物电池,该电池用辛烷(C 8H 18)作燃料,电池中间部分的固体氧化物陶瓷可传递氧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氧气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O 2+2H 2O+4e ﹣=4OH ﹣C .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 8H 18+25O 2﹣﹣50e ﹣=8CO 2+9H 2OD .若消耗的O 2为11.2 L (标准状况),则电池中有1 mol 电子发生转移16.(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反应:2NH 3(g )+CO 2(g )⇌CO (NH 2)2(s )+H 2O (g )已达平衡.若增大压强,平衡移动,但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 B .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 C .起始时,NH 3与CO 2的体积比为13:14 D .起始时,NH 3与CO 2的体积比为14:1517.(2015春•东城区期末)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G 发生偏转,同时A 极逐渐变粗,B 极逐渐变细,C 为电解质溶液,则A 、B 、C 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A .A 是Zn ,B 是Cu ,C 为稀H 2SO 4 B .A 是Cu ,B 是Zn ,C 为稀H 2SO 4C .A 是Fe ,B 是Ag ,C 为稀AgNO 3溶液D .A 是Ag ,B 是Fe ,C 为稀AgNO 3溶液18.(2014秋•延吉市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 (s )+2B (g )⇌2C (g )△H <0,反应过程中B 、C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反应达平衡后在t 1、t 2、t 3、t 4时分别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2 min 内,v (B )="0.1" mol/(L•min ) B .t 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C .t 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此时c (B )不变D .t 4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此时c (B )不变19.(2014•商南县校级一模)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A .2CN ﹣+H 2O+CO 2→2HCN+CO 32﹣B .2HCOOH+CO 32﹣→2HCOO ﹣+H 2O+CO 2↑C .中和等体积、等pH 的HCOOH 和HCN 消耗NaOH 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 .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 和NaCN 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大于后者20.(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已知常温下K sp [Mg (OH )2]=3.2×10﹣11、K sp [Fe (OH )3]=2.7×10﹣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10g 氢氧化铁粉末加入100mL 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固体剩余,静置后上层清液为饱和氢氧化铁溶液,c(OH ﹣)=3×10﹣10mol/LB .将10g 氢氧化镁粉末加入100mL 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固体剩余,静置后上层清液为饱和氢氧化镁溶液,加入酚酞试液后不能变红C .若1mol/L 氯化镁溶液中混有氯化铁,调节pH=9,可以保证镁离子不沉淀而铁离子沉淀完全D .根据溶度积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铁固体与盐酸反应:Fe (OH )3+3H +⇌Fe 3++3H 2O 的平衡常数为2.7×103二、填空题1.(2013秋•锦州期末)常温时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MgCl 2,水的电离被 (填“促进”或“抑制”);与纯水相比,所得溶液中K W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 ﹣、H +、NH 、Cl ﹣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以下几种:A .c (Cl ﹣)>c (NH 4+)>c (H +)>c (OH ﹣)B .c (Cl ﹣)>c (NH 4+)>c (OH ﹣)>c (H +) C .c (NH)>c (Cl ﹣)>c (OH ﹣)>c (H +)D .c (Cl ﹣)>c (H +)>c (NH 4+)>c (OH ﹣)①上述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②若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填序号).③若四种离子浓度关系有c (NH )=c (Cl ﹣),则该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3.(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现有下列溶液:①20mL0.1mol/L H 2SO 4溶液;②40mL0.1mol/L CH 3COOH 溶液;③40mL0.1mol/L HCl 溶液;④40mL0.1mol/L NaOH 溶液;⑤20mL0.1mol/L Ba (OH )2溶液,其中: (1)c (H +)最小的是 .(2)任取2份溶液混合,混合溶液的pH 为7(或接近7),有 种取法. (3)②④混合后,溶液的pH 为 .(4)混合后出现白色溶液的两种溶液是 .4.(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1)常温下,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 3COONa 溶液、NH 4Cl 溶液、盐酸和NaNO 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 、B 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 、C 溶液的pH 相同.则:B 是 溶液,C 是 .(2)常温下若B 溶液中c (OH ﹣)与C 溶液中c (H +)相同,B 溶液的pH 用pH b 表示,C 溶液的pH 用pH c 表示,则pH b +pH c = (填某个数).5.(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氨气是一种重要工业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1)已知:N 2(g )+O 2(g )═2NO (g );△H=+180.5kJ•mol ﹣14NH 3(g )+5O 2(g )═4NO (g )+6H 2O (g );△H=﹣905kJ•mol ﹣12H 2(g )+O 2(g )═2H 2O (g );△H=﹣483.6kJ•mol ﹣1 则N 2(g )+3H 2(g )═2NH 3(g );△H= (2)工业合成氨气的反应为N 2(g )+3H 2(g )2NH 3(g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 2和H 2通入到初始体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单独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平衡常数不变的是 .(填序号)①增大压强 ②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③使用催化剂 ④降低温度(3)将相同体积、pH 之和为14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用氨水和40mL 0.5mol/L 硫酸铝溶液来制备一定量的氢氧化铝,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某同学改用2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来制备,结果只得到了0.78克的沉淀,其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6.(2015秋•孝感期末)如图所示的装置,C 、D 、E 、F 都是惰性 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 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以下问题:(1)电极A 是 (填“正极”或“负极”)(2)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3)若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 溶液一段时间,当阳极产生56mL (标准状况下)气体,电解后溶液体积为500mL 时,求所得溶液在25℃时的pH= .(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 应该是 (填“银”或“铜”),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三、实验题(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 4)2SO 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 4++6HCHO═3H ++6H 2O+(CH 2)6N 4H +[滴定时,1mol (CH 2)6N 4H +与1mol H +相当],然后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称取样品1.500g .步骤Ⅱ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 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Ⅲ移取25.00mL 样品溶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10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 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 .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 色变成 色. (2)滴定结果如表所示:,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河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2013春•枣强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质的电离是在通电的条件下进行的B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C .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D .强电解质能够电离,弱电解质不能电离【答案】C【解析】A .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故A 错误;B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氨水能导电,氨气不是电解质,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是电解质,故B 错误;C .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符合电解质的定义,故C 正确;D .强弱电解质都能电离,只是电离程度不同,故D 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根据其定义来分析解答.注意电离的条件不是通电,而是水或熔融状态.2.(2008秋•锦州期末)在含有酚酞的0.1mol/L 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 4Cl 晶体,则溶液颜色( ) A .