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精品

合集下载

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

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

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摘要:甘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自古以来就是一味重要的药材。

本文简要探讨对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方法,以期为甘草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甘草有效成分分离与提取一、甘草简介甘草属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作为我国传统药材之一,甘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如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咳喘、调和百药等作用。

甘草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多糖等。

据有关研究显示,目前人们已从甘草中成功分离出多种有效成分,仅黄酮类化合物就超过100多种[1]。

因此,随着甘草有效成分的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技术也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二、甘草中的有效成分1.甘草甜素甘草甜素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因此它又被称为甘草酸。

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3百倍。

它具有多种功效: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功能、解毒作用、糖类皮质激素作用、清除氧自由基等。

2.甘草次酸甘草次酸在常温条件下为白色针状结晶,具有消炎、抗溃疡、抗过敏、镇咳、平喘、祛痰、降低血脂等功效;同时,它还具有保肝、抑制肝癌的作用。

3.甘草黄酮甘草具有的抗氧化功能主要是甘草黄酮发挥的作用,它在甘草中占27%左右。

4.甘草多糖它是将甘草提纯后获得的一种α-D-吡喃多糖,属于生物活性多糖,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三、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甘草酸的提取方法1.1溶剂提取法指利用中草药中不同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把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

根据溶剂的不同,分为两种方法,水提法与有机溶剂提取法。

1.2超声提取法根据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热效应及机械作用等提高物质分子运动的频率及速度,并强化溶剂穿透力,使目标成分浸出率提高。

具体做法如下:容器的外壁连接换能器振子或用密封的不锈钢盒子放置振子,再放进容器内。

启动超声波发生器,振子向提取溶媒中发出超声波,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甘草的细胞壁被破坏,从而使有效成分溶解到提取溶媒中。

实验九甘草酸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九甘草酸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仪器、材料与试剂

甘草、硫酸、氢氧化钾、冰醋酸、加热回流 装置、水浴锅、抽滤装置、硅胶G板等。
实验步骤

1. 甘草酸的提取
取甘草粗粉20克,加水150毫升,于水浴上温浸30分钟,
棉花过滤,药渣再用100毫升水温浸30分钟,棉花过滤, 合并滤液,水浴浓缩至40毫升,滤除沉淀物,放冷加入 浓H2SO4并不断搅拌,至不再析出甘草酸沉淀为止,放 置,倾出上清液,下层棕色粘性沉淀用水洗涤四次,室 温放置干燥,磨成细粉,为甘草酸粗品。
实验步骤甘草酸的提取取甘草粗粉20克加水150毫升于水浴上温浸30分钟棉花过滤药渣再用100毫升水温浸30分钟棉花过滤合并滤液水浴浓缩至40毫升滤除沉淀物放冷加入浓h2so4并不断搅拌至不再析出甘草酸沉淀为止放置倾出上清液下层棕色粘性沉淀用水洗涤四次室温放置干燥磨成细粉为甘草酸粗品
甘草酸的提取、 分离与鉴定

3. 性质实验及色谱检查 l)、泡沫实验 取甘草酸单钾盐水溶液2毫升,置试管中用力振摇,放置 10分钟后观察泡沫。 2)、醋酐—浓流酸反应(Liebermann—Barchard反应) 取甘草酸单钾盐少量,置白瓷板上,加醋酐2—3滴使溶解, 再加半滴浓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3)、氯仿—浓硫酸反应 取甘草酸单钾盐少量,加l毫升氯仿,再沿试管壁滴加浓硫 酸1毫升,观察两层的颜色变化及荧光。 4)、薄层色谱 吸附剂:硅胶G板100℃活化半小时。 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6:1:3上层) 样品:甘草酸单钾盐标准品,甘草酸单钾盐70%乙醇液。 显色剂:磷钼酸
实验目的

1、掌握甘草酸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熟悉皂甙的性质和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

甘草酸(G1ycyrrhizic acid)由冰醋酸中结晶出来的为白色柱状 结晶,mpl70℃。易溶于热水、热稀乙醇、丙酮、不溶于乙 醇、乙醚等。在加热、加压及稀酸作用下,可水解为甘草次 酸及二分子葡萄糖醛酸。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实验报告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实验报告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实验报告甘草酸是一种常见的草药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医疗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的方法获取纯度较高的甘草酸,并通过一系列鉴定实验确定其结构和纯度。

我们采用乙醇作为提取剂,将甘草粉碎成细粉,然后与乙醇进行浸泡提取。

乙醇具有较好的溶剂性能,可以有效提取甘草中的甘草酸成分。

浸泡时间一般为24小时,可在室温下进行。

提取后,将混合溶液过滤,得到乙醇溶液。

接下来,我们使用分离漏斗将乙醇溶液与等体积的正己烷进行液液分离。

甘草酸在正己烷中的溶解度较低,因此可以通过这种分离方法将甘草酸从乙醇溶液中分离出来。

分离后,我们得到了正己烷层和乙醇层。

然后,我们对正己烷层进行蒸馏提纯。

将正己烷层进行蒸馏,得到的蒸馏液中富含甘草酸。

此时,我们可以使用旋转蒸发仪将蒸馏液浓缩,以便于后续的鉴定实验。

蒸发浓缩后,我们得到了甘草酸的样品。

接下来,我们进行甘草酸的鉴定实验。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比色法确定甘草酸的纯度。

将甘草酸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定其吸收峰的强度和波长。

根据甘草酸的吸收特性,可以确定其纯度。

我们还可以使用红外光谱仪对甘草酸进行鉴定。

根据甘草酸的分子结构,预测其可能的红外吸收峰位置,并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红外吸收谱图,与数据库中的标准谱图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甘草酸的结构。

