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带来的启示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通过初中新课程生物教材的学习,我对生物新课程的理解有了更新的认识,受益匪浅。
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培训体会和心得:一、教学理念进行了改变。
新课标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加入到课堂的互动学习中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就能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使自己的生物课程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二、课程目标进行了变化。
新教材内容摒弃了一些知识拓展的内容,只保留了一些学习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所必需的事实,为教学留下了许多探索的空间,这样师生能更多地思考和交流,训练师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生物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述、逻辑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进行了变化1.新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抛弃学科体系,综合考虑初中学生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对原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增补和整合。
2.建立了科学方法教育的体系,创设了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物教学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师也要既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又要更新教育理念,还要转变教学方式才能适应新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扩展阅读: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摘要】新课改下的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认真体会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利用课程资源组织好探究性学习,使生物课堂焕发了生命活力。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学习动机;问题情境中学生物学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科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
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材学习心得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习报告框架图:一、新教材新在哪里?(一)框架上的整合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知识内在逻辑上,更加贴合新课标的七个学习主题。
旧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框架,分为八个单元,而新教材更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分为六个学习单元,并进行了部分的内容整合。
旧教材中,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整合为动物的类群,细菌、真菌、病毒整合为微生物,植物的三大生理过程,整合到七下的植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一章,删除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技术相关的内容。
这样的调整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从微观到宏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逻辑关系也更合理。
(二)呈现方式上的变化1.封面(1)七年级上册封面是一只大熊猫伸出右手仿佛在和学生sayhello 亲切地打招呼,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很好的开启生物学的学习;(2)七年级下册主要是植物学的内容,封面选择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紫斑牡丹;(3)八年级上册因为主要有生物与环境的内容,封面选择了自然环境的照片反应我国的青山绿水;(4)八年级下册主要是遗传的内容,封面选择了川金丝猴,小猴倚偎在大猴身上,温情跃然纸上。
2.单元页每个单元的单元页都采用了对开的横幅图片,美观、赏心悦目的同时,无不展现育人价值。
单元页还包含了三个板块,“一起去揭秘”,“一起去探究”,“一起做项目”三个部分,每个栏目以问题的形式,展示了本单元的大概念及重要概念,及本单元涉及到的探究实践和学习项目,以大概念引领学习。
以探究,实验,项目,驱动学习。
3.章首页和想一想、议一议每一章首页都增加了科学故事作为引言,每一节的想一想、议一议板块精选了大量的情境,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创设了丰富的情境素材,在情境中创设学习任务,驱动深度学习的发生,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概念,理解概念,并尝试用概念解决真实问题,以此发展核心素养。
(三)特色板块上的增加1.新颖的副栏设计新教材副栏增加了“古话今议”,目的是让学生用现代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说明传统文化中的生物学现象和原理,新设计的课后习题也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2024年初中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2篇)
2024年初中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通过听课和学习《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我能体会到在新课改中首先转变的就是观念,教学目的上要转变观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
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范畴、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通常会忽略掉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如今社会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
其次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把“金子”变成“点金术”。
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
新教材将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全书的各个栏目中,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不忘探究,在教学策略上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重视探究过程,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第三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变观念,打破学科之间的局限,要重视知识之间的迁移。
生物科学教学是整体教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的常常是跨学科的,各科教学目的都在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打破学科局限,立足于生物学科,通过生物学科的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所以不光是教书而且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
2024年初中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2)作为一名初中生物的学生,在学习过去的两年中,我随着老师逐渐完善的教学大纲,逐渐了解了生物科学的原理和知识。
而在2024年,新的学习大纲出炉,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机会。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收获了许多知识和体会,以下是我对此的心得体会:首先,新课标的学习内容更加前沿和深入。
2023年初中生物教师人教社的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23年初中生物教师人教社的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引言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参加了2023年初中生物教师人教社的材培训活动。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材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总结我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并分享给大家。
材的特点在培训中,我们对材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讨论。
我深刻地感受到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 综合性强: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每个章节都设计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实验、调查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知识更新快:材的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涵盖了许多新的科学理论和发现。
