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惠州一模)历史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在山西陶寺遗址一座贵族墓随葬的骨耜上发现契刻有一个“辰”字,专家推测墓主的职官可能为农官;同时在该遗址还发现有古天文台,当时人们已将一个太阳年分为20个节令—包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4个重要节点。
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阶层的分化B.文字体系的形成C.国家形态的成熟D.农业经济的发展2.在先秦至西汉中期的历史记载中,周公是管叔之弟。
但到西汉后期至东汉年间,当时的一些史书和作品中,大量出现“周公兄”“周公诛弟”的说法。
这一变化反映出A.文化艺术走向衰落B.宗法观念逐步淡化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社会秩序趋于混乱3.唐朝政府鼓励养牛,规定牛繁殖超过三头,奖励绢一匹,同时还制订了养牛的饲料标准,通过学校教育方式传授治疗牛病的技术,建立牛市促进牛的市场交易。
这些举措有利于A.提升养牛业商业化水平B.加速经济重心向南转移C.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D.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4.宋代,在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专为戏曲写唱词、作剧本的职业脚本撰写者“才人”。
他们成立了行会组织“书会”,根据观众趣味,不断修改脚本提供给戏班表演从而获得合理报酬。
这反映了当时A.大众趣味决定戏曲创作B.戏曲艺术渐趋成熟C.文化创作冲破理学束缚D.世俗文化得到发展5.清军机处设立后,皇帝的命令,凡涉及“诰诫巨工、指挥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等机密事项,不通过内阁明发,而由军机大臣密封,交兵部捷报处直接寄给接受命令的官员个人。
此举A.强化了君主对官僚机构控制B.提升了政府的治理能力C.实现了中枢机构的有效制衡D.减少了皇帝的决策失误6. 1865年,上海的第一批煤气灯在南京路上被点亮,在市民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此后一些商家和居民在商铺和家庭中竟相使用煤气灯。
这反映了上海A.社会生活逐渐改变B.洋务运动稳步推进C.城市规模不断扩大D.崇洋媚外日益盛行7.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猛烈批判旧史学,“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己”,提出“历史者,叙述人类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学为“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试卷综述】本套试卷是一套综合性历史试题,涵盖了必修一、二、三的重点内容和选考部分内容。
试卷凸显了“能力立意”的特点,注重对材料解读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试题难度适中,情境设置新颖,设问角度巧妙,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涉及到的重点知识有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儒学、洋务运动、辛亥革命、雅典民主政治、英美民主政治、工业革命、改革开放等。
是一套非常有梯度和广度的试卷,可以达到考查学生知识能力底码的目的。
12.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推崇法家思想【知识点】宗法制【答案解析】B 解析:题干材料中“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的意思是责罚不孝的人,不得擅自改立太子,不得把妾立为正妻,其中的孝亲、维护嫡长子继承权、不承认庶妻(小妾)的地位,体现了宗法制的原则,故齐桓公是在维护宗法制。
材料不体现“挟天子”,排除A,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
【思路点拨】根据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确定尊卑的特点分析。
13.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生,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令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
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科举制度的成熟C.贵族制度的衰落 D.专制皇权的强化【知识点】D 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答案解析】中央集权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所述“门第”的变化与科举制无关,且科举制成熟于唐代,B项错误;贵族制度从秦朝开始就已衰落,C 项错误;明朝选取寒门士子为驸马,是为了防止名门望族因此形成威胁皇权的势力,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强化,故D项正确。
【思路点拨】运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阶段特征理解。
14.中餐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和做法,比如川菜、湘菜都以辣为名,据考证,辣椒的原产地是墨西哥。
广东省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1.(2012年1月惠州调研12题)《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制度A.分封制B.宗法制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答案】B2.(2012年1月惠州调研13题)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
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
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这件事最可能发生在哪一时期A.秦汉B.魏晋南北朝C.宋元D.明清【答案】B3.(2012年1月惠州调研14题)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
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
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经世致用”C.“工商皆本”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答案】C4.(2012年1月惠州调研15题)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威(指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
”文中的“新”主要是指A.批判君主专制制度B.针砭社会时弊C.注重经典考据D.学习西方文化【答案】D5.(2012年1月惠州调研16题)有一位民国时期的诗人(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C.辛亥革命对新青年的影响深远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片面性【答案】A6.(2012年1月惠州调研17题)阅读下表,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①中国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②日军实行以华治华的方针③日本企图吞并整个中国④日军由北向南推进控制大半个中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答案】B7.(2012年1月惠州调研18题)右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
广东惠州市普通高中2012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岳麓版
