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J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教学设计 教案)第4单元 比 第2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4单元《比》。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比的概念和运用。
我们将学习比的定义,比的意义,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计算方法和应用,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和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同学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的概念,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华的苹果数量比是多少?”然后,我会教授比的计算方法,如何求出两个数的比。
比如,如果有两个数a和b,它们的比就是a/b。
之后,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计算出比的值。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配合实际的案例进行讲解。
七、作业设计1. 小明有4个橘子,小红有6个橘子。
2. 小华有8个香蕉,小丽有12个香蕉。
答案:1. 4:6的比值是2:3,意味着小明有的橘子数量是小红的2/3。
2. 8:12的比值是2:3,意味着小华有的香蕉数量是小丽的2/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自主寻找生活中的比,并尝试用比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比的定义和意义。
在教案中,我提到了“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华的苹果数量比是多少?”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理解比的概念。
比是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或者数量关系的,它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在这个例子中,小明和小华的苹果数量比是3:5,这意味着小明的苹果数量是小华的3/5。
这个概念是理解比的基础,同学们需要清楚地理解比的含义。
比的计算方法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教案中,我讲解了如何求出两个数的比。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的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学会求比值,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学会求比值。
2.难点:求比值的方法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和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发现比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量角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比赛成绩、商品价格等,引导学生思考比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比?比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讲解比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求给定比的比值。
如:求2:3的比值。
引导学生发现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求比的比值。
如:3:4,5:6等。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比值与比例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讲解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比例尺、折扣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进行比的比较,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注重合作和积极思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比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学生:学生课堂参与度高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比的概念,如使用水果、玩具等进行比较。
2. 概念讲解1.比的概念: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比。
2.比的性质:简明扼要地介绍比的基本性质。
3. 练习环节1.放映PPT,提供多个比的例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比较,并给予解释。
2.出示比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答,通过小组讨论梳理解题思路。
4. 拓展应用1.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打折问题等,让学生运用所学比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
2.加大难度,提高思考深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应用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简要总结,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继续探索。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比的基本性质。
2.研究生活中的比例问题,编写一组题目并解答。
六、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得对比的基本性质有更深刻的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基本性质。
为后续的比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比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比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比的基本性质。
2.难点:运用比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素材(图片、文字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比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比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比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基本性质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例如在分数和小数的计算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比的概念和比的基本性质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以上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的反思。
在本节课《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反思:一、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在教学设计中,我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为主线,通过实例和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四单元 比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四单元比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内容包括比的含义、比值的求法、比的化简、比例的性质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继小学阶段初步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后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比的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如对比值的理解、对比例的性质的掌握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比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比的应用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的含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化简比,理解比例的性质,能应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比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的含义、比值的求法、比的化简、比例的性质。
2.难点:比例的性质及其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比的概念,感受比的应用价值。
2.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比的概念。
3.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物、图片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教学课件,展示比的含义、比值的求法、比的化简、比例的性质等内容。
