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难题-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例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

例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

例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作者:霍锦华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2016年第01期【摘要】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历史题材的教学中,开展“调查、表演、讲述、辩论、回归生活”等有效的活动,可以让历史内容变得鲜活灵动,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历史题材的兴趣,实现与历史的深度对话。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有效活动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不少历史方面的内容。

南京师范大学的高德胜博士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意义。

没有历史,学生的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成了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知识符号。

由此可见,历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但是,教材中的历史题材内容相对分散,缺少前后联系,有的内容只是呈现历史事件,却没有交代历史背景,更没有具体的历史细节。

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直接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历史课,这显然违背了编者的意图。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活动是架起历史题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桥梁。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一、调查,丰厚感知历史距离学生久远,再加上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比较零散,不够系统。

在上课之前,安排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调查活动,有利于完善学生对相关历史的认识,丰富他们的感知。

比如,在执教《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时,老师布置学生做了一系列的调查:访谈年岁较大的老人,了解解放前人们的生活情况;通过阅读等方式,了解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寻找关于红军长征的图片或者视频;寻找开国大典的照片或者文章。

学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这段历史建立了初步的感知,因而在课堂中的感悟自然深入得多。

《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策略
和 现 象 , 对 生 活 中 遇 到 的 道 德 问 题 做 出 正 确 的 判
趣 :学 生 的 体 验 和 感 悟 不 深 。 怎 样 解 决 历 史 题 材 课
断 , 尝 试 合 理 地 、 有 创 意 地 探 究 和 解 决 生 活 中 的 问
文 教 学 的 这 些 问 题 ,让 学 生 学 有 所 得 ? 我 结 合 多 年 的教 学 经验 ,围 绕 《 品 德 与 社 会 》 中 历 史 题 材 课 文
仪 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 2 0 ] 1 年
版) 》对历史题材课文的要求
1 . 内容 表 述
秀 文 化 和 革 命 传 统 , 了 解 影 响 我 国 发 展 的 重 大 历 史 事件和 社 会主 义建 设 的伟大 成就 。
( 1 ) 《 义 务教 育 品德 与社 会
( 以 下 简 称 程 标 准》) 中
( 2 0 ] 1年 版 ) 》
二 、教材中的历史题材课文
1 . 内 容 编 冉}
“ 我 们 的 国 家 ” 部 分 关
于 历史 题材 课 程 内容 的表述 共有 三 条 :
知 道 我 国是 有 几 千 年 历 史 的 文 明 古 国 , 掌 握 应
有 的 历 史 常 识 , 了 解 中 华 民 族 对 世 界 文 明 的 重 大 贡 献 。珍 爱 我 国 的 文 化 遗 产 ( 第 9条 ) 。
空 白框 ”组成 。
3 . 内 容 特 点
们 的各种 酸甜 苦 辣 。要 解 决历 史题 材 课 文难 教 的现 状 , 我 认 为 最 重 要 的 是 善 于 利 用 权 威 档 案 , 弄 清 重 大 历 史 事 件 的 真 实 背 景 ,追 寻 “ 历 史 背 后 的故 事 ” 真 相 ,帮助 学 生 了解真 实 历史 。教 师 要 以 “ 情 ” 为 依 托 ,一 言 一 行 、一 举 一 动 、 眼 神 表 情 ,使 学 生 如

最新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最新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最新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的含义,认识到和谐社会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为美好社会作贡献的自觉性。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探究的能力,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认识到美好社会的特征。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为构建美好社会做贡献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和谐社会和冲突社会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你喜欢哪种社会?为什么?2. 新课内容呈现:a. 介绍和谐社会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和谐社会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b. 讲解美好社会的特征,让学生举例说明。

c. 讨论如何为构建美好社会做出贡献,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 实践情景引入: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美好社会的宣传海报。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判断哪些行为符合美好社会的特征。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身边的和谐社会现象,以及自己可以为构建美好社会做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1. 和谐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相处的社会。