某某某某201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内外服制 D.井田制2.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A. “周王一卿一诸侯一士”的等级序列B.“周王一诸侯一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C. “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D.“周王一诸侯一士一卿”的等级序列3.井田制之下主要的农业耕作方式是A.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 B.粗放式的集体耕作方式C.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方式 D.铁犁牛耕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世卿世禄制度确立5.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6.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三公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7.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8.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这里的高皇帝是指A.李世民 B.汉武帝 C.明太祖 D.雍正帝9.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A.翻译了外国书籍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X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D.主X仿行西方的某某制度10.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百日维新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11.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卷)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卷)12.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这里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3.西方人把科举制看作是“中国第五大发明”。
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B.科举制的发明,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C.科举制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D.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14.新的经济重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时间长久。
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可能是在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1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下列与梁启超“开民智”不符合的是A.举办新式学堂 B. 创办新式报刊C.鼓吹民主共和思想 D.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16.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余一钱不名也。
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精神’耳!”正是凭借这种革命精神,孙中山A.亲自领导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斗争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正式大总统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7.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
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B.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业生产C.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主要是“左”倾路线下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D.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忽视商品经济的结果18.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惠州市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西汉列侯分为功臣侯、王子侯和外戚侯。
据记载,高祖时期分封了147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很少;汉武帝时期共分封了75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却多达178人;武帝以后,共分封了功臣侯25人,王子侯201人。
这反映了()A.君主权力遭到削弱 B.分封制度得到加强C.军事战争基本结束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唐初薛元超以门荫入仕,高宗时官至宰相。
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
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这一现象说明()A.进士入仕比门荫入仕地位更高B.士族地位仍比较稳固C.当时社会正处于变革之中D.科举出身方有资格修国史3.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明理的经(儒家经典)和用来记事的史(史书)关系密切。
宋代以来,理学家提出“经本史末”、“经先史后” 的主张,即经学是史学的前提和根据,史学只是经学的外在表现。
明末以来以章学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六经皆史”,认为道不离器,理不离事,反对离事言理。
这种变化反映了()A.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B.理学的空谈受到批判C.理学为史学服务D.早期民主思想开始产生4.1755年至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屡屡绕开广州口岸,派船去宁波贸易,致使粤海关关税收入锐减。
不久,清政府提高了浙江的关税,比广东高出一倍,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
据此可以推断当时()A.海禁政策得到严格执行 B.江浙地区经济更加发达C.广东华夷观念非常浓厚 D.英国谋求对华发动战争5.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
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
这说明了()A.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 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6.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000余份,一年后达到13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000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
惠州市第一次调研考试时间表
惠州市第一次调研考试时间表惠州市第一次调研考试时间表
惠州市即将开展第一次调研考试,主要目的是评估当地教育质量和发展潜力。
以下是该考试安排的时间表:
第一阶段:2019年9月24-10月4日,共11天,依次为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和科学五门课程的知识检测和能力测试考试;
第二阶段:2019年10月21-10月30日,共10天,依次为自然、社会、文化、体育和综合性素质课程的知识检测和能力测试考试;
第三阶段:2019年11月1-11月15日,共15天,依次举行教育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检测和能力测试考试;
第四阶段:2019年11月30日,举行综合试题考核.
