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对美国海关职能与定位的影响——以“9·11”事件为例
从“911事件”看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
从“9.11事件”看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摘要:“9?11事件”事件之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似乎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但是在事件中美国联邦政府的危机处理和管理能力也不能不令我们刮目相看,在有效处理危机事件的背后,暗含的是美联邦的的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因此深入探讨美国危机管理模式的优势之处,取其精华、合理借鉴对我们日后处理危机事件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9?11事件”;美联邦;危机管理;政府公关一、美国“9?11事件”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著名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大厦和首都华盛顿附近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先后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民航飞机撞击,世贸中心大厦在撞击后起火倒塌,五角大楼部分建筑倒塌,共造成3000多人丧生。
“9?11事件”不仅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也是美国建国200多年以来除1812年美英战争外本土遭受的最具破坏性的打击。
美国政府对此次事件做出了强烈谴责,其立场受到大多数国家的同情与支持,事件发生后全球各地都有各种悼念活动,事发现场的清理工作持续到次年年中,该事件也直接导致了此后国际范围内的多国合作进行反恐怖行动。
面对“飞来横祸”,美国联邦政府不得不迅速着手处理危机事件,在这个事件中美国联邦政府的危机管理机制起到的极大作用使得整个处理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美国危机管理机制概述美国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管理模式,是以法律为基础,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决策中枢,国务院、国防部、司法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等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中央情报局等独立机构负责协调,危机管理决策小组发挥关键作用,国会负责监督的综合性、动态性的一个体系。
美国应急反应机制的启动已经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美国现行的《全国紧急状态法》于1976年经国会通过。
该法对紧急状态的颁布程序、颁布方式、紧急状态的期限以及紧急状态期间的权力作了规定。
该法规定,当出现联邦法规定的宣布紧急状态的情况,总统有权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预警和救治:从"9·11"事件看政府危机管理 学术论文
预警和救治:从"9·11"事件看政府危机管理事件给美国和整个国际社会所采取的措施,认为恐怖袭击事件凸现政府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如何有效、及时、和平地处理突发性危机事件已经成为今后一定时期内政府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并从预警和救治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初浅的探索,提出以联合国为框架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全球合作的必要性。
【摘要题】海外管理【正文】事件,既对美国社会安全、社会稳定和传统威胁?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降低损失?如何做好与民众的沟通,维护国家长远利益和政府公信力?这一系列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都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如何处理社会危机事件将直接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进而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
于是,由事件引发,针对政府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危机管理问题凸显,本文探讨加强政府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并从预警和救治两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事件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政府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公众的社会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和重要的心理受到沉重打击。
袭击事件发生在美国最繁华的地区,他们袭击了美国经济、政治、军事的象征,使公众对美国社会安全产生极大的怀疑。
9月25日,研究公司ConferrenceBoard公布,美国的消费信心指数由8月份的114点大幅跌落到97.6,为1990年以来最低水平。
接二连三出现的炭疽病菌报告,引起了公众的白色恐慌,使得公众的心理接近崩溃。
纽约医学院的精神病临床教授诺曼萨斯曼说:眼下,全国人民普遍感到恐惧,大多数人平生第一次体验真正的恐惧。
(注:[美]《今日美国报》2001年10月16日。
)再一方面,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引起一些社会问题。
恐怖事件一个月后,美国六大航空公司裁员已逾10万人。
有专家预测,未来几个月美国公司将会裁减200万个工作职位,较事件前的预测增加125万。
其次,经济损失巨大。
据美国政府和专家估计,事件的直接经济损失达900多亿美元,由此造成的间接损失则一下子难以估计。
美国“9·11”恐怖事件给电子文件管理留下的警示
911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
911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摘要】911事件是世界历史上一起重大恐怖袭击事件,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
本文首先介绍了911事件的背景和原因,然后分析了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包括股市下跌、金融市场动荡等问题。
接着探讨了我国在此情况下采取的对策,包括稳定汇率、提升国内消费等措施。
同时还分析了我国经济的走势,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总结评价了911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指出应对措施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911事件的影响是深远的,但适当的对策可以帮助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并迎接未来的挑战。
【关键词】911事件,世界经济,影响,对策,我国,走势,应对措施,总结评价,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911事件是指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恐怖袭击事件,这次事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911事件导致世界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贸易受阻,以及全球投资信心受到打击。
这场悲剧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使得全球经济陷入不确定性和动荡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各国都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应对这一挑战,保护自身经济安全和稳定发展。
911事件的发生震惊了整个世界,给各国经济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恐怖袭击事件的蔓延和影响的持续,各国都在积极应对这一突发情况,努力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在这个艰难时刻,各国需要团结合作,采取有力措施,共同抵御恐怖主义带来的经济冲击,迎接新的挑战。
结束。
2. 正文2.1 911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911事件发生在2001年9月11日,是指恐怖分子绑架商用飞机,并将其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子塔和五角大楼的恐怖袭击事件。
这一恐怖事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911事件导致了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
各国股市在事件发生后几天内出现了剧烈波动,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市暴跌。
全球经济体系遭受重创,很多公司因此面临破产的风险,投资者信心大幅下滑。
911事件导致了全球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海关C-TPAT措施的法律分析
7m盯的指南。
(四)c—TPAT的进展情况
一33—
万方数据
World Tmde 0rgaIliz毗ion Focus No.7,2004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4年第7期
C—TPAT的实施已走过了三个阶段。在其设立之初,主要是针对大的进口商。任何经营
美国进口贸易的公司都可以申请成为c—m”的成员。该计划刚一设立,就有60个企业签
争力。事实上,美国海关C一卯AT措施也正是在一些大公司,例如福特汽车、通用汽车、摩托 罗拉等的推动与帮助下产生的。正如美国海关署长伯纳所说:“通过c一邛AT,商界、政府,最