2. 美好社会的特征: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为构建美好社会做贡献: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七、作业设计a. 你认为美好社会还有哪些特征?b. 你身边有哪些和谐社会现象?请举例说明。

c.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会如何为构建美好社会做出贡献?2. 答案:a. 美好社会的特征还包括:教育公平、医疗普及、环境优美等。

b. 例子:学校里的助人为乐、家庭中的和睦相处、社区里的志愿服务等。

c. 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尊重他人,关爱环境,参与志愿服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构建美好社会做出实际行动。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探索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探索
为塑造上。我们的教学设计思路 是从面 到点最后 再 回到 面 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先从整体 面入手 , 讲清 楚面 的内容 , 让 学生明 白面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 ; 然后再 细化到点 ( 这个点 可
以是一件事 或一个人 ) , 让学生 明白这 个点在整 个面上起 的
掌握复杂灵活 的历史知识 , 这 是辩证历 史唯 物主义 的要求 ,
教学 中, 用情感铺路, 和 孩 子 们 一起 , 打 造 通 往 历 史 的 直
通 车。
历史是一 面镜子 , 告诉 孩 子们 什么是历 史 , 什么是 不能
忘却 的记忆 。
手段 , 学生在学 习之后 , 会对这段 历史有 一个大 体的感悟 和
( 2 ) 体现学生情感的 N曲线波动 ( 也 就是实现两次情感
的抑扬 ) 。从教学事件 的陈述上 和学生进行 对话 , 使学生从 对历史事件 了解 的缺乏 到对 历史 事件有 一 定 的 了解 , 情 感
体验。做出他们 自己独 到 的分析 和见 解 , 教师 要把 思考 和 选择的权力归还给 学生 , 鼓 励他 们进 行个 性化 的理 解 与创
造, 为他们最终形 成 自己的品德发展和行为塑造服务 。
上达到一定 的共 鸣 , 实现 学生 第一 次情 感 抑扬 。再 对历 史 事件进行冷静 的分 析 , 让 学 生产 生 的共 鸣 的情 感 变成他 们 理性 的思考 , 师生共 同对发 生 的历史事 , 使 学生 的情
感再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实现学生二 次情感抑扬。
( 2 ) 用细节来感动人 。进行历史题 材的教学 , 光靠 教材 里的文字与图片资料 , 不论教师 如何 发挥 , 都无 法拉进 学生 与历史的距 离 , 况 且教 材编 写者 本 身也不 是让 教师 仅仅 利 用教科书进行授课 。因此 , 教 师在授 课前 必须 要有 充 足的 课前准备 , 充分 发掘 生活 中的历史 故事 , 从 学生 周边 的人 、 事、 生活 m发 , 结合 教材 呈 现 的内容 , 才能 更加 贴近 学 生 的 生活 。教师让学生 准备 有关 学 习材 料 的同时 , 自己也应 去 收集更多的资料来作为对 教材 内容 的补充 。课 本上呈 现 的 是面向学生的历史 细 节 , 我们 教师 要通过 搜 集资料 了解 更

《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品德与社会》中开始出现历史课型,它需要学生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穿梭,在倾听历史声音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历史,从而用来帮助儿童理解人生的意义、寻找正确的生活方式,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然而,“如何努力让这类题材走近学生的生活,实现与学生的对话”?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容易遇到三大困难:困难一:来自教材。

教材中一般是提取几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介绍。

老师感觉点相对较散,但涉及的内容却不少。

如何有效整合教材,处理教材就显得比较困难了,所以,很多老师往往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历史课。

困难二:来自教师。

大部分品德老师本来就缺乏历史知识储备,再加上身兼班主任和其他课程的教学。

繁杂的工作千头万绪,让老师们基本上无法深入地、系统地钻研课程,往往机械地理解教材,照本宣科。

课就容易变成为教师“答疑解惑”的单纯历史知识教学,而无法让学生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让历史教学变得有血有肉、灵活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了。

困难三:来自学生。

对学生而言,历史遥远又陌生,缺乏“生活味”。

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无法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的观察、体验。

这种“今人看古人”的学习让他们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要让久远的历史现实化,成为有生命的历史,并鲜活地展现在他们面前,的确非常困难。

如何把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成为广大品德与社会老师关心的话题。

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本人认为我们可以从这三大困难入手做如下三方面的尝试:一、教师对教材中有关历史的部分要进行必要的取舍、整合。

新课标告诉教师要有新的教材观,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是必要的。

虽然教材的编写具有很高的科学性,给我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但它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有些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的世面不那么广,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不要被教材捆住手脚。

