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人口、土地和产值的分维关系研究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田雪原自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以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引起理论界关注。
具有较多共识的是:以人为本是总的思想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和当前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阶段,剩下来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我以为,可持续发展侧重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和谐社会侧重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公平问题,不仅是分配上的公平,更重要的是资源占有上的公平;制度是关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和健全对资源占有和分配的公平制度;重点是向弱势群体倾钭,保证各阶层群体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发展的条件;前提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保障。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打好这个基础,和谐社会就建立不起来或者建立起来也不能巩固。
因此,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一脉相承、相辅相成,坚持并切实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总体框架结构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五个领域。
这五者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立足于环境,主张“生态核心论”者有之;强调人口因素的作用,主张“人口中心论”者有之;认为经济是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一切发展的基础,主张“经济决定论”者有之,等等。
我们以为,这五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关系,可如下图1所示:图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和关系上图1中,实线“——”表示要素之间直接作用关系,虚线“……”表示要素之间间接作用关系。
宏观上可概括为: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则是宏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调节器。
论十大关系
我国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一方面是具有现代因素的少数人口的城市,另一方面是非常落后的多数人口的农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农民问题。如何对待农民,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中国的现代化。中国政府的农民政策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切身利益,还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十五”时期以来,政府转向对农民工进城开“绿灯”,鼓励大量农民工进城,出现了“第三次解放农民运动”。⑩它不同于第一次土地改革运动、第二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将农民固化在土地上,仍然从事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经济收益相对较低的农业活动,而是促使农民永久性地离开土地、暂时性地离开农村,“用脚投票”的方式进城务工,从而形成新的四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农村,农业劳动者和乡镇企业并存;在城市,户籍人口和大量流动性农民工并存。政府面临大量市场性的农民工潮、新的发展挑战和社会矛盾,相应做出政策调整,即从限制型政策转向鼓励型政策,从歧视型政策转向友好型政策,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农民工迅速成为城市非正规就业的主体,成为我国城市经济的主力军之一。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需要统筹兼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不能超过社会可承受能力,要妥善处理利益关系的调整,合理补偿相关方面的利益损失。要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正确协调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是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改革观与稳定观。即发展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要以人为本,决策要广泛参与,形式要基于规则,信息要公开透明,改革成果要由人民分享,不同利益相关者共赢;稳定要以人为本,以公民权利为本,通过推进社会公平,调整社会结构,遏制内部腐败,强化利益表达与利益整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结合点是人民的利益,处理好三者关系,根本上是要求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三者的共同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发展促进和谐,以改革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略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略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内容摘要:城镇化进程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是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损,而是遵循帕累托改进原则,保证参与经济主体能够公平竞争。
政府要力求构造全新工农关系、深化土地管理改革、全面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这既事关社会公平正义本身,又是城镇化顺利推进和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城镇化公平正义体制创新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及原因(一)“以农补工”:农民变成弱势群体中国城镇化过程同样是产业兴起与不断升级的过程。
工业是城镇化必要的产业基础之一,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必将成为“人造空城”。
为给工业输血,我国的做法是“以农补工”。
从古至今,我国是农业大国。
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了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奇怪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导致农业的大发展。
从“帕累托改进”到‘帕累托最优”原则分析,重农抑商政策本身就是错误的,只有工农业协同发展,才会使农业与工业共同繁荣。
当然,还有一大重要因素是:土地所有制的缺陷,在封建社会,农民因为没有土地的所有权而丧失了勤奋劳作的热情,不但农业不景气,最终还因土地的种种苛捐杂税爆发了农民起义。
直到外国列强的对华战争改变了一切,民国初年,为“振兴实业、改良商货”,以及振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重商轻农”思想开始萌芽。
让人遗憾的是“重商轻农”之国策,仍然没有带来工业的大繁荣。
没有农业的发展,工业自然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理顺了三大产业的发展布局关系,确立了农业的基础发展地位,相对于封建主义时期,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政府加大了对工业的投入,却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开始下降。
国家农业投入总量严重不足。
1978年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再投入份额为39.4,到1989年下降为31.6,如果以1979年农业生产中再投入农业内份额为基数,1980-1988年间平均每年少投入农业的资金总量为50亿元。