变蓝色 B .变深 C .变浅 D .不变【答案】C【解析】因氨水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则酚酞遇碱变红,当加入少量的NH 4Cl 晶体后,NH 4+离子浓度增大,根据同离子效应,加入NH 4Cl 后,氨水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抑制氨水电离,从而c (OH ﹣)变小,颜色变浅.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电离平衡问题,注意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本题属同离子效应问题,较为简单.3.(2012秋•荆门期末)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然后灼烧,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 A .AlCl 3 B .NaHCO 3 C .(NH 4)2CO 3 D .MgSO 4【答案】D【解析】A .加入AlCl 3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铝,灼烧生成氧化铝固体,故A 不选; B .NaHCO 3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故B 不选;C .(NH 4)2CO 3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C 不选;D .加热硫酸镁溶液,即使水解,因硫酸难挥发,最终产物应为硫酸镁,故D 选.【点评】本题考查盐类的水解,综合考查学生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注意把握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应用,该题中要注意物质的稳定性,题目难度不大.4.(2014秋•湛江期末)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7的溶液B .c (H +)=c (OH ﹣)=10﹣6mol/L 溶液 C .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 .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答案】B【解析】A 、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0﹣12,pH=6时溶液呈中性,当pH=7时溶液呈碱性,故A 错误;B 、c (H +)=c (OH ﹣)=10﹣6mol/L 溶液,溶液的pH=6,溶液一定呈中性,故B 正确; C 、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常温下溶液显酸性,故C 错误;D 、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若是强酸强碱反应,溶液呈中性,若是强酸弱碱反应,溶液呈酸性,若是弱酸强碱反应溶液呈碱性,故D 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属于易错题,注意不能根据溶液的PH 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要根据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5.(2014秋•高台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K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离平衡常数(K )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 B .电离平衡常数(K )与温度无关C .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K )不同D .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 1<K 2<K 3【答案】A【解析】A 、相同条件下K 越大,酸的电离程度越大,所以相同条件下,电离平衡常数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越弱,故A 正确;B 、电离平衡常数(K )是温度的常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故B 错误;C 、电离平衡常数(K )是温度的常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对于CH 3COOH ⇌CH 3COO ﹣+H +,当再加入量冰醋酸时,(K )值不变,故C 错误;D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程度依次减小,所以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 1>K 2>K 3,故D 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离平衡常数,注意电离平衡常数(K )是温度的常数,题目难度不大.6.(2015春•确山县校级期中)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 .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H <0B .HNO 3(aq )+NaOH (aq )═NaNO 3(aq )+H 2O (l )△H <0C .2H 2(g )+O 2(g )═2H 2O (l )△H <0D .2FeCl 3(aq )+Fe (s )═3FeCl 2(aq )△H <0【答案】B【解析】A .该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甲烷燃料电池,故A 不选;B .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没有电子转移,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B 选;C .该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氢氧燃料电池,故C 不选;D .该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Fe 作负极,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溶液,故D 不选;【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电池反应式特点,方程式只要同时具备“自发进行”、“放热”、“氧化还原反应”就能设计成原电池,否则不能设计成原电池.7.(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25℃时,0.01mol•L ﹣1的H 2SO 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是( ) A .0.01 mol•L ﹣1B .0.02 mol•L ﹣1C .1×10﹣12 mol•L ﹣1D .5×10﹣13 mol•L ﹣1【答案】D【解析】25℃时,0.01mol•L ﹣1的H 2SO 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02mol•L ﹣1,依据水溶液中离子积常数计算,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c (H +)水=c (OH ﹣)水==5×10﹣13mol•L ﹣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计算应用,主要是水电离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8.(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将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够促进水的电离的是:①NaHSO 4 ②NaHSO 3 ③CH 3COOH ④CH 3COONa ⑤NaHCO 3 ⑥NaClO ⑦NH 4HCO 3( ) A .②④⑤⑥ B .④⑤⑥⑦ C .①②③ D .②④⑤⑥⑦【答案】B【解析】①NaHSO 4为酸性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故①不符合;②NaHSO 3中亚硫酸根离子都能够电离和水解,电离大于水解,溶液呈酸性,抑制了水的电离,故②不符合; ③CH 3COOH 为弱酸,醋酸抑制了水的电离,故③不符合;④CH 3COONa 为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故④符合; ⑤NaHCO 3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⑤符合;⑥NaClO 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是弱酸阴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⑥符合;⑦NH 4HCO 3溶液中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都能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⑦符合; 所以能够促进水的电离的是:④⑤⑥⑦;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盐的水解原理离及其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盐的水解原理、水的电离及其影响因素,明确酸溶液和碱溶液抑制了水的电离,能够水解的盐溶液促进了水的电离.9.(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六种溶液:①NaHCO 3 ②CH 3COONa ③NaOH ④Ba (OH )2 ⑤NaHSO 4 ⑥H 3PO 4按pH 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⑥⑤②①④③ B .⑥⑤①②③④ C .④③②①⑤⑥ D .④③①②⑥⑤【答案】D【解析】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下列溶液中,⑤NaHSO 4为强酸的酸式盐,水溶液呈酸性;⑥H 3PO 4为中强酸,水溶液呈酸性,但氢离子浓度小于硫酸氢钠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所以磷酸溶液的pH 值大于硫酸氢钠溶液的pH 值,⑥>⑤;①NaHCO 3、②CH 3COONa 都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碱性,对应酸的酸性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pH 越大,①②④对应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小为CH 3COO ﹣<HCO 3﹣<CO 32﹣,③NaOH 溶液,④Ba (OH )2是强碱,PH 大小④>③,所以pH 由大到小的顺序④③①②⑥⑤,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PH 的大小比较方法应用,主要是离子水解的应用,酸越弱,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10.(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 +和OH ﹣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10﹣24,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SO 32﹣B .HCO 3﹣C .NH 4+D .NO 3﹣【答案】B【解析】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 +和OH ﹣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10﹣24,则水电离的c (H +)=10﹣12,溶溶液为碱或者酸,A .SO 32﹣在碱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亚硫酸根离子,故A 错误;B .HCO 3﹣能够与氢氧根离子、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会共存,故B 正确;C .NH 4+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故C 错误;D .