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环经济法基本问题分析
循环经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循环经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自从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以来,各个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我国不断进行循环经济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依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明显,循环经济实践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仍以传统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我国人均资源量低,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然而资源的利用效率却很低下,立足现实国情,分析发展形势,如何更好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一、循环经济理论内涵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能够使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环境的要求,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往复流动。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
从物质流动的表现形式上来说,传统工业经济是一个“资源—产品—废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这种经济的增长是以资源的高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
而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增长模式的反馈式经济。
这种模式下,物质和能源能够得到合理反复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的目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控制和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循环经济强调的一个目标是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即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节约使用资源,减少生产过程的废气物排放,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Reduce,Reuse,Recycle)即“3R”原则。
减量化原则: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再利用原则:使资源尽可能多的方式被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以延长废物产生的时间,减少一次污染物的产生。
再循环原则:使废物尽可能地再生利用,使之变为一种资源,一切物质都要尽可能地再循环利用。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就、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就、问题与对策分析作者:冯夏宗吴秋璟包丽华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12期[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
我国一直在进行循环经济的探索,并在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由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较晚,在理论与实践上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发展循环经济任重道远。
文章论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中国成就;问题与对策[作者简介]冯夏宗,南京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产业经济学;吴秋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政与税收;包丽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复杂网络,江苏南京,210093[中图分类号] F2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6)12-0001-03我国正处在工业社会发展前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和能源的短缺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面对严峻的形势,发展循环经济,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循环增长方式,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近年来,发展循环经济的观念在我国日益深入人心,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循环经济的建设高潮,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但也应看到,我国在建设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仍存在某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仍然任重道远。
一、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一) 高度重视循环经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和讨论,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国家环保总局自1990年开始推动循环经济,研究和借鉴国际上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经验和做法,积极试点,稳步推广。
近年来,各地都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探索适合各地区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和模式。
经济法语境下的循环经济
要不造成他人 的损害 ,系统对于废弃的物
质和能量可 以直接放弃所有权 ( 如排放废 热) 。即使是 有害废物 , 系统 一般也可 以按 照相应法律法规在缴纳相关费用后排放到 系统之外 。由于处理废弃物 的费 用相对较
高从而可能会导致成本畸高 ,除非绝对必
