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1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这一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他们对于生活中的遮挡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2.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用于遮挡和寻找。

2.教学场地:选择一个宽敞的场地,便于学生进行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捉迷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哪里?是怎么藏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示如何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物体遮挡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物品进行捉迷藏游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游戏方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物体的遮挡关系和空间观念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捉迷藏游戏,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两个概念。

2.掌握1~20之间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

3.能够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1~20之间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

2.学生能够掌握“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两个概念。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2.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课件和教具。

2.学生预习教材。

2.引入老师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自由玩耍,引导他们注意到游戏的规则。

在游戏中,许多学生都喜欢玩“捉迷藏”这个游戏。

老师就利用这个游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学习过程(1)概念讲解1.老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讲解“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的概念和作用。

2.老师向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目,并且让学生在白板上写出答案。

(2)游戏环节老师可以在教材中选择一些数学小游戏,例如《捉迷藏》。

其中,捉迷藏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游戏,它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合作能力。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被分成两组。

一组是“藏在房子里”的学生,另一组则是“找房子”的学生。

游戏开始后,每个“藏在房子里”的学生都会选择一个数字在1~20之间,并告诉老师他们选择了什么数字。

然后,他们会在不同的房间里找到一个与所选数字相加等于指定数字的同学,让同学成为他们的“捕猎目标”。

其他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猜测“藏在房子里”的学生所选的数字,来寻找他们的“捕猎目标”。

当所有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捕猎目标”时,游戏就结束了。

(3)总结反思老师在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最后,老师针对性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数的归纳法”两个概念,而且通过游戏的形式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2课: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2课: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2课:捉迷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在感知物体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理解加法的加数和和的概念。

2.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加法的基本应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材为北师大版。

本课的知识点是加法概念的学习与掌握。

本节课主要介绍的是捉迷藏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们在感知物体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理解加法的加数和和的概念,并在实践中掌握加法的基本应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1.学习加数和和的概念。

2.熟练掌握加法的基本应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1.确定游戏规则。

2.引导学生合作,进行游戏。

五、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游戏教学法,既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又能够锻炼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走进教室之后,老师先和学生们打个招呼,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问: 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学生们应该能够回答出来:“我们学习了加法的概念。

”2、出示物品(2分钟)老师向学生们展示某种物品,让学生们观察数目,鼓励学生们说出物品的数量。

老师提问: “请问一共有几个鸭子?”学生们答: “有三个鸭子。

”3、规定游戏规则(5分钟)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体验加法的概念。

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个游戏叫做捉迷藏,规则如下:•老师藏起三个物品,每次隐藏一个物品,并告诉孩子们当前还有多少个物品没有被找到。

•孩子们要围着教室走一圈,每走一圈,就可以找到一个物品,然后孩子们报出找到几个物品。

•如果孩子们找到了所有物品,那么游戏结束。

4、开始游戏(15分钟)让孩子们分成两组,并进行游戏。

让孩子们自由组队,当有一组团队找到物品时,就在讨论区域向其他教室,说出找到的物品数量,鼓励孩子们去细心观察。

当所有物品都找到了之后,老师可以问问孩子们找到几个物品,引导学生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加数和和的概念。

5、总结(3分钟)使得孩子们能够总结这个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并对这个游戏进行总结。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2 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隐藏”和“找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数学运算,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游戏。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过捉迷藏的经历,他们对这个话题会有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隐藏”和“找到”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隐藏”和“找到”的关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隐藏”和“找到”的关系。

2.游戏教学法: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卡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玩具或物品进行捉迷藏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数学运算,引导学生思考“隐藏”和“找到”的关系。

例如,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其中有3只小猫,然后问学生:“如果我们要藏起一只小猫,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回答并演示。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不同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隐藏”和“找到”的关系。

例如,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其中有3只小猫隐藏在不同的地方,然后问学生:“你们能找到这些隐藏的小猫吗?”让学生回答并指出隐藏的小猫。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隐藏”和“找到”的关系。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

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游戏,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材、课件、游戏道具。

2.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布置成游戏场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动画故事,引入捉迷藏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捉迷藏的游戏,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加减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出更多有趣的捉迷藏问题,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实际应用的理解。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第二节。

本节课主要通过捉迷藏游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空间方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空间方位有了初步的认识,例如能够辨别自己和他人所在的位置,知道物品的存放位置等。

但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对空间方位的认识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兴趣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关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和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认识和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对空间方位的观察和理解,以及运用空间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理解空间方位。