碱性、酸性溶液中3﹣都可以大量共存,故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明确题干信息的暗含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 3+和 SCN ﹣)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 +或OH ﹣;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11.(2015秋•冀州市校级月考)下列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 A .用湿润的pH 试纸测稀碱液的pH ,测定值偏大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 .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大【答案】C【解析】A .湿润的pH 值试纸可以稀释碱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根据减小,测定的溶液碱性减弱,测定值偏小,故A 错误;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结合c=可知,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故B 错误;C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体占据液体应占有的体积,会导致所测溶液体积偏小,故C 正确;D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导致热量损失过大,所测温度值偏小,故D 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实验基本操作、误差分析等,难度中等,理解实验进行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注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难度不大.12.(2015秋•新疆校级期末)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存在的电离平衡为:HCO 3﹣+H 2O ⇌H 2CO 3+OH ﹣B .c (Na +)+c (H +)=c (HCO 3﹣)+c (CO 32﹣)+c (OH ﹣) C .HCO 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 3﹣的水解程度D .c (Na +)=c (HCO 3﹣)+c (CO 32﹣)+c (H 2CO 3)【答案】D【解析】A .HCO 3﹣+H 2O ⇌H 2CO 3+OH ﹣为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方程式,其电离方程式为HCO 3﹣⇌CO 32﹣+H +,故A 错误;B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 (Na +)+c (H +)=c (HCO 3﹣)+2c (CO 32﹣)+c (OH ﹣),故B 错误;C .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说明HCO 3﹣的电离程度小于HCO 3﹣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c (H +)<c (OH ﹣),故C 错误;D .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 (Na +)=c (HCO 3﹣)+c (CO 32﹣)+c (H 2CO 3),故D 正确; 【点评】本题以碳酸氢钠为载体考查了盐类水解,根据溶液酸碱性确定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再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3.(2013春•周口期中)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 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估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化学反应的△H 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列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H 为( ) CH 4(g )+4F 2(g )=CF 4(g )+4HF (g )C .﹣485 kJ•mol ﹣1D .+485 kJ•mol ﹣1 【答案】A【解析】在反应CH 4(g )+4F 2(g )=CF 4(g )+4HF (g )中,△H=(4×414+4×155)kJ•mol ﹣1﹣(4×489+4×565)kJ•mol ﹣1=﹣1940 kJ•mol ﹣1,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题目侧重于反应热的计算,为该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反应反应热能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生成物的总键能.14.(2015秋•南昌校级期中)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①NaCN+HNO 2═HCN+NaNO 2, ②NaCN+HF═HCN+NaF , ③NaNO 2+HF═HNO 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HF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7.2×10﹣4B .HNO 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9×10﹣10C .根据①③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D .HNO 2的电离平衡常数比HCN 大,比HF 小【答案】B【解析】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根据:① NaCN+HNO 2=HCN+NaNO 2、② NaCN+HF═HCN+NaF 、③ NaNO 2+HF=HNO 2+NaF 知,亚硝酸的酸性大于氢氰酸,氢氟酸的酸性大于亚硝酸,所以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氢氟酸>亚硝酸>氢氰酸,A .通过以上分析知,氢氟酸的酸性最强,所以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最大,故A 正确;B .通过以上分析知,亚硝酸的酸性大于氢氰酸,所以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6×10﹣4,故B 错误; C .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由①③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故C 正确;D .亚硝酸的酸性大于氢氰酸但小于氢氟酸,所以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比HCN 大,比HF 小,故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性强弱的判断,明确电离平衡常数与酸性强弱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15.(2015秋•孝感期末)目前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固体氧化物电池,该电池用辛烷(C 8H 18)作燃料,电池中间部分的固体氧化物陶瓷可传递氧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氧气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O 2+2H 2O+4e ﹣=4OH ﹣C .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 8H 18+25O 2﹣﹣50e ﹣=8CO 2+9H 2OD .若消耗的O 2为11.2 L (标准状况),则电池中有1 mol 电子发生转移【答案】C【解析】A .该电池工作时,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 错误;B .负极上燃料辛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 8H 18+25O 2﹣﹣50e ﹣=8CO 2+9H 2O ,故B 错误;C .负极上燃料辛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 8H 18+25O 2﹣﹣50e ﹣=8CO 2+9H 2O ,故C 正确;D .标况下11.2L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 ,根据O 2+4e ﹣=2O 2﹣知,当消耗0.5mol 氧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氧气的4倍,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故D 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或电解质特点来书写,注意该题中氧气不是生成水或氢氧根离子而是生成氧离子,为易错点.16.(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反应:2NH 3(g )+CO 2(g )⇌CO (NH 2)2(s )+H 2O (g )已达平衡.若增大压强,平衡移动,但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 B .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 C .起始时,NH 3与CO 2的体积比为13:14 D .起始时,NH 3与CO 2的体积比为14:15【答案】A【解析】由于该反应中,气体每减小2mol ,生成1molCO (NH 2)2是固体,气体质量减小60g ,即减少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当起始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时,平衡正向移动,但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为30,所以加压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A 、因为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增加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量在减少,当减小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时,平衡移动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A 正确;B 、因为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增加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量在减少,当减小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时,剩余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会减小,故B 错误;C 、NH 3与CO 2的体积比为13:14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增加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量在减少,当减小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时,剩余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会增大,故C 错误;D 、NH 3与CO 2的体积比为14:15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97,增加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量在减少,当减小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时,剩余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会增大,故D 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衡移动过程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情况,难度较大,解题时要注意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和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17.