历史可以这样教——漫谈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

历史可以这样教——漫谈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

(3)新课程新在有效的活动 活动原则: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习的愿望;有助于完善 教学内容,能拓展视野、激发思维;反映社会、时代发展需要。 活动设计:“四个一”的教学形式——一次户外调查、一堂主题辩论课、
一次小论文比赛、一堂“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师生角色互换课。
案例分析:“从革命到维新”——“皇帝倒了,辫子割了”一幅图片, 并设计了一个讨论:“辛亥革命后,人们纷纷剪去辫子,说明人们的思想 得到了解放,革命成功了?” 活动深化:辛亥革命后近十年,张勋 “辫子军”一入北京,马上拥戴
理论阐释:
在课堂里,学与教是整体不能割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按照 “以 学论教”的思路,课堂评议实可简化为如下的准则:学生该听的听了没? 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 ——顾泠沅
案例分析:
郑和下西洋——航海史上的壮举——国库亏空,“库藏为虚” ——颁
布了靖海令,禁止远洋贸易,甚至禁止建造三桅以上大船,从此开始了几
三、丰富的学材
学材: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材料。
——-教材的世界有限,学材的世界无限
举例1:你知道历史上的科举制是怎么一回事吗? 《得意诗》: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失意诗》: 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子心。 科举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息息相关的大事。
科举成为知识分子终身的追求
(2)乡试——乡闱,每三年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在农历八月初九、
十二和十五三天,又称秋闱、秋试、秋榜、桂榜。 乡试由皇帝任命的正副主考官主持,文体一般用八股文,考经文、
策问、诗赋等,每一篇文章都有严格的字数规定,超过的不能录取。
乡试录取者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如唐 伯虎),第二名称“亚元”,三、四、五名称经魁,其余都称文魁,前

1浙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本疑难问题解答讲解

1浙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本疑难问题解答讲解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本疑难问题解答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1 不平静的世界 1、为什么战争是残酷的(课本第4页) (1)战争使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受伤、沦为难民。

(2)战争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3)战争污染大气、海洋、土地 毁灭物种 严重破坏环境。

(4)战争使人们心灵遭受难以愈合的创伤。

(5)战争摧毁各种建设设施、破坏人类古老灿烂的文明。

(6)战争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从而造成经济衰退、社会退步。

(7)战争会使人类走向毁灭。

2、课本第5页下面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3、德国法西斯是怎样对待犹太人的?(课本第6页)答:1、纳粹德国采取抑制犹太人的措施。

主要是禁止犹太人当公务员、法官、律师、医生等;不许犹太人进入公共娱乐场所;不向犹太人商店购买商品。

2、对犹太人的住宅、商店、教堂进行疯狂地打、砸、抢、烧,公然迫害和凌辱犹太人3、强行把这些“犹太人”驱赶出境,没有自己的土地4、日本法西斯侵入中国给中国人带来哪些灾难?(课本第6页)答:1、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进行了六个星期的大屠杀,杀人手段极为残酷,枪杀,刀砍,水淹,火烧,活埋,还有开腹掏心,,挖眼割鼻,剖孕妇腹取胎儿,强奸三万多起,2、1940年8月1日,石井四郎曾亲自带队参加对宁波空投带菌跳蚤的鼠役战3、1941年3月1日,带菌跳蚤的鼠役战,毒杀中国同胞。

4、冈村宁次:实行“三光政策”的杀人魔头杀光,烧光,抢光5、战争又给侵略国的人民造成了怎样的创伤?(1)首先,要侵略国的侵略战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无形之中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

(2)会破坏一个良好的和平状态,对长久发展,包括海上进出口贸易不利。

6、为什么说和平是人类最难得无价之宝?(课本第7页)答:因为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无休止的战争史,战争是残酷的,它成千上万的使人死亡、受伤或沦为难民,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它严重破坏环境,它使人们心灵遭受难以愈合的创伤,它摧毁各种建设设施、破坏人类古老灿烂的文明,它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从而造成经济衰退、社会退步,它会使人类走向毁灭。

例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word资料5页

例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word资料5页

例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不少历史方面的内容。

南京师范大学的高德胜博士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意义。

没有历史,学生的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成了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知识符号。

由此可见,历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但是,教材中的历史题材内容相对分散,缺少前后联系,有的内容只是呈现历史事件,却没有交代历史背景,更没有具体的历史细节。

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直接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历史课,这显然违背了编者的意图。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活动是架起历史题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桥梁。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一、调查,丰厚感知历史距离学生久远,再加上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比较零散,不够系统。

在上课之前,安排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调查活动,有利于完善学生对相关历史的认识,丰富他们的感知。

