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二)-讲义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
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
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
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
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
”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注】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
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物。
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因私易一子________②乃以束帛________③如是十年许________④言毕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2)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3)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
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是”:这,这样。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私”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私自”之意,所以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易”:换。
“足”:值得。
“但”:只是。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游处交友,尔宜精择”说明他交友慎重。
(完整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 (共40张PPT)
欧阳询作品欣赏
颜体
• 颜真卿(709-785),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字 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
• 颜真卿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 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 《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 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 等。
坊肆[fāng sì]中发书/而对勘[kān]之。或/
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
默诵诸经注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 /发书而熟[shú]复之。
•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三)理解
只要
用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
险要 就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也是在当时、并在后世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的画家。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 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 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 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著 有《松雪斋集》。 康有为曾说“勿学赵董流靡之辈”,这是个人偏见 。因康瞧不起赵身为帝胄而入元为官,故对其书法极 尽贬低。世人只道赵字婉转流利,却不知其外秀内刚 ,六十岁以后作品更是老辣厚重,绝无柔媚之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________)②阅金经(________)③有仙则名(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
C.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对象的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答案】(1)大;读;出名、有名(2)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A【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名”是名词用如动词,“出名”的意思;“阅”是多义词,这里是“读,阅读”的意思。
(2)①句中的“斯(这)、惟(只)、德馨(品德高尚)”几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云(说)、何(什么)、陋(简陋)”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句式倒装。
(3)“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前后并不矛盾,二者指代不同,“无丝竹之乱耳”的“丝竹”指的是世俗的乐曲,“调素琴”弹奏自己喜欢的音乐。
据此,答案为A。
故答案为:⑴大;读;出名、有名⑵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⑶A【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款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
③炳烛:点燃蜡烛。
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昧,暗。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恐已暮矣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
【答案】(1)到,等到;迟,晚(2)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
(3)①知错就改(吕蒙);②随时可学(师旷)。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及”,等到;“暮”,迟,晚。
(2)重点字词:“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少”,少年时代;“壮”,壮年时代。
(3)【甲】文结合“蒙乃始就学”,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在学习上我们是可以学习的;【乙】文的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讲义12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学生版教师版---
专题12: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复习目标1.复习文言文的朗读与翻译,掌握文言文朗读停顿和句子翻译的方法。
2.正确的朗读文言文,准确的翻译文言句子。
基础存盘一、要点概览二、知识归纳一、文言文的朗读考试中,文言文的朗读往往是用朗读节奏,也就是文言文的断句来表现的。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我们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知识点一:断句的原则文言文断句应遵循“两个原则”: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
(按结构和句意划分)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如:(1)今 / 天下 / 三分。
(《出师表》)“天下”是一个词,“今”“天”不能连读,“天下”不能断开。
(2)忠之属也,可 / 以一战。
(《曹刿论战》)“可以”古今异义,是两个词,是“可以凭借”之意,中间应稍作停顿。
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如:(1)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
(《岳阳楼记》)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
“唐贤今人诗赋”是个短语,不能断开。
否则就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2)但少 /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闲人如吾两人者”是定语后置,意思是“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不能断开。
知识点二:断句的方法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或“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如:(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问 / 今是何世。
(《桃花源记》)2.句首语气词之后要断开,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
