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周)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二周)本周机动一课时,辅导学生填写配套练习册。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四周)学习重难点 能正确地数1——10的数及书写.学习资源 导学流程活动过程呈现目标 任务导学1、借助情境,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书写这些数。

2、在具体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具体意义。

互动探究 合作求解一、填空 1。

数一数再填数.2.找规律填数. (1)2( )4( )( )( )、8、9、( )(2)10( )( )7、6、( )( )( )、( ) (3)2、4、( )、8、( ) (4)1、3、( )、( )、93.在5、7、0、10、8、4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把这些数从大到小排列:()<( )<( )<( )<( )<( ).二、比较1、在多的后面画“√”。

○○○○○○○○○○○○ ( ) ◇◇◇◇◇◇◇◇ ( ) 2、在少的后面画“√"。

3、把左边的6个○圈出来,给从左边数第6个○图上颜色.○○○○○○○○○○4、☆○□○☆☆◇☆◇◇□☆○☆○○◇□○◇☆有( )个;○有( )个;◇有( )个;□有( )个。

5. 3、5、2、7、4、9、1、8这里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比2大又比9小的数是(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 □□△□□○□□□□□□一共有( )个□,○在右起第( )个。

预习先行数数自己家中的小动物都有哪些各有多少。

课 后 反 思课 题 一共有多少(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说一说,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3、让学生能够说出生活中加法计算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 1、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2、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学习资源小黑板 本周机动一课时,辅导学生填写配套练习。

第一、二单元(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第一、二单元(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数学的基础概念;
2.理解数学的重要性;
3.能够使用适当的数学术语和符号表达数学思想。

学习内容
数学的基础概念
1.数的概念
2.数值的大小和比较
3.数线
数学的重要性
1.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3.数学对人生的影响
数学术语和符号
1.数字、数位和数值
2.加减乘除基本符号
3.数学术语的使用
学习方法
1.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注重实践操作,强调理论应用;
3.整体思维,将知识点联系起来;
4.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提升思维能力。

学习评价
1.课堂表现;
2.作业完成情况;
3.考试成绩。

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数的分解和组合;
2.掌握常见的数学方法;
3.能够应用数字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
数的分解和组合
1.十以内数的分解和组合
2.二十以内数的分解和组合
3.数的分解和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常见数学方法
1.算式和计算法则
2.运算顺序
3.基本的计量单位
数字和数学知识的应用
1.数量的比较
2.数量的测量
3.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方法
1.注重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2.多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评价
1.课堂表现;
2.作业完成情况;
3.考试成绩。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优质课导学案_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优质课导学案_2

数学乐园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有趣的下棋游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做事情要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在怎样玩的活动中,知道游戏的规则,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和倾听习惯。

3.在下棋过程中,使学生调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梳理知识,体会归纳整理知识的好处。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学情分析这部分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数学乐园”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几种贴近他们的生活而又简便易行的活动如走迷宫投掷起立等。

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寓于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审题意识和倾听习惯,交流能力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到数学乐园里做游戏。

(板书:数学乐园)(1)做游戏之前请先看黑板,黑板上都有什么呀?生:有1-7的数字生:每个格子上都有一道题。

师:有1.2.3.……带着圆圈的序号。

是不是?每个序号后面都有一道题。

还有什么?生1:有起点和终点,上面是起点,下面是终点。

生2:有小童、兵兵2个小朋友的名字(2)那这个游戏怎么玩呢?我们得知道什么?生:游戏规则。

大家说的都对,要想玩这个游戏我们得知道游戏规则。

(二)弄清规则,培养审题1.师:游戏规则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大屏。

(课件)(1)师读规则(我出剪刀我赢了,我先走……)师:都有什么样的规则呢?请大家按顺序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游戏规则是什么。

