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生字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b500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5.png)
《长城》教学设计(15篇)《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吏、碑、瀚、烽、隘”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将帅、吏卒、黎庶、毅力、智慧、巍峨、丰碑、峻岭、瀚海、纵横、点缀、锦绣”等词语。
2、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会语句的内涵,感受长城悠久的历史和它所凝聚的民族智慧。
(重点)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形式——对联。
(难点)4、熟读成诵。
激发学生诵读、积累古迹上的对联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文中的图片,图片上是什么?关于它,你了解多少?(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2、长城居“世界八大奇迹”之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
千百年来,雄伟而壮丽的长城,吸引着无数历史学者、考古学家、文人墨客、中外游客。
他们千里迢迢,历尽奔波来慕名瞻仰它的容貌,探索它的奥秘,评论它的功过是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它的__——《长城赞》。
(板书课题)从课文内容看,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__?(生:对联)师:对联又叫楹联,俗称对子,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副对联是一幅长联。
〔通过观看图片导入,轻松自然。
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从学生对长城的感性了解入手,直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文,做到读通读顺。
检查,疏通。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1、自读全文,把全文正确、流利。
同桌间、小组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2、研读上联。
(1)认真默读,勾画重点词句,小组讨论:上联从哪方面赞美长城,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适时板书:(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上联,组内互评。
3、用同样的方法研读下联,学生汇报,并适时板书。
四、指导有感情诵读,读出民族自豪感。
五、拓展延伸。
历史上有不少赞美古迹的对联,课后大家搜集一些,下堂课与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长城赞》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
全联句势整齐,对仗工整,内容博大,意义深远。
关于对联,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但对它的感知也仅限于此,没有更深入的了解。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5单元第17课 长城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5单元第17课 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147ede25227916888486d7e1.png)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智慧、气魄、盘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加以修缮,连贯起来。
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这就是俗称的“万里长城”,至今还有遗迹残存。
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等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
明代为了防御异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十余次。
明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约6700千米。
课文中描写的这段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峻 峪 瞭jùn yùliáo .崇高(chónɡ cónɡ)瞭望口(liào liáo )气魄(pò ɡuǐ )屯兵(tún dùn )••••√√√√.旋xuán (旋转、旋梯)xuàn (旋风)堡bǎo (堡垒、地堡)bǔ(堡子、吴堡)pù(十里堡)垛duǒ(城垛、垛堞)duò(麦垛、草垛).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
.结构:上下组词:崇高 崇拜造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崇高的理想。
音序:C 部首:山书写指导:上小下大,“宗”整体要舒展。
崇chónɡ.书写指导:左侧的“方”向右倾斜,右半部分的捺舒展有力。
结构:左右组词:旋转 盘旋造句:蜿蜒盘旋的小路一直音序:X 部首:方旋xuán.书写指导:上紧下松,“吉”稍扁,上横长,下结构:上中下组词:嘉奖 嘉宾造句:“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来了许多嘉宾。
音序:J 部首:士嘉jiā.书写指导:“保”宜扁,“土”的下横要长而舒展。
结构:上下组词:堡垒 城堡造句: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城堡,终于获得了胜利。
【部编版小学语文】《长城》教材理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长城》教材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4e02250f524ccbff02184eb.png)
《长城》教材理解一、板块分析:本组教材选入了一篇长城的文章《长城》和两首古诗《出塞》与《凉州词》,其中《长城》是打开长城故事的先导。
这篇文章以精炼,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长城,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内容:《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板块中的第一篇课文。
这一板快是以“长城的故事”为主题。
介绍了中华大地上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巨龙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见证。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情系长城,用一颗颗赤子之心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出长城长的特点,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长城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第三自然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更像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