我们可以使用质谱仪对甘草酸进行质谱分析。

将甘草酸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质谱测定。

根据质谱图谱的分子离子峰和碎裂峰,可以确定甘草酸的分子量和结构。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验步骤,我们成功提取分离并鉴定了甘草酸。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得到的甘草酸样品具有较高的纯度,并且其结构与甘草酸的结构一致。

这为甘草酸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同时,该实验方法也为其他草药成分的提取和分离鉴定提供了参考。

甘草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

甘草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

甘草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引言甘草(Glycyrrhiz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植物,其根部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

其中甘草多糖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为了深入研究甘草多糖的含量以及提取方法,本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材料与方法材料•甘草根部•甘草提取液•离心管•蒸馏水•甘草多糖标准品•硫酸•硝酸•灰色硫酸铁•磷钼酸铵•高速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方法1.甘草分离提取:–甘草根部切成小片,并用蒸馏水洗净。

–将甘草根部片放入离心管中,用甘草提取液浸泡。

–在室温下提取24小时后,将提取液离心分离。

–将提取液转移到干燥的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备用。

2.含量测定:–取一定量的甘草多糖标准品和未知甘草多糖提取液,分别制备浓度为0.1 mg/mL的溶液。

–分别将甘草多糖标准品和未知提取液的溶液转移到离心管中。

–加入硫酸,硝酸和灰色硫酸铁,混匀,并在室温下反应20分钟。

–分别加入磷钼酸铵溶液并混匀。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甘草多糖的浓度。

结果与分析在进行甘草多糖的分离提取实验后,我们成功得到了甘草提取液。

在含量测定实验中,我们利用甘草多糖标准品和未知提取液制备了浓度为0.1 mg/mL的溶液,并进行了一系列反应和测定。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甘草多糖的浓度,我们得到了未知提取液中甘草多糖的含量。

根据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甘草多糖的分离提取方法相对简单且有效,能够得到高纯度的甘草多糖提取液。

2.通过含量测定实验,我们确定了未知提取液中甘草多糖的含量为X mg/mL。

结论本研究成功地进行了甘草多糖的分离提取实验,并通过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其含量。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未知提取液中甘草多糖的含量为X mg/mL。

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甘草多糖的药理活性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甘草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中草药, 20XX, 10(1): 123-135.[2] 王五, 赵六. 甘草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中药学杂志, 20XX, 25(3): 456-468.。

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

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

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摘要:甘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自古以来就是一味重要的药材。

本文简要探讨对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方法,以期为甘草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甘草有效成分分离与提取一、甘草简介甘草属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作为我国传统药材之一,甘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如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咳喘、调和百药等作用。

甘草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多糖等。

据有关研究显示,目前人们已从甘草中成功分离出多种有效成分,仅黄酮类化合物就超过100多种[1]。

因此,随着甘草有效成分的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技术也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二、甘草中的有效成分1.甘草甜素甘草甜素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因此它又被称为甘草酸。

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3百倍。

它具有多种功效: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功能、解毒作用、糖类皮质激素作用、清除氧自由基等。

2.甘草次酸甘草次酸在常温条件下为白色针状结晶,具有消炎、抗溃疡、抗过敏、镇咳、平喘、祛痰、降低血脂等功效;同时,它还具有保肝、抑制肝癌的作用。

3.甘草黄酮甘草具有的抗氧化功能主要是甘草黄酮发挥的作用,它在甘草中占27%左右。

4.甘草多糖它是将甘草提纯后获得的一种α-D-吡喃多糖,属于生物活性多糖,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三、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甘草酸的提取方法1.1溶剂提取法指利用中草药中不同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把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

根据溶剂的不同,分为两种方法,水提法与有机溶剂提取法。

1.2超声提取法根据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热效应及机械作用等提高物质分子运动的频率及速度,并强化溶剂穿透力,使目标成分浸出率提高。

具体做法如下:容器的外壁连接换能器振子或用密封的不锈钢盒子放置振子,再放进容器内。

启动超声波发生器,振子向提取溶媒中发出超声波,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甘草的细胞壁被破坏,从而使有效成分溶解到提取溶媒中。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实验目的:通过对甘草‎中甘草黄酮‎、甘草酸和甘‎草多糖的提‎取分离,进一步理解‎他们的理化‎性质,并且初步掌‎握提取分离‎的方法。

实验原理:黄酮类化合‎物则泛指两‎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相互联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根据中央三‎碳的氧化程度、是否成环、B 环的联接‎位点等特点‎,可将该类化‎合物分为多‎种结构类型。

代表化合物‎有甘草黄酮‎、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甙、异甘草甙、甘草查尔酮‎等。

甘草中已经‎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一百多种,本实验只对‎其进行粗提‎,并且测定其‎总含量。

甘草酸是一‎类三萜类皂‎苷,主要以甘草‎酸钾、钙盐的形式‎存在,是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酸甙,含量在4-20%之间;甘草酸水解‎脱去糖酸链‎变形成了甘‎草次酸。

超临界CO‎2萃取甘草‎总黄酮的萃‎取率是1. 35%,含量32. 45%,是索氏提取‎法提取甘草‎总黄酮的提‎取率的2.2倍,索氏提取溶‎剂用量是超‎临界CO2‎萃取的6倍‎。

本实验采取‎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甘草黄酮‎。

【1】大孔树脂适‎于物质水溶‎液的分离纯‎化,超临界C0‎2萃取提取‎的甘草总黄‎酮中乙醇含‎量过高,即使对萃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其中乙醇的‎含量仍然很‎高,所以大孔树‎脂的吸附、解吸附的效‎果不好。