(2)(汇报)谁来讲一讲游戏都有什么规则?师:两个小朋友要先做什么?(石头剪刀布)然后呢?生:谁赢了谁先下,要按照1-7的顺序走。

师:什么叫1-7的顺序?我先走2行吗?那我走完2走7行吗?(要按顺序)师:除了这个要求还有什么规则?谁来补充?生:走到每一格都要答题,答对了就可以停在那一格,答错就要后退一格。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课时 比大小》(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课时 比大小》(导学案)
教师点评和总结:
学习重点
理解“>”“<”“=”的含义。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小猴、梨、香蕉、桃等卡片、1~5的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小猴、梨、香蕉、桃等图片、1~5的数字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认读1~5各数。
2.排序。
老师报数,学生出示数字卡片:2、4、5、3、1。
3.谁会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②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小猴比梨子少,用“<”连接,板书3<4读作“3小于4”。
(4)教师编顺口溜“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帮助学生记忆。于几?
1.看图知道有3只猴子,3个桃,4个梨,2根香蕉。
2.(1)同桌之间讨论,想出小猴和3种水果的不同摆法。
2.引导学生操作学具,摆出小猴和各种水果,学习“<”“>”和“=”。
(1)教学“=”:用一一对应的摆法,哪些水果和小猴的数量一样多?3只小猴和3个桃子的数量相等,用
“=”表示。
(2)比一比、读一读。
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说“同样多”。(如:2=2……)
(3)教学“>”和“<”。
①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小猴比香蕉多,用“>”连接,板书3>2读作“3大于2”。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以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在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比较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明白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时候使用“<”,老师引导孩子们自己掌握了“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的顺口溜。不足的是,上课组织教学花了太多时间,效果也不太理想。另外在后半部分学生动手操作中有些乱,孩子们还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在摆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跟着老师走,自己玩自己的,还有学生不注意听老师要求什么,而只顾自己摆自己的。如何更快地熟悉学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确实还需要思考。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 位置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 位置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上、下、前、后、左、右。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的特点。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2.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规律进行编排,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教学。

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1.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其相对性。

2.通过操作、实践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从而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上、下、前、后……………………………………………………………1课时(2)左、右………………………………………………………………………1课时(3)练习课………………………………………………………………………1课时(4)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本单元的学习,主要通过操作、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有关“位置”的活动,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1课时上、下、前、后探索,体验新知。

(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用“上、下”说出它们的关系。

2.体验“上、下”的相对性。

(1)汽车的下面有火车,也可以说汽车在火车的上面,或者是火车在汽车的下面。

小组说一说。

(2)游戏: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要求:文具盒在语文书的上面,数学书在语文书的下面。

小结:参照的物体不同,位置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3.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

(1)观察主题图说说同一方向行驶的客车、货车、小轿车的位置。

(2)说说自己所在一组的位置。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一、 容:准备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材分析:P2-3页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美丽的校园”,以小学为背景,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同时校园内外的事物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且每种数量不止一种,给数数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P4-5页集合图中的具体事物与10以内各数对应,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读。在本单元中只是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的教学没有安排专门的练习内容。教材通过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各种不同的比较,小兔和萝卜,小猪和石登,小兔和小鱼等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数主题图中的事物:充分地数同一数量的事物。 数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把数学活动引向身边、校园、校园外。让数数活动,从书本走向生活。在数数活动中,初步体会数的含义,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数就在我们身边。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动动手: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学生跟着在台下摆),要求对着○摆□,□要和○同样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问: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伺机连线)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书:多些、少些)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数一数、比多少。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过了学前教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甚至会写。

但在孩子的头脑中10以内数的概念很模糊。

本单元主要帮助孩子建立10 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的知识打下基础。

2.学生在学习“比多少”之前,已经熟悉了数数,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书中以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寻找可比的对象,选择比较的标准,知道比较的结果,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和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初步学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感受用“数”描述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1)数一数…………………………………………………………………………1课时(2)比多少…………………………………………………………………………1课时(3)练习课…………………………………………………………………………1课时(4)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动口动手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玩、玩中学习。

第1课时数一数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数数。

老师导语:小朋友们,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家园,里面藏着很多数字娃娃,你们愿意找到它们吗?(1)按照顺序观察画面,可以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