即 著 名 的 “ 原 则 d c 是指通过重新设计经济运行 中
作 为与其他部 门法不同的一种特殊的 社会 行为规范 ,经济法大量采用指导性规 范 ,实行指导 性规 范与必要的强行性规范
相结合 的调 整方式 。这就 要求经济 法立法 必须符合其理论基 础—— 法经济学 的客观 规律 。科斯 、波斯纳原理 的核心就是对法
律进行成本效 益的分析 ,这一核心思想构
工业 园区 ) 和微观经济系统( 如一个企业 ) 。
通过 对循 环 经济进 行 法 经济 学分析 ,
可 以明晰循环 经济 的理 性 内涵,并 凸 显循 环 经 济 对 我 国 经 济 法 律 制 度 构 建
的指导作 用。
循环经济理念 下的物质和能量应 当在经济
系统之 内完成循环 而不应 当在系统之间相 互循环。
物质和能量 ( 出卖产 品、电力等 ) 如 所获 得 的收入 。 按照 民商经济法的基本原理 , 只
循环经分段 是展阶 资保到实 必。源限 源稀分 然它利的 经济一质 产从用 济发定 并缺配 物充有 确资的
公平入手,最大限度地维护经济系统的协 调、 稳定 、 可持续发展。 经济法 以国家强制 力手段 有力地 保证经济 政策 的贯彻实 施 ,
维普资讯
循 环 经 济 的 成 本 收 益 分 析
经济法语境下的 循环经济
■ 李长健 副教授 王 臻 王 悦 ( 中农 业大学 武汉 华 4I7 3) 0) 0
略论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用 。( 5 ) 应具有循环经 济法 自身的特点 , 能够 与其他 原则相 区 别。 法律 的基本原则有很多 , 各个部 门法的基 本原则也很多 , 循 环经济法 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具有 自身特性的原则 , 而不是 和其 他法律相 同的原则 , 更不是其他法律的基本原则 。
[ 作者简介 ]娄焕英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研 究生湖 南长沙 , 4 1 0 0 0 4 ) 。
略论循 环经 济法 的基本 原 则
量减少弃用物 、副产品的产生。循 环利用是指对于在生产 、 服 务、 消费过程 中形成 的废物要尽可能地继续予 以使 用。合理处 置原则是指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应有助于及时 、 恰 当处置
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I l l 第二种观点认为 , 循环经济法 的基本原则包括 : 预防优先 原则 、 循环利用原则 、 合理处置原则 、 适 当分责原则 。所谓预防 优先 是指在生产 、 服务 、 消费 中充分 利用原料 、 能源和产 品, 尽
追求经济增长 为 目的的发展观 , 使 经济增长 、 社会 发展 和环境 保护相协调 。 ( 3 ) 为循环经济法所确认 。 循环经济法 的基本原则
一
、
几 个 相 关 概 念 的分 析
是循环经济法 的指导思想 , 它反 映循环经 济法的价值 , 但 它不 同于循环经济法 的价值 , 它必须通过法律规则表现出来或者规 定在循环经济法律 中。( 4 ) 应贯穿循环经济法 的全部法律规范 和法律制度 , 对全部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 的规定和实施都具有 指 导作 用 , 还应贯穿 于循环 经济法的立法 、 执法 、 司法 、 守法和
行。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为“ 3 R” 原则、 共 同但有 区别的责任原则 。
试析《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机制
是我 国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 。 循 环 经 济 的基 本 内涵
一
积 的小型化 、产 品质量 的轻型化 、产 品功能的增 大化及产品包装 的简化 ,以减少废物 的排放 。环
境 法 的预 防 优 先 原 则 表 明 :环 境 法 不 仅 限 于抗 拒 对 环 境 具 有 威 胁 性 之 危 害 及排 除 已产 生 之 损 害 , 而 是 预 先 防 止 其 对 环 境 及 人类 危 害 的产 生 ;对 具
品 的 充 分 使 用 把 废 弃 物 控 制 在 经 济 过 程 中 为 要
后继续作为产 品使用 , 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 分作 为其他产 品的部件予以使用。所谓 资源化是 指 直 接将 废 物 作 为原 料 进行 利 用 或 者对 废 物 进 行
再 生 利 用 。川 二 、《 循环 经 济促 进 法 》实 施 机 制 的基 本 原
王 磊
‘
( 中南民族 大学法学院
湖北 武汉
4 07 ) 04 3
摘
要 :本文 通过对 我 国 ( 环 经济 促进 法 中循环 经 济基 本 内涵 的 阐释 ,来说 明循 环 经济 ( 循
在我国所包含的范围。在此基础 上对 循环经济促进法) )实施机制的三个基本原则,预防优先原 则、 循环利用原则和明确责任原则进行论述,通过对上述三个基本原 则与 国外相 关法律的分析找
旨。 现代资源环境问题 凸现以前就存在各种降耗 、
抑 废 的理 念 和 实践 ,不 过 .其 主要 着 眼 于资 源 和 产 品 的经 济效 用 ,而 现 代 法 律 制 度 同 时 也突 出 环 境 安 全 。设 备 内物 质 循 环 、生 产 少 废产 品和 引 导
投 稿 日期 :2 1 .51 0 00 .5
我国现行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赋予其 宪法权利 的地位。事实上 ,环境权既是生存权 ,又是发展 我们一定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 ,强调针对性 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权 ,是 人 类 生 存和 发 展所 不 能 缺 少 的前 提 。 因此 ,必须 整 合 我 国 的原则 ,为法律法规 的有效执行打下基础 。 除法律体系需要完善之外 ,审视循环经济立法 内容 ,也存在 现行 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对循环经济的国家发展战略作出 明确 的宣告 ;修订 我国宪法第 9条第 2款的规定 ,把 “ 国家保障 不 少 问题 ,主 要 归结 为 两 个 方面 :~ 方面 ,单 个企 业 层 次 、 区域 自然资源 的合理利用”这一规定改为 “ 国家保障 自然资源 的节约 和全社会层次以及综合层次上 的循环经济法律规制不完善,另一 和合理利用,促进废 旧物质 的良性循环和 能量的梯级利用” ,把发 方面 ,我 国目前生态环境资源产权法制存在先天不足 ,主要表现 为自然资源权属制度和环境容量资源权属制度两个 方面。 展循环经济确定为与保护环境并重的基本国策。 3 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滞后 . 2 循环经济 基本法律 《 . 2 循环经济促进法 》的配套立法需要制 定 循环经济立法作为一个全新领域 ,在国家逐步进行循环经济 首先 ,根据这一基础性法律制定发展循环经济 的各个专项法 律。我国应 以 《 循环经济促进法 》为基本法律框架 ,抓紧制定更 立法的同时 ,许多省 、直辖市 、自治区也将发展循环经济作 为地 为具体的法律法规。根据发达 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并结合我 方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 目标 ,并通过一系列的文件将这些既定 的 国的具体 立法实际 ,我们认为,我国 目前缺位的主要循环经济单 方针、战略固定下来,但真正能够体现循环经济内在要求的地 方 行法至少包括 《 汽车再利用法》 《 、 包装物再利用法》 资源有效 性法规并不是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性法规是 : 山西 、《 《