3.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存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如:比较两把尺子的长度、两块橡皮的质量等。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比的含义、比值的求法、比的化简、比例的性质等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比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求比值、化简比、应用比例解决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意义、比的类型、比的基本运算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比的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对于比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比的类型和基本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意义、比的类型、比的基本运算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难点:对比的类型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学卡片、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场地和教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小明和小华比赛跑步,小明跑了600米,小华跑了400米,他们两个人的速度比是多少?”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板书,呈现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比的定义、比的类型、比的基本运算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例如:完成一些相关的填空题、选择题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例如:“一家工厂生产了200个产品,其中有120个是合格的,求合格产品的比例是多少?”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应用场景,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详细教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详细教案)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77页至第80页的“比”的概念、比值、比的大小比较以及比的化简等知识点。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值的意义,学会比较比的大小,并能对简单的比进行化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值的意义,能够正确地比较比的大小,并能对简单的比进行化简。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值的意义,学会比较比的大小,并能对简单的比进行化简。
难点则是理解比的概念,以及如何正确地比较比的大小和进行比的化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例子,如苹果和橙子的重量比较,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2. 讲解比的概念:通过PPT展示,我将详细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是由两个数通过冒号“:”连接而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3. 讲解比值的意义:我将以实例的方式,讲解比值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4. 比较比的大小:我将以卡片的形式,展示不同比的例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比较比的大小。
5. 讲解比的化简:我将以具体的例子,讲解如何对简单的比进行化简,让学生理解化简比的过程和方法。
6.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比的化简后,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比的概念、比值的意义、比较比的大小和比的化简的过程中,我将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设计,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图形的方式,表示出你最喜欢的两个物品的比。
答案:例如,我最喜欢的两个物品是书和笔,它们的比是3:2。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比的运算以及应用。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本单元包括比的定义、比的意义、比的计算、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比的概念和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比的兴趣和思考。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算。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分析和思考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境,准备比的运算练习题。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比的概念,例如比较两件商品的价格。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比的定义和意义,通过具体实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比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比的运算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比的运算规律。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
例如,比较两辆车的速度、两组数据的大小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四单元 比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四单元比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法。
2.掌握纸上画图的方法,并能用图形比较大小。
3.能通过综合应用题目中的信息,解决比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和读法。
2.纸上画图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综合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多步骤比较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复印教材内容,备好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教学工具。
2.孋生准备:课前做好相应预习,带好课本、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1.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大小,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
2.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哪个大哪个小,引导学生学会比的读法。
二、示范练习1.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加深学生对比的理解。
三、操练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书本上独立完成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一、复习1.对比的读法进行复习,让学生口头回答一些比的问答题。
二、讲解1.讲解如何综合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买物品时的比较优惠等情况。
三、实践1.给学生出示一些真实的购物信息,让学生综合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强调比的应用和重要性。
六、作业1.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通过比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比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1.什么是比?比的读法。
2.纸上画图比大小的方法。
3.综合应用比的实际问题。
八、教学反思本单元主要教授比的概念和应用方法,通过示范练习和实践让学生感受到比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课件(28张ppt)
第四部分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 6:7=(6×0):(7×0)=0
× 1:2=(1+2):(2+2)=0.75
比的前项和后项 不能乘0.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 时乘或者除以非0 的数.
学以致用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2:16 =(32÷16): (16÷16)=2:1
48:40 =(48÷8): (40÷8)=6:5
D. 不变
学以致用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如果较短部分与
较长部分长度之比等于较长部分与整体长度
c
之比,我们把这个比称为黄金比(约为
0.618︰1)。当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长度的
比大致符合黄金比时,常常会给人以一种优
美的视觉感受,所以,设计许多物品时都含
有黄金比这一因素。
c
问题:1. 你听说过“黄金比”吗? 2. 出示图片欣赏,介绍黄金比。
探索与发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 数比。
18:27 4:9 3:15 4.5:9 5:6 7:11