但奇怪的是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还会取得惊世成就,少得可怜的耕地,却能养活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呢?这里不难发现,从1978年后,我国开始对土地进行了改革,把土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为了能吃饱肚子,农民夜以继日地劳作。
02第二章 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2022
第二章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本章主要从西宁市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发展环境对西宁市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西宁市城市飞跃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发展的艰巨坎坷与光明前景。
1、优势(S)1.1、特殊的区位西宁市素有“海藏咽喉”、“天河锁钥”之称,作为进出西藏的必经要道之一,具有公路、航空、铁路三大立体交通优势,兰青铁路、青藏铁路和宁大铁路在此交汇,其中青藏铁路更是连接内地和西藏的“黄金通道”,全省80%的进出商品都经西宁中转。
从青藏高原看,西宁市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农区和牧区、汉文化和藏文化的交汇点,是联接青藏高原和内陆地区的通衢,是进入青藏高原的门户,是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可成为青藏高原开发开放的先导示范区,对辐射带动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宁市可成为承接东部地区经济影响的“二传手”,辐射整个青藏高原的“桥头堡”。
1.2、水电资源丰富,用电成本低青海省有270多条较大的河流,水电资源丰富,可装机2376万千瓦,在全国省区中名列第五,居西北之首。
青海省已建和拟建的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可达1,103万千瓦,水电站单位造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40%。
2005年全国平均零售电价为0.5元/度,而青海约为0.35元/度。
西宁市工业发展,特别是高载能工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低电价的优势。
图2—1 兰西银交通现状图2—2 西宁市区域关系示意图1.3、青藏高原上相对较好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西宁市成为天然的消夏之都。
西宁市的高原气候,造成了天然的凉爽。
地处高原的西宁市和地处平原的济南处于同一纬度,但是西宁市的年均气温比济南要低8.5度,气候凉爽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西宁市区海拔2300米左右,是平原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的过渡地带,成为游人去西藏观光前调节和适应的必游之地。
1.4、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西宁市既有高原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众多历史文化名胜,还是多民族聚集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还有环湖赛等世界顶级的赛事和郁金香节等特色突出的节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7.28•【文号】国发〔2024〕17号•【施行日期】2024.07.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24〕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24年7月28日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为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坚持以人为本。
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充分尊重人的意愿,调动和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坚持遵循规律。
立足我国国情,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特别是城市发展规律,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从事农业与从事畜牧业的分工 产生了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产生了城市【城镇定义的本质特征】①产业构成②人口数量③职能【城镇与村庄区别】产业结构—城镇聚集更多的人口城镇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人口数量—城镇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城镇拥有更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
城市的基本特征: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 ;以非农业活动为主,区别于农业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一定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满足居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求。
【古代城市发展的4个因素】①城市与防御要求巴比伦城、提姆加得城②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③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封建城市的中心中国—政治统治的中心宫殿、官府衙门欧洲—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④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城镇化/城市化】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
1,农村土地的农业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业转移2分散的农业人口向各种类型的的城镇地域空间集聚3城镇建设促进城镇物质环境的改善和城镇地域的拓展和更新4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扩散。
包括①人口职业的转变②产业结构的转变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镇化水平】: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反映城镇化过程的最主要指标。
P U PU / PU 城镇化率,U 常住人口 P 区域人口【城镇化3阶段】诺瑟姆曲线S 起步、加速、稳定。
起步—生产力水平低城镇化速度缓慢城市人口未到30%。
加速—城镇化超过30%快速提升阶段到达60%。
稳定—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市人口。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1是一条稍微被拉平的S 形曲线 2三个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大发展较慢的初级阶段;人口向城市化迅速聚集的中期加速阶段;高度城市化,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向缓慢的后期阶段【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1、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久 2、城市化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周礼》】“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
城乡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城乡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
目前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关系走向协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许多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
60多年城乡关系的演变表现出五个基本特点,其变迁轨迹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城乡关系演变之历史轨迹(一)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关系1.1949—1952年:开放的城乡结构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长期形成的相互对立的畸形的城乡关系,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央政府采取了在经济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允许富农经济存在,允许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私营工商业可以自由发展[1]。