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意义循环经济是为了解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于当代中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是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资源制约和环境压力的重要出路之一,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之一。
循环经济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态文明内涵、人类社会是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遭遇资源环境的严重挑战,迎接这种挑战而理智选择的一种机遇与途径。
循环经济是重塑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并重视环境优化增长,其根本特征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问题的治本之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而重要载体。
为了全面推进循环经济,我国正在积极制定循环经济法,提出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如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等。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与机制保障。
2、循环经济的基本定义从理论和实现上来理解,循环经济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和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以市场机制为推动力,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优化可行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在不同层次上有其内涵,彼此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在微观企业层次上,循环经济主要以清洁生产、绿色工艺要求、废弃物综合回收和循环利用以及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3R)处理为主要内容,强调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再生利用为3R原则。
循环经济运行基本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循环经复,强调资源永佳利用强调生产和消费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及法理分析
自然资源最少 、向环境 中排放的废弃物最 少 、对环境 的危害或破坏 最小 ,实现低投 入、高效率和低排放。
根 据 法 理 学 理 论 可 以 知 道 ,现 代 的 法
律部 门之间不存在截 然的分 开 ,不同的法 律部 门总是存在着一些 交叉的。而循环经 济作为一个涉及方方 面面 的系统工程 ,必 然会 在其他的法律部 门有所体 现 ,显然把 这些其他法律部 门也划入 到循环经济法范
语 ,但从 内容 上来 讲 ,德国的 《 废弃物处 理法 》 、日本的 《 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 法》 、美 国的 《 污染预 防法》 ,都是各 自国 家调 整循环经济最重要 的法律 。 循环经济是 生态经济 、绿色经济 、环
保经济 ,与此 相适应 ,循环经济法不是一 般意义上 的经 济法 ,而是结合经济活动的 环境 资源 法。循环经济法虽然调整循环经
场外部性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正好 与经济 法的本质要求相契合。
循 经 的 环 济 理论基 础及法理 分析
■ 刘祥 国 ( 湖南人 文科技 学院 湖 南娄底
◆ 中图 分 类 号 :F 2 . 文献 标 识 码 :A 1 45
都没有被 冠上 “ 循环经济法”的名称或术
内 容 摘 要 :循 环 经 济是 一 种 与 传 统 经
模 拟 ,其 目标 是 要 达 到 自然 资 源 的永 续 利
循 环 经 济 与 循 环 经 济 法 的概 观点 的并非蔡 守秋教授 一人 。 笔者赞 同 , 循 念 界 定
环经济法 的法律性质不能 因为 “ 在现有环 境资源法律法 规中已经包含或体现某些有 关循环经济 的内容 ”就 把全部的循环经济 法纳入环境 资源法 ,也 不能 因为该法律规 范 “ 与环境资源 的开发 、利用 、保护 、治 理及其管理有 关” 就认 定其 是环境 资源法 , 而要 看该 法律 的源动力 、立法理念 、价值 取 向。从循环经济 建立的源动力看 ,循环 经济要解决 的是经 济与环境 协调发展 的问 题, 环境法要解决 的是环境保护 的问题 。 从 立法理念上考察 ,环境 法的立法理念更多 的是 关注污染预 防和治理 ,循环经济法的 立法理念关注 的是经济 循环。从 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经济法问题论文
浅谈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法问题循环经济是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将发展经济中的因素纳入一循环系统,通过充分利用系统中有限的资源,实现资源最优化分配,从而获得经济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
而发展循环经济除了政府支持鼓励,在法律上还要有相应的保障政策,经济法兼具了指导性和国家法律的强制性,是循环经济有效进行的合法保障。
所以,从经济法角度对发展循环经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国更好的实施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概述1.循环经济的含义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循环经济即是一种生态循环,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从而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
2.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循环经济实施和运行要遵循三大原则,即实现”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三个原则。
三大原则的实现则是循环经济内涵的最好诠释。
首先,减量化原则。
自然资源的量相比较人类的欲望来说,十分有限,尤其是一些稀缺资源。
减量化原则就是希望通过改进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倡导节约型的消费理念,不仅减少资源的消耗,也降低了废物污染的排放。