为重要的是美国人民都将最终取得(反恐斗争的)胜利。” (三)C一7口AT措施也是国际大环境的产物 在世界海关组织2002年度会议上,“八国集团”和国际海事组织向世界海关组织理事会 提出建议,要求世界海关组织探讨如何加强国际贸易供应链安全,以防其被恐怖分子用来当作 传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成为其他跨国犯罪的途径。为此,世界海关组织要求各国海关部 门尽可能地采取措施来应付这种日益严重的挑战。同时要求,这些措施务必要在安全利益和 促进贸易便利化之间取得平衡。 一方面,海关所采取的防范与打击恐怖主义的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贸易的流通速度,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海关也意识到,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使得如果仅仅 依赖于它自身的力度是不可能实现其防范与打击恐怖主义的目标。而一个安全和可靠的供应 链对于其在履行维护国土安全的职责中又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它必须与国际贸易中供应 链上的进口商,运输商,经纪商,仓储经营商和生产商等保持紧密联系才有可能形成一张严密 的“网”,进而才有可能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由此可见,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要有效打击恐怖主义,防止恐怖分子利用全球贸易供应 链网络发起恐怖袭击,保障供应链的安全是关键。但是,安全并不能作为牺牲贸易便利的借 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海关目前推行C—TPAT措施,不失为迎合了国际的潮流。它 着眼于从供应链的内部、每一细小环节解决安全问题,堵住恐怖分子可能渗透的任何漏洞。而 随着C一11PAT的深入,在海关和商界的共同努力下,其安全建议和防范措施将会不断发展、 完善。 。(四)c一Ⅱ'AT措施的产生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关系密切,对我国也有一定的借鉴。 C—TPAT措施赖以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自身的经济实力必须十分雄厚。 具体而言,在措施实施的初期,首先参加的进口商——处于供应链上的“点”——的实力必须 非常强大从而才有可能对其他的“点”产生巨大的影响。否则,在自由资本的冲击下,实力不 够的“点”很快就会被替换、淘汰。现实中,这些进口商的实力都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说,离开 经济实力这个基础,C—TPAT措施是无法顺利贯彻执行的。 虽然说我国的经济实力还远比不上美国,但c—TPAT措施的思路却很值得我们借鉴。在 反对恐怖主义方面,海关和商业机构并不仅仅局限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还可以是 一起解决问题的“好伙伴”,即赋予商业机构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 观能动性,在设置一定义务的同时更要赋予他们权利。因此,在恐怖主义面前,海关与商业机 构的利益是一致的。 (作者单位:海关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 责任编辑戴芷华
美国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启示摘要:美国已建立起一套健全且快速有效的国家灾害应急体制,实现对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各种类型、规模公共突发事件的高效率、高效益的准备、应对和事后恢复,在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发展,法律基础建设,管理体系的系统化、标准化等方面,对我国都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公共突发事件;特点;启示近年来,中国和美国都多次遭到自然灾害等公共突发事件的袭击而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美国应急管理历史较长,形成了一套健全且快速有效的国家灾害应急体制,行政执法有力,法律法规健全,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方面取得的不少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美国“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组织机构及职能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在其民主的法律制度下,各州制定和实施各自的法律制度。
由此,美国各级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机构设置,从联邦政府、州、郡到市共四级都带有明显的联邦制特点,上级对下级只是起协调作用,州以下组织机构名称不一,联邦政府以下各级机构的权力归属于各级政府,并严格遵照相关法律制度行使。
1.1联邦紧急救援管理局联邦紧急救援管理局简称“费马”(FEMA),是美国联邦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组织机构,由前美国总统卡特于1979年下令成立,其主官的地位与国务院部长级同级。
2003年,FEMA并入国土安全部,每年有25亿美元的突发事件应急基金。
FEMA下设5个职能部门:应急准备部、缓解灾害影响部、应急反应部、灾后恢复部、区域分局管理办公室,全职工作人员2 600人,还有符合应急工作标准的志愿者(或兼职人员)4 000人。
FEMA的职责范围涵盖地震、飓风等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环境、卫生甚至核领域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全面负责应急准备、预防、监测、响应、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1.2州紧急救援管理局州紧急救援管理局简称“石马”(SEMA),是州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组织机构,但具体某个州往往称为“某某州紧急救援管理局”,如马里兰州则称为“马里兰州紧急救援管理局”(Maryl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简称“密马”(MEMA)。
美国供应链安全
C-T PAT:供应链安全管理9‧11事件发生至今已有近四年的时间,供应链的安全管理仍是一大课题。
根据《The Journal of Commerce》与Unisys在2004年末进行的一次调查,负责管理全球供应链的专家担心全球商业仍然容易受到潜在的、非常严重的破坏,而最薄弱的安全漏洞发生在装货地点或前往港口的路上。
除恐布袭击外,货物盗窃及其它相关罪行所带来的商业及经济损失亦不容忽视 --- 平均每年全球货物被窃的直接成本高达300亿美元,若再加上调查费用、保险费用,及其它间接成本,损失的金额可再增一倍。
在后9‧11时代,于商业上与港口兴起了一系列为反恐的运输安全计划,其中一项由美国海关推动,与进口商、物流业及制造厂商合作的「C-TPAT--海关-商贸反恐布联盟(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
甚么是C-TPAT?C-TPAT是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关边境保护局(即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简称“CBP”)在9‧11事件发生后所倡议成立的自愿性计划,并于2002年4月16日正式实行。
透过C-TPAT,CBP希望能与相关业界合作建立供应链安全管理系统,以确保供应链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安全、安全讯息及货况的流通,从而阻止恐布份子的渗入。
参与这计划的成员将依据C-TPAT所订立的安全建议去强化其有关设施、人员、程序及付运方面的安全措施及管理,内容涵盖八大范围:程序安全、信息处理、实体安全、存取监控、人员安全、教育训练、申报舱单程序和运输安全。
此外,C-TPAT成员亦会要求其业务伙伴或协力厂商合作,一同巩固供应链的整体安全。
成为C-TPAT成员有甚么好处?现时美国进口商、运载商、报关行、货物承揽/货运代理商/无船舶公共承运商、美国本地港口管理当局/码头经营商、墨西哥制造商及CBP直接邀请参加的一批亚洲及欧洲制造商均可申请成为C-TPAT成员。
案例:美国911事件
案例:美国911事件现实点击:“9.11”回顾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军事实力无人可敌。
然而,它也成了恐怖分子袭击的主要目标。
“9.11”事件的发生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了冷战后世界形势格局,而且给全球,各国的政府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美国国内的社会生活形态和基准理念受到重大影响和冲击。
以往美国人常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拥有最先进的武器和最发达的信息情报网络。
也就是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没有什么对手能够与美国抗衡。
广大的美国民众“真诚”地相信,当今的美国不仅提供了可供其他国家效法、的模式,也提供了当代人类发展的希望。
然而“9.11”事件的发生无疑给这种广泛传播而且根深蒂固的认知以沉重一击。
”袭击事件发生在美国最繁华的地区,它袭击了美国经济、政治、军事的象征物,使公众对美国社会安全产生极大的怀疑,它不仅打乱了原有的平和、悠闲的社会生活节奏,使整个社会突然弥漫着紧张和不安,有的地区甚至出现局部的混乱,在纽约、华盛顿等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和重要的建筑前20多年来第一次出现全副武装的警察和国民警卫队士兵。
2001年9月25日,研究公司Conference Board公布,美国的消费信心指数由8月份的 114点大幅跌落到97.6点,为1990年以来最低水平。
接二连三出现的炭疽病菌报告,引起了公众的白色恐慌,使得公众的心理接近崩溃的边缘。
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临床教授诺曼·萨斯曼说:“眼下,全国人民普遍感到恐惧,大多数人平生第一次体验真正的恐惧。
”如果说“9·11”事件是2l世纪的珍珠港事件,那么它对当代美国的影响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用9月22日《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的开头语来回答:“对美国的袭击将永远地改变美国看待自己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也可以用9月17日美国CNN电视访谈节目的评论来回答:“过去美国人认为美国是世界,现在认识到美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取向
“9·11”事件是自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来外敌对美国领土发动的第一次攻击,也是迄今美国遭受的最为严重的恐怖主义灾难。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布什政府对美国安全战略进行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大幅度的调整,由此导致美国的对外政策出现若干重大变化。
