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书写美丽中国的吉林篇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书写美丽中国的吉林篇章作者:李春雷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2018年第03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最大的贡献。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务必以更大的责任和担当,为强盛中国注入更多生态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之一,正是对于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望。

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吉林省最大特色、最宝贵财富和最突出优势,也是未来发展重大潜力和重要品牌。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更加重大。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吉林省已经开始踏上新的征程。

一、五年实践,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年来,吉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围绕特色和优势加快转型发展,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

过去五年,吉林市委着力改变以重化工、钢铁产业的传统单一的发展格局,努力扩展冰雪旅游、温泉旅游等新型产业,进一步打造了更适宜居住、创业、旅游的文化名城。

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吉林市连续三年打造旅游发展环境。

近两年连续举办的马拉松国际赛事正是吉林市转产转型升级的最好写照。

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白山市作为吉林省绿色产业转型发展核心区是全国首个全幅员森林旅游区、首家中国绿色转型示范区和中国十大生态屏障之一。

长白山上,保护区生态系统得到全面恢复,野猪和狍子的种群数量分别增长了30%和26%,比熊猫还要珍贵的中华秋沙鸭得到了全面保护。

近年来,白山市委积极贯彻省委“三个五”战略部署,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全力构建集生态、健康、旅游、服务、文化为一体的绿色产业体系。

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近年来,白城市委重点构建了以河湖连通、植树造林、草原治理、湿地修复为主体的四大工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以水为生命线,做好大文章。

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立足生态、农牧等自然资源,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等产业。

强化生态农产品种植和加工,形成了白城市的特色绿色品牌。

绿色是吉林的底色,也是吉林的发展方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样的理念在吉林省已经深入人心。

如今,绿色理念已经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越来越多人自觉自愿的共识。

在新时代的发展蓝图上,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哪里拥有绿水青山,哪里就是未来的发展高地。

二、建设美丽吉林,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要义和动力所在。

建设美丽中国,吉林省必须谋划书写好美丽中国的吉林篇章。

建设美丽吉林,最首要的就是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走出吉林振兴发展的绿色之路。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推进绿色发展。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循环发展的经济价值体系,建立完善绿色生产、消费的政策导向和法律制度。

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建设节能环保产业、低碳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实施全省节能节水行动,降低资源消耗,实现资源在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在全省倡导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创建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家庭,开展绿色校园、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全民节能减排行动。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坚持源头防治、全省共治。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流域环境和近岸水域综合治理。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行动,加大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力度,在农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建立健全环保信用评价、惩罚机制、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制度,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民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要强化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加快健全完善生態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纠正其执行不到位的行为,特别是纠正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不当干预行为。

三、建设美丽吉林,要强化制度约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还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这些硬措施、严要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要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

一是要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关乎生态、影响环境的相关项目引进之前,要坚持进行环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作为引进项目的重要标准,严格把关,杜绝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的项目落地。

二是要认真落实国家源
头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制度约束下,加大对耕地、水资源、森林、草地等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用制度严守生态红线,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

三是要建立体现绿色发展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下,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适合吉林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和考核工作及奖惩机制。

四是要启动环境风险的预警体系建设试点。

要进一步明确环境执法地位,强化环境执法权威,加大执法力度。

同时,强化政府、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对污染行为的法律制裁。

五是要对本地区存在的重点问题,重拳出击、重点治理,并形成公开、透明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公示制度。

要抓好制度落实。

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去践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通过规范化、法制化、长效化推进生态建设,进行生态环保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再急再重,也首先确保严字当头。

让“制度屏障”严起来,必须在考核、惩罚机制上下功夫。

未来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改革中,厘清生态保护体制的大方向和原则,把生态系统的经营权和监管权彻底分开,建设一个高效有序的生态监管体制。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号召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点点滴滴,正不断汇聚成迈向美丽中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足音。

“美丽”扣人心弦、让人心醉,吉林大地正在书写一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建设的崭新篇章!(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