所以减少物质量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
其次,再利用原则。
此原则其实是减量化原则的另一方面体现,即努力发现开发资源、物品所具有的不同作用,从不同方面进行利用,不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减少其他同样功能物品的生产,从而较少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
如通过介绍一次性用具的不卫生性,倡导消费者选择使用寿命长的物品,使用寿命延长一倍,物品制造所消耗的资源就减少一半。
第三,再循环原则。
此原则即实现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
企业可以通过回收一些废弃物品,从中提取可用原材料资源或次级原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重新开采消耗,再循环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原则。
二、经济法背景下循环经济的问题分析1.经济法的价值分析循环经济的实施除了要加深每个企业以及消费者的生态意识,还需要必要的保障措施,来确保循环经济的有效实现。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第四,循环经济是一种力求循环使用资源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在生产中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与原则
具体而言,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自身特征。
第一,循环经济是一种大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
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PART ONE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就开展了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些问题主要与我国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密切相关。在此资源状况下,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积极参与实施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动的清洁生产行动计划,并制定了《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等一些规范性文件。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与实例谈论结合方法。
[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为循环经济的涵义、特征及其奉行的原则,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遵循的原则,实行的基本管理制度,推行的激励机制。本章难点为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因及其意义,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遵循的原则,实行的基本管理制度。
关于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与分析
1全 面推 进 企 业 清 洁生 产 。 清 洁 生 产 企 业 建 设 不 仅 引 导 .
企业建 立 了可持续发 展的长效 机制 , 而且实 现了废 弃物的处
理 方 式 从 末 端 治 理 向减 量 化 、 利 用 、 源 化 转 变 ; 产 运 行 再 资 生
二 、 岛市发 展循环 经济模 式 的必要性 和可 行性 青
的有效利用 和经 济与生态 的可持续 发展 。 青岛市人群密集 , 经济发达 , 资源稀缺 , 济发展逐渐 受 经
到 资 源 要 素 和 环 境 因 素 的 制 约 , 此 把 循 环 经 济 模 式 引入 到 因
( ) 岛市发展循环 经济模式 的可行性 二 青 青 岛市在企业清洁生 产 、 资源综合利用 等方面走在全 水
国 前 列 ,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模 式 奠 定 了 基 础 , 要 表 现 在 以下 为 主
几个方面 :
青 岛城 市建设 中来 , 建设经济 发展 与环境保 护相协 调 、 与 人
自然 和 谐 统 一 、适 宜 人 居 住 的循 环 型 城 市 是 未 来 的 发 展 趋 势。 、
极作用。但是 , 目前 已经 出俞的有关资源节约 、 环经 济发展 循
方 面 法 律 法 规 的覆 盖 面有 限 , 能 完 全 适 应 当 前 循 环 经 济 工 不
作 的发展。
使用 、 再循环 ” 为原则 , 基本 特征是 低消耗 、 排放 、 低 高效 率 ,
以 生 态 产 业 链 为 发 展 载体 , 过 清 洁 生 产 达 到 实 现 物 质 资 源 通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中 国 地 方 经 济 的经 济 模 式 一 直 是
源一产 品一 污染排放 ” 的单程 经济模 式 , 资源 的利用 是粗 对 放型和一次性的 。随着经济的增长,能源供需矛盾越 来越尖 锐, 环境 污染 问题也 日益严重 , 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2 0世纪 9 0年代 以来 ,循 环经济模式是 国际社会发展 的
循环经济法的建构与实证分析
主要实现途径是清洁生产t。就此意义而言, ’ 〕 循环
经济立法要求的不仅是对现行具体制度或措施的局 部调整 , 更要求对现行立法指导思想的变革 以及对 传统经济发展理念的全面修正和完善。 以上循环经济的法学定义为我们研究循环经济 法的调整范围奠定了基础。法律的调整范围是循环 经济立法必须明确的前提性问题之一, 调整范围规 定得过宽就会失去特定的调整对象, 规定得过窄又 难以全面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法的调整 范围应当从我国的国情和现有的法律基础出发, 紧 密契合循环经济的法学定义。我们认为, 我国循环 经济法调整的范围应当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一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 计、 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 设备、 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 服务和产品 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是实现循环 ①
主要有《 清洁生产促进法》《 、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 节约能源法》 和《 等。那么循环经济法如何定位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循环经济法应遵循何种法 律原则呢?这些均是立法起草过程中必须回答的基
本问题 。