比如,在执教《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时,老师布置学生做了一系列的调查:访谈年岁较大的老人,了解解放前人们的生活情况;通过阅读等方式,了解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寻找关于红军长征的图片或者视频;寻找开国大典的照片或者文章。

学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这段历史建立了初步的感知,因而在课堂中的感悟自然深入得多。

一般来说,调查的途径有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上网等,还可以对年长的历史见证者进行访谈,参观各种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址等。

老师在布置学生进行调查活动时,要提前布置,具体安排,引导学生分工合作,还应交给学生具体的方法,使调查活动能顺利开展。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

2. 历史的印记:重要历史事件、文化遗产、革命传统。

3. 社会的变迁: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4. 生活的变化: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环境保护。

5. 法治社会:法律法规、公民权利、社会责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增强国家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 教学重点:我国的发展变化、历史事件、法律法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历史图片等,引导学生了解教学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穿插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社会变迁。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解释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7.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我国地理、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2. 法治社会:法律法规、公民权利、社会责任。

3. 教学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

(2)列举三个重要历史事件,并说明其意义。

(3)谈谈你对法治社会的理解。

2. 答案:(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2)例: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些事件都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的问翘与对策

《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的问翘与对策

续教学设计陷入 “ 重点解读历史信息 , 传
输历史知识 ,顺 带激发爱 国主义情感” 的
误区里 , 导致 学生 的课 堂 关 注 点 集 中 在知
及 流失 的 痛惜之情 , 对野蛮的战争 和侵略
智慧 、 阅历 、 经验等传授给下一代 , 儿童 使
在感悟历史真实、 听历史声音的过程中 倾 真正理解历 史 , 理解人生 的意义 , 善心 完 智, 确定正确的生活方式 。全 日制义务教 《
息 变 得 丰 满 生 动 、 和 易 懂 , 予 历 史 题 亲 赋
材向现实生活转变的第二次生命 , 就显得
尤 为 重要 。
破 解 策 略 : 近 学 生 生 活 实 际 . 化 贴 活 历 史 文本 信 息 儿 童 的生 活 经 验 是 进 行 品 德 教 学 的
即可 , 但如果教 师对 此不理解 , 如何 取舍 教 学素材——是 全盘接 受还是适 度
【 文章编号 】 5— 8921)7 一 0 098(020A 4
0 3 2 03 -0
通过 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 B教 师制
定教学 目标 的最大亮 点在于 : 在牢牢立足 历史知识 的基 础上 ,重点激发学 生的情
感 — — 对 中华 民 族 伟 大 文 化 遗 产 被 毁 灭
对于儿童来说 , 历史是进行品德 教育 最生动的教材之一 。因为 , 历史作 为一 门 人文学科 ,异常注重把人类积 累的思想 、
程标 准的基础上 , 这样制定该课 的教学 目 标 :1 ( )对 比了解圆明园昔 日的辉煌和 圆 明园的毁灭过程 , 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 对中国的侵 略给中国人 民带来 的屈辱和 危害 , 明白“ 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 2激 ()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教案目录:第一章:面对挑战,勇敢前行第二章: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第三章: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第四章: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第五章: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第一章:面对挑战,勇敢前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挑战,需要勇敢面对。

2.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教学重点:1. 面对挑战的态度和勇气。

2. 自我激励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挑战,避免畏难情绪。

2. 如何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教学准备:1. 挑战的相关案例或故事。

2. 讨论的问题和活动。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分享感受。

2. 案例分享:介绍一些成功面对挑战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3. 讨论:讨论如何正确看待挑战,如何培养勇气和自信。

4.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设计一个针对自己的挑战计划。

作业:1. 制定一个自己的挑战计划,包括目标、计划和激励措施。

2. 写一篇关于自己面对挑战的经历的文章。

第二章: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和谐社会的概念和意义。

2. 参与社会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谐社会的意义。

2.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意识。

教学准备:1. 和谐社会的相关知识。

2. 参与社会建设的活动和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关于和谐社会的内容,分享理解。

2. 知识讲解:讲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

3. 案例分享:介绍一些参与社会建设的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4.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设计一个针对社会的建设计划。