(2)同桌讨论交流。

(3)提问:现在你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打算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2.数数:逐一数出1~10的人和物。

(1)提问:你看了这幅图,你能数出多少人或物吗?(2)小组合作学习,先数给同桌听,再小组交流。

(3)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得数是6~9的加法》导学案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得数是6~9的加法》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导学案
2.2 得数是6~9的加法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加数相同的除外)。

2.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9的加法算式。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法的含义,感悟加法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正确计算得数是6~9的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感悟加法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课前预习】
自学教材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导学单独立思考完成课前预习、课堂导学部分的学习,完成课后检测部分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1.口算。

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关系?
2.你能看图说一个数学故事吗?
【课堂导学】
1.瞧!图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轮滑练习,有的小朋友正在滑,还有的小朋友练习累了,坐在椅子上休息。

图上一个有()个小朋友。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人在滑轮滑,()人在休息,合起来是()人。

2.用1个表示1人,试着画一画。

根据画的结果,可以列出算式()或者()。

3.计算4+2和2+4
方法一:数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数一数研究目标:1、通过数数,学会数数的方法。

2、培养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研究重点: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研究难点:掌握数数的方法。

学案一、自主研究1、仔细观察2、3页的图。

2、用数字表示出第2、3页的物体分别是多少。

3、数数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交流数数的方法。

三、过关检测:1、□□□□□□□□()个2、※※※※※※()个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深入小组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指导学生学会交流、倾听,教师归纳总结。

导学案3、○○○○○○○○○○()个教师巡视指导。

4、◎◎◎◎◎()个5、看数圈图○○○○○◎◎◎◎◎○○○○◎◎◎◎◎5.8四、拓展应用:数身边的实物总结、评价:今天的研究,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自主总结,加深了方面表现不敷,以后要注意的解。

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兴奋、普通、痛楚)比几何研究目标:1.通过操作,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体验一些比较方法。

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初步感受合作交流的研究方式。

研究重点:掌握比较方法。

研究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学案一、自主研究比多少1.观察课本第6页和第7页的主题图,认识物体的几何。

⑴图上有几只小兔?几块砖?比一比谁多?⑵图上有几头猪?几根木棒?比一比谁多?谁少?⑶图上还有哪些物体,比一比谁多谁少?2.摆一摆课本第8页,完成“做一做”。

认识“一样多”、“多”、“少”:1.课本第6页,()和()一样多;2.小猪和木头比,()多,()少。

教师指导学生把握一些比较方法。

用教具摆一摆。

强调一一对应。

导学案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

其余弥补、评判)1.苹果和胡萝卜比,()多,()少。

2.比较小兔和砖的多少时,你是用什么方法比的?3.完成课本第十一页练一的1至4题。

过关检测:1.在多的后面画√。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2.2 7、6加几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2.2 7、6加几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2.2 7、6加几 | 西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7、6加几的意义。

2.能够将7、6加几的计算结果用数字和图形表示出来。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1.理解7、6加几的意义。

2.用数字和图形表示出7、6加几的计算结果。

三、学习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习方式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上课讨论。

五、学习内容5.1 7、6加几的意义7、6加几是指将7和6这两个数进行相加,然后再加上某个数。

例如:7、6加3的结果是16。

这个题目的答案应该是这样计算得出的:7+6+3=16。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用到加法,例如:当爸爸有5块钱,妈妈有10块钱,他们的孩子问他们一共有多少钱时,他们就需要进行加法运算,将5和10这两个数进行相加,得到他们的资产总额:5+10=15。

5.2 7、6加几的计算结果的数字表示将7、6和某个数进行相加得到结果,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例如:7、6加3的结果是16,我们可以将这个结果用数字16来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数字,无论是计算银行卡余额,还是计算购物车中商品的价格,都需要运用数字。

5.3 7、6加几的计算结果的图形表示将7、6和某个数进行相加得到结果,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用图形表示出来。