哪些是整数比?哪些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的? 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又互质,这样的比就叫 最简单整数比。
探索与发现
“神州”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 宽10cm,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这两面联合国 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化简小数比时:先将前项和后项化成整数比, 然后再进行化简。
探索与发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69
=(
61×18)︰( 92×18) =3:4
0.75:2=(0.75×100)︰(2×100)=75:200=3:8
小结:当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不是整数时, 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单整数比?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 比-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比-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比”的概念展开,包括比的意义、比的表示方法、比的性质以及比的运算等内容。
学生在本单元将学习如何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1.2 教学目标•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表示方法。
•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1.3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比”的概念。
•掌握比的表示方法。
•学会进行比的基本运算。
1.4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进行多步骤的比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比的意义及表示法•第二课时:比的性质•第三课时:比的运算•第四课时:综合练习与拓展2.2 教学方法•示例引入法:通过生活中简单的例子引出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比的规律,并归纳相关知识点。
•练习巩固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比的运算能力。
•引导发现法:设置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比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步骤3.1 第一课时:比的意义及表示法1.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比”的概念。
2.示范比的表示法,让学生尝试写出几个比的表示方式。
3.练习:比的相等性质。
3.2 第二课时:比的性质1.教授比的大小关系。
2.引导学生讨论比的性质,归纳比大小关系的几种情况。
3.实例:比的大小判断。
3.3 第三课时:比的运算1.教学比的加法和减法规则。
2.练习:比的加减法计算。
3.情景练习:日常生活中的比运算问题。
3.4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与拓展1.综合练习:比的综合运用。
2.拓展训练:提供拓展题目,激发学生求知欲。
四、课后复习与作业布置4.1 复习要点•比的概念和表示法。
•比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4.2 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思考并解答生活中的比的问题。
3.完成作业本上的综合计算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2.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2.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基本概念。
2.掌握比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比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熟练运用比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1.理解比的相关概念。
2.灵活运用比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大小关系。
2. 学习比的概念老师对比的概念进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用法。
3. 比的表示法介绍比的表示方法:用冒号、用分数等不同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的表示练习。
4. 比的性质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同比、取中比、逆比等性质,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5. 比的运算引入比的运算方法,包括比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和应用。
6.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性质和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六、课堂练习1.计算:3:5+2:3=2.比较:$1:2 \\text{ 与 } 2:3$大小关系。
七、课堂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要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八、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搜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比的例子,并写成短文描述。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向老师提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二)_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二)_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二)
一、教学内容
比的基本性质。
(教材第50页)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问答。
师:什么叫比和比值?(点名学生回答)
师: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回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可以结合算式或表格回答。
师: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各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2/6,4/12,8/24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课件出示题目)
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发现都能化简为1/3。
3.引出新课。
师: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在比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比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启发引导,发现问题。
把6/8,12/16改写成比的形式。
(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
师:这两个比相等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导语】比作为一种数学关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中,比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比的概念、比的大小和比的应用等方面,通过学习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意识,培养学生比较的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比的概念1. 比的定义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中,比被定义为用两个数相除所表示的一种数学关系。
比的叙述形式为“a:b”或“a/b”,其中a称为比的前项,b称为比的后项。
比表示了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 比的性质比的本质是一种数量关系,具有等量和等比两个重要的性质。
在学习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比的性质,从而能够正确运用比的知识进行问题的求解。
二、比的大小1. 比的大小判断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的大小时,学生需要掌握比的大小判断方法。
比较常见的方法有通分比较法和改成相同单位后比较法。
2. 比的大小应用比的大小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商品比价、人口比例、图形的放大缩小比例等。
学习比的大小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比的应用1. 比的运用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中,比的应用涵盖了物品购买、图形的相似性判断、比例尺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这些应用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比的实际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比的解决问题学生需要通过比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计算比例尺,确定地图上两地的实际距离;通过商品比价,确定哪种商品更具性价比等。
