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百分数计算实际问题;–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示例分析、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分组合作,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运用课外实际情景,让学生深入了解百分数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难点: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百分数”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
2.新课讲解(20分钟):–讲解百分数的定义和性质;–示例分析,指导学生如何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和小数;–演示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练习与讨论(3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解题思路;–教师及时指导,解决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4.拓展应用(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进步之处。
四、课堂练习1.将13%、0.38和4/5分别转换为百分数。
2.在购买商品时,商家打八折,实际支付了多少钱?3.用百分数表示:已经买入的股票占总额的3/5。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将答案整理到作业本上。
2.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准备下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用展开,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练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对百分数定义理解得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复习和实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生2,因为B商场的优惠要求是满100元减50元,妈妈要买的这条裙子230元里面有两个100元,所以减去的是2个50元,即50×2=100元,那么妈妈在B商场买这条裙子还需要230-100=130元。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会进行它们与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2.能按折扣计算商品价格,能应用成数进行有关计算,会解决计算应纳税款和利息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百分数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单元 教学 重点
重点:1.认识并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并能改写成百分数。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里,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以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为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必要的准备。
百分数(二)这一单元主要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这几部分的内容。百分数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概念和相关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折扣、成数等概念,并总结出它们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将问题转化成百分数的简单应用题。本单元内容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单元第1课时总计第1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2月20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折扣
教学目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4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篇1课题利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利率(课本第11页例4)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确计算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引导学习,总结提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银行吗?你知道去银行人民常做什么吗?你知道我们周围有什么银行?你见过银行卡吗?二、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1、储蓄的意义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2、储蓄的种类。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三、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1)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
7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方法一方法二5000×3。
75%×2=375(元)5000×(1+3。
75%×2)5000+375=5375(元)=5000×1。
075=5375(元)四、实践应用第11页做一做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注意计算要准确。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时5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课时5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1.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提出问题: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二、新课讲解1. 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3. 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讲解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强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在课后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要加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检查,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注: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我国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 百分数(二)第四课时 利率(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利率教学目标1.通过对利率的含义和意义的理解,掌握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存款利息。
2.通过计算利息,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通过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金融知识,培养学生理财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利用利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1.学生深入家庭、银行做的调查表。
2.银行储蓄凭证。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算式。
(1)300×5%(2)700×4%+700(3)9000×(1+3%)学生完成后,说说整数乘百分数是怎么计算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生1:先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生2: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缩小为原来的1100……二、导入新课方法一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给你们一个任务,就是老师有1000元钱,暂时不用,应该怎么更好地管理这笔钱呢?预设生1:可以用来买保值产品,防止贬值。
生2:可以存入银行,获得一部分利息。
师:我想把钱存入银行获得一部分利息,那么银行是怎么给我们计算利息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做的关于2015年5月央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调查表。
(PPT课件出示调查表)项目年利率(%)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一)活期存款0.35(二)定期存款1.整取整存三个月1.85六个月2.05一年2.25二年2.85三年3.50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1.85三年2.05五年2.403.定活两便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利率打6折师:观察这个表,我们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预设生1:存款的时间可以分好多种。
生2:不同的存款种类,存款的利率是不同的。
师:那么什么是利率?我们存入银行的钱又怎么来计算利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存款的内容,也就是学习利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 案

3、乐乐把5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两年,年利率是3.75%,到期后,他准备把利息的80%捐给“希望工程”。乐乐捐给“希望工程”多少钱?X| k |B| 1 . c|O |m
四、课堂小结
过程
与
方法
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
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
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学生阅读理解例4,计算后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5000+5000×3.75%×2
=5000+375
=5375(元)
答:到期后可以取回5375元钱。
三、巩固练习