(2015春•东城区期末)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G 发生偏转,同时A 极逐渐变粗,B 极逐渐变细,C 为电解质溶液,则A 、B 、C 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邯郸市成安一中-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6月份)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C.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D.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硅和二氧化硅.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绿色化学是无污染、无公害的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灭污染;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可以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C.胶体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D.Si可做为半导体,可以有很多特殊的功能,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解答:解:A.绿色化学是对环境友好型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原子的利用率100%,无污染、无公害的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灭污染,故A错误;B.氢能、核能、太阳能等是清洁能源,可减少污染,使用新型电动汽车,可减少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故B正确;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PM2.5的直径大于胶体直径,所以不属于胶体,故C错误;D.Si原子最外层电子为4个,既难得电子,也难失去电子,可做为半导体,可用于制造硅芯片,是计算机芯片的成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相关的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能形成胶体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为易错点,难度不大,注意绿色化学的核心高频考点.2.100mL 浓度为2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基本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mol•L﹣1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基本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增大氢离子的浓度,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或利用原电池原理来加快反应速率即可.解答:解:A、加入适量的6mol.L﹣1的盐酸,增大氢离子的浓度,也增大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A不选;B、因Zn过量,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且没有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B选;C、加入适量蒸馏水,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C不选;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溶液体积变大,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信息中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常见的影响因素来解答,难度不大.3.反应2SO2+O2⇌2SO3,经过一段时间后,O2的浓度增加了4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mol/(L•s),则这段时间为( )A.0.1 s B.2.5 s C.5 s D.10 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根据v=,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解答:解:△t===10s,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把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4.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小C或D的浓度B.增大D的浓度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热点问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增大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来回答.解答:解:A、减小C或D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会减慢,故A错误;B、增大D的浓度会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逆反应速率增加的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加的程度,故B正确;C、减小B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会减慢,故C错误;D、增大A或B的浓度,会使正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求学生熟记结论,并灵活应用.5.下列四个数据是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的反应的速率,其中最慢的是( )A.v(NH3)=0.15 mol/L•min B.v(H2)=0.1 mol/L•minC.v(N2)=0.1 mol/L•min D.v(N2)=0.002 mol/L•s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注意保持单位一致.解答:解: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A.=0.075 mol/L•min;B.=0.033 mol/L•min;C.=0.1 mol/L•min;D.v(N2)=0.002 mol/L•s=0.12 mol/L•min,=0.12 mol/L•min,故D选项中表示的速率最快,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难度不大,常用比值法与归一法进行判断,注意对速率规律的理解.6.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NH3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浓度增大,所以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解答:解:A.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分子运动速率不变,故A错误;B.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不变,故B错误;C.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浓度增大,所以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故C正确;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只有取向合适才能发生反应,才是有效碰撞,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活化分子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外界条件对活化分子的影响不同,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7.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内a 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 mol B;(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4)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7)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A.(2)(5)B.(1)(3)C.(2)(7)D.(5)(6)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可逆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有且只有两个:1.v正=v逆2.各物质的含量保持不变,其它一切判据都是由这两个判据衍生出来的.解答:解:(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即C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2)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a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故选;(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含量保持不变,浓度也不变,所以A、B、C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4)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该变的反应,当体积不变时,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5)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的化学反应,当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消耗3amol B,也同时生成3amol B,即B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7)达平衡时,A、B、C三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可能是1:3:2,也可能不是1:3:2,要根据反应开始时加入的A、B、C三种物质是否按1:3:2比例而定,所以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此点是2015届高考的热点,也是学习的难点.8.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B.②④C.①④⑤D.②③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解答:解:①液态水汽化,即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但是物理变化过程,故①错误;②胆矾加热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需要吸热,故②正确;③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故③错误;④氯酸钾分解需要吸热,故④正确;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会放出大量的热,故⑤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注意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9.