2.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空间方位。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捉迷藏游戏的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2.学具:学生分组使用的游戏道具。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捉迷藏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捉迷藏》。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要求在游戏中注意观察和理解空间方位。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空间概念。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捉迷藏游戏,让其他学生判断他们的动作是否正确。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捉迷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重要阶段,而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之一,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退位减法运算奠定了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内容教材以“捉迷藏”这一充满童趣的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藏起来几个人”,从而引出13-8的计算。

通过直观的情境图和多种计算方法的展示,如摆小棒、数的分解等,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材还安排了“想一想,算一算”等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巩固计算方法的同时,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二、学情分析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对加减法的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基础。

同时,他们也认识了20以内的数,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数数能力。

但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他们首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来建立概念和方法。

2.认知能力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善于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但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和培养。

3.学习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退位减法的算理理解困难,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同时,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学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捉迷藏”的情境,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13-8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够运用所学的退位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捉迷藏》(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捉迷藏》(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捉迷藏》(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捉迷藏”的游戏规则和数
学概念。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
其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游戏和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爱好和自
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游戏规则的解释和数学概念的介绍。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掌握游戏规则。

三、教学方法
1.游戏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
的参与度。

2.讲解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数学
概念的理解。

3.情景教学法:通过身体语言和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游戏规则。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
教师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游戏来引入本课讲解。

例如猜数字、
快速记忆、石头剪子布等。

2.游戏介绍
老师给出“捉迷藏”的游戏规则,示范一下如何玩。

并教给学
生怎样选择藏身的位置。

3.游戏体验
学生按照规则分为“求”和“藏”两组,掌握规则后开始游戏。

4.总结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对游戏规则和数学概念进行概
括和复习。

五、教学反思
本课使用了“游戏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使得学生能
够通过游戏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同时,也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
中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其注意力和参与度。

通过该
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得学生在快乐中愉快地学习到了有关数学的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捉迷藏(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捉迷藏(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2课时为“捉迷藏”。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字110的认知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捉迷藏游戏,进一步熟悉和巩固数字110的认知。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捉迷藏游戏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字110。

2. 教学重点:通过捉迷藏游戏,提高学生对数字110的认知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捉迷藏游戏道具(如玩具、书籍等)。

2. 学具:学生个人准备的捉迷藏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初步体验游戏乐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数字110的认知和运用,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数字。

3. 游戏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要求在游戏中使用数字110进行交流和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数字110的认知和运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数字110描述一下自己的房间布局。

2. 和家长一起玩捉迷藏游戏,使用数字110进行交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数字110的认知和运用。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描述自己的房间布局和与家长一起玩捉迷藏游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课后也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方面,我重点关注了数字110的认知和运用。

这是因为在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对数字的认知是基础,而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数字则是进一步学习的关键。

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捉迷藏”的玩法,认识“找人”的概念。

2.能够通过找人和被找来进行运算,掌握简单的加减法。

3.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提升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

教学准备
1.运动场或教室中央空地。

2.一张黑板或白板,配有彩笔或白板笔。

3.相应的教材和课件。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知
1.让学生们坐到教室前排,引导他们关注老师所展示的物品或手势。

2.利用询问、循环演示等方法,介绍“捉迷藏”这个游戏,并解释其玩法和规则。

步骤二:游戏实践
1.安排学生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游戏。

2.指定一名志愿者为“宝物”,并告诉其非去黑板后依旧会被掉出黑板,其余学生则分别扮演“找人”的角色和“被找人”的角色。

3.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尝试结合加减法来进行推理和判断,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

步骤三:总结提高
1.在游戏结束后,指定一些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及总结,让他们回顾所学内容并表现出自己的理解。

2.教师利用已掌握、未掌握、可能掌握等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指导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注意事项
1.本教案配合相应的教材和课件使用,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游戏实践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注意安全和秩序,防止发生伤害事件。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教学设计 (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教学设计 (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2 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隐藏与显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捉迷藏的经历,对隐藏与显现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隐藏与显现。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找出隐藏的物体。

2.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捉迷藏游戏道具(如玩具、卡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捉迷藏游戏道具。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简单的捉迷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隐藏与显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隐藏的物体。

学生回答问题,描述隐藏物体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实际操作体验隐藏与显现。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卡片游戏,进一步巩固隐藏与显现的概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隐藏与显现的现象?学生举例说明,拓宽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隐藏与显现的概念及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捉迷藏游戏,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位置,家长签字确认。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隐藏与显现的概念及描述方法。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优质完整)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优质完整)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捉迷藏。