同时,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无偿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整个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有较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城市人口的比重由10.64%上升到12.46%,城市人口从5765万增加到7163万,增加了1398万人。
在这一时期,城乡结构是开放的,城乡之间的迁移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城乡关系的发展基本上是正常的。
2.1953—1957年: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央政府开始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合作化从组织上配合统购统销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1953年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后,由于国家投资增长过快,积累与消费、市场与计划(实质上是个体农民与国家)、农业与工业的矛盾突然以农副产品供应短缺的形式表现出来[2]。
从1953年起,我国出现了粮食供应紧,人口的迁移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盲流”造成了对城市稳定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53年11月19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从12月初开始在全国对粮食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国家规定农民消费和积累的定额后,其余的全部征购走,也就是从农民手中收购“余粮”,造成农民种粮没粮吃,乡村粮食不足问题史加严重,同时也加速了城乡隔离的制度设计。
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模型与应用
mo e fu b n a go r t n d lo r a g lme ai .W i a z o g u b n a go r t n i h a x st e e a l t e c n o t Gu n h n r a g l me ai n S a n ia x mp e, h o — h o h
20 4
西 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Junl f ia nvr t o eh o g (0 2 o 28 No. ora o X ’lU i sy f c nl y 2 1 )V 1 2 l e i T o
.
文 章 编 号 :10 4 1 (0 2 0 -200 0 6 7 0 2 1 )20 4 -7
Ab t a t h r ca i n in i u e o c n e tt e s ailsr cu e fa u e fu b n a go rt n sr c :T e f tld me so S s d t o n c h p t t t r e t r s o r a g l me a i a a u o
sr cu e o tmiai n d r cin p e it d b h d li n a r e n t h p i z t n n r fZif t t r p i z to ie to r d ce y t e mo e si g e me twih t e o t u mia i o mso p o di nso i g e u lt o h p t lsr t r fu b n a go r to . me i n ben q a o 1 ft e s ai tucu e o r a g l me ai n a Ke r s:u b n a g o r to y wo d r a g lme ain;o t ls ailsr c u e mo e ;fa tld me so p i p ta tu t r d l rc a i n in;Gu n h ng ma a zo
2021年高考地理人口专题含答案
5.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
①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
②随着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
③在1000米以下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降低;1000米以上,人口密度降速变慢
④在1000毫米以下随年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提高;1000毫米以上增速变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省份
生态适度人口(万人)
P1(万人)
P2(万人)
现实人口(万人)
广西
3276.2
2970.6
7203.2
5331.4
新疆
1957.3
1937.2
4303.3
2164.4
四川
2990.3
3229.2
657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9001.3
内蒙古
1825.8
3912.3
4014.3
2453.2
注:P1表示将消费水平提高到全国平均消费水平后各省区人口容量,P2表示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各省区人口容量。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30.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
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只能低于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历史的“活化石”,常与所在地区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甘肃省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对其7800多个村落地名的研究可获知区域基础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民生产活动等丰富的地理信息。下左图为甘肃省武威市及周边地区简图,下右图为武威乡村聚落地名分类及数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初中地理人口与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初中地理人口与资源的分布与利用人口与资源,是地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在地理学中,人口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的总数,而资源则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人口与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关系密切,对于人口与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人类活动的现状和问题,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一、人口的分布与利用人口的分布与利用是指人类在地球上不同地域分布及居住地资源利用的状况。
人口的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而人文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文化等。
1.1 人口的分布全球人口总数不断增长,但人口分布却不均衡。
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
同时,沿海地区的人口往往相对较多,这是因为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
而内陆地区由于交通条件较差、自然环境限制等因素,人口相对较少。
1.2 人口的利用人口的利用包括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人类在各个领域的劳动力参与。
人类通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活动,利用资源提供生活所需。
同时,人口也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资源,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
二、资源的分布与利用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是指地球上各种资源的地理分布情况以及人类如何利用这些资源。
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是由于自然条件和地质构造的差异所导致的。