考试将按照上述时间安排进行,考生无需报名,社会单位、学校将派人代为管理考试安排。
本次考试的总体宗旨是检验考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看看他们在学术及思想上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进行中小学教育,以及对考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利用不同知识类别综合施展多方位的能力。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理科)(本试卷共5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集合(){},|0,,A x y x y x y R =+=∈(){},|0,,B x y x y x y R =-=∈,则集合AB =( )A .)0,0(B .{}0C .{})0,0(D .∅ 2.复数ii+-11的值是( ) A .1 B .1- C .i D .i -3.已知向量=(1,2)-,=(,2)x ,若⊥,则||=( )AB .C .5D .204.已知11()122x f x =--,()f x 则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既奇且偶函数 5.已知直线l 、m ,平面βα、,则下列命题中:①.若βα//,α⊂l ,则β//l ②.若βα⊥,α⊥l ,则β//l ③.若α//l ,α⊂m ,则m l //④.若βα⊥,l =⋂βα, l m ⊥,则β⊥m ,其中真命题有( )(第6题图)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6.给出计算201614121++++ 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如右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 .10>iB .10<iC .20>iD .20<i 7.“l g ,l g ,l g x y z成等差数列”是“2y xz =”成立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规定记号“⊗”表示一种运算,即2a b ab a b ⊗=++ (,)a b 为正实数,若31=⊗k ,则k =( )A .2-B .1C .2- 或1D .2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一)必做题:第9至13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9.6)1(xx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用数字作答)10.右图是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均为2的圆锥和圆柱的组合体,则该组合体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11.设平面区域D 是由双曲线1422=-x y 的两条渐近线和抛物线28y x =-的准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含边界与内部).若点D y x ∈),(,则目标函数y x z +=的最大值为 .12.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表:(其中*,x y N ∈)则样本在区间 [10,50 ) 上的频率 .13.已知数列{}n a 满足12a =,*121()n n a a n N +=+∈,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 . (二)选做题:第14、15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一题,两题全答的,只计前一题的得分。
精品解析: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A.地摊经济成为支柱B.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D.传统经济政策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北宋时期。据材料“他们通过丈量街道,为商贩规划出可以摆摊的位置,对于流动的或是固定的个体户小商贩甚至免缴课税”,可知北宋对城市摊贩的摆摊进行规划,对部分个体户实行免缴课税,可见北宋商业环境相对比较宽松,C项正确;北宋对商贩进行管理,不能说明地摊经济成为支柱,也不能说明政府财政危机严重,排除AB项;北宋对地摊经济的宽松政策,并不意味着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意味着该政策的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
C.中西文化的冲突D.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野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英国)。西方外交圈流行的观念认为,中国不识凸透镜,污蔑清廷因生怕被窥视隐秘而毁坏凸透镜,可事实是使团并未赠送凸透镜,中国宫廷收藏大量西方天文仪器,反映出西方对中国的无知和偏见,B项正确;材料指出清朝宫廷中藏有各种天文观察仪器,没有反映清朝君臣的愚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西方外交圈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没有体现中西文化方面的冲突,排除C项;材料中强调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并未涉及西方的侵略,排除D项。故选B项。
7.如表为1894年前新式企业实存资本构成表(资本单位:万元),该构成( )
资本类型
企业种类
国家资本
外债资本
买办、官僚资本(含股本及增值资本)
2012届惠州一中高三三调考试成绩统计
60 37 38 38 36 32 30 36 32 32 38 37 27 36 32 62 62 57 49 50 55 50 54 52 50 0
60 50 54 52 54 49 52 50 45 48 49 51 45 46 46
60 63 58 58 60 56 56 60 55 54 55 58 53 56 58
60 63 60 58 60 57 57 60 57 55 57 58 53 56 58 62 60 50 47 48 52 49 53 49 47 0
60 64 60 59 62 59 59 60 61 60 58 61 55 60 61 62 62 57 50 51 56 50 54 54 51 0
文 科
62 74 70 69 68 71 65 63 69 63 0
1017 674 1691
艺术 26
0 ### ### ###
1017 674 1691
小 计
合 计
理 文
总
83 111 188 284 408 524 625 716 778 832 869 899 49 66 113 173 231 280 345 404 441 475 517 547
100 24 100 0 100 1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1 100 2 100 0 100 0 100 1 100 0 100 0 100 1 100 26 100 0 100 1 100 1 100 0 100 0 100 1 100 1 100 0 100 0 0
132 177 301 457 639 804 970 1120 ### 1307 1386 1446
1017 395 674 186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 • • • •
11.(1)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2)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3)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 (4)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 12.A E【B项“中国有的建筑历经几千年而没有失掉它的 原始面目”是对“中国建筑几千年来‘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 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原始面目’”的曲解; C项参考原文“有时候就可能要付出失去舒适的代价”,犯 了以偏概全的错误;D项参考原文“后代的中国建筑即达到 结构和艺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偷换概念。】 • 13.C【原文林语堂说法中讲究实用和“十足丑陋”之间是 转折关系,而C项把这两者整合成了因果关系。此外,说西 式建筑“忽视了美观”是对文意的曲解。“追求个性张扬、 结构复杂、向上发展”这不是“忽视美观”,而是追求美观, 问题是只追求单体建筑的美观,没有“完美的组合”。】
• 20. 【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1分)地写出了 陈寅恪先生授课曲折有致,引导学生解决一个个疑难 问题,最终获得真知的过程(2分),从而突出了先 生授课艺术的精湛(1分)。】 • 21. 【①寅恪先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 • ②寅恪先生朴实无华的性格特点; • ③寅恪先生对后辈真诚细心的提携爱护; • ④寅恪先生非其道不取其财的耿介性格; • ⑤寅恪先生精湛的授课艺术