比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总结】通过学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我们不仅能够掌握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还能够应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比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个人观点】比作为一种数学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的概念,会求两个比的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比的基本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
2.练习题、小组讨论题目。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较两家商店的优惠活动,哪家更划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比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同时,教师给出两个比的例子,让学生求它们的商,并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巩固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比
第四单元比一、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2. 比的基本性质3. 比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4.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一)主要变化这一单元的内容与编排与实验教材基本一致。
把这部分内容分拆出来另成单元,主要是为了突出“比和比例”的独立性、重要性。
比不仅与分数除法有联系,与分数、除法等知识的联系更加紧密和重要。
比的知识是学习比例相关知识的必要基础,把比单独设单元,能使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去认识比,而不仅仅从运算的角度去理解比,有利于学生代数思想的培养。
(二)具体编排1.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
教材精心选取了“神舟”五号这一现实素材作为载体,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能比较自然地引出比的两种情形。
例1的素材也是从中选取的,凸显情境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教材先给出两面长方形小旗的数据,引导学生讨论长与宽的关系。
除了可以用减法表示出它们之间的相差关系,还可以用除法表示它们的倍数关系。
在此基础上直接指出:可以用比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同类量的比。
如果仅从形式上看,比是除法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式,这为学生认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教材介绍飞船的运行路程与时间,用除法表示出飞船进入轨道后的速度。
在此基础上,直接指出还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引出非同类量的比。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以及比和除法的关系。
教材在教学了可以用比来表示两个同类量或不同类量相除的关系的基础上,直接抽象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这一意义是后面求比值、推导比的基本性质的直接保证。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2)(Word最新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2)通过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2)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例一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依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学问的迁移,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 理解并驾驭比的基本性质,知道什么是最简整数比,能正确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尝试来化简并探讨出不同类型比的多种化简方法,从而培育应用实力和创新实力。
教学重点:1. 驾驭化简比的方法。
2. 比的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3. 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难点:1.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小明、小强、小丽都宠爱制作折纸。
有一天,他们三人在争论谁每分钟折的纸鹤数多?小明说:“我折的纸鹤数与时间(分)的比是6︰8。
” 小强说:“我折的纸鹤数与时间(分)的比是3︰4。
” 小丽说:“我折的纸鹤数与时间(分)的比是12︰16。
” 问题:小明、小强和小丽谁折得快?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6︰8=6÷8=6/8=3/4 3︰4=3÷4=3/4 12︰16=12÷16=12/16=3/4 问题:1. 这三个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比的前项、后项都不相同,可是比值却相同。
2. 这三个比中有什么规律?这与除法中的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联系呢?边提问边出示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你是怎么想的?谁能完整地说说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师:是呀,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
那么比是否也有它的特性呢?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比的特性。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自主探究,汇报沟通。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1)(Word最新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1)通过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1)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第四单元比其次课时教学内容:比的基本性质。
课本第50~51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理解和驾驭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初步驾驭化简比的方法。
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联系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培育视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沟通等数学实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驾驭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驾驭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打算:课件,答题纸,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二、课件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齐读三遍三、小组内检查、共享。
1、组长、副组长检查“导读单”自学状况。
2、小组内人人共享自学收获。
3、老师巡察了解状况。
四、依据学生自学驾驭状况,老师引导梳理1、比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 依据比和除法的关系探讨比中的规律 依据比和分数的关系探讨比中的规律 小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用字母表示为:a:b = na:nb(b,n不为0)④ 拓展延长比的基本性质同样适用于连比。
例如: 3 : 6 : 9 = (3×5):(6×5):(9×5)= 15 : 3 : 45 3:6: 9 = (3÷3):(6÷3):(9÷3)= 1 : 2 : 3 2、化简比 相识最简洁的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比叫做最简洁的整数比。
如:5:7 12:5 8:9 对比两题中各比的特点15:10与180:120都是整数比,1/6:2/9是分数比,0.75:2是小数比 探究化简比的方法▲ 化简前项、后项都是整数的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4)(Word最新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4)通过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4)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比的基本性质”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4—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学问的类比迁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尝试化简比,并驾驭化简比的方法3、培育学生利用旧学问自主探究新知的意识和实力,在化简比的过程中体会、驾驭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学问的类比迁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驾驭化简比的方法。
教具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学习了有关比的学问,还记得什么叫做比?比与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明确:比相当于分数、相当于除法;比的前项相当于……可以结合算式或表格回答) 2、小结:比是两数相除的另一种形式,它与除法、分数都有联系,因此,比可以写成除法和分数形式。