例如:7、6加3的结果是16,我们可以用一根线段表示7,用另一根线段表示6,再用一条短线表示加上的3,将这三条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长度为16的线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图形,例如:当我们需要做一个矩形花坛的时候,需要计算每条边的长度,然后用图形来表示这个花坛的大小。

5.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7、6加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在玩具店里买了一个玩具车,这个玩具车价格是35元,他的爸爸给他60元钱,问小明还剩下多少钱?我们可以使用加法的方法,将小明的钱和玩具车的价格进行相减,计算出小明还剩下多少钱。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K12教育文档)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K12教育文档)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一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课题:数一数【学习目标】: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提出问题】:看到“数一数”这三个字,小朋友想知道什么?1、—-———--——----—---—--—-—------————-—--—-————-———---——-—-——-—-—--—-———--—-?2、--——-—-—-—--————-—---—------————--———---—-————-—--—--———--—--———---—-----—?3、——-——————--——-——---———-———-—--—-——----—-————-——-—-—————---—-——-—--—-——---—?【自主探索】:(师出示2、3页的彩图,学生观看后回答)1、看到了什么?2、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勇敢地数一数吧!滑梯( )个、秋千()个、木马()架人()个、鸟()只、花( )朵…………【大胆展示】:针对上面的问题:1、自己先数一数.2、说给同桌听。

3、上前台做向导带领小朋友一起按顺序数。

【独立练习】:1、找一找自己身上有多少个数.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3、找一找同桌身上有哪些数.4、说给大家听。

第2课时 认识新同学(导学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doc

第2课时 认识新同学(导学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doc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淘气、奇思、笑笑、妙想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认出他们吗?
生:淘气穿着绿色上衣黄色短裤;笑笑有两个小辫儿穿粉色衣服;奇思缺两颗牙齿,穿橙色上衣,十个男生;妙想是女生,也有两个小辫儿,刘海和笑笑的不太一样...
自我介绍
(一)组内交流
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他们除了介绍了自己的名字,还说了一些与自己相关的数学信息,你找到了吗?找同学读一读
生:今年六岁、我掉了两颗牙、一共四口人、认识了五个新朋友、积木有圆圆的...
你能不能模仿着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
要求:①四人一小组
②声音控制在四人听到的范围内。
③自我介绍包括姓名+与数学有关的自身信息。
(二)全班展示
请每一组选出一位代表,面向全班介绍自己。
生:大家好,我叫...我今年七岁了。大家好,我叫...,我的生日是...。大家好,我是..,我已经掉了..颗牙齿了。大家好,我是....
2.通过介绍自己,认识新同学的过程,给学生留下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熟悉小学生活,加强同伴之间的了解。
2. 在活动过程中,保证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完整地体验参与熟悉环境和熟悉他人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介绍自己,认识新同学的过程,给学生留下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相应学具
请大家给他们掌声鼓励,你觉得他们说的好吗?好在哪?
生:他们声音洪亮;他们都说了自己名字;都介绍了和数学有关的信息...
认识课程表
这幅图中除了有同学们在进行自我介绍,教室的墙壁上还有一张课程表,你会看吗?
生:最上面的星期几,从上往下看就是一天的课程。
生:星期一的第一节是语文,星期二的第一节是数学,星期三的第一节是...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4课时 有几棵树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4课时 有几棵树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4课时有几棵树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有几棵树”的数学概念;2.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3.能够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够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2.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观察课堂上摆放的花盆,并问道:“你们看看这些花盆里有几个花苗?”;2.帮助学生数清这些花盆里的花苗并记录下来;3.问道:“如果现在校园里多了5个花盆,那么现在校园里一共有多少个花苗呢?”;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并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

2. 讲授新知识1.讲解加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演示;2.讲解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演示;3.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加法和减法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学生理解。

3. 课堂练习1.给出一些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堂上练习;2.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竞争,谁先完成谁就获得胜利。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 课后作业1.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与加法和减法有关的练习题;2.提醒学生注意认真完成作业,并及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以及如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我通过实际物品的举例,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概念。