这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素材和案例,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 学生参与度高:材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思考和合作研究。
教材中的问题设置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自主研究能力。
教学方法的变革在材培训中,我们还研究了一些与材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些方法的引入,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我认为最有益的教学方法:1. 探究式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等方式,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通过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中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2. 合作研究: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合作研究。
我们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实验等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材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图表和实物展示等多媒体素材。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这些素材呈现给学生,使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和信息整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生物新课程(人教版)》的体会
《生物新课程(人教版)》的体会学习新教材以来,学生有很多感受,主要在知识、兴趣、能力与思维、习惯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了这套人教版的生物书快一年了,我们都蛮喜欢它。
首先,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提倡‘课前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我们发散思维猜测当时科学家是怎样思考和研究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老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我们去发现。
”“运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开了一节节别开生面的生物课。
”“老师在教我们书本上的知识以外,还经常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和怎样去发现和改掉我们的坏习惯,坏毛病。
”我的教学方面的体会:一、理解课程标准本次新课标下的新课程改革是我经历的最深刻的一次改革,其基本理念包括四个方面即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次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它将在观念和方法上全面改革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从而深刻地影响国家的教育和国民的整体素质。
故我认真阅读《生物课程标准解读》,领悟新课标的精神。
二、把握实验教材1、人教版新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更多、知识更新、涉及面更广、知识内涵更丰富。
更加注重实验,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注重资料的分析与应用,注重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这就要求从以往注重生物理论与体系到新教材的注重实验、注重过程的探索,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而不再只是知识的积累。
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2、教材的运用: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以前是以教材为纲,很少超越教材。
教材未涉及到的内容叫“超纲”,基本上是不讲、不考,知识陈旧。
新教材是开放性的,需要你超越教材,及时补充你所需要的内容,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主线来组织学习。
这样就为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教师的教学个性化。
例如:遗传定律与减数分裂的次序,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节三、处理课堂教学(一)教学目标从以知识目标为主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并重1、知识目标的培养从知识的积累到知识与方法并重2、能力目标的培养1)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生物科中涉及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
初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几点体会
初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几点体会初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全面实施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体现时代特点,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追求人文教育与生物学能力培养的协同互补,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新课标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更新了教学观念,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希望能对生物教学有所帮助。
一、强调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现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虽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但这种统一的实质应是交往,是知识、信息的交流。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授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突出生物学科知识的综合化新教材打破传统教材,植物学、动物学、人体生理学,严格分类的局限性,以学生眼中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生命世界来编排教材。
什么样的生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不同的环境中既有不同的动物,又有不同的植物,还有不同的微生物。
如果人为的将它们从环境中分离开来,单一学习,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局限性。
以生态学为主线,大到人与生物共存的生物圈,小到某种生物生存的栖息地,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国情教育。
例如,学习了植物光合作用一节之后,教师可以把森林比喻为“地球之肺”,它是地球上一切人和动物的“加氧站”。
然而由于我国的人口过度增长,对森林乱砍乱伐,使我国森林覆盖率还不到国土面积的14%。
而小小的日本,森林覆盖率则占到本国面积的70%,由此激发学生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解析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探究
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解析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探究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是一本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材,旨在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深入探究。
本文将分析该教材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通过鲜明的生物现象和问题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教材中大量的实验设计、生物观察和生命现象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亲身体验。
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课和讨论课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观察,亲身体验生命的奥秘。
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物现象教材中丰富的生物案例和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物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对生物现象进行思考和研究。
例如,对于“为什么植物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得更好?”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调查,探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实验视频和模拟软件等。