萃取液浓缩‎近干加入水‎后,所要分离的‎物质析出变‎混浊,也不适合用‎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

与大孔树脂‎层析比较,硅胶柱层析‎可以更有效‎的分离纯化‎甘草黄酮。

使用硅胶柱‎层析可以有‎效地使甘草‎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达到‎55%以上,收率1. 12%,符合国家中‎药二类新药‎的原料要求‎。

【1】综合考虑,本实验选择‎硅胶柱层析‎对甘草黄酮‎进行分离纯‎化。

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极‎性比黄酮类‎物质的极性‎大,更易溶于极‎性大的低浓‎度乙醇中,采用85%乙醇作为夹‎带剂,使得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甘草黄‎酮类物质过‎程中,大部分甘草‎酸和甘草多‎糖仍然留在‎残渣中。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实验报告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实验报告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实验报告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实验报告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甘草中的甘草酸,了解其提取方法和纯化过程,以及甘草酸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采用了溶剂提取法和结晶法,最终成功提取出纯度较高的甘草酸。

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甘草、无水乙醇、石油醚、醋酸乙酯、无水乙醚、浓盐酸、浓氨水。

2. 提取甘草酸:将甘草研磨成粉末状,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过滤得到甘草提取液。

3. 萃取甘草酸:将甘草提取液与石油醚混合,振荡均匀,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和水相。

4. 纯化甘草酸:将有机相转移至蒸馏烧瓶中,加入醋酸乙酯,加热回流,蒸发醋酸乙酯,得到甘草酸溶液。

5. 结晶甘草酸:将甘草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水乙醚,搅拌均匀,静置结晶,过滤得到甘草酸晶体。

6. 纯化甘草酸晶体:将甘草酸晶体溶解于浓盐酸中,加热搅拌,过滤得到甘草酸纯品。

7. 验证甘草酸:将甘草酸溶解于浓氨水中,观察其颜色变化,测定其溶解度。

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成功提取出了纯度较高的甘草酸。

在提取过程中,溶剂的选择和比例对提取效果有重要影响。

无水乙醇是较好的提取溶剂,能够将甘草中的甘草酸有效溶解出来。

而石油醚和醋酸乙酯则用于萃取和纯化过程,能够去除杂质,提高甘草酸的纯度。

在结晶过程中,温度和溶剂的选择也是关键。

将甘草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无水乙醚,可以通过溶剂效应促进结晶的发生,得到较大且纯度较高的甘草酸晶体。

而浓盐酸则用于纯化甘草酸晶体,通过酸解结晶,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甘草酸。

甘草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广泛应用于中药和食品工业中。

它具有抗炎、抗氧化、抗溃疡、降血压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甘草酸还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具有增香、保鲜等功能。

结论:本实验成功提取出了纯度较高的甘草酸,并验证了其性质和应用。

通过溶剂提取法和结晶法,可以有效提取和纯化甘草酸。

甘草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广泛应用前景,对于中药研究和食品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甘草中甘草酸提取与分离的研究

甘草中甘草酸提取与分离的研究
21 年第 2 期 00 4
内 蒙古 石 油化 工

甘 草 中甘 草 酸 提 取 与分 离 的 研 究
李赞 忠 , 子 荣 , 乔 乌 云
(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 内蒙 古 呼和 浩特 001) 1 0 0

要 : 草 是我 国传 统 的 中药 , 甘 来源于 豆科植 物甘 草 ( y yr i rln i Fsh 、 果甘 草 ( Glc rhz uae s i ) 胀 a s c G.
() 1 粉碎 : 将挑 选 除杂后 干净 干燥 的甘 草放入 粉
碎 机 中粉碎 , 1 过 O目筛 选 , 得甘 草粉 试样 。 制
() 2 提取 : 称取 2 0 0 g甘 草粉 试样 , 滤纸 包好 放 用 入 索 氏 提 取 管 中 , 1 0 mL 圆 底 烧 瓶 中 , 入 在 50 加
草酸 (lcrhz c GA) gyyricai i d, 又名甘 草 甜 素 , 是甘 草 中分 离 出的一种 三 萜 类化 合 物[ , 3 也是 最 重 要 的有效 J
成分 之一 。本 文对 甘 草 中甘 草酸 及 其他 成分 的提取 分 离方 法进行 了摸 索和改进 , 得 了较 好 的效 果 。 取 关键 词 : 草 ; 甘 甘草 酸 ; 提取 ; 离 分 中图分 类号 : 8 . R2 4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O 6 7 8 ( 0 0 2 ~ O 0 — 0 1O — 91 2 1)4 o1 3
if t a. 或光 果甘 草 ( ga r . 的干燥 根 和根 茎[ 。具 有 多种 药 用功 效 , nl aB t ) a G. lb aL ) 1 ] 主要 生长 在 我 国西 北、 华北 、 东北 等三北 地 区[ 近 年 来在 内 蒙古 自治 区西部人 工 栽培甘 草 已获成 功 , 草 资源极 为丰 富[ 。 。 甘 引 甘

甘草提取物的工艺流程

甘草提取物的工艺流程

甘草提取物的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与筛选甘草提取物的生产始于优质的甘草原料。

甘草植物通常在晚秋至春季之间收获,此时的甘草根含有最高的甘草酸含量。

原料准备好后,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去除病害、虫蛀、杂质等不合格的部分,确保提取物的质量和纯度。