2.1 自然资源的分布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类型和储量差别很大。
例如,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铁矿石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地。
水资源的分布则受到气候和地形的影响,例如亚马逊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2.2 资源的利用资源的利用主要涉及矿产资源开采、农业生产、能源利用等。
合理利用资源有助于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并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然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取合理的利用方式,保护好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和规模
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和规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口和城市一直是紧密相连的。
人口的分布和规模对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和规模,以揭示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和深层次的问题。
一、人口的分布和规模对城市的影响人口的分布和规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一方面,人口的集聚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大量的人口聚集在城市中,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机会,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
同时,人口的集聚也带来了城市规模和面貌的变化,使城市更加多元化、活力十足。
另一方面,人口的分布和规模也给城市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需求大幅增加,城市的环境和资源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二、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首先,人口的分布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性。
大城市往往承载着更多的人口,形成了集中的人口聚集区。
这与大城市的经济、文化、科技等优势密不可分,也反映了人口迁徙和就业选择的趋势。
其次,人口的分布还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条件好的地区,如沿海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区域,往往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
再次,人口的分布还与政府的规划和政策有关。
政府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中的政策导向会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分布趋势。
三、人口和城市规模的互动关系人口和城市规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人口的增长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需要扩建住房、增加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等,从而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
另一方面,城市的规模和发展也会影响到人口的迁徙和分布。
发达的城市往往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而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则会出现人口的外流现象。
四、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规模的因素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和规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机会等都会影响人口的分布趋势和规模大小。
其次,社会因素也对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高中二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
高中二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资源之一,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文将从人口的分布与迁移、人口与城市规模、人口与城市功能等方面来探讨这种关系。
一、人口的分布与迁移人口的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程度是影响城市规模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人口聚集在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
例如,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地区一般人口较为密集。
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具备了较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人口的迁移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
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人口迁移可以改善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也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如城市承载力的压力、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等。
因此,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注意合理引导和管理人口迁移。
二、人口与城市规模人口是决定城市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人口越多的城市规模越大。
人口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设施、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人口规模大的城市中,需要建设更多的住房、交通设施、教育和医疗机构等城市基础设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城市规模的增长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
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与城市功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也会对城市的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的功能多样,如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等。
一般来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变化会促使城市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功能水平。
随着城市发展,需要建设更多的商业场所、文化设施、政府机构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人口的结构变化还会对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这就需要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根据人口变化的特点,合理布局城市的功能,以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
人文地理学探索城市社会区域差异的形成与变化
人文地理学探索城市社会区域差异的形成与变化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
在城市的不同区域,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社会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和变化正是人文地理学所致力探索的内容。
首先,城市社会区域差异的形成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