二是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 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 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包 括: 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 伴生矿进行综合 开发与合理利用;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 废气、 废水、 余热、 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 资源的 ② 综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循环经济对资源利用 的要求和废物资源化的理念。 三是资源的再使用。资源的再使用是指对资源 或者拆解后的产品继续使用, 或者修复、 翻新、 处理 后继续使用 , 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资源 的再使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 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 从源头防治污染。 四是废物再生利用与无害化处置。废物再生利
发展循环经济经济法问题论文
浅谈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法问题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273-01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特别是造像我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带来的发展是很难达到我们现在所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针政策的。
目前我国的国情发展循环经济,在得到政策法规支持的同时法律上的保障也是至关重要的,经济法的强制性是循环经济顺利运行和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法应对机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特别是造像我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带来的发展是很难达到我们现在所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针政策的。
但是如果我们推行和发展循环经济,不但会使得人和环境和谐相处,也是我们建设真正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这里我们说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的,将优先的资源和能源重复的分配和利用,最终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的效益。
但是目前我国的国情发展循环经济,在得到政策法规支持的同时法律上的保障也是至关重要的,经济法的强制性是循环经济顺利运行和发展的保证。
因此,在经济法的视角下研究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是本文研究中的重点,希望能为我国的循环经济顺利实施添砖加瓦。
首先,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原则概述。
1.循环经济也就是环境生态的循环利用。
是顺应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建设的一套经济系统,以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达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和谐共赢,是在资源利用中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的经济模式。
2.循环经济运行我们要重点遵守以下原则:(1)减量化原则。
在人们的无限欲望面前自然环境的资源给予是远远跟不上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稀缺资源尤其如此。
所以减量化原则就是要人们增加资源的节约意识优化流程的工艺和生产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
(2)再利用原则。
是在上一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
也就是充分开发目前正在开发的资源等,对一种资源从不同层面增加对其的利用,以便更好的达到资源的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摘要: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解决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最佳途径。
本文对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一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可持续发展1 前言循环经济(circulative Economv)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将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消耗速度相互分离,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即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物质消耗却出现增长减缓、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其根本目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延续的是大量消耗资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其结果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这使得经济运行中资源约束矛盾日渐突出。
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是发展循环经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
随着中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现代T业的飞速发展,环境中有害物质大量增加,环境质量逐步恶化。
目前,我国近1/3的国上被酸雨污染,已经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i个酸雨国。
动植物资源受到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的影响,无论是数量上和品种上都呈衰退趋势。
我国人均资源不足,而需求却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