二、清洗与干燥筛选后的甘草原料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泥沙、尘埃和其他杂质。

清洗后的甘草需要在通风良好、温度适中的地方进行干燥,以防止发霉和变质。

干燥后的甘草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便于后续的粉碎和提取操作。

三、粉碎与混合干燥后的甘草需经过粉碎机进行粉碎,使其成为适合提取的颗粒大小。

粉碎后的甘草颗粒需要进行混合,以确保提取时甘草酸的均匀分布,从而得到稳定的提取物。

四、提取溶剂选择甘草提取物的提取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水等。

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到甘草酸的溶解性、溶剂的安全性、以及提取效率等因素。

五、浸泡与提取在选定的溶剂中,甘草颗粒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浸泡,以便于甘草酸充分溶解在溶剂中。

浸泡后,通过加热和搅拌的方式,使甘草酸更好地溶解并转移到溶剂中。

提取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甘草的品种和溶剂的性质进行调整。

六、过滤与浓缩提取完成后,溶液需要进行过滤,以去除其中的固体残渣。

过滤后的溶液通过浓缩设备进行浓缩,使其达到所需的浓度。

浓缩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真空度,以防止甘草酸的热降解和氧化。

七、干燥与粉碎浓缩后的甘草提取物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溶剂。

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以防止甘草酸的热降解和吸湿。

干燥后的甘草提取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粉碎,得到不同粒度的产品。

八、质量控制与包装完成上述步骤后,需要对甘草提取物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质量检测项目包括甘草酸的含量、溶剂残留、重金属含量等。

合格的产品可以进行包装,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避光性,以防止甘草提取物受潮、氧化和变质。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我们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甘草提取物,满足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需求。

甘草提取物的工艺流程

甘草提取物的工艺流程

⽢草提取物的⼯艺流程⼀、引⾔⽢草,作为⼀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泛的应⽤。

⽢草提取物是从⽢草根部提取的活性成分,因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被⼴泛应⽤于医药、⻝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本⽂将对⽢草提取物的⼯艺流程进⾏详细介绍,以期为读者提供全⾯⽽深⼊的了解。

⼆、⽢草提取物的⼯艺流程⽢草提取物的⼯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提取、分离纯化、浓缩⼲燥和包装等步骤。

1.原料准备:⾸先,需要选择优质的⽢草根作为原料。

优质的⽢草根应呈圆柱形,外⽪紧密,⽆裂痕,颜⾊鲜艳。

在收获后,应尽快进⾏⼲燥处理,以防⽌发霉和变质。

2.提取:提取是⽢草提取物⽣产的核⼼步骤。

常⽤的提取⽅法有⽔提法、醇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

其中,⽔提法因操作简便、成本低⽽⼴泛应⽤。

在⽔提过程中,需要将⽢草根破碎成⼩块,⽤适量的⽔浸泡后进⾏煎煮,使活性成分充分溶解在⽔中。

3.分离纯化:提取液中含有多种成分,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步骤获得纯度较⾼的⽢草提取物。

常⽤的分离纯化⽅法包括沉淀法、萃取法、⾊谱法等。

这些⽅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提⾼⽢草提取物的纯度。

4.浓缩⼲燥:经过分离纯化后,得到的⽢草提取物需要进⾏浓缩和⼲燥处理。

浓缩可以采⽤减压蒸馏或薄膜蒸发等⽅法,以去除多余的⽔分。

⼲燥则可以采⽤喷雾⼲燥、真空⼲燥或冷冻⼲燥等⽅法,以获得粉末状的⽢草提取物。

5.包装:最后,对⽢草提取物进⾏包装,以保护产品免受潮湿、氧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常⽤的包装材料有铝箔袋、玻璃瓶等。

在包装过程中,还应注意防⽌交叉污染和微⽣物污染。

三、⽢草提取物⼯艺流程的优化为了提⾼⽢草提取物的质量和⽣产效率,可以对⼯艺流程进⾏优化。

例如,在提取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浸泡时间、煎煮温度和时间等参数,以提⾼活性成分的提取率。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可以选择更⾼效的分离纯化⽅法,如⾼效液相⾊谱法等,以进⼀步提⾼⽢草提取物的纯度。

此外,还可以采⽤⾃动化和智能化的⽣产设备,以减少⼈为操作误差和提⾼⽣产效率。

甘草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甘草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甘草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的研究进展1 前言甘草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

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

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

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或甘草甜素(glycyrrhizin)及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等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甘草多糖等[1-2]。

研究表明[3],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具有解毒、消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还用于防治病毒性肝炎、癌症以及艾滋病等。

我国甘草资源丰富,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1.1[4-5]表1-1中国甘草资源的分布情况乌拉尔甘草新疆、甘肃、青海、陕两、宁夏、内蒙占、河北、山西、山东、辽宁、黑龙江, 光果甘草新疆和青海胀果甘草新疆刺果甘草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河南、陕西粗毛甘草仅分布在新疆的东部和北部黄甘草甘肃云南甘草云南、四川等高寒地区侧果甘草新疆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草酸(glycyrrhizic acid)或甘草甜素(glycyrrhizin)及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等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甘草多糖等。

此外,国内外对甘草及其制剂药理与临床应用方面也进行了研究。

本文就甘草的有效成分的分离及纯化,药理作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加以概述。

2 甘草的化学成分概述2.1 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2.1.1 黄酮类成分有研究证明,已发现了160多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药用作用优于甘草甜素[6],从云南甘草中已分离出12种化合物,刺果甘草中分离得42种化合物用。

2.1.2 其它化学成分1989年日本Toshio从黑龙江产乌拉尔甘草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个香豆素类成分,后来又分离到5个其他酚类衍生物。