(教材第4、第5页的内容)1.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在说、摆、放中,理解退位的道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重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件、20根小棒、数字卡片等。

1.看谁算得快。

8+()=138+()=158+()=148+()=128+()=168+()=17【设计意图:在带着学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现与新知有关的原知识,复习8加几的知识,为将加法转化为减法作铺垫。

】1.创设情境。

师:今天小红家可热闹了,什么事儿呢?原来今天是周六,小红和同学们约好了来小红家玩捉迷藏游戏。

瞧,班长丫丫在和同学们说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1:图中有大树、房子,还有小朋友。

生2:画面上一共有8个小朋友。

生3:一共来了13个人。

师:那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师:应该怎样列算式呢?生:13-8=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十几减8。

(板书课题:十几减8)【设计意图: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只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2.合作探究。

(1)自主探究。

谈话:你有办法算出13-8等于几吗?先想一想可以怎样算,并按自己的想法算一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计算13-8可以怎样想,再把你的算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指导。

(2)全班交流汇报。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13-8的?(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生1:我是从13根小棒里一根一根地去掉,一共去掉了8根,还剩5根。

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掌握数学中的“捉迷藏”游戏。

2.能够在游戏中加强数学计算的练习和思考。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学生理解游戏规则和数学原理,积极参与游戏。

2.难点:如何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数学计算,并能够帮助小组取得胜利。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3.1 教学内容
1.学生理解游戏规则和数学原理。

2.分组进行游戏。

3.2 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

2.团队合作学习法。

3.游戏教学法。

3.3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数学原理。

2.分组进行游戏。

3.整理游戏思路,讨论数学计算方法。

四、教学评价
1.加深学生对数学相关概念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3.学生能够根据规则计算正确的数学答案,获得游戏胜利。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游戏中更容易接受数学这门学科,而且游戏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原理,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让学生分组对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和交际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游戏中投入不足,导致整体参与度不高。

针对此问题,我会更加注重精准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创设更加吸引学生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其中。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个有趣的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喜爱的游戏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游戏充满兴趣。

同时,他们对加减法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简单的加减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参与捉迷藏游戏,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解决简单的加减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捉迷藏游戏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展示捉迷藏游戏情境。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用于捉迷藏游戏。

3.练习题:准备一些简单的加减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捉迷藏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呈现捉迷藏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理解加减法。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和反馈。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复杂的加减练习题,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教师进行讲解和反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捉迷藏(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会简单的算术口算运算。

2.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增强学生对基本数字概念的理解。

4.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1.学生学会对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加强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2.学生学会在游戏中观察、推理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水平。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逻辑推理,学会快速定位到藏匿的数字。

2.教师如何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保持游戏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第一步入门环节1.通过计算口算题目进行学生的热身,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基本数字概念。

2.介绍本节课所学习的游戏规则,给学生讲明捉迷藏游戏的基本玩法。

第二步游戏环节1.教师拆分班级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同学先来到教师处,得到一个1-100之间的数字。

教师告诉其他同学,让他们离开教室,然后教师会把这名同学藏到教室里,让其他同学去寻找藏匿的同学。

2.教师在教室里隐藏那名同学,同时,老师会贴一张纸在黑板上,写着这个数字,比如如图所示:数字:383.其他同学根据规定在教室里寻找被教师藏起来的同学,同时,在寻找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思考。

比如,如果发现教室里某个位置的人数不足,那么就可以推出已经有人找到了。

第三步游戏结束1.当所有学生都找到藏匿的同学后,将开启评比环节。

每个小组都需要报告一下他们的策略,推理和思考过程。

2.每个小组中找到同学的数量、所用时间,以及策略分析等,都可以作为评选的依据。

教师也要指导学生理性评价,比较各小组不同的查找策略,包括查找思路,思维逻辑等多个方面。

第四步总结环节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以及如何通过游戏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回顾数字大小,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推理快速找到数值。

2.总结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未来的学习方向进行指导。

课后作业1.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组队继续进行类似的游戏,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设计如下:一、教材分析1. 内容简介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节《捉迷藏》。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捉迷藏”为背景,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情境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数学信息,旨在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2. 教材处理(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教学重难点: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4)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训练、课堂总结。

二、学情分析1. 生活经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日常生活经验,对“捉迷藏”游戏有一定的了解。