句首语气词主要有:呜呼、噫、嗟夫(乎)、夫、若夫、盖等。
句末语气词主要有:也、乎、哉、矣、耳、焉、邪、耶、与、欤等。
如:(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专题二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专题二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部编语文期末分项复习专题二课内(教读篇目)文言文阅读专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字。
(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往事耳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士”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结束全文,试谈谈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分)4、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5、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什么?(4分)6、想一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5分)木兰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雌雄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3.填空。
人教版语文七下文言文阅读(2)(名师讲义,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二)考点梳理文言文的考查一般中考对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考查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一、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能力实词考查一般包括:重点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主要考查对词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准确理解。
重点实词:今亡.亦死(《陈涉世家》)才.通人(《桃花源记》)一词多义:先自度.其足(《郑人买履》)吾忘持度.(《郑人买履》)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古今异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通假字:及反.,市罢(《郑人买履》)略无阙.处(《三峡》)词类活用:一鼓.作气(《曹刿论战》)鞭.数十(《幼时记趣》)小结:词语考查题突出了语言环境意识,突出了对语段中重点词语的全面、准确、灵活地掌握,体现了对词语的积累要古今贯通,在理解中加深记忆的导向。
二、了解句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语句通常被考查的有以下几类:1、文中的主旨句,语段的中心句、重点句。
2、流传至今的名言佳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或活用等特殊语法现象的语句。
“固以怪之矣”——涉及关键词、通假字、意动用法等。
4、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等特殊句式的语句。
邹忌,齐国之美丽者也。
宁信度,无自信也。
5、用到修辞手法或者整齐句式的语句。
静影沉璧小结: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的试题通常会与考查词语理解的试题在考点上交错分布,意在考查学生能否在理解单个词语的意义,了解一些特殊的词法、句法知识的前提下,凭借良好的语感,综合使用这些知识,准确、顺畅理解完整语句的能力。
三、准确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1、文章理解题2、对选文局部重点内容的理解感受。
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①②两段对第③段有何作用。
3、对选文局部重点内容的概括。
①②段中,先帝刘备哪些做法成为了作者“报先帝”的原因?4、对选文内容进行分析综合。
在作者看来,能够保证出师顺利北伐成功的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乙)刘羽冲,沧州人。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②于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节)【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列说]到处劝说。
③[沟洫(xù)]沟渠。
(1)根据文段意思填空。
①《说文解字》中“竟”是会意字,意思是“乐曲终尽”。
由此推断,甲文“竟不可得”一句中“竟”的意思应为 ________②《说文解字》中“角”是象形字,本义是“兽角也,与刀相似”。
由本义引申出以下义项:①像角一样的古代量器和盛酒器具;②较量,竞争;③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的人物。
乙文中“练乡兵与之角”中“角”的义项应为________。
(填序号)(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尔辈不能究物理。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上课讲义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课外古诗词背诵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二)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
聪慧而敏悟,冠于今古。
父彦与高士廉有旧。
庄道少孤,年十二,访士廉。
廉以故人子,引令坐。
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
”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请诵之,果通。
复请倒诵,又通。
乃跪谢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
”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览而倒诵。
士廉称叹久之。
(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释担而立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④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⑤引令坐________⑥复请倒诵________(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
①乃跪谢曰________ A.道歉 B.推辞 C.感谢 D.辞别②向傍窥而记耳________ A.朝向 B.先前 C.假如 D.窗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4)两文末,陈尧咨“笑而遣之”与高士廉“称叹久之”分别体现了二人对卖油翁、卢庄道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
【答案】(1)放下;气愤的样子;怎么;慢慢地;拉;再,又(2)A;B(3)①(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②高士廉责怪他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10文言文阅读(知识串讲部编版)
专题10文言文阅读一、《孙权劝学》(一)文学常识1.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世称涑水先生。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
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2.《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编年体通史共29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3.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改写而成的,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建安十五年(公元20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胜曹军。
不久,周瑜病死。
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联刘拒曹,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东吴大将吕蒙由于出身行伍再加上军务繁忙,还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
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二)通假字1.“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
可译为“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涂”通“途”,道。
(卿今当涂掌事)(三)古今异义1.孤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义:孤单,孤苦。
2.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3.但古义:副词,只。