1、2012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5年,年利率为4.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350×0.75 =350-87.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成数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成数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成数的概念。
- 能够运用成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对成数的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成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难点:- 成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材、教具(如计算器、模型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分数、小数等概念。
- 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成数吗?”2. 新课导入:- 讲解成数的定义和概念。
- 通过实例,展示成数的计算方法。
3. 课堂讲解:- 举例说明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成数的计算方法。
4. 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成数进行解决。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成数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课后作业:1. 书面作业:-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实践作业:-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成数的应用,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 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课堂讲解”部分,特别是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细节对于学生理解成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的意义感和兴趣。
详细补充和说明: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商业交易中的应用:成数在商业交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打折、提价等。
例如,一件商品原价为100元,商家进行打折,打8折,即商品的售价为原价的80%。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利率)(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利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知识和对储蓄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1页例4。
教学目标:1.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
2.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会正确地计算利息。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会正确地计算利息。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利息。
教学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年过年同学们一定都收获了不少压岁钱吧?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保管你的压岁钱的?据了解大部分同学都将压岁钱交由爸爸、妈妈存入银行。
大家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对于储蓄的知识你了解了多少?二、探究新知1.自学课本有关储蓄知识的内容。
2.交流反馈(1)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
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安全,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存款方式: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按年计算的叫年利率。
按月计算的叫月利率。
(6)利息计算公式:本金×利率×存期3.出示一张存款单:观察存款单,你能得到哪些信息?4.出示例题。
2015年11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
存期2年,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1)认真读题,从题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2)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3)汇报交流。
此题有两种方法解答,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每种方法的解题思路,特别是第二种方法的思路(将问题转化成“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做一做”。
(1)学生仔细读题,分析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独立列式解答。
(3)汇报交流。
2.李阿姨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两年,到期后共取出1042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百分数第一课时:折扣教学内容:折扣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百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折扣。
教学目标:1、感知打折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打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懂得商业打折扣问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数量关系相同,并能正确解决这些问题。
3、能在问题的解决中意识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打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懂得商业打折扣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策略:引导交流,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预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购物吗?老师也喜欢,那我们大家一起去购物好吗?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课件出示情境图)2、有些同学提到了“打折”这个词,其实打折就是商家降价出售商品,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扣”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折扣)二、尝试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打折” 。
(1)小雨和爸爸去商场购物(出示课件),让学生交流,关于折扣已经知道些什么?(2)概括:“打折”的含义(出示课件),商店有时降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打折” 表示的是一种关系,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销售。
(3)你能告诉小雨九折、八五折表示什么吗?(出示课件)(4)看到“打折”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价钱便宜了)。
3、例1、第(1)题小雨买自行车的过程,学生说一说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1)学生思考回答:打八五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5%。
)(2)学生独立练习。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80 ×85% = 153(元)(原价)(折数)(现价)答:买这辆自行车用了153元。
(4)现价,原价,折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总结:原价×折数=现价4、例1、第(2)题:爸爸买随身听的过程,学生说一说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
2. 研究和运用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分数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比较法则。
3. 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
4. 分数的简化和约分。
5. 分数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比较法则。
2. 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
教学难点:1. 分数的简化和约分。
2. 分数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分数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研究的动机。
2. 讲解:通过示例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并研究分数的表示方法。
3. 练:组织学生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比较法则的练。
4. 讲解:介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
5. 讲解:介绍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
6. 练:组织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的综合练。
7. 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简化和约分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
8. 讲解:介绍分数的应用,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和练。
9. 总结:对本节课研究的重点进行总结,激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情。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练的成绩,评价学生对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掌握情况。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和参加小组比赛来评价自己的研究情况。