据国土资源部对我国资源储量、生产能力以及2020年的资源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45种战略性矿产资源,到202O年将面临短缺的有1O种,严晕短缺的有9种。
资源问题将对我国总体经济规模扩张产生重要影响。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循环经济立法的法经济学思考
循环经济立法的法经济学思考[摘要]循环经济立法是保障我国循环经济运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我国传统的法律观念注重的是正义、公平等法的基本价值,对于立法很少有经济方面的分析。
文章以经济学为视角,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循环经济的立法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提出了完善循环经济立法的有关思路,以期促进《循环经济法》的诞生。
[关键词]循环经济;立法;成本——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循环经济的实施,只有在统一的社会规范和协调的法律体系下,才能把资源节约、经济质量、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保证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持。
一、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背景分析(一)循环经济的立法背景所谓循环经济,是指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的简称。
在法治社会,循环经济的推行和实现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也需要法律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同时随着发展循环经济实践的推进,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系列政策也有必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落实。
(二)循环经济的立法状况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单行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均对污染预防作了相应规定。
2007年8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循环经济法(草案)》首次提交审议。
这部从2005年7月启动立法程序,历时两年多充分调研、认真讨论和反复研究论证才成型的法律草案,以建立基本管理制度为核心,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相关制度安排,成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
二、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成本——效益”考量(一)我国立法的非经济性传统的法律观念注重的是秩序、公平、正义、自由、安全等法的基本价值。
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法问题研究
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法问题研究由于政策往往是立法和执法的重要依据,因而政策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分析制度的形成,也可用于分析与政策相关的许多理论问题。
下面仅选取几种主要的政策分析方法,来探讨其在经济法研究中的应用问题。
(一)政策目标分析方法的应用政策的目标分析,作为政策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经济法研究上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为通过审视影响经济法立法的经济政策目标,来分析和判断经济法立法在宗旨、原则、调整手段、协调性等方面的成败得失,从而进一步找到存在的问题,并为整个经济法的法制完善提供重要支持。
对经济政策的目标分析,有助于认识经济法的宗旨。
其中,对于宏观经济总体目标的分析,有助于认识经济法的总体宗旨;而对于具体的经济政策的目标分析,则同样有助于认识经济法相关部门法的宗旨。
补充:例如,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来看,财政政策的目标与其职能是一致的。
财政政策的职能,通常包括分配收入、配置资源(或称宏观调控)、保障稳定三大方面。
与这些职能相对应,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就是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中,既要使国家获取财政收入,又应促进社会分配公平;既要在微观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又应在宏观上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从而在保障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基础上促进和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
上述的财政政策目标,必然会影响财税法的宗旨,并使其成为财税法宗旨的一个必要内容。
又如,一国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就是调控货币发行量,保障币值的稳定,以求在根本上保障物价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正是基于该目标,在相关的金融法,特别是中央银行法上,才把稳定币值作为法律调整的核心目标。
为了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使其能够真正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各国法律往往都在体制法上作出相关的保障性规定。
因此,研究金融法所涉及的各类具体制度(如监管制度、传统的“三大法宝”等),以及在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等方面做出取舍时,应牢记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和金融法的核心宗旨。
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
、
世界上最 早对循环经济进行立 法的国家是德国 , 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7 9 8年 , 国就推 m 了“ 德 蓝色 天使 ” 划 , 计 制定 了《 废物处
境法的预防优先原则表明 , 环境 法不仅限于抗拒对环境具
有威胁性之 危害及排除 已产生之损害 , 而是预先防止其对
理 法》 电子产品 的拿 回制度》 9 4年 , 国制 定了在 和《 。19 德
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 的《 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 该法 于 循 , 19 年重新修订 。19 年 以后 . 国政府根 据《 98 98 德 循环经济