(但.当涉猎)今义:转折连词。
4.往事古义:历史。
(见往事..耳)今义:过去的事情。
5.及古义: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今义:以及。
6.过古义:到。
(及鲁肃过.寻阳)今义:经过。
(四)一词多义1.当动词,掌管。
(当.涂掌事)副词,应当。
(但当.涉猎)2.就从事。
(蒙乃始就.学)完成。
(指物作诗立就.)3.见了解。
(见.往事耳)认清,识别。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 以介词,用。
(蒙辞以.军中多务)与“为”连用,“认为”。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也日损。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②不若己者。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
②说:谈论。
③化:融为一体。
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则商也日益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自钱孔入,而钱不湿C.水陆草木之花一老河兵闻之D.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陈康肃公善射(2)用“/”给乙段中的画线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4)人生在世,应该如何修炼自身,让自己不断进步发展?请联系甲乙两文的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答案】(1)B(2)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①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
②商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赐喜欢谈论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
(4)示例:人成长与他外在环境有关系,我们要与优秀的人交朋友,增加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正如乙文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另外,要坚守本心,不忘初心,即便外在环境不如意,也应如周敦颐笔下的莲一般,保持独立高洁的人格,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一)-讲义
文言文阅读(一)开篇语文言文的重要地位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载形式。
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
有“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这样一个个耳熟能详、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更有《滕王阁序》《兰亭序》《梦溪笔谈》《水经注》等千古名篇。
文言文是渊源流长的瑰丽财富,我们不懂它,又如何领略中国文化的古典深厚、博大精妙呢?学好文言文,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自己亲近文本,才能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吸取前人的智慧。
学习方法一、诵读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可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郭沫若老先生也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了。
”二、积累常用词语、常见语法现象的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
字词积累分两大类:实词积累和虚词积累。
例如:吾欲之南海:《古代汉语词典》在学习中将碰到的和“吾”释义为第一人称“我”的词进行一个归类。
例如:“余年幼”“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另外,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的学习也涉及一些语法知识,需要我们同学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好习惯会使我们驾轻就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何不试之以足?直译:为什么不试试鞋子用脚?意译: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三、翻译文言文的原则及方法原则:信(准确)、达(通顺)、雅(优美)方法:留、译、增、删、调例句: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试试鞋子用脚呢?——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例句:影布石上——影子映石头上。
——(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
课文范例猜一猜这篇文章写的是谁?齐鲁大地,人杰地灵,英雄辈出。
有一位“高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他凭着自己高尚的人格和高超的智慧,被孔子赞为“君子”,被诸侯奉为“圣人”。
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的特殊句式:倒装句、判断句。
3、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
4、领略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热爱祖国的品格和机智善变的才能。
七年级语文下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一)、(二)
4.本文与课内所学《卖油翁》一样,都是言简义丰,根据这两篇文章 的共同点,说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或别人的优缺点?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应该随随便便就瞧不起别 人。(我们不必因为他人在某一方面的缺点就完全否定这个人,而应该多 看看这个人的长处。他人身上的优点我们要学习,他人身上的缺点我们要 宽容。)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 节俭、勤勉的人。
参考译文: 陶公(侃)办事认真严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做荆州刺史时,命令
造船官收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 一集会,正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一片泥泞。陶公于是都 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不受阻碍。凡公家用竹,(陶侃)都 命令把锯下的竹头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宣武(温)征伐四川,修 造船只时,用来做竹钉。又听说陶公曾经就地征用竹篙,有一个官吏把竹 子连根拔出,用根部来代替镶嵌的铁箍。他就让这个官吏连升两级,加以 重用。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 放下 ②尧亦有所不及.矣:比得上、赶得上。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
A.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 今使.人而不能
B.而来害相报者.
卿今者.才略
C.乃.弗逐
蒙乃.始就学
D.不相.与处
即更刮目相.待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可爱者甚蕃.: 多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代词,代莲
②亭亭净植.: 竖立 ④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欧阳修共10篇
(爱好,喜欢) (普通人) (被罢免) (像) (全) (放)
3.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如其物投桶中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饮食过人
不过一弹丸
C.饮食过人
每食数斤
D.于厅侧
必有异于人
【解析】按照/及,比得上;B.超过;C.食量/餐,顿;D.在/比。
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可以为小人之戒也 可以为师矣
B.自布衣时名动天下 自以为大有所益
C.有忌其先进者谮之 念无与为乐者
D.乃改为庠
乃悟前狼假寐
【解析】A.作为/成为;B.从/自己;C.……的人;D.于是,就/才。
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郊者交也/交者/替代之名也
【译文】庠初名郊,字伯庠,和他的弟弟宋祁在平民百姓的时候就名扬天 下,名号为“二宋”。他成为知制诰后,宋仁宗突然对他大加赏识眷顾, 想要对他有更大的任用。有个先得到皇帝赏识却妒忌宋郊的人,说他的坏 话,说他的姓符合国号,而他的名应合了祭天。又说:“他的名音交,交 这个字,替代的意思。‘宋交’,这两个字不吉祥。”宋仁宗就急忙命令 他改。宋郊怏怏不快,但是不得已,就改为庠,字公序。宋郊后来任职二 府二十余年,最后做到了司空,享受了荣华富贵寿命而终。而说坏话的人 并没有被任用就死了,这件事可以看作是对小人的告诫。
6.为什么说钱思公纯德?