贾世山等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产乌拉尔甘草叶分离到1个酚酸甙类成分。

甘草有效成分提取

甘草有效成分提取

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苷)的提取一、甘草酸的提取:试剂:甘草粗粉,浓H2SO4,95%乙醇,80%乙醇,浓氨水,冰醋酸。

取甘草粗粉40g,加水煮沸2次(15倍,1.25h;12倍,1h),脱脂棉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冷却,搅拌下加入浓硫酸至不再析出甘草酸粘性沉淀为止(约PH=1)。

放置,倾出上清液,棕色粘性沉淀用水洗涤数次,60℃以下干燥,粉碎,即得甘草酸粗品,称重。

将甘草酸粗品称重后加3.5—4倍量95%乙醇浸泡0.5—1h,抽滤,滤渣加3倍量80%乙醇回流1—2h,滤液冷却后加浓氨水(边加边搅拌)调至弱碱性(PH=8),减压回收乙醇至糖浆状,趁热加入等体积冰醋酸浸泡洗涤,放冷,析出结晶,过滤,即得甘草酸单铵盐粗品。

称重后,用70—80%乙醇重结晶,即得甘草酸单铵盐纯品,称重,得率。

二、甘草次酸的提取:试剂:5%H2SO4,氯仿,乙醇。

取甘草酸单铵盐,加5%H2SO4,加热10h,抽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即得白色甘草次酸粗品,加热氯仿溶解,趁热过滤,所得滤液放冷,通过AL2O3柱,用氯仿洗脱,得甘草次酸粗品,加乙醇重结晶,得甘草次酸结晶。

三、甘草苷的提取:试剂:70%乙醇,甲醇。

取干燥药材粗粉约lOg,精密称定,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h回流提取,纱布过滤,将提取液倒入已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浓缩至干,再减压干燥至恒重,得浸膏。

精密称取甘草浸膏量的l/20置于25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30min,冷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u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制得供试品溶液。

四、药典同时提取甘草酸和甘草苷:试剂:70%乙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10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甘草的萃取技术

甘草的萃取技术

甘草萃取技术的工作要点
1、制定符合国际工业化标准生产的生甘草 检测的技术标准 2、制定符合国际工业化标准生产的技术标 准,并通过省级备案。填补中国国内空白。 3、制定符合国际工业化标准生产的工艺、 工艺规程、操作规程、技术文档。 4、设备尽可能选用国产设备。
CO2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参数之一

CO2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参数之二
CO2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甘草酸的各种因素,并与 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甘草酸的各种因素, 冷浸法、热提法、超声波法提取甘草酸作了比较 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法的萃取率高 于上述2种方法, 通过调节温度、压力、CO 于上述2种方法, 通过调节温度、压力、CO2流速以 及夹带剂,而使萃取周期大大缩短, 及夹带剂,而使萃取周期大大缩短,并且节省提取 溶剂; 溶剂;。 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甘草地上部分的总黄酮 具有提取容剂用量少、时间短、提取率高和含量 高的特点,是高效率的环境友好绿色提取工艺, 高的特点,是高效率的环境友好绿色提取工艺,符合 中国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药理研究表明: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具有解毒、消 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 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还用于防治病毒 性肝炎、癌症以及艾滋病等作用。 中国虽然是甘草生产和出口的大国, 中国虽然是甘草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但对甘草主要 有效成分甘草酸的生物合成、作用机制、精制加 工和综合利用的深入研究,还远落后于日本等发 达国家。 中国因受技术条件和工艺限制, 中国因受技术条件和工艺限制,应用传统方法提取 的甘草酸粗品的纯度低,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 的甘草酸粗品的纯度低,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并 且提取效率也低,对甘草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且提取效率也低,对甘草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影响了 中国甘草产业的发展。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实验报告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实验报告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了解分离纯化技术的应用,掌握无机盐酸法提取甘草酸的方法及操作。

实验原理:甘草又名甘草根,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中草药。

其主要成分是甘草酸、甘草素、甘草皂苷等。

甘草酸是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降糖、抗氧化、抗肝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

该实验是利用无机酸法将甘草酸从甘草中提取出来。

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取适量甘草,去除杂质后切碎成小片备用。

2.提取:将切碎的甘草用石英研钵研成粉末,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浸泡6小时后,过滤得到提取液。

3.提取液浓缩:将提取液加热至70℃左右,缓慢加入盐酸,使pH达到1左右,再继续加热浓缩。

4.结晶:将制得的浓缩液室温下静置冷却,过滤得到结晶固体,用少量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干燥后得到纯净的甘草酸。

实验结果:经过提取、浓缩和结晶得到了白色粉末状的甘草酸,对其进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收峰在235nm处。

经过质谱实验表明,得到的结晶物是纯净的甘草酸。

实验讨论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分离纯化技术的应用,掌握无机盐酸法提取甘草酸的方法及操作。

甘草酸是甘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

本实验采用无机酸法提取甘草酸,操作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不过,无机酸法提取时要注意浓
度和pH值的控制,以免影响提取效率。

同时,在结晶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温度和过滤的方式和时间,以得到高纯度的甘草酸。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采用无机酸法提取甘草酸,操作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分离纯化技术的应用、掌握了无机盐酸法提取甘草酸的方法及操作,同时也体验了一把科学实验并学到了新的实验技能。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药用植物资源与开发论文名称甘草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年级2010学院中药材学院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学号07107216姓名徐玉强任课教师张永刚完成时间2013-5-11甘草中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草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以及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性质,并简述了甘草酸,甘草次酸和甘草甘的提取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为进一步的生产实践做出贡献。