环境及 人类 危害的产生 ; 具体产生的危险立 即做 出反应 对
不是该原则 的主要 目的 , 首要功 能为 , 其 在根本无 危险 出
现 或 有 出现 可 能 时 预 防 性 地 对 “ ” 以保 护 或 对 生 态 环 人 加 境 加 以美 化 。这 种 理 念 同 样 适 用 于 循 环 经 济法 。现 代 资 源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新型丁业化道路 的最 高形式 , 也是人类 实现可持续 发展 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 一 些发达国家把循 环经济确定为国家的发展 战略 , 并在立法 上加以确认 、 保护和促 进。 国政府也提出 , 我 要尽快建立促 进循环经济发展 的相关法 律法规体系。因此 , 对我国循环 经济法制建设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无疑具有重要 的意义。
环境 问题凸现 以前 , 就存在各种 降耗 、 抑废 的理念 和实 践 ,
论我 国循环经济法律 制度 的完善
斌嫱 瓷
( 山西 大 学 法 学 院 。 山西 太 原 0 0 0 3 0 6)
正案》 2 0 ,0 0年通 过 了 《 循环 型社会形成 推进 的基本法》 、
循环经济法及其理念辨析
经 取 能满 足事 业单位需要 且 比购置 更加经 管 ,按规定将 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 决策正确 、 营得 当 , 得较好经 济效
对有关 人员予 以奖 励 ; 对投 济 的,应通过调剂 或购买市场 服务 的 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分别纳入单位预算统 益 的项 目,
方 式满 足 水 利事 业 单 位 履 行 职能 需
财政 资金供给还是单位 自有资金 安排 让 、 让 、 转 变卖 等要逐步 市场化 。通 过 员担任财务 主管 。必要 时也可外聘优
的, 都要严 把审批关 ; 能与其他 单位共 竞价 , 选择受让者 , 以实现转让 资产价 秀的管理人 才协助进行 管理 ;建 立经
享、 共用 、 或者市场提供 的产 品和服务 值的最大化 ;加强 国有 资产收益 的监 营责任制 和严 格 的奖惩 制度 。对投 资
要尽快制定 不 同类 型 、不 同规 国有 资产 管 理制度 进 行全 方位设 计 , 领导成 员在充分讨论 可行性论证 报告
模 、 同地 区的 国有 资产 配置标准 , 不 以 内容包 括资产 的 购置 、 收 、 管 、 验 保 使 的基础 上 ,严格按 照本单位 相应 的投 满足水利事业 单位履行职 能和事业 发 用 、 维护 和处 置 , 以及清产 核 资 、 监督 资决策权限 ,对投 资事项实 行集体决
按分 级管理 、 合理 分 策 , 确保 对外投 资决 策 的科学 、 合理 。 展 的需 要 和 促进 资 源 优 化 配 置 为 目 考 核等规章制度 ;
根 需 标 ,逐步建立 和完善资产 配置 的标 准 工 的原则 , 明确管理机构 、 管理人员 及 其 次 , 据国家有关规 定 , 审批 的投
3规范水利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行为 、 对外 投资项 目前期 决策是决 定投
循环经济立法研究_周珂
2005年2月武 警 学 院 学 报Feb .2005第21卷第1期J OURNA L O F TH E CH I N ESE PEOPLE .S ARM ED PO L I CE FORCE ACADE M YV o.l 21N o .1收稿日期:2004-11-22作者简介:周珂(1955) ),男,辽宁辽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主任、环境资源法教研室主任,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法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博导;马绍峰(1974) ),男,河北邯郸人,石家庄经济学院法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研究生;姜林海(1980) ),男,山东文登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研究生。
循环经济立法研究p 周 珂,马绍峰,姜林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872)摘 要:通过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介绍外国循环经济立法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提出我国应抓紧时间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法,建立循环型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立法;循环型社会中图分类号:DF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77(2005)01-0022-04 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加剧,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步加强,纷纷探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模式。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趋势。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有关循环经济的概念,观点众多,兹不赘述。
但各界对其实质和内涵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按照生态系统的能量守恒转换的循环规律,将经济活动纳入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0不断循环反复的闭合系统,以实现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与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循环经济包含三项主要原则,被归纳为3R 原则:一是减量化原则(R educe),属输入端方法,即商品生产者与服务提供者在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应尽可能减少资源的使用量,简化包装,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2022年中国循环经济行业政策分析
2022年中国循环经济行业政策分析一、国家部委政策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活动是以3R 原则作为行为准则,即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在提高的同时,必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加大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要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相似观点,到2025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地区政策1、监督管理近年来,随着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发现了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制度设施、管理不完善,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模糊等。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各地区根据所在地的特点,分别提出了一些监督管理政策。