课堂上还设置了小组竞赛,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认真仔细,及时向老师提出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们对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加法(二)(导学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加法(二)(导学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
交流算法过程,会用数的组成方法口算
一、导入
二、导学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
2、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

(数数法)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

(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1.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a.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

b.全班交流,汇报算式。

根据学生回2+3=5 3+2=5
c.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c.打开书第24页填上书上。

四、导评
让大家来帮助你。

你能说出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类问题吗?。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六课时加法(2)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六课时加法(2)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六课时加法(2)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六课时加法(2)一、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加法(2)”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法运算,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法运算,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熟练进行1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能够准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如2只小鸟和3只小鸟,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一共有多少只。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加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过程。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2+3=5,讲解加法运算的步骤,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基本规则。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10以内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如3+4=7,4+5=9等。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用小棒、图片等学具进行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2+3=?板书内容:2(用小棒表示)+3(用小棒表示)——5(用小棒表示)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加法题目,如3+4=?,4+5=?等。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加法题目,如找出生活中的加法现象,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图片作为实践情景引入的材料,这是因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图片比文字更具直观性和吸引力。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减法 (2) 导学案 精品学案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减法 (2) 导学案 精品学案
减法
学习
目标
1.我理解了数的分成和减法的联系,会用分成算减法。
2.我能熟练、正确算出5以内的减法。
知识
链接
5以内的分成
学习重难点
重点:熟练、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理解分成和减法的内在联系,学会运用。
学 习 过 程
边和右边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表示:2 + 1 =
2.想一想“从3个里面去掉一个”,会怎么表示呢?
或者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既有“数量增加”的加法问题。也有“数量减少”的减法问题。我要学会分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二、独学
1.仔细观察课本第27页的图,认真想一想,填一填:
(1)这次在森林里,你又看到了什么?它和以前看的一样吗?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2)树上原来有只小松鼠,跑掉了只,现在树上还剩下几只?(你准备用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只
三、互学
1.对子相互检查一下你们的独学成果,说说你是怎么得出结果。
2.全班大展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达标检测】
1.想一想,算一算:
4-2=5-1=4-1=
2-1= 3-2=5-3=
5-2=4-3=3-1=
2.看图写算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3单元第13课时 跳绳(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3单元第13课时 跳绳(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3单元第13课时跳绳(2)本节课将学习关于跳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

一、概念1. 单人跳绳单人跳绳是指一个人双脚着地,手握跳绳两端,通过身体的协调运动,让跳绳在身体上下挥动,完成跳跃动作。

2. 双人跳绳双人跳绳是指两个人同时持续两根跳绳,协调动作完成跳跃动作。

其中一人拿左传跳,一人拿右传跳,自背后向前跳。

3. 速度跳绳速度跳绳是指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次的跳跃动作。

根据跳绳的速度和时间长短来计算成绩,通常用于比赛。

二、技巧1. 单脚跳单脚跳是指在跳绳的时候,只有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在空中做出伸展动作。

单脚跳需要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技巧,对跳绳速度也有一定要求。

2. 交叉跳交叉跳是指在跳绳时,双手交叉在身体前方,交替跳跃。

交叉跳需要练习手部协调和身体平衡能力,适合对速度和技巧有一定要求的跳绳爱好者。

3. 后跳后跳是指在跳绳时,跳跃完成后,跳绳向后绕回身体,再次跳跃。

后跳需要掌握跳绳的准确度和速度控制,对身体的协调运动也提出挑战。

4. 跳绳拍手跳绳拍手是指在跳绳时,通过手部动作将跳绳的节奏和速度与身体的协调运动相结合。

跳绳拍手需要手部协调能力和对跳绳运动节奏的敏感度。

三、实践1. 学生自我练习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基本跳绳技巧后,让学生通过自我练习,慢慢提高跳绳水平。

可以分组交流比赛经验和技巧,或定期举行跳绳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2. 授课演示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跳绳表演,向学生展示跳绳技巧和动作。