本文拟对这些变化及其趋向作一剖析。
一、对外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出现重大变化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为了促进国家利益而设计的超出国家边界的明确或不明确的行为。
制定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最根本地取决于政策设计者对于本国国家利益的界定,这种界定又决定了国家在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时所追求的目标。
根据1999年克林顿政府公布的《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的国家利益被分为三类:一是生死攸关的利益,即美国及其盟国的领土安全、美国公民的生命及财产保护、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基础设施的保障等;二是重要的利益,即美国的安宁和公民的福祉以及美国所处世界的性质等;三是人道主义及其他利益,主要指美国价值观的维护和传播,包括支持民主化、促进人权、维护法制等。
“9·11”之前,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安全最有保障的国家。
虽然从90年代起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日趋频繁,但美国所担心的主要是对其海外目标的袭击,至于国土安全,美国人则持比较乐观的看法。
然而,“9·11”恐怖袭击打破了美国领土坚不可摧的神话。
它使美国人痛切地认识到,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跨国威胁日益增多的时代,美国的首要地位并不意味着美国不易受攻击,即使是一个拥有前所未有的超强实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也无法完全置身于每一个威胁或危险之外;对于美国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传统的民族国家,也不是来自中、俄之类的“潜在战略对手”,而是来自非国家角色——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及其支持者。
基于这种认识,美国朝野强化了对国土安全这一“生死攸关的利益”的重视,并把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毁伤武器扩散视为这类利益所面临的最严重和最紧迫的挑战。
与对国家利益的轻重缓急调整相适应,布什政府把“打击恐怖主义”和“制止谋求核生化武器的政权威胁美国和世界”确定为本届政府的两大“宏伟目标”,并将其提至“至高无上”的地位。
“9·11”后美国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壁垒的立法举措
收稿日期:2019-08-07 修回日期:2019-10-30作者简介:邓娥荣(ORCID :0000-0001-6169-1022),女,1986年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情报理论;任国军(ORCID :0000-0003-4404-100X ),男,1975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情报理论㊂9㊃11”后美国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壁垒的立法举措邓娥荣 任国军(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 洛阳 471003)摘 要:[目的/意义] 9㊃11”事件后,为应对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㊁国土安全构成的威胁,美国国会迅速颁布‘美国爱国者法“,修订对外情报监视法律条款和刑事调查法律条款,强力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的法律制度壁垒㊂[方法/过程]在分析‘美国爱国者法“法律条款的基础上,考察了相关的国会提案㊁辩论记录㊁修订记录等立法文件,研究了美国国会为跟踪法案落实效果和影响的听证会记录,梳理了美国联邦政府落实法律的规章制度㊂[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壁垒是美国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前提,而采取立法措施是打破壁垒的关键㊂壁垒的打破改变了美国对外情报与执法的工作模式,提升了美国政府对外情报工作效能㊂关键词:‘美国爱国者法“;对外情报;情报工作;情报共享;执法;壁垒;立法中图分类号:DF 13 DF 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965(2020)02-0016-04引用格式:邓娥荣,任国军. 9㊃11”后美国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壁垒的立法举措[J ].情报杂志,2020,39(2):16-19,26.DOI :10.3969/j.issn.1002-1965.2020.02.004On the Legal Measures in Bringing Down the Wall between U.S.ForeignIntelligence and Law Enforcement after 9/11Deng Erong Ren Guojun(Luoyang Campu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Luoyang 471003)Abstract :[Purpose /Significance ]After "9/11"Attack ,response to the threat posed by the terrorism to U.S.national security and home⁃land security ,U.S.congress promptly enacted the "USA PATRIOT Act"which amended U.S.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provi⁃sions and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rovision ,brought down the wall between foreign intelligence and law enforcement.[Method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visions of the "USA PATRIOT Act",this article examined the related legislative documents including the bills ,debate documents and amendments ,studied the related hearing records taken by U.S.congress ,and tracked the implementing regu⁃lations taken by U.S.federal government.[Result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found that bringing down the wall between foreign intelli⁃gence and law enforcement is the premise of counterterrorism ,and taking legal measures is the essential of bringing down the wall.The bringing down of the wall changed the operating mode of U.S.foreign intelligence and law enforcement ,and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foreign intelligence activities.Key words :USA PATRIOT Act ;foreign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work ;intelligence sharing ;law enforcement ;wall ;legislation 美国政府和学术界用 壁垒”(wall )一词来概括法律㊁政策和人事因素对美国司法部内部㊁情报界与执法界情报共享造成的限制[1]㊂ 9㊃11”事件后,恐怖主义作为美国国家安全㊁国土安全的首要威胁,其特殊运行方式对美国情报界和执法界各自独立的烟囱式工作模式提出了挑战,对它们的情报共享和协同合作提出了紧迫需求㊂因此,对打破横亘于对外情报和执法的壁垒,成为了 9㊃11”事件后美国为应对恐怖主义威胁采取的首轮措施之一㊂1 9㊃11”前横亘于对外情报与执法间的法律制度壁垒 1.1 美国对外情报与执法调查执行两套法律程序在美国境内开展以获取对外情报信息为目的的调查和第39卷 第2期2020年2月 情 报 杂 志JOURNAL OF INTELLIGENCE Vol.39 No.2Feb. 2020以获取刑事犯罪证据的调查执行两套法律程序,分别受1978年‘对外情报监视法“(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ct)和1968年‘综合犯罪控制与街道安全法“(Omnibus Crime Control and Safe Streets Act)第III编约束㊂尽管两部法律为两种不同职能㊁不同目的的调查监视,设定了相似的司法系统审批模式,但两者差异很大㊂首先,对外情报监视的获批门槛更低㊂对外情报监视法律条款以绑定监视对象身份为基本条件,实施的前提是监视对象为外国势力及其代理人;执法调查则以绑定犯罪行为为基本条件,实施的前提是犯罪事实已经㊁正在或将要发生㊂其次,对外情报电子监视可获授权的时限相对更长,且无须告知被监视对象㊂第三,对外情报监视审批程序的秘密性强㊂美国‘对外情报监视法“为审批对外情报监视活动设立了专门的对外情报监视法院,对外情报监视活动的审批是单方面㊁秘密进行的,其判决和庭谕都受到保密法律和制度的绝对保护㊂ 1.2 首要目的标准限制‘对外情报监视法“的适用范围 为防止更具侵犯性的对外情报监视手段滥用于执法调查,美国逐步形成了‘对外情报监视法“首要目的适用标准㊂首要目的标准要求适用‘对外情报监视法“的调查活动必须是以获取对外情报为首要目的,是对调查中对外情报和执法所占比例的一种权衡㊂首要目的标准源于对‘对外情报监视法“目的条款的诠释,该条款规定了美国政府向对外情报监视法院提交的申请中需要证明 监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外情报信息”[2]㊂美国国会㊁法院体系㊁学术界一般将首要目的标准与美国第四巡回上诉法院在美国诉张庭雄案(United States v.Truong Dinh Hung)联系在一起,该案起于1978年FISA颁行前判决于1980年㊂该案中,张庭雄以联邦调查局无令状监视为由对证据提出质疑,法院判决 无令状监视仅限于首要目的是获取对外情报的监视”[1]㊂美国联邦法院后续判例逐渐形成了首要目的标准,也即所获证据能够获得法院的认可的前提是其必须源自于首要目的是获取对外情报信息的监视活动㊂ 1.3 美国司法部制度阻碍对外情报与执法人员的协商交流 作为对首要目的标准的执行和落实,美国司法部1995年7月制定的 