• (每点1分,答对4点给4分。)例如,寅恪先生名扬海内外, 但衣着朴素,走在人流中毫不起眼,体现了朴实无华的个性, 更受人尊重;当今演艺界、学界一些稍有名气的人,处处追求 前呼后拥、闪亮登场的排场,反而有损形象。(结合原文分析 1分,结合现实谈见解1分。)】 】
• 22. 【答案示例: • ①创造性思维取决于思维者的天赋、兴趣和 意志力。/ • ②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兴趣和意志 力密切相关。/ • ③思维者的天赋、兴趣和意志力决定(影响) 创造性思维。 • 评分标准:素质的三个方面各2分,出现 “素质”一词扣3分,将“天赋”的三种表 现(即“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与 “兴趣”“意志力”直接并列,扣2分】
广东省惠州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个朝代被誉为“千古一帝”?A、秦朝B、汉朝C、唐朝D、清朝答案:A解析:秦朝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制度,被后人尊称为“千古一帝”。
其他选项中的朝代虽然也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并没有被普遍尊称为“千古一帝”。
2、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答案:B解析: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是孟子关于民本思想的核心观点。
孟子认为民众的利益最重要,国家的利益次之,君主的个人利益最轻。
这种思想强调了民众的地位和重要性,对后世的政治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老子、墨子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但他们的主要观点与这句话不符。
3、商朝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协田’”的卜辞,意思是商王命令众人集体耕作。
这一记载说明( )A. 井田制始于商朝B. 商朝时土地国有C. 小农经济已产生D. 土地兼并严重答案:B解析:A项,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发展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但题干中只是提到了“众人集体耕作”,并未明确说明这是井田制,因此A项错误。
B项,从“王令众人曰:‘协田’”可以看出,商王有权力命令众人进行集体耕作,这反映出当时土地是归国家(即商王)所有的,即土地国有,所以B项正确。
C项,小农经济是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以男耕女织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经济形式。
这种经济形式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题干中并未提及家庭手工业或男耕女织的形式,所以C项错误。
D项,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
这是一种封建社会普遍的现象。
但题干中并未提及土地兼并的情况,所以D项错误。
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2012.7)说明: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为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案须做在答题卷和答题卡上;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主观题。
答题卡的填涂须用2B 铅笔;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和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气候变暖可引起青藏高原植被的A.开花起始期廷后B.落叶结束期提前C.生长季节廷长D.果实产量减小【答案】C【解析】气候变暖,青藏地区的开花起始期应该是提前,落叶结束期推后,植物生长季节延长,因为气候变暖,果实产量应是增多。
选C.2.读“我国1982〜209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可知该期间A.城市人口正逐渐减少B.城市面积增速平稳C.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D.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化面积增幅大于城市人口增幅3.研究发现,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其主要原因是A.西北季风的堆积分选作用B.夏季暴雨的侵蚀差异作用C.河流流水的堆积分选作用D.昼夜温差的风化差异作用读右“ 1978年〜2004年我国省城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 完成4〜5题也被称之为“富饶的贫困”。
我国非能源矿产资源诅咒现象最严7. 由图可知A. 迁出重心的位移变化比迁入重心明显B. 迁入重心的位移变化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上C.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一直主要迁往东南D. 两重心位移在南北方向上始终保持同向变化 8.2000〜2005年我国人口重心东移,最有可能的原因 是 A.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 B.西部大开发的实施C.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D.东北传统工业区振兴9. 黄河总水量约49%来自源区,观测表明,过去半个世纪黄河源区对黄河补给 显著减少,这导致黄河下游地区4.“资源诅咒” 重的省份TiimA.豫、滇 陇、黑B.蜀辽 D.京、赣C.rm**«i'%5.闽、粤两省矿产资源不足,但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其主要原因是U-fcA.市场广阔B.劳动力资源丰富 先进 D.地理位置优越6. 撒哈拉沙漠C.科技'■u«»A.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IISitsif* ■•黑譽■嵐■比■B. 受副高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C.受副高和盛行西方交替控制D.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读右“ 1982〜2005年我国人口迁出、 迁入重心演化轨迹图”,完成 7〜8题。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文综第一次调研考试题(惠州一调,历史部分)人民版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成语“数典忘祖”“不肖子孙”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13.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诏:“自今除台官(即御史),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
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
这样做是为了A.防止结党,限制宰相 B.实现选贤任能C.推动理学传播 D.削弱地方势力,加强集权14.清代前期,扬州有首童谣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
”可见,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 B.官商勾结官商身份难以界定C.商业发展推动社会风气变动 D.地方商业由官员垄断经营15.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为便于经济掠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兴办了一些企业,这类企业当时主要有印刷、船坞、船泊修理等业。
这带来的新变化是A.便利列强经济侵略 B.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C.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D.激化了中外之间的民族矛盾16.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
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
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
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
得年仅三十有六。
壮志未成,遗恨太行……”不能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A.左权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 B.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C.日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17.1962年,中国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当时一角钱的纸币发行不久就经历了从图1到图2的变化.你认为出现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图1:1962年发行的一角券)(图2:1966年发行的1角券)A .图1中的人群全部靠右行进,被认为犯了右倾的严重路线错误,图2进行了修正。