3.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二、合理揣测,自主验证。
1.导入新课。
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在比中有没有它自己的性质呢?假如有,请大胆揣测一下,可能是什么呢?(指名回答)2、大胆揣测,自主验证。
学生揣测后老师让学生对揣测的内容进行举例验证。
(学生举例,各抒己见)3、老师结合学生举例帮忙验证。
通过举例验证让学生知道猜想成立,但为什么0要除外呢?(学生沟通再进行归纳,不行以是0,因为除以0没有意义) 4、归纳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学生齐读,老师相机引出课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比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一系列的情境,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不仅要在引入比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比”。
通过设计能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活动,认识到比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鼓励学生根据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3.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过程。
在应用比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先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经验,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包括实际操作、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不同策略有了切身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1比的意义…………………………………………………………………………………1课时2比的基本性质……………………………………………………………………………1课时3比的应用…………………………………………………………………………………1课时1比的意义教材第48、第4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1~3题。
1.通过教学活动,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的名称,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比
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教材50、51页及练习十一的4-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过程与方法:
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正确的化简比。
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导学过程】
⊙复习铺垫
1.什么叫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2.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明确:比相当于分数、相当于除法;比的前项相当于……可以结合算式或表格回答)
3.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回顾比的意义和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理清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为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2)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相等,因为它们的分数值都是0.75)
(3)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证明它们的大小相等吗?怎样证明?(有,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和 都可以化成 ,所以它们的大小相等;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也可以证明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4)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在比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比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
2.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1)把43改写成比的形式。
(引导学生汇报并用课件展示:4
3 =3∶4; 43=6∶8; 43=12∶16) (2)探讨这三个比之间的关系,用算式表示出来,并说明理由。
(3∶4=6∶8=12∶16,比值都是0.75)
(3)观察、比较、发现。
观察每个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变化过程及规律。
(结合学生的汇报,用
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6÷8=(6×2)÷(8×2)=12÷16
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6∶8=(6÷2)∶(8÷2)=3∶4
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4)归纳总结。
①试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三个比的变化规律。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②讨论:同时乘或除以的相同的数可以是0吗?为什么?(不可以是0,因为除以0没有意义)
③归纳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设计意图:先提出问题,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再由提出的问题,引发横向思维,建立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最后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发现,逐渐完善比的基本性质,帮助学生养成比较完善的思维习惯。
3.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1)探究整数比的化简方法。
①PPT课件出示教材50页例1(1)小题:“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 cm,宽10 cm,另一面长180 cm,宽120 cm,这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②明确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只有公因数1)
的比叫最简单的整数比]
③探究15∶10和180∶120的化简方法。
除以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
15∶10
=(15÷5)∶(10÷5)
=3∶2
180∶120
=(180÷60)∶(120÷60)
=3∶2
小结:化简整数比,可以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板书:整数比的化简)
(2)探究分数比和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①PPT课件出示教材51页例1(2)小题: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0.75∶2
②探究分数比的化简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才能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A.用乘最小公倍数的方法B.用求比值的方法
③探究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使它们转化成整数比。
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要再除以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化成最
简单的整数比)
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0.75∶2
=(0.75×100)∶(2×100)
=75∶200
=(75÷25)∶(200÷25)
=3∶8
小结: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分数比时,要注意化简比与求比值的不同,无论是分数比的化简还是小数比的化简,化简比的结果仍要写成比的形式,而不能写成小数或整数的形式。
(板书:分数比的化简,小数比的化简)
(3)总结。
化简比的依据是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要注意的是,化简后仍是比的形式。
设计意图:在弄清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各类比的化简方法,结合实例,总结出各类比的化简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巩固练习
1.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2)4∶0.25化简后的结果是16。
()
(3)从学校走到图书馆,小明用了8分钟,小红用了10分钟,小明和小红的速度比是4∶5。
()
2.填空。
16∶200=()∶()=()∶()=
()∶()=()∶()=()∶()。
(独立尝试后交流,汇报时说明理由,第2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和16∶200的比值相等就是正确的)
3.完成教材51页“做一做”。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53页4、5题。
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