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通过展示真实生物图像或展示生物实验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多样性,激发他们探索和研究生命的兴趣。
四、开展团队合作和讨论在生物学习中,团队合作和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解决生物问题和讨论生物案例。
通过合作讨论,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启发,不断深化对生物问题的理解。
同时,讨论过程也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见解和思考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通过鲜明的生命现象和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资源和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现象,促进他们对生命的深入思考。
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解读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解读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生命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初中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的编写力求精细,旨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生命的奥妙、认识自身的生命价值。
本文将解读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从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一、生物科学的全面涉及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覆盖了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生态学、遗传学等等。
教材以生物多样性为主线,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性。
通过观察饲养的小动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生命的真实与美丽,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
二、开设生物实验课程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简单易行的实验项目,如种子的发芽实验、水生动物的观察实验等等。
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更能从实践中体验到生命科学的魅力,对生物学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和动力。
三、注重案例分析和问题探究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探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学习。
教材中设置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与分析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环境污染的章节中,教材设计了一个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捕鱼量的减少及鱼苗的消失现象,来思考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这种案例教学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了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四、增加趣味性的学习资源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注重运用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示意图、图片和实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生物科学知识。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兴趣。
通过这种方式,教材不仅传递了知识,还为学生带来了愉悦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五、培养生命科学的应用意识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应用意识。
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解读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解读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介绍部分:生命科学是探索生命奥秘的领域,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而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作为初中生命科学学习的主要教材,具有内容全面丰富、结构清晰方便理解等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多样性的奇妙世界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通过对不同物种的介绍,展示了生物多样性的奇妙世界。
例如,在讲解猫科动物时,教材不仅介绍了猫、豹、虎等常见的大型猫科动物,还提到了国宝熊猫和狮子等。
这样的介绍不仅增加了知识的广度,还激发了学生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兴趣。
二、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巧妙地以细胞为切入点,介绍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激发学生对细胞学习的兴趣。
教材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细胞的形态和各种细胞器的功能。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细胞的奥秘,激发他们对于生命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三、遗传的奥秘遗传是生命科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在教授遗传的知识时,引入了有趣的实例和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遗传规律。
例如,在讲解基因的传递和表现时,教材中介绍了豌豆杂交实验的历史和结果,以及门捷列夫的基因理论。
这样的引导不仅提升了学生对遗传学的认知,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四、生态环境与保护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在生态环境与保护的部分,注重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在讲解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时,教材介绍了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同时也介绍了净化水源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既能了解到真实的环境问题,又能激发他们参与环保行动的兴趣。
总结部分: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通过生物多样性、细胞学、遗传学和生态环境与保护等内容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教材的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配合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评析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评析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通过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生的学习体验三个方面进行评析,探讨这一教材如何在初三生物学习中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一、教材内容的设计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着眼于生命科学的核心内容,将其分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和生物的进化三个主要模块。
每个模块都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来解释抽象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讲解生物的多样性时,教材不仅简单列举物种的名称,还介绍了它们的特征、生态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了解到生物世界的奇妙,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在生物的分类模块中,教材突出了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