B .图1印刷工艺太差,版面不清晰,图2更简洁C .图1未能体现新中国妇女半边天的地位,图2进行了纠正D .图1防伪技术太差,图2加上了冠号辨别法的防伪技术18.某书中写道:“他们(雅典人)每年至少召开四十次市民大会,讨论Polis 的一切重要问题,通过法律决定战争与和平”。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惠州市xx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xx、10)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共75分)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7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6页,答题卷4页,共10页。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有独立答题卡的同学,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无答题卡的同学,填在答题卷卷首的答题表格中。
)1、《史记》上有这样一段记载:“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即尝胆”。
上述国君所在地在今A.长江中游 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 D.钱塘江流域2、西汉监察制度与秦朝相比更为严密,主要表现为A.刺史监察地方郡国B.刺史执掌州军政大权C.刺史监察中央官吏D.形成地方三级管理制度3、你认为下列古币中属于假币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4、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表现是A.发明了印刷术和火药B.中国古代历法体系开始成熟C.有了总结性的工艺百科全书D.出现了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5、明朝对外交往频繁,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一时期对外交往结果的是A.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B.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C.传入西方近代生产方式D.传入西方近代科学知识6、近代列强通过侵略战争获得侵华特权的同时,也要求分享其它列强获得的特权,最早反映这一要求的条款出自A.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B.中法《黄埔条约》C.中美《望厦条约》D.美国“门户开放”政策7、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得以进行,原因在于①列强侵略战争的刺激②洋务派掌握地方实权③洋务派控制了中央政权④慈禧太后的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8、《天朝田亩制度》与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相比,其共同之处是A.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B.制定土地国有政策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摧毁小农经济9、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依据是①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系统②革命采用暴力斗争手段③革命有了统一的指导思想④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拥护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0、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A.彻底废除旧制度B.民主和科学C.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民主和共和11、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其主要影响是A.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削弱了北洋军阀统治的阶级基础C.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D.为民主革命的新发展创造了条件12、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①发生在民族矛盾激化的背景下②“兵谏”具有爱国意义③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④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说明: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案须做在答题卷和答题卡上;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主观题,答题卡的填涂须用2B铅笔;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和答题卡。
12.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这里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3.西方人把科举制看作是“中国第五大发明”。
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B.科举制的发明,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C.科举制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D.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14.新的经济重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时间长久。
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可能是在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1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下列与梁启超“开民智”不符合的是A.举办新式学堂 B. 创办新式报刊C.鼓吹民主共和思想 D.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16.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余一钱不名也。
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精神’耳!”正是凭借这种革命精神,孙中山A.亲自领导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斗争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正式大总统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7.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
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B.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业生产C.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主要是“左”倾路线下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D.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忽视商品经济的结果18.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下列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的是①成功发射“东方红—1”人造卫星②成功发射“神舟”号载人飞船③培育出杂交水稻④研制出巨型计算机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19.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进行了争夺霸权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借雅典军队统帅尼西阿斯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A.雅典的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 B.小国寡民的特性C.拥有公民权的雅典男子 D.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20.英国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是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上述材料的核心观点是A.英国最先停止了奴隶贸易 B.非洲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开展工业革命C.非洲成为新的市场 D.奴隶贸易的废止是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21.阿曼德·哈默(1898-1990)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是第一个被允许在苏俄开办企业的美国商人,并成为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