联邦调查局与刑事犯罪科围绕对外情报与对外反情报调查事宜接触的章程”,对司法部内部的对外情报和刑事调查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行近似苛刻的规定,进一步筑高了对外情报和执法间的壁垒㊂尽管章程允许联邦调查局向刑事犯罪部提供其在对外情报监视中发现的 暗示重大联邦犯罪已经㊁正在或可能发生”的证据,但却要求 刑事调查科在保留刑事诉讼作为选项的方式为联邦调查局提供指导”,并禁止 刑事调查科指导联邦调查局发起㊁延续或扩大依据‘对外情报监视法“开展的电子监视或物理搜查”,禁止刑事调查科为联邦调查局提供 事实导致或看似在指挥或控制对外情报或对外反情报调查用于执法目的”的建议㊂[3]此外,司法部将停职作为联邦调查局与刑事犯罪科人员违规接触的惩罚措施㊂这些规定不仅阻碍了司法部内部对外情报与执法的协商交流,更是使得司法部的执法机构就根本无法从情报界获得情报信息了㊂2 9㊃11”后美国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壁垒的立法举措 在政府提交的议案的基础上,美国国会于2001年10月26日迅速以绝对多数赞成的方式通过了‘美国爱国者法“(USA PATRIOT Act),对美国境内执法调查和对外情报监视法律条款做出了重大的修订㊂法案中拆除情报界与执法界壁垒的条款被 9㊃11”委员会报告誉为 法律的核心条款”[4],也被部分美国学者视为 ‘爱国者法“对‘对外情报监视法“修订中最有争议的部分”[5]㊂由于条款对执法和对外情报的重大调整,这些条款大多是通过附加日落条款的方式设立㊂ 2.1 将‘对外情报监视法“ 目的”改为 重要目的” ‘美国爱国者法“第218条款是打破执法情报与对外情报间壁垒的第一步,它将‘对外情报监视法“第104(a)(7)(B)和303(a)(7)(B)中的 目的”(the purpose)一词改为 重要目的”(significant pur⁃pose)[6],修订改变美国政府在美国境内为获取对外情报信息为目的开展电子监视和物理搜查的前提,即由获取对外情报信息作为 目的”改变为获取对外情报信息作为 重要目的”㊂法律条款文字层面的细微调整,其内涵和意义却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㊂它意味着‘对外情报监视法“可用于执法情报的搜集,正如美国国会参议员在‘美国爱国者法“立法辩论时指出, 即便监视的首要目的不是获取对外情报信息”,也 可以依据‘对外情报监视法“实施执法调查”㊂[7]在此基础上,‘美国爱国者法“第504条款进一步强化第218条款,从法律层面明文要求参与调查或防御外国势力或其代理人实施的事实或潜在攻击或其它重大敌对行动㊁阴谋破坏或国际恐怖活动㊁秘密情报活动的对外情报与执法人员加强协同合作㊂[6]在2005年4月27日的听证会上,时任司法部长艾伯特R.冈萨雷斯就称,这两大条款对拆除分隔情报官员和执法官员的壁垒起到了推动作用,不仅抹除了阻碍执法和情报人员信息共享的法律障碍,还为移除阻碍信息共享的行政管理限制和文化限制提供了必要的推动力㊂[8] 2.2 在对外情报监视法院系统确立 重要目的”标㊃71㊃ 第2期 邓娥荣,等: 9㊃11”后美国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壁垒的立法举措准 重要目的标准取代首要目的标准,能够作为美国政府将其付诸于衡量‘对外情报监视法“适用范围的基本标准,来源于国会成文法的修订,确立于对外情报监视法院的判决㊂‘美国爱国者法“颁布后,在国会成文法的执行和阐释层面,围绕重要目的标准的界限,美国司法部与对外情报监视法院有极大的分歧㊂为此,美国司法部有史以来第一次将对外情报监视法院告上复审法院㊂对于‘对外情报监视法“的适用范围,对外情报监视复审法院确立了三大标准㊂一是政府可将其用于调查和起诉 对外情报犯罪”;二是政府不可将其用于唯一目的是获取起诉证据的调查,即便是针对对外情报犯罪;三是政府不可将其用于首要目的是起诉非对外情报犯罪的调查㊂[9]美国对外情报监视法院的判决,是对首要目的标准的否定,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对外情报监视法“的适用范围,但也将法律适用范围限定在对外情报领域,反对将法律无限制地适用于执法调查㊂ 2.3 将推进对外情报和执法信息共享写入法律条文 在‘美国爱国者法“前,联邦法律被诠释为限制刑事调查员向对应的情报调查披露刑事监听或大陪审团信息的能力㊂‘美国爱国者法“第203(a)和(b)条款消除了执法情报与国家安全官员共享的壁垒,允许大陪审团传票或执法监听等重要刑事调查工具所获信息的常态信息共享㊂在此基础上,‘美国爱国者法“905条款还为执法情报与对外情报共享专门做出规范㊂首先,强制要求执法情报流向对外情报领域㊂‘美国爱国者法“第905条款修订‘国家安全法“,规定 司法部长,或是仍和联邦政府负有执法职责的部门或机构,应当毫无例外地将其在刑事调查中所搜集到的对外情报披露给中央情报主任㊂”[6]第905条款的法律语言是肯定式的法律义务,即联邦调查局必须共享其在刑事调查中所获取的对外情报信息㊂在‘美国爱国者法“的听证会上,就有参议员就指出,最为可能导致情报滥用的,是 授权刑事调查所获 对外情报’与 任何联邦执法㊁情报㊁防御㊁移民㊁国防㊁国家安全官员’的新的㊁史无前例的共享权”[10]㊂其次是加强对外情报与执法领域的合作㊂ 9㊃11”事件前,美国国家安全情报法律就赋予情报界成员为执法机构提供信息的权力,‘国家安全法“(National Security Act)第105(A)条款规定, 情报界成员,基于美国执法机构的要求,可在美国境外搜集非美国人的信息㊂这些机构在搜集这些信息时,不用考虑执法机构需要获得信息是出于执法调查或是反情报调查目的㊂”[11] 9㊃11”事件后,为强化情报界与执法界的协作,进一步规范执法界对情报来源的保护,‘美国爱国者法“第905(b)条款要求司法部长制定纲领确保司法部在合理时间内响应情报界有关犯罪活动可能包含对外情报来源或潜在对外情报来源的报告㊂[6]尽管‘美国爱国者法“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壁垒的法律条款都被附加了日落条件,但是其主要思量和具体举措在 9㊃11”调查委员会调查报告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调查报告等重大调查报告都得到的认可㊂这些立法条款的执行和落实效果,包括其对于提升美国防范恐怖主义袭击的作用,以及对于美国公民民主自由的侵犯可能,在2001年至2005年间多次受到国会公开㊁秘密的审查均得到了正面的肯定㊂因此,2006年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美国爱国者法改进和再授权法“(USA PATRIOT Act Improvement and Reauthori⁃zation Act),在将‘美国爱国者法“部分附加日落期限的条款采取延期这一保守做法的同时,将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壁垒的法律条款全部固化,使其成为长期有效的法律条款㊂3 9㊃11”后美国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壁垒立法举措的影响 继美国国会通过‘美国爱国者法“㊁对外情报监视法院做出重要判决后,依照‘美国爱国者法“第218节㊁203节㊁905节等条款的要求,美国司法部颁布了系列纲领文件重新规整其对外情报共享问题,并与情报界㊁国家安全部达成了多项情报共享协议㊂美国政府多层次的法律制度,深刻地改变了情报界和执法界相互隔阂的状况,有力推进了美国对外情报与执法情报的整合㊂ 3.1 顺畅了美国司法部内部对外情报与执法的沟通协调机制 系列法律制度的颁布和执行,重建并顺畅了美国司法部内部对外情报与刑事调查的沟通协调机制㊂在放低了联邦调查局对外情报信息流向刑事犯罪部标准的基础上,极大地放松了对司法部刑事调查科为联邦调查局提供建议的限制㊂2002年3月,美国司法部修改情报共享章程,鼓励司法部两个部门在对外情报监视活动中的协商,规定 除非受到对外情报监视法院庭谕指示,或是受到司法部长或副司法部长对特定案件设定的限制,联邦调查局㊁刑事调查科㊁情报政策与评估办公室,应当就对外情报和对外反情报调查事宜进行相互协商”, 协商可就所有与美国调查或防御外国攻击㊁阴谋破坏㊁恐怖主义和秘密情报活动能力所必要的事宜交流意见和建议”, 相关事宜包括但不限于调查的战略和目标,用于实施调查的执法和情报方法,调查中情报和执法组成部分的交流,‘对外情报监视法“搜查或监视的发起㊁行动㊁延续和拓展”㊂[12]司法部的章程彻底清除了司法部内部对外情报与执法信息共享㊁行动协调的法律障碍,也为情报界㊃81㊃ 情 报 杂 志 第39卷与执法界的信息共享提供了现实基础㊂ 3.2 促使美国境内执法情报成为对外情报的重要来源 作为‘美国爱国者法“法律条款的具体落实, 2003年9月,美国司法部颁布 关于向中央情报主任和国土安全官员在刑事犯罪调查中获得的对外情报的纲领”,为执法情报中对外情报信息划分不同的优先等级,并规定了不同等级对外情报信息与情报界的共享方式,要求执法界第一时间将所获恐怖主义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信息分发给情报界㊂[13]系列法律制度的颁布和执行,使得美国执法情报信息在对外情报搜集㊁分析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㊂首先,执法情报信息为对外情报搜集提供重要线索,前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㊃S.穆勒称,联邦调查局依照法律可将在刑事调查中发现的有情报价值的信息,比如调查对象与境外某号码的联系,与中央情报局及其他情报机构共享,从而促进情报机构情报搜集㊂[8]其次,执法情报信息也可作为重要的情报资料,前司法部长艾伯特㊃R.冈萨雷斯为佐证固化‘美国爱国者法“第203条款的合理性,就披露了执法部门为情报界提供的有关恐怖组织训练㊁经济来源㊁活动等情报资料㊂[8]第三,执法情报信息也能为情报界提供成系统的情报知识㊂艾伯特㊃R.冈萨雷斯就曾向国会披露有关刑事调查和诉讼揭发了恐怖组织后勤供给网络的方式和方法,揭发了恐怖组织的操作㊁后勤供给和目标锁定信息,以及资金非法流向伊拉克的方式和手段等重要情报㊂[8] 3.3 提升了美国执法界㊁情报界反恐调查手段的灵活性 9㊃11”事件前,美国政府在对恐怖组织的调查中需要权衡执法调查手段和对外情报监视手段的利弊㊂尤其是使用‘对外情报监视法“调查手段时,需要为后续针对恐怖组织的反击措施留出余地㊂在1978年‘对外情报监视“立法中,国会的基本认识是当时对外情报监视并不生成刑事诉讼证据㊂然而‘美国爱国者法“第218条款的修订则表明,‘对外情报监视法“可用于刑事证据的搜集㊂新的法律条款提升了美国反恐调查中综合㊁变通使用对外情报监视手段和刑事调查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司法部开展跨国情报调查的能力,并提升了其预防恐怖组织对美国本土实施恐怖袭击的能力㊂ 9㊃11”事件后,美国将刑事诉讼也作为惩治恐怖分子的一种手段,而依据‘对外情报监视法“获取的情报信息也成为刑事诉讼的有力证据㊂在2005年4月27日的听证会上,前司法部长艾伯特㊃R.