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1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 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先根据图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4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则A、因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故A正确;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 错误;D、键能越大物质的能量越低,石墨的总键能比金刚石高,则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 kJ,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热利用盖斯定律的应用、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1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114.6kJ•mol﹣1B.已知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H=+566.0 kJ•mol﹣1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考点:燃烧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氢元素转化为液态水;解答:解:A、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故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故A错误;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由于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故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566.0 kJ•mol﹣1,故有2CO2(g)=2CO(g)+O2(g)△H=+566.0 kJ•mol﹣1,故B正确;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煤炭的燃烧,故C错误;D、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氢元素转化为液态水,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应注意的是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11.关于烃和甲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烃的组成均符合通式C n H2n+2B.烃类均不溶于水C.甲烷在烃中含碳量最低D.甲烷只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分析:A、只有烷烃为饱和烷烃,通式为:C n H2n+2;B、烃类均为难溶于水的有机物;C、甲烷为含H量最高的有机物,故含碳量最低;D、甲烷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加成反应,能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解答:解:A、只有烷烃为饱和烷烃,通式为:C n H2n+2,例如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故A 错误;B、烃类均为难溶于水的有机物,比如汽油、柴油中多数为烃,难溶于水,故B正确;C、甲烷为含H量最高的有机物,故含碳量最低,故C正确;D、甲烷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加成反应,能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烃的概念以及常见烃类的通式,涉及甲烷的性质考查,难度不大.12.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反应及耗用氯气的量是(设乙烯为1mol,反应产物中的有机物只是四氯乙烷)( )A.取代,4 mol Cl2B.加成,2 mol Cl2C.加成、取代,2 mol Cl2D.加成、取代,3 mol Cl2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分析: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氯乙烷,1mol双键加成需要1mol的氯气,有机物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可以取代.解答:解: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的反应是先加成再取代,有机物中1mol双键加成需要1mol的氯气,有机物中1mol氢原子被氯原子可以取代消耗氯气1mol,所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共需要氯气3mol.故选D.点评:熟记有机反应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3.在下列有机物中,能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又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 ) A.乙炔B.苯C.甲苯D.乙烷考点:乙炔炔烃;苯的性质;苯的同系物.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或含有C=C、C≡C的有机物能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乙炔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故A正确;B.苯性质较稳定,和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乙烷性质较稳定,和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结构,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沼气、坑道中的瓦斯气的主要成分是CH4B.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C.石油分馏最先得到的是石油气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考点: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A、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乙烷丙烷丁烷等;B、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含有5~11个碳的烷烃的混合物;C、石油中石油气的沸点最低;D、石油裂化的目的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解答:解:A、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乙烷丙烷丁烷等,天然气、沼气、坑道中的瓦斯气的主要成分是CH4,故A错误;B、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含有5~11个碳的烷烃的混合物,所以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不是纯净物,故B错误;C、石油中石油气的沸点最低,所以石油分馏最先得到的是石油气,故C正确;D、石油裂化的目的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石油工业中化学的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15.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解答:解:①丙烯CH2=CH﹣CH3中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①错误;②乙烯具有平面型结构,CH2=CHCl 看作是一个氯原子取代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故②正确;③苯是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故③正确;④甲苯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④错误.所以②③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二、非选择题1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点a﹣c段,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点c后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c点是否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否(填“是”、“否”或“不一定”)(3)反应物浓度:a点>b点(填“<”、“=”或“>”)(4)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填“<”、“=”或“>”)(5)△t1=△t2时,SO2物质的量的变化量:a~b段<b~c段(填“<”、“=”或“>”)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容器的体积恒定、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的不变,所以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但温度和浓度影响其反应速率,结合图象可知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因为只要开始反应,反应物浓度就要降低,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此时正反应却是升高的,这说明此时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由于容器是绝热的,因此只能是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从而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解答:解:(1)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点a﹣c段,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点c后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答案为: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因为c点的速率仍然在减小,所以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答案为:否;(3)虽然a到b时正反应速率增加,但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所以反应物浓度:a点>b点,故答案为:>;(4)由(1)解答,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答案为:>;(5)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SO2的转化率将逐渐增大,所以SO2物质的量的变化量:a~b段<b~c段,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象,注意该反应的特点及反应限制条件,一定要读懂,“绝热恒容密闭容器”这句话表达的含义,难度较大.