作业:1. 制定一个针对社会的建设计划,包括目标、计划和激励措施。

2. 写一篇关于参与社会建设的经历的文章。

第三章:遵守规则,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尊重他人的意义。

让鲜活的历史走进儿童心灵——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历史题材内容教学方法初探

让鲜活的历史走进儿童心灵——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历史题材内容教学方法初探
・思 想政 治 与德 育 ・
2 [ 1 1 . 口 新课 稚 导 学
品德 与社会》 教学 中历史题材 内容教学方法初 探
江苏省 南京 市浦 口外国语 学校 陈桂 萍
小学 《 品德与社会》 历史题材 的教 学 内容呈 现的都是历 史人 物、 历史事件 、 历 史场 景 , 与孩 子 眼 中的现实 生 活有一 定的距离 , 如果教 师处 理不 当 , 难免 使得 课 堂 出现 抽象 、 乏 这也使 得教材对 历史 事件 的叙 述有 所缺 失。 因此 , 学生 对
历史事件 的基础上去 研究 历史 细节 , 和活 化 的“ 历 史人 ” 进 行对话 。所 以, 在历史题材的 品德 教学 中 , 要 把教学 内容 与 学生 的生活进行 对接 , 让 他们 在亲 身 的实践 探究 活动 中联
其最终 目的是发挥 历史特 有 的道 德教 育价 值 , 让 儿童通 过 对历史 的感悟 、 体验 、 实践等 活动 , 形成基 本的道德 观 、 价值
中 国将 翻开 崭 新 的一 页 , 又会迎来 一个 崭新 的天地 ; 从 天 安
科, 纯粹是读资料 , 没 有 自己 的理解 ; 二 是让 学生 掌 握认识 历史文化名人 的方法 ; 三 是 在 班 级 里 可 以 引 导 学 生 去 了解 有关孔 子的故事 , 从 生 动 的故 事情 节 中体 会孔 子 的为人 以 及思想 ; 四是可 以针对孔子 的言行做 一些常 规积 累 , 并联 系 生活实际 , 思考孔 子 格言 的实 际指 导作 用 。做 好 以上这 些 铺垫, 再加上教师创设 的开放 式 的交 流形式 , 那 么课上 学生 的交流就会 水到渠 成 , 他们 的认 识 是 内化 的, 是 互补 的 , 是 深刻的 , 教师 和学生就容 易产生共 鸣 , 对 孔子 的认识也 会更 深刻 、 更 丰富 。 四、 探 寻历史事件 在讲授《 鸦 片的背后 》 一课 中 , 对林 则 徐虎 门销烟 这一 历史 事件 的理 解 是重 点 , 首 先播 放 1 7世 纪欧 洲 的工 业革 命 。再播放《 林则徐》 电影的相关 画面 : 官兵 吸食鸦 片, 战斗 力削弱 , 白银 大量外流 , 银荒 日重 ; 人 民吸食 鸦 片 , 导致 家破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策略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策略(讨论稿)“品德与社会”课程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只存在于我们教科版五、六年级教材中。

鲁洁教授认为,小学不应过于强调历史的知识点,而应教给孩子“活着的历史”。

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

正如托马斯•凯利所言:“历史好像是去外地的一次旅游。

它把学生带到一个奇妙的令人兴奋的新世界,展示一个令人兴奋的将来前景。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历史资源,是让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由此可见,历史教育不应教给学生一个个死板的知识点,而应呈现给学生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故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教学应立足于品德教育,教材中关于历史内容的学习只是作为一个桥梁。

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开发学习化的课程资源,一切教学立足于学生原有经验的建构,实现教科书功能的“激活”,把教科书作为一种“活性因子”,激发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共享,以增强、提高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材中的历史知识不要求学生去记忆或背诵,而是把它作为师生探讨人类生活问题的工具。

蕴涵人类经验的历史要成为联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桥梁,让学生通过学史、懂史来认识自身,考虑历史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在参与历史问题的讨论中反省自身的生活,在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中进行个人道德的建构。

一句话,《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应该是生活化的历史,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探究、体验来达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强化进而成为自然。

这样才能将《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教学落在实处。

具体教学流程如下:一、课前初探,初步感悟目的: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主题进行初步探究,并提出困惑,为课中的探究做好充分的信息准备并酝酿一定的个性化的情感基础。

《品德与社会》历史、地理题材教学策略的思考

《品德与社会》历史、地理题材教学策略的思考

《品德与社会》历史、地理题材教学策略的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品德教师普遍都认为历史、地理类的教材很难教学。

因为这种题材的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话题零散,知识点多,没有完整脉络和情节,如果我们对课程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就会出现把品德与社会课就某一个知识点变成支离破碎的历史课、地理课讲座或说教的思想品德课的现象。