三、教学目标:目标是对学生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服务的,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预计学生将要涉猎的问题与可能,根据教材内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与壮观。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艰辛的赞叹之情。
四、方法策略:教学策略是一种思想,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式。
它不仅仅包括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法,还包括教师解决问题情境的行为。
本节课,我遵照教学策略的目的性,为学生提供了准备学习的条件。
我针对本课内容的需要,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资料,既可以使师生双方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指向教学内容,使精力节约化,体现有效教学的特征,又可以化繁为简,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简单化,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效应。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_《长城》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_《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8dcfc276b4daa58da1114a40.png)
◆教学目 标
认 能 情知 力 感目标:
★★★学通掌习过握图阅本文读课对课生照文字观→、察长生法城词,资,由料能远→正及中确近国读、世写由界本整文课体化要到遗求部产的分这的1组3观个资察生料法字,,及感形盘悟
(本节课以图为线索,要求学生掌握写作手法;拓展阅读中,
以《颐和园》为主,通过表格对比几篇文章写作方法的异同;打写
练笔,利用所学方法进行景物片段描写。)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以情感为主线,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一、创设情景,感受“奇”
二、阅读课文,了解“奇”
三、拓展阅读,体会“奇”
四、拓展升华,感受“自豪”
不仅有利于照顾学习个体的差异,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增强其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阅读背景资料。(了解长城和世界遗产)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四、质疑,解决本课词语的意思。(通过查字典、资料、联系上下 文等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
布达拉宫,世界的文化遗
产。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既美观,又美丽。 也高峻,也雄奇。 耸立在寺前广场的西北方。 耸立在连绵的群山下。 有空来玩玩。 ———— 何立文(广告词)
七星岩 壮如贯珠, 形如北斗。 纵横交错, 绿树成阴。 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郑宝坤(广告词)
◆学生作品
莫高窟、莫高窟,
五、打写抒情,表达“自豪”
◆学生作品
颐和园呀真美丽 北京天坛雄壮威武 他们都是中国的文化遗产 我的中国心 秦兵马俑多宏大 万里长城多么的长 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我们地骄傲 布达拉宫 北京故宫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来保护遗产 ————李佳聪(歌词)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长城》教材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长城》教材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7b726452cc7931b765ce154b.png)
《长城》教材理解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2)对词语的理解。
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df78d2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d.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认识“祟、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口头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长城的结构。
教学难点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
学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长城长》视频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祟、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看懂插图的内容。
3、学习课文第1、2段,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大屏幕展示八达岭长城背景图。
2、同学们,看到这气势磅礴的长城,听到这铿锵有力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呢?3、大屏幕长城背景图上依次出示三句话,教师激情诵读:同学们,不要以为这是三位普通游客的搪塞之语,你万万想不到这些发自肺腑的赞誉之词,分别出自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大屏幕依次出示三位人名)之口。
听了这些了不起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美,你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4、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出研读专题:长城“奇”在何处?即: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如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长城》教案优秀6篇
![《长城》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b0a54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f.png)
《长城》教案优秀6篇《长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世界遗产,走进世界之最“墙”(课件播放“世界遗产”图片,老师配乐简介。
)同学们,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了《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看到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世界遗产”。
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共21处,自然遗产共4处,自然文化遗产共4处。
在这组单元里,我们将随着课文去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有一个名字被翻译成了英文──thegreatwall。