六、教学资源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2. 讲义和作业本。
3. PowerPoint演示文稿。
4. 录音设备和投影仪。
以上为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的概述,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生活与百分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生活与百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生活与百分数》1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P16《生活与百分数》教材分析:教材紧接着百分数(二)这一单元,安排“生活与百分数”这一“综合与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求利息的方法,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更加提高了他们对百分数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利率的调整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过程。
学会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能对自己设计的方案做出合理的解释。
3、从小培养理财意识,感受理财的重要性,培养科学、合理理财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能对自己设计的方案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具准备:学生搜集的银行利率信息及网上查找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前,我给大家提前布置了调查任务,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的银行进行了走访调查,记录了一些银行近期的利率,那么,同学们通过这项活动是否已经感受到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了呢?但是不一样的理财方式,带来的收益是不同的,那么怎样理财才能给我们带来尽可能多的回报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活动吧!二、探索新知活动1 --初步感知利率的调整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老师把同学们抄来的存款利率进行了整理,(出示最新存款利率一览表)对比一下,它与教材第11页的利率表有什么不同?你了解到的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一、大幅降息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二、大幅度降息对房地产业是个直接的利好,将大大降低房地产业的贷款费用,同时也给有需求的贷款买房者减少了购房成本,促进购房消费。
三、大幅度降息对金融证券市场将产生活跃作用。
四、大幅度降息对消费有刺激作用。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比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比例的定义与性质2.比例的应用3.比例尺的应用4.比例的简单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应用。
难点:比例的应用题解答。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比例的定义与性质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概念。
2.讲解比例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比例的定义,即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讲解比例的性质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性质,即比例中的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4.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P26的练习题,巩固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课时:比例的应用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应用。
2.讲解比例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按比例分配、按比例计算等。
3.解答应用题让学生解答教材P28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P29的练习题,巩固比例的应用。
第三课时:比例尺的应用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应用。
2.讲解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3.讲解比例尺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比例尺在地图中的应用,如计算实际距离等。
4.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P31的练习题,巩固比例尺的应用。
第四课时:比例的简单应用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简单应用。
2.讲解比例的简单应用让学生了解比例的简单应用,如按比例计算、按比例分配等。
3.解答应用题让学生解答教材P33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P34的练习题,巩固比例的简单应用。
五、教学评价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教材练习题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运算法则及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乘法的应用3.分数乘法的综合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运算法则及应用。
难点:分数乘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课时安排1.分数的乘法:3课时2.分数乘法的应用:2课时3.分数乘法的综合练习:1课时五、具体教案第一课时:分数的乘法(1)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小华买了1/3块巧克力,小明买了2/3块巧克力,他们一共买了多少块?”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法的意义。
2.教学新课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观察分数乘法的规律。
3.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5页练习题。
4.小结第二课时:分数的乘法(2)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
2.教学新课通过实例讲解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7页练习题。
4.小结第三课时:分数乘法的应用(1)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运算法则及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2.教学新课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算式。
3.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9页练习题。
4.小结第四课时:分数乘法的应用(2)教学目标:1.巩固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方法。
2.教学新课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生活与百分数》教案六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生活与百分数》教案六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生活与百分数》教案六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生活与百分数》教案六,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生活与百分数》教案六1 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利率,了解利率调整的原因;计算不同的理财方式带来的不同收益,知道如何使收益最大;了解千分数、万分数的概念。
2、让学生经历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深化百分数的意义和运用,掌握百分数问题的解决办法。
2、强调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利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利息”也是我们的生财方法之一。
但是,不一样的理财方式,带来的效益是不同的,那么怎样理财才能给我们带来尽可能多的回报呢?那就一起来参加今天的活动吧!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什么是利息和利率?怎样求存款利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2、活动1:昨天老师给大家留了作业,让你们去调查一下附近银行的最新利率,并与课本第11页的利率表进行对比,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学生分组交流,老师选取几份调查表全班展示。
(2)问: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吗?【设计意图】通过对附近银行的调查,不仅了解到当前的利率情况和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探索新知1、活动2。
师:我们了解了利率也是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调整的,而具体到我们个人的实际需求,在选取理财方式时,也要慎重。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百分数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百分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够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相转化。
3.能够应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2.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换。
3.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2.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教辅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百分数,如以考试成绩为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
2. 百分数的计算1.讲解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百分之一的倍数。