关键词:甘草化学成分提取正文:甘草属于豆科甘草属,以根和根状茎入药。

甘草在我国集中分布于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各省区),而以新疆、内蒙古、宁夏和甘肃为中心产区。

随着药学及其相关学科以及科研设备的发展,甘草中主要含有的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生物碱和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一、化学成分药用甘草质量与其化学成分的组成、积累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先后从甘草属植物中提取、分离、鉴定了200多种化学成分,涉及甘草属植物10个种。

其中最重要并已证实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主要是甘草酸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甘草属植物中三萜皂类成分具有量高、生理活性强的特点,甘草的许多药理作用都与这类成分有直接关系。

至今在甘草属植物中已鉴定得到61种三萜类化合物,其中苷元45个。

这些三萜类化合物其苷元均为 3 B - 经基齐墩果烷型化合物的衍生物;皂苷一般为3B -羟基上的氧苷,糖元多为D- 葡萄糖酸或D-葡萄糖。

甘草酸一直被认为是甘草中最重要三萜类化合物,《中国药典》把甘草酸的量作为评价甘草药材及其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要求不低于2%。

黄酮类成分:是近年来研究最活跃的天然活性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

这类化合物的存在对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抵御异物的侵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从甘草属植物中已发现黄酮及其衍生物153种,它们的基本母核结构类型有15种,其中包括:黄酮、黄酮醇、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查尔酮、异黄酮、双氢异黄酮、异黄烷、异黄烯等。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研究进展甘草为豆科(Zeguminosae)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Iata Bat.)和光果甘草(Glycyrrhia glabra L.)的根及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传统中医药认为它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

甘草中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异甘草苷)及甘草多糖等。

现代药理学实验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甘草酸具有保肝和治肝、治疗肾病和心脏疾病、抗病毒、抗菌等作用;甘草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

随着对甘草化学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将有限的甘草资源分离纯化成更多、更纯的甘草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目前甘草有效成分提取、纯化方法很多,本文将有关其提取、纯化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做一概述,为进一步研究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提供参考。

1提取方法1.1溶剂法1.1.1水提法水提取法是最原始,也是过去常用的提取甘草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此法虽然对提取设备要求简单、操作简便,但提取得率较低,并且提取液存放易腐败变质,后续的过滤等操作困难、费时,原因可能是由于极性大的水作溶剂,易把蛋白质、糖类等易溶于水的成分浸提出来,因此也易霉变。

但如果需要提取多糖、苷类等极性大的成分时,因为此法溶剂价格低廉,仍为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

1.1.2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提取甘草有效成分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其生产成本较低,设备简单,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方法工艺简单,收率高,同时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以及产品中的有机溶剂残留,影响产品质量。

由于甘草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和三萜皂苷类,因此广泛用于提取甘草的有机溶剂主要有甲醇、乙醇、丙酮和氯仿。

甘草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甘草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MedicineJournalVoL23No.12010・93・脂质体包裹的药物制备外用制剂,具有皮肤给药的靶向性特点,可增加皮肤透过量,提高药物在局部的浓度,延缓药物的释放而达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目的,同时因全身吸收药量的减少,可降低药物的全身不良反应,延缓抗药性。

冯淑华等¨叫将白鲜皮提取物制备成外用脂质体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膜相似性、无毒和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在皮肤内形成药物储库而维持较恒定的有效浓度等特征。

脂质体外用凝胶剂还可增加与皮肤表面的接触,提高局部组织药物浓度。

李冬梅等【lu将阿西美辛包封于脂质体中,并进~步制备成卡波姆的凝胶剂。

该制剂在阿西美辛脂质体的基础上结合了凝胶的特点,既使活性物质容易透过皮肤,提高局部组织药物浓度,叉清凉,元污染,易于使用,且在脂质体中加入卡波姆形成凝胶后,对脂质体起到立体稳定作用,减少脂质体的凝聚而增加了稳定性。

3.2.3壳聚糖凝胶制备技术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材料,甲壳素脱乙酰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不仅无毒无味,而且有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壳聚糖凝胶制备技术使外用凝胶剂具有更好的溶解性、成模性、粘滞性。

祁智等Ll副研制的双氯芬酸钾壳聚糖凝胶剂就是采用了壳聚糖和卡波姆两种新型药用辅料为基质的凝胶剂。

壳聚糖亲水性强,可在酸性递质中膨胀形成胶体粘稠物质;卡波姆遇水可形成酸性的粘稠状液体,有利于壳聚糖在水中溶胀,二者配合使用所制备的外用凝胶剂成型性较好。

4结语综上所述,外用凝胶剂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外用新剂型,不仅可以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峰谷变化,而且已成为克服药物副作用的有效用药途径之一,其优越的医药性能使其成为药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新技术的引入,使外用凝胶剂在经皮给药领域发展上,有更多的空间。

但对外用凝胶剂在选定基质的过程中,切莫忽视酸碱度对药物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认为亲水性基质的pH值接近皮肤的pH值,这种基质对药物的吸收更好。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实验报告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实验报告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实验报告甘草酸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的方法,获得纯度较高的甘草酸,并通过鉴定手段确认其结构。

我们选择了甘草的根茎作为提取甘草酸的原料。

将甘草的根茎切碎并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适量的乙醇进行浸泡。

浸泡时间为24小时,浸泡温度为室温。

乙醇的选择是因为其对甘草酸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浸泡结束后,我们将浸泡液进行过滤,将固体部分分离出来。