演示可以包括单人和双人跳绳、速度跳绳、单脚跳、交叉跳、后跳和跳绳拍手等多种技巧。

3. 班级比赛在课堂上可以组织班级跳绳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比赛要求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掌握跳绳技巧,达到既赏心悦目又表演技术的效果。

四、总结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协调、提高体质的健身运动。

通过学习跳绳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探究跳绳的运动规律,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对身体协调运动的认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对锻炼身体、强身健体的兴趣和动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学科上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柿树湾小学年级一年级设计教师单元名称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时11 设计时间2013.8.26学生、学材及其它背景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课程目标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单元课程内容1--5的认识6课时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单元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为了使一年级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方法,较好地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的教具和学具来演示、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通过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三、实施对策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课程评价(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⒈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⒉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⒊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

4.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及时互评。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⒈卷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简算平均错误率5%以内,速度每分5题以上;⒉进行一次计算能力检测。

⒊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也可以让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

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1.能否以亲切的态度、愉快的情绪感染学生2.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能否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4.是否全面关注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第一课时导学案年级一年级科目数学课型新课课题1~5的认识授课时间设计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3、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学习难点1~5的基数意义。

教法与学法讲解、观察、讨论、操作、练习等课前准备课件;1~5数字卡片;计数器;小木棒。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

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板书)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一)、教学1~5的认识: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

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7、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二)、教学数序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5、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三)、教学书写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

通过拨一拨,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来的(3)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

(同上)4、教学4、5的写法。

(同上)三、巩固检测,反馈矫正。

练习p16做一做练习三1、2、4、5四、总结评价,拓展升华。

联系生活,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表扬说得好学生.【作业布置】1、给家长认识1——5;2、1——5每个数字写三遍。

【板书设计】1——5的认识一、认识二、书写【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导学案年级一年级科目数学课型新课课题比多少授课时间设计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认识符号“〉”、“〈”、“=”的含义学习难点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教法与学法讲解、观察、讨论、操作、练习等课前准备猴子分水果图猴子、梨、香蕉、桃子图片。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小猴子分水果师:今天,小猴子们摘了很多水果,忙坏了。

我们看看有几只猴子?它们摘了什么水果,各有几多少?(学生看图回答问题)摘了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让学生摆出图片学具表示数量,设疑激趣:摘了这么多的水果,到底哪一种水果比较多,哪一种水果够分,哪一种水果不够分,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3)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设疑激趣,让学生发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1)、独立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比较大小。

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2)、小组交流。

2、认识等号。

(研究第一种情况)(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

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课件出示)(3)、认识“=”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出示3=3读作:3等于3 等号(4)找找课室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

(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3、认识“>”、“<”(猴和香蕉比、猴和梨比......)(1)认识“>”。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②引出大于号。

师:3比2多,在3和2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借助小猴子分水果的场景引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

学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

(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③这个式子3>2怎么读?(3大于2)。

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2)认识小于号。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师: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课件动画演示:把大于号转个180度就是小于号。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4(3小于4)。

课件: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

4.区分“>”、“<”和“=”。

5.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三、巩固检测,反馈矫正。

练习使用“<”“>”书本P17做一做, 练习三:3、6、7、8 2)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四、总结评价,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生可能会用“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等语言描述。

【作业布置】给同桌描述一下大于、小于和等于号的形状。

【板书设计】比多少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导学案年级一年级科目数学课型新课课题第几授课时间设计教师学习目标1、让学生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初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关于“几”和“第几”的问题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学习重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学习难点明确方向决定次序教法与学法讲解、观察、讨论、操作、练习等课前准备课件、学具卡片导学过程学法指导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完第四个才觉得饱了。

这是他拍拍肚皮,叹了口气说:哎,要是知道吃第4个能饱,先吃第四个该多好!这个人说得对不对?为什么?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1、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之后,以小组为单笑话引入新课,激发兴趣位,每个人都说说图中有哪些人?一共有几个?如果以穿蓝裙子的阿姨排第一,再说说谁排第二,小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2、小组代表汇报三、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1、思想教育: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景,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的位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外面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