因为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笔架不见是因为子弟想用钱而故意藏起来的。
【译文】钱思公生长在富贵之家,但是性格节约简单,家中费用,制定的 制度很严谨。家里的子弟不到规定的时间连一个铜钱也领不到。他有一个 珊瑚笔架,平素十分珍惜它,经常放在几案上。他的子弟中有一个想要钱 的,于是偷取了笔架并且藏起来,钱思公怅然自失,就在家里庭院张榜, 用十千钱来换取笔架。过了一两天,那个子弟假装为他找到笔架而把笔架 给钱思公,钱思公高兴地赐给那人十千钱。以后凡是有缺钱的,又偷走。 一年中大概有五七次是这样,他始终没有觉悟。我在西都做官,在钱思公 幕府亲眼见到这些事情,常常向同僚感叹钱思公有纯良的品德。
第07讲文言文之《卖油翁》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讲义(学生版)
第七讲文言文阅读(二)【学生版】【知识梳理】一词多义:之、而的用法《卖油翁》一、重点字词句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以此自矜()睨之()以杓酌油()忿然()笑而遣之()但微颔之()2.重点字词解释自矜 ___________________ 睨之 ___________________ 忿然 ___________________ 以钱覆其口 ___________________ 徐以杓酌油沥之 ___________________ 康肃笑而遣之 ___________________ 3.重点句子翻译(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现象(一)通假字但手熟尔尔 ________________徐以杓酌油沥之杓 _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尝射于家圃尝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尝试;品尝但手熟尔但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但是,表转折(三)一词多义之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 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徐以杓酌油沥之 _____________ 康肃笑而遣之 ___________________以公亦以此自矜 _______________ 以我酌油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以钱覆其口 _________________ 徐以杓酌油沥之 _________________射尝射于家圃 _________________ 尔安敢轻吾射 ___________________吾射不亦精乎 _______________而释担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 睨之久而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自钱孔入,而钱不湿__________ 康肃笑而遣之 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词类活用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安敢轻吾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特殊句式尝射于家圃 _________________【活学活用】例题一【甲】《卖油翁》【乙】《百步穿杨》楚有养由基①者,善射。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30张PPT)
专题复习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 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 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 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 习的重要性。 C.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 趣,主要是为了揭示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 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 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专题复习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吕蒙的学问会突飞猛进的原因一是孙权的劝 告,二是吕蒙的自身努力。 B.本文叙议结合,借事说理,还穿插对话描写 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 C.吕蒙的变化对我们的启示:说明学习的重要 性;要成才,关键在学习。 D.孙权告诉吕蒙的两种读书方法是:一是精读 细研;二是粗略读书,了解历史。
·
(平民)。可以·调( 调弄
)素(没有装·饰·的 )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使…·…扰乱)耳,无
案诸牍葛·庐( 官,府西公蜀文子云)之亭劳。·(孔使子…云…:劳何累陋)形之。有南?阳
专题复习
2.请将全文翻译一遍。 _山__不__在__于__高__,__有__了__神__仙__就__出__名__。__水__不__在__于__深__,__ _有__了__龙__就__显__得__有__了__灵__气__。__这__是__简__陋__的__房__子__,__只__ _是__我__(住__屋__的__人__)_品__德__好__(_就__感__觉__不__到__简__陋__了__)。__长__ _到__台__阶__上__的__苔__痕__颜__色__碧__绿__;__草__色__青__葱__,__映__入__帘__ _中__。__到__这__里__谈__笑__的__都__是__知__识__渊__博__的__大__学__者__,__交__ _往__的__没__有__知__识__浅__薄__的__人__,__可__以__弹__奏__不__加__装__饰__的__ _古__琴__,__阅__读__佛__经__。__没__有__奏__乐__的__声__音__扰__乱__双__耳__,__ _没__有__官__府__的__公__文__使__身__体__劳__累__。__南__阳__有__诸__葛__亮__的__ _草__庐__,__西__蜀__有__扬__子__云__的__亭__子__。__孔__子__说__:__有__什__么__ _简__陋__的__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强项令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捶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捶,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父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粟。