不同城市区域的规划布局不同,这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了不同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区往往是商业和政治中心,这里拥有最先进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吸引着大量企业和高收入者聚集。
而城市郊区或边缘地带则通常是住宅区和工业区,这里的居民主要从事低技能劳动和服务业工作。
这样的城市规划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与政府的规划政策和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其次,城市社会区域差异的形成与历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城市中的不同社会区域往往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
例如,历史上形成的贵族区和工人区,往往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
这种差异会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保持和加强。
同时,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也会对城市社会区域差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古代城市中,由于交通和通信的限制,城市的中心区域往往是政治和宗教中心,形成了特殊的社会区域差异。
再次,城市社会区域差异的变化与社会结构的演变密不可分。
城市的社会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这将导致城市社会区域差异的变化。
随着城市工业化和经济转型的发展,城市的阶级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将导致城市社会区域差异的变化。
例如,在城市化进程中,原来的工业区往往会衰落,而新兴的商业中心区则会崛起,导致城市社会区域差异的重新调整。
同时,城市人口的流动也会导致城市社会区域差异的变化。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将影响不同社会群体的分布,进而导致城市社会区域差异的变化。
最后,城市社会区域差异的形成和变化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福利。
不同的社会区域提供不同的服务和资源,这将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例如,在城市中心区域,有更多高品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能够满足居民更高的需求。
教案二: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差异
教案二: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差异。
一、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情况中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庞大的国家,境内的土地资源也分布得非常广泛。
中国的土地面积共有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可用耕地面积有1.35亿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4.17%。
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区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部分。
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发达的区域,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
这里是坐拥黄金水道的江苏、浙江、上海一带,也是人杰地灵的江苏南京一带,这些地方土地资源优越、交通便利、人流、物流十分发达。
同时,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也非常高,许多土地面积小、人口集中的城市都面临着土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份,这里的土地资源虽然面积较为广阔,但是由于交通和资源开发的原因,这里的经济建设相对滞后,文化和生活水平也相对较低。
但是这里的丹霞地貌及大别山脉等地理景观十分壮观,所以相应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西部地区人口较为稀少,土地资源较为充足,多为农业和畜牧业用地,主要以青海、宁夏、陕西等省份为主。
二、世界主要地区的土地资源差异世界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促进地区经济多样化和互补性的条件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差异也非常明显。
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世界的土地资源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发达国家中的土地资源发达国家的土地资源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这些国家的土地资源有机会得到优先利用。
在发达国家中,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一般都制定了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旨在科学的保护、经营和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尽可能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
2.发展中国家中的土地资源发展中国家的土地资源以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为代表,这些国家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但也存在着一些社会经济问题。
对于这些开发中国家,土地利用的问题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合理化是非常重要的。
第十一章战后西方城市研究的学派
第十一章战后西方城市研究学派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研究历来就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长期以来,在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学派。
根据诸学派的形成发展的先后,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主要是生态学派、新城市经济学派和行为学派;第二时期主要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新韦伯主义学派和人某主义学派;第三时期则以结构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学派和福特主义学派为主体。
一、生态学派城市研究中的生态学方法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的芝加哥学派。
城市生态学主要研究城市居民结构的空间形态,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
19世纪30年代的整个北美地区,人口增长集中在城市地区,大量的国内和国外移民是这一时期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主要来源。
由于工业基地的扩展和不同种族人口的增长,芝加哥成为20世纪北美大都市的象征。
这一时期大都市社会生活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种族和民族团体间的同化和冲突。
芝加哥的一个社会学家小组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适者生存”理论建立起芝加哥学派的概念性框架。
帕克(Park, 1936)是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的理论创始人。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两个层面组织起来的,一个是生物学的层面,另一个是文化的层面。
在生物学层面上存在竞争、优势和侵入的一般生态学过程;在文化层面上,社会文化被看成是依赖于生物学层面的一种超结构。
尽管这种文化超结构被认为能够抑制竞争(尤其是生存空间的竞争),但最终的空间秩序仍然是生态秩序的产物。
芝加哥学派把生态学原理(竞争、淘汰、演替和优势)用于城市研究。
早期城市研究成果是伯吉斯(Bugess, 1972)的城市同心圆模式和霍依特的城市扇形模式。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方法可看成由一个典型的城市分析衍生成许多概念。