同时,教材还将物种的分类与物种的进化做了紧密的结合,通过举例和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证据。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如实地考察、小组合作实验和生物标本观察等,这些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的乐趣,并在实践中形成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学生的学习体验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材中的课文语言通俗易懂,配以生动的插图和实例,使得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探究性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学习人教版初三生物教材,学生们在体验到生物科学的魅力的同时,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思维方式。
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评析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
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评析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是中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教材之一,它以生动形象的插图、生动有趣的实例和清晰简练的语言,为初中生提供了直观、深入的学习材料。
本文将评析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的特点,并探讨它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以探究为主线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突出了探究学习的特点,通过解答问题、提出假设和实施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在学习有关细胞的知识时,教材设计了一系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实验活动,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细胞的特点和变化,从而对细胞的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
注重问题意识培养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有关遗传的内容时,教材设计了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对基因和遗传的思考,激发他们猜测、解决问题的动力,从而对遗传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融入生活实例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融入了许多生活实例,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生动。
通过生动的故事、真实的案例和实际的观察,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兴趣。
例如,在学习有关生态平衡的内容时,教材引用了大自然中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生态平衡对于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知识的练习题、实际操作的实验指导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这种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生命科学领域。
总结与展望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通过突出探究学习、培养问题意识、融入生活实例、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等方式,成功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初2年级生物学习的启示
初2年级生物学习的启示
初二学生的生物学习启示
初二的生物学习,如同一扇通往自然奥秘的大门,为学生们带来了无限的探索和启示。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逐步理解生命的奥秘,从微观的细胞到宏观的生态系统,每一步都是对生命的深入探索。
首先,生物学教育教会他们珍惜生命。
通过学习不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初二学生开始意识到生命是如此复杂而又脆弱。
他们学会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无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庞大的哺乳动物,每一个都在生态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次,生物学教育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们发现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何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物种如何相互依存。
这种好奇心推动他们去探索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
另外,生物学教育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们学会通过实验和观察收集数据,分析和推断结果。
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制定假设,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假设,从而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生物学教育还帮助初二学生建立起对健康和环境的责任感。
他们了解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通过学习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概念,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总之,初二年级的生物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启发学生对生命和自然界深刻理解的契机。
它们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更是引导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关爱生命、负责任的公民的重要一步。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不仅仅是在学习生物学,更是在塑造未来的生态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九年级生物新课标学习感悟
九年级生物新课标学习感悟1. 引言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九年级生物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革。
作为一名学生,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次变革带来的影响。
本文将结合我的研究经历,对新课标下的九年级生物研究进行感悟和探讨。
2. 新课标下的生物研究目标新课标下的九年级生物研究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除了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我们还需要培养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使得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和思考,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3. 新增知识点的研究新课标下,九年级生物的教材加入了许多新的知识点,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这些知识点的引入使得我们对生物学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使得生物研究更具时代感。
4. 研究方法的变化新课标下的生物研究更注重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
我们需要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同时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的变化,使我们不再仅仅依赖于老师的传授,而是主动地去获取和运用知识。
5. 实践与思考的结合新课标下的九年级生物研究更注重实践与思考的结合。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这种研究方式不仅有助于巩固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研究感悟通过新课标下的九年级生物研究,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物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研究过程中,我逐渐培养了自主研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让我在其它学科的研究中受益匪浅。
同时,我也认识到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我要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7. 结语新课标下的九年级生物研究,让我们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为一名九年级学生,我将珍惜这次研究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为未来的研究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带来的启示
贵阳七中李晓琪
从2002年我们贵阳地区被列为全国初中生物课改实验区并开始使用新版教材,至今已有整整五个年头。
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生物学科教师,在学习、钻研和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对新版教材有许多感悟和认识,与过去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从编写指导思想、知识内容选择和教材编写体系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如春风扑面,带给人全新的感觉和气息。