其次,很多老师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感觉时间精力不够,教学设计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引发学生兴趣,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不深,教学效果低下。

再次,在课堂教学前,因为学生准备不充分,就会出现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教学活动就是讲解“历史故事”“地理知识”,学生的参与学习的方式主要还是“听讲“记忆式”,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品德与社会学科活动性没有体现出来。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历史、地理教材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等为依据,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生活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要改变偏重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

二、正确解读教材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历史、地理内容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学习系统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不是详细地讲述、分析历史事件及诸多背景因素,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联史地内容的学习。

在解读教材时,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理清教材的脉络,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结构,才能对教材中呈现的教学内容作出恰当的取舍和重组,从而确定教学的正确思路。

三、设法提高教学效率《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形式也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执教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运用了很多方式方法,努力创设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

他们巧妙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激发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给我们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破解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难题

破解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难题

破解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难题作者:胡云飞徐吉来源:《中小学德育》2017年第06期摘要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课文以“散点”方式呈现和渗透,教学难度大。

教师要读懂“历史”“课程”“课文”及“学生”,认清教育价值,把握学科特质,理清教学脉络,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走进历史,理解历史,思考历史,指导当下,培植人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编码 A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6-00-04南京师范大学的高德胜教授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意义:没有历史,学生的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成了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知识符号。

[1]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课文包含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方面,以“散点”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内容;并在各年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生活等不同主题的课文中渗透历史教育,共同构成了小学品德课程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体系。

但是,历史的厚重让我们难以取舍,历史的遥远让我们看起来模糊,历史题材课文的非纯历史特性又让我们不知如何正确把握历史和品德的关系。

“望史生畏”是多数品德课教师的共同心理。

因此,读懂“历史”“课程”“课文”及“学生”便成为历史题材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

一、读懂历史,认清教育价值有人说,历史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发生过的全部的事实,即客观的历史;另一种是“人”对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的描述和记载,即主观的历史。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具体某个“人”记录的历史,完全客观的历史已不可能得到。

主观的历史只能以(尽可能)客观的历史为基础。

我们应尽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否则,历史就不能为今人提供“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也就从根本上失去它作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基本价值。

因此,小学品德课教师必须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学习和研究历史,并以尽可能客观的历史教育影响学生。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一、一般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主要内容:1、珍爱生命,崇尚科学。

2、民风民俗知多少?3、劳动最光荣。

4、农村和城市的明天。

三、重点和难点: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社会性。

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逐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组织教学内容。

它的综合性非常强。

涉及的教学内容的要素是综合的,涉及的社会领域是复杂的,交叉的。

同样的内容后续年段重复出现,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四、学生情况分析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五、措施:(一)、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朗及其合作者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

这里的“真实问题背景”大部分是指实际生活或者模拟的实际生活。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

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二)大胆想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品社课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学把社会生活化,把社会知识实际化,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与生活紧密联系,还使学生应用社会中学到得知识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进度:周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文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白魔鬼”说不,向邪教宣战,法律、生命之伞、民俗、大观园民俗、民俗和我们家乡的民俗小论坛中期考察,考察反馈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劳动需要知识,劳动成果应该珍惜我的家庭在新农村发展中的城市生活,最后复习,最后检查,反馈课堂笔记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崇尚科学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目标:1.解决吸烟、饮酒、网吧等不良习惯的危害,远离这些不良习惯。

三七品德与社会学科历史题材教学的几点思考

三七品德与社会学科历史题材教学的几点思考

品德与社会学科历史题材教学的几点思考温州市广场路小学肖佳敏首先,非常感谢市教研院为我们搭建这个平台,让我们汇聚一起共同探讨品德课教学,聆听各校老师在品德学科教学方面的经验与收获,这样的备课形式让我们获益匪浅!接下来我代表我们广场路小学品德教研组就曾大江老师的《战争何时了》一课,谈谈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教材解读要科学、到位品德新教材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反映儿童的生活需要。

它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教师和儿童对话的文本。

但在教学实践中,又难免会出现教材和儿童实际不相符之处。

因此,必须做到科学地解读教材。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战争何时了》一课,是“世界问题真不少”主题单元的第一课。

我们在解读时,联系本单元《科学技术的喜和忧》和《我在联合国作报告》这两课内容,深深地思索着三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想,要是能把战争的问题实实在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使儿童的心灵受到震撼,获得理性的思考,就能更好地引导儿童感受科学技术的喜和忧,领悟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解读,“震撼”和“理性思考”便成了本课教学的两个关键词。