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为“Mg﹣Cu硫酸原电池电解CuCl2溶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装置如图所示(C1、C2均为碳棒),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1)铜片上的现象是有气泡生成,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2)C1极的名称为阴极,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3)下列关于该装置中电子流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A.从镁电极经导线流向C1极B.从C1极经导线流向镁电极C.从铜电极经导线流向C2极D.从C2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4)原电池中稀硫酸的体积为2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 5mol•L﹣1,当电解池中某碳棒上产生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求:①有1.806×1023个电子通过了电线(N A=6.02×1023).②此时原电池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 (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原电池中Mg作负极失电子,Cu作正极,Cu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2)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为阴极,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3)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电子从阳极流向正极;(4)①根据电极方程式中电子与物质的关系分析;②根据气体的体积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计算.解答:解:(1)原电池中Mg作负极失电子,Cu作正极,Cu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有气泡生成;2H++2e=H2↑;(2)C1极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为阴极,C2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其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故答案为:阴极;2Cl﹣﹣2e﹣=Cl2↑;(3)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则从镁电极经导线流向C1极,从阳极流向正极,所以从C2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故答案为:AD;(4)①2Cl﹣﹣2e﹣=Cl2↑转移电子22.4L 2×6.02×1023个3.36L 1.806×1023个故答案为:1.806×1023;(2)装置中转移的电子为:n==0.32molZn+H2SO4 =ZnSO4 +H2↑转移电子1mol 2mol0.15mol 0.3molc(H2SO4)===0.75mol/L,则c(H+)=2c(H2SO4)=1.5mol/L,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的应用,以原电池和电解池为载体考查了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正确找出各物质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8.有A、B、C、D 4种烃,各取0.01mol充分燃烧后,B、C、D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为448mL(标准状况);A燃烧所得的二氧化碳是其他三者的3倍.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A、B、C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可以转变为C或D,C可以转变为D;B或C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A、D无此性质;在FeBr3存在时,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试推断出4种烃的结构简式:(1)A是,B是CH≡CH,C是CH2═CH2,D是CH3CH3.(2)B→D的反应方程式:CH≡CH+2H2CH3CH3.(3)除去D中C的反应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4)C发生加聚反应的方程式:.考点:有机物的推断.分析:A、B、C、D 4种烃,各取0.01mol充分燃烧后,B、C、D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为448mL(标准状况),n(CO2)==0.02mol,则B、C、D中都含有两个碳原子;A燃烧所得的二氧化碳是其他三者的3倍,根据碳原子守恒知,A中含有6个碳原子;在FeBr3存在时,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且含有6个碳原子,则A为;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A、B、C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可以转变为C或D,C可以转变为D,说明B、C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B或C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A、D 无此性质,则B为炔、C是烯、D是烷,因为含有两个碳原子,所以B、C、D分别是CH≡CH、CH2═CH2、CH3CH3,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B、C、D 4种烃,各取0.01mol充分燃烧后,B、C、D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为448mL(标准状况),n(CO2)==0.02mol,则B、C、D中都含有两个碳原子;A 燃烧所得的二氧化碳是其他三者的3倍,根据碳原子守恒知,A中含有6个碳原子;在FeBr3存在时,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且含有6个碳原子,则A为;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A、B、C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可以转变为C或D,C可以转变为D,说明B、C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B或C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A、D无此性质,则B为炔、C是烯、D是烷,因为含有两个碳原子,所以B 、C、D分别是CH≡CH、CH2═CH2、CH3CH3,(1)通过以上分析知,A、B、C、D分别是、CH≡CH、CH2═CH2、CH3CH3,故答案为:;CH ≡CH;CH2═CH2;CH3CH3;(2)B是乙炔、D是乙烷,乙炔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CH+2H2CH3CH3,故答案为:CH≡CH+2H2CH3CH3;(3)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烷和溴水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4)C是乙烯,一定条件下,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烯烃、炔烃、烷烃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6月份)一、选择题(每题4分,52分)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微粒直径的大小;B.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而非氧化还原反应物电子的转移;C.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D.反应物中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解答:解:A.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故A错误;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根据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C错误;D.根据反应物中含元素化合价升降,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分类的依据.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石油、煤、小苏打都是混合物B.烧碱、纯碱、碱石灰都是碱C.HNO3、NaOH、NaNO3都是电解质D.HCl、H2SO4、NH3都是酸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A、小苏打属于化合物;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碱石灰是混合物;C、强酸、强碱、大部分可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D、HCl、H2SO4属于共价化合物.解答:解:A、小苏打属于化合物、纯净物,故A错误;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碱石灰是混合物,不属于碱,故B错误;C、强酸、强碱、大部分可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故C正确;D、HCl、H2SO4是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明确物质的成分和相关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是为了除去溶剂得到晶体,蒸馏是为了得到液体成分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用于描述一定粒子数目的物理量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分析:A.蒸发利用水挥发而使晶体析出,蒸馏利用沸点差异分离液体混合物;B.金属氧化物可能为酸性氧化物等;C.酸性氧化物可能为金属氧化物;D.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解答:解:A.蒸发利用水挥发而使晶体析出,即为了除去溶剂得到晶体;而蒸馏利用沸点差异分离液体混合物,故A正确;B.金属氧化物可能为酸性氧化物等,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还有过氧化物等,故B错误;C.酸性氧化物可能为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用于描述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物质分类、物质的量的理解等,为高频考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分散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小于100nm为溶液,大于100nm为浊液,在1nm~100nm的为胶体,胶体具有的性质主要有;均一、稳定、有吸附作业,具有丁达尔现象、聚沉、电泳等性质,其中丁达尔现象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解答:解: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即1nm~100nm,故A正确;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故B正确;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Fe(OH)3胶体中会产生光亮的通路,产生丁达尔现象,NaCl溶液无此现象,故C错误;D、Fe(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性质,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熟悉胶体的性质及判断即可解答.