一方面,这种方法包含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内涵;另一方面,它导致了对空间变异的经验主义研究,并且更加强调要详细地研究地方条件,尤其要研究一些有特性的邻里。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一、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时保护土地资源环境,是当前土地资源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1. 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步是制定合理的规划。
规划应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科学评价土地质量、功能和分类,并制订相应的开发利用计划和政策措施。
规划需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既不能过分保护土地资源,也不能过度开发利用。
2. 产业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从土地上获得经济效益。
产业发展是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矿业等。
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应优先发展可持续的产业,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利用能力,如发展生态农业、生物质能等。
3.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通过建设公路、水利、能源、电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利用功能,促进产业发展,同时也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基础设施建设应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土地开发的过度。
4.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是指通过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利用效益等措施,使土地资源得到优化利用的过程。
土地整治有利于提高土地的产值和效益,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同时还可以减少土地的污染和环境破坏。
土地整治需要科学评价土地质量、功能和分类,同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和生态防治的需求。
三、土地资源保护1. 保护政策制定制定土地资源保护政策是土地资源保护的基础。
政策应针对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地域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环境保护、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土地生态修复等。
2. 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
在土地资源保护中,绿色发展是关键,应通过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来保护土地资源。
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运行规律
陆杰华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运行规律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大国,因此,研究中国人口与经济关系必须全面了解和分析农村人口增长和经济运行的特点、机理和方式。
人口增长是以一种持续存在的客观经济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构成了中国解放以后30几年经济发展的“资源”的约束条件,并受制于这一“资源”的情况进行的。
①根据1949~1979年的农村人口发展和农业经济结构变化资料,张志刚(1988)详细地分析了人口增长与农业发展道路、人口增长与农业经济结构、人口增长与农业技术结构和人口增长与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四个方面,结果发现:①中国在资金匮乏和劳动力充裕两种不同资源状况压力下,选择劳动密集型粗放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粮食产量增长中的70%归结于劳动的增长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②造成现有中国农业经济结构畸形的症结是在人口过快增加的压力下通过一系列政策因素而作用形成的;③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症结是农产品商品化低,从而制约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
同时,农业经济运行对人口增长的反馈也是该文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学者更为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经济机制。
在现阶段条件下,中国农业属于“贡献型”的农业,即农业向国家提供积累的方式是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形式来向工业化“贡献”,结果客观地导致中国农业的突出特征之一是以劳动力数量增加为代价来追求最大总产量,这就潜移默化地促使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翟振武1991)。
如果仔细分析现有农村社会经济制度,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就业政策、户籍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大都在某种程度上鼓励着农村人口增长。
例如,人们通常感到,从宏观上看,随着农村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无疑减少,农业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这种人口压力显然对人口增长是一种负效应;然而,从家庭层次上看,已经形成的农业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刺激人口增长的正效应通过全部自然就业的杠杆传递到家庭,因此也就只剩下鼓励生育的正效应了。
1978—1984年农村改革之中央、地方、农民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中心
1978—1984年农村改革之中央、地方、农民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中心内容提要:上世纪70年代末发轫的农村经济改革,是党和政府为克服传统体制弊端,进行体制创新的重大攀措。
农村改革初期,围绕着“双包制”展开了激烈交锋。
本文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从政策层面,探讨1978—1984年农村改革之中央、地方、农民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农村经济改革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互动关系我国的农村改革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
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导下进行的一场伟大变革,是党和政府为克服传统的计划体制弊端,进行体制创新的重大举措。
它由推行责任制开始,经过广大农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即“双包制”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促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农村改革是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它的成功实践,推动了城市以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
学术界对当代中国农村改革作全方位研究者比较多,但专论1978—1984年农村改革的文章并不多见,中央、地方、农民三者在此阶段农村改革中的态度及其互动关系则更鲜有论及。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拟从政策层面、互动的视角作一透视。
一、农村改革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分期分批地对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个体所有制。
农民个体经济仍有很大局限性,不仅束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工业生产的扩张,而且这种小生产基础脆弱,很不稳定,容易走向两极分化。
正是针对土改后农村出现的新情况,中央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逐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发挥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区域城乡一体...