是的,这就是长城!翻开英语字典,great 的意思是伟大的,那么究竟这令全世界人民叹为观止的长城有何魅力,成为中华民族一颗永远璀璨的明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城》。
(板书课题)让我们带着各自不同的情感齐读课题。
(长城)观中国长城,荡起中华儿女情1.温暖课题,以情入文同学们,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一轴画卷展开了古老灿烂的中国文化。
那蘸着浓厚香墨的毛笔,仿佛在感怀着古老的中国字源远流长。
今天同学们手里拿着虽然不是毛笔,但不变的是,我们仍是有着悠长文明历史国度下的炎黄子孙!我们是中国人,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83页,在课文的空白处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写下“长城”这两个字。
《长城》教学设计(通用5篇)
![《长城》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12195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a.png)
《长城》教学设计(通用5篇)《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1、CAI出示第一幅图:⑴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⑵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⑶小组讨论,并说说。
2、CAI出示第二幅图:⑴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⑵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3、对照课文,读课文:⑴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⑵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五、巩固练习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⑴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⑵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生字组词汇总第五单元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生字组词汇总第五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cde60d5e01f69e3142329414.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生字组词汇总(第五
单元)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生字组词汇总(第五单元)第五单元、长城
崇:崇高崇敬崇山峻岭姓崇
旋:旋转旋律旋即天旋地转
嘉:嘉宾嘉奖嘉年华勇气可嘉
砖:城砖砖头地砖砖瓦
隔:隔离隔开隔断间隔
屯:屯兵屯守屯粮屯集
堡:堡垒地堡碉堡城堡
垒:堡垒垒墙壁垒垒窝
仗:打仗依仗仪仗仗势欺人
扶:扶手扶贫扶持扶摇直上
智:智慧智力才智机智
慧:智慧聪慧慧眼秀外慧中
魄:气魄魄力魂魄惊心动魄、颐和园
殿:宫殿殿堂宝殿殿军
廊:长廊走廊画廊游廊
柱:柱子圆柱石柱水柱
栽:栽种栽树栽花栽赃
筑:建筑修筑击筑筑墙
阁:阁楼阁楼出阁佛香阁
朱:朱红姓朱朱砂白发朱颜
堤:堤坝大堤堤岸堤围
雕:雕刻雕像雕塑石雕
狮:狮子雄狮睡狮石狮
态:姿态形态态度一反常态
20、古诗两首
孟:孟母三迁孟春姓孟孟夏
浩:浩浩荡荡浩大浩繁浩如烟海
陵:丘陵山陵陵园陵墓
辞:告辞辞退推辞辞别
唯:唯一唯独唯利是图惟命是从
舍:宿舍校舍寒舍退避三舍
君:君子君主君臣诸君。
《长城》教案
![《长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5aa40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6.png)
《长城》教案《长城》教案1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北京八达岭长城那里有人络绎不绝,在这些游玩者中,还有不少外国元首呢?他们游玩了长城之后,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来读读。
出示: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长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憾的古代建筑。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
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前总统里根2、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3、生谈感受那么长城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它吧!二、走近长城1、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2)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检查自学情况(1)读词语(学生自由读、抽查读、齐读、有感情地读)(2)说说长城给你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
(可以引用课本中的词语)同学们只读了一遍课文就能够对内容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理解,真不简单。
(3)指名读课文,随机指出读错的地方。
3、学课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长城的形象;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理解长城的内在精神。
咱们还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
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放开声音读,一边读一边仔细地体会,看看这段话里边哪一个句子使你变得非常的激动,使你情不自禁地想赞美它。
把最令你感动的那个句子,使你情不自禁地产生赞美之情的那个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然后再仔仔细细地读一读。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d62c0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8.png)
《长城》教学设计15篇《长城》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了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南面百、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初读长城介绍纪录片、国歌磁带。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导入,初读课文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看看。
2、据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
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二、再读课文以读字词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2、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们。
3、重点点拨:⑴字形:隔砖旋⑵字义:垛口瞭望射口三、练习朗读课文要求:1、准确。