2.举例说明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转换为百分数,如1/2转换为50%,0.75转换为75%。
3.给学生练习计算不同比例的百分数,加深理解。
3. 百分数的应用1.在日常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打折、涨价等。
2.通过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练习应用百分数解决具体问题。
4. 练习与小结布置相关练习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上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要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定义:百分之一的倍数- 转换方法:分数、小数转换为百分数- 实际应用: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七、课堂延伸1.学生可自行寻找更多关于百分数的应用案例,并进行分享。
2.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围绕百分数展开教学,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生活实际案例的引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研究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特殊应用,通过这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的研究,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的感受,提高研究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能够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折扣2.成数3.折扣与成数练4.税率5.利率6.税率与利率练第一课时:折扣教学内容:P8例题1,P13练二1、2、3教学目标:1.理解折扣的含义,能够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并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圣诞节期间商家的促销活动,询问学生促销活动的方式。
二、新课讲授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商家常用折扣来促销,那么折扣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2)把打折的数值写成百分数,如何计算?2.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1)例题1的解答过程和方法。
2)练二1、2、3的解答过程和方法。
三、课堂练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解答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本节课主要讲解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一、引入新知1、复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折扣?怎么计算?举例说明。
2、出示一张图表,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张图表表示什么?怎么读取数据?(图表中有各种颜色的球,每种颜色的球占总数的百分之几)二、研究新知1、讲解百分数的概念和定义:百分数是以100为基数的百分比,用百分号“%”表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百分数(二) 生活与百分数》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生活与百分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将分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
3.学会根据实际情境解决问题,并应用百分数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百分数的能力。
•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本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相关实例和练习题。
2.板书:记录下重点知识和实例。
3.教具:计算器、数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展示某商品打折的实际案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
2.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出打几折,引导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
第二步:讲解1.介绍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举例将分数和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步骤,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2.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步:总结1.针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2.强调百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实际使用中灵活运用百分数知识。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思考并记录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分析其中的百分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百分数的转化方法。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继续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课后掌握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教案完)。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定义,了解它们的特点。
2. 掌握测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周长的方法。
3.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
1.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定义与特点
2. 测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周长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周长的实际问题求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图形卡片,让学生辨别图形名称,并就每种图形的特
点进行讲解。
2. 研究新知
1. 概念讲解
教师在黑板上依次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图形,介绍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自己找出图形的不同之处。
2. 计算周长
教师在黑板上简单地讲述如何计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周长的方法,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做一些练,务求每个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3. 巩固练
1. 设计问题
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周长应用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
2. 分组练
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周长计算问题,并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
4. 课堂检测
通过小测验对学生进行复和检验。
五、教学反思
本课是学生初次接触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周长计算
的课程,本着简单易懂、重在理解的原则,通过图形卡片的辨识、
概念讲解、周长计算以及问题设计,增强学生对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理解的深度,也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周长求解方法,
提高了数学素质和计算速度。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1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2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3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4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5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6 课时分之几,也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
你知道千分数表示的意义吗?万分数呢?活动过程:理解千分数表示的意义→理解万分数表示的意义。
1、理解千分数表示的意义。
(1)千分数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千分数。
千分数也叫作千分率。
与百分数一样,千分数也有千分号,千分号写作“‰”。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一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也要用除法计算。
例如:某市2012年人口总数是3500000人,这一年出生婴儿28000人。
该市的人口出生率就是28000÷3500000=8‰。
2、理解万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万分数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作万分数。
万分数也叫作万分率。
与百分数、千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千分号,万分号写作“”。
(2)“求一个数的万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一样,求一个数的万分之几是多少也要用也要用乘法计算。
例如:一本书有10万字,差错率是0.5 ,该本书的差错数就是100000×0.5=5(个),即该本书的差错数是5个。
3、活动小结:(1)千分数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千分数。
千分数也叫作千分率。
(2)万分数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作万分数。
万分数也叫作万分率。