在细细研读教材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特写图例:被枪弹击碎的玻璃后的儿童眼睛。

结合图边上的一段话,不难读懂,编者是想通过这段话和这幅图,让儿童感受战争环境中儿童的巨大灾难,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可再一细看那双眼睛,虽然能看出恐惧和不安,却很难和骇人听闻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编者为什么不安排一张使人一看就能联想到战争,场面非常恐怖的图片呢?我们感到困惑,于是试教时用了很多血腥的画面:有横尸棺材中的儿童,有被炮火炸去双腿的儿童,有被炸弹炸破头颅的儿童……但我们的孩子们不忍看这样的画面,太残忍,太暴力,也太黑暗,个别胆小的女生甚至是捂着眼睛,唏嘘不已。

课后我们通过探讨,都认为编者在考虑震撼儿童心灵的同时,更注意到了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保护,课堂中不应该出现非常恐怖的战争图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解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难题文献编码 A南京师范大学的高德胜教授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意义:没有历史,学生的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成了没有血肉、?]有灵魂的知识符号。

[1]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课文包含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方面,以“散点”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内容;并在各年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生活等不同主题的课文中渗透历史教育,共同构成了小学品德课程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体系。

但是,历史的厚重让我们难以取舍,历史的遥远让我们看起来模糊,历史题材课文的非纯历史特性又让我们不知如何正确把握历史和品德的关系。

“望史生畏”是多数品德课教师的共同心理。

因此,读懂“历史”“课程”“课文”及“学生”便成为历史题材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

一、读懂历史,认清教育价值有人说,历史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发生过的全部的事实,即客观的历史;另一种是“人”对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的描述和记载,即主观的历史。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具体某个“人”记录的历史,完全客观的历史已不可能得到。

主观的历史只能以(尽可能)客观的历史为基础。

我们应尽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否则,历史就不能为今人提供“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也就从根本上失去它作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基本价值。

因此,小学品德课教师必须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学习和研究历史,并以尽可能客观的历史教育影响学生。

1.深度解读教材中的历史首先,教师要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如,对于《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许多教师在课堂中花大量时间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尝试、探究和体验,以领略发明的精妙,从而得出“伟大发明”之结论。

如此教学,活动的操作性和趣味性都很强,但止步于技术发明范畴,并不是历史范畴。

学生误以为发明奇妙便是“伟大”,很难理解“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教材,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这四项发明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进而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纸的发明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活字印刷术经济省时,通过丝绸之路传至西方,加速了西方社会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普及;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新大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火药的使用改变了单纯依靠大刀、长矛和弓箭作战的局面,使整体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

这一切因素的结合才使得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可能。

只有深入历史范畴,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的贡献――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伟大发明。

其次,教师要学会全面评估历史材料。

例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通过对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段历史的描述,让学生感受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发其对祖国、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有的教师只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对“知识窗”中辛亥革命的历史只字不提,使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结论缺少充分的逻辑依据。

辛亥革命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它是在中国出现新的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经济,新的社会阶层――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虽没有给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却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君主专政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辛亥革命这段历史,比较它的成败之处,进而思考谁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人民的悲惨命运,从而引出“党的诞生”“南昌起义”“长征”这三大历史事件的学习,最终让学生真正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三,教师更要深度解读教材外的历史。

毕竟,我们能够看到的历史都是由“人”描述和记载的,历史题材课文的编写必然受到编者主观选择的影响,不能保证完全展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史学素养,以完善的史料弥补教材的缺憾。

例如,《悲愤的吼声》一课教材只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英勇奋战,却没有提到国民党政府领导的抗日斗争,这是不全面的抗日战争史,不符合历史教学的客观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在这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军民不分党籍、民族,万众一心,共保家园。

国民党政府的军队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相继在正面战场进行了淞沪会战、忻口战役、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滇缅路之战等一系列重大战役。

这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精神。

我们要给学生正确的历史,教育学生正视、尊重历史,从而真正理解“中国人”“爱国主义”。

2.学会用历史观照现实学历史如果单纯地了解人、事,意义不大。

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理解没有发展,就不会形成历史意识,没有历史意识也就谈不上历史主题的品德学习。

学历史绝不是只钻故纸堆,而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从宏观上来说,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大统一”的形式下,我们要想立足世界,必然要从历史的天空中找寻文化的底蕴,抵制文化帝国主义。