第二课时一、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影片,整体感知老师激导入课题: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它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简短的纪录影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长城吗?(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板书:气魄雄伟17、长城伟大奇迹二、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1、出示重点词句、质疑: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哪些关键问题供大家学习讨论?(学生提出问题)2、再读课文,解决问题:⑴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第一个问题,发表见解。
晨诵指导课《长城长》
![晨诵指导课《长城长》](https://img.taocdn.com/s3/m/52fbe109b52acfc789ebc943.png)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它东起山海关,西至 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约13000多里, 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
嘉峪关
山海关
一头挑着山海关, 一头挑着嘉峪关。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 伟大祖国的象征。两千一百多年前,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外来侵 略,下令修筑长城。现在我们看到的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蜿蜒 一万三千余里。
长 城 长
长城长,长城弯,
长城像条长扁担。 一头挑着山海关,
一头挑着嘉峪关。
大山公公腰板硬,
一直挑了几千年。
长 城 长生字:
jiā yù
嘉峪关
轻音字:
dan zhe gong
一头挑着山海关,
一头挑着嘉峪关。 扁担 挑着 公公
le
大山公公腰板硬,
一直挑了几千年。
挑了
长城长,长城弯, 长城像条长扁担。
八达岭长城景色欣赏
有感情的 朗诵课文
长 城 长
长城长,长城弯, 长城像条长扁担。 一头挑着山海关, 一头挑着嘉峪关。 大山公公腰板硬, 一直挑了几千年。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 文,你对长城有了哪些了解,你 去过长城吗,想去看看吗?课下 找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读一读, 并和同学分享。
大山公公腰板硬, 一直挑了几千年。
长 城 长
长城长,长城弯, 长城像条长扁担。 一头挑着山海关, 一头挑着嘉峪关。 大山公公腰板硬, 一直挑了几千年。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中最有名 的景区之一,它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境内, 与张家口市沙城县接壤。从我们宣化到 八达岭长城只有100多公里,乘车大约 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每年到八达岭长城 旅游的人有几百万人。2012年“十一” 黄金周期间单日游客突破了8万人。
《长城》课文
![《长城》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df60e484254b35effd3403.png)
《长城》课文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一、教材解读
1 课文简说。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长城》教案及反思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长城》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b21808608a1284ac9504332.png)
《长城》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崇、峻、嘉、峪、瞭、屯、垒、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蜿蜒、崇山峻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长城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词句和资料展示体会长城特点和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民族自豪感和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教学难点】产生民族自豪感和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方法】引导法、品读词句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说一说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生自由发言)2.同学们说的真棒!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长城谣》,在音乐中感受长城的雄伟。
(课件播放歌曲)补充长城资料。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是啊,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长城都一如既往的屹立在绵延群山中,今天,咱们就一起去学习《长城》一课,深入的了解长城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板书课题:17.长城)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一些描写长城的词语。
思考: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长城的哪些特点?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二)交流汇报:1.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长城的哪些特点?(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2.总结整理:这篇课文从远看、近观和联想三个方面写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并由长城展开联想,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和聪明才智,最后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形近字比较
崇(崇敬)祟(鬼鬼祟祟)
旋(旋律)旅(旅程)
砖(红砖)传(传球)转(转动)
隔(隔离)融(消融)
屯(屯田)吨(吨位)钝(钝器)纯(纯洁)
魄(气魄)魂(灵魂)
《长城》多音字组词
旋:xuán(旋转、旋律)奇:qí(奇迹、奇怪)应:yīng(应该、应当)xuàn(旋风、旋吃)jī(奇数)yìng(呼应、答应)
《长城》同音字比较
崇(崇高)丛(花丛)
嘉(嘉奖)佳(佳音)加(加班)
峻(峻岭)俊(俊秀)竣(竣工)骏(骏马)
峪(峪口)浴(沐浴)域(海域)预(预言)
屯(屯集)囤(囤积)
垒(垒起)磊(磊落)
魄(气魄)迫(被迫)破(破坏)
堡(城堡)保(保持)
仗(仪仗)杖(拐杖)帐(蚊帐)账(账本)
隔(隔离)阁(阁楼)胳(胳肢)搁(搁下)
扶(抚养)伏(埋伏)拂(拂袖)袱(包袱)匐(匍匐)
智(智谋)致(精致)秩(秩序)挚(真挚)稚(幼稚)
慧(慧眼)汇(汇集)绘(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