2. 知识特征:学生已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3. 能力特征: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需要给予更多的时间和指导。

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2.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五、教法学法1.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

2. 学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1)复习8的进位加法。

(2)复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3)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什么?2. 探究新知(15分钟)(1)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用破十法、平十法、加减互逆法、数线图等方法计算十几减8。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4)全班交流,总结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3. 巩固训练(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和讲解。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捉迷藏》北师大版(2023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捉迷藏》北师大版(2023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这四个重点立体图形。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模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立体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找出隐藏的立体图形。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立体图形的模型。这个操作将演示立体图形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捉迷藏》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捉迷藏游戏这个情境也非常感兴趣。让我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通过引入捉迷藏游戏这个有趣的情境,学生们能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了他们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关注到隐藏的物体形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然而,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立体图形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思考立体图形的特征,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得学生们能够亲自参与,加深了对立体图形的理解。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同伴,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弱。今后,我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捉迷藏》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章《认识图形》的第三节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察、比较、分类等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捉迷藏北师大版教案内容: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具体章节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练习本、笔、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捉迷藏游戏,引出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例如,教师可以先藏好一些物品,然后让学生去寻找,并记录下找到的物品数量。

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具体的进位加法题目,如3+5、7+6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进位加法的原理,即两个数相加,如果和大于等于10,则需要进位。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进位加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4+6、8+7等。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通过互相练习进位加法题目,加深对进位加法的理解。

教师可以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3 + 5 = 8(个位数3和5相加等于8)7 + 6 = 13(个位数7和6相加等于13,需要进位)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4 + 6 =2. 8 + 7 =3. 5 + 7 =4. 9 + 6 =答案:1. 4 + 6 = 102. 8 + 7 = 153. 5 + 7 = 124. 9 + 6 = 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初步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教案-捉迷藏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教案-捉迷藏

第一單元加與減(一)第2課時捉迷藏【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5頁內容。

【教學目標】1. 通過生活中的情境,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索興趣,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計算減數是8的退位減法;並通過交流和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能正確地計算減數是8的退位減法。

2.培養學生仔細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積極思考的習慣,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正確地計算減數是8的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問題導入師:用電腦出示課本第全景圖。

觀察圖,理解圖意。

藏起來的小朋友有多少個?一共有13個小朋友,去掉圖上的8個,剩下的就是藏起來的人數。

生:13-8師:13-8=?該怎麼算呢?下面同學們用小棒先擺一擺,再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麼算的。

學生交流並回答:1.先擺13根小棒,再從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8根後,就知道還剩5根。

2. 先把擺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和3根,再從10根裡拿掉8根剩2根,把這2根加上3根,就得到還5根了。

3.把8根小棒分兩次拿。

先從13根裡拿走3根,再從10根裡拿走5根,最後只剩下5根了。

4.想8+5=13,反過來13-8=5。

【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第5頁“練一練”第1題。

同桌合作完成,全班交流討論。

2.完成教材第5頁3、4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課堂小結】師生共同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十幾減8的三種不同的計算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擇優算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捉迷藏(修改稿)
主备教师:
杨文亮141 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加与减第4-5页,捉迷藏。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多样性。

教学重点: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减法算理。

教学方法:讨论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这节课我们通过捉迷藏这个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

2、出示课题: 捉迷藏。

3、出示主题图:说说图中的信息。

我们一共来了(13 )人;现在只能看到(8)人。

4、提出问题:藏起来的有几人?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2、列出算式:13-8=?
3、试一试,你会计算得数吗?
13-8=5
4、集体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A 10-8=2,3+2=5
B 8+5=13,13-8=5
C 13-3=10,10-5=5
D 13分成10和3,3-8差5个不够减,10-5=5。

…………
5、摆一摆、圈一圈。

摆13根小棒,从中拿出8根,可以怎样拿?在桌子上摆一摆,圈一圈。

让学生理解13-8=5的算理。

6、看一看,说一说。

看线段图,说一说13-8在图中表示的含义,并带着学生亲自数一数13往前数8个数,是5。

7、算一算。

12-8= 17-8=
这两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再说一说计算方法。

三、练一练
1、用小棒和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11-8= 14-8=
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计算出这两题的得数。

(也可以用计数器做一做)
2、画一画,填一填。

让学生在数线上画出计算过程。

3、看图列式
让学生说出图义,并尝试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列式计算。

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先让学生算出得数,再尝试让学生说出每组算式的规律。

5、摘苹果。

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