然后,我们对固体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

洗涤使用的溶剂是乙醇和水的混合物,比例为1:1。

将洗涤液过滤后,得到洗涤得到的固体部分。

接下来是分离的步骤。

我们使用了液液萃取法,以乙醚作为有机相,以水为无机相。

将浸泡液与乙醚进行充分摇匀后,分为两相。

然后,分别将有机相和无机相取出,进行分离。

此时,有机相中含有甘草酸,但还有一定的杂质存在。

为了去除杂质,我们使用了减压蒸馏法。

将有机相进行蒸馏,使甘草酸和其他挥发性物质蒸馏出来,得到纯度较高的甘草酸。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系列鉴定手段确认了甘草酸的结构。

首先,使用红外光谱法进行了鉴定。

红外光谱图显示了甘草酸特有的吸收峰,如羧基C=O的伸缩振动峰和羟基O-H的伸缩振动峰,从而确保了甘草酸的存在。

然后,我们使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对甘草酸进行了进一步的鉴定。

NMR谱图显示了甘草酸特有的峰,如羧基的化学位移峰和羟基的化学位移峰,从而确认了甘草酸的结构。

我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提取得到的甘草酸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与标准品的比对,确定了甘草酸的含量,并验证了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甘草酸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实验,我们成功地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甘草酸,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确认了其结构。

这为进一步研究甘草酸的药理活性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甘草中活性成分连续提取纯化及多孔炭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甘草中活性成分连续提取纯化及多孔炭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甘草中活性成分连续提取纯化及多孔炭材料制备工艺研究甘草中活性成分连续提取纯化及多孔炭材料制备工艺研究摘要:为了开发和利用甘草中的活性成分,本研究通过连续提取和纯化的方法,成功提取出甘草中的活性成分,并将其用于多孔炭材料的制备。

实验中采用乙醇提取甘草的活性成分,并通过分离纯化方法获得高纯度的甘草活性物质。

采用高温炭化方法将提取物转化为多孔炭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对其表征。

结果显示,甘草中的活性成分成功提取,并且多孔炭材料具有良好的孔结构和吸附性能,有望在吸附剂和催化剂等领域得到应用。

关键词:甘草;活性成分;提取纯化;多孔炭材料;工艺研究引言: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甘草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甘草酸、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于药物研究和新型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甘草中的活性成分提取纯化研究还相对较少,且多孔炭材料制备工艺方面的研究也不充分。

方法:1. 甘草活性成分的提取使用乙醇作为提取剂,对甘草进行连续提取。

首先将甘草粉末与乙醇进行浸泡,然后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进行连续提取。

通过调节乙醇的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条件,优化活性成分的提取效果。

2. 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采用色谱技术对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溶剂系统,通过层析技术将活性物质从杂质中分离。

最后通过结晶、再结晶等方法提高纯度。

3. 多孔炭材料的制备采用高温炭化法将提取物转化为多孔炭材料。

将纯化后的活性成分进行炭化处理,通过高温煅烧获得多孔炭材料。

在炭化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等参数,调节多孔炭材料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

结果与讨论:成功提取出甘草中的活性成分,并通过色谱技术获得高纯度的甘草活性物质。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多孔炭材料表面呈现出丰富的孔洞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通过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发现,多孔炭材料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对某些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甘草酸膜分离提取工艺

甘草酸膜分离提取工艺

甘草酸是甘草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

甘草酸及其系列产品,对肉瘤、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对艾滋病的抑制率更高达90%,有较强的增加人体免疫功能作用,而且也是很好的食品添加剂和香料基料。

近年来,在医药、化工、食品、日用化工等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甘草酸传统提取工艺:甘草酸传统提取工艺,将甘草提取液过滤除杂,再减压浓缩到一定的体积,加浓盐酸调PH2~3,静置12h后离心,沉淀水洗3次,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甘草酸粗品。

甘草→浸提→过滤→浓缩→酸沉→离心、水洗→真空冷冻干燥→甘草酸粗品传统工艺的劣势:甘草除了具有药用价值有效成分外,主要还有大分子蛋白、植物纤维、植物胶体、多糖、蛋白质、酶、鞣质及无机盐等无效杂质,传统过滤工艺精度低,使成品杂质含量高,影响产品质量,并且降低了后续工艺的效率;提取液体积大,传统热浓缩耗能大、成本高。

3、工艺周期长,传统浓缩设备结构趋于复杂,给操作和管理带来较高要求;4、传统工艺,人工劳动强大,增加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和诚过滤”公司充分运用膜分离技术的优势,成功的将膜分离技术结合传统提取、分离、浓缩工艺,对传统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以“清洁生产、革新过滤方法”为核心,致力于为企业降低综合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甘草酸膜过滤浓缩提取工艺:甘草→浸提→膜过滤→膜浓缩→酸沉→离心、水洗→真空冷冻干燥→甘草酸粗品甘草酸膜过滤浓缩提取工艺优势:1.膜过滤精度高,很好地截留有效成分,同时除去大分子杂质,从而提高了浸膏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药效,并且提高了后续工艺的效率;2.膜浓缩工艺连贯,减小热浓缩体积,减少了罐体等设备投入,缩短了热浓缩时间,节约了蒸汽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收率;3.常温操作,不需要添加有机试剂,尤其适合稳定性差的物质的分离纯化,产品质量稳定;4.采用错流过滤得方式,滤膜不易堵塞和污染,膜的保存和再生工序简单,膜的使用寿命长;5.生产工序少、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能耗低、安全指数高;6.自动化程度高,采用PLC加变频器控制,操作简单、方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
药用植物资源与开发
名称甘草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年级 20XX 学院中药材学院
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
学号 07107107 姓名林俊旭
任课教师张永刚
完成时间 20XX-5-11 成绩
甘草中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草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以及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性质,并简述了甘草酸,甘草次酸和甘草甘的提取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为进一步的生产实践做出贡献。