这得益于当时苏俄推行的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美国是当代资本主义的集大成者”。
以下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 A.美国倡导并践行重商主义 B.美国把自由资本主义推向鼎盛时期C.美国引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23.现代主义流派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强烈冲击与震撼。
下列文艺家属于现代主义流派的是①莎士比亚②莫奈③贝克特④毕加索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8.(24分)以财富论,人可以分为富人和穷人;国家可以分为富国和穷国。
贫富差距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代以前,西欧并不是一个发达地区,而是一个不发达地区……在近代,这一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来自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地的刺激作用和利润以及对整块整块大陆的拓居和开发。
因此今天,世界工业总产量的90%来自欧洲和由欧洲民族占据的地区……由于占多数的穷人大部分生活在北纬30度以南地区,这一全球的经济上的划分是纬度方向上的。
这种以经济方式作出的全球的南北划分在许多方面比根据国界或意识形态集团作出的传统划分更有意义……世界不仅分成了富裕的北方和贫穷的南方,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世界的不平衡:富国和穷国——1970年(表中数字表示世界总数的百分数)(1)请用15—19世纪中期的史实,说明近代以来西欧逐渐发达富裕的原因。
(10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穷国”落后于“富国”的原因是什么?(6分)(3)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民逐渐脱贫致富。
请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说明。
(8分)39.(28分)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对包括公众及公众舆论在内的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延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帝祝寿的名义来到中国。
这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中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堪称中西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面对英国使团希望扩大通商和割让岛屿等要求,乾隆皇帝的回答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
”要“杜民夷之争论,立中外之大防”。
——吴伯娅:《祝寿还是试探:马戛尔尼访华背后的阴谋》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帝国主义列强就着手拟定对德和约,重新瓜分世界。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和会,27个战胜国(包括中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
苏俄没有受到邀请,德国作为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
会议由美、英、法、意、日5国各出2名代表组成的最高理事会(“十巨头”会议)控制。
和会持续了半年之久,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真正目的?对乾隆皇帝的回答予以评价?(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没有受到邀请的主要原因?(8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为什么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4分)(4)1950年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于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针或政策?分析新中国采取这一方针或政策的历史背景?(6分)参考答案历史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A 13.A 14.D 15.C 16.D 17.B 18.C 19.D 20.D 21.B 22.C 23.D非选择题,2个小题,共52分。
38.(24分)(1)(10分)史实:思想上,西欧掀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倡导科学、民主、平等、自由;对外方面,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开发海外殖民地,对亚非拉地区进行经济掠夺;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运动,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度。
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并通过工业革命确立了西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
(思想上给4分,三大运动必答每个1分,其他方面每个2分,另外可答军事、科技方面的原因,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2)(6分)原因:穷国人口众多;文盲率高;工农业落后;科技不发达;存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3)(8分)原因: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
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为农民的脱贫致富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大环境。
(答出改革开放时期、责任制、乡镇企业、农民工、体制、入世、新农村建设每点可以给2分,总分不超过8分)39.(28分)(1)(10分)目的:打开中国门户,扩大英国对华贸易(2分)评价:一方面面对英国割让领土的要求,乾隆皇帝予以断然拒绝,这是完全正确的,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抵制了殖民主义的侵略。
但是,另一方面乾隆皇帝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打开中国的大门,闭关自守,又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
(要求从两个方面来评述,观点2分,史实说明2分)(2)(8分)原因:苏俄角度: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苏俄颁布《和平法令》,坚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和会角度:巴黎和会是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妄图把它扼杀在摇篮中。
(要求能够从两个角度来答题,每个角度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3)(4分)原因: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不惧列强淫威,据理力争,拒签和约。
(任答两个要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4)(6分)方针:一边倒(2分)背景:二战结束以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美苏开始冷战;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封锁孤立新中国;苏联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
(4分,答两个要点即可)提升”。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