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 AB.含有58.5 g氯化钠的溶液中含有N A个氯化钠分子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的个数为4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求出硝酸铵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硝酸铵中含2mol氮原子来分析;B、氯化钠为离子晶体;C、KIO3+6HI═KI+3I2+3H2O反应转移5mol电子,生成3mol碘单质;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解答:解:A、硝酸铵的物质的量n=CV=0.1mol/L×1L=0.1mol,而1mol硝酸铵中含2mol 氮原子,故0.1mol硝酸铵中含0.2mol氮原子即0.2N A个,故A正确;B、氯化钠为离子晶体,故氯化钠中无氯化钠分子,故B错误;C、KIO3+6HI═KI+3I2+3H2O反应转移5mol电子,生成3mol碘单质,故生成3mol碘单质的时候转移5mol电子即5N A个,故C错误;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22.4L乙烯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含有的C﹣H键个数少于4N A条,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6.如图是用500mL容量瓶配制0.10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错误步骤有( )A.1处B.2处C.3处D.4处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用500mL容量瓶配制0.10mol•L﹣1 NaOH溶液的一般步骤:首先计算所需要的溶质的物质质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注意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然后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将溶液转移到500ml 的容量瓶,注意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靠在刻度线下方,然后洗涤烧杯2﹣3次,洗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用玻璃棒引流蒸馏水到容量瓶,离刻度线1﹣2cm时该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到凹液面最低处于刻度线相切,定容时人眼应平视刻度线,摇匀容量瓶中溶液使其均匀,据此解答.解答: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①称量氢氧化钠时,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潮解变质,应用小烧杯称量;④玻璃棒引流时,下端应靠在刻度线以下;⑤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熟悉步骤和正确的操作、熟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7.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1,这三种溶液中Cl ﹣浓度之比是( )A.3:2:1 B.1:2:3 C.1:1:1 D.2:3:1考点:物质的量浓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Cl﹣离子浓度=溶质浓度×化学式中Cl﹣离子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据此判断.解答:解: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令浓度为cmol/L,则:KCl溶液中c(Cl﹣)=c(KCl)=cmol/L,CaCl2溶液中c(Cl﹣)=2c(CaCl2)=2cmol/L,AlCl3溶液中c(Cl﹣)=3c(AlCl3)=3cmol/L,故相同浓度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c:2c:3c=1:2: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比较基础,注意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与溶质的浓度.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最终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A.容量瓶事先未烘干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C.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c=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解答:解:A、容量瓶事先未烘干,由于定容还需要加入蒸馏水,所以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即不影响配制结果,故A错误;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误;C、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由于溶液的均一性,所以不影响配制结果,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贴近2015届高考,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注意明确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 NaOH溶液:K+、Na+、SO42﹣、CO32﹣B.0.1 mol•L﹣1 NaHCO3溶液:K+、Ba2+、NO3﹣、Cl﹣C.0.1 mol•L﹣1 FeCl3溶液:K+、NH4+、I﹣、SCN﹣D.c(H+)/c(OH﹣)=1的溶液:Ca2+、Na+、ClO﹣、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B.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C.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合生成络离子;D.c(H+)/c(OH﹣)=1的溶液,溶液显中性.解答:解:A.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Fe3+、I﹣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SCN﹣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选;D.c(H+)/c(OH﹣)=1的溶液,溶液显中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 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把握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及络合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0.下列实验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Fe3++3H2O═Fe(OH)3↓+3H+C.在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a2++2HCO3﹣+2OH﹣═BaCO3↓+CO32﹣+2H2OD.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4Fe2++2[Fe(CN)6]4﹣═Fe4[Fe(CN)]2↓6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碳酸氢根离子酸性大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不是碳酸氢根离子;B.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不是氢氧化铁沉淀;C.氢氧化钠过量,离子方程式按照碳酸氢钡的组成书写,反应才碳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和水;D.K3[Fe(CN)6]中[Fe(CN)6]3﹣离子带有3个单位负电荷.解答:解: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故A错误;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胶体)+3H+,故B错误;C.在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HCO3﹣+2OH﹣═BaCO3↓+CO32﹣+2H2O,故C正确;D.含Fe2+的溶液与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Fe(CN)6]3﹣离子带有3个单位负电荷,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2[Fe(CN)6]3﹣═Fe3[Fe (CN)6]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为2015届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选项D为易错点,注意K3[Fe(CN)6]电离出的是[Fe(CN)6]3﹣离子.11.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值是( )A.2 B.3 C.4 D.5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升高为+6,而NaClO被还原为NaCl,Cl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列方程计算x的值.解答:解: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升高为+6,而NaClO被还原为NaCl,Cl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x×[6﹣(﹣)]=16×[1﹣(﹣1)]解得:x=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价的判断,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解答该类题目,难度不大.12.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 AlN需转移3mol电子C.AlN中氮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元素失去电子,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元素得到电子,所在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化合价升高数目=化合价降低数目=化学反应转移电子数目.解答:解:A、反应Al2O3+N2+3C2AlN+3CO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N2是氧化剂,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C是还原剂,故A错误;B、反应Al2O3+N2+3C2AlN+3CO中,化合价升高数目=化合价降低数目=化学反应转移电子数目=6,即每生成2molAlN需转移6mol电子,所以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 电子,故B正确;C、AlN中铝元素显+3价,根据化合价规则,所以氮的化合价为﹣3,故C错误;D、AlN的摩尔质量是41g/mol,g是质量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知识,难度不大.13.将28g铁粉放入100mL 0.1mol/L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 ) A.32 g B.6.4 g C.0.64 g D.3.2 g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解答:解: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则Fe+CuSO4 ═FeSO4 +Cu56 1mol 6428g 0.1L×0.1mol/L x,所以硫酸铜不足,根据铜守恒,可知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0.01mol×64g/mol=0.64g,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理解两个已知量如何进行差量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部分14.