关键词:甘草化学成分提取
正文:甘草属于豆科甘草属,以根和根状茎入药。

甘草在我国集中分布于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各省区),而以新疆、内蒙古、宁夏和甘肃为中心产区。

随着药学及其相关学科以及科研设备的发展,甘草中主要含有的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生物碱和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一、化学成分
药用甘草质量与其化学成分的组成、积累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先后从甘草属植物中提取、分离、鉴定了200多种化学成分,涉及甘草属植物10个种。

其中最重要并已证实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主要是甘草酸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甘草属植物中三萜皂类成分具有量高、生理活性强的特点,甘草的许多药理作用都与这类成分有直接关系。

至今在甘草属植物中已鉴定得到61种三萜类化合物,其中苷元45个。

这些三萜类化合物其苷元均为3β-经基齐墩果烷型化合物的衍生物;皂苷一般为3β-羟基上的氧苷,糖元多为D-葡萄糖酸或D-葡萄糖。

甘草酸一直被认为是甘草中最重要三萜类化合物,《中国药典》把甘草酸的量作为评价甘草药材及其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要求不低于2%。

黄酮类成分:是近年来研究最活跃的天然活性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

这类化合物的存在对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抵御异物的侵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从甘草属植物中已发现黄酮及其衍生物153种,它们的基本母核结构类型有15种,其中包括:黄酮、黄酮醇、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查尔酮、异黄酮、双氢异黄酮、异黄烷、异黄烯等。

对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这些成分在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方面作用显著。

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分布和积策也表现出一定的特点。

乌拉尔甘草无论是野生还是栽培,在一个生长季中,叶中总黄酮量最高,而地下部分的t相对较低;在5—10月,叶中的总黄酮量逐渐下降,而地下部分总黄酮盆具有上升趋势。


器官中总黄酮量在生长季中呈现波动现象,尤其在具有运输功能的部分如复叶柄、地上茎表现更突出,这种波动可能与繁殖有关。

光果甘草不同器官中光甘草定,主要分布于粗根木栓层,而木质部中主要分布的是甘草素和异甘草素,地上器官、种子中没有发现这类成分(PN)、甘草二氢黄酮(LN)分布于幼叶表面及茎中,而根中不存在。

但三年生乌拉尔甘草中地上部分的二氢黄酮盆远远低于地下部分;叶中二氢黄酮量是茎中的4倍,根中皮部与木质部量相同,主根中的量高于根头和侧根。

这种结果可能暗示着在种间、生长发育期之间及产地之间存在不同的分布规律.
二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甘草酸的提取:
试剂:甘草粗粉,浓H2SO4,95%乙醇,80%乙醇,浓氨水,冰醋酸。

取甘草粗粉40g,加水煮沸2次(15倍,1.25h;12倍,1h),脱脂棉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冷却,搅拌下加入浓硫酸至不再析出甘草酸粘性沉淀为止(约PH=1)。

放置,倾出上清液,棕色粘性沉淀用水洗涤数次,60℃以下干燥,粉碎,即得甘草酸粗品,称重。

将甘草酸粗品称重后加3.5—4倍量95%乙醇浸泡0.5—1h,抽滤,滤渣加3倍量80%乙醇回流1—2h,滤液冷却后加浓氨水(边加边搅拌)调至弱碱性(PH=8),减压回收乙醇至糖浆状,趁热加入等体积冰醋酸浸泡洗涤,放冷,析出结晶,过滤,即得甘草酸单铵盐粗品。

称重后,用70—80%乙醇重结晶,即得甘草酸单铵盐纯品,称重,得率。

二、甘草次酸的提取:
试剂:5%H
2SO
4
,氯仿,乙醇。

取甘草酸单铵盐,加5%H
2SO
4
,加热10h,抽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即得白
色甘草次酸粗品,加热氯仿溶解,趁热过滤,所得滤液放冷,通过AL
2O
3
柱,用
氯仿洗脱,得甘草次酸粗品,加乙醇重结晶,得甘草次酸结晶。

三、甘草苷的提取:
试剂:70%乙醇,甲醇。

取干燥药材粗粉约lOg,精密称定,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h回流提取,纱布过滤,将提取液倒入已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浓缩至干,再减压干燥至恒重,得浸膏。

精密称取甘草浸膏量的l/20置于25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30min,冷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u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制
得供试品溶液。

四、药典同时提取甘草酸和甘草苷:
试剂:70%乙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10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三、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
流动相A,以0.05%磷酸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柱
温35℃;检测波长为237nm。

理论板数按甘草苷峰计算应均不
低于5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
0~8 19 81
8~35 19→50 81→50
35~36 50→100 50→0
36~40 100→19 0→81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苷对照品、甘草酸铵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 70%乙醇制成每1ml各含0.02mg、0.2mg的溶液,即得。

3.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甘草苷(C
21H
22
O
9
)不得少于0.50%;甘草酸(C
42
H
62
O
16
)
以甘草酸铵计不得少于2.0%。

平均为0.29%。

参考文献
1] Xu QX,Zhou M.Outlines of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Glycyrrhizae.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实用中医药杂志),20XX,21(7):450-451.
[2] Amarowicz R,Pegg RB,Rahimi Moghaddam P,et al.Free-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elected-plant species from the canadian
prairies.Food Chemistry,20XX,84:551-562.
[3] Lee SE,Hwang HJ,Ha JS,et al.Screening of medicinal plant extracts for antioxidant activity.Life Sciences,20XX,73:167-1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