冈萨雷斯就披露,卷入基地组织毒品换武器的2名密谋人员被判有罪,与基地组织捆绑的 虔诚军”的暴力极端组织中9人被判有罪,其中2名被控密谋向基地组织和哈马斯提供材料支持,1名因其作为其伊拉克前政府代理人被判有罪[8]㊂ 3.4 达成了情报界㊁执法界㊁国土安全部门在反恐领域的情报共享 在法律文件的牵引指导下,2003年3月,美国情报界㊁司法部㊁国土安全部达成的信息共享备忘录,着力于推动美国政府在恐怖主义等首要国家安全威胁领域的信息资料共享和分析观点的协商㊂一是决意在让渡部分利益的前提下,突破信息来源限制,推动三大系统信息资料的共享㊂文件明确规定,即便是在 可能影响刑事诉讼㊁执法或情报行动”的情况下依然落实信息共享要求, 信息最初包含在任何类型的通信中,都不能成为拒绝或延迟分发的理由”,三方要 持续提高技术后手段来提升信息共享的弹性㊁速度和规模”㊂[14]二是重视在重大国家安全威胁领域分析结论的充分沟通㊂ 分析结论”(analytic conclu⁃sion)指的是一份或多份信息的分析结果,推论是对某一事实的深入分析得出的,而非明显是从原始信息本身的表面而来㊂协议要求以全源信息为基础形成分析结论,信息的更新必须得到全面的分享,行动以所有机构的全面信息和分析结论为基础㊂政府在对外沟通时,分析结论是不相矛盾的㊂[14]在恐怖主义构成的现实威胁压力下,情报共享备忘录在情报界㊁执法界和国土安全部三大系统内都得到了有效的执行和落实,有力地推进了美国反恐情报在各个层次的整合㊂总体而言,从立法层面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壁垒,既是美国政府对 9㊃11”恐怖袭击的应急反应,也是美国应对21世纪非传统国家安全威胁的必然选择㊂尽管‘美国爱国者法“的部分条款已经失效,但其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壁垒的法律制度依然有效,且已造就了极为深刻的影响㊂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的法律制度壁垒,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联邦政府在部分领域的运行模式,总体提升美国政府在世界范围内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等国家安全威胁的能力㊂跨部门㊁跨机构㊁跨领域㊁跨层级情报信息共享的机制也已形成,情报信息在国家层面的整合力度在增强㊁整合范围在扩大㊁整合效果日趋显著㊂参考文献[1] Richard Henry Seamon,William Dylan Gardner.The patriot actand the wall between foreign intelligence and law enforcement [J].Harvard Journal of Law&Public Policy,2005,28(2):319 -463.[2] United States code2000Edition[Z].Title50Chapter36.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4. [3] Memorandum from the Attorney General to Assistant AttorneyGeneral,Criminal Division,FBI,Counsel for Intelligence Policy, United States Attorneys.Procedures for contacts between the FBI and the criminal division concerning foreign intelligence and for⁃eign counter intelligence investigations[EB/OL].July19,1995.(下转第26页)㊃91㊃ 第2期 邓娥荣,等: 9㊃11”后美国打破对外情报与执法壁垒的立法举措[2] Terrorism Implementation Task Force Working Group.Counte⁃ring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for terrorist purposes [EB /OL ].[2009-02].https :// /counterterrorism /ctitf /sites /.counterterrorism.ctitf /files /ctitf _internet _wg _2009_report.pdf.[3] 新华网.网络恐怖主义:安全威胁不容忽视[N /OL ].[2014-07-21].http :// /world /2014-07/21/c _126774875.htm.[4] 人民网.资料: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安塔利亚峰会关于反恐问题的声明[N /OL ].[2016-08-16].http :// /n 1/2016/0816/c 1002-28640137.html.[5] 中国新闻网.国外网络安全立法对我国的启示[N /OL ].[2015-07-13].http :// /it /2015/07-13/7401168.shtml.[6] 中国新闻网.第十四次上合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举行聚焦反恐合作[N /OL ].[2016-11-30].http ://www.chi⁃ /gn /2016/11-30/8079688.shtml.[7] 新华网.美国发布应对重大网络攻击最新政策指令[N /OL ].[2016-07-27].http :// /world /2016-07/27/c _129183287.htm.[8] 中国网信网.‘网络安全法“的立法定位㊁立法框架和制度设计[N /OL ].[2016-11-09].http :// /2016-11/09/c _1119879969.htm.[9] 朱永彪,任 彦.国际网络恐怖主义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26.[10]新华网.美日防卫指针扩大合作范围[N /OL ].[2015-04-29].http :// //world /2015-04/29/c _127745250.htm.[11]United Nations.Resolution 2129(2013)[EB /OL ].[2013-12-17].http :// /zh /documents /view _doc.asp ?sym⁃bol =S /RES /2129(2013).[12]United Nations.Resolution 2178(2014)[EB /OL ].[2014-09-24].http :// /zh /docume nts /view _doc.asp ?sym⁃bol =S /RES /2178(2014).[13]高铭暄.论网络恐怖主义行为[J ].法学杂志,2015(12):5.[14]马国春,石 拓.国际涉恐音视频的网络传播及其治理[J ].阿拉伯世界研究,2016(1):108.[15]人民网.专家解读中美共识:美对"东伊运"态度转变有力反恐[N /OL ].[2016-09-06].http :// /n 1/2016/0906/c 1011-28693652.html.[16]檀有志.跨越 修昔底德陷进”:中美在网络空间的竞争与合作[J ].外交评论,2014(5):25-30.[17]曾向红,邹谨键.反恐与承认:恐怖主义全球治理过程中的价值破碎化[J ].当代亚太,2018(4):113-155.[18]UNODC.The use of the internet for terrorist purposes [EB /OL ].[2012-10-22].http :// /documents /front⁃page /Use _of _Internet _for _Terrorist _Purposes.pdf.[19]盘冠员,章德彪.网络反恐大策略:如何应对网络恐怖主义[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12.[20]赵秉志.外国最新反恐法选编[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199.[21]张孙旭.2016年版‘俄联邦信息安全学说“述评[J ].情报杂志,2017(10):58.[22]皮 勇.网络恐怖活动犯罪及其整体法律对策[J ].环球法律评论,2013(1):11.[23]卢 静.当前全球治理的制度困境及其改革[J ].外交评论,2014(1):120.(责编:王 菊;校对:白燕琼)(上接第19页) [2019-06-23]http :// /irp /agency /doj /fisa /1995procs.html.[4] The 9/11Commission Report :Final Report or the NationalCommission on Terrorist Attacks upon the United States [EB /OL ].July 22,2004.[2019-06-23]http ://www.9-11Com⁃ /report.pdf.[5] Peter Swire.The System of 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Law[J ].The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2004,72(6):1306-1329.[6] United and Strengthening America by Providing AppropriateTools Required to Intercept and Obstruct Terrorism Act of 2001[Z ]//United Statutes at Large ,Volume 115.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1:272-402.[7] Congressional Record Volume 147,No.144[EB /OL ].October25,2001.[2019-06-23]http :// /crec /2001/10/25/crec -2001-10-25-pt -1-PgS 10990-1.pdf.[8] Hearing before the Selected Committee on Intellig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 119th Congress First Session ,USA PATRIOTAct [Z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6.[9] United States 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Court of Review.In re Sealed Case ,310F.3d 717[EB /OL ].November 18,2002.[2019-06-23]http :// /cases /federal /ap⁃pellate -court /F 3/310/717/495663/[10]Congressional Record Volume 147,No.144[EB /OL ].October25,2001.[2019-06-23]http :// /crec /2001/10/25/crec -2001-10-25-pt -1-PgS 10990-1.pdf.[11]United States Code 2000Edition [Z ].Title 50Chapter 15.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4.[12]Office of the Attorney General ,Intelligence Sharing Procedure forForeign Intelligence and Foreign Counterintelligence Investiga⁃tions Conducted by FBI [EB /OL ].March 6,2002.[2019-06-23]http :// /irp /agency /doj /fisa /ag 030602.html.[13]Guideline Regarding Disclosure to the Director of Central Intelli⁃gence and Homeland Security Officials of Foreign IntelligenceAcquired in the Course of a Criminal Investigation [EB /OL ].Sep.23,2003.[2019-06-23]http :// /index /php /ic -legal -reference -book /guideline -regarding -disclosure -to -the -director -and -homeland -security -official -of -foreign -intelligence -aquired -in -the -course -of -a -criminal -investiga⁃tion.[14]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Intelligence Commu⁃nity ,Federal Law Enforcement Agency and the Department ofHomeland Security concerning Information Sharing [EB /OL ].March 4,2003.[2019-06-23]http :// /sgp /othergov /mou -infoshare.pdf.(责编/校对:王 菊)㊃62㊃ 情 报 杂 志 第39卷。