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稃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視,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下列四个选项中,加横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后特征为洛阳令/故其欲卿治经为博士也B.及主出行/及鲁肃过浔阳C.大言数主之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乃驻车叩马/蒙乃始就学(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3)“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案】(1)C(2)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3)“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
(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解析】【分析】(1)A.做,担任。
B.等到。
C前者结构助词“的”;后者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独,不译。
D.于是。
故选C。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10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练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狐?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计山越。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归以告蒙母,母肃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命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觉轻蒙,或说肃曰:“吕将罕功名日显,不可以做意待也,君宜顾①之。
”遂往谐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②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注)①顾:探望,拜访②造次:鲁莽,轻率。
③拊(fǔ):抚摩。
1.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3)见.往事耳()(4)肃意尚轻.蒙()(5)以备不虞()(6)肃于是越席就.之()2.请给下面句子断句(2处)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探虎穴,安得虎子?答:(2)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答:4.下列关于文言句中称谓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在这里指君对臣的爱称。
B.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卿”在这里指朋友之间的爱称。
C.陈康肃公善射。
——“公”表示对男子的尊称。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在这里是对别人的鄙视,不尊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二)考点梳理文言文的考查一般中考对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考查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一、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能力实词考查一般包括:重点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主要考查对词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准确理解。
重点实词:今亡.亦死(《陈涉世家》)才.通人(《桃花源记》)一词多义:先自度.其足(《郑人买履》)吾忘持度.(《郑人买履》)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古今异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通假字:及反.,市罢(《郑人买履》)略无阙.处(《三峡》)词类活用:一鼓.作气(《曹刿论战》)鞭.数十(《幼时记趣》)小结:词语考查题突出了语言环境意识,突出了对语段中重点词语的全面、准确、灵活地掌握,体现了对词语的积累要古今贯通,在理解中加深记忆的导向。
二、了解句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语句通常被考查的有以下几类:1、文中的主旨句,语段的中心句、重点句。
2、流传至今的名言佳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或活用等特殊语法现象的语句。
“固以怪之矣”——涉及关键词、通假字、意动用法等。
4、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等特殊句式的语句。
邹忌,齐国之美丽者也。
宁信度,无自信也。
5、用到修辞手法或者整齐句式的语句。
静影沉璧小结: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的试题通常会与考查词语理解的试题在考点上交错分布,意在考查学生能否在理解单个词语的意义,了解一些特殊的词法、句法知识的前提下,凭借良好的语感,综合使用这些知识,准确、顺畅理解完整语句的能力。
三、准确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1、文章理解题命题的角度及试题的难度呈现多样化与多层次。
2、对选文局部重点内容的理解感受。
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①②两段对第③段有何作用。
3、对选文局部重点内容的概括。
①②段中,先帝刘备哪些做法成为了作者“报先帝”的原因?4、对选文内容进行分析综合。
在作者看来,能够保证出师顺利北伐成功的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5、直接从原文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
(用原文回答)6、用自己的话分析、概括。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课文范例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第一步:了解积累文学常识。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