三、巩固练习聪聪一家三口,妈妈每月工资1160元,爸爸每月工资2180元(缴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工资),家里每月支出项目和大约费用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一课时折扣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题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百分数。
3.正确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年圣诞节的时候,商场都会举行小各种促销活动,你们知道商家为了招揽顾客,会采取哪些促销手段?学生汇报:买一百送二十,打折等。
师:很好,有些同学提到了打折,那么我们去购买打折的商品,是比原来便宜了还是贵了?学生交流。
看样子同学们对打折有了一定的了解。
商家有时候降价出售商品,就叫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
(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折扣。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理解折扣,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商品促销主题图。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电器九折”是什么意思?其他商品八五折有事什么意思?学生小组汇报。
教师点评总结:九折就是按原价的90%出售,那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
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出售。
(课件出示题目)2.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例题,请大家阅读题目并思考师:第一题的打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打了八五折时候价格变成多少呢?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180×85%=153(元)请同学们再算一算,爸爸买这辆自行车少花了多少元?买这辆自行车,爸爸实际只花了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汇报。
板书:(2)160×(1-90%)=16(元)3.归纳总结。
通过刚才解决的折扣问题,你能总结出与折扣问题相关的一些量以及他们的关系吗?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现价=原价×折扣二、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教材第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再全班集中校对。
四、课堂总结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成数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教学目标:1.理解成数的含义,会进行成数与百分数之间的相互改写。
2.能应用成数进行简单实际问题的计算,进一步提高百分数有关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能应用成数进行简单实际问题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农民伯伯们秋收吗?学生相互交流。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这一年的雨水不足导致旱灾,农民伯伯的收成会怎么样?大家知道吗?我们农民伯伯常常会用成数来表示农业收成,如果这一年的收成比上一年多,那么他们会说这一年增产了几成;如果收成比上一年少,就会说减产了几成,那么增产几成究竟是增产了多少呢?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第二段文字,学生阅读、讨论。
师:很好,同学们很聪明,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成数。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练习。
填填一成=十分之()=()%三成五=十分之()=()%()=十分之()=25%请同学口头回答,教师点评讲解。
归纳总结: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几成表示十分之几,即百分之几十。
2、课件出示第9页例题2主题图组织学生读题,提问“节电二成五”说明什么?学生汇报:节约了25%的电。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教师指名汇报。
350×(1-25%)=262.5(万千瓦时)学生对比教材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9页做一做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成数的知识呢?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税率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2、使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教学重难点:掌握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前面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折扣和成数的概念,以及关于它们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练习来复习折扣和成数。
课件出示练习题(1)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现在7折出售,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一块菜地去年的收成是41.6吨,今年比去年多收了二成五,今年的收成是多少吨?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解。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与百分数有关的概念——税率二、探索新知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什么是纳税?学生通过阅读集体回答。
2、认识税率。
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税率。
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的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能列举哪几种税收?请说出这些税率的计算方法。
小结:消费税税率=应纳税额÷消费额营业税税率=应纳税额÷营业额等等3、计算税款。
课件出示第10页例题3组织学生读题,引导提问:(1)这里的5%表示什么?(2)求应缴纳营业税款是多少,就是求什么?(3)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后,教师集中讲解板书:30×5%=1.5(万元)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组织学生审题,提示3500元的部分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解题思路与答案,点评后集中讲解。
2、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十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中讲解。
四、总结提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税收形式,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各种形式税收的应纳税额都等于收入乘税率。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这一类问题你掌握好了吗?教学反思:第四课时:利率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例题4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2、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难点:利息和本金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1、储蓄的意义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那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最后去取的时候钱会变多呢?在不同的银行有时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利息,因为它们的利率不同。
那么什么是利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利率。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相关概念。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11页第一二自然段,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和关系,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出示存款凭证条,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栏表示什么意思,“客户填写”一栏该如何填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
3、利息计算(1)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课件出示例题4组织学生审题,引导提问:最后取出的钱包括哪几个部分?指定两名学生汇报解题思路,教师点评后集中讲解。
方法一:5000×3.75%×2=375(元)5000+375=5375(元)方法二:5000×(1+3.75%+2)=5375(元)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算法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答案,教师校正。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反思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实际上,学生的语言输入是为了更好地为语言输出打基础。
() 在他的“输入假设”()中指出,语言的习得有赖于足够量的“可理解性输入”()。
学生在习作前通过更多的与话题相关的听、说、读的多样化活动,加大信息量的输入,也只有在足够量的输入前提下,学生最后才能以写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信息输出。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改革措施是重点改变过去英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案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
因此,新课标下的英语写作教案应该注重写作过程,它是一个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过程。
教师在设计写作教案时,要注重学生信息的输入,挑选更多更好接近写作话题的材料给学生阅读和思考,并通过交谈、讨论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更多信息输入,通过听和读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给学生多方位的语言体验,帮助他们丰富写作的内容,提高写作能力,同时有效地训练了听、说和读的能力。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