第!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管理对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走向%#%#年的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问题研究”(#&’()#&$);中国*欧盟科技合作资助项目“中国不同城市地区可持续生态农业管理与城乡互动研究”(+,-.*,/*%##%*!###.)。
作者简介:段娟(!0""—),女,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与乡村发展;文余源(!0"#—),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城乡发展与区域经济;鲁奇(!0&$—),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与乡村发展。
收稿日期:%##1*#1*%#;修回日期:%##1*#"*!0!"#$%&’&()*+&,+-./-0*"("(1%2-(34/%-.5(0&%-60*"(7&+&."$#&(08&+&.*(!&(0%-.!’*(-)2-34567!,%,893:5*;567$,<2=>!(!"#$%&’(’)’*#+,#-*+./012(3#43(*%3*�%5#60’)/07#8*&+)/3**&*0/32,92(%*&*#:305*;<#+,#43(*%3*&,=*(>(%.,92(%0;@"#-/05)0’*#432++7#+,#92(%*&*#:305*;<#+,#43(*%3*&,=*(>(%.##AB ,92(%0;A"#$%&’(’)’*#+,8*.(+%07#C3+%+;(3�%5#D/E0%#C3+%+;(3&,8*%;(%#D%(F*/&(’<#+,#92(%0,=*(>(%.##GH@,92(%0)92)0%-60:I2*“’2/**#0./(3)7’)/07”1/+E7*;�%5#)/E0%J/)/07#5(,,*/*%3*#0/*#F*/<#&*/(+)&#(%#3*%’/07#92(%0,)/E0%K/)/07#(%’*/03’(+%#5*F*7+1;*%’#L(77#E*#0%#(;1+/’0%’#L0<#’+#&+7F*#’2*#0E+F*#1/+E7*;&"#:33+/5(%.#’+#’2*#3+%%+’0’(+%#+,#)/E0%K/)/07#(%’*/03’(+%#5*F*7+1;*%’,’2(�/’(37*#3+%&’/)3’*5#’2*#3+;1/*2*%&(F*#*F07)0’(%.#(%5(3’+/#&<&’*;#+,#/*.(+%07#)/E0%K/)/07#(%’*/03’(+%#5*F*7+1;*%’#7*F*7,30//(*5#+%#’2*#M)0%’(’0’(F*#*F07)0’(+%#+,#)/E0%K/)/07#(%’*/03’(+%#5*F*7+1;*%’#7*F*7#(%#3*%’/07#92(%0#,/+;#!BBNO ’+#@??P ,0%5#1)’#,+/L0/5#&+;*#3+)%’*/;*0&)/*�%5#&)..*&’(+%&#L2(32#30%#1/+;+’*#)/E0%K/)/07#(%’*/03’(+%#5*F*7+1;*%’#(%#3*%’/07#92(%0"#:&;<"%=):)/E0%K/)/07#(%’*/03’(+%#5*F*7+1;*%’;3+;1/*2*%&(F*#*F07)0’(+%;(%5(30’+/#&<&’*;;3*%’/07#92(%0摘要:中部地区的“三农”问题和城乡差距问题突出,城乡互动发展将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用城 市 结 构的 分 形 模 型 和 城 市 产 出 的 C D 模 型 , 国 家 、 利 从 区域 和 典 型 城 市 三 个 层 面 对 1 8 — 3 9
2 0 年 我 国城 市人 口 、 06 土地 和 产值 三 者 之 间的 非 线 性 关 系进 行 了分 析 。 结 果 显 示 : 国 大部 分城 市在 研 究 我 时段 内具 有分 形特 征 , 度 因子 值 均 为分 维 , 部分 城 市 系统 在 向结 构 优 化 的 方 向 发展 。 标 大
收 稿 日期 : 。 8 1 2 2 。 —0 一O
方 程组 ( ) , ,n 分别 为要 素 i 的相对 增 2 中 a、 , 、 长 率 。 由方程 组 ( ) 2 可得 城市异 速生 长的关 系式 :
如 下微 分方程 组对 其进行 描述 和定义 :
U l i
"1 _—来自f( , , , )( 一1, , , ) ( ) x1 2 … i 2… , 。 2 1
式 ( ) , 表示 城 市 要 素 i的某个 测 度 , 为 1中 , 2 要 素总 数 。在 只 考 虑 iJ两 个 变 量 的 最 简 单 情 况 、
增 长与城 市化研究 等 。王新 生等对 中 国特 大城 市空 间形 态变 化 的时空 特 征进 行 了研 究 , 要 借 助 GI 主 S 软 件 的支 持对城 市 平 面轮 廓形 状 的分 维 、 紧凑 度 和
形 状 指 数 以 及 城 市 的 用 地 扩 展 类 型 进 行 了 研 究 ;
的 分 形 模 型 。 对 于 一 个 自 治 的 城 市 动 力 系 统 , 用 可
陈 彦光 、 罗静对郑 州 市 的城 市 分形 结 构 进 行 了动 力 相 似性分 析_ ; 6 陈彦 光 、 红 建对 城 市 化 与 L gsi 郭 oi c t 方 程参数 进行 了初步 探 讨 , 彦 光 、 军 、 国忠 陈 靳 余 等 则对 河 南省 城 市化 进 程进 行 了异 速 生长 分 析 ; 一 刘 明华 、 陈彦光等 则 对人 口与 城 市 面积 间 的分 形 关 系作 了详 细研究[ ; 9 陈彦 光 、 继 生 则对 我 国豫 北 。 刘
陈彦 光 、 静等都 对城 市 规模 一产 出关 系 的分 形 性 常 质 与分维 特征 进行 了研 究L妇; 明洪 、 2 谈 吕昌河 以城
市 建成 区面积 来 表征 中国城 市 的规 模 分布 特 征[ ;
2 方 法 说 明
2 1 城 市 结 构 的 分 形 模 型 .