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就提到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微观上说,学历史能让我们做一个有深度,有厚度的智者。

因此,教师要用历史观照现实,帮助学生察古知今,察今知古,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发现内在联系,让学生为了更好地发展,更聪明,更有竞争力而学历史。

浙教版历史题材大致可归为五大类:光荣史、屈辱史、奋斗史、建设史和世界和平史。

每个事件都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渊源,教师要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相结合,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习做人处事的经验。

例如,教学《悲愤的吼声》,可结合中日钓鱼岛撞船等事件,从历史的角度开展事实分析,进而理性地认识中日关系,更理性地看待我们自己。

《品德与社会》基本理念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而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对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史为鉴,以古鉴今,有利于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去分析和判断当今社会,指导自身的社会行为。

二、读懂课程,把握学科特质历史不等于历史知识。

历史内容的学习是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

而综合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特征。

在确定知识性目标时,教师应注意挖掘课文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历史知识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历史知识的习得中,也能获得能力(历史理解、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这三种能力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指明,但在分目标的能力目标表述中可略窥一二: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

例如,教学《圆明园在哭泣》一课,如果只是简单了解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感受悲愤,哭诉历史,这种历史主题的品德教育是不完整的。

教师要设法将知识学习与品德教育有机融合,可在以下几处着手:1.在教学“圆明园的辉煌”环节,感受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且这奇迹属于全人类”时,融合历史自豪感的培育;2.在教学“圆明园被毁灭”环节,通过视频还原历史真相(八国联军公然抢夺和拍卖的强盗行为,他们却赫然称之为文明的、合法的)时,融合国家耻辱感的激发;3.在辩论“该不该重建圆明园”时,融合民族危机感的教育。

整堂课上,学生无论是自豪、惋惜,还是悲愤,最终都化作理性的思辩。

如此,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评价糅合历史理解、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初步发展。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整合在一起,在理解教材内容构建的综合性特征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历史材料的多重教育价值,以全面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读懂教材,理清教学脉络小学阶段的品德教材内容中,历史主题课文近75%集中安排在五年级下册。

这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这一年段加入大量历史题材的品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由于课程的综合性特点,教材不是按照传统的历史分类方法进行编写,而是以“散点”方式呈现相关历史内容,导致部分课文材料组织十分复杂,以致教师抓不住教学的主线。

例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课不是单纯的历史题材课文,教学内容丰富,教材编排比较凌乱。

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教材,理清每个材料的教学意图和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才能理出课文编写的两条线索:一条是横向线索,即“身边的物品――销往国外的产品――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货币兑换”,让学生认识当前国际经济交往状况,感受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另一条是纵向线索,即“丝绸之路――洋货倾销――封锁禁运――对外开放――合作共赢”,从我国与世界经济交往的曲折历史,认识改革开放的来之不易。

只有理清这两条线索,我们才能确定本课的教学脉络,并调整教材原定的材料编排顺序,组织条理清晰、有序推进的教学过程。

四、读懂学生,选择教学策略让五、六年级学生跨越时空距离,去认清历史的本来面目,这确实比较困难。

遥远的“历史距离”加大了理解难度,容易造成情感体验的虚无。

“政治话题”深奥而枯燥,与学生的理解水平存在巨大的鸿沟。

特别是新中国建设史部分,如《春天的故事》中“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专用政治名词,五年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表象,情感无从激发。

五六年级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机制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情感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

此时,教师需多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

因此,在历史主题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把握情感的激发,紧密联系当下生活,运用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努力做到三点:1.以小见大。

历史是宏大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典型事例、重大事例,或是离学生生活较近的事例。

例如《西部大开发》一课,教师紧密结合浙江省的企业家,课件出示杭州娃哈哈集团、温州奥康集团在西部投资的事例。

拉近时空距离,使得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原来西部开发就在我们身边”的体验。

2.以实解虚。

历史题材中的政治名词难以用下定义的方式对小学生解说清楚。

例如《春天的故事》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师可分步骤一一充实。

首先,向长辈询问生活劳动情况,比较优劣。

这就解决了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和为什么要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制这两个问题。

其次,通过事例、数据来说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好处。

这就认识了改革的成果。

这样,枯燥的政治术语变成了历史的故事,历史的故事又化解了难懂的政治术语。

3.以情激情。

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更要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或有,或还未曾有过的各种情感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