国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及其借鉴
国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及其借鉴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要高度重视,谨慎对待。
借鉴国外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有利于我国建立和健全新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政府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标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经验突发公共事件是各个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从美国“9·11”恐怖袭击到印度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从印度洋海啸席卷沿岸到卡特里娜飓风横扫美国,突发公共事件已严重威胁着人类安全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我国也是世界上各类重大突发性事件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如,突如其来的SARS危机,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2010年的舟曲“8·7”泥石流灾害等典型突发性事件。
面对层出不穷的突发公共事件,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综合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及时化解各种类型的危机,已成为中国政府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内涵和特征(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内涵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突发”强调的是事件发生的不可预测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公共”强调的是事件需要调动公共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加以解决;“事件”强调一旦这样的情境出现,则对公共组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存在或潜藏着对整个公共组织的威胁。
对于“突發公共事件”这一概念,相似的表达还有“公共危机(crisis)”、“紧急状态(stat of emergency)”、“灾害(hazard)”和“灾难(disaster)”等。
国际上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也不一样。
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Public Emergency)的解释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美国对突发事件的定义为:由美国总统宣布的,在任何场合、任何情景下,在美国的任何地方发生的需联邦政府介入,提供补充性援助,以协助州和地方挽救生命,确保公共卫生、生命及财产安全或减轻灾难所带来威胁的重大事件。
全球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急管理新发展
万方数据6电子政务6全球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急管理新发展木文/姚国章·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突发公共事件呈现逐步升级的趋势,给全世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
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本文分析了全球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急管理发展五个方面的趋势,介绍了国际社会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一些经验与举措.以期能为提高我国各级政府和人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借鉴。
震惊世界的纽约“9·11”事件和西班伴随着全球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险赔付的角度分析.在1987~2004年的这牙“3·11”恐怖袭击,惨绝人寰的印度洋突发公共事件无论从发生的诱因,还是从个时期内,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财海啸和南亚次大陆强震,破坏严重的巴黎出现的形式,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产保险损失大约为每年230亿美元。
所有的市郊骚乱和伦敦大爆炸,肆虐全球的sARs等各个方面都处在演化之中。
从目前的情最高点都是数十亿美元的损失:1991年的和禽流感一次又一次突如其来、防不况来看,全球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急管理日本密瑞儿(Mirei㈦台风:1992年的安德胜防的天灾人祸在向人们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新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鲁飓风:19 94年的美国加州北岭市在一步一步地迈向进步和繁荣的同时.正(Nort dge)地震:1999年的欧洲罗撒尔一.突发公共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破(Lothar)冬季暴风雪;2∞1年的“9·11”恐变得越来越脆弱,正遭遇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预料的各种威胁。
面对错综复杂、难坏程度越来越大怖袭击事件;20。
4年的美国伊凡(fvan)飓以避免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无论是发达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口与风等。
这些天灾人祸在为相关国家造成重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各级政府,都无~产业集中程度逐步提高.爆发突发公共事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各大保险例外地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考验。
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综述
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综述[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多元化的发展,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
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
因此,能否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对任何国家相关机构的严峻考验。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应急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危害性、国际性以及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可以衍生成一个很复杂的系统。
其发生不仅威胁生命安全,损害身体和心理健康,如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而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国家或地区形象的负面影响。
因此,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这些事件无一不涉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 发达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在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中,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应急处理能力首屈一指。
这些发达国家不断建设和完善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应急管理网络,其先进的管理体系值得借鉴。
1.1 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分析美国一向注重突发事件的预防与管理等环节的发展建设,特别是在经历了“9?11”和炭疽袭击事件以后,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大加强。
美国传统的公共卫生体系是以“联邦—州—地方”三级公共卫生部门为基本架构的,管理运行模式是垂直式管理体系。
即CDC(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HRSA(卫生资源和服务部)—MMRS(城市医疗应对系统)。
同时,美国完整的立法体系对在防范和应对中的主管部门以及具体措施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而目前,美国在六个方面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①公共卫生领域的准备和预警能力;②流行病监测;③科学研究和实验;④公众健康警报网络;⑤公共卫生领域的沟通和信息传递;⑥教育和培训。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及答案案例分析911事件(DOC)