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热衷功名,十九岁时连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
可是后来屡试不中,直到七十一岁才做了贡生,四年后便离开了人世。
他一生穷困潦倒,使其有机会接近劳动人民。
他同情人民疾苦,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著有《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第二步: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将句中停顿处理得当。
第三步:不求甚解求大意。
简单串译本文,说说大概意思。
段意: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第一段,写屠户归途遇狼,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点明屠户处境危险——故事的开端。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第二段,写屠户惧狼,想用“投以骨”的方法摆脱狼的威胁,可是狼贪得无厌,还是缀行如故。
——故事的发展。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第三段,写屠户在困境中,选择有利地势,奋起自卫,形成相持局面。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第四段,写屠户抓住有利时机,奋起杀敌,先后刀劈两狼。
取得最后的胜利。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第五段,针对故事进行议论,进一步揭示主题。
对狡诈、贪婪的饿狼予以嘲讽和蔑视,表达了作者对饿狼一样的恶人的深恶痛绝。
第四步:咬文嚼字求精准。
一屠(屠户)晚归,担(担子)中肉尽(完,没有了),止(同“只”只有)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紧跟)行甚(很)远。
屠惧(害怕),投以(把)骨(以骨投之)。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跟从)。
复(又)投之,后狼止而(表转折,“可是”)前狼又至。
骨已尽(扔完)矣,而两狼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并(一起、一同)驱如故(原来)。
屠大(非常)窘(困窘急迫),恐(担心)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
顾(环视,往旁边看)野有麦场,场主积(堆积)薪(柴火、柴草)其中,苫(用草帘子等盖上)蔽成丘。
屠乃(于是、就)奔倚(靠)其下,弛(放下、卸下)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眼睛注视的样子)相向。
少时(不一会儿),一狼径(径直)去(离开),其一犬(像狗似的)坐于前。
久之(助词,无实在意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目似瞑(闭眼),意(神情、态度)暇(悠闲)甚。
屠暴(突然)起,以(用)刀劈狼首,又数刀(砍几刀)毙(杀死)之。
方(正当)欲行,转视积薪(柴堆)后,一狼洞(打洞)其中,意将隧(钻洞)入以(用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同“只”)露尻(屁股)尾。
屠自(从)后断(砍)其股(大腿),亦毙之。
乃(才)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盖(原来)以(用来)诱敌。
狼亦黠(狡猾)矣,而顷刻(片刻、一会儿)两毙(被杀死),禽兽之变诈(欺骗手段)几何(多少)哉?止(同“只”)增笑(笑料)耳(罢了)。
第五步:学习整理本文的知识点,依据自己的喜好,可以用知识树、思维导图、表格等等各种形式,目的是使条理清晰,便于记忆。
例如: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实词:通假字:止:同只,只有,只能。
例句:止.有剩骨。
止.露尻尾。
一词多义:尽:担中肉尽.完,没有了骨已尽.矣扔完虚词:而:1、连词,表转折,“可是,但是”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顷刻两毙2、连词,表并列,“和,与”黑质而.白章3、连词,表顺承,“就,才”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连词,表因果,“因而,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5、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以: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4、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屠惧,投以.骨之:1、代词,“它”,代指狼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又数刀毙之.//吾欲辱之.2、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助词,调节音节作用久之.,目似瞑5、动词,“往,到……去”吾欲之.南海6、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何陋之.有其:1、代词,“它的”屠自后断其.股2、代词,指自己常蹲其.身3、代词,那个人履其.板4、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其.一犬坐于前5、语气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其.如土石何为:“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
1、动词,称作、叫做橘生淮南则为.橘2、动词,做缚者曷为.者也?“为”作为介词的用法: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不足为.外人道也2、表示被动,译作“被”士卒多为.用者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语法:一、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恐前后受其敌.:敌人——攻击狼不敢前.:方位名词——上前一狼洞.其中:洞穴——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道——钻洞2、名词作状语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用草帘子等盖上”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那样”二、省略句:翻译句子时要补出1、省略主语顾野有麦场:省略主语“屠”2、省略宾语一狼仍从:从后面应有“之”3、省略介词一狼洞其中:省略了“于”4、省略量词一屠晚归:一个屠户备注:此讲无课后练习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