(18分)实验室需要0.1mol•L﹣1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1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填仪器名称).(2)在配制NaOH溶液时:①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2.0g;②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填“>”、“<”或“=”)0.1mol•L﹣1;③若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移入容量瓶→洗烧杯→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定容,则所得溶液浓度>(填“>”、“<”或“=”)0.1mol•L﹣1.(3)在配制硫酸溶液时: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3.6(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L;②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15mL量筒最好;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考点:溶液的配制.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配制溶液需要五种玻璃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2)①因无450 mL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要用500 mL的容量瓶,m(NaOH)=c•V•M=0.1 mol•L﹣1×0.5 L×40 g•mol﹣1=2.0 g;③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应把它冷却至室温后再移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后,溶液冷却到室温后,体积减小,浓度偏高;(3)①c(浓)•V(浓)=c(稀)•V(稀),即×V(浓)=0.5×0.5,得V(浓)≈0.013 6 L=13.6 mL;②选用15 mL量筒最好,误差小;③注意三点:酸入水、沿器壁、棒搅拌.解答:解:(1)配制溶液需要五种玻璃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故答案为:AC;烧杯、玻璃棒;(2)①因无450 mL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要用500 mL的容量瓶,m(NaOH)=c•V•M=0.1 mol•L﹣1×0.5 L×40 g•mol﹣1=2.0 g;③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应把它冷却至室温后再移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后,溶液冷却到室温后,体积减小,浓度偏高;故答案为:2.0;<;>;(3)①c(浓)•V(浓)=c(稀)•V(稀),即×V(浓)=0.5×0.5,得V(浓)≈0.013 6 L=13.6 mL;②选用15 mL量筒最好,误差小;③注意三点:酸入水、沿器壁、棒搅拌;故答案为:13.6;15;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比较基础,注意从c=理解配制原理,把握整个配制过程15.建筑工地常用的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NaNO2+□HI→□NO↑+□I2+□NaI+□H2O(1)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2)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NaNO2;(3)根据上述反应,可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进行实验,下列几组合适的是C(填序号).A.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⑤(4)某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采用NH4Cl,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NH4Cl中.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分析:(1)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利用电子守恒来配平方程式;(2)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3)鉴别NaNO2和NaCl,可根据NaN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4)NaNO2是一种有毒致癌物,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个数守恒.解答:解:(1)在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书写方程式从+3价降低到了+2价,得到了1mol 电子,I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了0价,共失去电子2mol,根据电子守恒,所含以氮元素的物质前边都乘以系数2,碘单质系数是1,根据原子守恒,NaI前边式系数2,HI前边式系数4,水的前边是系数2,故答案为:2;4;2;1;2;1;(2)反应中亚硝酸钠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亚硝酸钠为氧化剂,故答案为:NaNO2;(3)鉴别NaNO2和NaCl,可根据NaN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可加入醋酸酸化,用到的药品有①②⑤;故答案为:C;(4)NaNO2是一种有毒致癌物,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NaNO2→N2是被还原,必须加还原剂,加NH4Cl作还原剂,亚硝酸钠中氮得到3电子转化为氮气中的氮,氯化铵中氮失去3电子转化为氮气中的氮,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氯化铵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答案为:NH4Cl+NaNO2=NaCl+N2↑+2H2O;NH4Cl中.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明确反应过程中电子得失守恒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6.(1)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存在Na+、Fe3+、Ba2+、NO3﹣、CO32﹣、HCO3﹣、SO42﹣中的几种离子,现有如下操作:Ⅰ、取适量该溶液加入CaCl2溶液无沉淀,继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Ⅱ、另取该溶液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回答下列问题:①HCO3﹣、Ba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Fe3+、CO32﹣、SO42﹣.②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操作Ⅱ的实验现象:Ba2++HCO3﹣+OH﹣=BaCO3↓+H2O.(2)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C,请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SO42﹣+Ba2+=BaSO4↓.A、盐酸和烧碱溶液、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B、纯碱溶液和盐酸、石灰石和硫酸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和硫酸D、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考点:几组未知物的检验.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1)Fe3+为浅黄色;硫酸钙微溶,碳酸钙难溶;HCO3﹣+OH﹣=CO32﹣+H2O;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2)根据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判断.A、盐酸和烧碱溶液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水、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B、纯碱溶液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石灰石和硫酸生成微溶物和水和二氧化碳;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钡、硝酸钡溶液和硫酸生成易溶于水的硝酸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钡;D、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解答:解:(1)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存在Na+、Fe3+、Ba2+、NO3﹣、CO32﹣、HCO3﹣、SO42﹣中的几种离子,Fe3+为浅黄色,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不含有Fe3+,Ⅰ、取适量该溶液加入CaCl2溶液无沉淀,因硫酸钙微溶,碳酸钙难溶,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SO42﹣、CO32﹣;继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H++HCO3﹣=H2O+CO2↑,所以,该溶液中一定存在HCO3﹣,Ⅱ、另取该溶液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由于NaOH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Ba2++HCO3﹣+OH﹣=BaCO3↓+H2O,故答案为:①HCO3﹣、Ba2+、;Fe3+、CO32﹣、SO42﹣;②Ba2++HCO3﹣+OH﹣=BaCO3↓+H2O;(2)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盐酸和烧碱溶液反应为H++OH﹣═H2O;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B、纯碱溶液和盐酸反应为2H++CO32﹣=H2O+CO2↑;石灰石和硫酸反应为CaCO3+2H++SO42﹣=CaSO4↓+H2O+CO2↑;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为SO42﹣+Ba2+=BaSO4↓硝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为SO42﹣+Ba2+=BaSO4↓;D、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HCO3﹣+OH﹣=CO32﹣+H2O;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为HCO3﹣+Ca2++OH﹣=CaCO3↓+H2O;故答案为:C;SO42﹣+Ba2+=BaSO4↓.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把握离子的性质以及检验方法,注意离子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判断,题目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