概况“9.11事件”(又称“911”、“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
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
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
过程8:45 :波音767-B-223ER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北楼,大楼随后坍塌。
机上人员:92,遇难: 92。
9:03:波音B-767-222同样地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南楼,大楼随后坍塌。
机上人员:65,遇难: 65。
9:45 :波音757-223飞离杜勒斯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随后撞向五角大楼一角。
机上人员:64,遇难: 64。
10:20:波音B-757-222飞离纽华克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直向华盛顿飞去。
随后高速坠毁在宾夕法尼亚乡间,据猜测是乘客与劫机者搏斗阻止了这架飞机撞向目标。
机上人员:45,遇难: 45。
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人们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影响1、〖对美国〗“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
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
两座直冲云霄的大楼一下子化为乌有,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
而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造成严重损失。
美国国内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实是历史罕见。
无论对美国总统布什,对美国民众或者对美国政坛人士来说,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击事件都是一次历史性的震撼。
风险防控协同机制
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协同机制不是仅仅在中央层面构建起一个单一的协同机制,而应是一个涵盖中央与地方、平时与战时、官方与民间、内部与涉外的各种不同协同机制的整体。
“玖·壹壹”事件发生之前,美国联邦政府不同的情报机构曾分别得到了不同的与这次恐怖袭击的相关信息。
例如,有的情报机构获知本·拉登已经在内部扬言要对美国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击;还有情报部门发现他们所监控的阿拉伯裔恐怖嫌疑人员正在学习飞机驾驶。
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却没有很有效的跨部门协同机制来及时地分享情报并把碎片化的信息加以整合分析。
一系列的事例表明,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协同工作并不容易。
其实,各领域风险防控都存在着跨部门、跨层级、跨社会各界协同应对的问题。
很多重大风险与突发事件处置应对不力,都与协调协同机制不顺、协同动作不力直接相关。
可以说,为了有效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完善协同机制是当务之急。
协同机制的促进作用协同机制是一种不同的主体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任务、达成使命的机制。
协同机制之所以重要,源于协同的特殊功能。
静态地看看,协同就是相同部门、相同领域的行为主体充分发挥功能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促进作用,从而构成一个整体并充分发挥系统功能。
比如,就国家安全风险防控的有关政府部门来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都分别存有相同的部门。
风险由于其共振连锁等特点,往往可以影响很多有关领域,其处理应付也须要有关领域的部门相互配合。
因此,这些部门只有相互积极主动协调,构成一个有效率的风险处理协同系统,就可以同时实现综合严防风险的目的。
动态地看,不同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协同能够减少摩擦、协调行动,发挥系统整体功能的放大与优化的作用。
一些突发事件处置应对得当,往往是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各方面协调配合有力的结果。
而有些工作协调得不够好,也与其联席会议、工作协调委员会等的工作制度不完善,以及各方面没有有效协同配合行动有直接关系。
海关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与危机情况下的应对与处理
海关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与危机情况下的应对与处理海关工作作为国家边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是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利益。
然而,在全球化和不确定性增加的今天,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况也愈发频繁和复杂。
针对这些情况,海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应对和处理的能力,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害。
一、危机情况与突发事件的定义与分类在讨论海关工作人员的应对与处理能力之前,需要首先明确危机情况与突发事件的定义与分类。
危机情况指的是可能对社会、企业或个人产生负面影响的特殊事件,如恐怖袭击、人员伤亡事故等。
而突发事件则指的是突然发生的、不可预见且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如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我们可以将其进一步分类为安全类、经济类和环境类等。
二、海关工作人员应对与处理的重要性海关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与危机情况下的应对与处理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他们承担着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责任,必须紧急应对和处理任何可能危及国家利益的情况。
其次,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况的及时应对和恰当处理,可以减少损失和影响的范围,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这也是海关工作人员能力的一种体现,表明其在危机下冷静、沉着和灵活应对的能力。
三、海关工作人员应对与处理的关键要素在突发事件与危机情况下,海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应对和处理。
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素:1. 快速反应与决策能力:海关工作人员需要能够迅速反应,及时评估和判断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以便作出恰当的决策。
2. 协作与沟通能力:海关工作人员必须与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密切合作,共享情报和资源,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协调的行动。
3. 风险评估与管理能力:海关工作人员应该能够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和管理这些风险。
4. 知识与技能更新:随着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况的不断演变,海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保持应对和处理的能力。
四、海关工作人员应对与处理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海关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与危机情况下的应对与处理能力,以下是两个案例分析。
9·11事件后美国刑事司法政策的变化及启示
2∞2年6月第14卷第2期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哪Blof或chuanPoIiceCollegeJun..2002VoI.14No.2◆法学论坛“9·11事件"后美国刑事司法政策的变化及启示刘方权(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福建福州350007)内容摘要:“9·11事件”后美国刑事司法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其核心在于寻求个人自由和公共安全价值理念之间的平衡。
把美国刑事司法政策调整放入其发展轨迹中分析,可以发现,一个国家刑事政策的调整、司法制度的构建总是立足于该国具体的社会现实。
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当前我国的司法改革应立足于社会现实对司法制度的需求。
关键词:“9·ll事件”;刑事司法;个人自由;公共安全中图分类号:D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9—8410(2002)02—0004—05“9月11日以后,一切都跟过去不一样了。
”这是今天在美国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这些不一样在不同的人看起来是多方面的,经济、政治、人的价值观念等等都在发生着变化。
而且这样的变化来得又是那么地突然。
“9.11事件”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在刑事司法政策方面的一些举措,也许反映了其在法律价值观念方面的某种变化,被视为美国精神之象征的个人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动摇,或者说在这一事件在之后,美国政府和民众重新在“个人自由”和“公共安全”价值之间寻求一种新的平衡。
“只有维护国家安全,个人权利才能得到保障”的观念开始潜移默化。
【11一、美国联邦刑事司法政策的调整及争议(~)强制侦查政策的松动及调整2001年10月26日,布什总统签署了参众两院以压倒性多数(其中众议院为357:66,参议院为96:1)迅速通过的反恐怖主义法案——《美国爱国者法》(全称是“为团结和加强美国而提供用以拦截和阻止恐怖主义所需工具法”)使司法部长有权力下令拘留任何外国人,只要他“合理地相信”此人可能对国家安全有威胁,司法部必须在七天之内对被拘留者提起犯罪或驱逐起诉,但并没明确拘留的期限。