同时,在使用教材过程中,我也感觉到教材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学中也感到一些困惑。
在此,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新教材可取之处:
●强调学生生活实际生产实践相关知识的传授:
过去传统教材强调以学科为中心,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系统,忽视知识将来对学生终身受用的到底有多少。
新教材淡化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更多渗入许多与学生生活生产实践密不可分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种子的萌发一节,在课后设置了一个课外实践“发豆芽”,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学生品尝自己动手发的豆芽,再将体会和感受与同学和老师分享;在讲述发酵与食品生产时,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甜酒,并相互品尝,学生将发酵原理运用在生活实践中,学生乐学、肯学。
●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新教材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教材从多侧面多角度编写了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内容,例如,观察与思考——观察课前采集的松球果及苹果,看一看种子着生位置的不同,思考不同种子着生方式有何意义;调查——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生物种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进一步探究——鼠妇生活是否还受其他因素(温度、湿度)的影响;技能训练——解读实验数据;资料
分析——分析课文提供的各种图片和文字信息、讨论相关问题、学生得出结论;课外实践——对某种植物进行无土栽培;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打开了学生的眼界,改变了学生过去单一的学习方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技能、观察和思考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得以提升。
●提高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新教材最大的一个亮点是特别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列为教学目标来实施和完成,这在传统教材中是没有的。
首先,教材的十个一级主题围绕人与生物圈展开,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圈中的植物、动物,还有生物圈中的人,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识;其次,教材删去了一些传统教材中的动物实验,如解剖青蛙、解剖家兔等,新教材还特别提示学生将探究实验用过的鼠妇放归大自然,告诉学生要关爱身边的动植物,关爱大自然;还有,在教材的每个章节,都会渗透诸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家、爱家乡、关爱他人、合作学习、奋发进取等思想教育。
●其它:
新教材全方位体现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交叉,对教师驾驭和把握教材提出更高要求,例如:从“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经典古诗引出藻类植物,将生物学与文学联系起来;新教材增设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加容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例如:科学·技术·社会——朊病毒、疯牛病、克雅氏病,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大地的美容师园艺师,科学家的故事——他发现了细胞中神奇的物质核酸等;新教材版面设计清新、图片精美,字里行间透着亲切和人文关怀,娓娓道来,把学生带入一种美的境界。
例如:“假如你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中遥望地球,映入你眼帘的将是一幅由蓝色、绿色和白色编织而成的美丽图案。
蓝色是浩瀚的海洋,绿色是广袤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上空的云彩。
”这样的句子在教材中还有很多很多。
教材中的困惑:
●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欠佳:
新教材一改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编写原则,更多选择对学生终身有用的知识,淡化知识、更多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发展,本来是好事。
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材中的知识过于简单,有些章节间缺乏内在联系,有些知识在教材中“跳跃”式出现,往往造成一种混乱,而且学完后,学生感觉找不到一条清晰的“脉络”,复习好像无从下手。
例如,七年级上册P25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连接食物链,并数一数有多少条食物链,而教材中根本没有教学生怎样数食物链,所以很多学生认为一个箭头就是一条食物链,所以应该明确告诉学生一条食物链包括起初的生产者一直到最后一级消费者;七年级上册P98图III—13芽发育成枝条示意图中,芽的结构没有标注,关于芽的哪个结构如何发育成枝的叶、茎、新芽学生很难明白,建议应该将芽各结构名称标注;七年级上册教材涉及到单细胞生物酵母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八年级教材中又涉及单细胞的细菌、还有真菌类生物,前后相隔一年,学生容易将一些知识混淆,建议能否将细菌、真菌、病毒放在一块。
七年级上册P119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127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应放在一块,让学生对光合作用有完整的认识,使知识有连贯性和系统性。
●某些探究活动可操作性较差:
新教材中编写了数量较多、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但是教材中一些探究活动可操作性较差、实施起来很困难,例如“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我采用玉米的幼根为实验材料,幼根的根尖比较短,用笔在根尖上等距离划线,不好把握距离,弄不好将根尖损坏,况且探究结果伸长区距离伸长最多并不显著;“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作为初一年级的学生,没有化学相关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通常很难完成,而且这个探究的实施需要较长时间和周期,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另外,讲到此内容大概在12-1月份,气温较低、光照又弱,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大,结果很难成功;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我曾用刚孵出的小鸡和小鸭来做,结果教室里学生多,小鸡(鸭)被吓得根本不敢取食,而拼命挣脱绳子逃避,并不停地叫,分散学生注意力,课堂好“热闹”,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还有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采集菜青虫虫卵比较困
难,将虫卵孵化出幼虫这一步不好操作,我们就直接去菜场找了一些现成的菜青虫,用不同科蔬菜叶喂养。
●课后练习过于开放、难度大、题型单一:
新教材每章节后都有练习,我基本上当堂课要求学生完成,达到巩固和及时反馈目的。
我发现练习题中有许多题目过于开放、过大、涉及的知识面
3,举例说明广,难度大,学生很难用一两句话答清楚,例如,七年级上册P
57
社会中哪些信息与遗传信息在功能上有类似之处?P117 4谈一谈“治水先治山”的道理,P122 2请你写一篇300字左右短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述小麦从小长大如何积累了这么多的有机物;另外还有一些练习涉及的知识教材中没提到,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无法作答,例如七年级上P100 2芽都是发育成枝条吗?学生不知道叶芽、花芽、混合芽,有学生回答“不是”“因为有的芽受到虫等伤害,有的芽缺少营养”,教师必须补充芽种类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
P105 3 黄瓜、南瓜、丝瓜的花多半不会结果,请解释这种现象。
学生不具备两性花和单性花知识,绝大部分学生答不出来,也需要老师补充相关知识。
此外,教材中练习题型单一,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很难达到巩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
●配套教学资源不足:
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有一套挂图,但图较小,图制作比较粗糙,我更愿意使用过去传统教材的旧挂图。
与教师用书配套的光碟用起来也不太方便,因教室中的设施缺乏,而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数量很有限,班额又大,不可能每个班都经常有机会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七年级第一学期课时安排不足:
教材七年级上册是按每周2.5节课时编写的,教学内容较多,但我校每周安排课时为2节,所以课时不足,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只好将一部分教学内容放在七年级下学期再讲。
这些仅仅是本人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定有偏颇和不足之处,敬请专家指正。