我 们可 从 一 般 的地 理系 统 出发 , 出城 市 结构 导
术 y
经
,
1 文 献 回 顾
O
lr y , 对 区 域 人 口 与 城 市 用 地 ( 积 ) 异 速 生 ai ) 并 t 面 的
长关 系 ( l mer rwt ) 行 时空 对 比分 析 ( al ti g o h 进 o c 借
助 历 性 公 理 , 时 间平 均 一 相 平 均 一空 间 平 均 , 用 即 利
的广 泛 应 用 ) 城 市 结 构 的 量 化 研 究 、 乡 人 口异 速 、 城
相 空间 的维数 之 比来 揭示 实空 间的地理 系统结 构特
征) 。相 对于前 人研究 而 言 , 本研 究从 多因素 的角度
丰 富了异 速生 长模 型 , 探索 性 地 对 中 国城 市结 构 并 的时空演 变分 形特 征进 行 分 析 , 旨在 为更 深 入地 理 解我 国城 市结 构 的内部演 变规律 提供一 定 的参 考依 据 。本 研 究 的 数 据 主 要 来 源 于 《 国统 计 年 鉴 》 中 (94 20 1 8 — 0 7年各 年 ) 。
在 当前城 市 地理 学 研 究领 域 , 分形 理 论 的 引入
使得 地理 学定量 分 析进 入 了一 个 全 新 的发 展 阶段 , 济 . 眦 其研 究涉 及城 市内 涵 的方 方 面 面 , 括 城 市形 态 的 包 模拟研 究 、 城市等 级结构 分布研 究 ( 规模 一位 序法 则
维普资讯
第 2 7卷 第 4期
2 08 正 0
Vo1 2 . 7。N O 4 . A pr .,2 8 00
4月
中国城市人E、 l 土地和产值的分维关系研究
吴 丽 , 保 杰 , 次 芳 杨 吴
( .浙 江 大 学 东 南 土 地 管 理 学 院 , 州 3 0 2 ;2 1 杭 1 0 9 .杭 州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建 设 局 , 州 ,3 0 1 ) 杭 1 0 8
关 键 词 : 形模 型 ; 市人 口 ; 市 土地 ; 市产 出 ; — 函数 ; 力 相 似 性 分 析 ; 国 分 城 城 城 CD 动 中
技
O
中 图分 类 号 : 0 1 6 F 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2 8 X( 0 8 0 —0 5 —0 1 0 —9 0 2 0 4 0 0 7 J
地 区 城 镇 规 模 分 布 的分 形 进 行 过 类 似 研 究 0 。 本研 究是在 已有研 究 的基础上 , 以我 国全 国 、 各 省 区 和 典 型 城 市 的 数 据 为 基 础 , 典 型 年 份 进 行 分 对 区域 的时空对 比研 究 , 以期 更 为 直 观 地 反 映 我 国 城
下 , ( ) 泰 勒 级 数 变 换 并 约 简 后 , 得 方 程 组 式 1经 可
( ): 2
dx i
一
— 一。 一 。 d i’ x t 簪
— n ,
( 2 )
市结 构演 变的规 律 。具 体 而言 : 考察 中 国的城 市 人
口 、 地 和 产 出关 系 的 动 力 相 似 性 质 ( y a cs 一 土 d n mi i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