2021年1月西藏自治区出台的《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中就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禁止引进资源高消耗、能源高消费的项目。
2022年3月黑龙江省出台的《黑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监督。
2、未来规划各地在加强对循环经济监督的同时,也出台了一些未来规划的政策。
例如,2022年6月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重庆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循环 经济 法概 述
从法律要 素层 面来说 , 循环经 济也有一 些独有 的特点 。
随着循环经济 的发展 , 循环经济法 自然而然成为国家立 法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 分 , 相关人 士也 开始 对循 环经济法 的相 关 问题进行探讨 , 并提 出 自己的看法 。关 于循 环经济法 的定 位 问题 , 不同的人看法不 同。但是 , 从笔者 的角度来说 , 循环 经济法不仅是法律范畴 内的问题 , 而且还是经济范畴问题 。 循
循环经济法 的法律要 素主要包 括法律概念 、 法 律规 则以及法
律原则等 。法律原则具 有抽 象性和概括性 的特点 , 主要包括
各种 政策性 原则 和公 理性 原则 , 前 者在 数量 上 占有 绝对 优
势, 用来 指导人们 的各种行 为。 在法律规则方面 , 循环经济法 多采用强行性 、 提倡性 和任 意性 相结合 的法律规范方式。其 中, 强行 性规则是 国家强制 的 , 而提倡性 和任 意性规则 大多 不需要直接 国家强制 , 是提倡或 者鼓励人们采取某种行为。 从法律表现形式层面来说 , 循环经济法具有很多综合性 法律和单 项法律法规 的基本法律法规 。 单项法律法规是综合 性法律的重要补充 , 目前我 国已经有多项关于循环经济 的单 行立法 , 如《 固体废弃物利用法》 《 能源节约法》 。当然 , 为了保 证循 环经 济 的顺 利 进行 , 国家 应 该 加快 制 定 循 环 经 济 的
“ 循环经济” 一词 , 已经成 为当前 大众耳熟能详 的词语之
一
宏 观调控手段相 比, 循 环经 济法 又有很多 明显 的特点 : 从立法层 面上说 , 循环经济法可 变性 较高 、 灵活性较 强。 从 实质说 , 循环经济法 就是将 国家的相关政策 以法律 的形式 固定下来 。 循环经济法会根据 国家和时期的不 同而发生 相应 的变化。 我 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经济 、 社会 等方面都 会发 生相应 的变化 , 循环 经济 各项立 法也 会发 生相 应 的变
2 0 1 7年第 l 0 期 总第 3 2 4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OM I C RES EARCH GUI DE
No. 1 0. 2 0l 7
S e ia f l No . 32 4
关 于 循 环 经 济 法 基 本 问 题 分 析
卫 思 瑜
(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 西安 7 1 0 1 0 0 )
摘
要: 循 环经济是 我国经济可持 续发展战略 实施的重要 内容之一 , 国家鼓励各 个企业积极参 与到循环 经济发展
中来 , 从 而 实现 资 源 节 约 与 环 境保 护 的 目的 。 为此 , 循 环 经 济 法 也就 受到 了相 关人 员 的 关 注与 重 视 。 首 先 介 绍 循 环 经 济
门 与从 事 生 产 、 服 务 于 消 费 活 动 的 时 候 组 织 和 个 人 之 间所 形
综上所述 , 循 环 经 济 法 具 有 国家 干 预 性 , 主要是为 “ 政 府
对经 济的宏观调控 ” 服务 , 从而实现 资源环境 的高效利 用和 清洁化生产 , 从而促 进社会经 济的健康可 持续发展 ; 循 环经 济法 的主要作 用主体有 国家 、 政府 、 企业 、 各种 中介组织及个 人等 , 会涉及到 多种利益 的冲突与选 择 , 也需要政 府 、 企业 与 个人的共 同努力与配合 ; 循环经济法从实质上说是各个 主体 所进行 的再利 用性 活动 , 符合“ 3 R ” 原 则的基本要 求 , 致力 于 实现技能减排 、 保 护我们赖 以生存 的环境 , 从容实 现循环 经
基 本法。
环经济法更 多的是属于经济领域 问题 , 主要 目的是致力 于调
和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 的关 系, 从根本上解决两者 之间
的矛盾与冲突。
循环经济法是在循环经济发展过 程中产生的 , 是 国家为 了给社会 经济活动 给予帮助 、 鼓励 与支持 而产生 的 , 归 根结
底是要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远 、 可持续发展。 从 主体方 面来说 ,
法的基 本情况及特 点 , 而后对循环经济法的基本 问题进行探讨 , 这对于未来我国循环 经济发展 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 循环经济法 ; 特 点; 基 本 问题 中图分类号 : D 9 2 2 . 2 9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7 ) 1 0 — 0 1 9 4 — 0 2
循环经济 法的主体 有从事生 产 、 服 务活动 的部 门 、 社会 组织 与个人 。 而客体主要 是指循环经济法 的主要调整对象是循环 经济生活 中所存在 的各 种社 会关系 , 主要 分为两部分 : 第一 , 循环 经济发展过 程 中, 从事生 产 、 服务 与} 肖费 的社会 组织与 个 人之间所形 成的社会 关系 ; 第二 , 从事循 环经济 活动的部
济 法 的 立 法宗 旨。
成的社会 关系 。循环经济法类属 于宏 观调 控的范畴 , 是调节
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 循 环 经济 法 的特点 分析
从本 质上说 , 循环经济法类属于宏观调控 。 但是 , 与其他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1 2 — 1 8
作者简介 : 卫思瑜 ( 1 9 8 7 一 ) , 女, 陕 西宝鸡人 , 助教 , 硕士, 从事经济法研 究。
化, 具 有 较 大 的变 动 性 。
。
从本质上来说 ,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 是利用生态学
规律来指导各种 经济活动 。与传统 的经济不 同 , 循环经济倡 导 经济发展 与环 境保护 、 资 源节约等协 调进行 , 其 最重要 的
特 点是 高利用 、 低排放 。循 环经济理论的 出现为经济 的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