从事件浅谈公共危机管理
后面附件PPT常用图标,方便大家提高工作效率
140 BUSINESS & FINANCE ICONS
生活
图标元素
生活
图标元素
医疗
图标元素
联邦政府危机管理措施
首先,布什总统中断在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一所小 学的活动,及时向美国公众发出通告并立即命令关 闭整个联邦政府,还采取了其他一系列措施:
美国领空采取净空措施,以免更多的飞机被恐怖份 子劫持;所有飞机降落后,关闭美国所有机场;外 国飞机飞往美国还没有降落的,改降加拿大机场。
证券市场无限期休市以避免冲击波直接破坏美国资 本市场而破坏美国经济。
诡异的93号航班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9点24分,美国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下属的东北防区指挥 部发现,美洲航空公司的77次航班遭劫持,并直飞首都华盛顿特区而去。6分钟后,两架F16战斗机从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升空,飞向77次航班。 此时,F-16战机飞行员还没有收到可以击落被劫持航班的命令,他们只是驾机朝华盛顿方 向飞行。结果,7分钟后,被劫持的美洲航空公司77次航班像导弹一样撞上了五角大楼, 这已经是那天早上的第三架撞楼客机了。 就在那两架F-16起飞前两分钟,美国联邦航空局获悉,联合航空公司的93次航班也被劫持 了,时间大概是9点35分。联航93次航班被劫持后,在飞到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以南地区时 向左转弯。9点39分,93次航班转向完毕,新航线直指华盛顿 美国政府深知,如果还不能阻止恐怖分子的话,他们将无法向公众交代。大批超音速战机 升空了,F-15和F-16型战机离93次航班都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与此同时,地面上也紧张到了极点。当93次航班和F-16战机逼近宾夕法尼亚州小镇申克斯 维尔时,美国政府开始酝酿一个空前的决定。 授权战机飞行员拦截被劫客机 在华盛顿,政府官员们紧急召开会议,大家讨论的焦点就是93次航班。一名白宫职员不停 地为与会者提供93次航班的最新消息。副总统切尼根据这些消息判断,恐怖分子的目标可 能是白宫或国会山。
事件有何影响如何评价事件
911事件有何影响如何评价911事件911事件全过程911事件是发生在美国最为严重的一次恐怖袭击事件,当事发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911事件全过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事件的整个经过非常的惊心动魄,亲身经历了这次事件的人们,在它过去的很多年里都会心有余悸。
911事件全过程应该从恐怖分子劫机开始。
恐怖分子一共劫持了4架客机,所有的劫机者一共有19人,而且有7人原本就是飞行员。
劫机者劫持的第一架飞机是美国航空公司11号航班。
劫机者劫持飞机后很快控制了头等舱,但是机组人员还是将信息透漏给了塔台,之后信息中断。
随后飞机就撞向了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的北方,导致机上人员及楼层内人员死亡。
被劫持的第二架飞机是联合航空175号航班,也就是在第一架飞机撞向世界贸易大楼的十三分钟时,175号航班撞向了世贸大厦南楼,同样导致机上人员全部死亡,撞击楼层的未知人员死亡。
第三架飞机是撞向五角大楼的美国航空77号航班,虽然这架飞机劫持后,美航总裁得知已经被劫持,但是飞机已经被劫持者控制,最终该飞机坠毁在五角大楼,导致大量的军官死亡。
第四架飞机是联合航空93号,虽然被劫持了,但是机上人员奋起反击,最终飞机坠毁在平地上,没有对地面造成损害,然而,机上人员全部死亡。
世贸大楼在被撞击后不久就坍塌了,导致更多的人死亡,并且由于震感强烈,使得其它建筑物也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911事件全过程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给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911事件原因911事件是美国最为严重的一次恐怖袭击事件。
此次事件发生后,许多人们对911事件原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许多人认为这次袭击事件是一件阴谋。
在此次事件发生后人们对911事件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
根据世界贸易大厦的倒塌来看,有人认为大楼的倒塌并不是由飞机直接冲撞导致的,而是由于飞机撞击楼体后,飞机内满载的航空煤油倾泻进入大楼里引起的大火所释放的巨大热量,软化了钢筋骨架,最终导致世贸大厦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坍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 题 中所指 明的突发公 共事件 , 是 指“ 突然发 生 , 造
r e a d j u s t i t s n a t i o n a l s e c u i r t y s t r a t e g y q u i c k l y . T h u s t h e o r g a n i z a —
t i o n a n d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U. S .c u s t o ms h a s c h a n g e d d r a ma i t c a l l y a f t e r r e s t r u c t u in r g . I t b e c o me s” t h e ma i n l a w e n f o r c e me n t a g e n c y t o p r o t e c t he t n a t i o n a l b o r d e r ” . T e n y e a r s a f t e r S e p t e mb e r 1 l t h , t h e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c u s t o ms h a v e c a r r i e d o u t a s e i r e s o f p o l i c i e s t o p r o mo t e t r a d e s e c u i r t y nd a f a c i l i t a t i o n a r o u n d t h e wo r l d . I t ls a o e n s u r e s b o r d e r s e c u i r t y a nd s a f e g u a r d s n a t i o n l a i n t e r e s t s b y s e e k i n g he t g l o b a l c o o p e r a t i o n o f a w i d e r a n g e .T h i s r e s e a r c h a i ms a t na a ly z i n g he t s p e c i i f c c h a n g e s o f he t Un i t e d S t a t e s C U S - oms t ft a e r t h e r e s t r u c t u i r n g a n d f o c u s e s o n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s o f i t s p o l i c i e s o n t h e o t h e r s c u s t o ms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i n he t l o n g t e r m. Ke y wo r d s c u s t o ms b o r d e r p r o t e c t i o n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r e c o mb i n a — t i o n ; f u n c t i o n c h ng a e ; t r a d e s e c u i r t y nd a f a c i l i t a t i o n
作用 。与此 同时, 面对社会环境与世界格局 的 日益变化及所
美 国海 关 机构 重组
职能转 移 贸易安 全与便
带来 的挑 战 ,海关 职能 与 自身定位也必须及时做 出有效调
整, 以符合国情需要 。
1 . 2核 心 概 念 与 基本 假 设 1 . 2 . 1 核 心 概 念
Z h u a n g Yu t o n g Ab s t r a c t Af t e r t h e 9・ l 1 t e r r o r i s t a t t r a c t s .t h e Un i t e d S t a t e s
i s t At t r a c t s f or an Ex am pl e/ /Zha n g He ng , Li Ya n, Li Ya x i a n,
致其海关具体 职责有所不 同 , 但在世界政治 、 经济高速发展 的今 天 ,海关对 国家的繁荣 与稳定仍 旧发挥着 十分重要 的
总第 2 4 0期 2 0 1 3 年4 月m
敏 c ‘
Th e Sc i e n c e Ed u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o l l e c t s
T o t a 1 . 2 4 0
A p r i l 2 0 1 3 ( C )
文 献 标 识码 : A
摘
要 “ 9 ・ 1 1 ” 事件发生后 , 美国迅速 重新调整 了国家安全
发公共事件 , 及 时采取 必要 措施甚至是调整 国家 战略 , 值得
我们深思。
战略 , 以此为诫 , 重组后 的美 国海关机 构和职 能发 生 了巨大
变化 , 成为“ 保 护国家边境 的主要 法律执行机构 ” ① 。“ 9 ・ 1 1 ” 后的十年 间,转移职 能重心 之后的美 国海 关在 世界范 围内
突发公共事件对美国海关职能与定位的影响
以“ 9 ・ 1 1 ” 事 件 为例
章
中图 分 类 号 : F 童
2 0 1 2 0 4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3 ) 1 2 — 0 1 9 9 - 0 3
( 上海 海 关学 院海 关管理 系 上海
推 行 了一 系列 促 进 贸易 安 全 与便 利 的 政 策 ,通 过 寻 求广 泛
“ 9 ・ 1 1 ”恐怖袭击 事件作为突发公共事件 的典 型代表 , 深刻改变 了美 国——这个 当今拥 有世界最强综合实力 国家 的命运 , 也彻底改变 了美 国海关( 时称 u . S . C u s t o ms S e r v i c e ) 的发展轨迹 。海关 , 作为一个在沿海 、 边境或 内陆 口岸设立 的执行进 出 口监管 的行政机 构 ,尽管 由于各 国国情差异导
的全 球性合作来 主动保 障边境安全 , 维护 国家利益。本课题 组 旨在分析美 国海关重组后 的具 体变化 ,并重点研 究其政
策对世界其他 海关机构 的长远影响。 关键词
利
Th e I n lu f e n c e o f Pu b l i c Em e r g e n c i e s o n t h e F u n c t i o n s a n d Po s i t i o n i n g f o t h e U. S . Cu s t o ms :Ta k i n g t h e 9’ 1 1 Te r r o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